2020版浙江新高考化学选考总复习检测:专题8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浙江新高考化学选考总复习检测:专题8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浙江新高考化学选考总复习检测:专题8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Word版含解析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23(独立成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NaHCO3===Na++H++CO2-3

B.H2CO3H++HCO-3,HCO-3H++CO2-3

C.AlCl3===Al3++3Cl-

D.NaHSO4===Na++H++SO2-4

解析:选A。A项NaHCO3是强电解质,但HCO-3不能完全电离,故其电离方程式应为NaHCO3===Na++HCO-3。

2.(2019·杭州二中选考模拟)氢氟酸是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F H++F-,达到电离平衡的标志是()

A.c(H+)=c(F-)

B.v(电离)=v(形成分子)

C.溶液显酸性

D.单位时间内,电离的HF分子数与生成的F-数相等

答案:B

3.(2016·浙江10月选考,T18)为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测定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

B.测定0.1 mol·L-1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

C.比较浓度均为0.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

D.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时消耗两溶液的体积答案:D

4.(2019·金华东阳二中选考模拟)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

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

解析:选C。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减小,所以c(NH+4)·c(OH-)减小,故B错误;C.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谁强谁显性,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所以其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氨水中部分电离,所以0.10 mol·L-1氨水的pH小于13,故D错误。

5.(2019·金丽衢十二校联考)HCN是一种剧毒性的酸,常温下,0.1 mol·L-1HCN溶液的

p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N是一种强酸

B.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与NaCN溶液,前者的pH更大

C.在NaCN溶液中存在:c(Na+)=c(CN-)+c(HCN)

D.中和相同体积与浓度的HCl溶液与HCN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不同

解析:选C。0.1 mol·L-1HCN溶液的pH=3,由此可知HCN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HCN是一种弱酸,A项错误;NaCl溶液呈中性,NaCN溶液因CN-水解而呈碱性,故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CN溶液,后者的pH更大,B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c(HCN)+c(CN-),C项正确;相同体积与浓度的HCl溶液与HCN溶液中n(HCl)=n(HCN),若NaOH溶液的浓度相等,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D项错误。

6.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的程度

C.H+的物质的量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解析:选B。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当于是把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得到的,根据弱酸稀释时的变化可分析得出结论。

7.(2019·温岭选考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B.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金属钠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不变

C.向氯水中加入Na2CO3可使溶液中c(HClO)增大

D.室温下,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平衡常数和c(H+)/c(HF)均不变

解析:选C。SO2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H2SO3,H2SO3是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A 项错误。外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加金属钠与水中H+反应生成H2,减小了c(H+),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溶液呈碱性,B项错误。加入Na2CO3消耗溶液中H+,使Cl2+H2O HCl+HClO向右移动,溶液中c(HClO)增大,C项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加水稀释,HF的电离平衡HF H++F-正向移动,c(HF)减少的多,c(H+)减少的少,c(H

+)/c(HF)增大。另外还可以从电离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K=c(H+)·c(F-)

c(HF)

,c(H+)/c(HF)

=K/c(F-),K不变,稀释过程中c(F-)减小,则c(H+)/c(HF)增大,D项错误。

8.(2019·杭州七校联考)已知25 ℃,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2323性最强的是Na 2CO 3

B .将0.1 mol·L

-1

的醋酸不断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C .少量SO 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H 2O +Ca 2+

+2ClO -

===CaSO 3

↓+2HClO

D .少量SO 2通入CH 3COONa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H 2O +2CH 3COO -

===SO 2-

3

+2CH 3COOH

解析:选A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酸性:亚硫酸>醋酸>碳酸>亚硫酸氢根离子>次氯酸>碳酸氢根离子。A 项,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含有弱酸根离子的钠盐溶液,对应酸的酸性越弱,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pH 越大,水解程度:CH 3COO -

<SO 2-

3

<ClO -

<CO 2-

3,所以碱性最强的是Na 2CO 3,正确;B 项,醋酸溶液中加一定量水,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由于K w 不变,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错误;C 项,少量SO 2通入Ca(ClO)2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Ca 2+

+2SO 2+2H 2O +2ClO -

===2CaSO 4↓+4H +

+2Cl -

,错误;D 项,少量SO 2

通入CH

3COONa 溶液中,反应生成醋酸和亚硫酸氢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H 2O +CH 3COO -

===HSO -

3+CH 3COOH ,错误。

9.常温下,将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10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 .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为原来的10倍

B .CH 3COO -

与CH 3COOH 的浓度之比增大为原来的10倍 C .CH 3COO -

与H +

的浓度之积减小为原来的

1

10

D .CH 3COOH 与CH 3COO -

的浓度之和减小为原来的

110

解析:选D 。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A 项错误;随着醋酸溶液的稀释,醋酸的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

正向移动,且CH 3COOH 、CH 3COO -

、H +

浓度均减小,CH 3COOH 浓度小于原来的

110,CH 3COO -、H +浓度大于原来的110

,B 、C 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CH 3COOH 与CH 3COO -

的浓度之和减小为原来的110,D 项正

确。

10.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 L ④与V2 L ①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

解析:选D。醋酸钠溶液显碱性,A正确;也可以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与盐酸中的H+结合生成CH3COOH;CH3COO-也使醋酸中平衡CH3COOH CH3COO-+H+左移,两溶液中H+浓度均减小,所以pH均增大。假设均是强酸强碱,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但醋酸是弱酸,其浓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钠,即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c(H+)>c(OH-),B正确。分别加水稀释10倍,

假设平衡不移动,那么①②溶液的pH均为10,但稀释氨水使平衡NH3·H2O NH+4+OH-右移,使①的pH>10,同理醋酸稀释后pH<4,C正确。假设均是强酸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V1=V2,但氨水是弱碱,其浓度远远大于盐酸,所以需要的氨水少,即V1>V2,D错误。

11.(2017·浙江11月选考,T23)25 ℃时,在“H2A-HA--A2-”的水溶液体系中,H2A、HA-和A2-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含H2A、HA-和A2-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α(HA-)一定增大

B.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和Na2A混合物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中α(HA-)=α(A2-)

C.NaHA溶液中,HA-的水解能力小于HA-的电离能力

D.在含H2A、HA-和A2-的溶液中,若c(H2A)+2c(A2-)+c(OH-)=c(H+),则α(H2A)和α(HA-)一定相等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2.某一元弱酸(用H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A H++A-,回答下列问题:

(1)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以上平衡将________(填“正”或“逆”)向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溶液,以上平衡将________(填“正”或“逆”)向移动,溶

液中c (A -)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溶液中c (OH -

)将________。

答案:(1)逆 c (A -

)增大,平衡向减小c (A -

)的方向即逆向移动 (2)正 减小 增大

13.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O 点不导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三点溶液的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H +

的物质的量最大的点是________(填“a”“b”或“c”)点。

(4)若使c 点溶液中的c (CH 3COO -

)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 .加热 B .加很稀的NaOH 溶液 C .加NaOH 固体

D .加水

E .加固体CH 3COONa

F .加入锌粒

解析:(1)冰醋酸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在O 点时不导电。(2)pH 的大小与c (H +

)有关,pH 大则c (H +

)小。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在醋酸溶液中离子来源于醋酸的电离,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说明c (H +

)越大。(3)溶液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4)若使c (CH 3COO -

)增大,可以采取措施促进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A 、B 、C 、D 、F 选项均可以达到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目的。B 、D 项虽然能使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是稀释占据了主导作用,导致c (CH 3COO -

)减小。E 项中虽然CH 3COOH 的电离受到抑制,但加入的CH 3COO -

能使c (CH 3COO

)增大。

答案:(1)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2)b <a <c (3)c (4)ACEF 14.(1)常温时,初始浓度分别为1 mol·L

-1

和0.1 mol·L

-1

的氨水中c (OH -

)分别为c 1和c 2,

则c 1和c 2的关系为c 1________10c 2。

(2)25 ℃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 a =1.75×10-

5。

①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K a 是否变化?为什么?

②若醋酸的初始浓度为0.010 mol·L -

1,平衡时c (H +

)是多少?醋酸的电离度是多少?

解析:(1)设NH 3·H 2O 的电离度分别为α1、α2,则c 1c 2=1×α10.1×α2=10·α1α2

,溶液浓度越小,

电离度越大,即α1<α2,所以c 1<10c 2。

(2)①K a 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加入盐酸K a 不变。

②设平衡时c (H +

)=c (CH 3COO -

)=x mol ·L -

1,则c (CH 3COOH)平=(0.010-x ) mol·L -

1,

由K a =x 20.010-x =1.75×10-5,进行0.010-x ≈0.010处理后,解得x =4.18×10-

4,α=

4.18×10-4

0.010×100%=4.18%。

答案:(1)<

(2)①不变,K a 仅为温度函数,加入盐酸K a 不变。

②平衡时c (H +

)为4.18×10-

4 mol ·L -

1,醋酸的电离度为4.18%。

15.A 、B 、C 、D 、E 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 、NH 3·H 2O 、CH 3COOH 、HCl 、NH 4HSO 4

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1 L pH =3的A 溶液分别与x L 0.001 mol ·L -

1 B 溶液、y L 0.001 mol ·L -

1 D 溶液充

分反应至中性,x 、y 大小关系为y <x ;

②浓度均为0.1 mol·L -

1 A 和E 溶液,pH :A <E ;

③浓度均为0.1 mol·L -

1 C 与D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水稀释0.1 mol·L -

1 B 溶液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 (B )c (OH -) ②c (OH -

)c (H +

) ③c (H +)和c (OH -

)的乘积 ④OH -

的物质的量

(3)OH -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 和E ,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 >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 >E ③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A =E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E >A ⑤A 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⑥E 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 溶液和C 溶液混合后,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 随温度变化如图中的________曲线(填序号)。

(5)室温下,向0.01 mol·L -

1C 溶液中滴加0.01 mol·L -

1D 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能中和酸性物质A 的只有NaOH 、NH 3·H 2O ,等物质的量的A 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 溶液和D 溶液混合呈中性,D 的用量少,说明D 的碱性比B 的碱性强,所以D 是NaOH ,则B 是NH 3·H 2O 。“浓度均为0.1 mol·L -

1C 与D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若C 为CH 3COOH ,则呈碱性,若C 为HCl ,则溶液显中性,故C 为NH 4HSO 4。又“浓度均为0.1 mol·L -

1A 和E 溶液,pH :A <E ”,则A 为HCl ,E 为CH 3COOH 。(2)NH 3·H 2O

NH +

4

+OH -

,加水稀释时平衡正向移动,OH -

的物质的量增加,但其浓度减小,c (H +

)和c (OH -

)的乘积不变(因温度未变),故c (H +

)增大,则c (OH -

)c (H +

减小;因电离平衡常数K b =c (NH +4)·c (OH -)c (NH 3·H 2O ),故c (NH 3·H 2O )c (OH -

)=c (NH +

4)K b ,由于K b 不变,c (NH +

4)减小,故比值减小;选①②。(3)OH -

浓度相同,即c (H +

)相等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 和E ,E 提供的H +

多,故若锌粉有剩余,只能是A 中的有剩余;与Zn 反应时,开始时的反应速率相等,过程中E 的快,故生成等量的H 2(消耗等量的锌)时,E 消耗时间少,答案为③④⑤。(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 3·H 2O 和NH 4HSO 4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NH 4)2SO 4,溶液显酸性,升高温度,水解平衡NH +

4+H 2O

NH 3·H 2O +H +正向移动,c (H +

)增大,pH 减小,选④。(5)“向

0.01 mol ·L -

1 C 溶液中滴加0.01 mol·L -

1 D 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是(NH 4)2SO 4、Na 2SO 4和少量NaOH 的混合溶液,则c (Na +

)>c (SO 2-

4)>c (NH +

4)>c (OH -

)=c (H +

)。

答案:(1)NaOH 能中和酸性物质A 的只有NaOH 、NH 3·H 2O ,等物质的量的A 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 和D 混合呈中性,D 的用量少,说明D 的碱性比B 的碱性强,所以D 是NaOH 溶液

(2)①② (3)③④⑤ (4)④

(5)c (Na +

)>c (SO 2-

4)>c (NH +

4)>c (OH -

)=c (H +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应用(含解析)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应用 1、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称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启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B.“每红铜六斤,人倭铅四斤,先后人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 C.“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D.“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麦芽糖属于多糖,能发生水解 C .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可观察到土豆片变蓝 D .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三大基本营养物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③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粒子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 ⑦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带电 ⑧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⑨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A. 7个 B. 6个 C. 5个 D. 4个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2CO 的电子式: B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Cl C .乙烯的比例模型: D .铝离子结构示意图: 5、纵观古今,化学与环境、材料、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B.刚玉、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桂酸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2、(NH4)2S03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段时间 内温度和(NH4)2S03,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4)2S03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0℃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 60℃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0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受热易分解有关 SO 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C.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2 3 D.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02的溶解速率有关 3、将1mol M和2mol 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s)+2N(g)P(g)+Q(g) △H 。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 =40 C.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4、温度为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 5,反应PCl5(g)PCl3(g)+ 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 = 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 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5、T℃时,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D(g) Δ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压强相等,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固定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H2SO4等,因为液态HCl、H2SO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 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3,不是由SO 2、NH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 2、NH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不涉及原子核,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核聚变、核裂变都不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专题限时集训(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限时:45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143页) 1.密闭容器中,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CH3OCH3),其过程包含以下反应: ⅰ.CO(g)+2H2(g)CH3OH(g) ΔH1=-90.1 kJ·mol-1 ⅱ.2CH3OH(g)CH3OCH3(g)+H2O(g) ΔH2=-24.5 kJ·mol-1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中,CO平衡转化率随条件X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条件X为压强 C.X增大,二甲醚的产率一定增大 D.X增大,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减小 A[根据盖斯定律,将ⅰ×2+ⅱ得:2CO(g)+4H2(g)CH3OCH3(g)+H2O(g) ΔH=-204.7 kJ·mol-1,因此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若X表示压强,根据2CO(g)+4H2(g)CH3OCH3(g)+H2O(g)可知,压强越大,CO的平衡转化率越大,与图像不符,B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X可能是温度,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二甲醚的产率减小,C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X可能是CO的浓度,增大CO的浓度,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但平衡常数不变,D项错误。] 2.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反应:C(s)+2H2O(g)CO2(g)+2H2(g) ΔH>0,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容积/L 温度 /℃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 时间/min 平衡常 数C(s) H2O(g) H2(g) 甲 2 T1 2 4 3.2 3.5 K1 乙 1 T2 1 2 1.2 3 K2 A.T12n(H2)乙,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T1>T2,A项错误;乙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c(H2O)

最新2021学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金属 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 单质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根据酸根分为含氧酸、无氧酸 根据电离出H +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根据电离程度分为强酸、弱酸 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根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弱碱 根据电离出OH —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 酸碱根据阳离子可分为钠盐、钾盐等 根据酸根分为硫酸盐、硝酸盐等 根据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复盐等 根据成盐的酸碱性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盐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烷烃 烯烃 炔烃 芳香烃 醇、酚 醛、酮 羧酸、酯 卤代烃烃烃的衍生 物 物质纯净物混合物 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 、H 2SO 4等,因为液态HCl 、H 2SO 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 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 2、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 +、HSO 3—、NH 4+、OH —,不是由SO 2、NH 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 2、NH 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常数 考纲要求: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高考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容,其主要命题的容有: 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其计算; 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③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⑤转化率、平衡常数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与化工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是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高考的热点。 学情分析: 从解题得分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不能灵活的利用平衡移动的规律解决有关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复杂点的问题往往感到触手无策;对平衡常数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定义层面,不能充分发挥它解决平衡问题的功能。 复习目标: 1.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并熟练的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提高解题技能。 2.帮助学生将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教学过程: 1.展示考纲要求: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讲解: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是高考的热点。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Ⅱ卷均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这一知识点。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总结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一、加强研究,目标为先 目标: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多拿分,压轴题争到分 策略:全面打实基础,着力训练思维,主攻薄弱环节,特别关注细节。 研究考试说明、研究命题趋势、研究教材内容、研究学生基础。 形成信息素养: (1)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的印象,并具有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2)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具有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实验探究: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能设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探究方案,能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证据,并运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探究方案、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准确地表述探究结果,并运用探究结果解决相关问题。 解决化学问题: (1)能够将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分解,通过应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等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学问题。 (2)能够正确地表的表述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和图像等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作出解释。 题型示例: (06-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向沸水中滴加FeCl溶液制备Fe(OH)胶体: Fe+3HO =Fe(OH)↓+3H+ 3+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H=CO↑+HO 32333-+ B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反应制Cl:MnO+2H+2Cl=Cl↑+Mn+HO 22+-2+ C .用FeCl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 Fe+Cu=Fe+Cu 3△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8)下列222223+2+2+ D 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06△H△H (g)===CO(g);; C(s)+OO ①C(s)+(g)===CO(g)21222△H△H (g); S(g)+O(g)===SO ②S(s)+O(g)===SO(g);432222△H△H;(g)===2H(g)++③H2(g)O(g)===HO(l);OO(l) 2H 6222522△H△H O(l)===Ca(OH)(g)CO;(s);CaO(s)+H ④CaCO(s)===CaO(s)+822723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06-9)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十九 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2、(NH4)2S03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段时间 内温度和(NH4)2S03,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4)2S03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0℃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 60℃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0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受热易分解有关 SO 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C.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2 3 D.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02的溶解速率有关 3、将1mol M和2mol 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s)+2N(g)P(g)+Q(g) △H 。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 =40 C.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4、温度为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PCl5(g)?PCl3(g)+ 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 = 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 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5、T℃时,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D(g) Δ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压强相等,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固定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化学二轮计划

二轮复习教学计划高三化学组

化学的第一轮复习按照原计划,将要在二月底三月初结束,从三月中旬开始的第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建构网络、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熟悉高考的重要阶段,复习效果如保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为了使第二轮复习能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确保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经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特制订如下的复习计划与工作安排。 一、吃透教材,落实教纲:我认真学习钻研《考试大纲》,按《考试大纲》要求复习备考,把握要求、明确方向;其次,要把《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教材、练习相结合,重在发现高考内容的必考点,把握领会高考试题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发现今年处在高考考查方向上的知识点,在吃透《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命题趋向,增强备考的目的性,强调学科内的真正融合和学科间的交融。 二、确立好专题:高三第一轮复习对所学知识已进行了充分的回忆和加工建立了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注意主干知识的重新梳理,将对基础知识的单纯记忆转化为理解和应用,要做到概念准、规律清,准确理解化字概念和原理的意义及适用条件,以教材为立足点,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第二轮复习我们将化学分为五大块:化学实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化学。体安排如下: 第二轮复习分五大部分十六个专题时间从3月11日至5月10日。

专题确立后,组织本专题知识内容时,不能简单重复一轮内容,而是要突出主干知识的整合,把握主干知识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日常生活中相结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复习本专题内容时,会很自然地用其所掌握的基本原理去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为后面热点专题复习打下基础; 三、明确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的角色:第二轮复习不同于第一轮复习,因此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适当地转换角色。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当好一名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即要指导学生干什么,怎么干,知识要精讲,课堂上要少讲、多引导、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所谓策划者,即要教师要精选试题,每一次训练、测验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争取使每次训练,达到好的效果,使学生有效地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复习效率;

2020届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6道主观大题组合专题卷

6道主观大题组合练 1.以硫酸渣(含Fe 2O 3、SiO 2等)为原料制备铁黄(FeO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中加快溶解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2)“还原”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沉铁”过程中生成Fe(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CaCO 3“沉铁”,则生成FeCO 3沉淀,当反应完成时,溶液中c (Ca 2+)c (Fe 2+) =________。 [已知K sp (CaCO 3)=2.8×10-9,K sp (FeCO 3)=2×10-11] (4)“氧化”时,用NaNO 2浓溶液代替空气氧化Fe(OH)2浆液,虽然能缩短氧化时间,但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焦炭还原硫酸渣炼铁能充分利用铁资源,在1 225 ℃、n (C )n (O ) =1.2时,焙烧时间与金属产率的关系如图,时间超过15 min 金属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硫酸渣加酸溶解,为了加快溶解可采取加热、搅拌、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或将硫酸渣粉碎等方法。 (2)Fe2O3溶于酸,生成Fe3+,加入铁粉使之还原,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3)过滤Ⅰ,除去SiO2等不溶于酸的杂质,加入NH4HCO3,使铁沉淀,同时产生了CO2,则①“沉铁”过程中生成Fe(OH)2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H4HCO3===Fe(OH)2↓+(NH4)2SO4+2CO2↑。②若用CaCO3“沉铁”,则生成FeCO3沉淀,当反应完成时,溶液中 c(Ca2+) c(Fe2+)=K sp(CaCO3) K sp(FeCO3)= 2.8×10-9 2×10-11 =140。 (4)用NaNO2浓溶液代替空气氧化Fe(OH)2浆液,缺点是NaNO2被还原为氮氧化物,污染空气。 (5)焙烧时间超过15 min金属产率下降,原因是还原剂消耗完,空气进入使铁再次氧化。 答案:(1)加热或搅拌或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写一种) (2)Fe+2Fe3+===3Fe2+ (3)①FeSO4+2NH4HCO3===Fe(OH)2↓+(NH4)2SO4+2CO2↑②140 (4)NaNO2被还原为氮氧化物,污染空气 (5)还原剂消耗完,空气进入使铁再次氧化 2.化合物F(盐酸地拉普利)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教案

第四讲.化学平衡 一、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我们根据什么可以来判断,在一定条件下,一任意可逆反应:mA+nB pC+qD,是否达 到了化学平衡状态?(①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平衡混合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 例1 在恒温下,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2SO3(气)2SO2(气)+O2(气)可用来 确定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生成1molSO2 C.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消耗1molSO2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例2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可逆反应A (固)+2B(气)C(气)+D(气)ΔH<0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 C.B的物质的量浓度D.反应放出的热量 【小结】化学平衡的判断(标志) 1.从反应速率:v正= v逆来判断。 ①正逆反应的描述: 同一物质消耗和生成 反应物和生成物消耗或生成 ②速率相等: 同一物质速率的数值相等 不同物质速率的数值与系数成正比即相等 2.从混合气体中成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来判断。

3.从容器内压强、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反应的热效应不变等来判断,与可逆反应中m+n和p+q是否相等,容器的体积是否可变,物质的状态、反应过程中有无明显的热效应等因素有关,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同一平衡状态 1.从化学平衡的概念出发,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哪些条件有关? 例1 可逆反应3H2+N2 2NH3,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500℃Fe为催化剂,三种不同 的初始态:①3molH2、1molN2,②2mol NH3,③1.5 mol H2、0.5 mol N2、1mol NH3,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否相同?(三种不同的起始态的平衡混合体系中NH3的体积分数相同。) 例2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A(气)+B (气)2C(气)。已知加入1mol A和2mol B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 C,此时在平衡 混合气体中C的摩尔分数为R。若在相同的条件下,向同一容器中加入2mol A和4mol B,达平衡后的C物质的量为多少?此时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数与R的关系?(C的物质的量为2a mol,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数与R相等。) 【小结】 1.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只与反应的条件有关,与反应的过程无关。 2.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容器中,同一可逆反应:mA+nB pC+qD 当m+n≠p+q,由不同的起始态均转换为从正反应开始的起始态,若反应物的浓度完全相同,则达到平衡时,为同一平衡状态; 当m+n=p+q,由不同的起始态均转换为从正反应开始的起始态,若反应物的浓度比完全相同,达到平衡时,则为同一平衡状态。 三、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 什么是勒沙特列原理,在化学平衡中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讨论题: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气)+mB(气)pC(气)ΔH>0处于平衡状 态(已知n+ m>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①升温,[B]/[C]的比值变小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变小 ③加入B,A的转化率增大④加入催化剂,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⑤加压使容器体积减小,A或B的浓度一定降低 ⑥若A的反应速率为vA,则B的反应速率为vAn/m

2019届二轮复习 化学平衡 专题卷(全国通用)

化学平衡 1.(2018·成都模拟)工业上采取下列方法消除NO2污染:CH4(g)+2NO2(g)N2(g)+CO2(g)+2H2O(g)ΔH=-867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却使水液化可提高NO2的平衡转化率 B.提高反应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C.缩小容器的体积,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小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NO2的平衡转化率 解析:选项A,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正确;选项B,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错误;选项C,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错误;选项D,使用催化剂对平衡的移动无影响,错误。 答案:A 2.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 C(g) +2D(g)。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约为0.15 B.B的转化率为40% C.从反应开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L-1·min-1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平衡时D的浓度是0.8 mol÷2 L=0. 4 mol·L-1,则x∶2=0.2∶0.4,故x =1。 3A(g)+B(g)C(g)+2D(g) 起始浓度/(mol·L-1) 1.5 0.5 0 0 转化浓度/(mol·L-1) 0.6 0.2 0.2 0.4 平衡浓度/(mol·L-1) 0.9 0.3 0.2 0.4 将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得K约为0.15,选项A正确;B的转化率是0.2 mol·L-1÷0.5 mol·L-1×100%=40%,选项B正确;从反应开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6 mol·L-1÷2 min=0.3 mol·L-1·min-1,选项C正确;各物质均是气体,总质量不变,且容器体积一定,故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2018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限时训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八】 1.燃煤脱硫可减少SO2尾气的排放,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关注。一种燃煤脱硫技术的原理是CaO(s)+3CO(g)+SO2(g)?CaS(s)+3CO2(g) ΔH=-394.0 kJ/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不同温度下起始CO物质的量与平衡时体系中CO2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Z8-1所示(T表示温度): 图Z8-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1比T2高 B.b点SO2的转化率最高 C.b点后曲线下降是因为CO体积分数升高 D.减小压强可提高CO、SO2的转化率 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0.5 C.在某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温度高于80 ℃ D.80 ℃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CO,再次达到平衡后CO 的体积分数减小 3.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在不同温度下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lg c(CO) 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Z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CO2) 图Z8-2 A.通过增高反应炉的高度,延长矿石和CO接触的时间,能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

B.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Cr C.CO还原PbO2的反应ΔH>0 D.工业冶炼金属Cu时,高温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 图Z8-3 4.在容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铁粉并充入1 mol CO ,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Fe(s)+5CO(g)?Fe(CO)5(g),当反应进行到5 min 时,测得C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Z8-3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进行到5 min时,b容器中v正=v逆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 C.b中v正大于a中v逆 D.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c>a 5.在某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发生可逆反应A(s) B(g)+C(g) ΔH=-Q kJ/mol(Q>0)。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然后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两次平衡时,C(g)的浓度相等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B)生成∶n(C)消耗=1∶1 C.若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A,平衡不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 mol B和1 mol C,则达到平衡时吸收Q kJ热量 图Z8-4 6.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Z8-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10-3.638 B.该反应的ΔH>0 C.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30 ℃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 7.(1)标准状况下,1 m3的可燃冰可转化为160 L甲烷和0.8 m3的水。则可燃冰中n(CH4)∶n(H2O)=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2)羰基硫(COS)多产生于煤化工合成气中,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可通过水解反应除去: 则Δ为________________。

2020届 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专题卷(全国通用)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能力练(2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长春市质量监测一)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相等的X 、Y 气体,发生反应:X(g)+3Y(g) 2Z(g) ΔH =-m kJ ·mol -1(m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密闭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B .密闭容器中X 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 .反应达到平衡时,X 和Y 的转化率相等 D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不可能为m kJ [解析] 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当容器体积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A 项正确;设X 和Y 起始的物质的量均为a mol ,反应进行到某时刻,X 转化x mol ,则Y 转化3x mol ,此时X 的物质的量为(a -x )mol ,Y 为(a -3x )mol ,Z 为2x mol ,X 的体积分数为a -x 2a -2x =12 ,该值始终不变,所以X 的体积分数不变时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平衡,B 项错误;相同条件下,X 和Y 的转化量不等,又二者起始投入量相等,则平衡时X 和Y 的转化率肯定不相等,C 项错误;因X 和Y 起始投入量未知,故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可能达到m kJ ,D 项错误。 [答案] A 2. (2019·合肥市质检二)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aCO 3(s)CaO(s)+CO 2(g) ΔH >0,反应达到平衡后,t 1时缩小容器体积,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x 不可能是( )

A.v逆(逆反应速率) B.ρ(容器内气体密度) C.m(容器内CaO质量) D.Q c(浓度商) [解析]t1时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v逆瞬时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故v逆逐渐减小,A项不符合题意;容器内只有CO2一种气体,缩小容器体积,气体密度瞬时增大,随着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质量逐渐减小,容器内气体密度也逐渐减小,B项不符合题意;缩小容器体积,容器内CaO的质量瞬时不变,随着平衡逆向移动,CaO的质量逐渐减小,C项符合题意;浓度商Q c=c(CO2),缩小容器体积,CO2的浓度瞬时增大,随着平衡逆向移动,CO2的浓度逐渐减小,则浓度商Q c也先瞬时增大,后逐渐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3.(2019·湖南六校联考)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简称DMC)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材料。在密闭容器中按n(CH3OH)∶n(CO2)=2∶1投料直接合成DMC:2CH3OH(g)+CO2(g)CH3OCOOCH3(g)+H2O(g)。一定条件下,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

1. 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 容量瓶配制0.10 mol·L - 1 NaOH 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2. 若20 g 密度为ρ g·cm - 3的Ca(NO 3)2溶液中含有2 g Ca(NO 3)2,则溶液中NO -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ρ400 mol·L - 1 B.20ρ mol·L -1 C. 50ρ41 mol·L - 1 D. 25ρ41 mol·L - 1 3. 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 ) 好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溶液中c (Na + )=2c (SO 2- 4) B.a 2 mol >沉淀的物质的量>0 C .沉淀的物质的量=a 2 mol D .原浓硫酸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a 2 mol 5. 3 g 镁铝合金与100 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 g ,则 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1 mol·L-1B.1.5 mol·L-1 C.2 mol·L-1D.2.5 mol·L-1 6.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2b C.2a=b D.a=5b 7.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1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 mol·L-1B.0.3 mol·L-1 C.0.2 mol·L-1D.0.1 mol·L-1 8.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w= 35a 22.4Vρ×100%②c= 1 000a 22.4V③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0.5w④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0.5V 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H+4)>c(Cl-)>c(OH-)>c(H+)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右图是NaCl、MgSO 4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 出 10.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1 B.所得溶液中含有N A个HCl分子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W=36.5 c/(1 000ρ) 11.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4 g A和4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 mol C和32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把1 mol Na和1 mol Mg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则溶液a和b的 质量关系为m a________m b。 (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已知:CaCO3+2HCl===CaCl2+CO2↑+H2O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盐酸的浓度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aCO3的用量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将先增大后减小 D.一定条件下反应速率改变,ΔH不变 答案 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CO(g)+H2S(g)COS(g)+H2(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对CO(g)+H2S(g)COS(g)+H2(g)达到平衡后,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 D.对于反应N2(g)+3H2(g)2NH3(g),若断裂3molH—H键,同时生成1molN≡N键,则反应达到平衡 答案 D 3、对于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 答案 C 4、反应N2(g)+3H2(g)2NH3(g)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 答案 A 5、将FeCl3溶液和KI溶液混合,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下列各项能判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溶液颜色不再变化 B.c(K+)不再变化 C.c(Fe3+)与c(Fe2+)之和不再变化

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九年级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水冶一中王会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辩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2.使大部分学生达到知识的点面结合,基础与能力融合,能灵活运用知识,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3. 力求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所突破,力求在知识整合程度上、在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能力难度上有所提高。以专题复习,紧密收集信息,系统培养学生专项解题的能力。 二、专题确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专题内容: 1.从中考热点找专题。 2.从教材的重难点找专题。 3.从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找专题。 三、专题划分及安排共分8个专题(各1课时):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专题二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专题三物质的除杂、分离与鉴别专题四物质的推断专题五化学用语专题六化学计算(分层设计)专题七实验探究专题八身边的化学物质 四、复习要求 第二轮复习要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在总揽教材,对基础知识掌握

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同学们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同时有针对性地总结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 第二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相结合。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虽然第二轮是专项复习,但是时间已经很紧了,考生不能单纯地做专项练习题,要通过做综合性试题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这时候,考生也没有必要再自己找题做,只要做好老师指定的练习就已经足够了。在做试卷时,考生要把自己不会的题标注出来,不同的错误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发现问题后,及时回到课本找相应知识点,解决之后也标注出来,增强自己的成就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