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册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册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册测试卷

热门-五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含答案五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含答案【五年级科学上册 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一学校班级 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A、干燥、高温 B、明亮、低温 C、黑暗、潮湿 2、鱼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 ()。 A、影响环境 B、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3、在'小麦-老鼠-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 是。 A、老鹰 B、青蛙 C、水稻 4、两组 相同的种子,放在相同的地方,同时加适量的水,其中一组种子受光照,另一组种子用硬纸盒遮住,这个实验设计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 A.光 B.温度 C.水 5、光碰到 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 A、直射 B、折射 C、反射 6、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A、直射 B、折射 C、反射 7、下面不能会 聚太阳光的是()。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8、一天中,物体在阳光下产生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短不变 9、在强光下,眼睛中的瞳孔会。 A、放大 B、缩小 C、不变 10、白色、黑 色纸筒分别插入温度计,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快的是。 A、白色 B、黑色 C、不能比较 11、夏天,穿()颜色的衣服要凉快一些。 A、黑色 B、白色 C、棕色 12、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下列不是太阳能热水器优点的是() A.能煮东西 B.能把水加 热 C.能保温 13、把土壤放到盛水的杯子里搅拌,过一会儿,沉在杯子底部的是。 A、沙砾 B、粉沙 C、黏土 14、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我知道,我会填。(12分) 1、“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种消费者,生产者是()。 2、光是沿()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千米,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3、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4、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它的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 5、土壤的成分中,()和()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 )(12分) 1、皎洁的月光下像白昼一样,所以月亮自然也是光源。() 2、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3、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4、把江河中生活的鱼儿放到海水中也能正常生存。() 5、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磨擦力,这样才不会摔倒。() 6、黑板擦擦黑板进行的是滑动磨擦。()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2分) 1、()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 水源 B 黄金 C 土壤 2、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A 西—南—东 B 西—北—东 C 东—南—西 4、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是() A 火箭 B 弓箭 C 喷气式飞机 5、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A 水平放置 B 竖直放置 C 倾斜也太阳光垂直 四、简答题。(3+2分) 你肯定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吧,请至少列举出三种。然后再请你写出你所在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 五、看图回忆我们做过的实验,然后回答问题。(3+3+3分) 1、这是在研究与吸热本领有关的实验。 2、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3、现在请你谈一谈:为什么冬天人们穿的衣服大多是深色的? 附答案: 一、1.两水稻 2.直线30万反射 3.凹面镜凸透镜 4、重力牛顿(或牛)N 5、腐殖质盐分 二、1× 2×3∨4×5∨6∨ 三、1.C 2。C 3。B 4。AC 5。C 四、1.高原山地盆地湖泊峡谷平原丘陵(任选三个即可得分) 2.平原 五、1.物体的颜色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颜色越深,吸收的热越多,反之,则越少。 3.冬天天气冷,颜色越深的衣服吸收阳光就越多,因此穿深色衣服比较暖和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质量分析

镇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2019—2020学年度) 二、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涵盖本册教材的《我们的身体》《走进森林》、《池塘群落》《农田》四个单元内容,试卷涉及知识面广,通过填空、选择、判断、观察与实验等题型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和再现。本试卷和往年的的试卷有所改进,试卷中把《道德与法治》《科学》进行了有机地融合,这种出题模式不但体现了学生对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否和观察、实验操作能力的发展情况。还突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纵横联系,而且还考察了学生灵活处理客观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本次测试尤其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与实验类题目占比例很大,占卷面分数的40﹪。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测试卷面和成绩统计数据情况综合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基本的科学知识和道理都掌握很好,科学探究能力、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校际差别较大,一部分学生实验、观察、实践等能力有欠缺。下面对学生的答题逐一分析: 第一题,选择填空,共28分。1—10题是《道德与法治》,11—28是《科学》本题大多数学生的得分在15-18分之间,最高18分,最低10分。第21和22小题失分较多,因为21小题和22小题改变了平时的说法,有的学生不能理解,所以失分,例如:第21题中的“调节转速”“齿轮组”,第22题中的“左轮大右轮小”,在平时学习中,这些科学术语,在课本中都没提过,所以孩子们在做题审题时,感觉生疏,甚至不理解,所以有些学生无从下笔,有的甚至乱填答案。从而获悉课外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多么重要。另外第17小题失分的孩子也不少,在蝙蝠发射超声波的启示下发明了(),复习时忘了复习,有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呆板,没有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导致很多填(C),而失分。本题得分率约为96﹪,少数学生错误原因是因为对该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当然也有的孩子因为平时学习不认真,知识记忆模糊,还有知识点之间混淆不清,概念混淆不清,不能联系实际,导致失分。 第二题,判断题,6个小题共6分。本大题主要对机械,森林,农田,生产者和消费者等等相关知识进行了检测,看的虽然简单几题,但是几乎涵盖了每个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全对,只有个别学生由于不能灵活思考、审题原因导致失分,本大题得分率约为98﹪左右。 第三题,填空,6分。考察了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认知,区分了土壤的不同特性,常见而浅显,所以得分在99﹪。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期末测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3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 7、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8、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 9、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10、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1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常见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判断:(20分) 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6、光的多少与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7、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8、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9、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10、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三、选择题:(15分) 1、()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 B、黄金 C、土壤 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弹力 B、推力 C、重力 4、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5、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6、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末测试卷 苏教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小学五年级科学 素质教育期末检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科学知识积累及运用:(每空2分、共36分) 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进 行的()。 3、一个简单的电路是有()、()()、()四 部分组成。 4、血液相当于(),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 小肠吸收的()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 ( )和()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5、()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 的()、事物之间的(),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五年级科学第五单元4—1 6、人体能使电流通过,所以人体是(),但塑料是()。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

A、一周 B、一个月 C、一年 2、()可以使物体形成倒立的像。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3.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A.反射 B.折射 C.直线传播 4、下列物品中()反射效果最好。 A、白色的瓷砖 B、砖块 C、树皮 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将出现的现象是()。 A、石灰水开始升温 B、石灰水变得浑浊 C、石灰水变得更清澈 6、影子的长短是由()决定的。 A、物体的高矮 B、观测者的位置 C、太阳的高度 7、()对保护心脏不利。 五年级科学第五单元4—2 A、保持良好的情绪剧烈运动 B、剧烈运动 C、合理饮食 8、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A、一根导线 B、一个灯泡 C、一节电池 9、下列哪种做法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上)第二次月考 姓名 一、填空题(20分) 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_________。 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 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终止。 5.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6.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7.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反射光也是传播的。 8.影子产生的条件必须有、和。 9.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光强温度,光弱温度。 10.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表面光滑的比粗糙的吸热。 二、判断题(15分) ()1.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3.夏天热,冬天冷是因为夏季太阳发出的热多些,冬季发出的热少些。 ()4.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5.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的责任。 ()6.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8.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9.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能聚光。 ()10.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11.汽车反光镜是一种凸镜。 ()12.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13.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节能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 ()14.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15.阳光的传播路线是不能改变的。 三、选择题(20分) 1.萤火虫发的光属于() A冷光源B热光源C强光源 2.上午7点和下午5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 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 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太阳最高时,影子() A最长B较短 C最短 4.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试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4分1.5/每空) 1.植物种子发芽所必须的条件是:空气、适宜的温度、水分等。 2.我们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生产者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消费者_。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食物链 _。它通常是 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的。 4.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6.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_。 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说明它适应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8.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温室里,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阳光。 二、判断题:(20分) 1.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3.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生物。……………………………(√)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6.凤仙花它的种子落在大自然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芽。……………(×)7.小红说:“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生物链。………………………(×)8.沙尘暴的形成与草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有着直接联系。…………(√)9.各种生物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才能生存下来。…………(√)10.绿豆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三、选择题:(20分) 1.冬天,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主要原因是……( C ) A、这些蔬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条件 B、有蓬布和草苫遮挡风雨 C、具有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 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的生存…………………………………………………( C ) A、影响环境 B、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A)条件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6.适应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是………………………( B )。 A、青蛙 B、企鹅 C、燕子

2019-2020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一、填空:(20分)is article in cludes so me parts, incl uding text, pictu res, a nd des ign. C opyrig ht is per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is ar ticle in cludes some parts, inclu ding t ext, p icture s, and desig n. Cop yright is pe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is artic le inc ludes some p arts, includ ing te xt, pi ctures, and design. Copy rig ht is pe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is artic le inc ludes some p art s, inclu ding t ext, p icture s, and desig n. Cop yright is pe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is artic le inc ludes some p arts, includ ing te xt, pi ctures, and design. Copy right is per 6.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 地貌。is artic le inc ludes some p arts, includ ing te xt, pi ctures, and design. Copy right is per 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 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is artic le inc ludes some p arts, includ ing te xt, pi ctures, and design. Copy right is per 8.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 __________。is artic le inc ludes some p arts, includ ing te xt, pi ctures, and design. Copy right is per 二、判断:(10分) 1保护森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侵蚀。()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三、选择题:(10分)is art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 1.()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 B、黄金 C、土壤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2、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物体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会(消失)。 3、像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4、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我们的气球小车是被(反冲力)推动的 5、(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升空的火箭,箭体靠(反冲力)向空中运动。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7、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

是指在(0)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11、汽车在雪地上行驶时要在车轮上捆上铁链条,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2、给自行车的齿轮、链条抹机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13、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摩擦力)。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5、在车辆的(车轮)与轴之间都安装了(滚珠轴承),这样设计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16、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后来发明了安装(轮子)的车,用车来(运输)物体就更方便了。 17、同一个物体在桌面上的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一些。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考卷

五年级科学(上)期末卷(一)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3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 7、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8、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 ______的运动有关。 9、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 ______。 10、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1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常见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判断:(20分) 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6、光的多少与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7、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8、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9、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10、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三、选择题:(15分) 1、()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 B、黄金 C、土壤 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的交换关系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3、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4、(1)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 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 ③落叶→蚯蚓→小鸟 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 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 (2)写出水田中的3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③水稻→老鼠→蛇→老鹰 5、自然保护区。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根据我们的经验,判断下列环境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A. 又深又黑的洞穴 B. 温暖有水的地方 C. 干燥、裸露的地表 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 上升 B. 缓慢上升 C. 保持相对稳定 D. 先上升后下降 3.“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 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4.白色、红色、蓝色、黄色和黑色这5种色纸对阳光的反射能力不同。根据测试结果,把这五种纸按温度上升速度从快到慢进行排列。你认为()排列是对的。 A. 白色、黄色、蓝色、红色、黑色 B. 蓝色、红色、白色、黄色、黑色 C. 黑色、红色、蓝色、黄色、白色 5.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 )形成的。 A.板块分离 B.大陆板块碰撞、 C.火山爆发 6.土壤中的水分是一种()。 A. 纯净水 B. 溶液 C. 蒸馏水 7.喷气式飞机是靠( )运动的。 A. 反冲力 B. 重力 C. 弹力 8.向高空射箭,弓箭最后会落在地上,这是因为弓箭受到了( )的作用。 A. 重力 B. 弹力 C. 拉力 9.小车载重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 A. 大 B. 小 C. 与载重量无关 10.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 没有水 B. 有水 C. 与有水没水无关 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1.为了增加牛奶产量,牧场应在草原上无限制地增加奶牛。 12.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这样才不容易滑倒。 13.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14.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地震。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第1页,共42页 第2页,共42页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在“种子发芽实验”中,我们要对“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进行研究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水分 B.阳光 C.土壤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现象的是( )。 A.温带地区的许多植物冬季出现落叶现象 B.热带雨林地区降水量充沛 C.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变为刺状 3.下列各组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镜子、打火机 B.太阳、火柴 C.萤火虫、恒星 4.把土壤放到盛水的杯子里搅拌后,微粒按颗粒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黏土——粉沙——沙——砂砾 B.砂砾——粉沙——黏土——沙 C.粉沙——沙——砂砾——黏土 5.看图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A.蚯蚓会向背阴的地方爬行 B.蚯蚓会向向阳的地方爬行 C.蚯蚓会在中间不动 6.小明想把太阳光聚集起来,利用( )可以最快获得高温来加热。 A.凹透镜和凸透镜 B.凹透镜和凸面镜 C.凹面镜和凸透镜 7.清晨,小明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6.5米,两个小时后,旗杆的影子长度可能为( )。 A.8米 B.5米 C.6.5米 8.水土流失不会引起( )。 A.破坏土壤肥力 B.阻塞河道 C.形成高山 9.小车在4秒走了10厘米,如果想让小车6秒走10厘米,可以( )。 A.加大拉力 B.减小拉力 C.减小摩擦力 10.深圳市市花勒杜鹃随处可见,红艳艳,火红一片,我们看到的勒杜鹃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 )。 A.勒杜鹃花瓣能发出红光 B.勒杜鹃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 C.勒杜鹃花瓣能吸收光的红光 11.小明把一个苹果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如图所示。此苹果的拉力为( )。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 五年级科学试卷(时间:40分钟) 题型填空判断选择图形连线简答等级卷面书写 得分 一、填空题:(根据课本内容改编) 1. 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和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3. 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由许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式被称为;而钢笔尖在纸上的运动方式为。 5.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蚯蚓。 6.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7. 我们在提水时,总感觉水桶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__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 8.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9. 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__________;__________色物体吸热快。 10.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程度、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二、判断题: 1. 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但月亮不是一个光源。()(改编) 2. 大量的开荒种地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改编) 3. 太阳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4. 在一般情况下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5. 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 (改编) 6. 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7. 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8. 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压力越大,温度越低。()(改编) 9. 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一般形成在大河的下游流域。() 10. 植物的根和动物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三、选择题: 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2. 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改编) A、直线传播 B、反射原理 C、折射原理 3.夏天,人们常淡颜色的衣服,目的是() A、吸热多 B、吸热少 C、美观 4.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A、反冲力 B、弹力 C、摩擦力 5. 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会形成断裂谷。(改编) A、碰撞 B、相互拉张 C、保持相对稳定 6. 增加()可以为生态瓶中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A、水 B、植物 C、动物 7. 滚珠轴承是一种将()的装置。(改编) A、滑动转变为滚动 B、滚动转变为滑动 C、无法判断 8. 做好太阳能热水器以后,应该()摆放,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改编) A、与地面垂直 B、与阳光垂直 C、与阳光平行 9. 下列会使土地被侵蚀最严重的是制()(改编)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10. 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挂钩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期末测试卷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__小学__年级__班 姓名:____学号:_ 一选择题(每小空2分,满分4 0分) 1. 在生态瓶中, ___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2. 绿豆芽的根会朝着 ___ 的方向生长。 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___、___等物质的混合物。 4.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我知道像电灯这样 的物体还有_ __、 ___ 等。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__时候最短。我国古代发明的 _ __ (可写拼音)就是利用日影观测计时的仪器。 6.嘉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地形以___为主。 7.2008是中国的奥运年。在古希腊圣火采集仪式上,利用___ 聚光的原理取得圣火。 8.由于受水、大气、___或___的作用而使岩石破碎的现象 叫风化。 9.根据你的研究,要使静止的物体动起来,必须对物体___ ;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___。 10.根据实验,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 、____ 等因素 有关。 11. 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__千米。 12.在我们研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中,主要研究了____ 、____、雨量的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的影响。 2、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20分(每题2分)

1.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黄色的。 ( ) 2.在大自然中,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 ) 3.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速度非常快。 ( ) 4.中秋夜的晚上,月亮又圆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 ) 5.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 ) 6.在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非常大,所以放得越多越好。 ( ) 7.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 ) 8.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右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左边。 ( ) 9.在冬天,我们为了多吸收阳光的热量,所以我们穿浅色的衣服。( ) 10.在运动会上,我们为了增加摩擦,防止跑道滑摔交,所以穿钉鞋。( ) 三、选择题 (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中) :20分(每题2分)1.蚯蚓生活在地下,所以推测,它适应生活在( )的环境。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 2.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首先钻破种皮的是( ) A.根 B.茎 C.叶 3.阳光下,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5米。过一会,测得长度为5.2米。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在物体的颜色和吸热实验中,下列中( )升温最快。 A.黑色纸袋 B.粉色纸袋 C.铝箔纸袋 5.月球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是科学家用( )解决的 A.用飞机飞的速度和时间 B.光的反射 C.长距离的望远镜 6.光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曲线 B.折线 C.直线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28分)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2、太阳钟也叫是测量的工具,它是根据制造出来的。 3、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来的,他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 日心说”。 5、月相变化规律是:。 6、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答案不唯一) 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根据植物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 花钟”。 9、凸透镜具有、、的作用。 10、阳光可以被分解为七色光。 1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行进的。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12、凸面镜使人看起来变,凹面镜则使人看起来变。 13、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14、越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二、选择题(28分)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 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A、一年B、一个月C、一周 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 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A、早晨B、中午C、傍晚 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 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 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A、上午B、下午C、夜晚 9、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10、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A、日光灯B、荧光棒C、阳光D、蜡烛 11、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三棱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12、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向上折 B、铅笔向下折 C、铅笔变细了 D、铅笔变长了 13、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 A.、白光B、绿光C、红光 14、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A、S形B、曲线C、直线 三、判断题。(6分)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测试题.doc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 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24分) 1、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等。 种子发芽必须要的条件是:、、—o 种子生长必须要的条件是:—、、、等。 2、水稻一老鼠一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2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4、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的生物的叫 5、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 o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 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7、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8、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o 9、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黄石国家公园。 1956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 10、江红树林保护区重点保护我国现存最大一片红树林。 1 1在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一个_条件,其它的条件 二、判断题:(16分) 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酬等放进去就行了 ()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当环境不适合他们生存时,他们会重新选择适合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 存。() 7、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他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

8、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 他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A 、4、阳光B-温度C.水D.空气做对比 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 一个B、二个 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条件不发生变化。 C、三个 )A、 植物B动物C、植物和 的。() 9.蚯蚓喜欢生活在干燥土壤里。() 1 0 .生态瓶中植物和生物越多越好。() 三、选择题:(15分) 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D.互惠互利的关系 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 动物 四,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5分) (1)属于生产者的是。 草兔老鹰狐狸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3)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种。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其理由是 五、实验题。(30)分 1,请你做个生态瓶10分 (1)、建造方案(2)、设计图 2、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20分)

科学五年级上教科版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五年级科学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 1.绿豆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和。 2.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草、兔、鹰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联系中,生产者是,消 费者是。 3.像、、等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发光时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4.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5.地球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汶川地震发生在内。 6.由于受水、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7.土壤是、、、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8.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表示。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和两种摩擦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________时,受到的摩擦力小。铅笔袋放在桌面上拉动,桌面越光滑,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就越。 10.利用垫片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橡皮筋的力可以使小车前进。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嘴喷气的方向。 二、判断题: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 3.种子发芽与生长都需要阳光。() 4.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5.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6.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凸透镜取得的。()8.岩石的风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9.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10.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11.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2.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车也开得动。()13.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才不会摔倒。() 14、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来运动的。() 三、选择题: 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A、干燥、高温 B、明亮、低温 C、黑暗、潮湿 2.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长出嫩芽 B、种皮破裂 C、种子膨大 3.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 A、白色的 B、红色的 C、黑色的 4.人站在阳光下,影子最长的是。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5.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6.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7.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8.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A、放鞭炮 B、火车前进 C、皮球在地点弹起来 9.自行车的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