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杆拱施工方案

系杆拱施工方案
系杆拱施工方案

1-96系杆拱施工方案

一、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案

1、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案要点

(1)梁底部支架的搭设及预压

系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支架由螺旋钢管、贝雷梁、工字钢等组合而成,用φ530mm螺旋管搭设7个临时支墩,纵向用贝雷梁作为承重梁。支架应根据其所承

受的荷载进行设计并进行力学检算,确保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搭设前,支架基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支架受力要求。

图1.2支架搭设纵断面图

为了便于施工完成后底模、侧模及贝雷梁等的拆除,在钢管立柱顶部和工字钢横向分配梁之间安装可调高度的砂箱,砂箱总高45cm,采用中530mm钢管制作,在砂箱内装上砂子,放置φ480mm钢管混凝土圆柱。为了加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砂箱底和钢管顶钢板之间四周进行焊接加固;落模时,松掉靠近砂箱底部的螺栓掏出砂子,使工字钢及贝雷梁下落,拆除梁模。

为验证支架系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消除支墩体非弹性变形,并观测支架系统弹性变形沉落量,在底模安装到位后,对模板及其支架系统进行加载预压。预压荷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不小于梁体混凝土重量的1.1倍。按照:0.8、1.0、1.1三级分级加载,并分级观测记录变形值,卸载按照逆序级进行,并分级观测

记录变形值。预压采用就地取的土(砂)装编织袋来进行加载。预压完成的标志为:支架沉降基本稳定,且每天(24h)沉降值不大于2mm。

(2)系梁钢筋的绑扎及其内预埋管道的安装

系梁施工前,在系杆拱大里程侧和小里程侧各设置1台Q170630型塔吊,提供墩身、系梁施工过程中各种材料的吊装作业。

为加快施工进度,支架预压前,墩顶支座应安装完毕,支座安装应用仪器控制确保位置及标高准确。在已铺设的底模上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梁的边线,轴线及纵梁吊杆预埋管的中心点,确保钢筋、波纹管特别是吊杆预埋管位置的准确,波纹管和吊杆预埋管应国定牢固。

先绑扎梁部钢筋,后绑扎拱脚钢筋。梁部钢筋应在梁部直接绑焊,不提倡先扎好再吊装。应按设计要求绑扎拱脚钢筋,吊装拱脚段拱肋节,并用仪器控制,使之位置准确,并固定牢固。

系梁腹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设计图纸上预应力管道曲线轨迹固定波纹管,采用定位钢筋对波纹管进行准确定位,使其上下左右均不能移动,当波放管需要连接时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相接,长度为200mm-300mm,采用胶带封口严实。预应力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能预先穿入已定位的波纹管内,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对波纹管进行专项检查,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浆流人孔道,影响今后预应力筋的张拉、压浆。

系梁上预留孔及线埋件较多,位置及尺寸精度要求高,尤其是拱脚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详细检查,确保预留及预埋件的位置及尺寸正确。

(3)系梁混凝土浇筑

系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水平分段,斜向分层浇筑,全断面一次连续灌注成型,中间停顿时间不得超过相邻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灌注采用4台泵车分别由跨中及梁向中间合拢的施工方法进行,其中1#、4#泵车自果增向跨中浇筑,2#、3#泵车自跨中向梁端浇筑,同一断面腹板混凝土的下料和振捣须对称,同步进行振捣,以避免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造成内模偏位,影响结构尺寸。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泵送入模,φ5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按底板腹板,顶板(拱脚)分层浇筑,一次连续灌注成型,中停顿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由中间向两端推进,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在灌注过程中,指定专人监测

支架,模板预埋件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振捣时尤其要汪意支应,锚垫板和下倒角处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采用土工布进行覆活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洒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为宜。

1.3泵车平面布置图

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不宜伤及波纹管,以免波纹管破裂漏浆,给后续施工造成困难,因系梁钢筋较密,应仔细浇筑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4)搭设分离式支架并分节吊装架设拱成型

在系梁浇筑完成且第一批预应力钢统线张拉完毕后,用1台220t吊车将1台70t吊至系梁上,利用已工的系梁作为吊装平台,在系梁顶面搭设分离式支架作为拱肋拼装平台,在每节拱肋节点位置设支墩,每个支墩设4根中300

螺旋管立柱,立柱之前通过系梁、剪刀撑和顶部桁架连接,已增加支墩的稳定性。支墩顶应搭设工作平台,作为架设拱肋准确就位及空中焊接作业用。平台边应搭设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已保证空中作业的安全。

分节吊装拱肋前,应在地面完成拱肋的试拼装,试拼拱节线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拱肋吊装应按设计要求从两端依次对称按预拼编号顺序拼装拱段,最后进行合龙段的架设施工,每一分段按照起吊→对位→临时固结→调整线型→定位焊接→调整线型正式焊接合龙的顺序吊装。拱肋吊装宜选在气温较低时进行(因温度高时拱肋伸长较大)。每一节段吊装准确就位后,接口临时锁固,至合拢段吊装合龙成型后,在支墩上完成拱肋的空中焊接,再撒走合拢段吊车(其他节段接口锁定后吊车即可撤走),按要求对焊缝做超声波检测。

(5)钢管混凝土压注

钢管混凝土拱肋为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钢管内混凝土与钢管共同受力。管内混凝土标号为C55微膨胀混凝土,因泵送混凝土应具有高强、缓慢、早强及良好的可泵性、自密实性和收缩的补偿性能。

钢管拱肋的设计,多为柔性拱。混凝土压注前,计算出拱肋在压注过程中的理论变形情况,收集详细的拱肋线型测量资料,并在拱脚、1/4L、1/2L等位置做好测量标记,以便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监测拱肋线型的变化。

混凝土压注分隔舱多次完成。泵送顺序:先下管、后上管、再腹腔。

在两桥墩各设1台混凝土汽车泵和2台地泵,在每根钢管拱角处开压浆孔,并焊接与地泵泵送管同直径的压浆钢管,用法兰盘将混凝土地泵输送管与压浆钢管联结。两桥墩同时压注混凝土,从拱脚压至拱顶,通过拱顶排浆孔排出浮浆,完成钢管混凝土压注。

(6)吊杆的安装张拉

在系梁及拱肋施工时注意预埋吊杆预留孔、锚头钢筋及螺旋钢筋预埋件等。吊杆实际下料时,应在拱肋混凝土灌注完成后,精确测量上锚垫板顶面标高,根据施工过程中实测拱助变位情况,修正有关计算参数,计入拱肋在桥面系恒载作用下竖向变位推算值影响后,确定实际下料长度。交由专业厂家下料并及时安装吊杆与锚具。

吊杆安装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进行安装作业。吊杆的安装次序应从两端拱脚开始对称依次安装至拱顶。在拱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千斤顶在拱助顶单张拉,按设计图纸顺序张拉至初始应力后锚固。两拱肋同一位置的四根吊杆张拉要同步、对称进行,张拉数据应详细记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