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

风景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了解烘托、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在描写的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议论的写法。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德育目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重精神生活的追求轻物质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

概括六幅画面的内容,理清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描写与议论的巧妙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要介绍茅盾及其主要作品、时代背景,初读课文,概括六幅画面的内容,赏析第一幅画面

(一)导入

我们在初中学过一篇散文《白杨礼赞》,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文化战士茅盾先生的作品。本文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表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致,力求向上的精神面貌。《白杨礼赞》还有一篇姊妹篇,那就是《风景谈》。说是姊妹篇,两者在题材、体裁、及写作手法上都有相似之处。

(二)字词正音、词语注释

黑魆魆hēixūxū形容黑暗坼chè裂汤汤shāngshāng ?大水急流的样子浅浅jiānjiān(也作溅溅)水疾流的样子掬jū两手捧濑lài湍急的水碣jié圆顶的石碑贻yí遗留籁lài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岚?lán山里的雾气垭yā两山之间可通行的狭窄的地方;山口姗姗shānshān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颀qí高

顿时生色:立刻增添了色彩。

百无聊赖:一切都不感兴趣;精神无所寄托,非常无聊。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 安适、愉快的样子。

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大方,?有见识的内行人。

万籁俱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万籁: 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姗姗:shānshān 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

洋洋洒洒:形容写文章时思路活泼,挥写自如。

下笔如有神:形容文章写得好而快。

氛围:笼罩着某种场合的特殊气氛或者情调。

(三)简介作者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同鲁迅、郭沫若等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早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四)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0年底的重庆,之前作者曾应朱德总司令到延安访问,作者深受延安军民火热生活的感染,于是写下这篇赞美解放区生活的文章,同时本文发表在国民党统治区,所以本文又写得含蓄隐晦。

(五)讲析课文

1.释题:《风景谈》就是谈风景,“风景”平常意义上讲指的是自然景观。那么茅盾先生在本文里是否会仅仅给我们描绘自然景观吗?

2.朗读课文,要求:划出应掌握的生字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3.思考,讨论本文是否仅写自然景观?(还有人的活动)作者主要写景还是写人?作者想表达什么?(赞美,向往。明确主题)一共写了几处风景?讨论六幅画面的起讫点并概括内容要点。(结合习题一)讨论这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六幅画,这六幅画面的顺序可否调整?(递进关系,找出议论部分。理清思路)

4.讲析第一幅画面:

请同学们来欣赏第一幅画面。从写法、语言、修辞角度谈谈看法。

(1)第一句省略不写可以否?交待写作缘由。

(2)怎样才能写出人比自然伟大?作者用铺陈的手法极写沙漠单调、平板、寂寞,又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在写景之后写人,以景衬人,突出人是自然的主宰,赞美人的伟大。景物先后又形成对比,突出后者。

(3)从视觉、听觉;色彩、形状等角度将景写得有声有色,可感可知,用最平常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大师的手笔。

(4)作者要写解放区,但实写的是新疆的沙漠,体会作者含蓄的用意。

(六)总结

欣赏文学作品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二是表现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我们学一篇文章,要理解文章内容,丰富我们的心灵,学习形式,为我们自身写作服务。我们要会读会写,这是奋斗目标。

(七)布置作业

运用这节课学的方法试分析其余五幅画面。

板书设计:

风景谈茅盾

景——人

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递

以景衬人,对比突出人的伟大

声、色、形

第二幅画面:高原归耕

第三幅画面:延河夕照

第四幅画面:石洞雨景

第五幅画面:桃林小憩进

第六幅画面:北国晨号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其他五幅画面;归纳写作特点。

(一)讲析课文

1.第二幅画面(2自然段)“高原归耕”

对象:山地月夜的景致。

特点: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画面反映的是黄土高原(?解放区的代名词)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愉快心情。

蓝天明月(色)+农民歌唱(声)→绝妙的题材

2.第三幅画面(3自然段)“延河夕照”

对象:山地傍晚的景致。

特点: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内心世界。着重写了鲁艺学员朝气蓬勃的劳动生活及他们的欢乐,饱含激情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

河边彩霞(色)+学员晚归(声)→美妙的图画

3.第四幅画面(5自然段)“石洞雨景”

对象:荒山上雨天的景致。

特点: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的崖岸、天然的石洞,在并不鲜艳的底色上,忽然可见一对男女青年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正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色。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用一般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的平庸生活,突出知识青年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 他们之间有友谊和爱情,而友谊和爱情的基础是高尚的生活理想。

雨天、荒山、石洞+促膝读书→显出无限的生机

4.第五幅画面(7自然段)“桃林小憩”

对象:桃林的景致。

特点: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大麻(?极为平常,无从构成美景,但作者要我们“从另一方面去看”,把我们也请入茶社,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领略),休憩的青年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

桃林的景物+休憩的青年→茶社图

5.第六幅画面(9自然段)“北国晨号”

对象:北国朝霞的景致。

特点:朝霞、山峰、喇叭声,由嘹亮的喇叭声带出画面,塑造了一位小号兵和一位哨兵,他们沐浴在霞光之中,屹立在山峰之上,英姿飒爽、严肃、坚决、勇敢、凛然不可侵犯。这两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粉红的朝霞+荷枪的战士→真正的风景

(二)讨论思考

1.这六幅画的背景都在延安吗?

2.这样安排有何用意?为何第一幅画面没描绘延安的“风景”?

3.课文为什么从看《塞上风云》预告片写起? (根据第一段讨论)

4.文中议论性的语句有何作用?

5.根据以上分析,归纳课文写上的特点:

(三)归纳写作特点

1.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文章第一段并不是延安的“风景”、是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写沙漠的好处是:

其一,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谅、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可见人的伟大。

其二,这样写也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其三,使文章别具—格,在它的基础上,下文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

为了点明“塞上”,引起作者的联想,交代作品缘起。影片反映的是各民族团结抗日的故事,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情不自禁亿起延安见闻的,所以不仅领引第—部分,而且领引全文。

请生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加以体会并归纳:

文中议论性的语句,都在画面的末尾。从结构角度看,能把六个画面串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从表达中心角度看,起了点明中心,使中心思想反复得到表现,从而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本文的构思巧妙表现在落笔于绘景,着眼于写人,以景物突出人物。

作者充分发挥了散文艺术自由活泼、不受约束的特点,信手写来,展示了多种“风景”的片断。各个画面内容紧紧相连,都和人们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又都紧紧扣住一个中心,即对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赞美,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语言准确、精炼、生动

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直至最后,完成主题。

本文不长,却能描绘出六幅图画。每幅画文字简短,但内涵丰富,含义深远。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善于运用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描述人物活动,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有形的风景画,给人以逼真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

不仅如此,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还运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一些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写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乍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仔细玩味,就可体会到其揭示的含义是逐步深化的。

(四)重点研读

要求学生读课文有关部分,讨论完成下列各题:

1.第1段写猩猩峡外的“沙漠驼铃”采用了什么写法?这一描写和后面的议论的关系怎么样?.

2.“石洞雨景”为什么要选在雨天、荒山、石洞做背景?这一段采用对比的写法,又有什么作用?

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从沙漠的广度、亮度、色彩、声响四个方面极力写沙漠的单调、平板;然后由远而近地描写驼队的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着意写沙漠中出现驼队后的庄严妩媚。一静一动,两者形成鲜明对照,以此来表现“完全改观”。

这一描写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是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面的议论.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可见人的伟大。

石洞雨景”选择雨天、荒山、石洞做背景!一可以和“西装革履”“烫发恭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所处的环境进行鲜明的对比,二是和”沙漠驼铃”中所写的“沙漠”的作用一样,强调这样的地方确无“风景”可言,突出人是“风景”的主宰者,这样就与第6、第8段约议论发生了联系。同时用。物”烘托“人”,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反村出1一对促膝读书的青年男公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这一段通过环境、穿久、打为、精神曲个方面,将公园里的一对与石洞里的一对进行对比,突出解放区青年人具有崇高精神和高尚惜操,并为下文第6、第8段的议论打下基础。

3.“民族的精神”在课文里指的是怎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加以表现的?

4.文中的议论性的语句在课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5.课文中多运用烘托对比手法,请举例说明。

“民族的精神”在课文里指的是‘对内反对黑暗势力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和侵略和压迫纳精神.课文眷念写的是一个小号共和一位荷枪的战士在朝阳中的雄姿。他们的神态是那样产意、坚决、勇敢,具有高度的警觉,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课文正是通过这两个战士形象的刻画,典型而又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文议论性语句,从文章结构看,它把六个画面串在一起,构成一幅动人的长卷,从内客的发展,它点明了六幅“风景画”,每一幅都有特定含义;从表达主题看,层层深入地起到了画龙点晴、发人深思、感人肺腑的作用。真正使六幅画面的“形”集中到歌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户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神”上。

用“物”烘托“人”,如用北国晨光、朝霞、山峰来正面烘托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反衬出一对促膝读书的青年男女。

(五)布置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三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