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PCA

心理资本PCA
心理资本PCA

心理资本:美国著名学者路桑斯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概念并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所谓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提升的心理资源。他借用一个商业名词寓意人的心理状况。人的所谓幸福,实际上就是其心理资本能否足够支撑他产生幸福的主观感受。

心理资本包括四个要素:1.自我效能:成功的信心

2.希望:意志和途径

3.乐观:现实而又灵活

4.韧性:复原与超越

员工心理资本增值服务(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PCA):以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学、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和心理资本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提升员工幸福感与组织绩效为导向,增强员工心理资本水平的系统解决方案。它通过系统的组织管理实践,培育高积极领导力的管理者,开发员工的幸福、自信、希望、乐观和坚韧等关键心理资本要素,提升员工、团队、组织三个层面的幸福感与生产力,构筑组织构建难以被模仿的核心竞争优势。

重视心理资本的必要性:

(1)第四大资本:心理资本是企业除了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以外的第四大资本,包含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坚韧、情绪智力等。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财力,不是技术,而是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

(2)现今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员工存在工作压力和思想压力,员工关注薪酬福利但更关注成长进步。他们能接受工作繁重和薪酬下降的现实,但迫切需要心理安慰,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来学习如何营造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而并非等员工有了心理问题在去解决。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员工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心理辅导的技术,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从而激发团队活力和激情,促进工作绩效提升。

随着失业或岗位变动带来的高度紧张,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这是企业面临的非常现实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如果不能适当

处理紧张心理状态,容易降低满意度和对组织的承诺,最终对绩效产

生负面影响。随着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多数人处在“被尊重”和

“自我价值实现”的高需要层次上,对心理关爱的起点要求也高。心

理问题相对敏感,容易产生顾虑甚至抵触情绪。如何营造健康、积

极、阳光的心态。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培养自信、乐观、满怀希

望、强坚韧性的就显得特别重要。

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不仅需要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更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个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资本是将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心理辅导的技术,引导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从而激发团队活力和激情,促进工作绩效提升。

(3)对企业的价值:国外研究通过效用分析发现,心理资本增加2%,每年就可能给公司带来1000 多万美元的收入。

心理学家们不再仅仅关注“人出现了什么问题”,而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让人达到最佳状态,怎样培养和充分开发人的潜能。今天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决定成败的关键是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里资本。

心理资本是贮藏在我们心灵深处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对学术界、应用领域和普通大众都有震撼效应。由于人的潜力巨大,所以相对于资金、市场和技术资本而言,心理资本的升值空间是最大的。心理资本可以带来决定性的竞争优势。拥有过人的心理资本的个人,能承受挑战和变革,可以成为成功的员工、管理者和创业者,从逆境走向顺境,从顺境走向更大的成就。自信、乐观、坚韧的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因地制宜地将知识和技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成就自己也成就企业。

对于企业而言,拥有出色的企业精神、团队文化、心理资本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就具备了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正是由于这个原

因,使得很多卓越的企业敢说,你能挖走我的人,但你不能复制我的精神和文化!心理资本,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有意识地去获得、保持和提升。如果企业仍然只强调资金、市场、和技术,个人的充电仍然只局限于知识和技能,那必定会落后于时代竞争的步伐。

通过拓展训练等活动,认识和提升自我,激发自我潜能,建设企业文化,将是终身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心理资本具有投资和收益特性,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进行投资与开发,将其潜力挖掘出来,是在当今工作场所中能被测量、开发、有效管理、进而能提升绩效的能力。员工可以植入、开发、测量和训练这些品质,从而持续地实现生产力的增长。增加企业的绩效和利润。

心理资本的应用:

(1)和谐组织顾问:通过对组织心理资本及其核心驱动因素的评估,结合组织管理现实和易普斯知识与最佳实践案例,为管理高层提供和谐组织管理咨询报告,推动管理提升,促进组织和谐,构建利于心理资本增值的工作场所。

(2)心理资本评估:借助易普斯成熟的心理资本评估工具,参照易普斯全国员工心理资本常模数据库,为每位员工提供心理资本测评报告,并给出员工个人心理资本提升建议。

(3)积极领导力培养:以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学和积极心理行为改变技术为基础,培养各级管理者建立团队积极氛围、积极关系、积极沟通、帮助员工寻找积极工作意义的能力,带领团队实现突出业绩。

(4)快乐团队建设:快乐便是生产力,快乐还会互相感染。快乐团建设以促进团队心理资本为导向,通过管理者培训、快乐点滴分享、快乐沟通会等方式,建立快乐、激情、和谐的团队。

(5)标杆班组建设:通过评估诊断、知识与技能培训、短期现场辅导等方

式,建设高心理资本标杆班组,然后总结成功经验,在企业中进行广泛推广。

PS: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比较

知识、能力和健康状况。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各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因素之和。人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只有经过培训,才能真正成为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更关注个人的心理状态。人力资本指员工身上所蕴含的知识和技能,如可以

过关系、联系网络和朋友而建立的关系资源,是包含在员工群体和员工网络中的知识;心理资本则描述了员工对未来的信心、希望,它是一种状态,而非特质,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类似,心理资本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并发展。

人力资本强调“你知道什么”,诸如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强调“你认识谁”,诸如关系和人脉;而心理资本则强调“你是谁”及“你想成为什么”,关注的重点是个体的心理状态。

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通过投资并开发“你是谁”来获取竞争优势,其基础由“你是谁”组成而不是“你知道什么”或“你知道谁”。心理资本基于积极的心理学范式,关注人的积极方面和优点,体现个人对未来的信心、希望、乐观和毅力,关注个人或组织在面对未来逆境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个人层面上,心理资本指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的心理资源。在组织层面上,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类似,心理资本通过改善的员工绩效最终实现组织的投资回报和竞争优势。心理资本具有独特性,能有效地测量和管理,通过投资与开发心理资本,能改善绩效,形成组织竞争优势。

相对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更关注个人的心理状态。人力资本指员工身上所蕴含的知识和技能,如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接受教育、培训技能等手段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指通过关系、联系网络和朋友而建立

的关系资源,是包含在员工群体和员工网络中的知识;心理资本则描述了员工对未来的信心、希望,它是一种状态,而非特质,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类似,心理资本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并发展。

因为失业或岗位变动带来的高度紧张,员工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如果不能适当处理员工的紧张心理状态,容易降低员工满意度和对组织的承诺,最终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不确定性、压力和焦虑易导致员工对自己在日益变化的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缺乏信心。尤其是在技术快速变化的时代,员工对使用新技术的抵触并不是因为担心技术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对自己能否成功运用新技术并取得良好绩效缺乏信心。因此,急剧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变革,使员工面临更大的心理焦虑和压力。组织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培养自信、乐观、满怀希望、强坚韧性的员工就显得特别重要。

"心理资本"历史性的突破了传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顾客资本”的思维方式,对于深刻理解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变革的组织中的员工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