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课程概述了解教育观察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和特

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缺

了解观察法的类

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

教育观察研究的一般步

观察是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观”是看,“察”是分析究。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日常观

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

格的记录

优缺点:信息丰富但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的说明问题一、教育观察法概

1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

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直接

)情感

)重复

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法的区

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

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

)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观察对象与方法不是随意的、自发的,而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

)是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的

因此,教育观察法是日常观察法的高级形式

、缺乏控

观察法的行为发生在天然环境里,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者往往对可能影

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难以用数量表

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采取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研究和实

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法

、样本数

调查研究法可以选择较大的样本,而观察研究很难选择很大的样本

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偶然

例子

孔子和颜回的故

、需获准进

、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

2教育观察法的类

)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

自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

的状态下进行的,如实地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称为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控制情形下进行,如实验室观察研究法,这种观察

法称为控制观察法。

研究中的反应性(实验观察法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人员的期望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霍桑效应:被试因知道自己参加实验而引起的积极性提高

约亨利效应:对比组师生对实验组实验措施的暗中模仿或“较劲”

生成效应:由于教育实验过程较长被试身心成熟产生的效应

)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法:直接通过感官考察研究的方法

间接观察法:人的感官通过仪器观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结构性观察法与非结构性观察

结构性观察法: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

控制性观察

非结构性观察法:大多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提纲,观察目的也只限于

观察客体的一般性了解

)系统观察法和随机观察

系统观察法:是把观察客体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便是一个有一定便捷

围和逐级阶梯体系的系统——并对这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

随机观察法:是按照随机抽样的基本原则,从观察总体单位中科学地抽取部

单位进行观察研究,搜集资料并以此推断整个观察总体的一种方法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法:观察者深入到观察的客体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

的活动,使该集体中的人们把他视为集体的一员,以相应的态度对待他,观

者便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观察客体的深层结构及其关系,了解有价值的资料

非参与观察法,就是指观察者纯粹扮演观察的角色

音乐课,许多学生没带口琴。这是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后,教师说:“带

琴的先走,不带口琴的留下。”教师让留下2名学生写检查,写完检查写

此时的规范是:不带口琴的学生要留下写检查、保。学生们起哄、怪叫

教师:“我们上的不仅仅是音乐课,还要对你们进行教育。”学生们:“我

没带笔。”教师让其中一位女生去办公室拿笔。过了几分钟,去办公室拿笔的生仍未回来,学生们叫道:“她自己逃走了。”并一起起哄。教师:“不要发音。”在学生们的吵闹声中,教师边记录学生的学号,边不断说:“不要起哄

”分钟后拿笔的学生回来,报告说办公室里面没有老师。学生们高兴地“啊——”教师仍在记学号。学生们大吵大闹,哄笑。教师似乎不再有兴趣

评他们了。学号记录完毕,教师让没有参与吵闹位学生先此时的规范是

虽然不带口琴,但没有参加吵闹的学生可以不必受到惩,并质问留下的学

为什么吵个不停,学生们揭发是一个男生在说笑话。教师让其他学生都离开

只留下了这个讲笑话的男此时的规范是;虽然不带口琴,还参与了吵闹,

只要不是主犯,就可以离。教师:“你讲过笑话吗?男生:“讲过的,

是他们先骂我。教师:“难道你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三分钟后,音乐教

在学校食堂吃饭(最后的规范是:虽然不带口琴,虽然参与吵闹,并且是

犯,但只要教训一下就行

二、教育观察的常用方

实况详录1.实况详录法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

动作表现。

观察者的目的是无选择的记录行为系列中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的详细客观的描述,不加以主观推理解释和评价,犹如描绘一幅反映现实生活的全系列图

优缺点:能够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背景资料

同一资料有多种用途,经济实用

对记录技术的要求高

2日记描述

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跟踪并进行反观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的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

优点:方便易行,能记录详细而长期的资料,能反复利用,并可与常模参照通过长时期的日记描述,能够了解儿童发展的确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

缺点;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以做出有意义的概括运用日记描述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轶事记录

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他不仅便于观察与记录儿童显著的新行为或语言反映还可以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任何可表现儿童个性或某方面发展行为情景

取样记录

这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性和有效性。既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又节省人力、物力,减少记录所需间

取样记录可分为:时间取样、事件取

时间取样

即在统一确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预先规定好的为分类系统将行为归类

优缺

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观察者的主观选择性和主观判断,使观察到的行为具客观性和代表性

简化观察过程与资料分析过程,可收集到有关行为频率的资料,提供定量结果

仅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

仅适用于观察外显行

难以得到关于环境、背景的资

难以考察行为的相互关系和连续性。.

4.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注重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优缺点:

可做预先的计划安排与准备,获取较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行为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得到关于事件的环境与背景资料。

可用于对比较广泛行为事件的调查。

缺乏测量的稳定

5.行为检核法:

在观察研究中,行为核查表是研究者用来核查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的一种简表。

有助于观察目地的具体化,使观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检核表编制方法:

1.列出重要项目

2.根据主要项目分解出具体项目

3.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项目,编制出行为检核表

三、教育观察法的实

观察法的实施要

、明确观察的具体目标与要

、准备好观察手

、进行多次反复观

、客观、全面、典型、有计划地进行观

、要掌握好观察方法与技

、及时分析、处理观察所得的材

观察法的实施步

准备工

、制定观察计划与提

观察提纲包括: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whowhatwhe

,wherehowwhy

、准备观察所用的辅助工

记录表格、记录方式、仪器设

、确定观察途径:访谈、听课、参观、参

、训练观察人

观察提

尽可详尽记录客观事实,避免主观性记录。观察时要注意这个方面的记录

)谁:行为者和行为对象

)何地: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场景、地点

)何时:日期、时间

)何事:什么行为或事件

)怎样:行为或事件的具体表现及过程

)为什么:行为或事件的原因

选择合适有效的记录方

三种方法:评等法、频数记录法和连续记录

评等法:对观察对象所表现的特征,按所属等级,在表格中画圈或其他记号频数记录法:以符号记录对象某项行为出现的次数或数量

连续记录法:用笔记的方法在现场作连续记录,也可用录音机、摄像机等将个过程加以记录,事后再转记到笔记本上

实地观察记录.

实施观察

先熟悉环境,再建立和谐关系,最后正式观察

要求:(1)灵活地执行计划(2)抓住观察重点(3)注意做到看、听、问、查、思考相结合(4)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四、教育观察法案例及评析

案例: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研究计划)*

课题名称: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研究

研究人员:××××××

协作人员:与幼儿、小学生有关的教师、家长配合。

前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幼儿园跟小学的

衔接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习惯、作息制度等许多问题。根据小学低年级老师和家长反映,学生入学后学习负担和思想负担较重,健康状况下降,对小学学习生活不习惯的现象十分明显,儿童入学前后活动安排上的差别已成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上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拟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幼儿与小学一年级学生在24小时内各类活动时间的调

查获得数量资料,为幼儿园与小学儿童活动安排的衔接问题提供依据。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

在本区九所幼儿园大班幼儿中随机选择50余名幼儿,并从本区五所小学中,选择50余名去年从这九所幼儿园中毕业、现在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小学生。与家长联系,排除一小部分由于其他原因使家长无法配合观察的对象。原则上定为幼儿与小学生各40—50名。

研究方法:

(1)观察内容为一天24小时内的全部活动内容。

(2)儿童在幼儿园或小学内的活动情况由教师跟踪观察并作详细记录,在园外、(记录草表附后)校外活动情况由家长进行观察记录。.

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课程概述 了解教育观察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了解观察法的类型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式教育观察研究的一般步骤观察是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观”是看,“察”是分析研究。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日常观察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严格的记录。 优缺点:信息丰富但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的说明问题。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 1. 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直接性 (2)情感性 (3)重复性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法的区别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它 (1)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2)观察对象与方法不是随意的、自发的,而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 (3)是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的。 因此,教育观察法是日常观察法的高级形式。 1 、缺乏控制观察法的行为发生在天然环境里,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者往往对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2、难以用数量表示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采取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研究和实验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法。 3、样本数小调查研究法可以选择较大的样本,而观察研究很难选择很大的样本。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偶然性 例子:孔子和颜回的故事 4、需获准进入 5、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 2. 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如实地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称为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控制情形下进行,如实验室观察研究法,这种观察法称为控制观察法。 例: 研究中的反应性(实验观察法)罗森塔尔效应:实验人员的期望会影响实验的效果。霍桑效应:被试因知道自己参加实验而引起的积极性提高。约翰. 亨利效应:对比组师生对实验组实验措施的暗中模仿或“较劲” 。生成效应:由于教育实验过程较长被试身心成熟产生的效应。 (2)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直接通过感官考察研究的方法。间接观察法:人的感官通过仪器观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3)结构性观察法与非结构性观察法结构性观察法: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 非结构性观察法:大多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提纲,观察目的也只限于对观察

课堂观察的方法

课堂观察的方法 团风思源实验学校曹宏杰 课堂观察技能,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或偶然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反应的行为方式,对学生反馈信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评价。这一切的立足点是课堂观察,通过有效的观察,教师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了解教学效果,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观察的原则 1.计划性原则: 可靠的观察来自周密的计划,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立观察点,有目的地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不同的反应按事先设计的方案作出调节。盲目、无计划的观察,只会造成视觉盲点,或对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视而不见,或将观察到的课堂现象束之高阁,或不知所措,失去了课堂观察的意义。 2.准确性原则: 准确的课堂观察有助于教师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全面观察,不要以偏概全。教师的视野应开阔,善于捕捉带有共性的反应,环视全场,兼顾前后,及时发现,防止问题堆积。知识结构是环环相扣的,教师的忽略,可给学生留下疑点,并浮现在脸上。若教师及时发现,早作调整,不会有多大影响;若教师无视学生反应,依旧故我,则造成疑点堆积,困惑加大,一脸茫然,此刻再作解释为时已晚。 二、课堂观察的对象与范围: 课堂观察的客体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整体的学习气氛,学生的面部表情,可靠的提问反馈,真实的教学效果,都在教师观察的视野之中。 1课堂学习气氛观察: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成功教学的前提之一,课堂的整体气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左右教师的讲课情绪。故在导入之后,讲解之中,或在提问之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学习氛围是否形成,学生反响是否热烈,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教师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2.学生表情观察:

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

浅谈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他一些研究方法,或者是从观察法发展来(如实验法),或者要建立在观察法所提供事实的基础上(如经验总结法),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观察是一切研究方法的“细胞”,在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主要介绍观察法在课堂教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方法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二、课堂观察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课堂观察可划分不同的类别。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和利用课堂观察。以下是比较常见的对课堂观察的一些分类。 1、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从是否借助仪器分: (1)直接观察——凭借观察者自身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外界事物的方法。 优点:直接观察法实施比较简单;能得到具体、生动的印象,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缺点:人的感官接受和保存信息的能力有限,难以形成对被观察现象完整、精确认识。 (2)间接观察——观察者借助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活动的方法。 优点:间接观察突破了直接观察中观察者的感官限制,可供日后重复观测和反复分析。现行的观察常需要以间接观察作为辅助手段,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会使观察更精确、更全面。 局限:要求有较高的摄录技术。 2、参与型观察和非参与型观察 从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分: (1)参与型观察——研究者要参加到被研究对象所在的群体中去进行观察,并参与他所观察的活动。参与的方式有两种:①观察者隐蔽或改变自己的真实身份,与观察对象生活在一起,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被当作自己人,在不影响对方行为和思想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观察,这是完全参与的观察。②观察者不改变身份进入观察群体,参与活动,但可能被观察对象看作“客人”。是不完全观察。 在课堂观察中,教师主要运用的是不完全参与观察。 优点:消除心理距离,了解较真实情况。 缺点:容易相互影响,带有主观色彩。 (2)非参与型观察——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于他所研究的课堂情境之外所进行的观察。 优点:不受被观察者影响,比较客观公正。

研究方法之观察法完整版

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课程概述 了解教育观察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了解观察法的类型 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式 教育观察研究的一般步骤 观察是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观”是看,“察”是分析研究。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日常观察 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严格的记录。 优缺点:信息丰富但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的说明问题。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 1.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直接性 (2)情感性 (3)重复性 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法的区别 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它 (1)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2)观察对象与方法不是随意的、自发的,而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 (3)是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的。 因此,教育观察法是日常观察法的高级形式。 1、缺乏控制 观察法的行为发生在天然环境里,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者往往对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2、难以用数量表示 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采取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研究和实验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法。 3、样本数小 调查研究法可以选择较大的样本,而观察研究很难选择很大的样本。 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偶然性 例子: 孔子和颜回的故事 4、需获准进入 5、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 2.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如实地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称为自然观察法。

课堂观察活动案例

课堂观察活动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背景 任教教师:贾振礼(官渡镇惠庄小学数学高级级老师,教龄37年,教学效果良好.) 内容主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 观察者:(数学教研组:张春山、汤立全、张相云、吴春旺、刘正虎) 二、课前会议:2015年4月10日 (一)贾振礼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下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写法、意义与加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祛,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

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会读写乘法算式。(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看图,听录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况。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二、由"扶"到"放",导学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

各种观察法的优缺点

从资料内容、观察时间、记录方式、主要优缺点、分析程序等几方面谈谈各类方法(描述方法、取样的方法、评量和检核的方法)的不同,并从中抽取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一、日记法 * 早期婴幼儿研究的常见策略 * 使用背景 * 可了解一般幼儿的发展问题 * 进而广泛了解或认识孩子行为 (一)优点 * 作为个案研究的纪录 * 作为婴幼儿观察的重要工具 * 提供纵贯研究的需要 (二)缺点 * 有偏见的选取对象,观察样本不具代表性 * 观察者人选受限制,观察训练不易 * 有限的样本无法作为有意义的推论 * 耗时又费力 二、样本描述法 * 为个案研究常使用的方法 * 使用背景 * 不完全针对幼儿的发展或改变所做的记录。(日记法比较重发展的意义与转变) * 针对幼儿的重要或关键行为进行更详实的观察与记录。(日记法比较描述轮廓) (一)优点 * 记载欲观察行为发生时的情景与场合 * 仔细的描述欲观察行为的细节与因果 * 能提供大量连续性的质性数据 (二)缺点 * 耗时与费力,必须转化数据 * 因为须要全神灌注的观察记录,所以容易无法兼顾教保活动

三、轶事纪录法 * 样本描述的精简版 * 使用背景 * 观察者在任意时间对任何行为的好奇与关心 * 需要样本更多、更清楚的数据,但却没有太多时间来进行样本描述(一) 优点 * 用最少的工具进行记录(纸与笔) * 只要情境适合就可以做记录

* 观察容易 (二)缺点 * 容易流于主观的数据记录 * 可能失去重要焦点 四、时间取样 * 适用于外显可观察的行为,针对短时间内出现频繁的行为进行记录,可记录行为发生的频率,及行为持续的时间。 * 记录的方式 * 时段连续观察:以一段较持久的时间(约5-20分钟)针对一个幼儿进行观察。 时距取样:取短时距(约1分钟或30秒、15秒)作为记录一次行为,在此时距内,不管行为持续的时间或出现次数,都只记一次。 (一)优点 * 所要观察的事情较能控制 * 有助于决定行为或事件发生的频率 * 短时间内可以搜集大量数据 * 省力、省时的方法 * 可以在不干涉观察对象的情况下记录 * 能提供与量有关的结果 (二)缺点 * 只能适用于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为 * 研究数据比较无法告知我们行为的细节(除非运用个别代码作记录) * 不易确定许多行为间的相互关系 * 没有保持行为的完整性 * 无法得知行为发生时的环境与情境 * 预设行为标准易造成期待的心理 行为发生的顺序无法有效保存下来 五、事件取样法 * 同样为一种客观有效的观察策略,可记录发生频率低的行为。 * 对于所描述的事件能更为深入且聚焦的进行观察。 * 可了解事情发生的前、中、后等关联与过程。 (一)优点 * 观察的范围包括行为和情境。 * 可以节省很多花在搜集数据的时间 * 可以用来研究或事件发生频率低的情况 (二)缺点 * 搜集的数据不像时间取样的数据已经量化,必须花时间再去进行分析 依然是将事件与过去的状况与情境分例如:观察目标:在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内观察自发的争执事件,进行描述与记录。观察对象为3-5岁幼儿,女19人,男2 0人。观察过程是:等待争执事件发生,一发生便开始制定好观察记录时,并观察与记录事件的进行情况。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的一般定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被试言语和行为的观察、记录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而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观察法是这样被定义的,即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仔细的观看,尽可能客观地捕捉他们心理表现的研究方法,同样也被分为两类:一是在实验环境中观察的实验观察法;二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的自然观察法。 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观察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运用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也至关重要。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种类分为描述记叙法、取样观察法、等级评定法、间接观察法四种,四种不同的研究种类又有各自不同的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叙法这种观察方法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根据分类有日记描述法、系统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1、日记描述法是研究儿童行为的一种古老的方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的行为追踪观察,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其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它方便易行,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能了解儿童法发展的确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性。但是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或少数)对象的日常观察,故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于做出有意义的概括。 2、系统记录法是指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有几计划有组织的观察记录方法。 3、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一般是观察对象的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轶事记录法也可以没有主题,如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轶事记录法简单方便,记录时要求准确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加入主观解释或者把主观判断和解释与客观事实分开来。 4、持续记录法是指在特定观察时段用笔记录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或全部个体的特定行为,或者用录音机、摄像机等连续录下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过程。一般在持续时间内记录单个观察变量比较容易,例如记录一个幼儿在玩某个玩具的时间段内的行为。如果观察变量不同时发生,观察者可以记录刚入托的幼儿在哭与不哭的时间段内的行为表现。 二、取样观察法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分为事件取样法和时间取样法两类记录方式 1、事件取样法是指观察前选定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观察中只注意观察这些选定的行为或事件。记录预先选定的某特定类别事件的发生。持续进行直至某时限(如二小时)选定的某类行为事件。现场判定和记录某事件的发生。只在事件出现时记录。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的一般定义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被试言语与行为的观察、记录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与实验室实验法。而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观察法就是这样被定义的,即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仔细的观瞧,尽可能客观地捕捉她们心理表现的研究方法,同样也被分为两类:一就是在实验环境中观察的实验观察法;二就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的自然观察法。 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观察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运用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也至关重要。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种类分为描述记叙法、取样观察法、等级评定法、间接观察法四种,四种不同的研究种类又有各自不同的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叙法这种观察方法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就是现场实况详录。根据分类有日记描述法、系统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1、日记描述法就是研究儿童行为的一种古老的方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的行为追踪观察,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其新的发展与新的行为。它方便易行,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能了解儿童法发展的确切次序与行为的连续性。但就是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或少数)对象的日常观察,故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于做出有意义的概括。 2、系统记录法就是指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有几计划有组织的观察记录方法。 3、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与信息,一般就是观察对象的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轶事记录法也可以没有主题,如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轶事记录法简单方便,记录时要求准确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加入主观解释或者把主观判断与解释与客观事实分开来。 4、持续记录法就是指在特定观察时段用笔记录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或全部个体的特定行为,或者用录音机、摄像机等连续录下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过程。一般在持续时间内记录单个观察变量比较容易,例如记录一个幼儿在玩某个玩具的时间段内的行为。如果观察变量不同时发生,观察者可以记录刚入托的幼儿在哭与不哭的时间段内的行为表现。 二、取样观察法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分为事件取样法与时间取样法两类记录方式 1、事件取样法就是指观察前选定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观察中只注意观察这些选定的行为或事件。记录预先选定的某特定类别事件的发生。持续进行直至某时限(如二小时)选定的某类行为事件。现场判定与记录某事件的发生。只在事件出现时记录。

课题研究方法大全

课题研究方法大全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课堂观察记录有哪些具体的方式

课堂观察记录有哪些具体的方式 课堂观察的记录方式有很多种,应该根据具体的观察内容、观察类型,选择自己擅长的记录方式来进行观察记录。总的来说,课堂观察记录方式可分为定性的记录方式和定量的记录方式两种。 定量的记录方式是预先对课堂中的要素进行解构、分类,然后对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进行记录。它主要有等级量表和分类体系等记录方式。等级量表(rating scale)指事先根据观察目的编制合理的量表,在课堂观察中,观察者依据对象的行为表现在量表上评以相应的等级。分类体系(category systems)指预先列出可能出现的行为或要观察的目标行为,在观察过程中以合适的时间间隔取样对行为进行记录。分类体系包括编码体系(如美国课堂观察研究专家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分类体系)和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在预设的单位时间内,编码体系对发生的一切行为都予以记录;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只记录不同的行为种类。 定性的记录方式是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包括:(1)描述体系,即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描述:空间、时间、环境、行动者、事件活动、行动、目标、感情等。(2)叙述体系,即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进行现场的主观评价。(3)图式记录,即用位置、环境图等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4)技术记录,即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定量的记录方式和定性的记录方式可以相互补充使用。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应尽可能地反映真实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活动。

什么是课堂观察法

什么是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要点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不同于日常的观察。 1.定性方法: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对观察对象做详实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分析手段主要是归纳法。文字记录是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并且可以把现场感受和领悟记录下来。 2.定量方法:运用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观察,既可以采用“钢笔录音机”,也可以运用录音录像和电脑软件进行分析。 课堂观察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课堂观察的目的指向一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系统性:研究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选择课堂观察的策略,对观察的整个过程作出系统的规划; 理论性:课堂观察本身和观察研究的教育现象以及教育问题都应该以一定的教育问题作指导;

选择性:围绕研究矛盾目的选择观察的问题、对象和方式; 情景性:现场记录的有意义的行为和事件以及相关理解和感受,为对观察结果进行准确解释、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课堂观察的具体特点: 现场实施:观察人员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就开始记录并开始对它们进行研究; 简便易行:观察设计简便、过程可长可短、可整可零,适合教师使用; 样本量小:观察研究的问题、场景和对象比较微观,可使研究更深入细致; 主观性强:观察者就是首要的研究工具,所观察的又是有主观意识的人的行为,所以主观性不可避免。 课堂观察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课堂观察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常见的可将课堂观察分为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开放式观察、聚焦式观察、结构化观察、系统化观察;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等。现在大多采用的是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的分类。前者是指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而后者是指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资料以非数字化的形式(比如文字

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 . .. . . 课程概述 了解教育观察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了解观察法的类型 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式 教育观察研究的一般步骤 观察是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观”是看,“察”是分析研究。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日常观察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严格的记录。 优缺点:信息丰富但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的说明问题。 一、教育观察法概述 1.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直接性 (2)情感性 (3)重复性 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法的区别 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它 S. . . . . ..

(1)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2)观察对象与方法不是随意的、自发的,而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 (3)是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的。 因此,教育观察法是日常观察法的高级形式。 1、缺乏控制观察法的行为发生在天然环境里,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者往往对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2、难以用数量表示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采取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研究和实验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法。 3、样本数小调查研究法可以选择较大的样本,而观察研究很难选择很大的样本。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偶然性 例子:孔子和颜回的故事 4、需获准进入 5、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性 2.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如实地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称为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控制情形下进行,如实验室观察研究法,这种观察法

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概述

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概述 [摘要]成都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课堂教学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首要的一步是掌握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本文对时下流行的一些课堂观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一个概略的梳理并表达了笔者的一些观点,或许对课题研究有些帮助。 [关键词]课堂观察 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自由论》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然而,有效地反思必然基于有效的课堂观察。可以这样说,没有课堂观察就没有教学反思。 课堂观察,萌芽于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贝尔斯的互动分析技术拉开了课堂量化研究的序幕,60年代弗兰德斯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系统FIAC开始了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70年代“课堂人种志”方法引入课堂观察,90年代霍普金斯的《教师课堂研究指南》系统地论述了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理论、方法和 技术日趋成熟。有资料显示,上世纪末我国才开始关注这一概念和与之相关的话题。 、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及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对课堂观察的定义。 当然,也有学者说得更具有操作性一一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它将课堂中的问题具体化为序列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彼此联系的空间单元,并透过对序列观察点的时间与空间单元的定格、扫描、统计、描述和记录等操作,得出观察结果。这些结果能够促进教师进行反思、分析、推论,并由此促使教师教学实践行为的改进,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我们看到,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公认的看法。所以,课堂观察表现出科学研究方法的共性:

2课堂观察的四个关键要素

课堂观察的四个关键要素 --关于课堂观察的思考之二 什么是课堂观察?在开展课堂观察之前,我们首先对课堂观察的定义进行了考察,我们看到的比较通用的是陈瑶老师在《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一书中的定义:“简单地说,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笔者基本上认同这样的定义,但认为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比如说,“研究者或观察者”,这样的表述对课堂观察的主体描述是不清晰的,因为这样的表述容易把教师的自我观察排除在外;另外,这个表述也忽略了“相应研究”之后的后续工作——行动跟进,而“改进行动”正是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所以,我想能否这样描述更为科学: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包括执教者本人) 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我们认为,正确地理解课堂观察,应对课堂观察的关键要素进行必要的分析。我们认为,课堂观察有四个关键要素:主题、细节、反思和改进。 一、基于现实需要的主题确立。 在我们进行的课堂观察实践中,陈瑶老师说的“明确的目的”,常常精细化为“主题”。课堂观察是一种有预设的观察,这种预设的核心就是主题的预设,主题的预设是观察的前提准备,课堂观察不打无准备之仗,确立观察的主题是课堂观察的第一步工作。主题的确立应基于现实的需要,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视角出发确立观察的主题: 1.从学校实际出发。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实际情况,课堂观察的主题从学校实际出发,可以解决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天和小学提出来要观察教师解读教材的水平,因为他们的新教师比较多,教材解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而青云中心小学,我们建议他们以“差异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主题设计,因为他们的“十一五”学校主课题就是“小学差异教学的个案研究”;在平望实验小学,则以观察学生作为重点,因为他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追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察的主题正好与办学理念“虚实相生”。从学校实际发出容易形成学校课堂观察的特色取向。 2.从学科特点出发。每门学科有自己的核心特征,抓住学科中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问题确立观察主题是进行学科研究的关键。如市实验小学在观察一节数学课的时候设计了关于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主题,松陵第三中心小学观察数学训练的时候以“数学课堂训练思维价值”作为观察主题,震泽实验小学观察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口语实践”等等,都是抓住了学科的本质特点来确立观察主题的,从学科特点出发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3.从教师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主题,如我们观察特级教师的课,主要是为了学习与吸收的,而观察新上岗教师的课,最主要的是为了诊断与矫正的,目的不同,主题也可以相应的有所变化。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与经验、教学的特色与风格各不相同,这也是主题确立的重要依据。 4.从教与学的问题出发。教学中的问题即课题,也即课堂观察的主题。“问题”是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的,因此观察的主题也是不断生成的。比如,我们在平望实验小学确立以“学生学习投入状态”为观察主题时,讨论了半天时间,最后发现学生学习的投入状态

访谈法教学设计

研究方法之访谈法——如何撰写访谈提纲 教学设计:张娅欧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评析:梁烜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成为了开展任何课题研究的一把钥匙,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实验或逻辑证明,实践经验才能得以实现理性反思的可能,我们才能承认一项研究的科学性。因此,在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之前,有必要系统地了解各种研究方法,理解这些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并掌握如何运用各些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课题研究过程的有效性,并逐步形成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做事习惯。 理论依据: 1.教学的知识论将知识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四个层面。研究方法也在这四个层面上体现着其作为知识的整体性,例如其概念和其适用范围,但方法性知识本身在宏观上被划分为三个层次:自然之法、观念(思辨)的方法和经验意义上的方法。 访谈法属于经验意义上的方法,它是在“研究事物过程中获取和处理各种资源和信息的具体方法”。这是在揭示事物本质时需要的一种较为外延的方法。教师只有自身理解了知识四个层面的关系,并且理解了方法性知识的三个层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有逻辑有层次地剖析知识本身,以更为有效的方式传递知识。 访谈法是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时经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也是收集调查资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学习调查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会研究技术,帮助他们开展课题研究。 2.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需要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习更有效,新课改也强调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传递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访谈法是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这种研究方法后,可以通过访谈收集到更为详实的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访谈法

研究方法之观察法

课程概述了解教育观察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和特 了解教育观察法的优缺 了解观察法的类 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 教育观察研究的一般步 观察是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观”是看,“察”是分析究。强调“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日常观 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 格的记录 优缺点:信息丰富但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和零碎性,不能系统的说明问题一、教育观察法概 1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 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直接 )情感 )重复 教育观察法与日常观察法的区 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 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 )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观察对象与方法不是随意的、自发的,而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 )是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的 因此,教育观察法是日常观察法的高级形式 、缺乏控 观察法的行为发生在天然环境里,在天然环境中,观察研究者往往对可能影 资料的外部变量难以控制 、难以用数量表 观察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采取非数量表示的知觉形式,而不采用调查研究和实 法中常用的定量测量法 、样本数 调查研究法可以选择较大的样本,而观察研究很难选择很大的样本 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偶然 例子 孔子和颜回的故 、需获准进 、研究敏感性问题缺乏匿名 2教育观察法的类 )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 自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变革和控 的状态下进行的,如实地观察法,这种观察法称为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观察研究是在控制情形下进行,如实验室观察研究法,这种观察

课堂观察研究

课堂观察研究 发表时间:2011-09-28T14:20:48.08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赵山松[导读] 良好的观察力是思维能力的前奏,是实验能力的基石,观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他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观察力赵山松 (洛阳市回民中学河南洛阳 471000)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2 摘要:在新课改逐步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一课本知识的灌输机,而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因而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显得更加的至关重要。良好的观察力是思维能力的前奏,是实验能力的基石,观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他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多对课堂观察进行研究,学习,不断丰富教学的手段和能力,是当前形势下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观察力;探究;培养;指向;课堂结构观察是探求的开始,观察是最基本的智力品质之一。同时,观察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因此,我们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提供丰富的素材,扩大观察的范围;培养观察方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中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观察力的敏锐程度决定了从一个人或事物身上得到的信息的多寡。也就是说,只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尽可能多地将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或者事物的信息更好地把握住。良好的观察力引导人们的猜测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一个较大的观察和思考的空间。具有审美直觉的问题情境是开发学生观察力的良好契机。在课堂上,不要交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准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复杂的问题需要设计观察程序。 以下谈谈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对课堂观察研究方面的一点认识和做法。 一、摈弃传统注入式的满堂灌,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对课堂教学进行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都应该逐步且快速的摈弃传统注入式的满堂灌,把课堂还给学生。尽快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进行教学时多探求、多引导、多互动,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得出科学的结论。 比如:在学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时,教师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己想象各种情况下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时,在空间最稳定的分布是哪种构型。教师再利用气球等教具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自己思考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教学,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分析、想象能力,并对各种观察、感悟做出总结。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顺应了新课改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而且也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理解掌握的更加全面牢固。像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学生的观察力也得到强有力的培养。教师仅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良好的观察习惯是观察成功的基础,是观察能力形成的保证。良好的观察习惯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目的性明确,观察时细致,能够在观察时发现问题。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中学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课堂上大致从以下三点去做:(一)切忌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化学知识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另一部分是化学理论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很多,教学内容很生动、很有趣味性。当老师并不急于把结论教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观察、思考与感受。切忌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比如:学习氨气的性质时,引导学生观察氨气的状态,闻气味,观察喷泉实验等演示实验来总结出氨气的物理性子,通过氨水中滴酚酞变红,氯化铵受热分解等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氨气的化学性质。教师通过对每节课的设计,在每节课都尽可能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汇总,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课堂,不仅学生兴趣高,而且效率也高,学生记忆的会更加牢固持久。切忌刚上课先板书个结论或者图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了答案。 (二)明确问题的指向 课堂上的时间十分宝贵,我们教师的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一把把小钥匙,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必须十分重视提问的设计,在设计问题时,问题的指向性十分重要。 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教师讲钠的物理性质时,拿着一块钠问学生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的兴趣瞬间下降,不知应如何回答。 这样的观察就是缺乏明确的指向。 学生不知道要从中看出点儿什么,已熟悉的是一目了然,不熟悉的仍看不出来。明确的指向引导了学生的观察目的: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等。这样可以准确的引导学生发现现象及规律。 (三)复杂的情境要设计观察的程序如果在课程内容讲授时遇到化学现象不鲜明或者概念方法理论联系比较曲折隐蔽的时候,学生容易对此类问题产生畏惧,从而更加难以理解。这个时候需要设计观察的程序,让整个知识的学习层次分明,难度递进,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观察钠与水的反应时(浮、游、熔、响、红),教师事先设计好观察的程序,让学生在观察时按照设计好的问题来逐个进行观察和讨论。这样一个复杂的实验,在教师的设计下变得富有层次,复杂的现象变得清晰。学生的观察力在这个过程中将得到很大的展现和提升。在学生把各自的结论汇总后,把钠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做出总结。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看到的现象及所产生疑问也有了思考的方向,从而使学习过程显得轻松愉快。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的一般定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被试言语和行为的观察、记录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而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观察法是这样被定义的,即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仔细的观看,尽可能客观地捕捉他们心理表现的研究方法,同样也被分为两类:一是在实验环境中观察的实验观察法;二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的自然观察法。 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观察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运用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也至关重要。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种类分为描述记叙法、取样观察法、等级评定法、间接观察法四种,四种不同的研究种类又有各自不同的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叙法这种观察方法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根据分类有日记描述法、系统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1、日记描述法是研究儿童行为的一种古老的方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的行为追踪观察,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其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它方便易行,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能了解儿童法发展的确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性。但是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或少数)对象的日常观察,故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于做出有意义的概括。 2、系统记录法是指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有几计划有组织的观察记录方法。

3、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一般是观察对象的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轶事记录法也可以没有主题,如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轶事记录法简单方便,记录时要求准确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加入主观解释或者把主观判断和解释与客观事实分开来。 4、持续记录法是指在特定观察时段用笔记录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或全部个体的特定行为,或者用录音机、摄像机等连续录下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过程。一般在持续时间内记录单个观察变量比较容易,例如记录一个幼儿在玩某个玩具的时间段内的行为。如果观察变量不同时发生,观察者可以记录刚入托的幼儿在哭与不哭的时间段内的行为表现。 二、取样观察法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分为事件取样法和时间取样法两类记录方式 1、事件取样法是指观察前选定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观察中只注意观察这些选定的行为或事件。记录预先选定的某特定类别事件的发生。持续进行直至某时限(如二小时)选定的某类行为事件。现场判定和记录某事件的发生。只在事件出现时记录。 2、时间取样法是指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选先确定要观察的行为。辨别与记录预先选定并详细定义的具体行为的发生,或归入已准备好的某种类别。在一定时间间隔但同等的时间段中进行。选定的行为或变量。常需备有长列行为清单或某种分类系统表。现场判定并记录某些行为是否发生,或记入某已预备好的类别。 三、等级评定法要求研究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行为或事件作出判断和评定。特性等级评定在观察前先确定所要观察的内容,并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