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均值聚类实验报告

C均值聚类实验报告
C均值聚类实验报告

C 均值聚类实验报告

一、C 均值聚类的算法原理

聚类分析是指事先不知样本的类别,而利用样本的先验知识来构造分类器(无监督学习)

聚类准则函数

在样本相似性度量的基础上,聚类分析还需要一定的准则函数,才能把真正属于同一类的样本聚合成一个类的子集,而把不同类的样本分离开来。如果聚类准则函数选得好,聚类质量就会高。同时,聚类准则函数还可以用来评价一种聚类结果的质量,如果聚类质量不满足要求,就要重复执行聚类过程,以优化结果。在重复优化中,可以改变相似性度量,也可以选用新的聚类准则。

误差平方和准则(最常用的)

假定有混合样本集 ,采用某种相似性度量

被聚合成c 个分离开的子集 ,每个子集是一个类, 它们分别包

个 样本 。 为了衡量聚类的质量,采用误差平方和聚类准则函数

式中

为类中样本的均值:

是c 个子集合的中心,可以用来代表c 个类。 误差平方和 聚类准则函数是样本与集合中心的函数。在样本集X 给定的情况下, 其取值取决于c 个集合“中心”。

它描述n 个试验样本聚合成c 个类时,所产生的总误差平方和 越小越好。 误差平方和准则适用于各类样本比较密集且样本数目悬殊不大的样本分布。

C-均值聚类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迭代把数据对象划分到不同的簇中,以求目标数最小化,从而使生成的簇尽可能地紧凑和独立。 首先,随机选取k 个对象作为初始的k 个簇的质心;

然后,将其余对象根据其与各个簇质心的距离分配到最近的簇;再求新形成的簇的质心。

12{,,...,}n X x x x =X c

X X X ,.....,,21c n n n ,......,,21c J ∑∑==-=

c

j n k j k c j

m x J 11

2

||||j m ∑==j

n j j

j

j x

n m 1

1

c

j ,....,2,1=j

m

c J c J

这个迭代重定位过程不断重复,直到目标函数最小化为止。

C -均值聚类算法使用的聚类准则函数是误差平方和准则 : 为了使聚类结果优化,应该使准则

最小化。 二、C 均值聚类的实现步骤 C -均值算法步骤:

① 给出n 个混合样本,令

,表示迭代运算次数,选取c 个初始聚合中心

② 计算每个样本与聚合中心的距离:

若 则 ③令 计算新的集合中心: 计算误差平方和 值:

④ 对每个聚合中的每个样本,计算:

表示 减少的部分 。

表示 增加的部分: 若 ,则把样本

移到聚合中心 中,并修改聚合中心和 值。

⑤ 判断:若 则 ,返回④。否则,算法结束。

c J c J 1=I (1),1,2,...,;

j Z j c =(,()),1,2,...,;1,2,...,.

k j D x Z I k n j c ==1,2,...,(,())min {(,()),1,2,...,},k i k j j c D x Z I D x Z I k n ===;

k

i x ω∈12,I I =+=()

1

1

(2),1,2,...,;

j

n j j

k

k j

Z x

j c n ===∑c J ∑∑==-=c

j n k i i k c j Z x J 11

2

)

(||)2(||)2(()

2||()||,1,2, (1)

i i ii k i i n x Z I i c n ρ=

-=-ii ρc J ()

2||()||,1,2, (1)

i ij k j j n x Z I j c j i

n ρ=

-=≠+ij ρc J }

{min ij i

j il

ρρ≠=ii il ρ

ρ<)

(i k x

l ωc J

])([1

1

)()1()(i k i i i i x I Z n I Z I Z --+=+]

)([1

1)()1()

(i k l l j l x I Z n I Z I Z -++=+)

()()1(il ii c c I J I J ρρ--=+(1)(),c c J I J I +<1+=I I

三. 编写的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ouble distance(double a[4], double b[4])

{

// TODO: 改马氏距离

double d0 = a[0]-b[0];

double d1 = a[1]-b[1];

double d2 = a[2]-b[2];

double d3 = a[3]-b[3];

return sqrt(d0*d0+d1*d1+d2*d2+d3*d3);

}

int main()

{

// 读取数据

double data[150][4];

ifstream f("data.txt");

for(int i=0; i<150; i++)

f>>data[i][0]>>data[i][1]>>data[i][2]>>data[i][3];

f.close();

// 归一化

double m[4] = {DBL_MAX, DBL_MAX, DBL_MAX, DBL_MAX};

double M[4] = {-DBL_MAX, -DBL_MAX, -DBL_MAX, -DBL_MAX};

for(i=0; i<150; i++)

for(int j=0; j<4; j++)

{

if(data[i][j]

m[j]=data[i][j];

if(data[i][j]>M[j])

M[j]=data[i][j];

}

for(i=0; i<150; i++)

for(int j=0; j<4; j++)

data[i][j] = (data[i][j]-m[j]) / (M[j]-m[j]);

// 打乱

// TODO: 使用随机排序

int rightLabels[150];

for(i=0; i<50; i++)

rightLabels[i] = 0;

for(i=50; i<100; i++)

rightLabels[i] = 1;

for(i=100; i<150; i++)

rightLabels[i] = 2;

srand(time(NULL));

for(i=0; i<150; i++)

{

int j = rand()%150;

double tmp;

tmp = data[i][0]; data[i][0] = data[j][0]; data[j][0] = tmp;

tmp = data[i][1]; data[i][1] = data[j][1]; data[j][1] = tmp;

tmp = data[i][2]; data[i][2] = data[j][2]; data[j][2] = tmp;

tmp = data[i][3]; data[i][3] = data[j][3]; data[j][3] = tmp;

int tmp2;

tmp2 = rightLabels[i];

rightLabels[i] = rightLabels[j];

rightLabels[j] = tmp2;

}

// 分类

int labels[150];

double Z[3][4] = {data[0][0], data[0][1], data[0][2], data[0][3], data[1][0], data[1][1], data[1][2], data[1][3],

data[2][0], data[2][1], data[2][2], data[2][3]};

int iterations = 0;

while(true)

{

//

cout<

//

<

//

<

// <

// cin.get();

iterations++;

// 最小距离分类到label

for(int i=0; i<150; i++)

{

double d0 = distance(Z[0], data[i]);

double d1 = distance(Z[1], data[i]);

double d2 = distance(Z[2], data[i]);

if((d0

labels[i] = 0;

else if(d1

labels[i] = 1;

else

labels[i] = 2;

}

// 计算均值为新聚类中心到Z

double sum[3][4] = {0.0};

int count[3] = {0};

for(i=0; i<150; i++)

{

int label = labels[i];

sum[label][0]+=data[i][0];

sum[label][1]+=data[i][1];

sum[label][2]+=data[i][2];

sum[label][3]+=data[i][3];

count[label]++;

}

bool changed = false;

for(i=0; i<3; i++)

for(int j=0; j<4; j++)

{

if(Z[i][j] != sum[i][j] / count[i])// 可以加入e比较

{

Z[i][j] = sum[i][j] / count[i];

changed = true;

}

}

// 聚类中心没改变则退出

if(!changed)

break;

}

// 输出

int count[3] = {0};

for(i=0; i<150; i++)

{

cout<

count[labels[i]]++;

}

cout<

<<"iterations: "<

<<"label0 count: "<

<<"label1 count: "<

<<"label2 count: "<

cin.get();

return 0;

}

四.运行结果:

0.166667 0.166667 0.389831 0.375 0 B

0.138889 0.416667 0.067797 0 1 A

0.472222 0.083333 0.677966 0.583333 0 C

0.583333 0.333333 0.779661 0.875 2 C

0.25 0.875 0.084746 0 1 A

0.194444 0 0.423729 0.375 0 B

0.194444 0.583333 0.084746 0.041667 1 A

0.5 0.375 0.627119 0.541667 0 B

0.416667 0.291667 0.525424 0.375 0 B

0.75 0.5 0.627119 0.541667 2 B

0.138889 0.458333 0.101695 0.041667 1 A

0.25 0.291667 0.491525 0.541667 0 B

0.333333 0.625 0.050848 0.041667 1 A

0.666667 0.416667 0.677966 0.666667 2 B

0.444444 0.416667 0.542373 0.583333 0 B

0.194444 0.541667 0.067797 0.041667 1 A

0.361111 0.291667 0.542373 0.5 0 B

0.666667 0.541667 0.79661 1 2 C

0.194444 0.625 0.101695 0.208333 1 A

0.25 0.583333 0.067797 0.041667 1 A

0.361111 0.333333 0.661017 0.791667 0 C

0.805556 0.416667 0.813559 0.625 2 C

0.416667 0.291667 0.694915 0.75 0 C

0.388889 0.375 0.542373 0.5 0 B

0.361111 0.416667 0.525424 0.5 0 B

0.361111 0.208333 0.491525 0.416667 0 B 0.611111 0.333333 0.610169 0.583333 0 B 0.694444 0.5 0.830508 0.916667 2 C 0.583333 0.5 0.59322 0.583333 2 B 0.388889 0.333333 0.59322 0.5 0 B 0.527778 0.583333 0.745763 0.916667 2 C 0.361111 0.416667 0.59322 0.583333 0 B 0.555556 0.541667 0.627119 0.625 2 B

0.5 0.333333 0.627119 0.458333 0 B 0.166667 0.666667 0.067797 0 1 A 0.222222 0.208333 0.338983 0.416667 0 B 0.527778 0.333333 0.644068 0.708333 2 C 0.194444 0.583333 0.101695 0.125 1 A 0.583333 0.375 0.559322 0.5 0 B 0.194444 0.5 0.033898 0.041667 1 A 0.222222 0.541667 0.118644 0.166667 1 A 0.083333 0.5 0.067797 0.041667 1 A 0.416667 0.291667 0.491525 0.458333 0 B 0.222222 0.625 0.067797 0.083333 1 A 0.111111 0.5 0.050848 0.041667 1 A 0.222222 0.75 0.152542 0.125 1 A 0.305556 0.416667 0.59322 0.583333 0 B 0.638889 0.375 0.610169 0.5 0 B 0.666667 0.416667 0.711864 0.916667 2 C 0.722222 0.458333 0.661017 0.583333 2 B 0.166667 0.208333 0.59322 0.666667 0 C 0.833333 0.375 0.898305 0.708333 2 C 0.333333 0.25 0.576271 0.458333 0 B 0.722222 0.458333 0.694915 0.916667 2 C 0.333333 0.166667 0.457627 0.375 0 B 0.555556 0.583333 0.779661 0.958333 2 C 0.416667 0.291667 0.694915 0.75 0 C 0.555556 0.375 0.779661 0.708333 2 C 0.472222 0.416667 0.644068 0.708333 2 C 0.166667 0.458333 0.084746 0.041667 1 A 0.388889 0.208333 0.677966 0.791667 0 C 0.944444 0.25 1 0.916667 2 C 0.777778 0.416667 0.830508 0.833333 2 C 0.416667 0.833333 0.033898 0.041667 1 A 0.805556 0.666667 0.864407 1 2 C 0.611111 0.416667 0.711864 0.791667 2 C 0.611111 0.5 0.694915 0.791667 2 C 0.333333 0.208333 0.508475 0.5 0 B 0.138889 0.583333 0.101695 0.041667 1 A

0.694444 0.333333 0.644068 0.541667 2 B 0.194444 0.625 0.050848 0.083333 1 A 0.583333 0.458333 0.762712 0.708333 2 C 0.111111 0.5 0.101695 0.041667 1 A 0.694444 0.416667 0.762712 0.833333 2 C 0.388889 0.333333 0.525424 0.5 0 B 0.416667 0.25 0.508475 0.458333 0 B 0.166667 0.458333 0.084746 0 1 A 0.138889 0.583333 0.152542 0.041667 1 A 0.611111 0.416667 0.762712 0.708333 2 C 0.083333 0.458333 0.084746 0.041667 1 A 0.305556 0.708333 0.084746 0.041667 1 A 0.722222 0.458333 0.745763 0.833333 2 C 0.583333 0.291667 0.728814 0.75 2 C 0.805556 0.5 0.847458 0.708333 2 C 0.333333 0.166667 0.474576 0.416667 0 B 0.555556 0.541667 0.847458 1 2 C 0.722222 0.5 0.79661 0.916667 2 C 0.444444 0.416667 0.694915 0.708333 2 C 0.222222 0.625 0.067797 0.041667 1 A 0.666667 0.458333 0.627119 0.583333 2 B 0.333333 0.916667 0.067797 0.041667 1 A 0.222222 0.708333 0.084746 0.125 1 A 0.333333 0.125 0.508475 0.5 0 B

0.5 0.416667 0.661017 0.708333 2 C 0.527778 0.083333 0.59322 0.583333 0 B 0.916667 0.416667 0.949153 0.833333 2 C 0.611111 0.416667 0.813559 0.875 2 C 0.666667 0.208333 0.813559 0.708333 2 C 0.222222 0.75 0.101695 0.041667 1 A 0.444444 0.5 0.644068 0.708333 2 B 0.055556 0.125 0.050848 0.083333 1 A 0.305556 0.791667 0.118644 0.125 1 A 0.027778 0.416667 0.050848 0.041667 1 A 0.861111 0.333333 0.864407 0.75 2 C 0.083333 0.583333 0.067797 0.083333 1 A

0 0.416667 0.016949 0 1 A 0.472222 0.583333 0.59322 0.625 2 B 0.138889 0.416667 0.067797 0.083333 1 A 0.305556 0.583333 0.118644 0.041667 1 A 0.222222 0.75 0.084746 0.083333 1 A 0.555556 0.125 0.576271 0.5 0 B

0.5 0.333333 0.508475 0.5 0 B 0.388889 0.416667 0.542373 0.458333 0 B

0.666667 0.458333 0.576271 0.541667 2 B

0.388889 0.75 0.118644 0.083333 1 A

1 0.75 0.915254 0.791667

2 C

0.944444 0.75 0.966102 0.875 2 C

0.083333 0.666667 0 0.041667 1 A

0.5 0.25 0.779661 0.541667 0 C

0.194444 0.416667 0.101695 0.041667 1 A

0.361111 0.375 0.440678 0.5 0 B

0.944444 0.416667 0.864407 0.916667 2 C

0.25 0.625 0.084746 0.041667 1 A

0.027778 0.375 0.067797 0.041667 1 A

0.277778 0.708333 0.084746 0.041667 1 A

0.638889 0.416667 0.576271 0.541667 0 B

0.555556 0.208333 0.661017 0.583333 0 B

0.5 0.416667 0.610169 0.541667 0 B

0.388889 0.25 0.423729 0.375 0 B

0.222222 0.583333 0.084746 0.041667 1 A

0.944444 0.333333 0.966102 0.791667 2 C

0.583333 0.333333 0.779661 0.833333 2 C

0.555556 0.208333 0.677966 0.75 2 C

0.555556 0.291667 0.661017 0.708333 2 C

0.194444 0.666667 0.067797 0.041667 1 A

0.472222 0.083333 0.508475 0.375 0 B

0.416667 0.333333 0.694915 0.958333 2 C

0.555556 0.333333 0.694915 0.583333 0 C

0.472222 0.291667 0.694915 0.625 0 B

0.305556 0.583333 0.084746 0.125 1 A

0.166667 0.416667 0.067797 0.041667 1 A

0.583333 0.5 0.728814 0.916667 2 C

0.388889 1 0.084746 0.125 1 A

0.527778 0.375 0.559322 0.5 0 B

0.472222 0.375 0.59322 0.583333 0 B

0.194444 0.125 0.389831 0.375 0 B

0.027778 0.5 0.050848 0.041667 1 A

0.305556 0.791667 0.050848 0.125 1 A

0.666667 0.458333 0.779661 0.958333 2 C

0.666667 0.541667 0.79661 0.833333 2 C

iterations: 9

label0 count: 48

label1 count: 50

label2 count: 52

说明: 左边前4列是规格化的样本,第5列是识别结果,第6列是正确结果.

完整word版,SPSS聚类分析实验报告.docx

SPSS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聚类分析的相关理论与应用 2、熟悉运用聚类分析对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3、熟练 SPSS软件相关操作 4、熟悉实验报告的书写 二.实验要求: 1、生成新变量总消费支出=各变量之和 2、对变量食品支出和居住支出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并说明检验结果 3、对各省的总消费支出做出条形图(用EXCEL做图也行) 4、利用 K-Mean法把 31 省分成 3 类 5、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解释说明 6、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准备工作:把实验所用数据从 Word文档复制到 Excel ,并进一步导入到 SPSS数据文件中。 分析:由于本实验中要对 31 个个案进行分类,数量比较大,用系统聚类法当然也 可以得出结果,但是相比之下在数据量较大时, K 均值聚类法更快速高效,而且准确性更高。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用系统聚类法对所有个案进行聚类:

生成新变量总消费支出 =各变量之和如图所示: 2.对变量食品支出和居住支出进行配对样本 T 检验,如图所示:

得出结论: 3.对各省的总消费支出做出条形图,如图所示: 4.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解释说明: K均值分析将这样的城市分为三类: 第一类北京、上海、广东 第二类除第一类第三类以外的 第三类天津、福建、内蒙古、辽宁、山东 第一类经济发展水平高,各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高,人民生活水平高。第二类城市位于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民消费水平低。第三类城市位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

初始聚类中心 聚类 123 食品支出7776.983052.575790.72衣着支出1794.061205.891281.25居住支出2166.221245.001606.27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1800.19612.59972.24医疗保健支出1005.54774.89617.36交通和通信支出4076.461340.902196.88文化与娱乐服务支出3363.251229.681786.00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1217.70331.14499.30总消费支出23200.409792.6614750.02 迭代历史记录a 聚类中心内的更改 迭代123 11250.5921698.8651216.114 2416.86470.786173.731 3138.955 2.94924.819 446.318.123 3.546 5849.114319.1791362.411 6805.00415.199606.915 7161.001.72475.864 832.200.0349.483 9 6.440.002 1.185 10 1.2887.815E-5.148

关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FCM模糊c均值 1、原理详解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 (FCMA)或称(FCM)。在众多模糊聚类算法中,模糊C-均值(FCM)算法应用最广泛且较成功,它通过优化目标函数得到每个样本点对所有类中心的隶属度,从而决定样本点的类属以达到自动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的目的。 聚类的经典例子 然后通过机器学习中提到的相关的距离开始进行相关的聚类操作 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可以得到相关的cluster,而cluster之间的元素或者是矩阵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从而可以知晓其相关性质与参数较为接近 C-Means Clustering: 固定数量的集群。 每个群集一个质心。 每个数据点属于最接近质心对应的簇。

1.1关于FCM的流程解说其经典状态下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集群是模糊集合。 一个点的隶属度可以是0到1之间的任何数字。 一个点的所有度数之和必须加起来为1。 1.2关于k均值与模糊c均值的区别 k均值聚类:一种硬聚类算法,隶属度只有两个取值0或1,提出的基本根据是“类内误差平方和最小化”准则,进行相关的必要调整优先进行优化看是经典的欧拉距离,同样可以理解成通过对于cluster的类的内部的误差求解误差的平方和来决定是否完成相关的聚类操作;模糊的c均值聚类算法:一种模糊聚类算法,是k均值聚类算法的推广形式,隶属度取值为[0 1]区间内的任何数,提出的基本根据是“类内加权误差平方和最小化”准则; 这两个方法都是迭代求取最终的聚类划分,即聚类中心与隶属度值。两者都不能保证找到问题的最优解,都有可能收敛到局部极值,模糊c均值甚至可能是鞍点。 1.2.1关于kmeans详解 K-means算法是硬聚类算法,是典型的基于原型的目标函数聚类方法的代表,它是数据点到原型的某种距离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得到迭代运算的调整规则。K-means算法以欧式距离作为相似度测度,它是求对应某一初始聚类中心向量V最优分类,使得评价指标J最小。算法采用误差平方和准则函数作为聚类准则函数。 关于其优点:

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1.方法背景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研究样本或指标的一种主要的分类方法,在古老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少利用数学方法。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以致有时仅凭经验和专业知识还不能进行确切分类,于是数学这个有用的工具逐渐被引进到分类学中,形成了数值分类学。近些年来,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多元分析的技术自然被引用到分类学中,于是从数值分类学中逐渐的分离出聚类分析这个新的分支。结合了更为强大的数学工具的聚类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经济分析和社会工作分析中。在经济领域中,主要是根据影响国家、地区及至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很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2.基本要求 用FAMALE.TXT、MALE.TXT和/或test2.txt的数据作为本次实验使用的样本集,利用C均值和分级聚类方法对样本集进行聚类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3.实验要求 (1)把FAMALE.TXT和MALE.TXT两个文件合并成一个,同时采用身高和体重数据作为特征,设类别数为2,利用C均值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并将聚类结果表示在二维平面上。尝试不同初始值对此数据集是否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2)对1中的数据利用C均值聚类方法分别进行两类、三类、四类、五类聚类,画出聚类指标与类别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探讨是否可以确定出合理的类别数目。 (3)对1中的数据利用分级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体会分级聚类方法。。(4)利用test2.txt数据或者把test2.txt的数据与上述1中的数据合并在一起,重复上述实验,考察结果是否有变化,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写出体会 4.实验步骤及流程图 根据以上实验要求,本次试验我们将分为两组:一、首先对FEMALE 与MALE中数据组成的样本按照上面要求用C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FEMALE、MALE、test2中数据组成的样本集用C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比较二者结果。二、将上述两个样本用分即聚类方法进行聚类,观察聚类结果。并将两种聚类结果进行比较。 (1)、C均值算法思想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力系统分析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顾民 实验地点6C901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实验一MATPOWER软件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实例 一、简介 Matlab在电力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应用主要由电力系统仿真模块(Power System Blockset 简称PSB)来完成。Power System Block是由TEQSIM公司和魁北克水电站开发的。PSB是在Simulink环境下使用的模块,采用变步长积分法,可以对非线性、刚性和非连续系统进行精确的仿真,并精确地检测出断点和开关发生时刻。PSB程序库涵盖了电路、电力电子、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电工学科中常用的基本元件和系统仿真模型。通过PSB可以迅速建立模型,并立即仿真。PSB程序块程序库中的测量程序和控制源起到电信号与Simulink程序之间连接作用。PSB程序库含有代表电力网络中一般部件和设备的Simulink程序块,通过PSB 可以迅速建立模型,并立即仿真。 1)字段baseMVA是一个标量,用来设置基准容量,如100MVA。 2)字段bus是一个矩阵,用来设置电网中各母线参数。 ①bus_i用来设置母线编号(正整数)。 ②type用来设置母线类型, 1为PQ节点母线, 2为PV节点母线, 3为平衡(参考)节点母线,4为孤立节点母线。 ③Pd和Qd用来设置母线注入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④Gs、Bs用来设置与母线并联电导和电纳。 ⑤baseKV用来设置该母线基准电压。 ⑥Vm和Va用来设置母线电压的幅值、相位初值。 ⑦Vmax和Vmin用来设置工作时母线最高、最低电压幅值。 ⑧area和zone用来设置电网断面号和分区号,一般都设置为1,前者可设置范围为1~100,后者可设置范围为1~999。 3)字段gen为一个矩阵,用来设置接入电网中的发电机(电源)参数。 ①bus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母线编号。 ②Pg和Qg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③Pmax和Pmin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有功功率最大、最小允许值。 ④Qmax和Qmin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无功功率最大、最小允许值。 ⑤Vg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工作电压。 1.发电机模型 2.变压器模型 3.线路模型 4.负荷模型 5.母线模型 二、电力系统模型 电力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它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简单示意如图

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课程名 统计分析SPSS软件实验室 称 成绩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SPSS的聚类分析 1、实验目的: 掌握层次聚类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并能够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二、实验题目: 1.、现要对一个班同学的语文水平进行聚类,拟聚为三类,聚类依据是 两次语文考试的成绩。数据如下表所示。试用系统聚类法和K-均值法进 行聚类分析。 人名第一次语文成绩第二次语文成绩 张三9998 王五8889 赵四7980 小杨8978 蓝天7578 小白6065 李之7987 马武7576 郭炎6056 刘小100100

3、实验步骤(最好有截图): 1.先打开常用软件里的SPSS 11.5 for Windows.exe,在Variable View 中根据题目输入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2.在Data View中先输入数据,结果如下图所示 3. 首先试用系统聚类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聚类 4. 选择菜单:【Analyze】→【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然后选择参与层次聚类分析的变量两次语文考试的成绩到【Variable(s)】框中,再选择一个字符型变量“人名”作为标记变量到【Label Cases by】框中。

5.按“Plots”后进行选择 6.按“Statistics”后进行选择

7.按“Method”后进行选择

8.对第一个表格进行保存,并且命名为“语文水平.sav”,同时保存输出结果 4、实验结果及分析(最好有截图): 第一题: 1. 首先试用系统聚类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聚类

3-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3 系统分析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王玮 班级:信管1401 学号: 姓名:唐赛赛 时间: 2016.04.06 地点: 3 号机房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开发Visio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和关于Visio工具的一些基本的操作和应用; 2.掌握系统分析阶段数据流程图的画法;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使用Visio中提供的“组织结构图”模具,绘制下面例题的组织结构图,附在图后。 2、使用Visio绘制“业务流程图模具”和“数据流程图模具”(1)创建“业务流程图模具” 先在“框图”-〉“基本形状”中找到圆角矩形,右击选择“添加到我的形状”-〉“添加到新模具”。之后出现“另存为”对话框,把新模具命名为“业务流程图”,把圆角矩形形添加到了新模具“业务程图”中。用同样的思路,先在“框图”-〉“基本形状”中找到圆形,右击选择“添加到我的形状”-〉“添加到模具“业务程图”中;在“框图”-〉“基本形状”找到矩形,在“流程图”中的“IDEFO图表形状”找到动态连接线,在“流程图”中的“SDL图表形状”中找到文档,多文档,添加到模具“业务程图”中。可以通过设置“动态连接线”属性来改变其形状。如下图:

添加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在画业务流程图时打开该模具,业务流程图所有的元素都会在一个模具中显示出来。(2)创建“数据流程图模具”先在“框图”-〉“基本形状”中找到圆形(或是“流程图”中的“混合流程图形状”中找到外部实体2 ),右击选择“添加到我的形状”-〉“添加到新模具”(注,使用外部实体2来表示外部实体的时候,请将之旋转180度使用)。之后出现“另存为”对话框,把新模具命名为“数据流程图”,这样我们就把圆形形添加

模糊C均值聚类 及距离函数的优缺点

K-均值聚类分析是一种硬划分,它把每一个待识别的对象严格的划分到某一类中,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而实际上高光谱值目标在形态和类属方面存在着中介性,没有确定的边界来区分。因此需要考虑各个像元属于各个类别的隶属度问题,进行软划分,从而更好的区分。 设要进行聚类分析的图像像元数N ,图像像元集合{}N x x x X ,...,,21=,其中 {} T p k k k k x x x x ,...,,2 1=,p 为波段数。设把图像分为C 个类别,每个类别的聚类中心 ),...,,(21p i i i i v v v v =,聚类中心集合{}c v v v V ,...,,21=。用ik u 表示像元k x 隶属于以i v 为中心的类别i 的隶属度,定义隶属度矩阵U 为[]N C ik u U ?=。 矩阵U 中每一列的元素表示所对应的像元隶属于C 个类别中各个类的隶属度。满足一下约束条件: ???? ?????≤≤===>∑∑==10,...2,1;,...,2,1. (101) 1ik C i ik N k ik u N k C i u u 对隶属度ik u 进行了迷糊化,ik u 可取0和1之间的任意实数,这样一个像元可以同时隶 属于不同的类别,但其隶属度的总和总是等于1,这符合高光谱像元的实际情况。而属于硬聚类的K-均值聚类,其隶属度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隶属度ik u 只能取0或1。 定义目标函数J 为 ∑∑==?=N k C i ik m ik m d u V U J 11 2)()(),( 22)(i k ik v x d -=为Euclidean 距离;[)∞∈,1m 为模糊加权指数(当m=1时,同K- 均值的目标函数一致)。最优化的类就是使目标函数取最小值的类,如果一类中的所有点都 贴近于它们的类中心,则目标函数很小。 FCM 算法步骤: (1) 确定聚类数C ,加权指数m ,终止误差ε,最大迭代次数LOOP 。 (2) 初始化隶属度矩阵) 0(U (3) 开始循环,当迭代次数为IT (IT=0,1,2…,C )时,根据) (IT U 计算C-均值向量, 即C i u x u U N k N k m ik k m ik IT ,...,2,1],))(/()([1 1 ) (==∑∑== (4) 对k=1,2,…,N ,按以下公式更新) (IT U 为) 1(+IT U : 若i k v x ≠对所有的i v (i=1,2,…,C)满足,则对此k x 计算 C i v x d d u i k C j m jk ik ik ,...,2,1,,])([1112 =≠=-=-∑ 若对某一个i v ,有k x 满足i k v x =,则对应此k x ,令)(0;1i j u u jk ik ≠==。这样把聚 类中心与样本一致的情形去掉,把隶属度模糊化为0和1之间的实数。 (5) 若ε<+)1() (-IT IT U U 或IT>LOOP ,停止;否则置IT=IT+1,并返回第三步。 FCM 算法允许自由选取聚类个数,每一向量按其指定的隶属度]1,0[∈ik u 聚类到每一聚类中心。FCM 算法是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来实现数据聚类的。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记录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山东省17个市的产业类型 的差异化 学生班级:统计0901 学生姓名:贾绪顺杜春霖陈维民张鹏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张艳丽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2011.12.12

一,实验内容 根据聚类分析的原理,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COMplete linkage (最长距离法)和WARD(离差平方和法),运用SPSS软件对2009年山东省17个城市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Q型聚类,将17个城市分为5类,发现不同城市产业类型的差异化,并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二,实验目的 希望通过实验研究山东省17个市的生产总值的差异化,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化的原因,可以更深刻的掌握聚类分析的原理;进一步熟悉聚类分析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达到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锻炼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的目的;希望能会调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有关过程命令,并且可以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正确判断分析,作出综合评价。 三,实验方法背景与原理 3.1方法背景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研究样本或指标的一种主要的分类方法,在古老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少利用数学方法。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以致有时仅凭经验和专业知识还不能进行确切分类,于是数学这个有用的工具逐渐被引进到分类学中,形成了数值分类学。近些年来,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多元分析的技术自然被引用到分类学中,于是从数值分类学中逐渐的分离出聚类分析这个新的分支。结合了更为强大的数学工具的聚类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经济分析和社会工作分析中。在经济领域中,主要是根据影响国家、地区及至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很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聚类分析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聚类分析的主要应用,在商业方面,最常见的就是客户群的细分问题,可以从客户人口特征、消费行为和喜好方面的数据,对客户进行特征分析,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客户的客观分组,使诸多特征有相似性的客户能被分在同一组内,而不相似的客户能被区分到另一些组中。在生物方面,聚类分析可以用来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对基因进行分类等,从而获取对动植物种群固有结构的认识,对物种进行很好的分类。在电子商务方面,聚类分析在电子商务中网站建设数据挖掘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客户的浏览行为、浏览网站、客户的年龄等,对客户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客户的共同特征,通过共同特征对客户进行分类,可以帮助电子商户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客户,并向客户提供更合适的服务。在保险行业上,根据产、寿险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公司进行分类,对保险投资比例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提高保险投资的效率。 3.2实验的方法与原理 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做聚类分析时,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统计量和聚类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是系统聚类法,其基本思想是:先将待聚类的n个样品(或者变量)各自看成一类,共有n类;然后按照选定的方法计算每两类之间的聚类统计量,即某种距离(或者相似系数),将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类合为一类,其余不变,即得到n-1类;再按照前面的计算方法计算新类与其他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系数),再将关系最为密切的

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课程设计大学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学号:软件1002-17 学生姓名:靳利强 指导教师:龚良波老师 二〇一三年七月

一.需求分析 1.课程名称:大学教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设计目的: 为方便学校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设计一个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作了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软件设计采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 3.需求概述 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主要对学生学籍信息、成绩信息进行管理,提供一个平台,供学籍管理人员增删改查学生信息、学生成绩信息。系统分为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信息查询等几个模块。学籍管理人员登录成功后可以对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信息查询等模块进行操作,如学生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学生成绩登记、修改、删除和查询;查询信息等。 4功能需求: 1)功能齐全:界面操作灵活方便,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功能: 2)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课 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打印信息管理、教室信息管理、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管理等,至少实现其中的三个功能,且每个功能至少包括两个子功能。 3)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 4)界面友好:界面友好、输入有提示、尽量展示人性化。 5)可读性强:源程序代码清晰、有层次、主要程序段有注释。

6)健壮性好:用户输入非法数据时,系统应及时给出警告信息。 二.概要设计 1.功能模块: 2数据流图: (1)学生端

(2)管理员端

学生端功能: A 登录,学生登录后,验证成功,进入其信息展示页。 管理员端功能: B 登录,管理员登录后,验证成功,进入学生信息列表,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按班级查询,按学号查询,按名字查询。上传图片,更新图片等操作。 三.详细设计及实现 数据库设计: 学生表: 教师表:

FCM聚类算法介绍

FCM 聚类算法介绍 FCM 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它的思想就是使得被划分到同一簇的对象之间相似度最大,而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最小。模糊C 均值算法是普通C 均值算法的改进,普通C 均值算法对于数据的划分是硬性的,而FCM 则是一种柔性的模糊划分。在介绍FCM 具体算法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些模糊集合的基本知识。 6.1.1 模糊集基本知识[21] 首先说明隶属度函数的概念。隶属度函数是表示一个对象x 隶属于集合A 的程度的函数,通常记做μA (x),其自变量范围是所有可能属于集合A 的对象(即集合A 所在空间中的所有点),取值范围是[0,1],即0<= μA (x)<=1。μA (x)=1表示x 完全隶属于集合A ,相当于传统集合概念上的x ∈A 。一个定义在空间X={x}上的隶属度函数就定义了一个模糊集合A ,或者叫定义在论域X={x}上的模糊子集~ A 。对于有限个对象x 1,x 2,……,x n 模糊集合~ A 可以表示为: }|)),({(~ X x x x A i i i A ∈=μ (6.1) 有了模糊集合的概念,一个元素隶属于模糊集合就不是硬性的了,在聚类的问题中,可以把聚类生成的簇看成模糊集合,因此,每个样本点隶属于簇的隶属度就是[0,1]区间里面的值。 6.1.2 K 均值聚类算法(HCM)介绍 K 均值聚类,即众所周知的C 均值聚类,已经应用到各种领域。它的核心思想如下:算法把n 个向量x j (1,2…,n)分为c 个组G i (i=1,2,…,c),并求每组的聚类中心,使得非相似性(或距离)指标的价值函数(或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当选择欧几里德距离为组j 中向量x k 与相应聚类中心c i 间的非相似性指标时,价值函数可定义为: ∑∑∑=∈=-== c i Gi x k i k c i k c x Ji J 1 ,2 1 )||||( (6.2) 这里∑∑=∈-=c i Gi x k i k k c x Ji 1 ,2 )||||(是组i 内的价值函数。这样J i 的值依赖于G i 的几何特性和c i 的位置。 一般来说,可用一个通用距离函数d(x k ,c i )代替组I 中的向量x k ,则相应的总价值函数可表示为: ∑∑∑==∈-== c i c i Gi x k i k k c x Ji J 1 1 ,))d(( (6.3) 为简单起见,这里用欧几里德距离作为向量的非相似性指标,且总的价值函数表示为(6.2)式。 划分过的组一般用一个c ×n 的二维隶属矩阵U 来定义。如果第j 个数据点x j 属于组i ,则U 中的元素u ij 为1;否则,该元素取0。一旦确定聚类中心ci ,可导出如下使式(6.2)最小u ij :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三

实验三 一、实验原理 K-Means算法是一种 cluster analysis 的算法,其主要是来计算数据聚集的算法,主要通过不断地取离种子点最近均值的算法。 在数据挖掘中,K-Means算法是一种cluster analysis的算法,其主要是来计算数据聚集的算法,主要通过不断地取离种子点最近均值的算法。 算法原理: (1) 随机选取k个中心点; (2) 在第j次迭代中,对于每个样本点,选取最近的中心点,归为该类; (3) 更新中心点为每类的均值; (4) j<-j+1 ,重复(2)(3)迭代更新,直至误差小到某个值或者到达一定的迭代步 数,误差不变. 空间复杂度o(N) 时间复杂度o(I*K*N) 其中N为样本点个数,K为中心点个数,I为迭代次数 二、实验目的: 1、利用R实现数据标准化。 2、利用R实现K-Meams聚类过程。 3、了解K-Means聚类算法在客户价值分析实例中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依据航空公司客户价值分析的LRFMC模型提取客户信息的LRFMC指标。对其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并保存后,采用k-means算法完成客户的聚类,分析每类的客户特征,从而获得每类客户的价值。编写R程序,完成客户的k-means聚类,获得聚类中心与类标号,并统计每个类别的客户数

四、实验步骤 1、依据航空公司客户价值分析的LRFMC模型提取客户信息的LRFMC指标。

2、确定要探索分析的变量 3、利用R实现数据标准化。 4、采用k-means算法完成客户的聚类,分析每类的客户特征,从而获得每类客户的价值。

五、实验结果 客户的k-means聚类,获得聚类中心与类标号,并统计每个类别的客户数 六、思考与分析 使用不同的预处理对数据进行变化,在使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对比聚类的结果。 kmenas算法首先选择K个初始质心,其中K是用户指定的参数,即所期望的簇的个数。 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已经知道数据集中包含多少个簇. 1.与层次聚类结合 经常会产生较好的聚类结果的一个有趣策略是,首先采用层次凝聚算法决定结果

系统分析实验报告2016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 实验项目:《》实验实验地点: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11月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自选题目,班内题目不重复,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A4纸+电子版)在最后一次上课时提交(10周)。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四、实验内容 1 选题及项目背景 学生填写自选题目 2 定义 学生填写(对自选项目系统进行描述200-400字) 3 参考资料 学生填写 4 系统分析与设计 4.1需求分析 4.1.1识别参与者 学生填写 4.1.2 对需求进行捕获与描述 学生填写时删除以下括号内容 (内容要求1:对每个用例进行概要说明,参考以下格式: 用例名称:删除借阅者信息执行者:管理员 目的:完成一次删除借阅者信息的完整过程。) (内容要求2:选择其中一个用例(如下订单)给出其用例描述。格式参考下表

) 4.1.3 用例图 通过已掌握的需求,初步了解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下面给出用例图。 4.1.4 分析与讨论 1)建模用例图的步骤、方法? 2)如何识别系统的参与者?应该如何划分用例,应注意哪些问题? 3)心得 4.2 建立对象模型 4.2.1 候选类的数据字典 学生填写 4.2.2定义类 (内容以“书籍信息”类为例列出该类的属性和操作如下: “书籍信息”类 ?属性 国际标准书号(ISBN):文本(String) 书名(name):文本

FCMClust(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MATLAB实现)

function [center, U, obj_fcn] = FCMClust(data, cluster_n, options) % FCMClust.m 采用模糊C均值对数据集data聚为cluster_n类 % 用法: % 1.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N_cluster,options); % 2.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N_cluster); % 输入: % data ---- nxm矩阵,表示n个样本,每个样本具有m的维特征值 % N_cluster ---- 标量,表示聚合中心数目,即类别数 % options ---- 4x1矩阵,其中 % options(1): 隶属度矩阵U的指数,>1 (缺省值: 2.0) % options(2): 最大迭代次数(缺省值: 100) % options(3): 隶属度最小变化量,迭代终止条件(缺省值: 1e-5) % options(4): 每次迭代是否输出信息标志(缺省值: 1) % 输出: % center ---- 聚类中心 % U ---- 隶属度矩阵 % obj_fcn ---- 目标函数值 % Example: % data = rand(100,2); % [center,U,obj_fcn] = FCMClust(data,2); % plot(data(:,1), data(:,2),'o'); % hold on; % maxU = max(U); % index1 = find(U(1,:) == maxU); % index2 = find(U(2,:) == maxU); % line(data(index1,1),data(index1,2),'marker','*','color','g'); % line(data(index2,1),data(index2,2),'marker','*','color','r'); % plot([center([1 2],1)],[center([1 2],2)],'*','color','k') % hold off; %%%%%%%%%%%%%%%%%%%%%%%%%%%%%%%%%%%%%%%%%%%%%%% %%%%%%%%%%%%%%%%%%%%%%%%%%%% %%%%%%%%%%%%%%%%%%%%%%%%%%%%%%%%%%%%%%%%%%%%%%% %%%%%%%%%%%%%%%%%%%%%%%%%%%% if nargin ~= 2 & nargin ~= 3, %判断输入参数个数只能是2个或3个 error('Too many or too few input arguments!'); end data_n = size(data, 1); % 求出data的第一维(rows)数,即样本个数 in_n = size(data, 2); % 求出data的第二维(columns)数,即特征值长度 % 默认操作参数 default_options = [2; % 隶属度矩阵U的指数 100; % 最大迭代次数 1e-5; % 隶属度最小变化量,迭代终止条件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在spss中的实现过程。 2.通过对指标进行聚类,体会降维的处理过程。 3.通过不同性质指标对样本进行聚类,体会归类的思想。 二:实验原理 聚类分析就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来定量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较大,于就是根据一批根据一批样品的多个观察指标,找出能够度量样品(或变量)之间相似度的统计量,并以此为依据,采用某种聚类法,将所有的样品(或变量)分别聚合到不同的类中。 三:实验过程 本实验就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分析所得。由基本经济知识知道评价一个上市公司的业绩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经营能力。所以我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共选取了19个指标来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价。具体数据请见EXCEL。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评定一个上市公司业绩的指标有四类,但我们瞧EXCEL可知,每一类下面有4-5个指标,每类指标有较强相关性,存在多重共线性与维数过高而不易分析得影响。所以首先采用系统聚类法对每类指标进行聚类,再采用比较复相关系数得出每类最具代表的指标,达到降维的目的。(注:以下对指标分析均采用主间连接法,度量标准为person相关性) 以下就是实验截图: (1):对盈利能力指标

从上表分析我们可将盈利能力的4个指标分为两类,即“毛利率”为一类,“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与“资产净利润”为一类。所以“毛利率”为一类,另外再对“销售净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与“资产净利润”分别作对另3个指标的复相关系数,结果如下: ①、以“销售净利润”为因变量,其余为自变量得: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1 、980a、960 、957 、20721755 a、预测变量: (常量), Zscore: 资产净利率(%), Zscore: 毛利率(%), Zscore: 成本费用利润率(%)。 ②、以“成本费用利润率”为因变量,其余为自变量得: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1 、978a、957 、953 、21603919 a、预测变量: (常量), Zscore: 销售净利率(%), Zscore: 毛利率(%), Zscore: 资产净利率(%)。 ③、以“资产净利润”为因变量,其余为自变量得: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 R 方标准估计的误 差

需求分析实验报告

需求分析实验报告 沙漠绿洲书店是福州大学附近最大的民营书店。长期以来,城市沙漠书店为福大学子乃至整个城市读者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在2005年,该书店扩大了书店的面积,大大提高了库存量,使得读者可以购买到更多的书籍。但是,原来的图书销售已经渐渐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因为图书销售的顾客群慢慢固定。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书店决定开发一套新的销售系统,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图书的销售以及管理。书店决定开通网上书店,面向全国进行网上售书,进一步扩大消费人群,同时,保留以往的电话售书的方式,为不在该市的消费者提供便利。

在图书管理方面,由于图书的数量年年增长,出现了许多新的消费热点,读者对图书的选择性有了一些变化。原来的系统已经无法体现这些变化,也无法满足企业制定销售战略。 在书店内部,由于面积的扩大,使得原来的导购小姐无法满足书店的需要,同时,书店也有意尝试通过在书店的不同位置放置可供读者自己查询的电脑来满足读者的需要。 在书店的规划方面,原来的系统只能够描述销售及库存的情况,对于整个书店的财务,会计等方面并没有涉及,这对于书店进一步扩大规模是不利的。宁因此,书店决定开发一套新的图书销售系统。 书店的新战略规划:书店的战略规划是要建立更多的客户群以扩大书店的发展规模,进而扩大市场。 一个战略是为外地用户扩大电话定购能力,另一个战略是要通过Internet 增加直接客户市场销路。新系统是一个能为企业的快速增长进行计划并准备加强支持客户交互作用的系统。 战略系统计划项目产生了技术结构计划,应用程序结构计划和实施的时间帧。 1,技术结构计划: 1,把商业应用软件转移到客户-服务器结构来,为数据库和电信功能保留了主机,以允许其容量增加及快速发展。 2,向在Internet 上经营商业转移,首先要有一个Web 站点,然后要有链 接到内部系统和数据库的一些客户和供应商的事务处理支持。 3,预期最后向内联网解决方案发展 2,应用程序结构计划; 1,财务/会计:带客户-服务器的软件包解决方案 2 ,人力资源:一个软件包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使员工访问人力资源表,过程和利益信息。 3,客户支持系统:设计一个订单处理和执行系统,综合三方面的订单 处理需求:通过WEB 邮购,电话定购和直接客户市场销售。 4,库存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商品销售和库存系统,可以部分提供给客户以便查询 5,零售店系统:把商店管理系统与库存管理系统集成起来 3,实施应用结构计划的时间帧 1,首先,实施客户支持系统。 2,在客户支持系统启动后立即开始实施库存管理系统。 3,把零售店系统与库存管理系统集成起来 4,更新人力资源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 1,系统分析 根据书店的要求,可以确定系统相关者:

C均值聚类实验报告

C 均值聚类实验报告 一、C 均值聚类的算法原理 聚类分析是指事先不知样本的类别,而利用样本的先验知识来构造分类器(无监督学习) 聚类准则函数 在样本相似性度量的基础上,聚类分析还需要一定的准则函数,才能把真正属于同一类的样本聚合成一个类的子集,而把不同类的样本分离开来。如果聚类准则函数选得好,聚类质量就会高。同时,聚类准则函数还可以用来评价一种聚类结果的质量,如果聚类质量不满足要求,就要重复执行聚类过程,以优化结果。在重复优化中,可以改变相似性度量,也可以选用新的聚类准则。 误差平方和准则(最常用的) 假定有混合样本集 ,采用某种相似性度量 被聚合成c 个分离开的子集 ,每个子集是一个类, 它们分别包 含 个 样本 。 为了衡量聚类的质量,采用误差平方和聚类准则函数 式中 为类中样本的均值: 是c 个子集合的中心,可以用来代表c 个类。 误差平方和 聚类准则函数是样本与集合中心的函数。在样本集X 给定的情况下, 其取值取决于c 个集合“中心”。 它描述n 个试验样本聚合成c 个类时,所产生的总误差平方和 越小越好。 误差平方和准则适用于各类样本比较密集且样本数目悬殊不大的样本分布。 C-均值聚类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迭代把数据对象划分到不同的簇中,以求目标数最小化,从而使生成的簇尽可能地紧凑和独立。 首先,随机选取k 个对象作为初始的k 个簇的质心; 然后,将其余对象根据其与各个簇质心的距离分配到最近的簇;再求新形成的簇的质心。 12{,,...,}n X x x x =X c X X X ,.....,,21c n n n ,......,,21c J ∑∑==-= c j n k j k c j m x J 11 2 ||||j m ∑==j n j j j j x n m 1 1 c j ,....,2,1=j m c J c J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实现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实现

————————————————————————————————作者:————————————————————————————————日期: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实现 摘要:模糊聚类是一种重要数据分析和建模的无监督方法。本文对模糊聚类进行了概述,从理论和实验方面研究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并对该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该算法设计简单,应用范围广,但仍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键词:模糊c均值算法;模糊聚类;聚类分析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Abstract: Fuzzy clustering is a powerful unsupervised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data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ls.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fuzzy clustering and do some study of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n terms of theory and experiment.This algorithm is simple in design,can be widely used,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it,and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be studied further. Key words: fuzzy c-Mean algorithm;fuzzy clustering;clustering analysis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和存储大量的数据。但是,面对大规模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只能进行一些表层的处理,比如查询、统计等,而不能获得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隐含的信息。为了摆脱“数据丰富,知识贫乏”的困境,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智能地、自动地把数据转换成有用信息和知识的技术和工具,这种对强有力数据分析工具的迫切需求使得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 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称为聚类。由聚类所生成的簇是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这些对象与同一个簇中的对象彼此相似,与其它簇中的对象相异。 聚类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技术,搜索并且识别一个有限的种类集合或簇集合,进而描述数据。聚类分析作为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己经被广泛研究了许多年。

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徐远东 任争刚 权荣 一、 基本要求 用FAMALE.TXT 、MALE.TXT 和/或test2.txt 的数据作为本次实验使用的样本集,利用C 均值和分级聚类方法对样本集进行聚类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二、 实验要求 1、 把FAMALE.TXT 和MALE.TXT 两个文件合并成一个,同时采用身高 和体重数据作为特征,设类别数为2,利用C 均值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并将聚类结果表示在二维平面上。尝试不同初始值对此数据集是否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2、 对1中的数据利用C 均值聚类方法分别进行两类、三类、四类、五类聚类,画出聚类指标与类别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探讨是否可以确定出合理的类别数目。 3、 对1中的数据利用分级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体会分级聚类方法。。 4、 利用test2.txt 数据或者把test2.txt 的数据与上述1中的数据合并在一起,重复上述实验,考察结果是否有变化,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写出体会 三、 实验步骤及流程图 根据以上实验要求,本次试验我们将分为两组:一、首先对FEMALE 与MALE 中数据组成的样本按照上面要求用C 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FEMALE 、MALE 、test2中数据组成的样本集用C 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比较二者结果。二、将上述两个样本用分即聚类方法进行聚类,观察聚类结果。并将两种聚类结果进行比较。 一、(1)、C 均值算法思想 C 均值算法首先取定C 个类别和选取C 个初始聚类中心,按最小距离原则将各模式分配到C 类中的某一类,之后不断地计算类心和调整各模式的类别,最终使各模式到其判属类别中心的距离平方之和最小 (2)、实验步骤 第一步:确定类别数C ,并选择C 个初始聚类中心。本次试验,我们分别将C 的值取为2和3。用的是凭经验选择代表点的方法。比如:在样本数为N 时,分为两类时,取第一个点和第()12/+N INT 个点作为代表点;分为三类时,取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