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实验教案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实验教案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实验教案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

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行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折射率是光学介质的一个基本参量,也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介质中的相速v之比。两种介质进行比较时,折射率较大的称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称光疏介质。某介质的折射率是指该介质对真空的相对折射率。同一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对可见光为透明的介质内,折射率常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大,即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通常所说某物体的折射率数值多少(例如,水为1.33,水晶为1.55,金刚石为2.42,玻璃按成分不同则有一定范围1.5 ~1.9),是指对钠黄光(波长5 893×10-10m)而言。

无论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现代工业中,玻璃用品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不同的玻璃制品,采用的玻璃并不完全相同。玻璃的折射率数值越大,表明玻璃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玻璃折射率作为玻璃性能的一个基本重要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玻璃产品性能。在玻璃的制造与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准确地测量玻璃折射率,以保证玻璃的优越性能。本实验将分别用视深法和光路法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原理和方法。

2.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玻璃折射率。

3.用光路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

读数显微镜、激光器、游标卡尺、平行玻璃砖、牙签、白纸。

三、实验原理

光线通过两介质的界面折射时,确定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传播方向间关系的定律称为折射定律,它是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之一,是各种光学仪器的理论根据。折射定律可表示为

n1sin i =n2sin r

式中i, r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n1,n2分别为入射介质和折

射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作为反映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

不仅取决于介质的种类,也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空气的折射

图1 光线的折射

率近似为1。

1、视深法测量折射率原理

如图2所示,在玻璃砖底部有一发光点P ,由于玻璃折射率与空气折射率不同,P 点发出的光线会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M 点处发生折射,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与OP 的交点为P ′。在空气中观察,光线似乎是从P ′点发出的,P ′点是P 点在玻璃砖内的虚像,P 点在玻璃内的实际深度为h ,P ′点在玻璃内的深度为h ′称为P 点的视在深度(简称视深),视深h ′的大小与玻璃的折射率n 1有关。根据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

tan i =OM ?

; ?′

当OM 很小时,

tan i =sin i ;tan r =sin r

又n 1sin i =n 0sin r ;

n 1OM ?

=

0?′

则n 1=n 0?′

2、光路法测量折射率原理

当光线由空气斜入射进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是不变的,出射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具有一定的侧移。只要找出与某一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就能求出在玻璃中对应折射光线,从而求出折射角。如图3所示,当光线AO 以一定入射角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光路法找出与入射光线AO 对应的出射光线O ′B ,从而求出折射光线和折射角r ,再根据折射定律,就可以求出玻璃的折

射率n =

sin θ1/sin θ2。

四、实验步骤

1、视深法测量折射率

(1)沿玻璃砖长度方向进行多次测量获得其厚度,对测量结果求平均值。

(2)将带有文字的小纸条放在读数显微镜载物台上,并且大致对准读数显微镜物镜,铺平。(3)调节目镜看清十字叉丝,接着调节读数显微镜调焦手轮,从目镜里看清楚纸条上的字,并且消除字像同十字叉丝之间的视差,记录此时读数显微镜镜筒位置的读数d 1。

图2视深法原理

图3光路法原理

(4)将玻璃砖覆盖在该纸条上,对读数显微镜重新调焦,再次找到纸条上字的清晰像,记录此时读数显微镜的镜筒位置读数d 2。则玻璃砖折射率可由下式计算。图4为测量示意图,A 为纸条上看到的文字,abcd 为玻璃砖的截面。A ′为玻璃砖覆盖后文字的像。

2

10'd d h h

d h h h h n --=

-==

2、光路法测量折射率

(1)打开激光器,用书本将铺平的白纸垫高,使得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穿过玻璃砖。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 ′,如图3所示,并取aa ′上的一点O 为入射点,大致确定一定的

入射角,通过牙签确定入射光方向,操作如下:牙签同纸面垂直接触,当牙签刚好挡住激光光线时,利用牙签尖端在纸面上钉一个点P 1,同样沿着激光入射方向确定另外一个点P 2,注意这两点距离不能太近。连接P 1 P 2作为入射光线,如图3。

(3)在白纸上画出玻璃砖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bb ′。采用类似步骤(2)的方法找出出射光线

P 3 P 4,连接P 3 P 4作为出射光线,确定射点O ′,如图3。

(4)移去玻璃砖,连接OO ′即为折射光线,过O 点确定入射角法线NN ′。

(5)在入射角和折射角位置处构建三角形,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的长

度,求出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

(6)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n = sin θ1/ sin θ2,并取平均值。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视深法

玻璃砖厚度 次数(沿玻璃砖长度方向) 1 2 3 4 5 平均值

游标卡尺读数

h

图4视深法测量示意图

折射率测量

2、光路法

六、注意事项

(1)轻拿轻放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2)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3)牙签应竖直地插在白纸上,且间隔要大些。

(4)实验时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5°~75°之间。

(5)成像时读数显微镜应自下而上进行调焦。

(5)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

(6)玻璃砖应选用厚度、宽度较大的。

七、思考题

分析并比较视深法和光路法的优缺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