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草莓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中国国内草莓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中国国内草莓市场发展情况综述

中国草莓市场发展概况

中国草莓市场基本概况

草莓(strawberry)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另外加上特别的外形,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草莓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左右(2,000,000亩),年产量约200万吨(2,000,000吨),产值约300亿元

(30,000,000,000元人民币),根据草莓协会统计,自2007年以来,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看,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家,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因素很容易影响到草莓的产量。

我国栽培的草莓中98%以上的栽培品种引自国外,国产草莓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中国草莓行业整体发展比较快速,在1985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仅有33平方千米,到了2012年,全国草莓种植面积则达到了1,149平方千米。中国的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东部沿海地区,5省草莓种植面积合计约为全国总草莓种植面积的50%,其中辽宁丹东、安徽丰县、河北保定、山东烟台等市县都以大面积的草莓种植而闻名。北京草莓种植面积大约5万亩(50,000亩),以昌平种植为最多。

中国草莓种植基地主要分布

来源:

草莓主要产区

生产基地”,201230亿元(3,000,000,000

安徽省合肥市丰县

2013年,长丰草莓种植面积达约19.5万亩(195,000亩),总产量达35万吨左右(350,000吨),涌现出水湖等5个草莓万亩乡镇,种植品种以“丰香”、“红颜”、“章姬”等鲜食品种为主。2012年2月,“长丰草莓”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上,品质高于其他主产地的草莓位列第一。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草莓种植起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今,己有50多年的历史,2012年草莓种植面积达6.8万亩(68,000亩),草莓产量约为10万吨(100,000吨)。该县于1985年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草莓研究所,研究所培育出的品种在2005年,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在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上,选送的“绿海”、“绿波”草莓品种受到关注,并且获得较高评价。

山东省烟台市

烟台的草莓在全国是起步较早,是中国草莓主产区之一,草莓种植面积约10万亩(100,000亩),年产量约20万吨。山东烟台同样作为草莓主要产区,不断引进新的品质,改良现有的草莓品种,推出了早熟草莓,比普通的草莓的成熟期短,大约能够比正常的草莓丰收季提前半个月,烟台草莓率先占领市场,以比较高的价格出售,为草莓种植户提高了收入,大大提升了农户种植草莓的热情,最高时,山东烟台早熟草莓的零售价格可以达到40元人民币/斤左右。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

双流县以种植冬草莓闻名,冬草莓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50,000亩),年产量约8万吨(80,000吨),年产值超过5亿元(500,000,000元人民币),“双流冬草莓”于2005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以6.9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全国农产品百强品牌。

其他草莓种植产区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

江苏省东海县的草莓种植面积约4万亩,年产草莓鲜果6.4万吨,产值4亿元人民币,其中黄川镇是草莓种植园的中心,拥有草莓种植面积12000亩,有草莓科技示范园、桃李千亩草莓采摘园、南湾生态草莓采摘园三大园区,当地镇政府鼓励当地农户发展草莓种植,同时还开发草莓生态旅游。

上海周边地区

上海目前也不断发展草莓种植以及相关配套产业,2012年全市草莓总面积大约为3万亩(30,000亩),年总产量约4.6万吨(46000吨),总产值约4亿元(400,000,000元人民币)。主要产区主要集中在周浦赵屯镇地区,目前栽培面积稳定在1.2万亩,占上海市草莓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草莓鲜果供应期约半年,年总产量约1.8万吨,总产值可达到1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时,上海周浦也在发展与草莓相关的生态旅游业。中国草莓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

中国草莓市场现状

目前,草莓主要分为新鲜草莓、冷冻草莓以及部分草莓干。新鲜草莓是最常见的消费形态,根据中国园艺协会草莓分会的统计,草莓生鲜在零售市场上的零售量大约占总量的85%左右。冷冻草莓以及草莓干主要作为原材料,用于加工草莓果酱、果冻、糖果以及调味乳制品等,其用量大约占总产量的15%。

目前国内草莓消费以鲜果消费为主,出口规模较小。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对草莓鲜果消费需求旺盛,国内草莓除鲜果消费外,部分草莓会加工制成草莓酱、草莓酒、草莓汁、草莓罐头以及冷冻草莓等加工制品,进而投入国内外市场。其中,冷冻草莓是我国草莓制品出口的主要品种。由于草莓的鲜果消费更有营养,同时受加工技术、加工成本以及加工过程中草莓营养价值损耗较大等限制影响,草莓产品深加工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中国草莓出口的数量比较少,大部分的草莓主要针对国内市场。每四年举办一次的世界草莓大会,迄今已举办了六届,具有广泛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推动了举办国草莓产业与科技的发展。2012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举办,大会共吸引近两百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参展人约12.5万人,采摘草莓50万余斤,预计实现产值2,410万元。

鲜果草莓的流通主要以“产地—超市—消费者”、“产地—批发市场—零售终端—消费者”以及“草莓种植户—消费者”等流通模式来实现;此外,许多生产基地也通过建立无公害、绿色采摘园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在草莓丰收期进行采摘消费,这种消费模式下草莓的价格比零售相对更高,如草莓丰收期市场中草莓零售价格通常为10元-12元/kg,而采摘园设施大棚里草莓的价格则可以达到35元-80元/kg的水平,利用采摘园的经营模式能为生产基地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上升,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食材的要求也随之而不断提高,草莓作为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消费者对于草莓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特别是无公害种植的草莓、有机草莓以及新品种的草莓,如牛奶草莓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3年中国草莓零售市场持续稳步上升,新鲜草莓零售额达到194.8亿元人民币(19,480,000,000元人民币),比2012年零售额上升了9%,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高营养成分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水果生鲜,而草莓生鲜一直深受欢迎。同时,随着有机农业在中国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无公害、绿色、以及有机草莓进入市场,虽然单位价格普遍高于普通草莓,但是由于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消费者对于这类高品质生鲜产品的购买力也不断提升。此外,许多地方政府鼓励当地农户发展草莓种植,不仅仅只是种植草莓,同时还鼓励发展与草莓相关的产业以此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如快速发展的生态旅游项目,举办地方性的草莓采摘节等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中国国内草莓消费量(消费量:1,000吨)

来源:USDA,中国园艺协会-草莓分会-ChinaHorticulturalSociety-StrawberryAssociation

中国草莓生鲜零售市场发展(零售额:1,000,000元人民币)

来源:USDA,中国园艺协会-草莓分会-ChinaHorticulturalSociety-StrawberryAssociation

零售渠道主要以超市和大卖场为主

大型超市和大卖场作为主要的零售渠道,对于中高档消费群体而言,水果消费的主要途径是来源于大型超市和大卖场,不仅因为这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和价格的选择,同时对产品质量也有严格的把关,另

外,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变化,对于鲜果的消费量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在高端超市购物水果生鲜类产品,许多高品质草莓,如绿色无公害草莓以及有机草莓等则选择在高端的超市作为主要零售渠道。目前,水果专门店也不断的兴起,这类零售渠道主要经营新鲜水果为主,产品种类较多,包括绿色无公害水果,有机水果以及进口水果等。随着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始经营水果生鲜业务,如“易果网”等。

其它的零售渠道主要是传统的农贸市场,主要是以销售当季的新鲜蔬菜、瓜果、肉禽以及副食品为主,这是草莓销售的辅助渠道.

进口产品和中国本土草莓的比较分析

由于新鲜草莓不易运输,目前中国没有草莓鲜果进口,只有进口的冷冻草莓。2013年中国冷冻草莓进口量约为8,076吨,不及出口量的10%,进口值为约为1544万美元,前5名进口国为智利、墨西哥、埃及、秘鲁、突尼斯,进口量合计约为7169吨,占整体进口量的88%左右。同样,新鲜草莓也不易于出口,出口量远低于冷冻草莓。2013年中国出口鲜草莓797吨,其中俄罗斯联邦占出口量的88.9%。2013年中国出口冷冻草莓约为9.7万吨,前6位国家是日本、荷兰、俄罗斯联邦、德国、泰国、韩国,合计出口量约为6.1万吨(61,000吨),占整体出口63%左右,其中对韩国出口量约为5905吨,出口值为约772万美元。

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水果专卖店不断兴起,主要针对水果市场开设的零售专门店,一般聚集在居民小区周边,主要经营新鲜水果零售同时也经营与水果业务相关的业务,如鲜榨果汁等。

国外进口的冷冻草莓,在中国主要于果酱制作,烘焙产品制作的原料,国内消费者直接主要消费的还是新鲜草莓,因而,国外进口的冷冻草莓与是国内鲜草莓不直接构成竞争关系。

供应链主要环节分析

草莓从种植园到零售渠道,通常需要经过农村合作社,一级批发商,区域批发商才能到达零售商,因而终端消费者需要支付较高的价格。为了降低零售价格,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成为主要手段,越来越多的零售商采用直接与农户合作的模式,使零售价格更具有竞争力。许多大卖场也在采取“农超合作”的模式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新鲜,价格更优的生鲜农产品。另外,随着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许多草莓种植户都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不但增加草莓的销售量,同时还可以开发与草莓相关的其他产业,增加收入。

中国生鲜草莓供应链主要环节

中国越来越多的草莓种植户开始向无公害草莓市场发展,虽然在种植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投入也相对较大,但是产品的附加值高,因此,无公害绿色草莓市场未来发展依旧保持上升的态势。

新产品的开发,吸引消费者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的不断发展,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产品的单位价值,越来越多的新品种草莓进入市场,新品种草莓不但从外形上吸引消费者,同时从口感、营养成分方面也不断发展进步。另外,随

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品种出现在市场上,如奶油草莓(学名:章姬)、牛奶草莓(学名:森研99号)等。这些新鲜草莓口感香甜,营养价值高同时个头比较大,因此在市场上的零售价格相较于普通草莓价格比较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户以及企业开始种植这类价格比较高的草莓品种。

无公害绿色草莓以及有机草莓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草莓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但是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的危害,农户通常会使用化学农药来抑制病虫害,无毒化草莓生产、速冻冷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草莓的种植和销售提供了保障无毒化草莓生产的绿色无公害草莓以及有机草莓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欢。

冷链物流以及网络购物平台的快速发展为生鲜草莓在全国范围的销售提供了保证

目前国内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为新鲜草莓的运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草莓的销售不再局限于主要产区的周边,而是可以进一步深入到内陆其它城市。同时随着网络购物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渠道不断多样化,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价格实惠的产品。

大力发展区域品牌,扩大草莓的品牌效应同时保证草莓的质量

f

主要产区草莓产业相关政策鼓励

例如,“长丰草莓”是合肥市国家级地标性农产品,经过20多年持续发展,安徽长丰草莓产业已成为长丰县新兴农业支柱产业。在过去的2013年,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9.5万亩(195,000亩),是全国设施草莓种植第一大县,亩均产值2.3万元(23,000元人民币),亩均纯收入1.5万元,总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突破45亿元。全县拥有草莓种植户近8万户,从业人员达17万人,受益农民约35万人。

对于“长丰草莓”品牌培育,长丰县政府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草莓产业发展,出台了《长丰县草莓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设立长丰县草莓质量安全提升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重点用于草莓生产经营主体评选奖励、草莓优质种苗选育和试验示范补助、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补助。另外,长丰县又出台了配套文件,即《长丰县草莓新品种引进培育及种苗繁育奖补政策实施细则》,明确了新品种引进、培育奖补及其追加奖补条件,以此促进政策实施。

从2010年起,长丰县开始申报参加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当年品牌价值评估为5.59亿元。到2013年,“长丰草莓”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价值达到了15.30亿元,比2010年增加近10亿元。

“东港草莓”被评为全国百强品牌,其中单项草莓区域品牌排名第一,品牌价值逾9亿元。目前,东港全市草莓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30万吨,产值达到10.5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草莓第一县。目前,“东港草莓”平均亩产为全国1.1吨的1.8倍,共有7万农户从事草莓种植,占全市农户总数的近一半,人均增收198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全市已有近百家草莓加工商贸企业,其中具有出口能力的近20家,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8家,全市年加工草莓4万吨以上,年出口草莓制品3万吨,创汇3000

多万美元,出口量及草莓制品创汇额均占全国的20%以上,是我国最大的草莓出口基地。鲜果除15%左右用于加工外,其余大部分销往东北三省大中城市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少量销往俄罗斯、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随着消费者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一直在提高,这为草莓生产和市场发展提供有力的社会经济条件。草莓采摘的发展,不仅仅能够增加草莓的销量,同时还能发展与草莓相关的产业,增加种植户的收入。在草莓园采摘模式的出现,使产品与旅游观光的结合,不但是消费者很好的了解草莓的种植,以及草莓品质的安全性,同时采摘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推动了种植区域的生态农业发展。

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草莓产量易受到病虫害影响,对市场的影响较大

草莓由于自身特质的影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导致产量的波动,同时对零售价格涨幅影响也相对较大。我国草莓优良品种少比较单一,制约草莓产业的长远发展,主要种植品种中,(如,童子一号、甜查理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量高,但偏酸适口性差,因此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而其他口感较好,市场接

受度高的品种(如,红颜、章姬等),市场需求逐年增多,零售价格相对较高,但适应能力差,易感白粉病等病虫害,栽培难度相对于其他品种较大。

成熟期短,不易采摘

草莓成熟期比较短,一般草莓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所需天数约为30天,此期间平均气温在30℃左右,也可20天便可成熟,而在冬季设施保温栽培下,需要60天左右成熟。在草莓的时令季节,一般在20-30天便可以成熟,但是由于草莓果体偏软,采摘时以人工为主。紧缺的劳动力和日趋升高的人工成本逐渐影响到草莓产业发展,虽然许多种植户在草莓成熟季大力开展生态采摘旅游,但是也很难保证草莓的采摘。草莓是时令性比较强的水果,成熟的草莓需要每天采摘,不然容易错过采摘时间,使草莓品种发生变质,造成种植户的损失。

草莓种苗无序生产经营,假劣种苗流入市场

我国草莓市场虽然发展加快,但是草莓种苗市场则相对比较缺乏规范的管理。目前中国草莓种苗生产主要以正规种苗提供企业、草莓合作社和农户自繁三种形式为主,但是许多企业,合作社以及机构缺乏育种的经验,造成了种苗品种退化、质量参差不齐、种苗带毒时有发生,假劣种苗流入市场,影响草莓种植户的收入,同时还影响草莓的品质以及产量,不利于中国草莓市场的健康发展。

草莓管理较费工,果实不耐贮运及易受污染

草莓成熟期短,果体相对较软,不宜长途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果实的破坏,导致损失。虽然中国近几年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生鲜市场的发展,优质草莓在冷链物流发展的带动下,不断扩大销售范围,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品尝到草莓主产区的优质草莓。但是草莓不易长途运输的特质大大制约了其运输的范围,在运输过程中也极易造成草莓果体的破坏、污染等,使得许多草莓在运输过程中破损,再加上运输成本,使得草莓达到最终消费者的价格相对较高,不利于草莓全国范围的推广。

三公消费禁令对高端草莓销量的影响

高端草莓主要是指无公害绿色以及有机草莓或者是改良研发的新品种草莓,口感较高,果体饱满,如奶油草莓,牛奶草莓等,这类草莓以其亮丽的外表,饱满的外形,酸甜可口的丰富口感,虽然价格偏高,但是一直深受市场的欢迎,尤其被当作居家、送礼的佳品,但是受“三公消费”限令的影响,这类高端草莓的销售受到了影响。虽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但是对于高端水果的消费依旧集中在高收入消费团体,而大众消费对于高端水果的需求虽然有所上升,但是主要以普通草莓为主。

中国草莓市场未来前景展望

大力发展区域品牌建设依旧是中国草莓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品牌建设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发展农产品品牌,不仅能够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也是深度挖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驱动力。

区域品牌集群要快速发展需要政府的参与和扶持。为此,在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上,政府要注重营造舆论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注重改善创业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注重完善市场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注重优化服务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保障力注重创造文化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创新力。

在提升集群品牌的过程中,企业更要尊重品牌、保护知识产权,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另外品牌集群的发展一定要有长期规划,同时还要创新为先,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与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13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草莓区域品牌有:辽宁东港草莓、安徽长丰草莓、四川双流草莓、浙江建德草莓、山东大店草莓。区域性品牌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种植户的收入,保证了草莓的品质,同时树立了良好的区域形象。

鼓励草莓相关的生态观光旅游

草莓生态观光旅游业的不断兴起,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大中城市郊区兴起了自助式的草莓观光旅游业。一般在草莓成熟时,果农开放草莓园,消费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在园内自由采摘草莓,并可在园内享受生态旅游、餐饮,如,“农家乐”等其他服务。这种观光、休闲基地,很好的引导农业向第三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草莓种植的未来依旧向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两者结合和谐发展。

培育高品质草莓,如有机草莓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使得许多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在中国逐渐快速发展。无公害绿色草莓以及有机草莓目前在中国属于高端草莓,有机草莓的营养价值也高于普通草莓,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数据,有机草莓比传统草莓更有营养,美味,有机草莓其营养成分包括抗氧化剂与维他命C,不仅比一般草莓丰富,而且保存期限也较长,同时还有利于改善土壤。中国目前有机草莓种植依旧处于发展阶段,种植户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有机草莓种植技术投入较大,资金投入高,同时认证过程较长等因素影响,但是随着消费者对于高品质草莓需求的不断增加,高品质草莓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积极鼓励培育研发高品质的草莓种苗

关于草莓品种的选择,以前中国主要选取日本草莓品种,但是随着草莓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逐渐重视欧美草莓品种的选择。辽宁作为中国主要草莓产区之一,草莓品种主要来自日本品种特点是品质好,但不耐运、不抗病。从食品安全上来说,草莓又不能滥用农药,所以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而欧美品种抗病、耐运。意大利是世界主要草莓生产国,栽培技术、育苗、生产理念比较先进,把意大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来,很大程度的改善当前辽宁所种植草莓品种的不足。如,富阳市栗园草莓专业合作社带来的“越心”草莓是通过对欧美品种、日本章姬等品种的杂交培育而成的,口感好、抗病性好,虽个头不大,但是甜度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品种,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部分特色草莓种植企业简介

北京百宝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既是经销商也是生产商。北京百宝源位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是生产、销售、配送各类进口、国产水果的专业团队;率先实行了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方针,先后在海南、广西、安徽、山东、河北、内蒙、新疆、辽宁等省份通过自投、联营方式进行开发种植,建立了各种生鲜水果的生产供应基地,并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建立了自己的营销体系,真正实现产、销、配送一条龙服务。目前也是中国最大、最早实现全年365天生产销售鲜食草莓的专业机构。

沂源县安信有机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果品、蔬菜、杂粮、花卉种植、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建成的有机蔬菜300亩、苹果示范园320亩、有机草莓种植项目100亩。安信心形草莓是安信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与日本合作引进的,草莓果型大、产量高、营养丰富,同时还有日本专家全称监督种植过程,硬件设施都采用表转化坚实,草莓品种好,平均亩产达到5,000公斤左右,而每斤的市场零售价格大约在人民币60-100元左右。安信有机农庄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的优惠鼓励政策,灵活的土地政策,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组织,大力发张地方龙头企业,树立地方区域性品牌。

来源:EuromonitorInternational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咖啡行业技术水平及需求变动分析(附报告目录) 1、我国咖啡行业发展现状 咖啡作为舶来品,进入我国已逾两百年。早在18 世纪末,法国传教士就将咖啡引入云南省。1989 年,雀巢在中国推出速溶咖啡,标志着我国进入速溶咖啡消费时代;20 世纪末以来,陆续有台系、欧美系、韩系咖啡店品牌进入大陆市场,国人开始接触到现磨咖啡;目前市场上的现磨咖啡、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等产品中使用的咖啡原料产品主要包括烘焙咖啡豆、咖啡萃取液、速溶咖啡粉及咖啡浓缩液等。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1)烘焙咖啡豆 烘焙咖啡豆是咖啡生豆的粗加工产物,根据品种可以分为阿拉比卡(Arabic)和罗布斯塔(Robusta),同时也对不同产地、粒种大小进行品质区分。目前,在咖啡豆烘焙工艺中,通过调整不同的温度、时长、爆点等参数,实现对咖啡豆的浅度、中度、深度烘焙,不同烘焙程度对口感和风味影响较为明显,可以满足不同咖啡用户对于咖啡口味的需求。 (2)咖啡萃取液 咖啡萃取液可以广泛应用在乳品、饮料、冰激凌、烘焙、糖果制造等领域。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的萃取原液。其中,热萃咖啡原液是通过85℃以上的净化水充分萃取,能够获取咖啡中的水溶性成分,从而得到咖啡的香气和味道;冷萃咖啡原液采用冷萃取技术,经过8 小时以上的浸泡或滴滤,在良好地保留咖啡香气和余韵的同时能够拥有更加醇厚的口感。 (3)速溶咖啡粉 速溶咖啡粉是通过将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而获得的干燥的咖啡提取物。速溶咖啡粉突破

了现煮咖啡局限性,具有使用方便的特性,从而迅速融入食品工业中。在国内,速溶咖啡粉的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作日常冲泡咖啡,而且在食品加工领域,也成为各类咖啡饮料、三合一咖啡粉及糖果、调味乳、甜品、烘焙等各种咖啡口味食品的原料。速溶咖啡在口感上虽略逊于现磨咖啡,但由于其具有高性价比、饮用便捷性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咖啡消费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4)咖啡浓缩液 咖啡豆经过萃取后,水解液经过真空浓缩后回填芳香液,混合均匀再罐装,行业内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生产企业,会在浓缩过程中增加香气回收工艺。由于在常温环境下咖啡浓缩液中蕴含的芳香物质容易挥发,因此,咖啡浓缩液通常以冷藏方式保存。 2、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咖啡烘焙技术工艺 咖啡豆的烘焙是咖啡生豆的化学与物理性质转变转化过程,只有经过烘焙之后才能产生能够释放出咖啡香味的成分,因此,烘焙环节是咖啡生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烘焙豆的品质主要由咖啡生豆决定,同时烘焙设备和工艺也会对口感有重要影响。烘焙工艺主要由烘焙师设置温度曲线决定。通过调整不同的温度、时长、爆点的参数,可以实现对咖啡豆的浅度、中度、深度烘焙,不同程度的烘焙对口感影响较为明显。

新三板市场数据分析报告中金在线

新三板市场数据分析报告 (一) 北京市宝盈律师事务所

前言 新三板市场是专门面向国家级高新区(目前在中关村园区试点)高成长的科技型、创新型非上市股份公司进行股权挂牌转让和定向增资的交易平台。经国务院批准,新三板于2006年1月23日正式启动。新三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宝盈律师事务所2008年开始涉足新三板法律服务,目前已为中关村园区的11家挂牌企业提供了新三板挂牌法律服务,同时正在为中关村园区外的苏州工业园区、无锡新区、上海张江、杭州高新区等十几个国家级高新区的50多家企业提供新三板法律服务,而且宝盈所已经为苏州工业园区、杭州高新区、厦门高新区、大庆高新区、潍坊园区、桂林园区第一家拟登陆新三板的企业提供了专项法律服务。 宝盈所在参与新三板法律服务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对新三板市场的数据进行统计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新三板中介服务机构、企业、投资机构等)全面了解市场及开展工作。值此新三板试点近六年,宝盈所针对现有9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基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新三板市场的建设带来有益的帮助。 北京市宝盈律师事务所 2011年11月

一、数量 新三板市场从2006年1月23日设立以来,共有挂牌企业99家,其中2011年挂牌企业22家,均超出往年。挂牌的企业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例外是2010年少于2009年挂牌公司4家。 图表1:挂牌进度表(单位:家) 二、地区分布 在开展试点的中关村园区,9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布在八个区域,其中挂牌企业最多的是海淀区,有7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图表2:地区分布图(单位:家) 二、地区分布 在开展试点的中关村园区,9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布在八个区域,其中挂牌企业最多的是海淀区,有7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图表2:地区分布图(单位:家)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国内咖啡市场调查报告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主流产品——速溶咖啡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2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问及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0%,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目前市场上的咖啡饮料尽管具有口味纯正、饮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饮用时亦缺乏咖啡文化所体现出的高雅、温馨的情调,因此,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偶尔喝一喝。 主要人群——中青年人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0%,20~30岁占了18.0%。

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 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女性消费者,购买者中也以男性居多。其原因在于咖啡属烟糖类产品,更多为男性所关注。而且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性的青睐。 主要因素——味道诱人 数据:消费者在选购咖啡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呢?本次调查采用10分制让消费者对各种购买考虑因素打分,分数最高的代表其重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味道以8.3分位居第一,其次是饮用方便性,为7.4分;保存期、品牌知名度等各项分值也较高。 分析: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味道是极为重视的,毕竟咖啡是一种饮品,好味道的咖啡才会广受欢迎。同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的方便性与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购买时考虑的一大要素,咖啡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多考虑如何不断改进其味道和如何使咖啡更便于携带,使消费者在饮用时更方便。 主要信息——电视广告 数据:在众多获得咖啡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广告以86.4%的比例成为消费者获取咖啡信息的首要渠道。另外,以促销活动、广播、杂志、报纸等一系列的传播渠道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调查消费者想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咖啡的信息,发现有37.3%的人想通过传媒报道来获取信息,免费试用、传媒广告、朋友推荐等几项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姓名:王向红 班级:会计三班

学号:111102031332 2015-01-06 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摘要: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股票市场,所谓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 晴雨表,可见它对经济的重要性。中国股票市场是一潜力较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对股市未来发展趋势 的判断,是其投融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国股票市场成长之快和成绩之卓著是令人瞩目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 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的分析, 总结了股票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股票市场;现状分析;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引言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从1990 年上海交易所成立以来,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我国股票市场短短的几十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规模。截至2007 年12 月21 日, 沪、深两地上市已达1527家, 上市股票数量1613 只, 总股本达到16848. 86 亿元, 股票市价总值达到310448. 39 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达到859 家, 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 44 家公司同时发行A、B 股; 19 家公司以A 股和H 股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6 家公司以B 股和ADR 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 家公司以B 股和GDR 的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865 只证券中包括A 股655 只, B 股55 只, 其余为基金、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国债、权证等 ( 二) 股权分置改革现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经顺利进入收尾阶段了, 这场史无前例的制度性变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实现了中国股市从漫漫熊市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转折。自2006 年4 月29 日

关于国内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国内咖啡市场的调查报告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主流产品——速溶咖啡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2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问及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0%,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目前市场上的咖啡饮料尽管具有口味纯正、饮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饮用时亦缺乏咖啡文化所体现出的高雅、温馨的情调,因此,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偶尔喝一喝。 主要人群——中青年人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0%,20~30岁占了18.0%。

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 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女性消费者,购买者中也以男性居多。其原因在于咖啡属烟糖类产品,更多为男性所关注。而且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性的青睐。 主要因素——味道诱人 数据:消费者在选购咖啡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呢?本次调查采用10分制让消费者对各种购买考虑因素打分,分数最高的代表其重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味道以8.3分位居第一,其次是饮用方便性,为7.4分;保存期、品牌知名度等各项分值也较高。 分析: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味道是极为重视的,毕竟咖啡是一种饮品,好味道的咖啡才会广受欢迎。同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的方便性与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购买时考虑的一大要素,咖啡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多考虑如何不断改进其味道和如何使咖啡更便于携带,使消费者在饮用时更方便。 主要信息——电视广告 数据:在众多获得咖啡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广告以86.4%的比例成为消费者获取咖啡信息的首要渠道。另外,以促销活动、广播、杂志、报纸等一系列的传播渠道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调查消费者想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咖啡的信息,发现有3

新三板现状及发展前景

新三板现状及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cn 新三板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者:泰莉·道芝 来源:商务智能XXXX第52期 [摘要]新三板从萧条走向繁荣,从高潮走向现在的寒冷随着新三板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新的问题,各方面的法规不断完善。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逻辑和方法是正确的。然而,仍然存在一些缺陷。要尽快实现董事会转移渠道,改变投资者的投资动机,突出上市公司的重点,稳步放开投资者资格限制,修订申报倍数。 [关键词]新三板,协议转让,做市商,公司上市,流动性,估值1简介 设立新三板的目的是填补资本市场的空白。如果它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不能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可以在新的三板上市,这样它们的股票就可以在三板市场流通,为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提供资金。对于在三板市场发展良好的公司,当其规模和财务标准符合创业板市场的要求时,其股票可以通过更换董事会在创业板市场流通,以获得更高的流动性和估值。同样,不符合在创业板继续交易要求的公司可以通过转换到新的第三板市场来避免退市。在建立和完善新三板的过程中,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也正在形成。转让 板有两种方式:一是上市公司退市,到创业板上市;二是新三板上市

公司在符合转股条件后直接申请转股。然而,由于体制因素,第二种方法尚未实现。根据平均数据,创业板的平均流动性和估值均高于新三板市场。投资新三板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可以预期,公司换板进入创业板后,股权投资价值增加,溢价退出。 对于企业来说,新的第三板也成了它的温床因为当新三板的融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时,创业板的流动性和估值高于新三板,转换板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新三板上市条件有助于公司规范治理结构和财务标准,为进入资本市场提供经验,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3 .新三板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现状提出,上市股份可以通过市场营销、协议、招投标或证监会批准的其他转让方式进行转让。然而,根据现行制度,唯一可行的交易方式是协议转让和市场交易,竞争性交易尚未实现。招投标模式的实现有助于新三板市场的完善,从而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到目前为止,做市商交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新三板市场的作用,这表明通过完善交易制度和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等级制度来完善新三板市场的逻辑是可行的。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分析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

中国咖啡市场分析报告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报告目录 一、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 二、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三、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终端消费者分析 2、销售渠道分析 3、投资市场分析 4、行业总体分析 5、发展趋势分析 四、竞争分析 五、咖啡产品swot分析

一、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 跨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饮品日益多样化,咖啡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连在一起带动了咖啡消费量的迅猛增加,形成巨大消费潜在市场。 1.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在中国咖啡消费量近年来保持在3万-4万吨之间,每年市场增长速度在10%-15%。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预测2012年我国的消费量将达到12万吨,市场零售额将达到数百亿人民币。北京市场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8%,全国有13600家咖啡馆,2200家咖啡相关企业,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其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中国市场,而这也正是各大咖啡生产国和咖啡商热衷于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咖啡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文化的魅力就是市场的魅力。速溶咖啡己远远不能代表咖啡消费了,消费者开始认知咖啡的品牌、风格和纯正,知道如何享受咖啡带来的乐趣。"文化咖啡"无疑是现在整个咖啡产业的主流,发展相当迅速。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消费者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密不可分。 3.教育水准、家庭月收入和饮用咖啡的频率呈现明显的正比例关系,意味着咖啡这种西方传入的饮料在中国大陆是一种象征成功阶层的生活方式。 4.行业内部及与相关联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趋向行业标准化发展。 5.根据国家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咖啡加盟行业正以25%的速度增长,而咖啡馆正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亮点。目前,咖啡消费在中国城市里,平均每人每年的咖啡消费量是4杯,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也仅有20杯。而在日本和英国,平均每人每天就要喝一杯咖啡。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著名的茶文化国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巨大的咖啡市场。拥有强大茶文化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咖啡消费潜力,一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之一。国际咖啡组织(ICO)运营部主管巴勃罗.迪布瓦也认为中国市场极具潜力。他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日本每年仅消费25万包咖啡,而如今其消费量达到了700万包。中国市场也已经呈现出沿着这一趋势发展的迹象,因此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咖啡消费市场。”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中国证券市场建立至今,风雨飘荡的走过近30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证券市场获得极大的进步,逐步建立起包括骨片,债券,外汇及多种金融衍生品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市场现存的缺陷也比较显著,市场体制不完善,股权结构特殊,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证券市场监管不力等尚不成熟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结合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对其原因尽享了研究,并总结了中国证券市场现状的解决方案并推动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证券市场,资本,产业结构,市场监管,创新 Abstrac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provides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Sinc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established, wind and rain drifting through nearly 30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our country securities market has had tremendous progress, gradually set up including bone, bonds, foreign exchange and a variety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suchas relatively complete financial market structures. But because startedlat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financial market existing defects is more significant, imperfect market system, the special equity structure, give priority to with retail investors, risk ability is relatively weak, securities market is still immature problem such as poor regulation need to be addressed. Based on China securities marke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enjoy the study the reason,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ecurities market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ecurities market,capital market,regulation , industrial structure innovation. I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

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 喝咖啡在中国大陆仍可说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咖啡店市场调研报告一一.咖啡厅概述: 咖啡厅,是供人喝咖啡的地方。作为社交聚会的地方,人们聚集喝咖啡或茶、听音乐,阅读、下西洋棋或双陆、或聆听诵读。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也开始走进大众生活,不再是一种可想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或许咖啡依旧是那么遥远。的确,咖啡的价位有点高,这和他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咖啡,和中国的茶一样,是一种地方风味。正由于咖啡属于西方文化,加上咖啡店特有的西方情调,因此价格就会高出很多。一间咖啡厅,如果没有优雅的环境,那就不叫咖啡厅了。喝咖啡,属于上流人士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正因为对应上流社会,所以价位会比较高。在咖啡厅里,有中国人向往的异域风情,也有外国人眷恋的故土情怀。咖啡厅,正是一种流行于上流社会并日益红火的中高档场所。 二. 经典实例分析 左岸咖啡 1.地点: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 2.整体概述: 美丽的塞纳河,蜿蜒西流穿过巴黎市中心,河之南就是著名的左岸,以普各伯咖啡馆、“塞纳左岸”咖啡馆为代表的咖啡馆是艺术家朝圣的殿堂!这里曾经是莎士比亚书屋的“第二编辑

部”;海明威在这里构思他的《太阳照样升起》;毕加索在这里与朵拉?玛尔小姐一见钟情;萨特和西蒙?波伏娃在这里讨论“存在与虚无”;俄罗斯的夏加尔来了;美国的亨利?米勒来了;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来了……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几代诗人、作家、画家、哲学家曾在这里驻足停留。 塞纳左岸咖 塞纳左岸”咖啡——汲取欧洲咖啡文化的精髓,源于历史悠久的塞纳河左岸咖啡文化,全力打造心灵栖息的第三空间。 “塞纳左岸”咖啡无关乎中国与巴黎的物理距离??将最纯粹的法国塞纳左岸文化与中国千年文明完美糅合,从而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塞纳左岸”是一种优雅的韵味,一种浪漫情调,一种享受生活的写意。醇香的咖啡,和着甜美浪漫、旋律诱人的法国香颂??偷得浮生半日闲,重拾遗失的浪漫情怀。配上一盘特色点心,甚至还会随手带来他最爱看的报刊,不必说谢谢,这些在“塞纳左岸”咖啡馆里都是理所当然的。而这是无数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生活方式,“塞纳左岸”的咖啡味道,正弥漫在中产阶级聚集的每一个角落。从中你可以体味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奢华,什么是浪漫,什么是优雅?? 三. 实地调研分析 尚水咖啡 1.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公园西门内东北方向人工湖旁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目录 第一篇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一、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二、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三、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四、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一、理论创新酝酿重大突破 二、制度创新将全面推进 三、产品创新将系列化 四、市场组织结构的多元化与专业化趋势 五、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 第二篇论2010年央行首次加息各方影响解读第一章央行年内首度加息对通胀压力影响 第二章各方专家解读央行首次加息 第三章加息如何影响股市 第四章加息后疯狂楼市面临重压

第一篇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历经了十三年跨越式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章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一. 股票市场 中国股票市场始于九十年代初,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自此中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迅速发展了十多年。截止2002年12月底,境内上市公司从1991年的14家增加到1224家,增长了87倍;市价总值从1992年的1048亿元增加到38329亿元,增长了近37倍;投资者开户数从1992年的217万户增加到6884万户,增长了近32倍;市价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93%增加到2000年的53.77%,2001年证券市场股价大幅度下跌,该比例下降为45%,到2002年末,该比例为37.43%,总市值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至今,我国证券市场累计筹资8841.68亿元,其中A股发行筹资4650.25亿元人民币,B股发行筹资46.32亿美元,H股发行筹资204.33亿美元,A股配股筹资2109.2亿元,B股配股筹资3.27亿美元,其他筹资(可转换债券)104.5亿元。表1:股票市场基本概况年份GDP(亿元) 总市值占GDP比流通市值占GDP比上市公司数(个) 总股本(亿股) 1998 78345 24.90% 7.33% 851 2526.77 1999 82067 32.26% 10.01% 949 3088.95 2000 89442 53.77% 17.99% 1088 3791.7 2001 95933 45.37% 15.08% 1160 5218.01 2002 102398 37.43% 12.19% 1224 5875.46 图1:股票市场市值占GDP比表2:2002年股票市场的交易、发行情况(1-12 月) 2002年1-12月2001年1-12月同比增幅股市共筹资金额(亿元) 961.76 1199.21 -19.80% 股票成交额(亿元) 27990.46 38305.18 -26.93% 新增投资者开户数(万户)233.67 849.28 -72.49% 印花税(亿元) 111.95 291.44 -61.59% 发行A股家数(IPO)97 88 10.23% 发行H股家数16 9 77.78% A股配股家数22 126 -82.54% 在我国1200多家的上市公司中,按行业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橡胶、塑料,金属、非金属,批发和零售贸易,综合类等;按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省市,其中以上海、深圳最多。表3: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总数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橡胶、塑料金属、非金属批发和零售贸易综合类医药、生物家数691 195 131 116 99 81 69 占比% 56.22 15.87 10.66 9.44 8.06 6.59 5.61 表4:上市公司地区分布情况总数上海深圳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四川(不含重庆)浙江湖北家数665 140 79 70 69 68 61 61 59 58 占比% 54.11 11.39 6.43 5.70 5.61 5.53 4.96 4.96 4.80 4.72 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依靠资金推动的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大盘的运行方向,目前资金面供应略大于需求。2002年12月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8.6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每

毕业论文关于我国“新三板”市场的研究分析

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关于我国“新三板”市场的研究分析 专业层次:专科 学生:倪璠 学生学号: 68 指导老师:傅代彬 教学单位:电大莲花校区 写作日期: 2015 年 5月 13日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创业板推出后,2010 年我国把资本市场的建设重点转向三板市场。在原中关村科技园非上市股份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的基础上,新三板将纳入更多符合条件的国家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新三板扩容的同时,作为场外市场主要的组织形式,做市商制度是否引入备受各界关注。本文通过对三板市场现状、做市商制度自身特点的分析,认为做市商制度是目前我国新三板的最优选择,它的成功引入将形成更为合理的定价机制,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市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新三板充分发挥其融通资金的功能,引导资本流向优势企业或行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本文对做市商制度的引入后可能产生的问题也作出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新三板做市商制度资本流动

目录 前言............................................................................. (1) 一、“新三板”市场的涵 ............................................................................ (2) (一)“老三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 (2) (二)新三板市场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2) 二、我国新三板现行组织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2) (一)新三板现有的组织方式 (3) (二)新三板现有组织方式存在的问题 (3) 1.协商匹配无法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造成市场资源严重浪费 (3) 2.市场流动性差,无法满足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 (3) 3.信息披露不充分,市场透明度低,风险较大 (3) 三、做市商制度-----新三板市场的良剂 (4) (一)做市商制度的涵及特点 (4) (二)做市商制度的成功实践----以纳斯达克市场为

保险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保险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作者:日期: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走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通常,衡量保险业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保险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而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又主要通过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来评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近年来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速来判断保险业的增长情况,表1提供了相关的资料。 下表显示,从1998年到2 0 0 2年1 —6月这一段时期,我国保费收入年均保 持两位数、且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不仅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世 界保险业同期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我国保险在2 001年和2 002年1 —6月 的增长最为引人注目。在绝对额方面,200 1年全年和2 002年1 —6月分别同比 增长513.6亿元和590.4亿元。在增速方面,2 0 0 1年和2 0 02年1—6月保费 分别同比增长32. 2%、58.0%。这种高增长速度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199 0 —2 000年世界保险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 ,其中发展最快的亚洲新兴保险市 场1990~1998 年的增速也未超过1 6 %。? 表1 我国保费收入增长

?? 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因于:(1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 迅速增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 )保险市场主体的迅速增加以 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保险公司对保险市场的开发,客观上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⑶由于改革的推进,市场的不确定性对社会主体影响的不断增强以及风险保障方式的变化,社会主体对保险的需求也有了较快增长。 当前,我国保险业除了保持高速增长以外,还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的特 点:⑴分红保险保费收入超常增长,传统寿险业务则有所下降。2002年1 —6 月,分红保险保费收入为6 24.1亿元,同比增长1 0 .6倍,传统寿险保费收入41 0. 5亿元,同比下降8.7 %。这表明我国投保人的保险投资意识有了明显增长, 不再单纯将保险看成是一种保障形式。(2)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下降,退保率明显上升。2 00 2年1 —6月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为4 1.1亿元,同比下降3 6 % , 退保率为4.9%,同比增长了4 .8个百分点。这与保险资金运用效果不理想、保 险公司无法完全兑现当初承诺有很大关系。分红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一增一降,一方面表明我国投保人更加成熟,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更加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我 国保险公司只有不断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才能将保险市场的巨大潜 力挖掘出来。(3)财产险平均费率有所下降,保额增加,承保风险加大。2 0 02 年1 —6月财产险平均费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 4个千分点,保额增幅高于保费收 入增幅12.6个百分点。 、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社会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 从2001年1月开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保险学会共同组成的中国保险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 50个大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