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_罗冉

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_罗冉
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_罗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第29卷,第1期,第137-143页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2010,Vol.29,No.1,137-143

评述与展望

Review and Progress

SSR 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罗冉

吴委林

张旸

李玉花*

黑龙江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40*通讯作者,lyhshen@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是建立在PCR 技术上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具有含量丰富、多

态性高、共显性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SSR 分子标记技术

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在作物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分子辅助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和纯度鉴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SSR,分子标记,作物,遗传育种

SSR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

Luo Ran Wu Weilin

Zhang Yang Li Yuhua *

Heilongjiang Harb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150040*Corresponding author,lyhshen@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 DOI:/10.3969/gab.029.000137

Abstract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 a classic technique for molecular marker based on PCR technique,which had many advantages,such as abundance,high polymorphism,co-dominance etc.This paper has clarifi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SR marker,then presents emphatically its application to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and focus on genetic diversity,gene mapping,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construction of genetic map,varietal identification,purity identification and so on.

Keywords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Molecular markers,Crop,Genetics and breed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doi/10.3969/gab.029.000137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国家科技部863项目(2008AA10Z156)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30730078)共同资助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是指在遗传分析上用作标记的基因,也称为标记基因。它可追踪染色体、染色体的某一节段或某一个基因座在家系中传递的任何一种遗传特性。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遗传标

记主要有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ker)、

细胞标记(cytological maker)、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ker)和分子标记(molecular maker)。前3类遗传标记都是对基因的间接表达,并且标记位点少,多态性差,容易受

到环境因素、

季节变化等影响,因此发展比较缓慢。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它

以蛋白质、

核酸分子的突变为基础,检测生物遗传结构及其变异。分子标记技术从本质上讲都是以检测生物个体在基因或基因型上所产生的变异来反映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

并可检测的DNA 序列或蛋白质,狭义的分子标记

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

特异性DNA 片段。

目前广泛应用的DNA 分子标记有三代,分别为第一代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第二代的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序列重复长度多态性(SSR),第三代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本文主要对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1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SSR 也称为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短串联重复(tendom-repeats)或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rlymorphism),它通常是指以2~5个核甘酸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 序列,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也有少数以1~6个核甘酸为串联重复单位。串联重复次数一般为10~50次,如(A)

n

、(TC)n、(TAT)n、(GA-TA)n、(GA)n、(AC)n以及(GAA)n等。同一类微卫星DNA可分布在基因组的不同位置上,长度一般在100bp以下。由于重复次数不同,从而造成了每个位点的多态性(Akkaya et al.,1992;Wang et al.,1994;向道权等,2001)。每个SSR两端的序列一般是相对保守的单拷贝序列,通过这段序列可以设计一段互补寡聚核苷酸引物,对SSR进行PCR扩增,由于SSR 多态性多由简单序列重复次数的差异引起,通常表现为共显性。SSR扩增产物通常采用高浓度的琼脂糖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目前,在所应用的标记中,RFLP标记所需DNA 量较大,步骤较多,周期长,制备探针及检测中要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成本高(邢晋祎和帅素容,2001);RAPD标记因使用的引物比较短,对反应条件极为敏感,稍有改变便影响扩增产物的重现,重复性较差,稳定性不好。另外,RAPD是显性标记,不能区分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无法直接用于基因型分析(刘世涛等,2003);AFLP标记费用比较昂贵,且方法需经多步操作,统计分析困难,对DNA的纯度和内切酶的质量要求很高(姚红伟等,2009);SNP提供的信息较少,且费用较高(李伟等,2009)。相比之下SSR标记具有了以下优点:(1)数量丰富,覆盖整个基因组,揭示的多态性高。(2)具有多等位基因的特性,提供的信息量高。(3)共显性遗传,不易被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淘汰,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David and Michael.,1994;Devey et al.,1996)。(4)易于利用PCR 技术分析,对DNA质量要求低,用量少,不需使用同位素,即使是部分降解的样品也可进行分析。(5)每个位点由设计的引物顺序决定,便于不同的实验室相互交流合作开发引物。

2SSR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在各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在作物育种过程中,无论采用选择或杂交等常规手段,还是依靠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和转基因等生物技术辅助手段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都离不开对遗传资源进行系统化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利用SSR标记的高多态性,结合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数量遗传分析手段,可以对不同亲缘物种进行分类,判断其亲缘关系,评价不同品种的异质性,并进而划分杂交优势群。Manifesto等(1999)对阿根廷的105份小麦品种用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探针检测后发现亲缘关系越近的品种,指纹谱的相关系数越高。Zhang等(2006)用30个SSR标记对来自阿曼的6个小麦品种间的遗传联系和多样性水平的调查表明,3个硬质小麦总的遗传多样性高于3个面包小麦,聚类分析还发现阿曼面包小麦不同于其它品种,然而2个巴基斯坦品种有点接近阿曼品种,可能存在某种未知的联系。在小麦遗传多样性变化动态研究中,Wang等(2007)利用206对SSR引物检测中国西部三省小麦的遗传多样性,通过遗传距离以及聚类分析显示发现云南与西藏小麦品种亲缘关系比云南与新疆以及西藏与新疆的都要近。王利锋等(2009)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基因型,对88份有代表性的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这些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型聚类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聚在一个类群内,但仍有部分品种独立成群。吕广磊等(2009)采用64个SSR标记对96份云南水稻(Oryza sativa)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SR标记能较好地区分云南栽培稻品种,且云南水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存在大量的优质性状可供育种实践选择。徐静静等(2009)用FastPCR软件在大豆疫霉全基因组中搜索到1234个含2~4个重复基元精确SSRs。选择260个SSRs设计引物,经对大豆疫霉5个分离物的基因组DNA检测,有212对(81.5%)有效扩增出SSR特征条带,112对(52.8%)扩增多态性。用18对多态性SSR引物分析了来自美国、中国黑龙江省和福建省大豆疫霉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黑龙江省和福建省分离物的遗传距离最近,美国和福建省分离物的遗传距离最远,大豆疫霉中国分离物与美国分离物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中国分离物可能为外来种。中棉所陈光和杜雄明(2006)人利用SSR分子标记对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海岛棉以来培育的45个国内品种(系)及8个国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53个品种被分为两大类,与系谱来源一致。

3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定位及分子辅助标记中的应用

3.1基因定位

SSR技术是寻找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遗传育种早期选择提供不受环境影响的遗传标

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

DOI:10.3969/gab.029.000137

138

记。同时对目标基因进行精确的定位,也是进一步分离、克隆和导入目标基因的前提。唐媛等(2008)以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国春与101-3杂交后代F

2

为材料,用65对6B染色体上和9对6A染色体上小麦微卫星引物,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小麦微卫星标记Xgwm570与PmX有(9.72±2.40)cM的遗传距离,该结果表明,PmX位于小麦染色体6BL上。陈立军等(2009)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

到F

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

5

代群体。该群体经

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其中3个标记Satt56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并且在F

2

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65-SOYGPATR-Hrcs1-Satt396,其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2.7cM、6.5cM和14.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3.2分子辅助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通过分析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来判断目标基因是否存在(赵卫国等,2006)。因为SSR分子标记的共显性标记,正适用于功能基因或QTL定位研究,便于在育种中对有关的功能基因或QTL的遗传动态进行跟踪,如目标基因与某个分子标记紧密连锁,则通过对分子标记基因型的检测,就能获知目标基因的基因型。分子标记辅助较传统的育种方式有育种周期短、不受外界条件干扰等优点,因而效果显著。

Zhang等(2009)在研究水稻开花期QTLs与耐热性的遗传效应关系时,利用单标记分析发现,SSR标记染色体4号上的RM3735位点以及染色体3号上的RM3586位点与耐热性有明显的关系,尤其是RM3735位点可用于水稻耐热性方面的分子辅助育种研究。滕卫丽等(2008)对7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并利用抗性相关的SSR标记验证抗病毒分子辅助选择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SMV1和SMV3,选出双抗种质17份;单抗种质9份;双感种质44份。利用与抗SMV3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和Satt362进行检测,抗病毒资源筛选的准确率分别达到82.4%和68.8%;利用与抗SMV1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Satt362、HSP176、Satt510、Satt334和Sct_033进行检测,HSP176标记达82.8%,Satt114、Satt510和Satt334标记均达70%以上,可以用作抗病毒分子辅助育种的选择标记。70份大豆种质资源经聚类可划分为两大类群,Ⅰ类群为感病群,Ⅱ类群为抗病群,分组准确

4SSR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基因定位的基础。经典的遗传图谱是根据形态、生理和生化标记构建的,由于这些遗传标记数量在作图群体的两亲本上极为有限而且图谱分辨率饱和度不高,所以发展缓慢。随着分子标记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遗传图谱构建,以SSR分子标记为主遗传图谱构建的基本原理是以SSR位点为基础,在基因组中每隔一定距离找一个多态性的SSR标记,当这些标记达到足够的饱和度后则可利用SSR标记找到基因组中的任何功能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并进行连锁分析,确定该功能基因或QTLs的位置。

陈庆全和张玉光(2009)利用两个优良的籼型水稻恢复系T219和T226衍生的202个重组自交系(RILs)作为作图群体,构建了水稻全基因组连锁图谱。图谱共包括181个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图谱总长1559.6cM。该图谱与多数已经发表的图谱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检测到偏分离标记有33个,除第4、第7和第9染色体没有偏分离标记外,其余染色体都存在偏分离标记,绝大多数偏分离标记偏向于T226。Song等(2004)用439对SSR引物对2个亲本By804(BHO群体)和B73进行多态性检测,在F

2

和F

3

群体中获得153个共显性标记位点,构建了包含151个SSR标记位点高油玉米分子标记连锁图,图谱总长度为1759.1cM,相邻两标记

间的平均距离为11.65cM,而且在F

2

群体中定位了27个影响玉米籽粒油分含量的QTL。黄燕娟等(2008)利用1103对SSR引物(其中716对来自已报道的SSR引物,387对新开发SSR引物)对明恢86与93-11、02428和中花15的多态性进行PCR分析,结果分别检测到多态性标记281个、473个和470个,多态性频率分别为25.48%、42.88%和42.61%。根据各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电子遗传距离,利用Mapdraw evenmarker软件,构建了3张基于明恢86的SSR电子遗传图谱。Cregan等(1999)将3种不同群体构建的3个大豆遗传图谱整合成1张含

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SSR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139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有20个连锁群的大豆图谱,共有1423个标记,其中SSR标记606个。Nguyen等(2004)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了陆地棉的分子遗传图谱,图谱长度达5519cM,共具有1160个标记位点。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因克隆技术,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ng)又称定位克隆(positional cloning),1986年首先由剑桥大学的Coulson等(1986)提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无须事先知道基因的DNA序列,也不用了解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什么就可以直接克隆基因。图位克隆技术首先在拟南芥中取得成功,后来在番茄(Frary et al.,2000)、大麦(Feng et al.,2005)、小麦(凌宏清和Beat,2001)、甜菜(Hohmann et al.,2003)中也利用了这一方法。在水稻中,高精密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构建成功(Yu et al.,2002),以及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的公布(Goff et al.,2002;Chen et al.,2002),为水稻基因的精细定位以及后续的图位克隆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李家洋研究小组克隆了MOC1基因,该基因表达的蛋白能够促进腋芽的分生(Li et al.,2003)。中科院院士Sun等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Wu et al.,2008)领导的“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国家创新团队首次发现并成功克隆调控水稻开花时间、影响其生长周期的基因。

5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品种和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5.1品种鉴定

近年来,由于骨干自交系的频繁使用,导致品种间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用传统鉴定方法难以判别品种和亲本自交系之间的亲子关系,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便可解决这一难题。SSR能直接反映个体间DNA水平上的差异,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特异性。姚文华等(2009)利用SSR标记技术对23份玉米自交系和4个测验种进行杂优类群研究,从117对引物中筛选出77对扩增带谱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398个等位基因变异,计算27个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GD)在0.1074~0.4380,平均0.2880。GD大于0.3100的组合具有明显产量优势,GD小于0.2880组合的产量优势较弱。根据分子聚群并结合产量。和系谱来源分析,将27份自交系划分为3个杂种优势群。秦君等(2008)利用Treeco(Neighbour-joining方法)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聚类,发现绥农14系谱亲本随培育时期不同而聚在不同类别,与亲本来源及组合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分析绥农14系谱中遗传物质的传递,发现在12.97%的位点上子代拥有与父母本均不相同的等位变异,品种育成年代越早这种现象越明显。47.72%的位点能够追溯到亲本来源,除绥农14接受父母本遗传物质相当外,其它4个品种均有偏亲现象,来自父本的遗传物质多于母本。经过5代的遗传重组,绥农14的遗传物质与祖先亲本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绥农14及其系谱亲本的遗传关系反映了品种更新换代的特征及组合方式的变化。张杰等(2009)利用87对多态性SSR和EST-SSR引物,对57份棉属种间杂交渐渗系及其6个代表性血缘亲本进行了鉴定分析。共检测到540个等位变异,多态性等位变异占95.8%,EST-SSR变异占63.9%,41个SSR标记定位在棉花基因组的22条染色体上。种质间成对相似系数为0.553~0.937,平均为0.748。渐渗系的SSR聚类与种质材料的系谱来源基本吻合,而和农艺性状聚类结果相差很大,前者更能反映其亲缘关系。

5.2纯度鉴定

种子纯度是评价种子质量的主要指标,种子纯度的降低会明显降低农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因此对杂交种子纯度的快速、准确、有效的鉴定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品种纯度检验进入到基因水平。品种间形态、生化及DNA分子标记上的区别,归根到底是品种间在基因序列及表达上的区别。分子鉴定是以品种DNA片段作为检测对象,采用电泳方法检测基因组DNA结构与组成,通过分析DNA水平上的差异来检验品种纯度,有很高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因而可以鉴定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目前,以PCR扩增为基础的SSR标记技术在此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蒋益敏等(2009)以南校18号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为材料,对胚芽和干种子的DNA进行提取,对24对SSR 引物进行筛选,有3对特异性引物6mmc0241、umc2025、phi323152可用于南校18号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的纯度鉴定。黄成志等(2009)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种子中优88、协优88和全丰优88的真伪和纯度,并将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发现3个杂交种的SSR分子标记鉴定和田间鉴定的结果基本上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用SSR检测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是完全可行的。朱美霞等(2005)以86-1号、冀棉668、新棉99B、中棉19及中棉12共5个棉花栽培品种为材料,通过15对

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

DOI:10.3969/gab.029.000137

140

SSR引物对5个品种各选100个单株的检测和引物组合法检测,发现中棉12品种纯度最高为98%,86-1号最低为85%。证明引物组合法具有高效性和结果可靠性,完全可以用于检测品种纯度。

6展望

分子水平遗传标记的发展和利用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多年,但它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中。SSR 标记技术以其丰富的多态性、共显性遗传、重复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在至动植物的构建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种质资源评估、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品种真实性和种子纯度鉴定等领域的研究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且它在人类基因诊断和预测方面也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虽然SSR分子标记有以上诸多优点,但它一般需要建立筛选基因组文库、克隆测序、引物设计等一系列实验。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且SSR标记中所使用的引物不同,实验结果差异较大。在进行开发应用时,须首先克隆微卫星位点,得到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以设计引物,这给微卫星标记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Copeland et al.,1993; Primmer and Ellegren,1998;Rongwen et al.,1995)。此外,在遗传图谱的构建中,SSR技术只能对重复序列区域进行染色体定位,若要构建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则通常结合其它分子标记技术以增加相邻重复序列之间的遗传标记数目。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微卫星DNA的不断发现,新的序列大量进入GenBank 数据库中,可利用的成品微卫星序列引物对会越来越多,SSR标记技术将会得到逐步完善,并将成为一种简便、快捷、高效的分子标记分析手段,在动植物和人类疾病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Akkaya M.S.,Bhagwat A.A.,and Cregan P.B.,1992,Length polymorphisms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 DNA in soybean, Genetics,132(4):1131-1139

Coulson A.,Sulston J.,Brenner S.,and Karn J.,1986,Toward a physical map of the genome of the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Proc.Natl.Acad.Sci.,USA,83(20):7821-7825 Chen G.,and Du X.M.,2006,Genetic diversity of source germplasm of upland cotton in China as determined by SSR marker analysis,Yichuan Xuebao(Acta Geneti ca Sinica), 33(8):733-745(陈光,杜雄明,2006,我国陆地棉基础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子标记分析,遗传学报,33(8): 733-745)

Chen L.J.,Guo Q.,Liu Y.X.,Li X.Y.,Zhao Y.L.,Shan D.P.,and

Chen Q.S.,2009,SSR markers for resistance gene to Cer-cospora sojina hara race1,Zhongguo Nongxue Tongbao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5(9):43-46(陈立军,郭强,刘迎雪,李祥羽,赵远玲,单大朋,陈庆山,2009,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中国农学通报,25(9):43-46)

Chen M.,Presting G.,Barbazuk W.B.,Goicoechea J.L.,Black-mon B.,Fang G.,Kim H.,Frisch D.,Yu Y.,Sun S.,Higing-bottom S.,Phimphilai J.,Phimphilai D.,Thurmond S., Gaudette B.,Li P.,Liu J.,Hatfield J.,Main D.,Farrar K., Henderson C.,Barnett L.,Costa R.,Williams B.,Walser S., Atkins M.,Hall C.,Budiman M.A.,Tomkins J.P,Luo M., Bancroft I.,Salse J.,Regad F.,Mohapatra T.,Singh N.K., Tyagi A.K.,Soderlund C.,Dean R.A.,and Wing R.A., 2002,An integrated physical and genetic map of the rice genome,The Plant Cell,14(3):537-545

Chen Q.Q.,and Zhang Y.S.,2009,Distorted segreg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linkage map of SSR markers in indica rice,Fenzi Zhiwu Yuzhong(Molecular Plant Breed ing),7(4):685-689(陈庆全,张玉山,2009,籼型水稻SSR 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偏分离分析,分子植物育种, 7(4):685-689)

Copeland N.G.,Jenkins N.A.,Gilbert D.J.,Eppig J.T.,Maltais L.

J.,Miller J.C.,Dietrich W.F.,Weaver A.,Lincoln S.E., Steen R.G.,Stein L.D.,Nadeau J.H.,and Lander E.S.,1993,

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the mouse: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Science,262(5310):57-66

Cregan P.B.,Jarvik T.,Bush A.L.,Shoemaker R.C.,Lark K.G., Kahler A.L.,Kaya N.,VanToai T.T.,Lohnes D.G.,Chung J., and Specht J.E.,1999,An integratedgenetic linkagemap of the soybean genome,Crop Sci.,39:1464-l490

Devey M.E.,Smith D.N.,Neale D.B.,Moran G.F.,and Bell J.C., 1996,A genetic linkage map for Pinus radiata based on RFLP,RAPD and microsatellite markers,Theor.Appl.

Genet.,92(6):673-679

David N.S.,and Michael E.D.,1994,Occurrence and inheritance of microsatellites in Pinus radiata,Genome,37(6):977-983 Frary A.,Nesbitt T.C.,Fray A.,Grandillo S.,Knaap E.V.D., Cong B.,Liu J.P.,Meller J.,Elber R.,Alpert K.B.,and Tanksley S.D.,2000,fW2: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key to the evolution of tomato fruit size,Science,289(7):85-88 Feng Z.G.,Zhang L.L.,Zheng Y.Z.,and Ling H.Q.,2005,Further molecular evidence for the Hordeum vulgare ssp.Sponta-neum in Tibet as ultimate progenitor of chinese culivated barley,High Technology Letters,11(3):320-324

Goff S.A.,Ricke D.,Lan T.H.,Presting G.,Wang R.,Dunn M., Glazebrook J.,Sessions A.,Oeller P.,Varma H.,Hadley D., Hutchison D.,Martin C.,Katagiri F.,Lange B.M., Moughamer T.,Xia Y.,Budworth P.,Zhong J.,Miguel T.,

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SSR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141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Paszkowski U.,Zhang S.,Colbert M.,Sun W.L.,Chen L., Cooper B.,Park S.,Wood T.C.,Mao L.,Quail P.,Wing R., Dean R.,Yu Y.,Zharkikh A.,Shen R.,Sahasrabudhe S., Thomas A.,Cannings R.,Gutin A.,Pruss D.,Reid J.,Tavti-gian S.,Mitchell J.,Eldredge G.,Scholl T.,Miller R.M., Bhatnagar S.,Adey N.,Rubano T.,Tusneem N.,Robinson R.,Feldhaus J.,Macalma T.,Oliphant A.,and Briggs S., 2002,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Oryza sativa L.

ssp.Japonica),Science,296(5565):92-100

Huang C.Z.,Huang W.Z.,Yan M.J.,Hu J.T.,Lv Z.W.,Lei S.F., and Ran Y.X.,2005,Identification of true or false and purity of hybrid rice with SSR molecular marker,Anhui Nongye Kexue(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37(8): 3437-3438(黄成志,黄文章,严明建,胡景涛,吕直文,雷树凡,冉彦秀,2009,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真伪与纯度,安徽农业科学,37(8):3437-3438)

Hohmann U.,Jacobs G.,Telgmann A.,Gaafar R.M.,Alam S., and Jung C.,2003,A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 library of sugar beet and a physical map of the region en-compassing the boling gene B,Mol.Gen.Genomics,269(1): 126-136

Huang Y.J.,Hua Y.P.,Liu H.Q.,Su J.,Chen J.M.,and Wang F., 2008,Construction of three SSR genetic E-maps based on rice cultivar Minghui86,Fenzi Zhiwu Yuzhong(Molecular Plant Breeding),6(4):655-663(黄燕娟,华亚鹏,刘华清,苏军,陈建民,王锋,2008,三个基于水稻明恢86的SSR电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分子植物育种,6(4):655-663)

Jiang Y.M.,Li T.C.,Meng C.,and Liang Q.P.,2009,Identifica-tion on seed purity of maize hybrid Nanxiao18by SSR marker,Guangxi Nongye Kexue(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40(5):464-467(蒋益敏,李体琛,蒙成,梁庆平,2009,利用SSR标记鉴定玉米杂交种南校18号种子纯度,广西农业科学,40(5):464-467)

Lv G.L.,Lin Z.L.,Bai X.G.,Kyung-Ho M.,Fu J.,Liu F.F., Huang X.Q.,Jae-Gyun G.,and Cheng Z.Q.,2009,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 genetic diverity in cultivated rice from yunnan,Zhiwu Xuebao(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44(4):457-463(吕广磊,蔺忠龙,白现广, Kyung-Ho Ma,付坚,刘芳芳,黄兴奇,Jae-Gyun Gway,程在全,2009,云南栽培稻种SSR遗传多样性比较,植物学报,44(4):457-463)

Ling H.Q.,and Beat K.,2001,Towards map-based cloning of the leaf rust dis ease resistance gene Lr1in wheat,Yichuan (Hereditas)(Beijing)),23(1):44(凌宏清,Beat Keller,2001,图位克隆小麦抗叶锈基因Lr1,遗传,23(1):44)

Liu S.T.,Li W.D.,Lu W.G.,and Zhang S.,2003,RFLP and RAPD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dentification of plant nematodes,Henan Nongye Kexue(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10:31-33(刘世涛,李卫东,卢为国,

张穗,2003,RFLP和RAPD技术及其在植物线虫鉴定中的应用,河南农业科学,10:31-33)

Li W.,Zhou L.M.,Wang H.L.,Zhang M.C.,Liu Z.Q.,and Guo Q.H.,2009,SNP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imal husbandry,Heilongjiang Dongwu Fanzhi(Herlongjiang Journal of Animal Reproduction),6(17):11-12(李伟,周立民,王洪亮,张明臣,刘增清,郭权和,2009,SNP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黑龙江动物繁殖,6(17):11-12)

Li X.Y.,Qian Q.,Fu Z.M.,Wang Y.H.,Xiong G.S.,Zeng D.L., Wang X.Q.,Liu X.F.,Teng S.,Hiroshi F.,Yuan M.,Luo D., Han B.,and Li J.,2003,Control of tilleringin rice,Nature, 422:618-621

Manifesto M.M.,Schlatter A.R.,Hopp H.E.,Súarez E.Y.,and Dubcovsky J.,1999,Bread wheat(Triticum aestivum)fin-gerprinting using microsatellites In:Intermational Plant and Animal Genome Conference:Abstract,San Diego,CA,pp.

137

Nguyen T.B.,Giband M.,Brottier P.,Risterucci A.M.,and La-cape J.M.,2004,Wide coverage of the tetraploid cotton genome using newly develop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Theor.

Appl.Genet.,109(1):167-175

Primmer C.R.,and Ellegren H.,1998,Patterns of molecular evolution in avian microsatellites,Mol.Biol.Evol.,15(8): 997-1008

Qin J.,Li Y.H.,Liu Z.X.,Guan R.X.,Zhang M.C.,Chang R.

Z.,Li G.M.,Ma Z.Y.,and Qiu L.J.,2008,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s of elite soybean(Glycine max), cultivars Suinong14pedigree revealed by SSR markers, Zhongguo Nongye Kexue(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41

(12):3999-4007(秦君,李英慧,刘章雄,关荣霞,张孟臣,

常汝镇,李广敏,马峙英,邱丽娟,2008,用SSR分子标记解析大豆品种绥农14与系谱亲本间的遗传关系,中国农业科学,41(12):3999-4007)

Rongwen J.,Akkaya M.S.,Bhagwat A.A.,Lavi U.,and Cregan P.B.,1995,The use of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for soy-bean genotype identification,Theor.Appl.Genet.,90(1): 43-48

Song X.F.,Song T.M.,Dai J.R.,Rocheford T.,and Li J.S.,2004, QTL mapping of kernel oil concen tration with highoilmaize by SSR markers,Maydica,49(1):41-48

Teng W.L.,Li W.B.,Han Y.P.,Qiu L.J.,Chang R.Z.,and Guan R.X.,2008,Identification of the SMV resistance assessment and assisted selection SSR markers in soybean,Zhongguo Youliao Zuowu Xuebao(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30(2):224-228(滕卫丽,李文滨,韩英鹏,邱丽娟,常汝镇,关荣霞,2008,大豆种质对SMV抗性鉴定的SSR辅助选择,中国油料作物学报,30(2):224-228)

Tang Y.,Fu T.H.,and Jia M.J.,2008,SSR Marker of a novel wheat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Huabei Nongxue-

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

DOI:10.3969/gab.029.000137

142

bao(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23(5):127-130(唐媛,傅体华,贾明娟,2008,SSR标记定位一个新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华北农学报,23(5):127-130)

Wang H.Y.,Wang X.E.,Chen P.D.,and Liu D.J.,2007,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Yunnan,Tibetan,and Xinjiang wheat using SSR markers,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34(7):623-633

Wang L.F.,Li H.Y.,Tang B.J.,Cheng Z.Q.,Wang Z.H.,and Tie S.G.,2009,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Henan maize lan-drace by phenotype and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markers,Zhongguo Nongye Kexue(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42(4):1136-1144(王利锋,李会勇,唐保军,程泽强,王振华,铁双贵,2009,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中国农业科学,42(4): 1136-1144)

Wang Z.,Weber J.,Zhong G.,and Tanksley S.D.,1994,Survey of plant short tandem DNA repeats,Theor.Appl.Genet.,88

(1):1-6

Wu C.Y.,You C.J.,Li C.H.,Long T.,Chen G.X.,Byrne M.E., and Zhang Q.F.,2008,Encoding a Cys2/His2-type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acts as a master switch from vegetative to floral development in rice,PNAS,105(35): 12915-12920

Xing D.Q.,Cao H.H.,Cao Y.G.,Yang J.P.,Hang L.J.,Wang S.

C.,and Dai J.R.,2001,Construction of a genetic map and

lo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yield component traits in maize by SSR markers,Yichuan Xuebao(Acta Genetica Sinica),28(8):778-784(向道权,曹海河,曹永国,杨俊品,黄烈健,王守才,戴景瑞,2001,玉米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产量性状基因定位,遗传学报,28(8):778-784)

Xu J.J.,Wang X.M.,Wu X.F.,and Zhu Z.D.,2009,Development of polymorphic SSR markers for Phytophthora sojae and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Zhiwu Bingli Xuebao(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39(4):337-346(徐静静,王晓鸣,武小菲,朱振东,2009,大豆疫霉多态性SSR标记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病理学报,39(4):337-346)

Xing J.Y.,and Shuai S.R.,2001,RFLP and PCR-RFLP 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breeding pigs,Xuqinye(Livestock and Povltry Indvstry),7:24-25(邢晋祎,帅素容,2001,RFLP-PCR-RFLP技术与猪分子育种,畜禽业,7:24-25)

Yao H.W.,Yuan X.,Fu X.,and Jing N.N.,2009,AFLP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 an d its application in aquatic animals, Xiandai Yuye Xinxi(Modern Fisheries Infor mation),7(24): 22-24(姚红伟,袁霞,付鑫,景娜娜,2009,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现代渔业信息,7(24): 22-24)

Yu J.,Hu S.,Wang J.,Wong G.K.,Li S.,Liu B.,Deng Y.J.,Dai L.,Zhou Y.,Zhang X.Q.,Cao M.L.,Liu J.,Sun J.D.,Tang J.B.,Chen Y.J.,Huang X.B.,Lin W.,Ye C.,Tong W.,Cong

L.J.,Geng J.N.,Han Y.J.,Li L.,Li W.,Hu G.Q.,Huang X.

G.,Li W.J.,Li J.,Liu Z.W.,Li L.,Liu J.P.,Qi Q.H.,Liu J.S.,

Li L.,Li T.,Wang X.G.,Lu H.,Wu T.T.,Zhu M.,Ni P.X.,Han

H.,Dong W.,Ren X.Y.,Feng X.L.,Cui P.,Li X.R.,Wang

H.,Xu X.,Zhai W.X.,Xu Z.,Zhang J.S.,He S.,Zhang J.G.,

Xu J.C.,Zhang K.L.,Zheng X.W.,Dong J.H.,Zeng W.F., Tao L.,Ye J.,Tan J.,Ren X.,Chen X.W.,He J.,Liu D.F., Tian W.,Tian C.G.,Xia H.A.,Bao Q.Y.,Li G.,Gao H.,Cao T.,Wang J.,Zhao W.M.,Li P.,Chen W.,Wang X.D.,Zhang Y.,Hu J.F.,Wang J.,Liu S.,Yang J.,Zhang G.Y.,Xiong Y.

Q.,Li Z.J.,Mao L.,Zhou C.S.,Zhu Z.,Chen R.S.,Hao B.C., Zheng W.M.,Chen S.Y.,Guo W.,Li G.J.,Liu S.Q.,Tao M., Wang J.,Zhu L.H.,Yuan L.P.,and Yang H.M.,2002,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Oryza sativa L.ssp indica), Science,296(5565):79-92

Yao W.H.,Luo L.M.,Wang Y.F.,Huang Y.X.,Duan Z.L.,Xu C.

X.,Chen H.M.,Tan J.,and Fan X.M.,2009,Heterotic grouping of27maize inbred lines divided by SSR markers and yields,Yumi Kexue(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17(1): 54-58(姚文华,罗黎明,汪燕芬,黄云霄,段智利,徐春霞,陈洪梅,谭静,番兴明,2009,利用SSR标记和产量对27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玉米科学,17(1):54-58) Zhang G.L.,Chen L.Y.,Xiao G.Y.,Xiao Y.H.,Chen X.B.,and Zhang S.T.,2009,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to detect QTL related to heat tolerance in rice(Oryza sativa L.)using SSR markers,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8(4):482-487 Zhang J.,Liu X.J.,Sun J.L.,Jia Y.H.,and Du X.M.,2009,SSR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analysis of the introgressed lines from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in cotton,Zhiwu Yichuan Ziyuan Xuebao(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10(1): 60-67(张杰,刘晓杰,孙君灵,贾银华,杜雄明,2009,棉花种间杂交渐渗系SSR及农艺性状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0(1):60-67)

Zhang P.,Dreisigacker S.,Buerkert A.,Alkhanjari S.,Melchinger

A.E.,and Warburton M.L.,2006,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

tionships of wheat landraces from Oman investigated with SSR markers,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53(7): 1351-1360

Zhao W.G.,Miao X.X.,Pan Y.L.,and Huang Y.P.,2006,SSR and ISSR molecular markers and their usage in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mulberry tress,Jiangsu Canye(Jiangsu Sericul-ture),28(4):1-5(赵卫国,苗雪霞,潘一乐,黄勇平,2006,SSR 和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桑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江苏蚕业,28(4):1-5)

Zhu M.X.,Li Y.Z.,Wang J.S.,Hou Y.M.,and Meng Y.L.,2005, Purity identification of cotton varieties with SSR technique, Anhui Nongye Kexue(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33(11):2010-2016(朱美霞,李英芝,王建书,侯英梅,孟艳玲,2005,利用SSR方法鉴定棉花品种纯度,安徽农业科学,33(11):2010-2016)

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SSR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143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 3分(内容丰富) 编辑词条 分子标记技术在搜搜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摘要 Molecular Markers 【分子标记的概念】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 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与其他几种遗传标记——形态学标记、生物化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相比,DNA分子标记具有的优越性有:大多数分子标记为共显性,对隐性的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的DNA都可用于标记分析;分子标记揭示来自DNA的变异;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连锁;检测手段简单、迅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现在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有数十种,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基因组作图、基因定位、物种亲缘关系鉴别、基因库构建、基因克隆等方面。 分子标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分子标记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片段。 理想的分子标记必须达以下几个要求:(1) 具有高的多态性;(2) 共显性遗传,即利用分子标记可鉴别二倍体中杂合和纯合基因型;(3) 能明确辨别等位基因;(4) 遍布整个基因组;(5) 除特殊位点的标记外,要求分子标记均匀分布于整个基因组;(6) 选择中性(即无基因多效性);(7) 检测手段简单、快速(如实验程序易自动化);(8) 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尽量低廉;(9) 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重复性好(便于数据交换)。但是,目前发现的任何一种分子标记均不能满足以所有要求。 【分子标记的种类】 一、基于分子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 此类标记技术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解及凝胶电泳分离不同的生物 DNA 分子,然后用经标记的特异 DNA 探针与之进行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或非同位素显色技术来揭示 DNA 的多态性。 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1974年Grodzicker等创立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它是一种以DNA—DNA杂交为基础的第一代遗传标记。RFLP基本原理:利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并切割不同生物个体的基因组DNA,得到大小不等的DNA片段,所产生的DNA数目和各个片段的长度反映了DNA分子上不同酶切位点的分布情况。通过凝胶电泳分析这些片段,就形成不同带,然后与克隆DNA探针进行Southern

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_罗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第29卷,第1期,第137-143页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2010,Vol.29,No.1,137-143 评述与展望 Review and Progress SSR 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罗冉 吴委林 张旸 李玉花* 黑龙江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40*通讯作者,lyhshen@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 摘 要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是建立在PCR 技术上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具有含量丰富、多 态性高、共显性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了SSR 分子标记技术 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在作物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分子辅助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和纯度鉴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SSR,分子标记,作物,遗传育种 SSR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 Luo Ran Wu Weilin Zhang Yang Li Yuhua * Heilongjiang Harb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150040*Corresponding author,lyhshen@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 DOI:/10.3969/gab.029.000137 Abstract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 a classic technique for molecular marker based on PCR technique,which had many advantages,such as abundance,high polymorphism,co-dominance etc.This paper has clarifi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SR marker,then presents emphatically its application to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and focus on genetic diversity,gene mapping,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construction of genetic map,varietal identification,purity identification and so on. Keywords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Molecular markers,Crop,Genetics and breed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doi/10.3969/gab.029.000137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国家科技部863项目(2008AA10Z156)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30730078)共同资助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是指在遗传分析上用作标记的基因,也称为标记基因。它可追踪染色体、染色体的某一节段或某一个基因座在家系中传递的任何一种遗传特性。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遗传标 记主要有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ker)、 细胞标记(cytological maker)、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ker)和分子标记(molecular maker)。前3类遗传标记都是对基因的间接表达,并且标记位点少,多态性差,容易受 到环境因素、 季节变化等影响,因此发展比较缓慢。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它 以蛋白质、 核酸分子的突变为基础,检测生物遗传结构及其变异。分子标记技术从本质上讲都是以检测生物个体在基因或基因型上所产生的变异来反映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 并可检测的DNA 序列或蛋白质,狭义的分子标记 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 特异性DNA 片段。 目前广泛应用的DNA 分子标记有三代,分别为第一代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第二代的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序列重复长度多态性(SSR),第三代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本文主要对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1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SSR 也称为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短串联重复(tendom-repeats)或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rlymorphism),它通常是指以2~5个核甘酸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 序列,

分子标记技术综述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药材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技术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1]。与其他几种遗传标记——形态学标记、生物化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相比,DNA分子标记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大多数分子标记为共显性,对隐性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的DNA都可用于标记分析;分子标记揭示来自DNA的变异;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连锁;检测手段简单、迅速[2]。 技术种类及原理 分子标记技术自诞生起已研究出数十种,尽管方法差异显著,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用到了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电泳等检测手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有以下几种: 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 RFLP是最早开发的分子标记技术,指基因型间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上的碱基插入、缺失、重排或突变引起的,是由Grodzicker等于1974年创立的以DNA-DNA杂交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并切割不同生物个体的基因组DNA,得到大小不等的DNA片段,所产生的DNA数目和各个片段的长度反映了DNA分子上不同酶切位点的分布情况[3]。通过凝胶电泳分析这些片段,就形成不同带,然后与克隆DNA探针进行Southern 杂交和放射显影,即获得反映个体特异性的RFLP图谱。它所代表的是基因组DNA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产生片段在长度上差异。由于不同个体的等位基因之间碱基的替换、重排、缺失等变化导致限制内切酶识别和酶切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基因型间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 RFLP的等位基因其有共显性特点,可靠性高,不受环境、发育阶段或植物器官的影响。RFLP标记位点数量不受限制,通常可检测到的基因座位数为1—4个,标记结果稳定,重复性好。RFLP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克隆可表现基因组DNA多态性的探针较为困难;另外,RFLP分析工作量大,成本高,使用DNA量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核酸杂交技术,不易自动化,尽管结合PCR技术,RFLP仍在应用,但已不再是主流分子标记。 2.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RAPD) RAPD技术是1990年由William和Welsh等人利用PCR技术发展的检测DNA多态性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随机引物(一般为8—10bp)通过PCR反应非定点扩增DNA片段,然后用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DNA片段的多态性。扩增片段多态性便反映了基因组相应区域的DNA多态性。RAPD所使用的引物各不相同,但对任一特定引物,它在基因组DNA序列上有其特定的结合位点,一旦基因组在这些区域发生DNA片段插人、缺失或碱基突变,就可能导致这些特定结合位点的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扩增产物数量和大小发生改变,表现出多态性[4]。就单一引物而言,其只能检测基因组特定区域DNA多态性,但利用一系列引物则可使检测区域扩大到整个基因组,因此,RAPD可用于对整个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检测,也可用于构建基因组指纹图谱。 与RFLP技术相比,RAPD技术操作简便快速,省时省力,DNA用量少,同时无需设计特定的引物,扩增产物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但RAPD也存在一些缺点:(1)RAPD标记是一个显

分子遗传学名词解释

2014分子遗传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可被转录形成mRNA,并进而翻译成多肽链,构成各种结构蛋白质,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酶和激素等。 2、调节基因(Regulatory gene):指某些可调节控制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合成阻遏蛋白和转录激活因子。其突变可影响一个或多个结构基因的功能,或导致一个或多个蛋白质(或酶)量的改变。 3、基因组(genome):基因组(应该)是整套染色体所包含的DNA分子以及DNA 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指令。或单倍体细胞核、细胞器或病毒粒子所含的全部DNA或RNA。 4、C值悖理(C-v a l u e p a r a d o x):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同生物在进化上所处的地位及复杂性之间无严格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理(C——value paradox)。 N值悖理(N-v a l u e p a r a d o x):物种的基因数目与生物进化程度或生物复杂性的不对应性,这被称之为N(number of genes)值悖理(N value paradox)或G(number of genes)值悖理。 5、基因家族(gene family):由同一个祖先基因经过重复(duplication)与变异进化而形成结构与功能相似的一组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家族。 6、孤独基因(orphon):成簇的多基因家族的偶尔分散的成员称为孤独基因(orphon) 。 7、假基因(pseudogene): 多基因家族经常包含结构保守的基因,它们是通过积累突变产生,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在一些例子中,突变使基因功能完全丧失,这样的无功能的基因拷贝称为假基因,经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8、①卫星DNA(Satellite DNA):是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重复程度最高的成分,由非常短的串联多次重复DNA序列组成。 ②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 :一般位于端粒处,由几百个核苷酸对的单元重复组成。 ③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由2-20个左右的核苷酸对的单元重复成百上千次组成。 ④隐蔽卫星DNA(cryptic satellite DNA):用密度梯度离心分不出一条卫星带,但仍然存在于DNA主带中的高度重复序列 9、DNA指纹(DNA fingerprints):小卫星DNA是高度多态性的,不同个体,各自不同。但其中有一段序列则在所有个体中都一样,称为“核心序列”,如果把核心序列串联起来作为探针,与不同个体的DNA进行分子杂交,就会呈现出各自特有的杂交图谱,它们和人的手纹一样,具有专一性和特征性,因个体而异,因而称为“DNA指纹”。 10、超基因(super gene) :是指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紧密连锁的若干个基因座,它们作用于同一性状或一系列相关性状。 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是DNA序列相似,但功能不一定相关的若干个单拷贝基因或若干组基因家族的总称。 1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主要是指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顺序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 12、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可示踪染色体、染色体片段、基因等传递轨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分子遗传标记是近年来现代遗传学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DNA分子标记的概念,以及RFLP、RAPD、ALFP、STS、SSR和SNP为代表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主要方法,并简单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最后探讨了其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分子标记;应用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在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所构建的遗传图谱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其它遗传标记相比较,DNA分子标记具有诸多优点,如:遗传稳定,多态性高,多为共显性,数量丰富,遍及整个基因组,操作简便。这些优点使其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化分类、遗传育种、医学等方面,成为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主流之一。 1DNA分子标记的概念 遗传标记是基因型特殊的易于识别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遗传学的建立到现在,遗传标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表现出了4种类型:1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指生物的外部特征特性,包括质量性状作遗传标记和数量性状作遗传标记;2细胞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主要指染色体组型和带型;3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指生物的生化特征特性,主要包括同工酶和贮藏蛋白两种标记;4DNA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是以生物大分子(主要是遗传物质DNA)的多态性为基础的一种遗传标记。前3种标记是对基因的间接反映,而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与其它遗传标记相比较,DNA分子标记具有诸多优点,如:遗传稳定,多态性高,多为共显性,数量丰富,遍及整个基因组,操作简便。这些优点使其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化分类、遗传育种、医学等方面。目前,被广泛应用的DNA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ALF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STS(序列标记位点)、SSR(简单重复序列)和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等。 2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种类 2.1RFL P标记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是人类遗传学家Botstein等于1980年提出的,是以Southern杂交为核心的第一代分子标记技术。它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后,用印迹转移杂交的方法检测同源序列酶切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变异的产生或是由于单个碱基的突变所导致的限制性位点增加或消失,或是由于DNA序列发生 插入、缺失、倒位、易位等变化所引起的结构重排所致。其差异的检测是利用标记的同源序列DNA片段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再通过放射自显影(或非同位素技术)实现的。 与传统的遗传标记相比,RFL P标记具有下列优点: (1)RF LP标记无表型效应,其检测不受外界条件、性别及发育阶段的影响;

分子标记与植物遗传改良

第6讲分子标记与植物遗传改良 一、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p1 二、分子标记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p4 三、DNA分子标记的原理p11 四、质量性状的分子标记p25 (p1-14, p15-32) 一、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是指一类在分子水平(多为DNA)上的具有多态性的遗传标记。1980年RFLP 作为新型遗传标记首次被提出,开创了直接应用DNA变异的新阶段。分子标记技术多种多样,各具特点,在实际中应根据需要和条件来选用。从植物遗传改良的角度来看,技术难度较小、使用成本较低且准确度又较高的分子标记将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总之,随着多种类型分子标记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将在植物遗传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 近年来,农作物基因组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构建了许多高密度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早在1988年,美国Cornell大学即用一个50株的籼粳亚种间F2群体(IR34583/Bulu Dalum)构建了第1张水稻RFLP连锁图。 1994年底,Cornell大学和日本水稻基因组研究组(RGP)同时发表了各自构建的高密度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前者的作图群体为113株的野-栽回交群体(Oryza sativa/ O. longistaminata// O. sativa)。图谱全长1491cM,共含726个分子标记,其中多为基因组DNA 克隆,标记间平均距离2cM。后者是利用186株籼粳亚种间F2群体构建而成,全长1575cM,共含1383个分子标记,其中cDNA克隆883个,基因组DNA克隆265个,RAPD标记147个。(基因的遗传距离以图距为单位,1个图距单位相当于1%的重组率。cM:一种度量重组概率的单位。在生殖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现象,如果两个标记之间发生交叉重组的概率为1%,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定义为1cM。对人类基因组,1cM大致相当于1Mbp。水稻基因组的大小估计为430Mb,是禾谷类作物基因组中最小的,大约为人基因组大小的1/7,)为了使两张图能相互参照,信息通用,华中农业大学从两张图中选出了400多个RFLP

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原理及应用

分子标记 1.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定义 1974年,Grozdicker等人在鉴定温度敏感表型的腺病毒DNA突变体时,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后得到的DNA片段的差异, 首创了DNA分子标记。所谓分子标记是根据基因组DNA存在丰富的多态性而发展起来的可直接反映生物个体在DNA水平上的差异的一类新型的遗传标记,它是继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之后最为可靠的遗传标记技术。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分子。通常所说的分子标记是指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分子标记技术本质上都是以检测生物个体在基因或基因型上所产生的变异来反映基因组之间差异。 2.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 分子标记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引起了生物科学家极大的兴趣,在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后, 分子标记技术日趋成熟, 现已出现的分子标记技术有几十种, 部分分子标记技术所属类型如下。 2.1 建立在Southern杂交基础上的分子标记技术 (1) RFLP ( Rest rict 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2) CISH ( Chromos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 染色体原位杂交。 2.2 以重复序列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1) ( Satellite DNA ) 卫星DNA; (2) ( Minisatellite DNA ) 小卫星DNA; (3)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 简单序列重复, 即微卫星DNA。 2.3 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1) RAPD ( Randomly Amplif ied Polymorphic DNA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2) AFLP( Amplif 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3) SSCP(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单链构象多态性; (4) cDNA-AFLP( cDNA- Amplified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cDNA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5) TRAP( 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 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 (6) SCAR ( Sequence Char 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序列特征化扩增区域; (7) SRAP (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2.4以mRNA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分子遗传(名词解释及简答)

名词、简答(依据ppt) 一、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Gene) 遗传的基本单位,含有编码一种RNA,大多数情况是编码一种多肽的信息单位; 负载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其结构包括由DNA编码序列、非编码调节序列和内含子组成的DNA区域。 2.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从DNA到蛋白质的过程。 对这个过程的调节即为基因表达调控(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3.基因表达的特点 时间特异性——发育阶段特异性 空间特异性——组织细胞特异性 4.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 机体各种细胞中含有的相同遗传信息(相同的结构基因),根据机体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的组织细胞及不同的功能状态,选择性、程序性地表达特定数量的特定基因的过程。 5.基因表达的方式 1)组成性表达(constitutive expression):基因较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如管家基因 ★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某些基因在一个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 2)诱导和阻遏表达 诱导表达(induction expression)——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基因表现为开放或增强,表达产物增加。 阻遏表达(repression expression)——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基因被抑制,从而使表达产物减少。 6.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 1)以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增殖 2)以维持细胞分化与个体发育 7.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8、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多层次和复杂性 ★转录前水平:染色体丢失、基因扩增、基因重排、DNA的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染色质结构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完整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检测出的每个分子标记反映的都是相应染色体座位上的遗传多态性状态。为了有效地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所提供的遗传信息,人们希望知道不同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或排列情况,也就是要构建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DNA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在原理上与传统遗传图谱的构建是一样的。其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合作图的DNA标记;根据遗传材料之间的DNA多态性,选择用于建立作图群体的亲本组合;建立具有大量DNA标记处于分离状态的分离群体或衍生系;测定作图群体中不同个体或株系的标记基因型;对标记基因型数据进行连锁分析,构建标记连锁图。至今为止,已构建了许多植物的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本章侧重介绍利用DNA标记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作图群体的建立 要构建DNA标记连锁图谱,必须建立作图群体。建立作图群体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亲本的选配、分离群体类型的选择及群体大小的确定等。 一、亲本的选配 / 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构建连锁图谱的难易程度及所建图谱的适用范围。一般应从四个方面对亲本进行选择,首先要考虑亲本间的DNA多态性。亲本之间的DNA多态性与其亲缘关系有着密切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可用地理的、形态的或同工酶多态性作为选择标准。一般而言,异交作物的多态性高,自交作物的多态性低。例如,玉米的多态性极好,一般自交系间配制的群体就可成为理想的RFLP作图群体;番茄的多态性较差,因而只能选用不同种间的后代构建作图群体;水稻的多态性居中,美国康乃尔大学实验室1988年发表的RFLP连锁图谱是以籼稻和爪哇稻之间的杂交组合为基础构建的(McCouch et al. 1988)。在作物育种实践中,育种家常将野生种的优良性状转育到栽培种中,这种亲源关系较远的杂交转育,DNA 多态性非常丰富。第二,选择亲本时应尽量选用纯度高的材料,并进一步通过自交进行纯化。第三,要考虑杂交后代的可育性。亲本间的差异过大,杂种染色体之间的配对和重组会受到抑制,导致连锁座位间的重组率偏低,并导致严重的偏分离现象,降低所建图谱的可信度和适用范围;严重的还会降低杂种后代的结实率,甚至导致不育,影响分离群体的构建。由于各种原因,仅用一对亲本的分离群体建立的遗传图谱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基因组研究和各种育

EST-SSSR分子标记的建立

课程名称: 分子育种学 指导老师: 海瑞 成绩: 实验名称: EST-SSR 标记的开发 实验类型: 综合型 分工: 奕-EST 获取+结果分析+引物设计 王鹏潮-SSR 筛选+SSR 统计+结果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SSR 标记的开发策略; 2、明确EST-SSR 标记的特点和建立EST-SSR 标记的原理; 3、熟悉EST-SSR 标记的过程,掌握EST-SSR 标记的开发技术。 二、实验容和原理 1、实验容 通过从现有的EST 文库中获取序列,再用软件对其进行SSR 查找与引物设计。 2、实验原理 1)微卫星DNA 真核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串联重复序列, 按重复单位的大小, 串联重复可分为卫星(重复序列>70bp )、小卫星(6~70bp )和微卫星DNA (1-6bp )。 微卫星(Microsatellite, MS )是指基因组中以少数几个核苷酸(多数为2~4个)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组成的长达几十个核苷酸的序列,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 , SSR )或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 , STR )、或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 ,SSLP )。 重复数目是可变的,重复序列两侧都有物种特异性的保守序列,所以通过设计引物进行PCR 扩增,就可以检测到不同的DNA 区域重复数目的多态性。 2)SSR 标记的开发策略 SSR 包括基因组SSR (genomic SSR 或gSSR )和表达区EST-SSR (genic-SSR 或EST-SSR )。gSSR 是基于基因组序列开发的,开发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因为探针的缘故,种类比较局限。而EST —SSR 则是存在于表达的基因序列的SSR ,不包括含子及非表达的调控区等之中的SSR ,通常三个碱基重复的占多数,与不引起基因翻译过程中移码现象的发生相一致。 建立SSR 标记的前提是必需知道重复序列两列的DNA 序列。 与其他标记相比,SSR 标记具有如下特点: (1)数量较为丰富,覆盖整个染色体组; (2)具有多等位基因特性,信息含量高; (3)以孟德尔方式遗传,呈共显性; (4)易于利用PCR 技术分析,对DNA 数量和纯度要求不高,结果重复性好; (5)每个位点由引物序列决定,便于交换。 近年来,EST-SSR 标记的开发引起关注。数量迅速增加的ESTs 为开发新的SSR 标记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各种植物中约有5-10%的EST 含有可用于建立标记的SSR 。建立EST-SSR 标记要经济得多,而且EST-SSR 标记来源于DNA 的转录区域,比gSSR 标记具有更高的通用性,此外,标记-信息量高。

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E M摘要N: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O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F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P在植物遗传育种中F分子标记主要用于基因组图谱构建O基因定位O辅助标记选择O种质资源评价O基因克隆O杂种优势预测O杂交育种及跟踪育种过程等方面P文章主要介绍了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原理及分析方法F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PM关键词N 分子标记K植物遗传育种K遗传标记 优良品种是当今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F对目标性状#如丰产O优质O抗逆等$的选择是新品种选育过程的中心环节P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是根据植物在田间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选择P 但由于表型性状不仅取决于遗传组成F也受控于环境条件F有时环境条件的影响可遮盖植株在基因型上的差异F因此仅根据表型进行选择F效果不够理想P特别是对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的选择F更难做到准确P虽然育种学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选择程序F并在农业生产上培育出了许多高产O优质O抗逆的新品种F然而传统的育种方法仍存在周期长O预见性差O工作量大O工作效率低等问题P随着遗传学的发展F人们注意到利用易于鉴别的遗传标记 #R6=6398SA0T607$来进行辅助选择F可提高选择效果P遗传标记已逐渐成为植物遗传育种的重要工具P尤其是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及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F使作物遗传育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P新

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F有可能解决目前育种中一些重要环节上的主要难题F从而大大加速育种工作进程P分子标记已在遗传图谱的构建O辅助标记选择O基因克隆等方面显示出了非常诱人的前景P - 应用分子标记构建基因组图谱 基因组图谱是遗传研究的重要内容F又是种质资源O育种及基因克隆等许多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础P因此F基因组图谱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P基因组图谱包括以染色体重组交换为基础的遗传图谱#R6=6398SA+$和以U2? 的核苷酸序列为基础的物理图谱#V4W798A’SA+$P数十年来F许多遗传学家利用形态标记O生化标记和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F为构建各种主要作物的遗传图谱进行了大量工作F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P但是由于形态标记和生化标记数目少F特殊遗传材料培育困难及细胞学工作量大F因而除极少数作物#如玉米O番茄$外F在分子标记出现之前F大多数作物还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遗传连锁图F极大地限制了遗传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进展P 进入.,年代以来F分子标记的迅速发展F大大促进了遗传连锁图的构建P目前主要农作物O果树O蔬菜等的XCYV7OX?VU7遗传图谱已相继建立M-ZINP利用分子标记构建遗传图谱的理论基础是染色体的交换与重组P 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是其基本程序P由于作图群体的不断增大和标记数量的日益扩增F如今的遗传图谱构建已不得不计算机化了P 遗传图谱构建过程主要包括[-$选择和建立适合的作图群体

SSR分子标记遗传分析

SSR分子标记遗传分析 实验原理: SSR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 简称SSR标记),也叫微卫星序列重复,是由一类由几个核苷酸(1-5个)为重复单位组成的长达几十个核苷酸的重复序列,长度较短,广泛分布在染色体上。由于重复单位的次数的不同或重复程度的不完全相同,造成了SSR长度的高度变异性,由此而产生SSR标记。虽然SSR在基因组上的位置不尽相同,但是其两端序列多是保守的单拷贝序列,因此可以用微卫星区域特定顺序设计成对引物,通过PCR技术,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即可显示SSR位点在不同个体间的多态性。 优点:(1)标记数量丰富,具有较多的等位变异,广泛分布于各条染色体上; (2)是共显性标记,呈孟德尔遗传; (3)技术重复性好,易于操作,结果可靠。 缺点:开发此类标记需要预先得知标记两端的序列信息,而且引物合成费用较高 实验材料: 欧美山杨杂种幼嫩叶片 实验器具、药品: 模板DNA、dNTP、PCR提取Buffer、Mg2+、上游引物、下游引物、Taq酶、去离子水、琼脂糖、Gel-RED染色剂、1×TAE、PCR仪、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紫外凝胶成像系统 SSR引物及退火温度 位点Loci 重复单元 Repeat unit 引物序列(5′-3′) Primer sequence (5′-3′) 退火温度 T(℃) PTR2 (TGG)8AAGAAGAACTCGAAGA TGAAGAACT(F) ACTGACAAAACCCCTAA TCTAACAA(R) 63℃ PTR7 (CT)5A T(CT)6A TTTGA TGCCTCTTCCTTCCAGT(F) TA TTTTCA TTTTCCCTTTGCTTT(R) 49.4℃ PTR14 (TGG)5TCCGTTTTTGCA TCTCAAGAA TCAC(F) A TACTCGCTTTA TAACACCA TTGTC(R) 55.4℃ 实验步骤: 1.总DNA的提取 采用CTAB法提取植物总DNA (1)取700ul CTAB提取液加入20ul巯基乙醇于65℃金属浴内预热; (2)称取适量植物叶片,放入消过毒的研钵中,迅速加入液氮研磨成白色粉末; (3)将粉末移入提取液,混匀,65℃水浴(或金属浴)30min,其间不时的温和摇匀; (4)加入700ul氯仿:异戊醇(24:1)轻轻摇匀,10000rpm 离心10min,取上清(重复2次);(5)加入700ul异丙醇室温沉淀10min,10000rpm 离心10min,弃上清; (6)用70%乙醇洗两次,37℃气干.去除DNA表面的盐或试剂小分子物质; (7)加入20ul灭菌的去离子水溶解DNA; (8)利用0.7%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提取的总DNA的含量和纯度。 2.总DNA的检测

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其类型

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其类型 1形态标记 19世纪60年代,Mendel以豌豆为材料,详细研究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由于这些性状都具有典型的外部形态,很容易识别,从而构成了最早的遗传标记,即形态学标记,由此奠定了近代遗传学的基础。形态标记是利用植物外部形态多态性进行的标记技术。自然界中的生物存在着许多非常明显的形态标记,如果形、花色、矮杆、卷叶等。形态标记简单直观且经济方便,但大多数植物中的形态标记数量有限,多态性较差,表型易受环境影响,且形态标记的获得周期长,不适于需要完整的基因组测试的数量性状位点分析,故形态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作用有限。 2细胞学标记 细胞学标记是利用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变异的标记技术。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变异包括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变异。细胞学标记虽然能进行一些重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但标记材料的培育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有些物种对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反应敏感,难以获得标记材料,从而限制了细胞学标记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3生化标记 生化标记主要指同工酶标记,是依据植物体内有效成分的化学分析进行标记的技术。同工酶是同种功能的酶的不同形式,由一个以上基因座位编码,其可通过电泳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离成肉眼可见的酶谱带型。与形态标记和细胞学标记相比,生化标记表现近中性,对植物经济性状无大的不良影响,且是基因产物差异的直接反映,受环境影响较小。但由于在植物群体研究中能表现出位点多态性的同工酶种类较少,使其应用也受到限制而不能成为较理想的遗传标记。 4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是以生物大分子的多态性为基础的标记技术,目前使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是指DNA分子标记。DNA分子标记能反映植物个体或种群的基因组DNA 间的差异,如由于碱基易位、倒位、缺失、插入、重排或由于存在长短与排列不一的重复序列而产生的差异。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的分子标记在近40年间发展迅速,目前已出现了几十种分子标记方法。与前3种标记(形态、细胞学和生化标记)技术相比,分子标记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①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各发育时期均可检测到,受季节、环境限制,不存在表达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第一节 分子标记的类型和作用原理 遗传标记是指可以明确反映遗传多态性的生物特征。 在经典遗传学中,遗传多态性是指等位基因的变异。 在现代遗传学中,遗传多态性是指基因组中任何座位上的相对差异。 在遗传学研究中,遗传标记主要应用于连锁分析、基因定位、遗传作图及基因转移等。 在作物育种中,通常将与育种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用来对目标性状进行追踪选择。 在现代分子育种研究中,遗传标记主要用来进行基因定位和辅助选择。 1、形态标记 形态标记是指那些能够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外观性状。如、株高、穗型、粒色等的相对差异。 形态标记数量少,可鉴别标记基因有限,难以建立饱和的遗传图谱。 有些形态标记受环境的影响,使之在育种的应用中受到限制。 2、细胞学标记 细胞学标记是指能够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细胞学特征。如染色体的结构特征和数量特征。 核型: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位置、随体有无。 可以反映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结构特征 带型:染色体经特殊染色显带后,带的颜色深浅、宽窄 和位置顺序,可以反映染色体上常染色质和异染 色质的分布差异。 染色体数量特征—是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多少。染色体数量上的

遗传多态性包括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变异。 细胞学标记 优点:克服了形态标记易受环境影响的缺点。 缺点: (1)培养这种标记材料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有些物种对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耐受性差,难以获得相应的标记材料; (3)这种标记常常伴有对生物有害的表型效应; (4)观察鉴定比较困难。 3、蛋白质标记 用作遗传标记的蛋白质分为酶蛋白质和非酶蛋白质两种。 非酶蛋白质:用种子储藏蛋白质经一维或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显示的蛋白质谱带或点,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组成的差异。 酶蛋白质:利用非变性淀粉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特异性染色检测,根据电泳谱带的不同来显示酶蛋白在遗传上的多态性。 蛋白质标记的不足之处: (1)每一种同工酶标记都需特殊的显色方法和技术; (2)某些酶的活性具有发育和组织特异性; (3)标记的数量有限。 4 、 DNA标记 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 DNA水平的遗传多态性表现为核苷酸系列的任何差异,包括单个核苷酸的变异。 二、分子标记的类型及作用原理

大规模开发及特性分析十字花科SSR分子标记 及其数据库的构建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学研究, 2017, 6(3), 86-95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journal/br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10.12677/br.2017.63013 文章引用: 杨帅, 李慧, 侯欣, 张丽. 大规模开发及特性分析十字花科SSR 分子标记及其数据库的构建[J]. 植物学研究,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 Analysis of SSR Markers and Database Build in Brassicaceae Shuai Yang 1,2*, Hui Li 2, Xin Hou 1, Li Zhang 1* 1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Jinan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Received: May 4th , 2017; accepted: May 21st , 2017; published: May 24th , 2017 Abstract Brassicaceae is an important family in the plant kingdom. The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study of Brassicaceae. By using 13 known sequenced Brassicaceae species with bioinformatics and comparative genomics methods, a total of 1,786,619 SSR loci and 1,919,464 pair of primers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SR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Brassicaceae species’ genomes, 1 - 3 bases duplication have a high ratio among these genomes and gene sequences, AT/TA repeats units have a high numbers in all of the 2 base duplication. In addi-tion, 435,414 specific SSR primers could be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ies of Brassicaceae. 11 pairs of universal primers’ developed shows that there exist some consistent base fragments and could be amplified across different species.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the world’s first SSR molecular marker database platform (BSSRD, Brassicaceae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Database 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05610.html,/BSSRD ) which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tic map, gene mapping and genetic breeding of Brassicaceae. Keywords Brassicaceae, SSR, Specific Primers, Universal Primers, Database 大规模开发及特性分析十字花科SSR 分子标记及其数据库的构建 杨 帅1,2*,李 慧2,侯 欣1,张 丽1* 1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 泰安 2 济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山东 济南 * 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