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

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
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

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

专题讲座

第一节说明文教学概说

一、什么是说明文

二、教材中说明文的整体把握

三、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与教育价值

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教研究课、公开课,通常选择文学作品,很少有人选择“说明文”。但是,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本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责。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的科目,而“语言”有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公文语言、日常语言等分类,因此,语文学习的疆域中,必须有科学语言的一席之地。

一、什么是说明文?

目前,一些论者对“说明文”这种文体是否存在,产生了质疑。

董水龙等人认为,“说明文”的文体概念,混淆了实用类文体(说明书等)和科学作品的界限,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文体辨认,从而对实用类文体和科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由于把科学作品限定在“说明文”即主要是科普作品的范畴内,严重制约了学生真正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即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言语,造就学生养成逻辑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和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陈红军、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 2006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在阅读板块独列说明文,而是谓为“科技作品”。阅读板块第 9 条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但是在写作板块的第 5 条,又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这里,我们不去思辨“说明文”是否存在,单就文章内容来看,我们暂且把客观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视为“说明文”。

广义地看,只要是把事物、事理说明白的文章,都是说明文(请大家参考阅读北大学者孔庆东的文章《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大都有主观成分,所以社科题材的文章多视为议论文;而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有相对的客观性,所以说明文多为科技类文章。鉴于“说明文”的内涵模糊,也有人用“科学文本”的概念取代之。

那么,“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又是什么呢?

南开大学的徐江教授指出:说明就是介绍。说明文的作者是一位“二传手”,他的任务是普及科学知识。旧体系写作原理对“说明”的解释,没有抓住“介绍”知识这一本质,所以关于说明的说明,总是说不明白。

人们很少以“说明”来发表、公布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对事物的思索,而是以“论”来阐明自己的“科学见解”。复杂的社会问题且不论,即便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反映,人们撰写实验报告,这本来看似具有强烈的“说明性”,因为它像是“介绍”实验的基本情况,不是靠逻辑推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证明”,是对相关科学研究结果的特殊形式的阐述证明。它的宗旨是让人们相信这有关科学研究的结论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所以,人们习惯上也把科学实验报告,视之为科学研究论文,而不视之为说明文。比如,《关于 xx 地区地方病成因调查报告》,这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成果,属于科学论文范畴的。撰写这种报告的写作行为就属于“论说”,因为这种报告是在论证那种地方病的成果的确凿性,让人们相信,认识。凡是作者的某种“发见”,都面临着“证明” ,“说明”所传授的知识虽然也是“科学”的,但不是首次发表的,不是作者直接研究所得的。它不需要证实,而是已被证实的。这是“说明”在内容上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介绍性”、“讲解性”、“解释性”的根本。

这样我们可以给“说明”下定义了 :所谓“说明”,就是以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非作者科学研究所得且已被确认了的或其他不需再确认的有关对象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价值等属性的写作行为。载有这些信息的文章是说明文。(徐江:《说明“说明”》,《学术争鸣》, 1999年第 1期)

说明文的分类:

传统的语文教学理论,把说明文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类,后者又叫科学小品。这种分类只是着眼于文本的语言特点,并未揭示说明文类的内在差异。

余彤辉建议,把科学文本分为纯科学文本、准科学文本和泛科学文本(余彤辉:《也谈“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文教学》 2005 年第 5 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科学文本大都是后两类。比如,《说“屏”》应该归入社会科学类的泛科学文本,因为它不是在说明“屏”这种事物,而是在谈“屏”如何才能给人们带来美感。作者要向我们读者讲述的是他发现的一个关于屏风的美学观点。再如《桥之美》,我们也可以作为美学随笔(偏重议论的散文)来阅读。

董水龙提出,科技作品的文体大致有科学观察记录、科学实验报告、科技论文、科普作品和科技产品说明书(包括操作手册之类)(董水龙:《语文科技作品教学的层级目标构成》, 2007)。所谓的事物性说明文就是科学记录或科学报告,所谓的事理性说明文就是论说文中一个种类或者说是广义上的科学论文。(陈红军、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 2006 )

参考以上意见,并考虑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识基础和操作习惯,我们把“说明文”视同“科学文本”,它包括原创性的科学论文和实验报告、科普作品、说明书三类。中学教材中的科学文本主要是科普作品,即:不需要科学论证的、只是介绍事物特点和科学知识的文章。

二、教材中说明文的整体把握

人教社“课标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与说明文相关”的单元:(注意:这些单元中的选文并不都是说明文)

八上第三单元的导读是这样写的:“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显然,这个单元提示,阐述的是传统的说明文文体知识。

八上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写道:“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 , 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这个单元提示,则聚焦于内容主题。

北京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单元(共 4 个单元, 15 篇课文):

可以看出,北京版教材中的说明文单元编辑思路,还是依据传统的说明文文体知识。

三、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与教育价值

说明文,要教些什么?如何确定它的教学内容?对此,老师们最熟悉的、固有的说明文知识就是:

1 .抓特征

2 、讲方法

3 、理顺序

4 、语言准

最新的意见指出:在这些关于阅读说明文的陈述性知识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说法,只是对“记叙文”知识的借用,而逻辑顺序则是一个等于什么都没有说的知识。什么是逻辑呢?《现代汉语词典》说:“逻辑:思维的规律。”可见,逻辑顺序是按照思维规律来安排文章的一种写作顺序。逻辑顺序包括“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特征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等等,这些所谓的说明顺序,只是对议论文的论证过程的借鉴。而说明方法中的种种,不过是对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的移植。如打比方就是比喻修辞,引言论就是引用修辞;举例子则是举例论证的翻版,列图表无非就是论证过程中的分析演绎或归纳,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至于“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其实就是由科学报告的思维缜密性和科学论文的思维逻辑性决定的。而科普类科学作品由于是对原创性科学作品的嫁接和移植,是为了向大众传达科学知识和科学资讯,所以在表述时也必须遵循科学思维的用语规范。(陈红军、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 2006 )

我们认为,说明文的阅读目的,主要就是获取信息,说明方法是次要的。知道了说明方法,并不代表读懂了文章,准确获取了信息。例如:读药品说明书中的“一日三次,一次三片”,不在于知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是弄清楚“一日”是 12 小时还是 24 小时,“三次”是饭前还是饭后。教《统筹方法》,让学生明确了“下定义”、“举例子”、“列图表”的说明方法,但“统筹方法”究竟是什么东西,多少人都理解错了啊!

请老师们研读一下 08 年北京市中考题(《小品建筑》, 10 分钟),目的是:研究中考题所要考察的技能要点;辨析该题在命题上的得失。

从以上中考题的研究可发现,近年来,中考命题已经不再考察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辨认,而是更加注重信息的理解和句子逻辑关系的把握。

说明文的教学要点和教育价值:

1 、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其教育价值在于: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说明文最适合做快速阅读训练)。

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也就是事物的特征或原理)。我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位初中生默读《奇妙的克隆》第一部分,然后问她“什么是克隆”,结果是她回答不出要点,看着书也答不出。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准确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技能。

因此,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要读懂什么是“物候”?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读懂花儿有各种颜色的成因。有些教师教读这些课文时,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寻找教学点;但对于说明文来说,这是第二位的事情。

有些教师认为:说明文,主要给学生讲清楚说明文的种类、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就可以了,至于课文的内容,学生通过自读是可以理解的。说明文教学如果过多地关注文本内容,就容易上成常识课科学课,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原。——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我们认为,对于任何文本来说,如果不能首先读懂它的内容,不能从内容中得到求知、愉情、启思的收获,那么探讨写作方法或表达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怎样写”的问题必须以“写了什么”为基础,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文课当然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但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正是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那些科学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说明文,对其中的科学知识仍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就算知道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又怎能代表阅读能力的提高呢?其实,对许多说明文而言,弄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并不困难,比如《大自然的语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说明顺序,作者已经非常清楚地用“首先”、“其次”等提示语、用段首设问句的方式,点明了写作思路;“举例子”“引用”等说明方法,学生也很容易辨认。真正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文章介绍的那些科学事理,学生真的能读明白吗?乃至所举的例子,究竟在说明什么,学生理解了吗?

2 、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好奇、探索、求真、严谨……)。

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之所以说“间接”培养科学精神,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还是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

新课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么,我们就要思考: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思想方法,指什么?有哪些具体内涵?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人教版教材在八年级下册,有相关的知识短文可供参考。

3 、说明文教学,还要注意体会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

例如,阅读建筑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北京城的中轴线》、《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华世纪坛》、《苏州园林》、《说屏》等),只有读懂了建筑物的人文内涵,才算真正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灵魂,在于特定的文化精神。

介绍科学知识或自然现象的事理说明文,同样存在人文内涵。例如《向沙漠进军》与《旅鼠之谜》,思考人类繁衍与保护自然的关系;读《生物入侵者》,思考全球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新问题;读《奇妙的克隆》,思考生物学革命给道德伦理带来的新挑战。

4 、怎样处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和顺序,是为理解信息服务的;说明顺序的教学,更是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的操作要领,我们将在下一节例说。

5 、文学性语言的品读,要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有些老师在教说明文时,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如《看云识天气》对各种云彩的描写,《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三段对四季景象的描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引用、修辞等。我们要提醒的是:这些文学性语言的阅读,必须服务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比如《看云识天气》,不能孤立地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而是要把它们所征兆的天气特点弄清楚,还要梳理出各种云彩的变化顺序。再如教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具体到每一处文学语言,都可以联系科学知识的说明效果来分析。如设问、间隔反复、排比段,单单辨认出修辞方法是不够的;倘若问学生:你为什么能快速找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不就可以反过来体会“设问”、“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体会“为科学性”服务的含义了吗?在一位老师的课上,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教师先讲明了“设问”,接着让学生寻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利用设问句快速跳读课文、寻找和勾画关键信息,而是仍然从课文第一句慢慢找起,这当然读不完也找不全,等到其他同学已经说到第三条原因时,他才恍悟要利用设问、跳读课文。当时,教师为什么不加以方法指点呢?她开头讲的“设问”与解读文章、提取信息,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二节说明文教学设计例说

为了训练学生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技能,说明文教学中常用策略的有:

1 .在文中圈点勾画、列提纲、画图表,提取与整合文章信息。

2 .对照实物或图片,口述其特点、形态、构造等,再与课文比较,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说明顺序的把握。如,看图说明某座石拱桥的结构特点;《看云识天气》,对照各种云的图片说明其形态、色彩、位置和预兆的天气。或者反过来,根据文字绘制图片。

例如,钱梦龙老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先出示一幅教学挂图,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赵州桥的结构,在学生明白“ 拱” 是怎样的形状后,又启发学生准确表述“ 一个大拱与四个小拱关系” 。待学生说出“ 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上方” 、“ 大拱两侧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 、“ 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 等答案出来后,又通过图示、比较,终于使有的学生得出了“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的最准确表述,然后评以“ 你跟茅以升这位科学家说的完全一样” 一语,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印证。这样,学生学得就有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反复比较中感受到揣摩的乐趣。在这样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文中“ 卢沟桥的桥面几乎与河面平等” 一句,就会自然而地联想到几何中半球平等的定义,感悟“ 几乎” 一词用得实在准确,不可或缺。

3 .角色模拟,如阅读《看云识天气》,让学生口述“我是一朵__________的云”,说明自己的特点。

4 .比较阅读,如比较《中国石拱桥》与《桥之美》,感知科普文章与艺术随笔的文体差异。

………………………………………………………………………………………………………

《中国石拱桥》教学研究(介绍事物的科普文章)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理解难度不大、思路结构清晰的说明文,对于这样一篇课文,我们可以提炼哪些教学内容呢?

?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并准确读懂说明的信息?

?怎样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是本课最突出的说明方法)?

?怎样梳理文章的思路层次,进而准确概括说明顺序?

?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石拱桥的文化内涵?

怎样准确概括事物特征?

课文前三段,介绍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有的教师(包括教参)归纳为:“ 桥洞成弧形,形式优美,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样的话语缺乏概括性,石拱桥的特点到到底有几个呢?又有人说成 4 个:“ 桥洞成弧形,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但“桥洞成弧形”不是与“形式优美”重复吗?

以上概括之所以混乱,是因为没有注意第 2 段的递进复句:“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分句,就是对课文第 1 段的概括。教师可以抓住此句问学生:能不能省去关联词语“不但……而且……”,能不能将两个特点前后颠倒?分析:两个特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先写形式,写桥给人的直观印象,人们从它的外形,进一步了解它内在结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文章第一段是写外形,第二段写结构坚固。因此,从所写的内容到行文的顺序, " 不但…… 而且……" 都不能删去,两个特征的先后次序也不能颠倒。——这就是训练学生通过细读语言把握内容要点和写作思路的技能。

有的老师让学生细读第 3 段,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生们找的是:有悠久的历史;到处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老师对这些回答一律认可,并以板书形式肯定。这又是忽略了概括提炼能力的训练。事实上,“到处都有”是从空间角度补充说明“历史悠久”;“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则是一句评价,不能算做特点。总之,第 3 段集中说明的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只是突出了一个特点:历史悠久。

总揽文章前三段,可以得出结论:作者由世界石拱桥说到中国石拱桥,由形式(优美的弧形)说到结构,再到历史,一共说明了三个特点。

再来看第 4 、 5 段介绍“赵州桥”的文字。一位老师这样给学生概括:

介绍赵州桥时,作者抓住它的两大特点:(一)不仅世界著名,而且是使用到现在最古的桥。(二)桥形雄伟,设计科学,施工巧妙。作者又列出了四个方面来说明它的高度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显然,以上概括再次表现出思维的混乱。教师所说的两大特点,在逻辑上说不通,只是对文章语句的零碎截取。实际上,作者在第 5 段已经清晰地说明了四个特点,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读懂这四个特点,进而提炼和概括出四个特点的说明顺序:(一)大拱(独拱);(二)肩拱;(三)拱圈;(四)美观。一、二、三先说结构坚固(设计和施工都保证了坚固),最后再说形式优美。这是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作为实用建筑,其结构的坚固是首要因素),说明结构的三点内容中,也是由主到次的顺序。

再联系第 4 段的主要内容,可发现赵州桥的说明顺序是: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这正是对课文前三段介绍的中国石拱桥三特点的照应。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段时,往往蜻蜓点水,看似让学生抓住对象特点、梳理说明顺序,但没有进行严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致使学生读得稀里糊涂。更糟的是,有的教师自己对特点和顺序的理解就是肤浅而混乱的。

关于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我们还可引申探讨茅以升在本文创作谈中的一句话:“ 本文在大量史实中,用‘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来概括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成就,这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所一直追求的目标…… ”(《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 年)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吗?首先,既然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所一直追求的目标”,又何以成为中国石拱桥的独特之处呢?只是因为它在这三方面的成就突出吗?其次,如果这三点确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那么作者写作本文,为什么没有围绕这三点展开呢?

怎样读懂说明的信息?

比如第五段“赵州桥”的说明,可以提问学生:肩拱设计的好处有几点?拱圈是什么?是与河流垂直的还是平行的?……这些提问都旨在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桥的结构,而不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怎样教学说明方法?

本文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做描述”等方法可从略处理。“举例子”的方法,应该怎样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弄清两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列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这一点,我们很少看到教师深入分析,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举例子,因为这两座桥最有名。实际上,作者选择

这两个例子的首要原因,是把它们作为“独拱桥”与“联拱桥”的代表来介绍的;

之所以说是“首要原因”,还是因为“结构”是建筑物的首要因素。

?这两座桥的说明内容,是怎样与开头三段所说的中国石拱桥总特点相互照应的?两座桥各自的说明顺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这一教学内容,更少

有教师特别关注。

总之,教“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就要揭示个例与总类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选例的典型性。如果不涉及这些问题,仅仅告诉学生“这是举例子”,又有多大意义呢?

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探究: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文章还应该用什么方法?比如,第 2 段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比较早”究竟是多早?这就需要跟其他桥梁形式做比较。有关资料表明:在各种桥梁形式中,拱桥的出现是最晚的,人类最早发明的桥梁形式是梁桥、浮桥和吊桥,拱桥在结构力学和建筑材料方面的优势,很晚才被人们发现。而且,茅以升在本文的创作谈中也明确指出:“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 1984 年)。这样看来,课文所说的“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就缺乏依据。另外,第 3 段说“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也应该建立在与其他国家的石拱桥历史相比较的基础上。比如说“赵州桥”历史悠久,不能仅仅用“ 修建于公元 605年,到现在已经 1300多年了”的所谓“列数字”的方法,因为年代本身不能说明问题,而且很多读者对年代缺乏感觉,假如这样说:“ 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它建成七百余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潘洪萱《中国的桥》),这样的“做比较”才能更好地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

怎样准确概括说明顺序?

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说明顺序,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的教师根据文章思路,说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从古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又有教师说本文运用“总 - 分 - 总”的逻辑顺序,这都混淆了行文顺序与说明顺序。

我们认为,说明顺序,是针对所说明的特定事物或事理而言的。以第 5 段说明“赵州桥”为例,有人归纳为“逻辑顺序:从概括到具体”或者“从整体到局部”,都不确切。实际上,要分析第 5 段的说明顺序,必须把作者所说的“四个特点”真正读明白,才能发现

“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换言之,阅读第 5 段,把四个特点一骨脑说成是“具体”,等于什么也没读。因此,说明顺序的教学,是和信息提取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再如比较阅读说明赵州桥与卢沟桥的段落,让学生思考“两座桥各自的说明顺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变化?”也是信息理解与说明顺序的整合。

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石拱桥的文化内涵?

千姿百态、美伦美奂的石拱桥图片,都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讲到赵州桥,还可引用河北民歌《赵州桥》,感知该桥的历史悠久、建筑成就,以及民间的热爱和传奇色彩。

对于文章第 9 段所分析的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可以进行批判性阅读。比如:“首先”(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制作石料工艺精巧,起重吊装办法独特)和“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两条原因是否重复?“再其次”说我国富有建筑石料,我们要追问:如果仅仅因为富有石料,那为什么我国的宫殿房屋多为木质而少石质?相比之下,西方的很多著名建筑(如神庙、教堂)反而多为石质。这一点,就可以适当拓展,思考建筑质料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

建筑的文化内涵,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劳动人民的智慧”。茅以升在本文创作谈中写到:“ 石拱桥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当然还归功于历代的辛勤修缮,这种修缮传统又往往出自民间的爱桥护桥,这一社会风尚在我国桥梁史上有不少故事是值得传颂的。……如果抽掉这些生动史实,则不仅内涵空虚,一两座孤立的躯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 1984 年)可见,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受石拱桥的文化内涵,我们必须在文中更为仔细地捕捉信息,并补充适当材料。

此外,第 10 段在文章结尾说:“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学生是否可以由我国古代石拱桥的辉煌成就类比推导出“我国封建制度的无比优越”呢?

以上质疑问难,虽然不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但同样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本文作为一篇如实介绍石拱桥特点的优秀文章,在分析原因方面,却有不科学之处。这固然是文章发表的“时代精神”使然,我们不必对作者求全责备,但客观、科学地评析文章内容,毕竟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才是说明文教学乃至一切文章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根本办法。

下面以第 5 段“赵州桥”为重点,示范如何进行信息提取的训练。

1、让学生快速默读第 5 段 2 分钟,然后合上书,看图说明赵州桥的特点(说或写,小组 PK ,看谁捕捉的要点多)。

2、追加提问细节信息:如大拱的形状如何?小拱的好处有几条?

3、与《桥之美》的第 2 段比照,说明哪些句子相互照应?

4、限时速读第 6 段,抢答:赵州桥与卢沟桥,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5、说明两桥特点的顺序有何不同?

6、迁移训练:再呈现一张石拱桥的图片,让学生说明它的特点。(训练观察能力和说明顺序的把握)

7、先读局部,再整理全文思路,提炼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训练“抓特征”的技能,区分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因为,缺乏对具体石拱桥特点的深入感知,总特点就会虚化。(探讨:能否先从 1 、 2 、 3 段找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去赵州桥和卢沟桥上印证?)

8、着眼全文,思考作者举例的用意和好处。总结“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应该怎样使用?

9、讨论第 9 、 10 段对石拱桥成就原因的分析,是否有不妥之处?

10 .比较阅读《桥之美》,感知科普文章与艺术随笔的文体差异。信息提取方面,还可以特别提问:《桥之美》所说的“美”与《中国石拱桥》所说的“形式优美”有何异同?

通过对《中国石拱桥》一课的研究,我们想强调的是:阅读说明文(乃至一切文章),教师自己一定要有清晰缜密的思维能力,有过硬的概括提炼能力,否则,对文章信息的处理,就会是一团乱麻,根本无法训练学生通过语言细读准确提取信息、概括事物特征、理清说明顺序的的逻辑思维能力。

………………………………………………………………………………………………………

解读《统筹方法》(事理说明文)

《统筹方法》是又一篇典型的说明文,长期作为初中教材的保留篇目。许多教师认为,本文的内容简单明了,无须探究,只要让学生明确几种说明方法就可以了。真的这样简单吗?

下面,我们就针对本文,集中探究“说明方法”怎样教学:

?课后练习中的生活事例(某同学怎样安排早上的活动时间),是对统筹方法的运用吗?带着这个疑团,精读课文,寻找答案。

?课文开头就说:“ 统筹方法,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过去的教学,告诉学生这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了事。深入的教学则要追问:“下定义”

的方法是怎样操作的?定义 = 特征 + 属类,要读懂定义,先要明确属类。“统筹

方法”的属类是“数学方法”,那么,什么是数学方法?日常生活中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要对各种事情统筹安排,但“统筹安排”并不等于就是“统筹方法”。

没有注意“数学方法”,就没有读懂这个定义,因而也不会读懂统筹方法,在此情

况下,即使学生“知道”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又有什么意义呢?课后练习中

的这种“运用”,是对课文最普遍的一种误读!

?那么,课文中所说的烧水泡茶的事情(怎样泡茶才最省时间),就是统筹方法的运用吗?注意课文说:“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用的方法来。”体会“引子”、“引出方法”的含义,既然是“引子”,说明这件事本身并不等于“统筹方法”的运用,作者只是设喻(打比方),用一件易懂的生活事例

通俗地说明统筹方法的用途而已。设喻说明事理,与运用事理,并不是一回事。这

就好比: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可以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但不能说苹果落地是万有

引力定律的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真正的运用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同样,日常生活中

根本找不到统筹方法运用的实例。正如作者开头所说:“ 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在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和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但不包括烧水泡茶这样的事情,因为“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都‘窝了工’”,因而根本不需要应用专门的“数学方法”。这样

我们就明白了:本文写到的“烧水泡茶”,不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而是“打

比方”,相当于议论文中的设喻论证。细致分辨:本文与《中国石拱桥》的举例,二者有何不同?

?如果在课后练习中(某同学怎样安排早上的活动时间),要求“设计一张图表”,是否就算运用了“统筹方法”这种数学方法呢?反观课文:对于烧水泡茶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要用三张图表?作者为什么要对一个简单的事情用三张图表?哪张表涉

及到了统筹方法?这三张表是什么关系?(阶梯关系)倒数第三段说“这样做就非

常有必要了”,“这样”是指哪样?——进而思考:图表说明法的使用意图(在什

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图表?直观、简明地说明复杂事理,并可用于比较)泡茶、做家

务等事情,需要列图表吗?

?如果说,统筹方法就是做事情的时间安排,你认为对吗?注意开头的定义说“ 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第 2 段说“ 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结尾说“ 这里讲的主要

是有关时间方面的问题,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进程、工序、时间,是否同一个概念?除了“时间”,你还能想到“其他方面”的什么问

题?比如,人员、设备的合理分配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课下注释,有问题吗?文章中的语境义如何?

——通过以上探究,让我们体会“说明方法”的正确读法和教法。(举例子、列图表、下定义……)体会怎样仔细理解语词的含义。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研究

先看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该教师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掌握说明文中描写性语言的生动性和有条理说明事理。

[ 评论 ] 学生梳理了文章条理,也感受到语言的生动了,这就代表着理解了文章信息吗?

该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理解说明文语言生动性,在第一个板块中,该教师设计了主问题:“课文内容介绍的是物候知识,但标题为什么用大自然的语言”,然后分解成三个次问题。

教师问:“ 有哪些词语描述得形象生动”,老师预设为:“苏醒”是什么意思?常被用来写什么?用“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大地”,能行吗?读“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个句子,我们会联想到哪些相关的物候呢?并进一步预设为: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描绘到的几种物候现象?然后运用归纳法小结出这个环节的学习方法: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杏花、桃花、布谷鸟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 评论 ] 朱自清《春》中描绘到的景物,能称为“物候现象”吗?阅读课文前三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弄明白:究竟什么是“物候”?从以上教学内容来看,教师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在拓展迁移比较中还出现了理解错误。

说“杏花、桃花、布谷鸟运用拟人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我们仅仅感受其生动了,却不理解作者用这生动的语言要说明什么事理,这怎能叫读懂说明文呢?因此,阅读这三句话,重点不在于辨认其为拟人手法、效果“形象生动”,或者辨明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而在于读出“杏花—耕地、桃花—种谷子、布谷鸟—割麦插禾”的对应关系,明白这些例子所要服务的中心意思,即本段的主旨:物候与农事有密切关系,早被劳动人民认知和利用。

在第二个板块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 课文 4 ~ 12 自然段主要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总结出“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来筛选信息,梳理内容,理清顺序”方法,并用这个方法指导局部语段的理解。

[ 评论 ]这一内容,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但不知实际课堂上,究竟用了多长时间来细读课文,又“抓了哪些关键词句”、怎样抓住关键词句?

在最后“拓展运用”环节上,教师设计了两道作业:

( 1 )假若下面是几种需要解说的事物,请你判断一下它们分别适宜安排怎样的顺序 ? ( A. 老师,家访请走这条路 B. 路的变迁 C. 预防近视 D. 美丽的校园一角)

( 2 )现在就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生动地有条理地写写我们学校的某一景点,把自己心中的“美”展现出来,好吗 ?

[ 评论 ] 以上两个拓展练习,都没有指向文本理解。练习( 1),意图是让学生掌握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但四件事分别适宜用哪种说明顺序,一目了然,几乎没有思考的价值。读《大自然的语言》,知道“经度 -纬度 -高下 -古今”是逻辑顺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弄清的是:这是哪种逻辑顺序?如果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那么,为什么“经度 -纬度 -高下 -古今”的因素就是“由主到次”?

练习( 2),运用修辞手法、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某景点的“美”,这是描写还是说明?表达方式的训练目标十分含糊。假如此题单纯训练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又与课文何干呢?

我们对《大自然的语言》的解读:

先读课文前 3段,理解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学生很可能从文中断章取义,找出“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或很不准确的理解。理由下详。

有的教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其他的物候现象,学生们找的是:

生 1:“春雪融成河,吃上白面馍。” 春雪融化时,人人都能吃上白面馍了。

生 2:“公园的湖面上小鱼冒气泡,说明天要阴沉了;气泡越来越大,就要下雨了。”

生 3:“龟背潮,下雨兆。”

生 4:“阴天下雨的时候,老人关节疼。”

生 5:模仿课文开头,生动描述了一段四季景物。

生 6:背诵“一九二九不出手……”的“九九歌”。

——以上,全都不是物候。

那么,到底什么是“物候”?

仔细阅读课文,首先要发现作者多次提到“气候”一词:

第 2段:“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第 3段:“……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第 4段:“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而以上学生 2、 3、 4,说的都是短期的天气变化,不是长期的气候影响。

再看课文开头段的景物描写,也落脚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的气候特点。教学中,可向学生提问:“年年如是”的“是”(这样)是什么样?“周而复始”的“周”和“始”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既指向段意理解,又是在语境中学习词语。还可进一步提问:作者为什么强调“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

课文还说:“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这句话告诉我们:物候和物候学涉及到的是“动植物”,因此,生 4说的“老人关节疼”既不是“气候”(而是天气)也不是“动植物”;生 1对“ 春雪融成河,吃上白面馍”的理解则是错误的,不是春天吃上白面馍,而是春雪融化意味着冬天的“瑞雪兆丰年”,丰收则需要等到夏天秋天,否则何来“春荒”之说呢?

至于生 5描绘的四季景物,其本身也不能叫“物候”,由课文 2、 3、 4、 11、 12段等多处可知,“物候”与“物候学”必须与农业生产有关,单纯的自然景物变化,如果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无关,就何必专门研究呢?这些景物变化,可以泛泛地叫做“大自然的语言”,但并不是作为专门术语和特定学科研究对象和“物候”。也正因此,回答“什么是物候学”,如果答“研究大自然语言的科学叫做物候学”(人教版教材的课文导语,就是这样写的),既不准确又近乎废话。比如,课文第 2段的三个举例(杏花、桃花、布谷鸟),无一不是指向农事安排,这里的举例,绝不是单纯描写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因此,如果教学中只是关注其描写的生动,只明其为“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毫无意义的;理解的关键在于:此处的描写、举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教学中可设问:第 1段已经生动描写了自然界动植物的变化,这一段为什么还要写杏花、桃花、布谷鸟呢?

作者在文章开头的 2-4段和结尾的两段,都在反复强调物候研究与农事的关系,也正因此,文章原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如今,教材把文章题目改了,教师们在教学时也多会强调目前这文题的生动性,却往往忽略了“农业 -丰产”的重要信息。

有的教师总结为:“物候,是同气候有着紧密联系的自然现象。”这个定义也不够确切。“紧密联系”,是指什么样的联系?应该是直接受气候影响,甚至说与气候变化同步;“自然现象”,也过于宽泛,应该专指“动植物”现象,不包括人的生理变化。

相关资料告诉我们:“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它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这段话的意思,在课文中已有清楚说明:“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总之,要读懂课文三段,弄清楚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必须把握三个要点:一、物候现象,是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变化现象,不包括人的生理变化;二、这些现象,是受到长期的气候特点影响的,而不是短期的天气变化影响;三、被叫做物候的现象、物候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与农事有关。

课文前 3段的逻辑关系是:

第 1段:描写温带和亚热带的四季景象,暗示物候与气候的同步关系。

第 2段:引出物候与农事的关系。

第 3段:正式提出“物候”与“物候学”的科学术语。

——弄懂了什么是物候与物候学,再来反观作者的写作思路,才能更清楚文章“由现象到科学”(科学,是对现象的归纳提炼与理性认识;我们这里避免用“从现象到本质”的套话)的说明顺序,也才能体会这种顺序对于外行读者的适切性(引发兴趣、明了意义)。

读完以上 3段,学生应该清晰地明白一点:“物候”的背后是“气候”,物候的早晚,取决于气候的冷暖(气候的另一重要方面——“干湿”问题,文章没有涉及)。这就是文章11段所说的:“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还可以让学生查字典,弄清“候”的含义(时节、征兆、观测、预测……),把气候与物候的关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遗憾的是,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深究“物候”的准确含义,深究以上三段话的逻辑关系。仅仅在“描写生动”上做文章,却不知生动描写是为了说明什么,这怎能叫读懂说明文呢?对“物候”的认识停留在似是而非的感觉上,又怎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呢?——用非科学、反科学的态度来读科普文章,要说培养科学精神,何异乎“缘木求鱼”?

再来分析课文 7-10段: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

有的教师归纳为:

纬度; 2、经度; 3、高下; 4、古今

这四个因素,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这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

——我们认为,以上教学内容,仍属“无效教学”。无论四个因素,还是说明顺序,还用老师讲吗?学生自己不是一眼就看得出来吗?

真正的教学难点,是这四个因素的具体含义及其逻辑关系。

以第 7段为例进行分析:

( 1)首先是纬度。( 2)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3)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4)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5)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6)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7)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天。( 8)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这段话一共有 8句。可通过探究句间关系来把握文意。可以先让学生画一画句子结构关系的示意图。学生们可能有各种画法,教师可以让他们说说如此构图的原因,从中发现句意理解上的问题。

比较正确的结构图是:

( 1)总说“纬度”——( 2)一般情况

( 3)特殊情况——( 4)总说“大陆性气候”

( 5)冬夏

( 6)早春晚春——( 7)举例

( 8)总结

这段话理解的关键是:句( 2)是说纬度因素影响物候的一般情况:在北半球,越往北气温的回升越晚,春季的来临越晚,春天的物候现象也出现越晚。这一道理不难理解。难的是第( 3)句话,作者用“值得指出的是”,把本段重心放在了特殊情况:“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句话本身就很费解,因为说到物候现象的出现日期时,涉及到了两个变量:纬度、季节。阅读时,可以先把“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括起来,把句子简化为“物候现象南北有差异”,这就是第( 2)句已经说清楚的纬度因素;再单独琢磨“季节”因素是怎样影响“差异日数”的(这就是信息理解的策略,或简言之“读书方法”)。如果学生对这句话一时理解不了,也可以先搁置,通过下面的举例辅助理解(这就是“举例子”说明方法最实际的作用;这也是读书方法的训练:当复杂抽象的句子难以理解时,要善于借助例子来理解。)读了第( 7)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句( 4)总说“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然而,“冬冷夏热”似乎还不足以揭示“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也不能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的原因。句( 5)说冬夏季的气温特点;句( 6)说“早春跟晚春不相同”。至于冬、夏、春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从文中不得而知。句( 7)是句( 6)的举例,句( 8)是句( 6)是总结。为什么“华北春季短促”,我们依然不得而知。

以上分析表明:作者仅仅告诉了我们“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的现象,却没有进一步说明原因。因为,要想弄清其原因,需要更多的气候学知识,而这,超出了本文浅显介绍“物候学”的写作目的。如果学生有探究的兴趣,不妨建议他们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或借助地理课上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在探究过程中,我们或许可以质疑:作者在这段说“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但实际上,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性气候”;“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华北春季短促”等原因,是否与“季风性气候”有关呢?

而无论是作者说的“大陆性气候”,还是我们深究的“季风性气候”,都已超出了“纬度”因素。因此,如果我们认为句( 3)才是本段的焦点句,那么“纬度因素”的概括就显得过于简单了。——这就是对文章的批判性解读姿态。

用同样的方法细读文章第 8段,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本段实际上讲的是“海洋对气候的影响”,而不是“经度”问题。只因我国东部面向海洋,近海与远海地区的差异,就表现为经度差异。于是我们对作者的概括,进一步产生了质疑。

细读文章第 9段,与第 7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段话的焦点句都在第( 3)句:考虑特殊情况。因此,切勿以为抓住了段首句的关键词“纬度”、“经度”、“高下”,就算读懂了这几段话。

在基本读懂 7-10段各段语句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深究四个要素的说明顺序:作者为什么按照从主要(“纬度”、“经度”、“高下”)到次要(“古今”),从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呢?首先,气象学研究的主要是共时性的空间问题,历时变化当然属于次要因素。其次,从气候的成因来看,纬度、海洋、海拔,是影响全球气候的三个主要原因,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依次递减。而各段的说明焦点,也都紧扣着我国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来展开。还有人指出,“古今的差异”不能与前三点并列,所以作者用“此外”点开,老师可以在此处提问:为什么不列为第四个因素?

一次听课结束时,我对几个学生进行了实证调研。我问学生:

“为什么南京的桃花比北京早开 20天,而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天”?

学生数人讷讷,只会说“因为南京比北京的纬度低”。也许我的提问超出了本文提供的信息,于是换个问法:“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们也不能马上说出“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对于所读文章的信息都没有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明文教学策略

感受科学的严谨,揣摩表达的精妙 -------------------说明文教学四环节 第一环节:洞悉课型,感知文体 学习目标: 解读课文题目,了解课文梗概,初步感知课文脉络。 操作要领: 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明确说明对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注意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 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 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说明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方 面。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把说明类的教材文本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 素养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内容,乐于探究,品味语言,习得方法。 第二环节:交流资料,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巩固字词,科普资料共享,感知课文内容。 操作要领: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相关科普资料,结合科普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组织学生交流初读感悟课文的收获、产生疑问,教师检查、纠错、引导,适当归 纳小结。 说明文教学基本程序实施要求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科普知识充分交流,毕竟科普文章的术语 较多,因此在这一环节要让生了解科普术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奥秘 的兴趣。 因此此环节是在学生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 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完成对课文 内容的整体感知。 从操作策略看,本环节以学生的合作交流为主,交流的任务有两个:一是资 料共享;二是初读课文的收获。老师要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合作交流,并通过检

查、纠错、引导等方式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准备。 首先是组织学生交流科普资料。了解相关科普知识与本文的关系,文中出现了哪科普术语,应当怎样理解等等。 其次,组织学生交流读文的收获——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读书的收获和读后的疑问等。 在组织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可以根据读后收获自由发表意见,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认识。 本环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点、弱点,及时进行引导,利用好资料袋。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充分去合作、去交流。 第三环节:品析语言体味写法 学习目标:品析语言文字,了解说明方法,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感受精彩的布局结构,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 操作要领:品读重点的词句,感受科普类说明文的精准、生动、科学的语言特色。 赏读重点的句段了解体味多种说明方法。通读全文感受精彩的布局结 构,理清文章脉络及表达顺序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此环节一定 重视读,读懂科学与知识,读出准确与生动,读出趣味与感悟。 注意问题: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的能力。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感悟、积累语言材料和运用 语言来提高语文能力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主要阵 地,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实践的培养,才能使 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所有的语文教学的立足点都应如此,说明文 的教学当然也不例外。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准确、简洁。不同的 文章,语言的风格也是不同的,有的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的 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描写生动、 形象。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语言的特点去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 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 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我们的

说明文教学策略方法

基于课标的教学——说明文教学策略 一、《长城》点评: 1、目标制定要有可操作性,能看到学生将如何学。 2、教学思路清晰,说明文的特点突出。 3、训练重点明确,有一定的方法、策略。 关注: 1、问题设置要有思考性,关注整体思维的训练。 2、避免教师的碎问、碎讲。 3、教材解读要细致。 4、要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各册说明文梳理 说明性逐渐增强,各学段教学中突出不同的侧重点: 三年级目标:初步认识说明文,了解各种说明方法。 三上《赵州桥》 三下《太阳》《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 四年级目标:能找出说明方法,初步体会表达效果。 四上《长城》《秦兵马俑》 四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 五六年级目标:利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自行概说内容、找到说明方法、分析表达效果 五上《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六上《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 六下《各具特色的居民》 三、说明文教学策略 第一,着眼于“学法实践,训练能力”来设计说明文。 第二,着眼于“文意把握,选点突破”来设计说明文阅读教学。 把握文章的方法:组合各段的关键句。如总说句、中心句、结论句等重要句子,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着眼于“分析结构,训练思维”来设计说明文的阅读教学。第四,着眼于“读写结合、趣味活动”来设计说明文阅读教学。 说明文的学习方法与阅读方法主要有: 1、从总、分、总的角度去观察文章或者文段的结构; 2、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角度去分析文章的顺序; 3、从中心句、支撑句的角度分析文段的结构; 4、用提取中心句的方法浓缩全文信息; 5、用表格或者是图形来分析文章或者是文段的层次内容; 6、用判断与辨识的方法分析文中说明方法并阐释其作用与效果; 7、用简洁概括的方法知晓文章内容和辨识事物的特点; 8、对文章的某种表达技巧、某种表达特点进行品味,或欣赏文中的语言; 9、利用文章中说明的原理去阐释所见到的生活现象。 四、多些教学创意 教学创意的“创新”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的意思等,根据这种解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周措语文教研组组长 一、说明文教学概说 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教研究课、公开课,通常选择文学作品,很少有人选择“说明文”。但是,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本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责。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的科目,而“语言”有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公文语言、日常语言等分类,因此,语文学习的疆域中,必须有科学语言的一席之地。 (一)什么是说明文? 目前,一些论者对“说明文”这种文体是否存在,产生了质疑。好多人认为,“说明文”的文体概念,混淆了实用类文体(说明书等)和科学作品的界限,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文体辨认,从而对实用类文体和科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由于把科学作品限定在“说明文”即主要是科普作品的范畴内,严重制约了学生真正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即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言语,造就学生养成逻辑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和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在阅读板块独列说明文,而是谓为“科技作品”。阅读板块第9 条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但是在写作板块的第5 条,又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这里,我们不去思辨“说明文”是否存在,单就文章内容来看,我们暂且把客观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视为 “说明文”。广义地看,只要是把事物、事理说明白的文章,都是说明文(请大家参考阅读北大学者孔庆东的文章《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由于人文社会

科学的问题,大都有主观成分,所以社科题材的文章多视为议论文;而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有相对的客观性,所以说明文多为科技类文章。鉴于“说明文”的内涵模糊,也有人用“科学文本”的概念取代之。那么,“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又是什么呢? 南开大学的徐江教授指出:说明就是介绍。说明文的作者是一位“二传手”,他的任务是普及科学知识。旧体系写作原理对“说明”的解释,没有抓住“介绍”知识这一本质,所以关于说明的说明,总是说不明白。 人们很少以“说明”来发表、公布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对事物的思索,而是以“论”来阐明自己的“科学见解”。复杂的社会问题且不论,即便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反映,人们撰写实验报告,这本来看似具有强烈的“说明性”,因为它像是“介绍”实验的基本情况,不是靠逻辑推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证明”,是对相关科学研究结果的特殊形式的阐述证明。它的宗旨是让人们相信这有关科学研究的结论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所以,人们习惯上也把科学实验报告,视之为科学研究论文,而不视之为说明文。比如,《关于x x 地区地方病成因调查报告》,这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成果,属于科学论文范畴的。撰写这种报告的写作行为就属于“论说”,因为这种报告是在论证那种地方病的成果的确凿性,让人们相信,认识。凡是作者的某种“发见”,都面临着“证明” ,“说明”所传授的知识虽然也是“科学”的,但不是首次发表的,不是作者直接研究所得的。它不需要证实,而是已被证实的。这是“说明”在内容上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介绍性”、“讲解性”、“解释性”的根本。这样我们可以给“说明”下定义了: 所谓“说明”,就是以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非作者科学研究所得且已被确认了的或其他不需再确认的有关对象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价值等属性的写作行为。载有这些信息的文章是说明文。 说明文的分类: 传统的语文教学理论,把说明文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类,后者又叫科学小品。这种分类只是着眼于文本的语言特点,并未揭示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策略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策略一、重视说明文阅读复习 相对其它文体,说明文知识体系相对要简单些,牢固把握还是比较容易的。另外,说明文有极强的实用性,多数说明文的语言比较直白,平实易懂。即使是生动性的说明文也不及许多散文含蕴深奥,只要我们系统地把好说明文的知识体系,做好说明文阅读考题应该是指日可待。但是因为说明文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关系紧密,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高密度出现,看来也不可掉以轻心啦。 我们对2013年和2015年全国各地近百份中考语文试题进行统计,发现考査说明文阅读的有51份,占%。同时我们又对资阳市区2011—2015年五年中考试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说明文阅读复习,下功夫突破说明文阅读。 二、准确把握说明文阅读知识点 说明文复习要点 一、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 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它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二、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①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重点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介绍了针鼹的外形特 点、特长、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等特点。 ②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重点在于阐明事理。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科学地向我们介绍了热带雨 林毁灭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三、说明文的四大要素 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一)、说明对象:(1)具体事物(称为事物说明文)(2)抽象的事理(称为事理说明文) (二)、说明特征:就是这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的个性、特殊性。 (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画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法、 1、举例子说明方法 (1)概念: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说明性文章教学策略例谈

说明性文章教学策略例谈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说明文作为一种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在社 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大部分的语文教材中,说明文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说明文教学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在说明性文章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指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学习说明事物。 关键词:文体说明性文章要点说明方法准确性和严密性表达 《课标》关于阅读的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句话: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课标》之所以称“说明性文章”,而非“说明文”,是因为在小学教材中,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并不多,更多的是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带有说明性的童话、童诗、小品和记叙文等。不过今天的《恐龙》一文,基本称得上是“说明文”。说明性文章分两大类:一是说明事物类,二是说明事理类。《恐龙》《变色龙》《航天飞机》《金蝉脱壳》《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埃及的金字塔》等属于说明事物类的说明性文章,《读书莫放“拦路虎”》《山谷中的谜底》《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会合作》等属于说明事理类的说明性文章。 对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应当如何实施?在为我校青年教师磨课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我们应根据说明性文章的文体特点,教给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阅读策略,在教学中,不应只关注那些共性的阅读规律,还应将视点集中到说明性文章本身的突出特点上。下面以青年教师执教的《恐龙》一课为例,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炼文字知要点 对一个事物,一篇文章是不可能将它所有的特点说明得面面俱到的,作者总是抓住几个要点来加以说明。抓住说明要点是理解说明性文章的重要抓手。“抓要点”的方式,根据文本的内容,主要有两种:直白式、提炼式。 1.直白式 有些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特点,所讲述的方法哲理,在文中用鲜明生动的语言直接表述。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耐心阅读,逐一找清找准,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找中心句。如《恐龙》一文,第2—5自然段分别以中心句“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恐龙是卵生的”直接点明恐龙的特征,起到了概括文段中心的作用。 (2)找首括句。如《金蝉脱壳》第一自然段中的“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这句是第三、四、五自然段内容的浓缩,是“金蝉脱壳”全过程的概括,放在文首,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3)找过渡句。如《莫高窟》第3自然段中“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句,用形象优美的词语凝练地概括出莫高窟里彩塑和壁画的特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策略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策略 一、重视说明文阅读复习 相对其它文体,说明文知识体系相对要简单些,牢固把握还是比较容易的。另外,说明文有极强的实用性,多数说明文的语言比较直白,平实易懂。即使是生动性的说明文也不及许多散文含蕴深奥,只要我们系统地把好说明文的知识体系,做好说明文阅读考题应该是指日可待。但是因为说明文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关系紧密,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高密度出现,看来也不可掉以轻心啦。 我们对2013年和2015年全国各地近百份中考语文试题进行统计,发现考査说明文阅读的有51份,占51.5%。同时我们又对资阳市区2011—2015年五年中考试卷中说明文阅读进行统计,有了下面这个表格 年份有无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段标题 2011年有《非凡的蜻蜓》 2012年有《云南松怕冷的秘密》 2013年无 2014年有《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2015年无 从表中我们发现资阳市中考题出现说明文阅读考试还是比较频繁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说明文阅读复习,下功夫突破说明文阅读。 二、准确把握说明文阅读知识点 说明文复习要点 一、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 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它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二、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①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重点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介绍了针鼹的外形特 点、特长、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等特点。 ②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重点在于阐明事理。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科学地向我们介绍了热带雨 林毁灭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三、说明文的四大要素 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一)、说明对象:(1)具体事物(称为事物说明文)(2)抽象的事理(称为事理说明文) (二)、说明特征:就是这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的个性、特殊性。 (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画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法、

说明文教学策略69107

说明文教学策略 69107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于课标的教学——说明文教学策略 一、《长城》点评: 1、目标制定要有可操作性,能看到学生将如何学。 2、教学思路清晰,说明文的特点突出。 3、训练重点明确,有一定的方法、策略。 关注: 1、问题设置要有思考性,关注整体思维的训练。 2、避免教师的碎问、碎讲。 3、教材解读要细致。 4、要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各册说明文梳理 说明性逐渐增强,各学段教学中突出不同的侧重点: 三年级目标:初步认识说明文,了解各种说明方法。 三上《赵州桥》 三下《太阳》《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 四年级目标:能找出说明方法,初步体会表达效果。 四上《长城》《秦兵马俑》 四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 五六年级目标:利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自行概说内容、找到说明方法、分析表达效果 五上《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六上《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 六下《各具特色的居民》 三、说明文教学策略 第一,着眼于“学法实践,训练能力”来设计说明文。 第二,着眼于“文意把握,选点突破”来设计说明文阅读教学。 把握文章的方法:组合各段的关键句。如总说句、中心句、结论句等重要句子,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着眼于“分析结构,训练思维”来设计说明文的阅读教学。 第四,着眼于“读写结合、趣味活动”来设计说明文阅读教学。 说明文的学习方法与阅读方法主要有: 1、从总、分、总的角度去观察文章或者文段的结构; 2、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角度去分析文章的顺序; 3、从中心句、支撑句的角度分析文段的结构; 4、用提取中心句的方法浓缩全文信息; 5、用表格或者是图形来分析文章或者是文段的层次内容; 6、用判断与辨识的方法分析文中说明方法并阐释其作用与效果; 7、用简洁概括的方法知晓文章内容和辨识事物的特点; 8、对文章的某种表达技巧、某种表达特点进行品味,或欣赏文中的语言; 9、利用文章中说明的原理去阐释所见到的生活现象。 四、多些教学创意

小学语文课本中科普说明文的教学的技巧探讨

小学语文课本中科普说明文的教学的技 巧探讨 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科普说明文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科普说明文教学的地位不容忽视,但科普说明文怎么教学,怎么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许多教师都困惑的问题。本文将围绕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谈谈科普文的教学策略。 一、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科普说明文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 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等诸多的功能,因此,可以设计教学内容如下: 1.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科普文凭借着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小学生讲述了一个个科学故事,让他们了解科普知识,增长见识,感受到科学的无处不在。如《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2.了解说明方法,品析语言文字,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一篇篇科普文,都是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在介绍国际互联网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在课堂上,若能引领孩子进行细细品味,了解科普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就会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提高阅读这一类文章的能力。 3.揣摩表达顺序,理清文章脉络,习得表情达意的逻辑性

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每个句子的内部 甚至句与句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严密。如《神奇的克隆》一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通过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对学生今后有条理地表达大有裨益,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4.进行有效拓展,加深理解文本,实现科普读物的课内外结合 由于篇幅的限制,科普说明文所介绍的知识往往是有限的,为了帮助学生对文 本的理解,适度的拓展是需要的。如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课前教师可布置给学生阅读有关变色龙的资料,从书籍、杂志、报纸多种途径摘抄、剪贴文字和图画。教学时,教师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可以呈现另外一些信息——变色龙的活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色龙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学完这课后,可组织学生阅读其他更多的动物文章,去了解其他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这样的适度拓展,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培养了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科普说明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科普说明文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恰当、合理之外,还要 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弄懂文章中涉及的科学知识,理顺文章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笔者认为科普说明文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重视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明文分布及教学价值的确立和策略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的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其它的实物等。作者通过准确的语言介绍它们的形状、结构、性质、特点、功用等,使读者对于这类事物有明确的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比较抽象,需要作者用客观准确的语言解说清楚某种现象的成因或原理,以及事物部的关系,使读者能够豁然开朗。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就教材中说明文进行梳理说明。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的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其它的实物等。作者通过准确的语言介绍它们的形状、结构、性质、特点、功用等,使读者对于这类事物有明确的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比较抽象,需要作者用客观准确的语言解说清楚某种现象的成因或原理,以及事物部的关系,使读者能够豁然开朗。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就教材中说明文进行梳理说明。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分布现状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分布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学阶段说明文数量多,文章的容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体现了说明文实用性的特点。 1.文章容丰富,具有极强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纵观上表,文章所呈现的容多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有的介绍神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如《花钟》《假如没有灰尘》;有的描写有趣的动、植物,如《鲸》《松鼠》;有的介绍了科技的最新成果,如《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有的介绍多彩的世界景观,如《威尼斯的小艇》《彩色的非洲》;有的介绍各地的民风民俗,如《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 这些容,对于学生来说,本身神奇而神秘,知识性和科学性极强,能够很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这些文章为他们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探求未知世界的窗口。学生阅读了这些文章仿佛进行了一次奇妙的科学之旅。 2.文章呈现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上表中所罗列的说明文和我们平时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有一些区别,编者在选编教材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文章大都语言活泼,结

浅谈小学高年级说明文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说明文教学的策略 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陆艳娇邮编:215337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语文味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为了让说明文教学变得扎实而灵动,可从以下几点入手:挖掘语言因子,品出语文味;落实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强化实践运用,习出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语言,方法 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不少说明文,而进入高年级后,这类说明性的文章比重越来越大。单就题材来说,就有介绍科技知识,如《神奇的克隆》;天文知识,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建筑知识,如《埃及的金字塔》;动物知识,如《麋鹿》等等。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对说明文的教学越来越重视,但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免会产生很多困惑。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实践来谈谈说明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以及具体应对措施。 由于说明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有些教师不禁望“文”兴叹,一不小心就会将说明文上成了科学课,错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说明文的特点,未能让学生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表达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形象,抛弃了语文的本质,从而导致说明文的教学语文味不足。 其次说明文逻辑紧密,语言较为枯燥直白,也缺少一波三折的情节和生动细致的描写,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故事情节曲折、文字优美的文章更容易吸引他们,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或仅仅对课文中所介绍的科学知识感兴趣。课堂上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说的很多,问的也多,学生思考的空间却越来越少,甚至学生还没清楚课文的内容教师已经急于将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效果一股

脑都灌输给学生,完全将形式与内容割裂。 难道说明文的教学就如此无趣吗?其实不然。有人就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那么如何将说明文教学变得扎实而又灵动呢? 一、挖掘语言因子,品出语文味 语文课的根本是训练语言文字。无论什么类型的课文教学都应该重视挖掘课文的语言因子,扎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品味用词的准确 用词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色,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抠”住具体的词语咬文嚼字,使学生在朗读和比较中体会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尤其要注意一些“副词”“动词”“近义词”和“关联词”。 比如《麋鹿》一文中有这么两句话:①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②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辨析“放养”与“饲养”这对近义词,我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把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在大丰的理由,接着出示黄海滩涂的图片,请学生用一两个词语形容图片,学生知道了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特点,与此同时进行词语积累的训练,深入明白了“饲养”是说麋鹿在英国的一个私人庄园里接受人工喂养,“放养”则说明麋鹿在自然状态下自由生长。 2、了解说明方及其作用

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

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 专题讲座 第一节说明文教学概说 一、什么是说明文 二、教材中说明文的整体把握 三、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与教育价值 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老师们执教研究课、公开课,通常选择文学作品,很少有人选择“说明文”。但是,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本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责。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的科目,而“语言”有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公文语言、日常语言等分类,因此,语文学习的疆域中,必须有科学语言的一席之地。 一、什么是说明文? 目前,一些论者对“说明文”这种文体是否存在,产生了质疑。 董水龙等人认为,“说明文”的文体概念,混淆了实用类文体(说明书等)和科学作品的界限,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文体辨认,从而对实用类文体和科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由于把科学作品限定在“说明文”即主要是科普作品的范畴内,严重制约了学生真正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即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言语,造就学生养成逻辑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和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陈红军、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 2006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在阅读板块独列说明文,而是谓为“科技作品”。阅读板块第 9 条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但是在写作板块的第 5 条,又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这里,我们不去思辨“说明文”是否存在,单就文章内容来看,我们暂且把客观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视为“说明文”。 广义地看,只要是把事物、事理说明白的文章,都是说明文(请大家参考阅读北大学者孔庆东的文章《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大都有主观成分,所以社科题材的文章多视为议论文;而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有相对的客观性,所以说明文多为科技类文章。鉴于“说明文”的内涵模糊,也有人用“科学文本”的概念取代之。 那么,“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又是什么呢?

说明文教学策略初探-最新教育文档

说明文教学策略初探 说明文和其他文体相比,更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说明文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作用将越来越大,它不但让中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信息筛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感受能力等,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态度。但教学实践中,多数中学生感到说明文的教学呆板、枯燥、乏味。这是因为说明文缺乏形象的描述和生动的情节;还有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在一定时期内还占据着较大优势,对科学知识也缺乏一定的理解力;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落后,教学中多半是“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缺少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尽管说明文是传播知识的文体,但它的教学却不能限于知识的传播,“新课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提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学习说明文要着眼于学 生科学理念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开启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 好奇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促进听说读 写能力的全面提高,这才是说明文教学的根本。我们应该捕捉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学生学习它的心理特点,在继承传统教学长处的基础上,给说明文阅读的教学内容以扩展和深化。 、紧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我们首先应该遵循说明文的基本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明 确它的特点,就等于给了他们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之门的钥匙。 任何一篇说明文都是紧扣说明对象的要点展开的,往往要解说事物的形状、构造、关系、公用等,特别是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如 《看云识天气》体现的是通过云的不同形状来识别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向沙漠进军》既说明了沙漠的特征又揭示了它的本质等。捕捉到这些,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当然一篇说明文有时有几个要点,要引导学生细心阅读,具体分析。还要让学生明白, 说明文讲求说明顺序,这是说明文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写作角度不同,顺序就自然存在差异。一般说来, 凡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或人们对某一事物认识过程的,多采用时

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最新作文

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本质的文章。相对于其他文体的课文来说,说明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鲜活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浓郁的内心情感,语言较为枯燥直白。因此,一些老师对说明文教学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极易将说明文上成科学课,错将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当成教学重难点,而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失去了语文味。 那么,如何上好说明文这类课文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精心设计会对课堂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时对一节课的生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导入环节的安排不仅限于课上,也可以将其延伸到课前,这样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为课堂进行陈铺。如: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创设情境导入等。 2.发掘文本中的趣味因素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对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比如《种瓜得豆》一文,转基因技术的神奇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读这样的课文会很自然地激发他们的猜想,对于生活中的多种现象他们甚至会有想试一试的冲动。“可以把动物的基因搬到人体里吗?”“假如把猎豹身体里管

跑步的基因搬到人体里,会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敲打在学生的心坎上,阅读的兴趣自然大增。有什么特点和功能?”这样的提问将学生的兴趣引向书籍,引向生活。 3.发挥科学真知的吸引力 说明文中的信息量比较大,或者说信息量比较集中。阅读这样的文章对增长学生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多阅读这样的文章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好处。老师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阅读的兴趣。 二、明确并把握好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崔峦先生说“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课程标准中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体现了训练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只有把握好了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关于说明文教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在第二学段(3-4年级)没有提出相应的阅读目标要求。我们该如何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教学这种文体呢?教师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从文体角度出发,应该把握两点:一是所要说明事物的特点;二是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年段角度出发,中年级虽然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其它阅读的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说明文的作用和特点,适当渗透一些说明方法的教学。而高年级应

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c6053864.html, 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陈丹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8年第05期 对于说明文教学来说,很多教师注重文体意识,探讨说明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说明文教学的要求。但是,不同学段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就不太合适。说明文也是诸多文体中的一种,被收录在小学教材中,应该遵循学生认知与语文教学规律,这样方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浅析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练习设计率性而为 人教版教材虽在不同学段都选编了一定量的说明文,但不同学段其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当前不少教师对学段目标研究不深,对课堂定位把握不准,导致练习设计很随意。这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热闹”,却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如,《鲸》这一篇说明文的预习内容如下: 1.各小组结合表格,预习课文,并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表格。 2.各小组交流反馈,并讨论。(略) 从这些内容来看,课前让学生结合表格预习课文,方法无可非议,但是从练习内容来看,价值不大。毕竟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根据说明方法找出相应句子,有点过于简单,至于第二环节小组讨论,纯粹是一种课堂形式,缺乏实质意义。再从学段目标来看,这种训练只是阅读训练的初级阶段,属于认读能力的训练,是第二学段的目标任务。到了第三学段,教师仍把简单的认读训练作为重点,不仅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而且练习设计也很随意。 这种目标定位的不准,一方面与教师对说明文的认知有关,认为一提到说明文,其教学重点必然是说明方法;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对学段目标的认知不足有关,虽大多数教师都知道课标的重要性,但很少有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从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内容来看,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的重点是,根据不同文体,抓住写作重点与对象,厘清文章的层次与结构。宏观目标上理论认识的不清,必然导致微观中教学任务的偏离。 【策略一】 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突出说明方法无可非议,但是教师在运用中却发生了偏离。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前对说明方法进行系统总结,接着对照文本内容进行梳理。比如在案例中,针对说明方法,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出题意图,接着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补充说明方法的同时,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也对说明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

说明文教学策略复习过程

说明文教学策略

基于课标的教学——说明文教学策略 一、《长城》点评: 1、目标制定要有可操作性,能看到学生将如何学。 2、教学思路清晰,说明文的特点突出。 3、训练重点明确,有一定的方法、策略。 关注: 1、问题设置要有思考性,关注整体思维的训练。 2、避免教师的碎问、碎讲。 3、教材解读要细致。 4、要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各册说明文梳理 说明性逐渐增强,各学段教学中突出不同的侧重点: 三年级目标:初步认识说明文,了解各种说明方法。 三上《赵州桥》 三下《太阳》《月球之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 四年级目标:能找出说明方法,初步体会表达效果。 四上《长城》《秦兵马俑》 四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 五六年级目标:利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自行概说内容、找到说明方法、分析表达效果 五上《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六上《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 六下《各具特色的居民》 三、说明文教学策略 第一,着眼于“学法实践,训练能力”来设计说明文。 第二,着眼于“文意把握,选点突破”来设计说明文阅读教学。 把握文章的方法:组合各段的关键句。如总说句、中心句、结论句等重要句子,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着眼于“分析结构,训练思维”来设计说明文的阅读教学。 第四,着眼于“读写结合、趣味活动”来设计说明文阅读教学。 说明文的学习方法与阅读方法主要有: 1、从总、分、总的角度去观察文章或者文段的结构; 2、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角度去分析文章的顺序; 3、从中心句、支撑句的角度分析文段的结构; 4、用提取中心句的方法浓缩全文信息; 5、用表格或者是图形来分析文章或者是文段的层次内容; 6、用判断与辨识的方法分析文中说明方法并阐释其作用与效果; 7、用简洁概括的方法知晓文章内容和辨识事物的特点; 8、对文章的某种表达技巧、某种表达特点进行品味,或欣赏文中的语言; 9、利用文章中说明的原理去阐释所见到的生活现象。 四、多些教学创意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策略精编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策 略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策略一、重视说明文阅读复习 相对其它文体,说明文知识体系相对要简单些,牢固把握还是比较容易的。另外,说明文有极强的实用性,多数说明文的语言比较直白,平实易懂。即使是生动性的说明文也不及许多散文含蕴深奥,只要我们系统地把好说明文的知识体系,做好说明文阅读考题应该是指日可待。但是因为说明文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关系紧密,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高密度出现,看来也不可掉以轻心啦。 我们对2013年和2015年全国各地近百份中考语文试题进行统计,发现考査说明文阅读的有51份,占%。同时我们又对资阳市区2011—2015年五年中考试卷中说明文阅读进行 重视说明文阅读复习,下功夫突破说明文阅读。 二、准确把握说明文阅读知识点 说明文复习要点 一、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它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二、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①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重点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介绍了针鼹的外形特 点、特长、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等特点。 ②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重点在于阐明事理。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科学地向我们介绍了热带雨 林毁灭的原因及严重后果。 三、说明文的四大要素 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一)、说明对象:(1)具体事物(称为事物说明文)(2)抽象的事理(称为事理说明文)(二)、说明特征:就是这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的个性、特殊性。 (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画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法、 1、举例子说明方法 (1)概念: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2)作用(好处):更直接有效的说明事物或事理,有较强的说服力。 2、列数字说明方法 (1)概念:运用具体数据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作用(好处):数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使说明更简明、精确、具体、更有说服力。 3、作比较说明方法

浅谈小学高级说明文教学的策略修订稿

浅谈小学高级说明文教 学的策略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浅谈小学高年级说明文教学的策略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陆艳娇邮编:215337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语文味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为了让说明文教学变得扎实而灵动,可从以下几点入手:挖掘语言因子,品出语文味;落实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强化实践运用,习出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语言,方法 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不少说明文,而进入高年级后,这类说明性的文章比重越来越大。单就题材来说,就有介绍科技知识,如《神奇的克隆》;天文知识,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建筑知识,如《埃及的金字塔》;动物知识,如《麋鹿》等等。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对说明文的教学越来越重视,但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免会产生很多困惑。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实践来谈谈说明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以及具体应对措施。 由于说明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有些教师不禁望“文”兴叹,一不小心就会将说明文上成了科学课,错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说明文的特点,未能让学生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表达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形象,抛弃了语文的本质,从而导致说明文的教学语文味不足。 其次说明文逻辑紧密,语言较为枯燥直白,也缺少一波三折的情节和生动细致的描写,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故事情节曲折、文字优美的文章更容易吸引他们,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或仅仅对课文中所介绍的科学知识感兴趣。课堂上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说的很多,问的也多,学生思考的空间却越来越少,甚至学生还没清楚课文的内容教师已经急于将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效果一股脑都灌输给学生,完全将形式与内容割裂。 难道说明文的教学就如此无趣吗?其实不然。有人就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那么如何将说明文教学变得扎实而又灵动呢? 一、挖掘语言因子,品出语文味 语文课的根本是训练语言文字。无论什么类型的课文教学都应该重视挖掘课文的语言因子,扎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品味用词的准确 用词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色,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抠”住具体的词语咬文嚼字,使学生在朗读和比较中体会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尤其要注意一些“副词”“动词”“近义词”和“关联词”。 比如《麋鹿》一文中有这么两句话:①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②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辨析“放养”与“饲养”这对近义词,我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把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在大丰的理由,接着出示黄海滩涂的图片,请学生用一两个词语形容图片,学生知道了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特点,与此同时进行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