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流行病学实习答案

苏州大学流行病学实习答案
苏州大学流行病学实习答案

实习一疾病频率指标的测量

课题一

1.

一定期间某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数

发病率= *K= 5/1.5万= 3.33/万

同期暴露人口数

某年某病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K=2/1.5万=1.33/万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100%= 2/12×100%=16.7%

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2.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期间患病率=

同期间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

=×K=9/1.5万=6/万

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时点患病率=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 ×100%

(说明在进行续发率计算时应注意须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对在同一家庭来自家庭外感染,或短于最短潜伏期,或最长潜伏期者均不应计入续发病例).

课题二

1.(1)1990年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176/91098×10000=19.33/万

患病率=(176+59-2)/91098×10000=25.36/万

死亡率=119/91098×10000=13.06/万

病死率=119/(176+59-2)=51. 52%

(2)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

时点患病率=59/89769=6.57/万

(3)1990年细菌性痢疾的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续发率=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家庭内续发率=31/102×100%=30.39%(二代家庭内续发感染率?)

家庭外续发率=26/272×100%=9.56%(二代家庭外续发感染率?)

注意:在计算有关率的指标时,理论上分母指暴露人口,但样本量很大时,某年某病危险人群可粗略地用该年的平均人口数代替。如果正在患病人多,去逝的人比较多时,暴露人口又比较少的时候,分母要减去死去的人或正在患病的人。

另外这是一个队列研究,要计算累积发病率或死亡率时,要以开始时总人数为分母。(此研究样本大,人口较固定,观察时间短。)

2.(1)1991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反映了恶性肿瘤的疾病的分布,发病率的升高或降低意味着影响疾病发生因素的变化。发病率适合于病因学研究。根据发病率,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效果。

患病率可表示恶性肿瘤在该地的流行因素以及检测疾病的防治效果,估计恶性肿瘤对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卫生管理人员制定卫生保健服务规划提供依据。患病率不适于病因学研究。

死亡专率是一项重要指标,对于病死率高(如本例的恶性肿瘤)的疾病,常用来反映发病水平。但对于不至死的疾病如普通感冒,以及病死率低的疾病,用死亡率分析不合适。(与粗死亡率的区别?自己考虑)。

病死率可用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它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能否被早期诊断,诊断水平以及病原体的毒力有关。

1990年1月1日恶性肿瘤的时点患病率表示在该时点该监测点的人群中恶性肿瘤新旧病例数

所占同时点观察人口数的比例。

从家庭内,外续发率结果可以看出,家庭内续发率远远比家庭外续发率高,可分析该细菌性痢疾的传染病的传染力大小并与其他菌痢进行比较,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因素。从而对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疾病继续传播蔓延。如隔离,消毒,免疫接种等等。

课题三

附表1-2购买甘蔗或分购现场停留与发病关系

由上表看出,购买时不在现场,分够时不在现场,没有发病例数,其他三种场合都有发病的人数.具体购买甘蔗或分购甘蔗现场停留与发病是否有关,还要根据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方面因素考虑,比如购买和分够的现场是否有传染源,传播途径上问题,易感人群的易感性如何都影响人群发病.所以要综合分析本题。

购买且分购时在现场和未购买但分购时在现场组的罹患率比其他组的罹患率高,尤其是未购买但分购时在现场组的罹患率最高,达100%。故分析,可能是购买时甘蔗是成捆分发的,青霉菌和毛霉菌没有散发开,分购时成捆的甘蔗被打开,青霉菌和毛霉菌散发开,该过敏性肺炎罹患率以分购时在现场时最高,其次是购买和分购都在现场罹患率比较高。

课题四

计算过程:

(1)将标准构成的各年龄组人口数×原来相应的年龄组的死亡率=两地各年龄组按标准人口计算的预期死亡数

(2)分别把各年龄组按标准人口计算的预期死亡人数相加=按标准人口计算的预期总死亡人数,

(3)预期总死亡人数/ 标准总人口数= 标化死亡率

按以上的计算过程把上述表转换成

标化死亡率= ∑预期死亡数/ ∑标准人口数×K

甲县标化死亡率= 2300/200=11.5/万乙县标化死亡率=2820/200=14.1/万

从原来的1-3表的人口构成可看出甲县老年人口占多数,乙县青年人口占多数,从表面上看,也许甲县某病的死亡率要比乙县高,而且甲县,乙县的粗死亡率分别是13和12.2,但是死亡率经过标化以后,结果相反,甲县的死亡专率(11.5/万)比乙县(14.1/万)低。所以当年龄构成不同时,粗死亡率是不能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直接比较的,必须通过标化以后用标化死亡率进行比较。

另外作为标化的标准人口数也可以是甲县人口数或乙县人口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计算比较,结果的趋势是一样的。(但是选择标准化的人口不同,标化后的结果也不一样,需要标出标准化人口)

还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作为标化的人口。

率的标化:其基本思想是寻找一个统一的结构分布作为标准组,然后每个比较组均按该分布标准计算相应的率,所得到的率是相对于标准组的,故称为标准化率。常见的是年龄调整标准化率,是把两个或几个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的年龄结构拉在相同的结构上进行比较,目的是排除不同人群间相互比较时年龄构成对人群患、发病率和/或死亡率的影响,使得比较结果更为客观。这是因为,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很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发病率或死亡率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注意:

1.标化的范围很广,可以对年龄,还可以对性别职业进行标化,也可以标化患病率,发病率

等,标化的目的是消除这个混在因素的影响。

2标化后的标准化率已经不再反映当地的实际水平,它只是表示相互比较资料间的相对水平。

3选择不同的标准,算出的标准化率也不同,比较的结果也未必相同,因此报告比较结果时,必须说明所选用的标准和理由。(这样说可能不准确)

4两个样本标准化率是样本值,存在抽样误差。比较两个样本的标准化率,样本量小时,还应做假设检验。

实习二流行病学调查实例分析

问题

1.此次发病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根据尿色增深,皮肤黏膜黄染及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考虑可能是病毒性肝炎。由于乙型、丁型及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不可能发生如此大规模的流行,故甲型和戊型肝炎的可能性大(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般来说,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主要是以爆发或流行为主。如果要爆发或流行还与许多因素有关。(传染源,传播条件,易感人群)。

如要确诊,除有临床证据外,尚需获得实验室证据,应做甲、戊两种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查及分离病毒。(据资料报道,此次疾病流行在患者的血清中95.5%抗-HAVIgM阳性,发病一周内患者粪便HAAg检出率:68.2%,说明是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

到现场后首先应明确诊断,而后针对传染源,病人: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五早),病原携带者:要管理,要进行健康教育,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传播病原体的危险,要定期随访,须经2-3次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时方可解除其管理等等,接触者主要实施为:检疫,期限从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经历一个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检疫可分为:留验和医学观察.动物传染源: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给予积极治疗和隔离,危害较大且无经济价值的,捕杀和无害化处理.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主要对肠道传播疾病要做到,做好粪便,污水,垃圾的处理,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培养个人卫生习惯等),还要做好预防性消毒(针对可能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还要做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和物品所进行的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易感人群(接种疫苗): 免疫预防:自动免疫,注射甲肝疫苗.被动免疫:注射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 药物预防,个人防护.

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此次流行属于同源多次暴露型。

可能暴露的时间可由峰尖向前推一个甲肝的平均潜伏期(30天),故暴露的时间可能为1987年12月20日,1987年12月25日,1988年1月1日。

流行曲线一般有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四个阶段,流行曲线的形态取决于流行环

节,流行因素的特点和防疫措施的质量。当流行是共同媒介引起时,患者集中发生于该病的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流行曲线呈单峰型,流行曲线开始到高峰到结束正好和甲肝的平均潜伏期一致。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由共同媒介传播时,流行经过较长,再加上通过日常接触所发生的继发病例,其爆发形式常有拖尾现象。

如图所示:甲肝发病曲线在前,传染病报告曲线稍后,这是同一种甲肝爆发流行曲线,传染病报告曲线因为报告需要时间,所以在后.根据发病曲线的3个尖峰的形状相似,大小不同(可能是食品上市量不同,购买和进食的人不同)。起病很急,很多病例同时发生,流行曲线突然上升很快,(与非同源性爆发流行曲线区别)。而且每个尖峰下的曲线的正态分布都是在甲肝的平均潜伏期内。说明是多次暴露流行型。

3.能引起如此大规模的疾病暴发流行,必定有一因素存在于环境中,使该地居民能广泛暴露。排除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可能性(空气传播的特点:1.传播广泛,发病率高。2.冬春季节高发。3.少年儿童多见。

4.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性。5,居住拥挤和密度大的地区高发),此次发病主要以青壮年为主。没有周期性等特点,所以排除了空气传播的可能性。主要考虑水和食物传播,应从这两方面进行调查。(也根据其他传播途径的特点分析)。

4.根据水型传播的特点:(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引用同一水源史,等等。疫水传播特点:病人有疫水接触史,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的特点。等等),用水型传播难以解释该市区各大专院校和各种指战员共饮上述自来水,其罹患率与往年相仿这一情况或比往年偏低的情况。所以经水传播和经疫水传播可能性不大。

如果有资料,可以进一步统计分析来证明不是由于水传播引起的甲肝爆发流行。

5.排除空气和水作为传播途径的可能性后,能引起大规模疾病流行的途径仅为食物传播。

这一食物应具备下列条件:①食品上市量很大,②食品上市时间相对集中,③烹饪方法以生食或半生食为主,④上市时间与本次甲肝流行正好相隔一个甲肝的平均潜伏期。⑤人们普遍喜欢吃有能力购买。

6.表2-1和2-2均为1:1的配比的病例对照调查资料,故按以下公式计算x2和OR。

x2 =(b-c) 2 / (b+c), OR=c/b

结果:表1-1:x2 =0.20

v=1,P>0.05

OR= 0.94

表1-2:x2 =0.13

v=1,P>0.05

OR= 0.96 自由度:1

表2-3为成组资料的病例对照研究,故x2按下式计算。按照非校对公式计算。

x2= (|ad-bc|-N/2)2N

(a+b)(a+c)(c+d)(b+d)

结果:x2=63.32

v=1,P<0.01

OR=11.81

α等于0.05水准时,卡方值为:3.84,α等于0.01水准时,卡方值为:6.63。

所以根据Х2:0.13,0.20,P值大于0.05或0.01,所以有犯阴性错误的可能,不能拒绝无效假设H0,说明进食伽思瓜和螺丝与甲肝的爆发流行没有统计学差异,进食伽思瓜,螺丝与甲肝的爆发流行可能没有关联。

同样根据统计学标准判断,进食毛蚶可能与甲肝爆发流行有关联。

表2-4 进食毛蚶的方法与发病关系

AR=5.36,在进食1-9只毛蚶的暴露组中,完全由于进食毛蚶引起的甲肝的发病率是5.36,AR%,在进食1-9只毛蚶的暴露组中,由于进食毛蚶引起甲肝爆发流行的原因占89.83%. 其他的指标大家可以同样叙述。

PAR=5.76%-0.64%=5.12% PAR%=5.12/5.76×100%=88.98%

PAR,在上海市人群中,完全由于进食毛蚶引起的甲肝的发病率为:5.12%,PAR%:在上海市人群中,由于进食毛蚶引起甲肝爆发流行的原因占88.89%.

表2-5 进食毛蚶的方法与发病的关系

2-5表参照2-4表同样可以叙述各指标。

7.表2-1,2-2,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值均<1,同时,伽师瓜与螺蛳不具备上述引起大面积暴发流行食物应具备的5个条件。伽师瓜,螺丝上市量不大,覆盖面积小并且上市时间参差不齐。故这两种食品与此次甲肝的流行无关。

而从表2-4看出,在上海市人群,由于进食毛蚶引起此次甲肝流行的原因占88.98%,由4-5表可以看出,随着进食毛蚶量增多,甲肝的罹患率,RR,AR,AR%相应增高。以酱油和酒腌一下这一食用方法危险性最大,(RR=57)。从毛蚶大量上市时间,供应量,与该传染病的流行曲线的上升期起始点正好相隔一个甲肝的平均潜伏期。并且行曲线的上升期,流行高峰和下降期正是一个甲肝的平均潜伏期(30天)。且据报告,1月3日禁止销售毛蚶后,2月初疫情明显下降,这符合经食物传播的特点:1.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的历史,不进食者不发病。

2.患者的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爆发流行。

3.停止供应污染食物,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另外,毛蚶符合上述引起大面积暴发流行食物应具备的5个条件。故食用毛蚶是引起此次甲肝暴发流行的直接原因。还应该提供从毛蚶体内分离出甲肝病毒的证据。(据报道,疫情发生后,当地卫生部门用免疫电镜,核酸分子杂交以及细胞培养方法,从甲肝流行前上市的毛蚶体内检出了甲肝病毒。)所以进一步证实了进食毛蚶是此次甲肝爆发流行的直接原因。

8.0~9岁易感性最高,发病率低是因其食毛蚶率低及食毛蚶量少。(毛蚶是属于贝类水产品,无论是煮或炒都不会很烂,所以0-9岁的孩子吃的时候容易噎着,所以进食量少。>40岁的人群经以前的隐性(或急性感染)已获得免疫,还有可能打了甲肝疫苗在甲肝疫苗的免疫有效保护期。还有可能>40岁的人,身体强壮,本身抵抗力就强,故免疫力强,易感性低,发病率低。

9.毛蚶极有可能在产地受到污染。可能是由于捕捞的人,有的是甲肝患者,有的是甲肝的接触者,有的是甲肝的病原携带者,还有可能携带的动物有甲肝病毒,由于他们的粪便,污水,生活垃圾管理不善,排到水里,污染了捕捞毛蚶的水域,毛蚶是通过滤水进行呼吸生存的,成蚶的滤水量﹥5升/小时,病毒虽然不能在毛蚶体内繁殖,但是病毒可以通过毛蚶的消化腺进入肝脏,蓄积在肝脏。有资料证实毛蚶能够浓缩甲肝病毒的15倍。捕捞上来的被污染的毛蚶没有经过卫生部分严格检疫就大量上市,该市喜欢吃有能力购买的市民,食用方法基本上以半生食为主,不能杀灭甲肝病毒。而且本身自己又没有免疫力。所以就感染了甲肝病毒,引起甲型肝炎的爆发流行。

10.据此资料,市防疫站按照上级要求,对2185644个居民进行访视,获得78633个病例,这样收集资料,然后上报上级部门属于主动监测报告,罹患率(78633/2185644×1000‰=35.98‰),略低于传染病的报告率(292301/7159678×1000‰=40.83‰),传染病报告属于被动监测,下级单位按照常规向上级单位报告监测数据,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主动监测的质量明显优于被动监测。因为两个罹患率相差4‰,非常小,证明此次疫情报告基本正确,可靠,无遗漏。低的原因可能与病例有重复报告有关。

11.本次甲肝的流行因素是:流行因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此次甲肝爆发

的传染源可能是捕捞毛蚶的甲肝患者,甲肝病原携带者,甲肝患者接触者,以及携带甲肝病毒的动物,传播途径:以上的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水以及生活垃圾排出体外,没有经过很好的管理直接排入水,污染了捕捞毛蚶的水域,毛蚶是通过滤水呼吸生存的,所以污染的水经过毛蚶的消化腺进入肝脏,蓄积在肝脏。这些带毒的毛蚶没有经过卫生部门的严格检疫,就大量上市,被那些喜欢吃和有能力购买的人买了。他们的食用方法主要是生食和半生食为主,不能杀灭甲肝病毒。所以有些人没有打甲肝疫苗,有的人打了也可能过了免疫期间。食用了毛蚶,就感染了甲肝病毒。就发生了甲肝的爆发流行。易感人群:主要是喜欢吃和有能力购买的没有免疫力或者过了免疫期限的人,但是也有没有吃而被感染的人。流行曲线后面有拖尾现象,说明有人与人之间传播。

该市应该采取,对于捕捞毛蚶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接触者和动物传染源要:病人: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五早),病原携带者:要管理,要进行健康教育,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传播病原体的危险,要定期随访,须经2-3次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时方可解除其管理等等,接触者主要实施为:检疫,期限从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经历一个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检疫可分为:留验和医学观察.动物传染源: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给予积极治疗和隔离,危害较大且无经济价值的,捕杀和无害化处理。

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主要做到,做好粪便,污水,垃圾的处理,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培养个人卫生习惯等),还要做好预防性消毒(针对可能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还要做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和物品所进行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两种。加强对毛蚶体内病毒的监测工作,防治带毒毛蚶被采集及销售等,加强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及宣传。教育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要告诉市民尽量煮沸毛蚶30分钟再吃。

对于该市市民(接种疫苗):免疫预防:自动免疫,注射甲肝疫苗.被动免疫:注射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 药物预防,个人防护。不吃或者少吃,以防止再发生类似事件。

实习三病例对照研究

选用住院病人做为调查对象不如选用普查或随机抽样调查的病例具有代表性。

但考虑到肺癌是恶性肿瘤,在当时英国的背景条件下,英国绝大多数肺癌的病人都可以住院治疗,凡在门诊被诊断为肺癌的病人都无选择的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选择20多家医院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克服入院偏倚,所以这样看来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住院的其他恶性肿瘤病人中选取肺癌患者的配对对照病人,要选取与肺癌患者条件相同的非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病人,对照所患病的病因不可与所研究肺癌的病因相同或互相影响。才可以保证与肺癌组有可比性。要考虑有代表性,要多选对照,可做1:2,1:3的配比病例对照的研究,但是不要超过1:4配比,超过1:4研究功效缓慢,寻找对照的难度将增加。选用住院的恶性肿瘤病人作为对照有诊断准确,病例,对照容易得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优点。

2.肺癌组与对照组选用的这些配对条件是为使两组人群的某些条件尽可能相同而具有可比性,减少偏倚。但条件不包括与致病有关的因素在内,否则某些病的病因就不可能被发现(为什么?自己考虑)。除了上述因素外,如果再考虑到职业史,工龄,文化程度因素等更好,配对条件要有主次,在保证主要条件的前提下,要尽量照顾一些次要条件。还要考虑是否匹配过头,这个问题研究作者已经将主要配对条件列入,所以此研究很合理。

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必须是以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筛除那些诊断不准确,失去记忆或无法回答问题的病例,这些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都去除,所以使两组人群在这些配对条件下更加具有可比性,以减少偏倚。

3.病例对照研究时,进行这种一致性检查是必要的。这对资料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应实行质量控制,以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包括调查员,和被调查者两个方面询问和回答过程,本次研究由调查员询问,被调查者凭记忆回答问题,在询问时调查员是否带有主观因素(暗示性提问),被调查者的记忆是否准确,均会影响资料的可靠性。为了保证资料的可靠性,要进行一致性检查。

据表3-2,两次回答的一致性为(8+4+13+9+3)/50×100%=74%,其余26%(13人)前后回答误差不超过一个剂量等级,说明这次关于吸烟习惯的调查是可信可靠的。

4.3-1表,病例对照组研究的均衡性检验表。在肺癌组和对照组中,性别,年龄在两组中均衡可比。

3-3表,肺癌组吸烟者占的百分比为:1350/1357×100%=99.48%

对照组吸烟者占的百分比为:1296/1357×100%=95.50%

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吸烟者占的比例:99.48%和95.50%都很高,所以从这个表不能判断出,吸烟与肺癌有关,还要进行以下步骤的分析。

5.表3-3中,不匹配不分层资料

OR=ad/bc=9.08

x2=(ad-bc) 2 N/(a+b)(a+c)(b+d)(b+c)=43.98

v=1 P<0.05

95%可信区间=OR1±1.96/√x2=(4.73, 17.43)

表3-4中,匹配资料的分析表

OR=c/b=8.71

x2=(b-c) 2/(b+c)= 42.88

v=1 P<0.05

95%可信区间=OR1±1.96/√x2=(4.56,16.65) (注意什么情况下用校对公式)

虽然从3-3,3-4表中,可以看出

本资料是按1:1配比设计调查获得的,较一般病例对照研究科学性更强,应按表3-4那样进行整理及计算。因为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将配比的混杂因素均匀的分配在两组,不能研究出配比的因素与疾病关联。使真正研究的因素与疾病关联体现出来。如果将配成的对子拆开分析,以前配对的因素在两组之间分布不均衡,影响要研究的因素与疾病真实性关联。

6. 表3-5表,等级资料。可显示,吸烟在5-,15-,25-支的吸烟者在肺癌组和对照组的构成比比较大,OR值分别为1.00,4.69,

7.31,9.50,16.08,17.86。随着吸烟剂量的增加,OR值增大,

从上面量表看出吸烟与肺癌呈“剂量-反应”关系。但是需要统计学分析的趋势卡方检验证实是否吸烟与肺癌呈剂量反应关系。(在肺癌组与对照组,做吸烟剂量与两组吸烟人数构成比的统计分析,如果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吸烟与肺癌呈剂量-反应关系。)

3-6表,根据吸烟剂量看,是等级资料。根据病例组-对照组在吸烟与肺癌组是否有差异来看是二分类变量资料。分层的目的是: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

3-6表是按照性别分层后,在男,女的病例组,对照组,吸烟者占中度吸烟者和重度吸烟者居多。但通过行乘列表卡方检验,男,女组中吸烟与肺癌均有关联。(男,女中,吸烟与肺癌均有统计学差异。)

7.⑴代表性和均衡可靠,可信性前面已经叙述过,这里就不在赘述。

主要得出:①在表3-4中,卡方=42.88,OR=8.71.说明吸烟与肺癌可能有关联.并且通过剂量反应关系和分层分析显示,随着吸烟剂量的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在分层分析中,男性,女性肺癌组,对照组中,吸烟与肺癌均有关联。

②以上结果可以说明,吸烟与肺癌有密切关联,吸烟剂量越大,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因为患肺癌者中还有从来不吸烟的人占0.52%。

⑵通过病例对照的从果到因的研究,得出肺癌与吸烟有密切关联的结论。

这种结论尚需通过队列研究验证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因为队列研究是前瞻性从原因到结果的研究,可以动态观察吸烟对肺癌发病的影响,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实习四诊断试验

1.

a ×

a+c

(2)特异度= d ×100%=78.34%

b+d

(3)阳性预测值= a ×100%=12.81%

a+b

(4)阴性预测值= d ×100%=99.82%

c+d

(3),(4)结构为随机抽样才行,否则要采用

P*Se

(5)阳性预测值=

PSe+(1-Sp)(1-P)

Sp(1-P)

(6)阴性预测值=

Sp(1-P)+(1-Se)*P

(这两个公式有使用条件,我问过统计老师,具体你再确认)

(7)一致性= a+d ×100%=78.9%

a+b+c+d

根据指标的具体含义,评价这些指标。

2.

(1)灵敏度= a ×100%=55.90%

a+c

(2)特异度= d ×100%=99.96%

b+d

(3)假阳性率= b ×100%=0.04%

b+d

(4)假阴性率= c ×100%=44.10%

a+c

(5)阳性预测值= a ×100%=97.83%

a+b

(6)阴性预测值= d ×100%=98.55%

c+d

(7)一致性= a+d ×100%=98.54%

a+b+c+d

(8)似然比:

阳性似然比=55.90%/0.04%=1397.5

阴性似然比=44.10%/99.96%=0.44

(9)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0.56

根据指标的具体含义,评价这些指标。

3.首先画出A,B,A+B串联,A+B并联实验的诊断实验的正确的四个表(1)A试验

灵敏度=(20+216)/300×100%=78.67%

特异度=(76+1534)/1700×100%=94.71%

(2)B试验

灵敏度=(45+216)/300×100%=87.00%

特异度=(34+1534)/1700×100%=92.24%

(3)并联试验

灵敏度=(20+45+216)/300×100%=93.67%

特异度=1534/1700×100%=90.24%

(4)串联试验

灵敏度=216/300×100%=72.00%

特异度=(34+76+1534)/1700×100%=96.71%

4.

(1)提高筛选截断值,灵敏度下降,特异度增大。降低筛选截断值,灵敏度增大,特异度下降。

(2)如果灵敏度、特异度一定,患病率升高,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反之亦然。(大课和实习课都已经讲过)

(3)该诊断实验应该采用高截断值10.08mmol/L(180mg/dl)。1.当进行普查时,采用截断值低的比较优,尽量不要漏掉一个病例,即假阴性少。2.当进行诊断试验时,应当采用截断值高的比较优,使假阳性减少,误诊率降低。3.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当假阳性与假阴性的重要性相等时,临床诊断指标可选择灵敏度与特异度相等,即假阳性,假阴性最低点作为分界线,或正确指数最大的分界值作为判断标准。

对于筛检实验: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定,

1.按照ROC曲线选取灵敏度,特异度。

2.当进行普查时,采用截断值低的比较优,尽量不要漏掉一个病例,即假阴性少。

3.当进行诊断试验时,应当采用截断值高的比较优,使假阳性减少,误诊率降低。

4.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当假阳性与假阴性的重要性相等时,可选择灵敏度与特异度相等,即假阳性,假阴性最低点作为分界线,或正确指数最大的分界值作为判断标准。

5.如果确诊实验较繁琐,费用高,则应该提高特异度。截断值往高处移动。

6.如果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结果比较好,否则后果严重,此时选择灵敏度比较高的判定标准,尽可能把所有可疑病人都诊断出来,判断标准应该向低的截断值移动。

7.如果预后不好,又无治疗办法或会引起心理负担。应当选择截断值高的值。

8.如果这次漏掉后还会有再检查的机会,此漏掉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应该将截断值向高移动。

5.

(1)与单一试验相比较,并联试验提高灵敏度,降低特异度。串联试验降低灵敏度,提高特异度。

(患病率一定,并联实验相当于降低截断值,b/b+d是误诊率就增加,假阳性率升高。a/a+c 面积就增加,也就是灵敏度增加。串联实验则相反)

(2)与单一试验相比较,并联试验提高阴性预测值,降低阳性预测值。串联试验降低阴性预测值,提高阳性预测值。

(患病率一定,并联实验相当于降低截断值,假阳性就增加,也就是误诊率增加,实际有病的人占诊断实验判断全部有病的人就小。就是阳性预测值小。相反串联实验也可以这样推出来。)

6.一个好的诊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①灵敏度高,②特异度高,③易于操作,出结果快,

④在经济上能承受,⑤重复性好,⑥无痛苦,无损伤,无其他不良反应。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卷-样卷1

苏州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试卷(样卷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二进制数 2. 内存 3. 程序设计语言 4. 局域网LAN 5. 数据库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1. 下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B.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 C.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数量 D.当前集成电路的基本线宽已经达到几十纳米的水平 2. 计算机利用电话线向其他设备发送数据时,需使用数字信号调整载波的某个参数,才能 远距离传输信息。所用的设备是。 A.调制器B.解调器C.编码器D.解码器 3. MOORE定律认为,单块集成电路的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A.芯片尺寸B.线宽C.工作速度D.集成度 4. 下列关于比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比特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B.比特只有“0”和“1”两个符号 C.比特既可以表示数值和文字,也可以表示图像或声音 D.比特“1”大于比特“0” 5. 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系统中,采用的信道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是________多路复用 技术。 A.频分B.时分C.码分D.波分 6. 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A.控制计算机的运行B.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C.分析指令并执行D.负责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 7. 外存与内存有许多不同之处,外存相对于内存来说,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外存不怕停电,信息可长期保存 B.外存的容量比内存大得多,甚至可以说是海量的 C.外存速度慢,内存速度快 D.内存和外存都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 8. 一台微机最关键的物理部件是________。 A.显卡B.主板C.网卡D.驱动器 9. 以下符号中________代表某一种I/O总线标准。 A.CRT B.VGA C.PCI D.DVD 10. 获取供计算机显示或网页上使用的图像,以及制作3~5英寸以下的照片时,中低分辨 率(1024×768或1600×1200)即可满足要求,所以________像素的数码相机,原则上已能满足普通消费者的一般应用要求。 A.100万~200万B.200万~300万C.300万~400万D.500万以上 11. 12.磁盘存储器的数据存取速度与下列________组性能参数有关。 A.平均等待时间,磁盘旋转速度,数据传输速率 B.数据传输速率,磁盘存储密度,平均等待时间 C.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数据传输速率 D.磁盘存储器容量,数据传输速率,平均等待时间 13. 下列诸多软件中,全都属于应用软件的一组是。 A.AutoCAD、PowerPoint、Outlook B.Unix、QQ、Word C.WPS、PhotoShop、Linux D.DVF(FORTRAN编译器)、AutoCAD、Word 14. 以下不属于数据逻辑结构的是。 A.线性结构B.集合结构C.链表结构D.树形结构 15.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种类繁多,但其基本成分可归纳为四种,其中对处理对象的类型说明 属于高级语言中的________成分。 A.数据B.运算C.控制D.传输 16. 操作系统的作用之一是。 A.将源程序编译为目标程序B.实现企业目标管理 C.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D.实现软硬件的转换 17. 下列有关分组交换网中存储转发工作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使分组交换机能处理同时到达的多个数据包

流行病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临床流行病学是在病人及其群体中应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地观察和解释临床事件,宏观研究临床问题的方法学。 研究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学科性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方法学,构成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具有以下4个特点。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临床为基础,与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及社会医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互相渗透;2.以个体病例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3.由医院的个体病人诊治扩展到社区人群疾病的防治;4.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大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什么?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1)试验的措施要有反应性和可度量性;试验的措施要有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能客观地反应出来并被临床及实验室等检查方法及指标度量。(2)测量的方法要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敏感性才能发现措施的效应,而良好的特异性才能确认这种效应。(3)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不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必须具备临床意义,有公认的判断标准。 3.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有哪些? 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1)研究设计方案: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观察指标的测量、质量控制、结论及其外推的客观性等。2)临床意义的评价:3)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显著性检验)。4)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评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5)临床适用性 4.何为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因、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在某一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从时间上说,调查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完成的,反映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的关系,好似时间上的一个横断面,故称横断面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调查他们既往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比例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及其联系程度。 队列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研究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A.样本? ??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 ?????D. 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 ?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 ??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 ?? ?? ?? ???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 B.差 C.极差? ?? ?? ?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 ?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 B.左偏态 C.右偏态? ?? ??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全国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排名

全国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排名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全国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排名》的内容,具体内容:计算机专业在21世纪已经成为最热门的专业,那么,在全国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排名情况怎样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二本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计算机专业排名资讯热门搜索 ↗↗↗计算机专业二本大学排行榜、就业前景及方向 ↗↗↗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北大第五 ↗↗↗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清华榜首 ↗↗↗计算机类前景最好的专业▋▋游戏软件、广播电视网络技术 ↗↗↗计算机类前景最好的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软件技术 计算机专业二本大学排行榜 1清华大学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3北京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哈尔滨工业大学 6上海交通大学7浙江大学8南京大学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东北大学 11华中科技大学12北京邮电大学13同济大学14武汉大学15电子科技大学 16西北工业大学17复旦大学18东南大学19中山大学20吉林大学 21中南大学22四川大学23重庆大学24西安交通大学2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6中国人民大学27北京交通大学28北京工业大学29北京理工大学30

天津大学 31合肥工业大学32湖南大学33北京科技大学34大连理工大学35哈尔滨工程大学 3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7山东大学38北京师范大学39南开大学40华东师范大学 41南京理工大学42西南交通大学43重庆邮电大学44兰州大学45解放军理工大学 46山西大学47燕山大学48苏州大学49天津工业大学50天津理工大学 51长春理工大学52上海大学53南京邮电大学54河海大学55江苏大学 56浙江工业大学57河南大学58中国地质大学59华中师范大学60西南大学 61西北大学62陕西师范大学63新疆大学64北京语言大学6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66沈阳理工大学67上海理工大学68江南大学69浙江师范大学70山东师范大学 71武汉科技大学72广西大学73西南财经大学74扬州大学75大连大学 76中国石油大学77北京工商大学78华北电力大学79河北农业大学80辽宁大学 81辽宁科技大学8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8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84沈阳化工大学85大连交通大学 86沈阳建筑大学87辽宁工业大学88大连海洋大学89辽宁师范大学90东北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苏州大学 2010年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人的发展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3、终身教育 4、元认知 5、骑士教育 6、有教无类 二、简答题 1、教师角色的冲突有哪些?如何解决? 2、比较孟子与荀子人性观及他们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 3、学生认知的差异有哪些表现?为此,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三、分析论述题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就此谈谈你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试论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3、论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联系实际加以评价。

4、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影响及其贡献。

一、名词解释 1、狭义的课程 2、终身教育 3、鸿都门学 4、元认知 5、白板说 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二、简答题 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梁启超“新民"的教育目的观。 3、简述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4、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三、分析论述题 1、结合现实分析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2、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内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现实意义。 3、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你喜欢哪一位教育家,并就此阐释喜欢的原因。 4、联系当前实际,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教学 3、学制 4、太学 5、恩物 6、学习策略 二、简答题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主要区别? 2、学校管理校本化的基本含义和意义。 3、《学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 1、孔子“有教无类”思想评述。 2、试述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意义以及主要途径。 4、举例说明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

(4797本)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4797动检本科)动物流行病 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简史 流行病学即意为“研究发生在人群中的事件的学问(OLOGY)”,可见就医学范畴而言,它是指研究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 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观察法中的重要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通过观察详细记载疾病或健康状况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 (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另外,通过描述性研究,将病例分布与某些因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根据其特点与差异,有可能对疾病病因提出假设,为进一步研究的提供线索。描述性研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病例报告 2.现况研究,又称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等,现况调查又有普查、抽查和筛查几种形式; 2.纵向研究; 3.生态学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或叫分析流行病学。属于这类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两种: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一)理论研究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是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疾病流行的规律性,定量地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的各项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流行病学不仅是一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医学方法学。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对流行病学方法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目前,流行病学在医学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因素 三、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 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用于防制效果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人间)的分布特征。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第一节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一、死亡频率的测量 (一)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1000‰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上式中比例基数为千分率,有时用万分率(10000/万)或十万分率(100000/10万)。分母中同年平均人口数可用:①当地该年7月1日的调查人口数代替;或②当地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之和除以2。 (二)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 (三)调整死亡率(adjusted death rate) (四)婴儿死亡率(infant death rate) (五)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 (六)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 (七)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death rate) (八)病死率(fatality rate)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常以百分率表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苏州大学2010年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的发展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3、终身教育 4、元认知 5、骑士教育 6、有教无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角色的冲突有哪些?如何解决? 2、比较孟子与荀子人性观及他们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 3、学生认知的差异有哪些表现?为此,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就此谈谈你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试论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3、论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联系实际加以评价。 4、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影响及其贡献。 苏州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狭义的课程 2、终身教育 3、鸿都门学 4、元认知 5、白板说 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梁启超“新民”的教育目的观 3、简述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4、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结合现实分析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2、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内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现实意义 3、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你喜欢哪一位教育家,并就此阐释喜欢的原因。 4、联系当前实际,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 苏州大学2012年教育综合考研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 2.学制 3.太学 4.恩物 5.教育 6.教学 二、简答题: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不同之处? 2.学校管理校本化基本含义和意义 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 三、论述题: 1.试述有教无类 2.学习动机的激发措 施 3.永恒主义教育 4.教师专业发展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 苏大教〔2012〕77号 关于公布推荐申报2012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名单的通知 各学院(部)、部门、直属单位: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苏教办高〔2012〕3号)精神,经学院(部)推荐、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委员会评审、校长办公会议审核通过,有50个项目确定为推荐申报江苏省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20个项目确定为推荐申报江苏省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一般项目,20个项目确定为推荐申报江苏省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指导项目(见附件1),现将项目名单及学校资助的项目经费予以公布。 由于国家政策调整,2011年度学校预立的40个国家级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已终止)此次也将作为推荐申报江苏省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重点项目、

校资助经费)(见附件2)上报江苏省教育厅。现将这些项目名单及学校资助的项目经费予以公布,原《关于公布2011年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苏大教[2011]24号)同时作废。 重点项目将由省教育厅推荐至教育部申报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特此通知。 附件:1、推荐申报江苏省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名单 2、推荐申报江苏省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重点项目、校资助经费)名单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主题词:推荐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名单 苏州大学教务处2012年6月20日印发

附件1: 推荐申报江苏省2012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名单

2019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与864语文教学论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

2019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与864语文教学论考研复 习全析(含真题答案) 《2019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分为八册,由东吴苏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苏州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2019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全书编排根据参考书目: 《教育学(王道俊)》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结合往年苏州大学考研真题内容,帮助报考苏州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苏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

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社会学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 数学科学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 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 医学部: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 材化部: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 适用科目: 333教育综合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一、考试重难点(复习笔记): 通过总结和梳理《教育学》、《当代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简明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心理学》七本教材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第二十二章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策略: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 1.制定长远的糖尿病防治国家计划; 2.加强与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等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多地区的协作,进行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干预的研究。 3.建立糖尿病三级防治和疾病监测网,使糖尿病治疗和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4.开展社区综合防治; 5.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倡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同时,强调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6.有计划地第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糖尿病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开展教育和培训; 7.研究和评价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机制,提供公平、可及、有效的糖尿病防治。 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1.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3.提倡膳食平衡,注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比例,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限盐,防止能量的过度摄入;4.预防和控制肥胖。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筛检试验:包括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检验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三级预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控制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第二十三章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流感病毒在分类上属正黏病毒科,是多形性有包膜病毒,多为球形,直径80~120nm。 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至内分为三层,最外层有两种表面抗原,即血凝素(HA)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中间层为类脂膜下面的基质蛋白(M1)形成的厚的球形蛋白壳,具有维持病毒外形及保护核衣壳的作用。最内层为核衣壳,由病毒基因组与核蛋白组成。 流感病毒的分类:根据流感病毒NP和M1抗原特异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流感抗原变异性最强,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变异性较弱,可引起中、小型流行或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的抗原性比较稳定,多引起婴幼儿和成人散发病例。 根据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抗原结构及基因特性不同可将其分为若干亚型,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 甲型流感病毒的命名规则如下: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编号/分离年代(血凝素抗原亚型和神经氨酸酶抗原亚型),宿主如果是人可以不写。乙、丙型无需注明亚型。 抗原变异:流感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流感大流行,主要是其HA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感流行的规模。 变异种类:1.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是指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小幅度的变异,属于量变。漂移的结果往往引起流感的季节性流行。 2.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是指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幅度大,形成的新亚型,属于质变。转换的结果常引起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D.病情程度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D.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E.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E. 标准差 3.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B .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 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使用 E .四分位数间距 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E.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D.个体差异 3.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C.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D.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 /L ~9.1×109 /L ,其含义是 E.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0 P 说明 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E.增加样本含量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和u 检验的主要差别是B.u 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苏大翰林专转本真题精选2020年江苏省2020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计算机基础试题卷

苏大翰林专转本 真题精选(2020年) 江苏省2020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计算机基础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0页。全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 共90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 确清晰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下列每小题表述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将A涂黑,错误的将B涂黑) 1.通常对一个整数的补码求补码,将会得到该数的原码。 2.可穿戴设备是可直接穿戴在身上,或整合到用户鞋帽服饰中的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 3.在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中,cache是一种介于主存和硬盘之间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4. BIOS主婴包含4个部分的程序: POST程序、系统自举程序、CMOS设置程序和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 5.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复制、使用微信和等应用软件,因为这些软件都是自由软件。 6. 5G技术是指传输速率为5Gbps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7.网络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类,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无线传输介质有短波、微波和红外线等。 8. MPEG是一种适用于视频和音频的压缩编码标准。 9.像素深度决定了一幅图像所包含像素的最大数目。 10.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等3个阶段。其中数据 独立性最高的是文件管理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 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标号涂黑) 11.十进制数53. 375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为() A.101011.011 B.101011. C.110101.011 D. 110101. 12.下列不同进制的无符号整數中,数值最大的是() A. B B. B3H C. 231Q D. 227D 13.逻辑运算(∨)∧的结果是() A. B. C. D. 14.已知两个十进制数+64和-64用二进制形式分别表示为、,则该表 示形式为() A.补码 B.原码 C.反码 D.不确定 15.设在某进制下4×6 =33,则十进制数40用该进制表示为() A 28 B.44 C.50 D.55 16.若将任意无符号二进制整数整体向左移减一位并在右端末尾补上一个0,则其结果为 原数值的() A.0倍 B.1/2倍 C.1倍 D.2倍

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苏州大学2010年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的发展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3、终身教育 4、元认知 5、骑士教育 6、有教无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角色的冲突有哪些?如何解决? 2、比较孟子与荀子人性观及他们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 3、学生认知的差异有哪些表现?为此,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就此谈谈你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试论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3、论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联系实际加以评价。 4、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影响及其贡献。 苏州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狭义的课程 2、终身教育 3、鸿都门学 4、元认知 5、白板说 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梁启超“新民”的教育目的观 3、简述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4、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结合现实分析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2、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内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现实意义 3、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你喜欢哪一位教育家,并就此阐释喜欢的原因。 4、联系当前实际,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 苏州大学2012年教育综合考研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学习策略 2.学制 3.太学 4.恩物 5.教育 6.教学 二、简答题: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不同之处? 2.学校管理校本化基本含义和意义 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 三、论述题: 1.试述有教无类 2.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3.永恒主义教育 4.教师专业发展 苏州大学2013年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题 1.教育家 2.双轨制 3.稷下学宫 4.爱弥儿 5.恩物 6.倒摄抑制 7.心智技能 8.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简答题 1、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有点模糊) 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特征? 5、简述一下创造(还是创新)型心理结构的特征? 三、论述题 1、根据教育过程的性质,阐述一下你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根据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作用,论述下孔子“庶,富,教。”的思想。

流行病学习题

《流行病学》思考题 一、绪论 1.目前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什么?该定义包含哪些特征? 2.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3.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4.简述流行病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5.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以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二、疾病的分布 1.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联系和区别?使用发病率时应注意什么 2.若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和民族差异,其原因有哪些? 3.某地人口及其年龄、性别构成稳定,经三年观察,某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而患病率略有升高,可能是什么原因? 4.若某病分布呈现出家族聚集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三、描述性研究 1.简述现况研究的特点 2.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哪些? 3.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4.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5.现况调查研究的实施主要有哪些步骤? 四、队列研究 1.什么是队列研究?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2.简述队列研究优缺点 3.试述队列研究的便倚及其防止 4.在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获得如下资料: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年,非吸烟组的肺癌发病率为 5.0/10万人年,而一般人群(全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为21.0/10万人年。请据此计算吸烟暴露对肺癌发病的各项效应指标,并对其结果作出解释与评价。

五、病例对照研究 1.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何谓病例对照研究的四大要素?其含义是什么? 3.什么叫配比?什么叫匹配过度?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正确进行配比? 4.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和解释OR值? 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1.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2.什么是真实验和类实验?真实验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3.现场试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是什么? 4.什么叫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影响实验流行病学样本估计的因素有哪几点? 七、理论流行病学 1.什么叫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有什么用途? 2.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抽象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3.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4.试述理论流行病学在控制传染病中的重要意义。 八、研究的真实性与因果关系 1.什么是病因?其判定标准是什么? 2.试述研究的变异性与研究的真实性的关系 3.简述因果推断的标准 4.什么叫危险因素,从疾病的因素模型来看,流行病学研究的危险因素多为哪一层次的病因,特点是什么?请简要举例阐述研究该层次病因的意义。 九、传染病流行病学 1.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简述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3.传染病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是什么? 4.在人群中实施计划免役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