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本章的重点是土地资源的社会特性和经济特性及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第一节土地资源的社会特性分析

一、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人类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以个人需求为基础,但是必须放在由个人组成的社会这个层次统筹考虑与配置。

1.狩猪、采集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早期的狩猎者和采集者从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和其他资源,至此,源于自然界的人类开始了与自然界分离。由于人数不多,用以改变环境的力量有限,并大有自由迁移的余地,故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很小而且是局部的。

后期的狩猎者和采集者对土地资源环境产生了稍大的影响。人类能够使用火改变环境,但仍需适应自然求得生存。

2.农业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大约10000年前,人类开始了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人类通过刀耕火种,只能小规模种植,对环境的影响仍然相对较小。大约7000年前,随着兽力的使用、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和水利灌溉技术的掌握,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多开始定居、开垦土地,进而出现了村庄、城镇,开始了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和改造以满足人类需求。

3.工业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17世纪中叶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农业机械,以不可更新资源为原料的化肥,以及新的植物育种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同时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问题相继产生,对人类生态安全形成威胁。

二、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人地关系是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是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随人类对土地资源环境客观作用和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认识发展而发展,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人地关系。

1.人地关系理论

古代对人地关系有种种认识,但没有作系统的理论总结,只是到了近代,人地关系理论才形成一种科学理论。

(1)地理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2)可能论(possiblism)(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

“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只是提供可能。而人是根据什么选择?是何动力推动人的选择?地理学者认为是“心理因素”。如果心理因素是最终原因,必然走向唯意志论;如果心理因素是结果,仍要回到环境中去寻觅,从而陷入理论上的软弱性,仍未摆脱把人地关系看成因果链的思想怪圈,所以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但他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观点,认为人地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具有选择力,能改变和调节自然环境,并预见人类改变自然愈甚则两者之间的关系愈密切,因此具有朴素的辩证观点。

(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又称调整论)

适宜论由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Perey Roxby,1880~1947)提出。他认为人地关系应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群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二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即指一定区域内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罗士培认为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应不同,它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4)生态论(human ecology)

该理论与适应论的观点很相似,生态论观点首先是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H.H.Barrows,1877~1960)在其《人类生态学》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致力于人类生态的研究,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生态论或人类生态论。人是中心命题,应该注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其它现象只有当它涉及人和他们的反应时才给予说明。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再次引伸出人类生态的概念,注重于人类与环境的互相作用机制和全球的生态效应研究,逐步形成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现代生态论。

(5)文化景观论(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该理论由美国地理学家索尔(Carl O.Sauer,1889~1975)在其《景观的形态》(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1925)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群,有它特有的文化,在其长期活动的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的地表特征,这种被人为活动改造后的自然景观就是文化景观,人类是造成景观的最后一种力量。在这深化过程中,“文是动因,自然条件是中介,文化景观是结果。”

(6)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两理论都否定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单方面强调人地关系的社会属性,并把它绝对化,否定环境对人类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自然属性。认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自按自身的规律发展。把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割裂开,否定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7)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al perceptionism)

文化地理学家认为,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各种文化集团的成员对相同环境的感觉认知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环境感知就成为人们对该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因此,研究各种文化集团尤其是决策人的环境感知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地关系。

(8)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是对所处环境适应的一种表现。从工具和火作为技术开始使用时,文化就成为人类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断扩大和加深,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强。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

(9)“天人合一”观

自古以来,中国的人地观多种多样,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天人合一”观。这里所指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

“天人合一”的人地观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联系的,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要求人们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不能违背天,且又能与天融合为一体。“天人合一”观不但有了“人地协调”的意思,而且认为“和”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关键。

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人地关系论中,出现过两个极端。一是人被看作和其它生物一样完全受控于他所处的地理环境中,环境是人的中心,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只是从环境到人的线性作用,而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完全被掩盖在环境的压力下;二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地关系思想,以人类为中心,环境本身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内在的价值,人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一种单向的线性过程,只不过作用的方向是从人到环境。人类只把环境作为一种纯粹被人类任意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对象而存在,而在人类价值的尺度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被认为是合理的,这必然会导致人类活动会失去应有的控制,因而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地关系在实践上更具危害性。这两种极端都是把“人”和“地”简化为因果链的两端,没有反映出真正的“人地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发展

协调论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思想,它是由众多科学家的提倡而逐步深化和被公认的。《联合国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提出:“如果不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不控制人口,不通过一项新的环境法,则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将继续恶化”。1972年和1979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关系座谈会上,主张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同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

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它表明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问题上,人类的认识已从被动跃到主动。

(1)人对地有依赖性,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地域特征,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甚至起到促进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

(2)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是互为条件的,人类间的合作是协调人类行动,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条件。

(3)协调是一种动态的协调,衡量人地关系是否协调,不仅要看人地协调的程度,而且要看它能否实现持续发展。

协调的观点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人与地的互惠共生,这与和谐论追求的人地之间的协调是一致的人地关系论的观点经历了“天命论”—“决定论”—“或然论”—“生态论”,一直至协调论,正在逐渐逼近真理。但要正确认识如此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人地关系,我们还必须进行长期的,深入的研究,并在社会实践中协调好人地关系。

三、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

人类通过文化的思索来看待其周围世界,这样才把自然界转化为自然资源。对土地资源的感应及其心理转换,到决策和行动,并反过来影响土地资源。人类活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掌握的有效技术,技术的使用受人类价值观、信仰、伦理、环境感知等因素的支配,人类常常按照他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认识,而不是从客观“科学”信息的眼光来行动。在土地资源利用中,人对自然的态度(即生态伦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伦理(ecological ethics or environmental ethics)是随着当代资源、环境问题出现而兴起的,但其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人地关系思想。

1.生态伦理

人地关系协调论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要把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张到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领域。这个思想引发了人们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更深层的哲学思考,出现了生态伦理学。

(1)(1)人类中心主义反思

随着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人类中心论有了理性的基础,发展为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和实践,人类中心论是迄今为止人类全部成果,包括物质成就以及科学和文化等精神成就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的困难和问题的思想根源。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认为:人对环境问题和生境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来源于对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人保护自然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人对自然做了什么,通过环境后果也就等于对自己做了什么。考察上述伦理,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生态伦理学。

(2)(2)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又称环境伦理学或环境哲学,它从生态道德关系的角度承担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任务。以往的哲学或伦理学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哲学或伦理学,关于自然界生态的哲学和伦理学几乎是空白。生态伦理学提倡对自然界生态系统、对动植物种的关注,并以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作为该学科确立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因此,需要把价值、权力和利益的概念扩大到非人类自然界及其过程,不但要承认人的价值、权力和利益,而且也要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权利和利益,也就是在人与自然的生存和发展层次上,承认自然与人类的平等关系,以及承认当代人与未来人在共享基本生态资源方面的平等关系。这就需要引入一系列新的伦理范畴,如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等。

生态伦理学实质上改变以往的哲学和伦理学只关心人类,只对人类尽义务和职责的状况,并作为与社会伦理学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独立学科,把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界以及未来人类纳入道德考虑的范围,提出对动物、植物、自然界以及未来人类尽义务和责任的问题。

2.土地资源——环境感知

人地观的很多方面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来是非理性的,其中文化起着极大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土地资源利用来客观地研究某种特定文化特性的作用,同时还应当研究个别人的环境感知及其决策方式。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由于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印象,这种对环境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它为一定环境中共同的文化集团内部所有成员所共有。人们一旦形成一种环境感知以后,必然影响他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影响他的土地资源利用态度。因此,环境感知过程的研究对于认识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中的若干非理性过程很有意义。

环境感知过程很复杂,首先是对环境的感应 (sensory perception)。

环境感知的第二阶段是环境认识(cognition),即对环境的感受在头脑中转换为某种概念和认识。

即使在很成熟的现代社会里,土地资源管理者的环境认知也是不完善的。他们受到很多限制:很难获得完备的信息,缺乏技术方法的知识,面临不确定性,人本身易犯的错误等等。

由于认知上的不完备,土地资源管理在作出决策时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分析

土地资源的主要经济特性为土地资源价格与产权制度。土地资源价格高低关系到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呈然价格在市场上由于供求变化有时会脱离价值,但其基础仍在于价值。土地资源的所有、占有、使用、转让等,历来都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十分敏感的问题。土地资源产权及其制度,决定着土地资源的配置合理性与可持续利用的可能性。

一、土地资源价值论

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把劳动价值论绝对化,他说过:“没有(劳动)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又说:“真正的地租是为了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不管这种土地是处于自然状态,还是已被开垦”。可见马克思也赞成土地资源具有价值和价格。实际上按照他所创新的绝对地租理论,土地资源本身就具有价值和价格,而不论其是否附有人类劳动。

1.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

这是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之所以有这种价值,是因为土地资源具有使用价值而稀缺,并设有产权。未经人类勘测、开发、改造、利用、整治、保护过的土地资源,或已经人类勘测、开发、改造、利用、整治、保护过的土地资源中的原始部分,虽然未凝结人类的活动和物化劳动,也是具有价值的。

2.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

现在,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或多或少都有人类劳动的印记。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类劳动是人类世世代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晶,绝大多数土地资源只有经过人类的附加劳动后,才具有充分利用的可能性。土地资源上附加的这些人类劳动,就是土地资源的劳动价值,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在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类劳动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为直接附加。这是指直接作用于土地资源对象上的那一部分劳动,如土地平整、排干沼泽中的积水、生物品种改良、人工造林、梯田、灌溉系统、施肥等。

第二类为间接附加。这是指那些并不直接作用于土地资源上,但对于改善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有影响的劳动。如在离土地颇远的地方修建防洪堤坝,使土地免受洪水威胁;改善土地资源开发的经济、社会条件等

3.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

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的资源,其价值越高。正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但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总之,土地资源具有天然价值、劳动价值和稀缺价值。稀缺价值可用供求关系理论来解释和确定;劳动价值可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并可根据生产价格理论来确定,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W=C+V+M。其中W为产品价值;C为所耗费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可以认为是物化劳动;V为可变资本,基本上是工资,可以看作活劳动;M为剩余价值,即平均利润。

二、土地资源价格

(一)土地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

1.一般因素指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一般,普遍,共同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土地价格总体水平影响是决定各个地块土地价格的基础。一把因素包括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税收政策等。

行政因素主要指国家政策对土地资源价格的干预。有土地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地价政策.税收政策等。

人口因素对土地资源的价格影响与人口密度人口素质密切相关

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社会因素有城市化进程,土地投机等。

国际政治经济状况对土地的资源的影响是通过对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而间接反映出来的

经济情况的演变,对国计民生及国际地位的影响有重要的作用。在政府积极追求经济增长及经济稳定的同时,一切民用物资均通过经济政策的影响而趋于稳定

2 区域因素是指土地资源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交通条件,环境质量,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条件等

3. 个别因素指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又称宗地因素。包括地块的面积,宽度,长度,形状,坡度,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土地使用年限

(二)土地资源价格计算

关于土地资源价格的计算在《不动产评估》中有详细的论述。这里仅介绍土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

土地资源实际上还有比较虚的生态服务价值,这部分价值的量化方法更为困难,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国际上,有一些用替代成本法或机会成本法等估算生态价值的方法,虽然不甚理想,但毕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量化概念,可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国际生态经济学会主席科斯坦扎等(Costanza et al.,1997)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稳定大气、调节气候、缓冲干扰、调节水文、供应水资源、防治土壤侵蚀、熟化土壤、循环营养元素、同化废弃物、传授花粉、控制生物、提供生境、生产食物、供应原材料、遗传资源库、休闲娱乐场所,以及科研、教育、美学、艺术用途等17种。并按全球16类生态系统估算其经济价值每年至少约为33万亿美元,是目前全世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两倍。这说明每年全球经济资产所得是以生态资产的两倍投入换来的。

上述方法是计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绝对值,说明了生态服务价值非常可观而不容忽视。但所计算出来的天文数字,目前还难以纳入实际的资产价值系统。另一种估算方法是计算相对量,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上升还是下降,以此判定获得一定经济资产的生态资产代价。研究实用而合理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化方法,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应该投入更大的力量,促其尽快实现。

三、土地资源产权制度

1.土地资源产权:

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三项权利: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的总称,或称之为权利束。

2.土地资源产权制度:

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一).土地产权制度对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

稀缺与激励、劳动与积累,是土地产权产生的内在因素,但土地产权的真正出现并切实地起作用,还与土地产权保护的成本有关。确定土地产权会产生一种激励,鼓励人们更有效地利用稀缺的土地资源,更努力地劳动、节俭和积累,因而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配置可分为技术性配置和制度性配置,而土地产权重组就是制度性配置。所以从本质上讲,土地产权组合与重组就是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再配置。土地产权重组或配置包括外部配置与内部配置,外部配置是通过市场进行的,内部配置是组织内部行政管理实现的。而土地资源配置与土地产权重组是通过土地产权交易实现的。土地资源配置要有效率,其前提条件就是土地产权配置要合理。

(二).土地资源产权种类与利用

土地产权的基本特征是排他性,但并不是所有形式的土地产权都具有完全的排他性,根据土地产权的排他程度,可以区分为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国有产权等形式。不同形式的土地产权,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效率。

共有土地产权。指在共同体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权分享共同体土地财产的权利。

国有土地产权。在国有产权制度下,土地权利是由国家的代理人来行使的。私有土地产权。私有土地产权就是将土地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特定的人,他可以将这些权利同其他具有类似权利的土地相交换,也可以通过契约将这些土地权利转让给其他人,他对这些土地权利的使用一般不受限制。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整个土地资源利用过程的持续性都维系于人类行为之上。

一. 人类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1.人类优势地位与能动作用

在种群规模和增长方面,人类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据绝对优势。人类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是唯一具有反射性意识能力(即增强自己智力的自觉性能力)的物种。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人类具有通过改变自己的文化而不是改变物种的遗传因素来改善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但人类毕竟是源于自然,依赖自然的种群,其与自然系统的其他组成要素有复杂的联系2.人类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物质能量联系。能量是联系人类及其环境的重要中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首要的形式是人力本身,可直接发挥作用。其他形式的能量对人类来说是外在的,在成为有用的做功方式之前必须经过转换利用。

人类输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有多种形式,现在大多能量都来自于化石燃料。

人类常通过对生物演替过程的干预而影响生物多样性,总趋势是减少生物多

样性。

生态系统有一种稳定机制,他们控制系统中物质能量运动的数量和速率。二.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人类对土地生态系统的作用表现在开垦,放牧,砍伐森林,采矿等几个方面。总之,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正向演替,反之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破坏生态平衡,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第四节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资源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不断取消或放松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国际流动的限制,各国间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全球范围内各种要素价格逐步趋同得过程,它标志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和国际合作性得大大提高,民族性和地域性逐步减弱,表现在科技,市场,规模,金融等领域的深化过程。一.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必须建立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可持续发展可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推广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发展多种交通模式,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在生能源合理配置资源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引导居民采用新的消费方适和生活方式,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第三产业,合理利用土地,尽快消除贫苦,建立自然灾害的系统等。

二.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1978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市镇总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4.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有所改善,辐射力和带动力增强。但城乡结构不协调,城市体系的宏观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城镇功能不完整,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集约化程度不高。同时如未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布局和合理调整,城市化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土地利用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WTO与土地资源利用

资源共享,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必然趋势。WTO作为各国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1.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加入WTO后,涉外经济活动特别是大量的经贸交流,文化交流,体育交流等新的经济现象会刺激交通运输业,文化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及房地产业加大用地需求。

2.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功能增强

随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土地的有效需求增加,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土地资源全球优化配置。

3.促进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化,推进城市化进程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加入WTO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1)通过对不同产业的冲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土地利用结构的重新组合;2)通过竞争,

促使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导致土地管理机制,利用方式的改进,特别是土地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将不断提高。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知识交流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一.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主要是对研究区域内的地质、地貌规律的剖析,以及它们对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地学要素为区域性因素,主要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分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1、地形地貌 不同的地表形态,直接决定着景观的轮廓和景观要素的内部联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土地资源的分布类型、质量特征和利用。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密切的地貌因素有海拔高度、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 A)海拔高度 表现在水热条件的再分布方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到极大值后,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导致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农业生产上作物布局以及耕作制度等。 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方面,由于随着海拔的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增大,人类活动必然减少。>3000m不宜人类居住;1000-3000m人类可以居住,但环境条件较差;绝大多数人均居住在海拔<500m的地区。 B)、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等,如坡度大需修梯田,超过17°不宜机耕。地表起伏越大,坡度越陡,土地侵蚀作用越强,水土流失量在一点条件下增多。地形起伏越小,对于农田水利化与机械化越有利。 对建设用地的影响:地面平坦,排水良好,工程土方量少,则可省投资,反之,则投资增大。 C)、地貌类型 定义:具有相同形态特征的和成因的地貌单元 按形态可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大类。不同地貌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②、丘陵: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类型,相对高度在200米(全国100)以下。③、

土地资源学复习参考题

土地资源学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土地科学?土地科学的内容有哪些? 2、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科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属性? 4、根据土地的特性,谈谈您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的认识? 5、简述土地与土壤、国土的差别? 6、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儿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土地资源成要素分析 1、影响土地资源质量的气候学因素主要有哪儿个方面? 2、地表形态与岩性和矿物组成如何影响土地资源质量? 3、我国降水量有哪些时空分布特征?对土地资源利用有什么影响? 4、试述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 5、土壤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取决于哪几个方面? 6、请以×××地区为例试说明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综合作用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向的影响。 7、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 8、土地资源价值构成? 9、地租的分类及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 10、什么是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11、土地产权的种类及其配置效率? 第三章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 1、研究土地类型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是什么? 2、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与土地类型的概念有何异同及关系? 3、划分土地资源类型的作用和方法是什么? 4、我国新旧土地资源分类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5、试举例说明土地资源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第四章土地资源调查 1、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有哪些异同点? 2、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3、请以×××县为例,试说明如何开展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 4、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包括哪些内容?其一般程序包括哪些? 5、试举例说明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 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及内涵是什么? 2、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3、评价单元有哪些选择?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是什么? 4、试比较美国土地潜力评价和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特点。 5、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它的拟定对整个土地资源评价是什么意义? 6、如何开展县级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7、土宜评价与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土管专业复习 第一、二章 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有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和资产特性(商品性、产权特性、增值性、不动产性)。 积温:积温是指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值,农业生产种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积温,即一年内活动温度的总和或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的温度总和。 平原:平原是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相对下降而形成的负地形,根据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进一步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等。 地表水: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体的水分。 土层厚度:一般而言,土层厚度是指土壤剖面中能够被作物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即真正发生了成土过程的土层厚度,但从生产方面而言,多指有效土层厚度,尤其是耕作层的厚度,即植物根系发育所能伸展的厚度。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根据不同粒径的土壤矿质颗粒百分数组成而划分的土质粗细类型,如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黏土等。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值某一区域内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总和 土地所有制: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 土地使用制:指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经济生产潜力:在土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考虑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 填空: 2、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要素,它们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平原是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相对下降而形成的负地形,根据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进一步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等。 4、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体的水分。 5、土壤质地是指根据不同粒径的土壤矿质颗粒(石砾、沙粒、粉粒、黏粒)百分数组成而划分的土质粗细类型,如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黏土等。 简答题: 1.土地的含义: (1)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2)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它可分为土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3)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降水量的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由于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从东南到西北,全国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各区面积占比不同,可见,全国水资源丰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分类国家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1.概述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土地的特性,对土地资源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是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的深刻反映。土地利用划分具有如下特点: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经过人类的劳动所形成的产物。 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上服从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它们在地域分布上不一定连成片。 种类、数量、分布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的。 1.1.1.土地分类方法 土地分类是国家为掌握土地资源现状、制定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土地分类由于目的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别,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系统。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指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分类。一般按地貌、土壤、植被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其目的是揭示土地类型的分异和演替规律,遵循土地构成要素的自然规律,最佳、最有效地挖掘土地生产力。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 指主要依据一些评价指标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分类。一般按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土地适宜性等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也称为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其目的是为开展土地条件调查和适宜性调查服务,为实现土地资源最佳配置服务。 3.土地综合分类系统: 指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管理特性及其他因素对土地进行综合分类。土地利用分类是土地综合分类主要形式。土地利用分类一般按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地覆盖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土地经营特点、土地利用效果等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反映国家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国家和地区宏观管理和调控服务。 在这三种分类中,土地利用分类即土地综合分类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最广、全覆盖的基础分类。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发挥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基础。 1.1. 2.国外土地利用分类 国外土地分类工作至今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就出现了各种土地分类系统。国外土地利用分类多数以土地利用现状作为分类依据,具体到各国又有差异,如美国主要以土地功能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英国和德国以土地覆盖(是否开发用于建设用地)作为分类依据,俄罗斯、乌克兰和日本以土地用途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印度则以土地覆盖情况(自然属性)作为划分利用分类的依据。 国土地分类研究起步较迟,而且主要工作是在解放以后。国土地利用分类依据与国外基本相同,也是以土地利用现状作为分类依据,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详查)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以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为分类依据,城镇地籍调查采用的城镇土地分类以土地用途为分类依据,中科院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以利用方式和土地覆盖为分类依据。 虽然国外土地利用分类依据基本相同,但由于国情差异,在具体划分的类型上却不尽相同,如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因此对农用地的分类较细,而国外则相对较粗。 1.1.3.制定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的重要性 1.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

土地资源学复习总结(王秋兵版)

土地资源学 第一章绪论 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 ●土地的资源属性: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 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 ●土地的资产属性: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 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 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光照资源:指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热量资源: 降水资源 风力资源 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山地与丘陵:1.海拔高度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3.地面坡度 平原:1.扇形地平原2.冲积平原3.湖积平原4.滨海平原 3.地下水的类型: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 4.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 5.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一般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 A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 B层:位于A层下部,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 C层: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1.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知识一个虚拟的主体,缺乏激励;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5.土地资源的价格: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因素——一般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因素(土地资源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个别因素(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 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现在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方法 7.人地关系及其发展:一是被看作和其它生物一样,完全受控于环境,环境是人的中心;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2.能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通过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 2.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教学难点】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示高尔夫球场的漂亮画面,吸引学生。

老师简单介绍: “高尔夫”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打高尔夫球吗?学生大都回答,喜欢。 知识链接 ①2004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2006年底,高尔夫球场项目又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②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因批地建高尔夫球场被免职 教师引导,既然大家都喜欢,高尔夫也是一项不错的运动。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讲授新课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一)展示图片 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读图思考。发现土地资源的一个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自然、社会、经济 2.1 土地资源自然要素分析 2.1.1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1、太阳辐射 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的能量基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多在355-1003kJ/cm2以上,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我国西北高原区586-670kJ/cm2,东部平原区502-544kJ/cm2,西藏高原670-837kJ/cm2,四川盆地小于418 kJ/cm2。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光照和热量是土地资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两大气候要素。光照对土地而言,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1)光照强度是正常人眼对0.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受程度(用hr表示)。由于作植物体的干物质总量中有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太阳的光照与作物关系密切,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反映光照强度使用日照时数表示,我国平均全年1200-3400h。日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总辐射分布相似,由东→西,由南→北,低→高(2)光照长度(日长)——它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随季节、纬度不同变化着,这与作物引种关系密切。 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 短日照作物:玉米、棉花 (3)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光照质量好→作物质量高,颜色鲜,果实大。对工农业均有影响。 (4)光热能: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 a)太阳每年投射到地球表面的总辐射能(按左大康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R---太阳总辐射能(kcal/cm2/year); Q----直接辐射能(kcal/cm2/year);q----间接辐射能(kcal/cm2/year) a=0.248;b=0.752; a+b=1; n---太阳实际照射的时数; N---太阳辐射总时数。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二地理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 编制人:张旭彤复核人:使用时间:2012.11.28 编号:13 【课型】预展课 【授课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文字和有关图片能够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认识到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思维导航】阅读图3.6、3.9、3.1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 【祖国那么大】由学生课下搜集我国各地域的风土人情。 【自主学习】仔细阅读P65-P73之间内容,找到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要注重培养自己读图、分析图的能力。请同学们把自学环节的相关内容在书上画下来。 1.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和等。其中前三项 为,最后一项是。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但我国人均占有量 ,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少,多, 不足,特别是和的矛盾尤为突出。 3.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林地主要分布在。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毫米的 西部内陆地区。 4.我国对于“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先独立解决问题,遇到难题动动脑筋,如果完成中遇到困难,去寻找 你的对学伙伴,最后遗留的难题,组内讨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2.举例说明,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反馈】请同学们根据大家本节课总结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丘陵 D、北方的高原、山地 2.我国各地区中森林分布最少的是()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3.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利用类型连接正确的是() A、黄河中下游——草地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 C、四川盆地——林地 D、内蒙古高原——旱田 4.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江南丘陵 D、云贵高原 5.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构成,比例最小的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6.我国的“土地日”是() A、3月22日 B、6月25日 C、4月22日 D、6月5日 【拓展提升】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分别说明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什么现象? A: B: C: D: 【课后反思】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二、任务:1、了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的类型齐全但又有差异的特点 2、掌握“人多地少”比较学法和类型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三、重点:人多地少 四、难点:土地类型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五、教法:对比列举 六、过程:(一)阅读P59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多地少? 1、列举人均耕地居世界的位次。 2、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合作讨论推论 1、我国陆地面积960万m 2 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人口12.95亿居世界第一位于 人均不及世界土地的1/3 1.77亿公顷>0.95公顷 美国平原面积广大,气候适宜,东西两面临海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气候季风,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 而12.95亿>3亿人口,人均耕地0.10公顷>0.95亿公顷 结论:中国耕地少,人口众多,加剧了我国人多地方的状况。 3、分析活动3-9 中国人均草地占世界人均的30.26%= 中国人均耕地占世界人均的13.%= 4、分析活动3,落实于图得出结论(教材P 60) (三)结论 1.95 亿人口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1、“人多地方” 我国干旱地区广,高原山地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广 2、耕地面积相近 地形:山地、高原、平原所占比重 耕地占美国1/2 海陆 :美丽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干旱、半干旱面积少 3、含义讨论 ①很了不起,中国用这样少的地带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

②人口成为我国资源的沉重负担,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发展速度。 (四)阅读P61结合图3—10思考: 1、我国土地有哪几种类型? 2、目前用于生产的土地类型有哪些?这几类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目前尚不能利用的土地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五)讨论交流各类型的利用价值 1、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开发利用。 2、经济开发利用方面: ①草原面积广大,发展畜牧业重中之要 ②林地面积比较小,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耕地比重小,占世界耕地的27%,养活22%的人口 (六)当堂训练 如下图: 围绕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对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写一篇论文”。 七、板书设计: 土地资源 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一、人多地少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二、类型齐全2、我国草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3、林地比重较小 4、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 第二十三课时 一、课题:中国的土地资源(二) 二、任务: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2、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重点:任务一 四、难点:任务二 五、学法:分析比较综合 六、教学过程: (一)P62至P6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图3-11读出我国耕地的主要地形区,西北、西南主要耕地区,并分析原因。 2、结合3-14分析地分布及特征。 3、结合图3-15分析草原的分布及成因。 4、结合P62-63分析对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于哪里及限制性的件是什么? (二)总结交流: 东部三大平原、四川盆地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地形平

土地资源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土地科学?土地科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2.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特性? 3.简述土地资源与土壤、土地、国土之间的差别? 4.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面对21 世纪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第二章土地资源成要素分析 1.影响土地资源质量的气候学因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2.地表形态与岩性和矿物组成如何影响土地资源质量? 3.我国降水量有哪些时空分布特征?对土地资源利用有什么影响? 4.试述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 5.土壤的功能是从那几个方面影响土地的? 请以你家乡为例试说明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综合作用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向的影响。第三章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 1.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的概念?2.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 3.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与土地类型的概念有何异同及关系? 4.我国新旧土地资源分类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5.试举例说明土地资源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第四章土地资源调查 1.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有哪些异同点? 2.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 4.请以×××县为例,试说明如何开展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 5.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3S 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有哪些特点? 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 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及内涵是什么? 2.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3.评价单元有哪些选择?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是什么? 4.试述FAO 的土地适宜性等级分类方法,并说明它与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5.土宜评价与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6.研究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有哪些意义? 7.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层次的涵义是什么? 8.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有哪几种计算方式? 农业生态区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AEZ 法) 第六章土地资源利用 1.什么是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它分哪些步骤? 2.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经历了哪些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的涵义是什么? 4.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原则是什么?

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本章的重点是土地资源的社会特性和经济特性及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第一节土地资源的社会特性分析 一、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人类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以个人需求为基础,但是必须放在由个人组成的社会这个层次统筹考虑与配置。 1.狩猪、采集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早期的狩猎者和采集者从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和其他资源,至此,源于自然界的人类开始了与自然界分离。由于人数不多,用以改变环境的力量有限,并大有自由迁移的余地,故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很小而且是局部的。 后期的狩猎者和采集者对土地资源环境产生了稍大的影响。人类能够使用火改变环境,但仍需适应自然求得生存。 2.农业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大约10000年前,人类开始了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人类通过刀耕火种,只能小规模种植,对环境的影响仍然相对较小。大约7000年前,随着兽力的使用、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和水利灌溉技术的掌握,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多开始定居、开垦土地,进而出现了村庄、城镇,开始了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和改造以满足人类需求。 3.工业社会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17世纪中叶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农业机械,以不可更新资源为原料的化肥,以及新的植物育种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同时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问题相继产生,对人类生态安全形成威胁。 二、人地关系及其发展 人地关系是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是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随人类对土地资源环境客观作用和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认识发展而发展,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人地关系。 1.人地关系理论 古代对人地关系有种种认识,但没有作系统的理论总结,只是到了近代,人地关系理论才形成一种科学理论。 (1)地理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版复习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 土地的资源属性 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 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 土地的资产属性 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 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光照资源指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热量资源 降水资源

风力资源 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山地与丘陵 1.海拔高度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3.地面坡度 平原 1.扇形地平原2.冲积平原3.湖积平原4.滨海平原 3.地下水的类型 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 4.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 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 5.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一般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 A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 B层位于A层下部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

C层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 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1.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主体缺乏激励; 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7.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版课后题答案 (1)

第一章绪论 1.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1)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①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②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2.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①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 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 (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面对21世纪越演越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答:(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①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②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③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 综合研究

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 (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①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③严谨对待科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和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 论问题。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1.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学因子有哪些方面? 答: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要素。 (1)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2)热量资源:温度、积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3)降水: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地形与降水 2.简要分析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举例说明。 答: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地貌因素有海拔高度、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1)海拔高度: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 (2)坡度: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条件以及建筑工程投资等方面 (3)地貌类型:粗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 3.地质条件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 答:(1)岩性及矿物质组成:土壤和地下水 (2)不同风化壳母质类型:形成各种沉积物 4.在研究和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时,如何考虑水文地质与地球化学条件? 答:(1)水文条件:地表水资源、地下水水文地质 (2)地球化学条件:主要是研究一些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累的规律。 5.论述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 答: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绪论 一、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 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 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含义:①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②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 ③其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④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基本特征: (1)土地的资源特性 ①生产性:具有一定的生产力; ②区域性: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因素决定的非地 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 ③动态性: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④可更新性:表现在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和维持,并 不会因连续使用而降低; ⑤多功能性:可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功能,土地的用途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 功能,即生成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 ⑥有限性: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 ⑦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2)土地的资产特性 ①商品特性: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进入商品流通,是一种特殊 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 A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二重性; B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和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 C空间位置无法移动,常被称为不动产。 ②产权特性: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土地产权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确认程序后才能生效。 ③增值特性:一是,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 二是,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因人们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断的增值。④不动产特性:源自其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和永久使用性两个方面的特点。 二、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①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 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①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包括划分的标准和原则; ②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分布规律;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①

Importance forAki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 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和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的一门科学。 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有、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和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和管理等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构成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指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 ①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②土地资源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①土地资源学理论基础研究(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 源的形成很演化规律研究) ②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③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 ④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 ⑤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⑥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①系统分析法 ②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 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RS、GIS、GPS) ④社会经济分析法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气候特征分析 地球表面直接产生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等)和物理过程(如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 由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是地球表面土地生态系统中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太阳直接辐射47%,散射辐射53% 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海拔高度、云量、地球的公转自转 太阳辐射包括:紫外线及其以下的短波波段、紫外以上的可见光、红外波段(以可见光部分为主,占5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图,掌握土地资源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重点与难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读图分析、资料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过去的家乡与现在的家乡比较,我们可知这说明经济在腾飞。 那么在同一块土地上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如何?我们共同来学习土地资源。 二、新课学习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它孕育了万物,是衣食之源,是生活的场所,是生产的场所 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 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3.土地资源现状

分析归纳: 分析: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图和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 归纳: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分析: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 归纳:土地类型齐全,但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阅读材料: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但尚未被开垦的宜耕土地,它是仅次于耕地的优质土地资源。 据调查,我国除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外,真正未利用的荒地很少。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总量约1亿公顷,其中,可供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只有1 300多万公顷。而且这些宜耕土地大多是现有的天然草场和疏林地,它们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建设用地,又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若按垦殖率一般为60% 计算,全国耕地最大潜在增量不足800万公顷。 (二)地区分布不均 视频: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平衡 探究:土地资源的分布 读由“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完成表格 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拓展延伸: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气候冷湿,松林成海(天然林区) 西南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天然林区) 东南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人工林区)

中国土地资源现状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状况 10.1中国土地资源特征 主要类型的土地利用现状(1996) 类型面积(万公顷) % 耕地13004 13.54 园地1010 1.05 林地22778 23.73 牧草地26610 27.72 城乡居民点2095 2.18 工矿用地277 0.29 交通用地547 0.57 其他29679 30.92 合计96000 100 10.1中国土地资源特征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前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0.1.1中国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数量特征 质量特征 区域分布特征 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1、数量特征 各种土地资源的总量大;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2、质量特征 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 类型多样;其中山地,高 原占26%,盆地占19%,

丘陵占10%,平原占12%。 耕地生产力普遍较低;占 总面积53.8%西部地区其 年生产量只占全国总生物 量的9.5%.各光热水土资 源分布不平衡。 3、区域分布特征 土地资源区域分布极其不平衡;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较大;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巨大 4、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贫瘠、干旱少雨。 ?无水源保证; 10.1.2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表现在:①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②土地荒漠化、沙化, ③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加重 ④湖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非农用地扩大,耕地数量继续减少 (3)土地污染严重 10.1.3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对策 (1)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如土地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立法和执法、强化土地管理业务建设。 (2)进一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