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

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
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

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

1.。1 工艺流程选择

根据原料成份采用常规的工艺流程,技术成熟可靠,劳动环境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综合回收铜、镉、钴等伴生有价金属。工艺流程特点如下:

(1)挥发窑产出的氧化锌烟尘一般含气氟、氯、砷、锑杂质,且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影响湿法炼锌工艺,所以通常氧化锌烟尘需先进多膛焙烧脱除以上杂质。

(2)氧化锌烟尘和焙砂需分别进行浸出,浸出渣采用回转窑挥发处理,所产氧化锌烟尘送多膛焙烧炉处理。

(3)氧化锌烟尘浸出液返焙砂系统,经中性浸出浓密后,上清液送净液车间处理,净液采用三段净化工艺流程。

(4)净化后液送往电解车间进行电解。产出阴极锌片经熔铸后得锌锭成品。

(5)净液产出的铜镉渣和钴渣进行综合回收(或外卖)。

1.6.2 工艺流程简述

焙砂经中浸、酸浸两段浸出、浓密、过滤,得到中浸上清液及酸浸渣。酸浸渣视含银品位进行银的回收后送回转窑挥发处理得氧化锌,经脱氟、氯,然后进行单独浸出,浸液与焙砂系统的浸出液混合后送净液。回转窑渣送渣场堆存。产出的中浸上清液经三段净化,即第一段用锌粉除铜镉;第二段用锌粉和锑盐高温除钴;第三段再用锌粉除复溶的镉,以保证新液的质量,所得新液送电解。电解采用传统的电解沉积工艺,用人工剥离锌片,剥下的锌片送熔铸,产出锌锭。

采用上述工艺流程的理由:主要是该工艺流程基建投资省,易于上马,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这在株冶后10万吨电锌扩建、广西、云南、贵州等多家企业的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证实和肯定。

对净液工艺的选择,目前国内外湿法炼锌净液流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溶液深度净化。采用先冷后热的净液流程,为保证净液质量,设置三段净化,当第二段净化质量合格时,也可以不进行第三段净化,直接送电解。该流程稳妥可靠,净化质量高,能满足生产0#锌和1#锌的新液质量要求。

作业制度,拟采用连续操作,国内西北冶、株冶等都有生产经验。与间断操作相比,可大减少设备的容积,减少设备数量,相应可减少厂房建筑面积,故可大幅度降低基建投资。

1..3 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

浸出渣可根据含银品位高低进行银的回收后再送回转窑处理,所得氧化锌经脱氟、氯后进入氧化锌浸出系统,进一步回收锌、铟等有价金属。

净液所得铜镉渣经低酸浸出后,所得铜渣可作为炼铜原料出售。

浸出液经锌粉置换,所得贫镉液含锌很高,返回锌浸出车间,所得海绵镉进一步处理后,获得最终产品镉锭出售。

净液所得钴渣,经酸洗脱锌后根据含钴品位再考虑是否回收钴,暂时先堆存(或外卖)。

熔铸所得浮渣,其粗粒可返回熔化或作生产锌粉用。处理所得氧化锌可作为生产硫酸锌或氯化锌的原料,根据需求而定。

各湿法炼锌车间的污酸、污水,经中和沉处理后,可达到国家工业排放标准。

为合理使用电能,本设计根据国外电解工厂的经验,电流密度采用白天低(400A/ m2)夜间高(500A/ m2)的操作制度;根据比利时老山锌公司、日本的彦岛、饭岛、小鸣浜和安中等国外诸多10万吨/年以上电锌厂电解车间采用自然通风、局部强制通风和两班制剥锌的生产经验,本设计采用车间自然通风,所有可能产生酸雾的溜槽和贮槽均加盖并予以强制抽风,剥锌厂房局部强制通风,将酸雾对车间造成的污染降至最低水平。

综上所述,本设计不仅充分考虑了"三废"的有效治理,改善了环保条件,而且使之得到综合利用,提高了有价金属的回收率;

2冶炼工艺

设计采用成熟的工艺流程,技术落实可靠,劳动环境好,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可综合回收铜、镉、钴等伴生有价金属。

焙砂送球磨后,分别经中浸、酸浸两段浸出、浓密、过滤,得到中浸上清夜及酸浸渣。酸浸渣送回转窑挥发处理的氧化锌,经多膛焙烧炉脱氟、氯后进行单独浸出处理,中浸液返至浸出系统的中性浸出,氧化锌酸浸液用锌粉置换产出铟渣,留待进一步处理。酸浸渣送渣场堆存,待回收Pb、Zn等有价金属。浸出系统产出的中浸上清夜经三段净化,即第一段用锌粉除铜、镉,第二段用锌粉、锑盐除钴、镍,第三段用锌粉除残镉,所得净化后液即新液送往电解。电解采用传统的电解沉积工艺,采用人工剥离锌片,剥下的锌片送熔铸,采用低频感应电炉熔锌,最终产出1#锌和部分0#锌的锌锭。

本设计金属回收率:

锌93.5% 其中:浸出95%;净液99.3%;电解99.5%;熔铸99.7% 2.2 浸出

2.2.1 工艺流程简述

2.2.1.1 备料

焙砂用刮板运输机送到浸出厂房内的料仓,由料仓锥底排出经星形给料器、称量给料机再进入中性浸出槽上的螺旋给料机,将焙砂送入浸出槽内。

从电解车间来的废电解液、阳极泥浆分别泵入废电解液贮槽和阳极泥搅拌槽。净液工段来的各种含锌溶液和过滤干燥厂房来的过滤液及洗液均泵入混合液贮槽。

凝聚剂溶液的制备:在凝聚剂溶解槽中加入水并通蒸汽,控制温度40~60℃,逐渐加入凝聚剂,配制成1%的浓度,使用时用水稀释到0.1%浓度,存放在凝聚剂贮槽中,用泵送入各浓密机。

2.2.1.2 中性浸出

中性浸出选用4台φ4500×5500机械搅拌槽,单槽反应间断作业。将废电解液、阳极泥浆、混合液、MnO2矿粉分别给入中性浸出槽配液,控制始酸H2SO450~80g/l,Fe2+≤0.1g/l,然后加入焙砂,在加料时不断的用试纸测定槽内的酸度,保证中性浸出终点PH=5~5.2。中性浸出矿浆由槽下部排出流入溜槽后进到中间槽,经泵打入1台φ18m中性浸出浓密机,其浓密溢流即为中浸上清夜,直接经溜槽流入中上清贮槽。浓密机底流经泵送至酸性浸出槽。

2.2.1.3 酸性浸出

酸性浸出槽与中性浸出槽规格相同,选用3台间断作业。中浸底流

泵入酸浸槽后,加入废电解液和浓硫酸,并通入蒸汽加热至75~85℃,控制浸出终点PH=2~3。酸性浸出矿浆由槽下部排出经溜槽和泵槽打入1台φ15m酸性浸出浓密机,其浓密底流经中间槽泵送到渣过滤干燥工段,选用3台F=100m2带隔膜的压滤机压滤,所得滤渣经皮带运输机送到火法的给料系统,给入干燥窑。其浓密溢流返回中性浸出。

2.2.1.4 氧化锌中性浸出

氧化锌中性浸出选用1台φ4500×5500机械搅拌槽,间断作业。浸出渣在火法车间经干燥、挥发产出氧化锌,经多膛焙烧炉脱硫、氯后,通过圆盘给料机送入1台湿式溢流球磨机,该球磨机规格为φ1200×2400,磨矿液来自渣滤干燥工段的压滤液和洗液,与氧化锌一同进入球磨机,磨矿的氧化锌矿浆经中间贮槽泵送到浸出车间的氧化锌中性浸出槽,同时加入废电解液,控制浸出终点酸度PH=4.8~5.2。浸出后矿浆泵送至1台φ15m氧化锌中浸浓密机进行液固分离,浓密溢流经槽泵送至混合液贮槽,浓密机底流泵送入氧化锌酸性浸出槽。

2.2.1.5 氧化锌酸性浸出

氧化锌酸性浸出选用1台φ4500×5500机械搅拌槽,间断作业。氧化锌中浸底流、废电解液和浓硫酸同时加入槽中,浸出始酸H2SO4150~200g/l,控制浸出终酸20g/l左右,然后泵入1台φ15m氧化锌酸浸浓密机进行液固分离,浓密溢流经中间槽泵送至铟富(置换)槽用锌粉置换后再经压滤机压滤,所得滤渣即铟渣,待进一步处理得精铟。滤液返回氧化锌中浸槽。浓密机底流泵至1台F=100m2压滤机压滤,所得滤液返回氧化锌中性浸出槽,所得的滤渣经浆化用1台F=100m带隔膜的压滤机压滤洗涤后由气动排渣料斗卸入渣车,运送渣场。

2.2.2 主要技术操作条件

2.2.2.1 中性浸出

浸出液固比10:1

浸出温度65~75℃

浸出时间1~2h

浸出终点酸度PH=5~5.2

2.2.2.2 酸性浸出

浸出液固比10:1

浸出温度75~85℃

浸出时间2~4h

浸出终点酸度PH=2~3

2.2.2.3 氧化锌中性浸出

浸出液固比6~8.1

浸出温度65~75℃

浸出时间1~1.5h

浸出终点酸度PH=4.8~5.2

2.2.2.4 氧化锌酸性浸出

浸出液固比5~6.1

浸出温度80~90℃

浸出时间6~8h

浸出始酸150~200g/lH2SO4

浸出酸20g/lH2SO4

2.2.2.5 锌粉置换

置换温度75~85℃

置换时间3~4h

始酸20g/lH2SO4

终酸PH=4.8~5.0

2.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

3.1 焙砂锌浸出率85~90%

2.2.

3.2 浸出渣率~40%(以焙烧料计)

2.2.

3.3 上清夜产量33~34m3/h

2.2.

3.4 浸出渣量18240t/a(干量)

2.2.

3.5 氧化锌浸出渣量~2100t/a(干量)

2.2.

3.6 铟渣量112t/a(干量)

主要成分In≥3%

2.2.

3.7 原材料单耗

硫酸(98%H2SO4)120kg/t析出锌

锰矿粉(MnO275%)15kg/t析出锌

凝聚剂(3#)1kg/t析出锌

蒸汽(0.2~0.3MPA)0.85t/t析出锌

生产水 4.7m3/t析出锌

2.3.1 工艺流程简述

由浸出送来的中浸上涉清液泵入一段净化槽,一段净化槽共2台,规格为φ4500×5500,V=87m3/台,两台并联间断操作。锌粉经振动给料机加入一段净化槽,反应完成后排料至中间槽,再用泵送至3台F=100m2 的厢式压滤机进行液固分离,所得滤渣即铜镉渣,经浆化后泵至镉工段回收镉。所得滤液经2台F=30m2 的螺旋板加热器加温到85~90℃后经加热后液贮槽送往二段净化槽。

二段净化槽共4台,规格同一段净化槽,也是4台并联间断操作。锌粉经振动给料机加入各净化槽,酒石酸锑钾溶液用人工加入槽内,反应完成后排料至中间槽,再用泵送至3台F=100m2的厢式压滤机压滤,所得滤渣即钴渣,再经酸洗、压滤后,所得滤渣即钴精矿,暂堆存待回收钴。滤液用锌粉、酒石酸锑钾沉钴后,再经压滤,滤渣与钴精矿卸在同一堆场,滤液送浸出车间。二段净化压滤后液送往三段净化槽。

三段净化槽共2台,规格也同一段净化槽,两台并联间断操作。锌粉经振动料机加入槽内,以除去残余的镉。反应完成后排料至中间槽,再用泵送至3台F=100m2的厢式压滤机压滤,所得滤渣含锌较高,用人工返回到一段净化槽再利用。所得滤液即新液,用废电解液使新液含H2SO4l~3g/l ,减少新液在输送过程中的结晶,然后用泵送往电解车间。

净液工段产出的铜镉渣经浆化后,送往镉工段2台φ3000×3200,V=24m3机械搅拌槽进行铜镉渣的浸出,两台并联间断操作。加入废电解液,控制始酸10g/l,终点PH=5.2~5.4。矿浆经中间槽用泵送至1台F=40m2的厢式压滤机压滤,滤液送置换槽,产出滤渣即铜渣,可作为中间产品出售。置换在1台φ3000×3200,V=24m3机械搅拌槽进行,置换前加入硫酸,控制溶液PH=2~3,以溶解锌粉表面的氧化锌膜,增加锌粉活性,加速置换速度。置换后液用泵送至1台F=40m2的厢式压滤机压滤,产出滤液即贫镉液,用泵送回浸出车间。所得滤渣即海绵镉,可作中间产品出售。

2.4 电解

2.4.1 工艺流程简述

净液工段送来的新液温度70~80,与经过空气冷却塔冷却后的废

电解温度约34℃,在混液槽中混合,通过控制新液和废电解液的混合比(1:15~20)来保证电解槽操作温度在37~42℃之间。本车间共有电解槽140个,分为四列配置。混合后的电解液由总溜槽分别进入每个电解槽内,通过直流电的作用,锌在阴极上析出,氧在阳极上析出。

本车间采用铅银合金为阳极,压延纯铝板为阴极,每槽各放阴极48片、阳极49片。

阴极析出周期为24h,阴极自槽中取出经洗涤后用人工剥下析出的锌片,经码垛后送锌熔铸工段,铝阴极板经清理、平整后装入电解槽进行下一周期的电解。

电解槽流出的废电解液经废液溜槽进入废电解液循环槽,部分废电解液泵送至浸出车间,大部分废电解液泵至冷却塔进行冷却后和净液工段送来的新液混合,然后通过溜槽再进入每个电解槽。

电解槽约30天清理一次,掏槽采用真空抽吸,抽出的阳极泥经中间槽用泵送至浸出车间。

电解时,为了降低析出锌含铅量,需加入碳酸锶,为了改善析出锌的表面结构需加入骨胶,为改善剥离情况需加入酒石酸锑钾。

2.6.1.2 工艺流程

阴极锌熔化现普遍采用低频感应电炉。本设计采用540KW的低频感应电炉熔锌,直线铸锭机铸锭。年工作日330天。金属锌锭年产量:一期17883t/a

2.6.2 生产过程简述

电解车间生产的阴极锌片用叉车运至本车间,然后用吊钩桥式起重机将锌片吊到平台上。人工加入到熔锌感就应电炉内,感应器设计生产能力为2~4t/h,电炉内贮锌池的温度控制在450~500℃,锌液恒定流入锌铸锭机,铸好的锌锭落入斜式辊道,人工码垛,扎捆后在车间空地贮存或外运。

为减少浮渣夹带的金属锌理,须从炉门加入少量氯化铵,浮渣由人工扒出。

2.6.5 说明

本设计只考虑一期工程,即生产电锌2.5万吨/年,并为二期工程预留了场地。

2.3.2 主要技术操作条件

2.3.2.1 一段净化

净化温度55~65℃

净化时间1~1.5h

锌粉用量2g/l

2.3.2.2 二段净化

净化温度85~90℃

净化时间 2.5~3h

锌粉用量3g/l

酒石酸锑钾用量Sb:Co=0.6~1:1

2.3.2.3 三段净化

净化温度75~80℃

净化时间1~1.5h

锌粉用量1g/l

2.3.2.4 钴渣酸洗

酸洗温度70~80℃

终点酸度1~ 3g/l H2SO4 液固比6~7∶1

酸洗时间10~12h

2.3.2.5 酸洗液沉钴

沉钴温度85~90

沉钴时间 2.5~3h

锌粉用量 3 g/ l

酒石酸锑钾用量Sb∶Co=0.6~1∶1 2.3.2.6 铜镉渣浸出

浸出温度85~90℃

浸出时间4~6h

浸出液固比6~8∶1

浸出始酸10~ 15g/l H2SO 浸出终酸PH=5.2~5.4

2.3.2.7 钴渣酸液置换

置换温度50~55℃

置换时间 1.5h

锌粉加入量理论量的1.2~1.3

初酸PH=2~3 终酸PH=5.2~5.42.4.2

2 电解主要技术操作条件

电解液温度36~42℃

槽电压 3.2~3.4V

阴及电流密度400~550A/m2

电流效率88%

同极中心距62mm

阴极析出周期24h

真空掏槽周期30d

2.4.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

3.1 锌回收99.5%

2.4.

3.2 原材料单耗

碳酸锶0.7~1.5kg/t析出锌

骨胶0.4~0.6kg/t析出锌

酒石酸锑钾3g/t析出锌

阴极铝板0.3~0.34片/t析出锌

阳极板0.2~0.24片/t析出锌

直流电3000~3200kwh/t 析出锌

镀锌工艺流程

生气流,局部无镀层。 热镀锌原理及工艺说明 1引言 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2热镀锌层防护性能 通常电镀锌层厚度5~15μm,而热镀锌层一般在35μm以上,甚至高达 200μm。热镀锌覆盖能力好,镀层致密,无有机物夹杂。众所周知,锌的抗大气腐蚀的机理有机械保护及电化学保护,在大气腐蚀条件下锌层表面有ZnO、 Zn(OH)2及碱式碳酸锌保护膜,一定程度上减缓锌的腐蚀,这层保护膜(也称白锈)受到破坏又会形成新的膜层。当锌层破坏严重,危及到铁基体时,锌对基体产生电化学保护,锌的标准电位-0.76V,铁的标准电位-0.44V,锌与铁形成微电池时锌作为阳极被溶解,铁作为阴极受到保护。显然热镀锌对基体金属铁的抗大气腐蚀能力优于电镀锌。

3热镀锌层形成过程 热镀锌层形成过程是铁基体与最外面的纯锌层之间形成铁-锌合金的过程,工件表面在热浸镀时形成铁-锌合金层,才使得铁与纯锌层之间很好结合,其过程可简单地叙述为:当铁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时,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锌与α铁(体心)固熔体。这是基体金属铁在固体状态下溶有锌原子所形成一种晶体,两种金属原子之间是融合,原子之间引力比较小。因此,当锌在固熔体中达到饱和后,锌铁两种元素原子相互扩散,扩散到(或叫渗入)铁基体中的锌原子在基体晶格中迁移,逐渐与铁形成合金,而扩散到熔融的锌液中的铁就与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FeZn13,沉入热镀锌锅底,即为锌渣。当工件从浸锌液中移出时表面形成纯锌层,为六方晶体。其含铁量不大于0.003%。 4热镀锌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 4.1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 4.2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1)脱脂 可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2)酸洗 可采用H2SO415%,硫脲0.1%,40~60℃或用HCl20%,乌洛托品3~ 5g/L,20~40℃进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 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NH4Cl100-150g/L,ZnCl2150-180g/L,70~80℃,1~2min。并加入一定量的防爆剂. (4)烘干预热 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80~140℃。 (5)热镀锌 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引出的速度。引出速度一般为1.5米/min。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并且容易造成色差使表面颜色难看,锌耗高。 锌层厚度取决于锌液温度,浸锌时间,钢材材质和锌液成份。 一般厂家为了防止工件高温变形及减少由于铁损造成锌渣,都采用450~470℃,0.5~1.5min。有些工厂对大工件及铸铁件采用较高温度,但要避开铁损高峰的温度范围。但我们建议在锌液中添加有除铁功能和降低共晶温度的合金并且把镀锌温度降低至435-445℃。 (6)整理 镀后对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采用热镀锌专用震动器来完成。 (7)钝化

《湿法冶金》课程教学大纲

《湿法冶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1307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学时32课程英文名称Hydrometallurgy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湿法冶金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它一方面在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自身,同时也与其他的相关学科联系,渗透、交融得非常密切,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深度、广度在不断变化。它不仅与化学中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工程与工艺等学科相互关联、渗透,而且与矿物学、金属冶炼以及材料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新的冶炼技术知识,新的冶炼设备,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同时有色金属冶炼一些原理和知识也是大学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应掌握的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以及现代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新进展及趋势。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系统地讲授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学生能够初步地应用有色金属冶炼基本理论和知识处理一般的有色金属冶炼的问题; 2. 通过系统地向讲授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学生能进一步地加深对有色金属冶炼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有关原理去研究说明、理解、预测相应的冶金过程,从而培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了解有色金属冶炼的及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 3. 使学生了解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及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新知

识、新进展、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 4.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有色金属冶炼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覆盖面,掌握事实与理论,普及与提高,基础与实用,以及了解个别与综合,独立与联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5. 运用所学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有色金属冶炼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结合工业生产实际,拓宽和加深知识的层面和深度,提高综合知识的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更高、更好的训练和培养。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绪论 2 2 0 第2章矿石学基础 2 2 0 第3章铜冶金 4 4 0 第4章铅冶金 4 4 0 第5章锌冶金 4 4 0 第6章铝冶金 4 4 0 第7章钒冶金 4 4 0 第八章钛冶金 4 4 0 第九章锰冶金 2 2 0 第十章有色冶金中的综合回收与清洁生产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冶金发展史和金属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理解矿物资源分类及矿物、矿石和精矿;

锌的冶炼方法

1 锌的冶炼方法 1.1 火法冶锌 火法冶锌是基于铅锌的沸点不同,使其还原后分离的方法,其工序为:精矿焙烧,烧结矿、熔剂、焦炭在密闭鼓风炉中还原焙烧成金属。 火法冶锌又可分为:竖罐炉法,鼓风炉法,电炉法及其它土法冶锌。 1.2 电炉法 电炉法是利用电能直接在电炉内加热炉料,经还原熔炼连续蒸发出锌蒸气,然后冷凝得粗锌,再精炼得精制锌,或将锌蒸气骤冷得超细锌粉。该法可以处理焙砂、氧化矿、煅烧的菱锌矿,也可以在炉料中配入适量锌浮渣。电炉法产锌约占3%。 该方法工序简单,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热利用率高,环保条件也可以。但该方法生产规模小,单台电炉产量为1000~2500t/a,吨锌电耗4000~5000kW·h,只在电源丰富的地方采用,近年来,各地建立了一批电炉冶锌厂,规模在年产2000t以下。 1.3 火法炼锌是基于氧化锌在高温条件下能被炭质还原剂还原,使锌挥发出来,而与原料中其他组分分离,其还原反应为: ZnO+CO=Zn (气)+CO 2 挥发出来的锌蒸气,经冷凝成为液体金属锌。火法炼锌的原则流程如图所示。 50年代出现的密闭鼓风炉炼锌,使火法炼锌获得了新的发展。其优点是能处理铅、锌复含精矿及含锌氧化物料,在同座鼓风炉中可生产出铅、锌两种不同金属。但目前只占锌产量的左右。

1、4 锌冶炼性质的特殊性表现为:沸点低,在火法冶炼温度下难以液态产出;氧化物稳定性高,一方面是还原挥发难度较大,冷凝中易重新氧化;另一方面决定了难以从硫化物直接氧化得到金属;负电性大,电积过程对净化要求高。对锌冶炼方法可能发展的方面简要介绍如下: (1)以液态产出锌的还原熔炼法,需采用高压火法设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成功。(2)硫化物直接氧化产出锌,实现的可能性很低。 (3)硫化物直接还原,日本东京大学开展了在氧化钙存在条件下,用碳直接还原挥发锌的研究,但目前只进行了实验室试验。此外,大量含硫化钙的罐渣如何处理尚需研究。(4)喷吹炼锌法:该工艺是将焦粉、氧气、锌焙砂喷入熔体渣中,使锌还原挥发,再用铅雨冷凝。该方法显然是试图借鉴三菱炼铜法的技术,开发出节能、过程强化的炼锌法。该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试验,于1983-1984年间进行了日产1t锌的工业试验,但因锌回收率低而停止。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挥发率不够高,以及大量粉尘的炉气中锌冷凝效率低等。 (5)沃纳炼锌法:英国伯明翰大学采用金属铜置换硫化锌使锌挥发,所得冰铜在另一炉中进一步吹炼后返回利用。此法未经工业试验证实。 (6)湿法炼锌技术已趋完善,目前在改变电化体系,降低阳极电位方面有一些研究,如通氢气、加入甲醇等。但由于经济方面原因,目前还看不到应用前景。浸出渣的处理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总而言之,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锌冶炼工艺的开发还很难取得较大的进展,锌冶炼技术的发展还将集中在现有技术的完善方面,特别是湿法冶炼将会朝着设备大型化、作业连续化、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

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

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 1.。1 工艺流程选择 根据原料成份采用常规的工艺流程,技术成熟可靠,劳动环境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综合回收铜、镉、钴等伴生有价金属。工艺流程特点如下: (1)挥发窑产出的氧化锌烟尘一般含气氟、氯、砷、锑杂质,且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影响湿法炼锌工艺,所以通常氧化锌烟尘需先进多膛焙烧脱除以上杂质。 (2)氧化锌烟尘和焙砂需分别进行浸出,浸出渣采用回转窑挥发处理,所产氧化锌烟尘送多膛焙烧炉处理。 (3)氧化锌烟尘浸出液返焙砂系统,经中性浸出浓密后,上清液送净液车间处理,净液采用三段净化工艺流程。 (4)净化后液送往电解车间进行电解。产出阴极锌片经熔铸后得锌锭成品。 (5)净液产出的铜镉渣和钴渣进行综合回收(或外卖)。 1.6.2 工艺流程简述 焙砂经中浸、酸浸两段浸出、浓密、过滤,得到中浸上清液及酸浸渣。酸浸渣视含银品位进行银的回收后送回转窑挥发处理得氧化锌,经脱氟、氯,然后进行单独浸出,浸液与焙砂系统的浸出液混合后送净液。回转窑渣送渣场堆存。产出的中浸上清液经三段净化,即第一段用锌粉除铜镉;第二段用锌粉和锑盐高温除钴;第三段再用锌粉除复溶的镉,以保证新液的质量,所得新液送电解。电解采用传统的电解沉积工艺,用人工剥离锌片,剥下的锌片送熔铸,产出锌锭。

采用上述工艺流程的理由:主要是该工艺流程基建投资省,易于上马,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这在株冶后10万吨电锌扩建、广西、云南、贵州等多家企业的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证实和肯定。 对净液工艺的选择,目前国内外湿法炼锌净液流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溶液深度净化。采用先冷后热的净液流程,为保证净液质量,设置三段净化,当第二段净化质量合格时,也可以不进行第三段净化,直接送电解。该流程稳妥可靠,净化质量高,能满足生产0#锌和1#锌的新液质量要求。 作业制度,拟采用连续操作,国内西北冶、株冶等都有生产经验。与间断操作相比,可大减少设备的容积,减少设备数量,相应可减少厂房建筑面积,故可大幅度降低基建投资。 1..3 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 浸出渣可根据含银品位高低进行银的回收后再送回转窑处理,所得氧化锌经脱氟、氯后进入氧化锌浸出系统,进一步回收锌、铟等有价金属。 净液所得铜镉渣经低酸浸出后,所得铜渣可作为炼铜原料出售。 浸出液经锌粉置换,所得贫镉液含锌很高,返回锌浸出车间,所得海绵镉进一步处理后,获得最终产品镉锭出售。 净液所得钴渣,经酸洗脱锌后根据含钴品位再考虑是否回收钴,暂时先堆存(或外卖)。 熔铸所得浮渣,其粗粒可返回熔化或作生产锌粉用。处理所得氧化锌可作为生产硫酸锌或氯化锌的原料,根据需求而定。 各湿法炼锌车间的污酸、污水,经中和沉处理后,可达到国家工业排放标准。

热镀锌工艺流程

热镀锌工艺流程 一.进厂 1.进场车辆经过地磅室过磅 2.黑件区卸车 3.卸车后空车过磅 二.加工件检查 卸车前应检查待加工件是否存在变形、损坏,核实实际数量是否与送货单相符合。如发现变形、损坏或数量不符,应立即报告班长。 三.加工件保管 1.待加工件以客户每车为单位,分别堆放保管,并在产品标识卡上注明客户,防止混杂。 2.产品堆放整齐、合理、安全。产品下方应放置垫木以防止碰伤及方便吊运入池。产品不能堆放过高,以防坍塌造成构件损坏或人员伤亡。 3. 严禁将壁厚的、大型的构件压在壁薄的构件之上。 四.处理前准备 在工件进入酸池前,酸洗工应检查工件是否有损坏变形,工艺孔开设是否合理,表面是否有油漆、油污。如检查发现工件有损坏变形或者工艺孔开设不合理,应立即将工件隔离堆放并通知质检人员。如果检查发现工件表面存在油漆油污,应清洁油漆油污后进行酸洗,无法处理的,应立即通知质检人员。 五.酸洗处理 1. 酸洗时间根据工件表面锈蚀情况而定: 一级:表面基本无锈蚀,或已进行过机加工(酸洗时间30—60分钟); 二级:氧化层较薄且表面光洁(酸洗时间60—120分钟); 三级:有较厚的氧化层,表面不平整(酸洗时间120—200分钟); 四级:表面锈蚀严重,氧化层已严重坑洼不平(酸洗时间200分钟以上)。 铸铁件要严格掌握酸洗时间(15-30分钟)防止过酸洗。 2. 酸洗时间以工件表面不留氧化层为准。由操作者目测工件表面不留氧化物、不过酸洗为准,对于局部区域的锈迹、油污,应打磨、擦拭干净,对于酸洗不合格的工件,必须重新进行酸洗,严禁把酸洗不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

3. 行车提升速度为7米/分,物件起吊斜角为20-35度,起吊后应使工件在酸槽上面停留适当时间,待工件上的酸液成滴状时,再转入下道工序。 4. 工件进出酸池时应缓慢轻放,禁止野蛮操作,防止损坏工件和酸槽设备。在酸洗过程中应上、下摆动工件,使工件酸洗充分周到。操作者操作时应站在上风口、禁止站在酸槽槽口上面进行操作、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5. 产品翻动时禁止野蛮操作,避免损坏构件。选择合理、安全的吊装方式,确保镀锌安全和镀锌质量。 6. 填写酸洗时间记录表。 六.水洗处理 漂洗的水质要求清洁,漂洗洗时要求操作者前后左右摆动镀件,使其充分去除污染物,水洗的时间为1至3分钟,水温为室温。行车升降速度7米/分钟,起吊斜角为20—35度。工件离开液面后停留片刻,待工件上的漂洗水基本滴净后方可进入助镀池进行助镀处理。 七.助镀处理 助镀液温度40-80℃,由自动测温仪测定控制,操作人员应经常观察显示仪表上的温度读数,超出规定范围时及时通知当班班长进行检查处理。助镀时间通常在2±1分钟,对于钢材较厚的产品,助镀时间应适当增加。助镀处理时工件必须完全浸入助镀液中,必要时应上下摆动,达到充分助镀的作用,确保浸镀工序顺利进行。助镀液表面保持清洁,不得有飘浮污染物,防止镀件在浸镀时产生漏镀。行车升降速度7米/分钟,起吊斜角为20—35度,待工件表面的助镀液基本滴净后方可吊离助镀池。 八.镀锌 锌缸工在工件浸入锌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工件所有镀锌表面是否存在没有酸洗干净的锈迹,油污等。如存在,则必须在打磨清洁,用氯化铵擦拭后方可进行浸镀,无法处理的,必须返回酸洗工序重新进行处理。锌缸工在工件浸入锌液前必须检查工件的吊装方式是否合理、安全,工件的排气、排液孔是否顺畅。如果发现问题,必须经过相应处理后才能浸镀,无法处理的,通知当班班长。待镀工件浸入锌液前表面各部位必须已经充分干燥,严禁潮湿的工件进入锌液,防止锌液飞溅,造成人体伤害和锌液浪费。潮湿的工件浸入锌液,有可能会造成漏镀,影响质量。

湿法冶金总结

湿法冶金总结 1、当电解液电解时,电极上必然有电流通过,此时电极上进行的过程为不可逆 过程,电极电势偏离了平衡值,这种现象称为电极极化。电极极化与电极材料、电极表面状态、温度、压力、介质等,还与通过电极密度大小有关。电流密度大小与电极上的反应速率紧密相关。 2、加入动物胶后,在电解液中形成一种胶状薄膜,带正电荷,飘到阴极附着在 阴极表面电力线集中凸起的粒子上,增加尖端处电阻,减少了铜离子在粒子上放电的机会,待阴极表面平整后,胶膜随着电解液循环又飘到别的凸起处,因此获得表面平整的阴极铜。用量每吨铜25—50g。 3、镍电解方法:电解精炼法,羰基法、高压浸出萃取法 4、镍电解精炼特点:A电解液需要高度净化。B阴极与阳极严格隔开,采用隔 膜电解。C低酸电解,电解液PH值在2—5.5之间。 5、氢在锌电极上有很高的过电位,改变了氢的析出电位,使其变得比锌的电位 更负,也就使锌优先于氢在阴极析出。氢的过电位才能够使用电沉积法从锌电解液中提取出纯度高的电锌来。措施:A提高电流密度,低温电解,适当增加添加剂的用量B严格净液,保持电解液洁净。不使中性盐杂志如铜、铁、镉等在电解液中超标,因为这些杂质都会使氢的过电位降低。 6、水解沉淀法:金属盐类和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或碱式盐)沉淀。 是湿法冶金的分离方法之一,在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常用于提取有价金属和除去杂质元素。A制备纳米SiO2 B制备纳米α-Fe2O3粉体。 7、湿法冶金:金属矿物原料在酸性介质或碱性介质的水溶液进行化学处理或有 机溶剂萃取、分离杂质、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过程。现代的湿法冶金几乎涵盖了除钢铁以外的所有金属提炼,有的金属其全部冶炼工艺属于湿法冶金,但大多数是矿物分解、提取和除杂采用湿法工艺,最后还原成金属采用火法冶炼或粉末冶金完成。湿法冶金的优点:是原料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程度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生产过程较易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现代:三废处理。 传统:先污染、后治理。 8、湿法冶金优点:a适合于处理低品位矿物原料b能处理复杂矿物原料c容易 满足矿物原料综合利用的要求。d劳动条件好,容易解决环境污染问题。9、沉淀转化法制取Ni(OH)2反应方程式,其条件控制:a转化剂浓度b表面活 性剂添加量c转化温度。其优点具有试验参数易于控制。 10、超电势是电极实际电极电势与平衡电极电势偏离程度的一种度量,与浓 茶极化、电化学极化、电阻极化等造成。 11、还原与沉淀是湿法冶金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还原过程包括电化学还原 和化学还原。化学还原包括铜、铅、锌、镍、钴、金银等重金属、贵金属的电解精炼和电沉积过程。电化学还原法用于制备各种金属粉体、非晶材料、纳米材料和合金材料。化学还原主要论述气体还原、有机物还原、金属置换还原用于湿法冶金过程中的净化、提纯。产品回收。 12、沉淀过程用于湿法冶金的分离过程,同时也用于材料制备,其特点:工 艺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通过控制条件分为:均相沉淀、络合沉淀、非水溶液沉淀、电解沉淀。 13、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表示,κ=1/ρ。单位:在国际单位 制中,电导率的单位称为西门子/米(S/m)电导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导

热镀锌工艺流程

热镀锌工艺流程 一、镀前检查 目的:为锌浴提供清洁工件,以便钢基体表面和熔融锌充分反应。 ◆洗前检查 1、检查原则:认真、仔细,必要时做适当的记录。 2、检查内容:主要查来料材质、尺寸结构、有无变形,有无油漆、油脂及其它污垢粘附。 ◆前处理 针对待镀件结构形状,进行必要的打孔、栓挂等下料的准备。 ◆脱脂:针对含有油漆、油脂类的待镀件,进行脱油脱脂处理。 脱脂温度:≥70℃;浓度:≥7%;时间:视待镀件情况而定。 ◆水洗:将经脱脂的待镀件进行水洗处理,使其PH值在10以下,以便于下一阶段除锈。 ◆酸洗除锈 1、酸槽要求:有计划性、目的性的根据来料的材质、紧急情况、难易洗程度合理选择酸槽下料。酸度:≤20%;时间:视待镀件情况定。 2、影响酸洗速度的因素: ⑴氧化铁皮的结构和厚度: ⑵酸洗液种类及浓度: ⑶酸液中铁盐含量: ⑷酸洗温度: ⑸酸洗操作方式: ⑹钢铁成分: 3、下料、酸洗要求: ⑴严格遵守行车使用规范进行下料操作。 ⑵酸洗下料应根据待镀件的材质、数量、结构情况等选择合理的摆放方式。对成打包捆洗的待镀件务必留一定空隙,杜绝叠加、积压。 ⑶酸洗期间应勤翻动待镀件。确保无漏洗、过洗、夹线、涡气、偏析等现象。及时打捞漂浮物及因翻动等原因造成的落池镀件等。 ⑷严格控制好酸洗时间,当班或交班时应交代清楚酸槽中的黑件。禁止长时间将黑件浸泡在酸槽内。 ⑸对于已洗好黑件,应及时进行下一工序,尽可能的杜绝再次酸洗或长时间放在空气中。 4、洗好镀件要控净酸液再进入下一工序处理。 ◆水洗:水洗两道,确保酸被洗去,待镀件PH≥2。 ◆助镀处理+ 作用: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机理:(1) 清洁钢铁表面,去除掉酸洗后钢件表面上的一些铁盐、氧化物及其它脏物。 (2) 净化钢件浸入锌液处的液相锌,使钢件与液态锌快速浸润并反应。 (3) 在钢件表面沉积一层盐膜,可将钢件表面与空气隔绝,防止进一步微氧化。 (4) 溶剂受热分解时(指干法) 使钢件表面具有活性作用及润湿能力(即降低表面张力) ,使锌液能很好地附着于钢件基体上,顺利进行合金化过程。

锌电解工操作规程

锌电解工操作规程 5.1内容与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锌电解的操作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锌电解车间。 5.2 循环物料及工艺条件 5.2.1循环物料 从电解槽出来的废电解液,先在溜槽中汇集,以后流入贮槽。约十分之一废电解液用泵送回浸出车间,作为浸出焙烧矿的稀硫酸使用。而从净液车间送来的中性电解液(亦称新液)用其余经过冷却的废电解液按一定的比例(约1:8~12)混合,保持适当的酸锌比(2.0~3.8),供给电解槽。 由于电解液体积的平衡,送出的废电解液和供给的新液体积基本相同,按设计生产能力电解车间处理新液量为每日3343立方米。 5.2.2工艺条件 5.2.2.1正常生产情况下工艺条件见表1 表1正常生产情况下工艺条件

5.2.2.2开停车时工艺条件见表2 表2开停车时工艺条件 5.3车间正常操作 5.3.1 新液泵操作 5.3.1.1开泵前,先用手盘车,检查转动是否灵活,如安装或检修后的泵应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5.3.1.2 停泵时,切断电源,关闭进口阀门,放出泵内溶液,避免结晶。 5.3.1.3 注意观察新液质量,发现新液浑浊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报告车间调度,不合格新液未征得调度同意,不得使用。 5.3.1.4 根据化验结果控制混合液锌、酸含量在技术卡片规定范围内,如生产不正常而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向车间调度报告。 5.3.1.5 新液泵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5.3.1.5.1 上岗前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 5.3.1.5.2 开泵前应先盘车,并按操作规程中的一系列要求做好检查工作。 5.3.1.5.3 检查电机是否接地,转动部分有无安全装置和障碍物,当

运转中一旦发现故障应及时停车处理。 5.3.1.5.4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设备。 5.3.1.5.5 不准用湿手或金属棒启动电器设备。 5.3.1.5.6 清扫设备时,必须停车后方可进行。 5.3.2 废液泵及循环泵操作 5.3.2.1 开泵:开泵前先用手盘对轮1~2圈,检查有无故障和轴封填料口松紧程度。打开进液阀,检查泵的进液端是否漏液。确认无故障,方可启动。启动后检查响声是否正常,转动是否正确,电流指示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震动是否太大。确认无误后,便可全部打开进液阀,投入正常运行。 5.3.2.2 停泵:先关进液阀,只稍留缝隙,然后停车,待管道内余液全部倒完后,再关紧进液阀,防止滴漏,注意换泵时应先开后停。 5.3.2.3 控制好废液的送出量,保证电解生产的正常进行,正常情况下,保持贮槽液面在堰上0.5米(约五块砖)。 5.3.2.4 按时检查泵的电流表、电机温度并注意查看泵体和管道是否漏液。 5.3.2.5 安全注意事项 5.3.2.5.1 上岗前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 5.3.2.5.2 启动设备前,作好操作规程中的一系列检查工作,特别要注意电机的接地是否安好,转动部分有无安全装置和障碍物,运转中

镀锌工艺流程

电镀锌:就是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与其他金属相比,锌是相对便宜而又易镀覆的一种金属,属低值防蚀电镀层,被广泛用于保护钢铁件,特别是防止大气腐蚀,并用于装饰。镀覆技术包括槽镀(或挂镀)、滚镀(适合小零件)、自动镀和连续镀(适合线材、带材)。 二、电镀锌分类 目前,国内按电镀溶液分类,可分为四大类: 1.氰化物镀锌 由于(CN)属剧毒,所以环境保护对电镀锌中使用氰化物提出了严格限制,不断促进减少氰化物和取代氰化物电镀锌镀液体系的发展,要求使用低氰(微氰)电镀液。 采用此工艺电镀后,产品质量好,特别是彩镀,经钝化后色彩保持好。 2.锌酸盐镀锌 此工艺是由氰化物镀锌演化而来的。目前国内形成两大派系,分别为:a) 武汉材保所的“DPE”系列;b) 广电所的“DE”系列。两者都属于碱性添加剂的锌酸盐镀锌,PH值为12.5~13。 采用此工艺,镀层晶格结构为柱状,耐腐蚀性好,适合彩色镀锌。 注意:产品出槽后—>水洗—>出光(硝酸+盐酸) —>水洗—>钝化—>水洗—>水洗—>烫干—>烘干—>老化处理(烘箱内80~90℃。 3.氯化物镀锌 此工艺在电镀行业应用比较广泛,所占比例高达40%。 钝化后(兰白)可以锌代铬(与镀铬相媲美),特别是在外加水溶性清漆后,外行人是很难辩认出是镀锌还是镀铬的。 此工艺适合于白色钝化(兰白,银白)。 4.硫酸盐镀锌 此工艺适合于连续镀(线材、带材、简单、粗大型零、部件),成本低廉。 三、电镀锌工艺 1.电镀锌工艺流程 以镀锌铁合金为例,工艺流程如下: 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水洗→强腐蚀→水洗→电镀锌铁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钝化→水洗→干燥。 2.电镀锌镀液配制 镀液的配制(以lL为例): (1)在镀槽内先加入1/3体积的纯净水; (2)用1/3的纯水溶解氢氧化钠(溶解时会发热,必须小心); (3)用少量的水将氧化锌调成糊状,然后加入较多的纯水,充分搅拌。将搅拌好的氧化锌慢慢加入到溶解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其充分络合后加入到镀槽中; (4)当镀液温度降至30~C以下后,加入85g的Baser,充分搅拌; (5)将15mL BaseF溶解在15g BaseR中,然后将其混合物加入镀槽;

锌电解槽计算

3.1概述 工业上从硫酸锌水溶液中电解沉积锌有三种工艺:即低酸低电流密度法(标准法);中酸中电流密度法(中间法)和高酸高电流密度法。目前我国多采用中酸中电流密度法的下限,低酸低电流密度法上限的电解法。表3-1为三种方法的比较。 表3-1 锌电积三种工艺的比较 工艺方法电解液含 H2SO4(克/升)电流密度 (安/米2) 优缺点 酸低电流密度法(标准法)110--130 300--500 耗电少,生产能力小, 基建投资大 中酸中电流密度法(中间法) 130--160 500--300 生产操作比前者简单, 生产能力比前者大但 比后者小基建投资小 高酸高电流密度法220--300 800~1000 甚至大于 1000 生产能力大;耗电多; 电解槽结构复杂。 3.2 设计任务 设计生产能力为7万吨锌锭的电解设备 3.3 原始资料 3.3.1 设进入电解槽的电解液成份如表3-2所示: 表3-2 进入电解槽的电解液成份(克/升) 组成 Zn Fe Cd Cu CO Mn (克/升) 120 0.045 0.005 0.0004 0.005 4.720 3.3.2 电解后电解废液成份如表3-3所示 表3-3 电解废液成份(克/升) 组成 Zn Fe Cd Cu CO Mn (克/升) 46 0.028 0.003 0.0002 0.005 3.217 3.3.3 一些技术条件及技术经济指标 用于制造锌粉之锌锭占年产锌锭量的百分比,β=0.028;年工作日为330日。 阴极锌熔铸直收率η 1 = 97%

阴极电流密度 D 阴 = 520安培 槽电压 V 槽 = 3.20伏 电流效率 ηi = 98% 阴极规格 长×宽×厚= 1000×666×4(毫米) 3.4 工艺过程及设备计算 3.4.1物料平衡及电解槽计算 阴极锌成份的计算 在电积过程中,一部分铜、铁、镉与锌一齐在阴极上沉积,一升电解液得到的阴极锌含金属量如表3-4所示。 表3-4 一升电解液沉积的金属量(克) 组 成 Zn Fe Cd Cu 共计 (克) 64.00 0.005 0.002 0.0002 64.0072 铅-银阳极在电解过程中被腐蚀,使一部分铅进入到阴极锌中。设阴极锌含铅0.006%则进入到阴极锌中铅的量为: 0038.0100 006 .00072.64=?克 那么阴极锌的成份如表3-5所示。 表3-5 阴 极 锌 成 份 组成 Zn Pb Fe Cd Cu 共计 重量(克) 64.00 0.0038 0.0050 0.0020 0.00020 64.0110 % 99.983 0.006 0.0078 0.003 0.0003 100 3.4.2 所需电解槽数量的计算 (1)每日应产出的阴极锌量的计算。 Q 1= η βm Q ) 1(+吨 式中: Q 1----每日应产出阴极锌的数量,吨; Q ----设计生产能力,吨锌锭/年;

氧化锌生产工艺

氧化锌生产工艺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氧化锌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锌是锌的一种氧化物,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和强碱。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硅酸盐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涂料、药膏、粘合剂、食品、电池、阻燃剂等产品的制作中。氧化锌的能带隙和激子束缚能较大,透明度高,有优异的常温发光性能,在半导体领域的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等产品中均有应用。此外,微颗粒的氧化锌作为一种纳米材料也开始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另外,氧化锌也可以进一步加工生成硫酸锌和碳酸锌,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 铅锌矿物原料大多数都为铅锌矿共生,经过优先浮选很难达到铅锌完全分离。铅锌矿冶炼是将锌富集在渣中,然后用烟化炉处理炉渣,产出氧化锌或者次氧化锌。此外,湿法炼锌厂产出的浸出渣以及贫氧化锌矿经过回转窑烟化得到氧化锌或者次氧化锌。次氧化锌的主要成分是ZnO,只是品位一般为45%~65%。所谓“次"是指品位次,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等地方产量较大,其用途主要是进一步加工电解锌或氧化锌。下面主要介绍用回转窑生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或转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铝钒土矿和铝厂焙烧熟料、氢氧化铝;化工厂焙

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石灰窑(即活性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 在氧化锌生产过程中,从窑尾加入预先搅拌好的含有锌的矿粉、水渣、焦炭的混合物,一般选用皮带输送机加料。由于窑尾进料口小,皮带输送机输送的物料不一定能够全部进入窑内,所以一般要在窑尾设有返料仓,由皮带输送机上掉落下来的物料在返料仓灰斗收集然后送入配料车间继续使用。进入窑内的物料随着回转窑不断旋转向窑头方向运动,通过预热区提高物料温度,然后进入燃烧区。借助物料中焦炭的燃烧产生的热量,矿粉和水渣中的锌在一定温度下升华变为锌蒸汽。在引风机作用下,锌蒸汽从窑尾经过表冷系统降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锌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锌和次氧化锌,然后进入被捕集。由于烟气中含有硫化物等酸性物质,需要在后设置脱硫塔进行脱硫处理,然后才能排入烟囱。其他不能被升华的料渣和没有燃尽的碳粉、煤粉随着转窑的旋转,从窑头排出。由于锌被氧化需要温度较高,需要在窑头设置罗茨风机向窑内喷吹空气助燃。 氧化锌生产系统包括配料系统、回转窑、冷却系统、除尘系统和输送系统。

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

湿法电解锌工艺流程选择概述 Ko 1工艺流程选择 根据原料成份采用常规得工艺流程,技术成熟可靠,劳动环境好,有较好得经济效益,同时综合回收铜、镉、钻等伴生有价金属。工艺流程特点如下:(1)挥发窑产出得氧化锌烟尘一般含气氟、氯、碑、铮杂质,且含有较高得有机物,影响湿法炼锌工艺,所以通常氧化锌烟尘需先进多膛焙烧脱除以上杂质。 (2)氧化锌烟尘与焙砂需分别进行浸出,浸出渣采用回转窑挥发处理,所产氧化锌烟尘送多膛焙烧炉处理。 (3)氧化锌烟尘浸出液返焙砂系统,经中性浸出浓密后,上清液送净液车间处理,净液采用三段净化工艺流程。 (4)净化后液送往电解车间进行电解。产出阴极锌片经熔铸后得锌锭成品O (5)净液产出得铜镉渣与姑渣进行综合回收(或外卖)o 1.6.2 工艺流程简述 焙砂经中浸、酸浸两段浸出、浓密、过滤,得到中浸上清液及酸浸渣。酸浸渣视含银品位进行银得回收后送回转窑挥发处理得氧化锌,经脱氟、氯,然后进行单独浸出,浸液与焙砂系统得浸出液混合后送净液。回转窑渣送渣场堆存。产出得中浸上清液经三段净化,即第一段用锌粉除铜镉;第二段用锌粉与钱盐高温除姑;第三段再用锌粉除复溶得镉,以保证新液得质量,所得新液送电解。电解采用传统得电解沉积工艺,用人工剥离锌片,剥下得锌片送熔铸,产出锌锭。 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得理由:主要就是该工艺流程基建投资省,易于上马,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这在株冶后10万吨电锌扩建、广西、云南、贵州等多家企业得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证实与肯定。

对净液工艺得选择,目前国内外湿法炼锌净液流程得发展趋势,主要就是溶液深度净化。采用先冷后热得净液流程,为保证净液质量,设置三段净化,当第二段净化质量合格时,也可以不进行第三段净化,直接送电解。该流程稳妥可靠,净化质量高,能满足生产0#锌与1#锌得新液质量要求。 作业制度,拟采用连续操作,国内西北冶、株冶等都有生产经验。与间断操作相比,可大减少设备得容积,减少设备数量,相应可减少厂房建筑面积,故可大幅度降低基建投资。 1、、3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 浸出渣可根据含银品位高低进行银得回收后再送回转窑处理,所得氧化锌经脱氟、氯后进入氧化锌浸出系统,进一步回收锌、锢等有价金属。 净液所得铜镉渣经低酸浸出后,所得铜渣可作为炼铜原料出售。 浸出液经锌粉置换,所得贫镉液含锌很高,返回锌浸出车间,所得海绵镉进一步处理后,获得最终产品镉锭出售。 净液所得姑渣,经酸洗脱锌后根据含姑品位再考虑就是否回收姑,暂时先堆存(或外卖)。 熔铸所得浮渣,其粗粒可返回熔化或作生产锌粉用。处理所得氧化锌可作为生产硫酸锌或氯化锌得原料,根据需求而定。 各湿法炼锌车间得污酸、污水,经中与沉处理后,可达到国家工业排放标准。 为合理使用电能,本设计根据国外电解工厂得经验,电流密度采用白天低(400A/ m2)夜间高(500A/ m2)得操作制度;根据比利时老山锌公司、日本得彥岛、饭岛、小鸣浜与安中等国外诸多10万吨/年以上电锌厂电解车间采用自然通风、局部强制通风与两班制剥锌得生产经验,本设计采用车间自然通风,所有可能产生酸雾得溜槽与贮槽均加盖并予以强制抽风,剥锌厂房局部強制通

锌电解操作工艺

锌电解操作工艺 (2010-12-27 19:20:34) 转载 标签: 杂谈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解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操作条件,岗位操作法, 原材料质量要求,产出物料质量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设备. 二工艺目的及原理 1.工艺目的 使溶液中的锌通过电积提锌得到锌片,再熔铸成成品锌。 1.原理 锌电积一般釆用Pb-Ag(1%Ag)合金板为阳极,纯铝板为阴极,以酸性硫酸锌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当通以直流电时,在阴极上发生锌的析出,在阳极上放出氧气。 阴极上 Zn2++2e=Zn 阳极上 H2O-2e=1/2O2 +2H+ 总反应式为 ZnSO4+H2O=Zn+H2SO4+1/2O2 因此,随着电解过程的进行,电解液中的含锌量不断减少,硫酸含量不断增加,为了保持电积条件的稳定,必须不断抽取一部分电解作为废液返回浸出,同时,相应地加入净化了的中性硫酸锌溶解,以补充所消耗的锌量,维持电解液中一定的H+,Zn2+含量,并稳定电解系统中的体积。 三硫酸锌溶液电解锌的生产工艺流程 四原辅材料质量要求。 1. 新液成份(g/l)符合企业标准的规定 Zn120-150 Cu≤0.002 Cd≤0.003 Fe≤0.015 Co≤0.0015 Ni≤ 0.0015 As≤0.003 Sb≤0.0005 Ge≤0.00005 Mn2.5-5 2. 废液成份(g/l) Zn35-60 H+140-200 五工艺操作条件 1. 槽温 37 -42℃ 2. 电流密度 500-550A/m2 3. 槽电压3.2-3.3V 4. 析出周期 24h 5. 同极中心距 62mm 6 . 添加剂 (1) 吐酒石:出槽前3min-5 min加入电解槽内,一般加入量为0..05-0.1g/槽 (2) 骨胶:装槽前1h-3h后加入电解槽内,加入量一般为0.25kg/t锌析出-0.5 kg/t析出锌 (3) 碳酸锶视锌析出含铅情况,每班在电解槽内加8次,每次加10-20 kg 7. 周期管理

关于湿法冶金的概念

1 关于湿法冶金得概念,阐述正确得就是(C)。 A、湿法冶金就是指原料含水,或过程需要水得,或者就是过程能够产生水得金属生产过程 B、湿法冶金就是指以水为反应介质,但水不能参与冶金反应得金属生产过程 C、在常温(或低于100℃)常压或高温(100~300℃)高压下,用溶剂处理矿石、精矿或含金属物料,使所要提取得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尽量抑制其她杂质不溶解,然后再从溶液中将金属或其化合物提取与分离出来得过程yjfYVde。aO1xo9t。 D、指在金属生产得所有环节中温度都不超过 300℃并且以水为反应介质得过程 2 湿法冶金通常又可称为(BD)。 A、常温冶金 B、水法冶金 C、干法冶金 D、化工冶金 E、溶剂冶金 3 湿法冶金得优点包括 ( B、C、D)、 A、处理规模大,生产效率高 B、湿法冶金过程有较强得选择性,即在水溶液中控制适当条件使不同元素能有效地进行选择性分离 C、有利于综合回收有价元素 D、劳动条件好、无高温及粉尘危害。一般有毒气体排放较少 E、一般没有大量废气、废渣产生 4 湿法冶金得优势很多,包括(A、B)。 A、对许多矿物原料得处理而言,湿法冶金得成本较低,这些与其高选择性、宜处理价廉得低品位复杂矿有关 B、采用湿法冶金得方法制备各种新型材料或其原料更有其突出得优点 C、能够通过极简单得工艺一步实现脉石及杂质元素得分离 D、不涉及任何高温、高压过程,完全就是在常温与常压下操作,对设备结构、材质、操作要求极低 5 目前,多数得(B)、少数得(D)、全部得(E)都就是用湿法冶金得方法生产得。 A、铅 B、锌 C、铁 D、铜 E、氧化铝 F、钢 6 几乎所有(B )矿物原料得处理及其纯化合物得制备、(D)得提取等也都就是用湿法冶金得方法完成得。 A、轻金属 B、稀有金属 C、黑色金属 D、贵金属 E、重金属 F、钢铁

湿法炼锌的浸出过程

湿法炼锌的浸出过程 一、锌焙烧矿的浸出目的与浸出工艺流程 (一)锌焙烧矿浸出的目的 湿法炼锌浸出过程,是以稀硫酸溶液(主要是锌电解过程产生的废电解液)作溶剂,将含锌原料中的有价金属溶解进入溶液的过程。其原料中除锌外,一般还含有铁、铜、镉、钴、镍、砷、锑及稀有金属等元素。在浸出过程中,除锌进入溶液外,金属杂质也不同程度地溶解而随锌一起进入溶液。这些杂质会对锌电积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送电积以前必须把有害杂质尽可能除去。在浸出过程中应尽量利用水解沉淀方法将部分杂质(如铁、砷、锑等)除去,以减轻溶液净化的负担。 浸出过程的目的是将原料中的锌尽可能完全溶解进入溶液中,并在浸出终了阶段采取措施,除去部分铁、硅、砷、锑、锗等有害杂质,同时得到沉降速度快、过滤性能好、易于液固分离的浸出矿浆。 浸出使用的锌原料主要有硫化锌精矿(如在氧压浸出时)或硫化锌精矿经过焙烧产出的焙烧矿、氧化锌粉与含锌烟尘以及氧化锌矿等。其中焙烧矿是湿法炼锌浸出过程的主要原料,它是由ZnO和其他金属氧化物、脉石等组成的细颗粒物料。焙烧矿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对浸出过程所产生溶液的质量及金属回收率均有很大影响。 (二)焙烧矿浸出的工艺流程 浸出过程在整个湿法炼锌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实践表明,湿法炼锌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浸出所选择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中所控制的技术条件。因此,对浸出工艺流程的选择非常重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大多数湿法炼锌厂都采用连续多段浸出流程,即第一段为中性浸出,第二段为酸性或热酸浸出。通常将锌焙烧矿采用第一段中性浸出、

第二段酸性浸出、酸浸渣用火法处理的工艺流程称为常规浸出流程,其典型工艺原则流程见图1。 图1湿法炼锌常规浸出流程 常规浸出流程是将锌焙烧矿与废电解液混合经湿法球磨之后,加入中性浸出槽中,控制浸出过程终点溶液的PH值为5.0~5.2。在此阶段,焙烧矿中的ZnO只有一部分溶解,甚至有的工厂中性浸出阶段锌的浸出率只有20%左右。此时有大量过剩的锌焙砂存在,以保证浸出过程迅速达到终点。这样,即使那些在酸性浸出过程中溶解了的杂质(主要是Fe、AS、Sb)也将发生中和沉淀反应,不至于进入溶液中。因此中性浸出的目的,除了使部分锌溶解外,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保证锌与其他杂质很好地分离。 由于在中性浸出过程中加入了大量过剩的焙砂矿,许多锌没有溶解而进入渣中,故中性浸出的浓缩底流还必须再进行酸性浸出。酸性浸出的目的是尽量保证焙砂中的锌更完全地溶解,同时也要避免大量杂质溶解。所以终点酸度一般控制在1~5g/L。虽然经过了上述两次浸出过程,所得的浸出渣含锌仍有20%左右。这是由于锌焙砂中有部分锌以铁酸锌(ZnFe2O4)的形态存在,且即使焙砂中残硫小于或等于1%,也还有少量的锌以ZnS形态存在。这些形态的锌在上述两次浸出条件下是不溶解的,与其他不溶解的杂质一道进入渣中。这种含锌高的浸出渣不能废弃,一般用火法冶金将锌还原挥发出来与其他组分分离,然后将收集到的粗ZnO粉进一步用湿法处理。

锌粉生产工艺操作流程

锌粉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编号:BKXY-04-2010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实施日期:年月日 发放号:

==================================================== 目录 标题页码第一章制粉班长生产操作规程。。。。。。。。。。。。。。。。。。。。。。。。。。。。2 第二章制粉调整工生产操作规程。。。。。。。。。。。。。。。。。。。。。。。。。。3 第三章制粉天车工生产操作规程。。。。。。。。。。。。。。。。。。。。。。。。。。5 第四章制粉液锌加料工生产操作规程。。。。。。。。。。。。。。。。。。。。。。6 第五章制粉固锌加料工生产操作规程。。。。。。。。。。。。。。。。。。。。。。7 第六章制粉出料工生产操作规程。。。。。。。。。。。。。。。。。。。。。。。。。。8 第七章制粉捅瘤工生产操作规程。。。。。。。。。。。。。。。。。。。。。。。。。。10 第八章制粉炉体维修工生产操作规程。。。。。。。。。。。。。。。。。。。。。。11 第九章煤气站班长生产操作规程。。。。。。。。。。。。。。。。。。。。。。。。。。12 第十章煤气站探火工生产操作规程。。。。。。。。。。。。。。。。。。。。。。。。14

第十一章煤气站提煤加水工生产操作规程。。。。。。。。。。。。。。。。。。15 第十二章煤气站推煤工生产操作规程。。。。。。。。。。。。。。。。。。。。。。17 第一章制粉班长生产操作规程 1.本班组的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当班期间制粉车间的正常生产,故 障排除和事故抢修。 2.根据下达生产指标,合理调度,完成生产任务。 3.负责收集各岗位原始数据,要求清楚、完整、真实、做到帐物一 致。填写《进出料岗位记录表》。 4.负责当班期间对各岗位定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负责本班所产锌粉质量,锌粉中不得混有土块、沙粒。 6.遇到突发情况时必须迅速做出合理处理方案,要做到临危不乱, 沉着指挥。并马上上报值班工程师。处理特殊情况时有临时调度岗位工作权利。 7.负责监督检查本班组员工劳动纪律执行情况。 8.组织召开班前会,进行安全讲话和生产安排。 9.负责本班卫生检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