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1

文学概论1
文学概论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序言》: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文学形象: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可感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

典型形象:典型形象又称为形象,存在于叙事文学、故事文学、传记文学之中。是以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深刻地显示出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艺术形象,并渗透了作者审美理想。它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鲜明、更有集中性更带普遍性。典型形象是高度个性化和概括化的统一,既要蕴含深刻的思想意义,又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巨大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典型形象是衡量艺术作品水平高低的标志,塑造典型形象是文学形象创作的的中心课题。

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是指能够反映典型人物的活动,展现一定时代特征特征的环境,既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环境也是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

象征形象:象征形象是文学形象的特殊类型,不是通过典型形象刻画而是通过个别暗示一般来体现生活意蕴和人生生活哲理。一般出现在象征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等作品中。象征形象有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等特点。

典型形象和象征形象的关系:

典型形象由于意识概括能够转化为象征形象,这是一种对形象本身的超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象征形象也是典型形象。典型形象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形象,象征形象是打破艺术表现的完整性,从而使形象性与意义分裂的形象。

作为文学语言的文学的优势:

一,间接性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为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语言的特点,在转换过程中其时间性、空间性具有很大的弹性。而文学则可以在时间性与空间性上达到最好的平衡。文学语言在表现形象上的间接性,是文学艺术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读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留下了更加自由的创造空间。

二,精神性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三,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的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

四,文学作品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地反映生活。

怎样学好文学理论

1、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2、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尤其是文学经典。

3、广泛阅读文学理论著作。

文体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一定理论与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主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和抛弃。

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指文学阅读,但不是一般的阅读,而是明显地具有仪式的、膜拜的、静观的审美性质。它是文学阅读的理想状态,(因而只能相对优秀作品而言。面对非优秀作品就无法欣赏)

文学文本:作者创作出来的供读者阅但尚未阅读的语言形态。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陌生化:由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派提出,那些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起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称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你对事物的认识如同你所看到的那样而不是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成的手法,它增加了阅读的难度的延伸。既然艺术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主体,那么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的创造方式,而被创造者在艺术中无足轻重。

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拉康在发展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法之后得出的理论。利用集体的无意识替代潜意识,通过镜像的推引把自我看成一个清晰的本体,并且与外界形成相应的结构关系。还将镜像与语言联系起来认为自我是在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中联接过程中实现的。

新批评:由美国批评家兰色姆在本体论批评中指出文艺批评以作品为主体,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其他的非本体的如社会、道德、历史批评不属于文学批评。

现象学:由胡塞尔、英伽登等提出。把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看成是意向性客体,分为语音层、意义层、图式化层和再现客体层等四个层次。

诗歌的特点是一种本体的格的问题,它处理的是一种科学论文无法处理的存在状态,是一种

客观性的程式,诗歌旨在复原那个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记忆散乱的了解的复杂难制的本原世界。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意象的空间。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意象:是主观与客观、意与象、心与物的有机统一。这里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创作自由:作家的创作活动是个体行为。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样的语言是自由的,都应该允许出版发行。但是自由是有限度的,作家创作活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

社会心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并积累起来的对于物质经济关系和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的一种直接的自发的经验性的反应机制。常常以情绪、意象、愿望以及其他的风尚、习俗等形式表现出来。社会心理也是一定时代社会阶层的文化心态。社会心理是时代和社会情绪的晴雨表。

寓教于乐: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贺拉斯提出,他认为在文学摹仿要求达到既劝喻读者又使他寓教于乐才能符合众望。这是一种集中式摹仿又重视读者得到快感和教益的文学观念。

文学意蕴: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属于文体的纵深层次,主题就是中心意蕴或核心意蕴。包含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情韵层3个层次。

刘勰: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他创作了《文心雕龙》这部卓越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具体内容”的规模宏大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中国温煦了理论学科诞生的标志。书中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文学产生以来一千多年间的创作经验和文学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独创性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文学的价值

1.价值是一个揭示客观事物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关系范畴。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

3文学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家的创造为文学价值提供了基础,读者的阅读接受使文学价值成为现实,因此文学价值的生成包含两个重要环节,即文学价值的创造和文学价值的实现。

4文学价值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从客观方面讲,文学的价值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是社会生活的集中表现与升华。从主观方面讲,文学价值又不止于简单地呈现生活价值,文学是人艺术的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三、文学的真善美价值

1文学价值中的真善美是精神价值中的三种基本形式,也可以称作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实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也就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

文学价值的善——是指文学要反映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健康发展的追求,对人类和平、幸福的向往,以及对人类与环境和谐关系的珍惜等。也就是在追求真理和进步的过程中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

文学的功能

1、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主要不在于探求客观真理,而在于用艺术的形式实现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把握。文学的认识功能是通过读者的审美活动和获得的体验来实现的。

2、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广义的讲,文学的教育功能还包括文学具有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和教化功能在内。文学的教育功能实质上是一种提升和净化人的心灵的功能。目的就是要使作家和读者都产生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意识。很长一段时间,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最重要功能。把文学的有用性发挥到了极致。

3、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的需求,使人获得精神对现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推动促进个性和才能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功能。文学的审美功能是由文学的审美本性决定的。从根本意义上讲,审美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

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其原因在于它是作者按一定的审美理想和美的规律对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工改造的产物。

4、文学的娱乐功能是指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体快适、心情愉悦、精神自由的功能。文学娱

乐功能的主要特点是让接受者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快乐感。

感官化的快适:形式美。

情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宣泄:读者宣泄某种被压抑的情感通过作品的渠道得到疏导和排遣,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和愉快。

补偿: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体验借助文学作品可以得到弥补和替代性满足。

精神的陶冶:自然情感、社会情感、作品中情感绘成艺术中的情感,

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

1、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应性和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文学的基

本形态、文学体裁一脉相承、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学、文学作品为后代不断欣赏和接受。

2、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非同步性。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时,文学并不随之马上立刻改

变但法律政治等具有同步性。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改变,文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存在着,并在长时间内不断演进。

3、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艺术,大家知道

它的一定繁盛时期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文学概论(一)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在第三人称叙述中,由于叙述者的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这种叙述又被称作( C ) A.游移焦点叙述 B.多焦点叙述 C.无焦点叙述 D.反焦点叙述 2.提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是( B ) A.陆机 B.刘勰 C.叶燮 D.严羽 3.现代数码成像技术比古老的神话更善于制造的是( A ) A.虚拟现实 B.生活真实 C.悲剧效果 D.喜剧效果 4.作家创作活动的动力是( B ) A.表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情感积累 D.生活阅历 5.直接运用巫术说来解释史前艺术的理论家是( D ) A.爱德华·泰勒 B.弗雷泽 C.苏珊·朗格 D.萨洛蒙·赖纳许 6.清末诗人黄遵宪提出的主张是(D) A.“小说界革命” B.“不讲对仗” C.“平民文学” D.“我手写我口” 7.高尔基认为,在诗篇和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因素是(D) A.人物 B.情节 C.性格 D.形象 8.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C) A.概略 B.场景 C.减缓 D.省略 9.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是(C) A.圆型人物 B.典型人物 C.表意人物 D.性格人物 10.托尔期泰认为,艺术抒发情感是(C) A.表现情感 B.宣泄情感 C.传达情感 D.投射情感 11.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是指(D) A.女权主义批评 B.结构主义批评 C.精神分析批评 D.接受美学批评 12.“我恐惧又希望,我燃烧又冰凉”,这种两面上自相矛盾的语句,一般称之为(D) A.意象 B.隐喻 C.典故 D.悖论 13.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古代诗歌“开山的纲领”的是(C) A.“感物”说 B.“养气”说 C.“诗言志” D.“诗缘情” 14.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A) A.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 B.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 C.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

文学概论1 北师大16春

《文学概论》作业一 一、选择题: 1.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要因素有(CE ) A. 世界观 B. 艺术观 C. 审美理想 D. 艺术才能 E. 生活阅历 2、文学风格的特性包括(ABCDE ) A. 独创性 B. 稳定性 C. 单一性 D. 多变性 E. 多样性 3、文学典型的魅力实质表现在文学典型具有(ABE ) A. 真实性 B. 新颖性 C. 诚挚性 D. 蕴藉性 E. 丰富性 4、文学话语的基本特点有(BD ) A. 内指性 B. 精确性 C. 拒阻性 D. 潜台词 E. 心理蕴含性 5.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包括(ABCDE ) A.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B.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 抒写真实感受 D.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E.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6.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C ) A. 爱伦?坡 B. 马拉美 C. 兰波 D. 波德莱尔 E. 柯勒律治 7.浪漫主义文学文学思潮18世纪末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ABC ) A. 雪莱 B. 拜伦 C. 雨果 D. 左拉 E. 福楼拜 8.即兴是作家因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而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作品的情形。即兴产生的条件有(ABCE ) A. 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B. 合适的气氛和契机

C. 综合心力的长久酝酿 D. 理智的参与与规范 E. 作家天赋及后天掌握的本领技巧 9.直觉与灵感有的不同在于(AB ) A.灵感是长久思索后的顿悟,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突兀判断 B. 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后,直觉发生在第一次碰头时 C.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而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D. 灵感的发生是可以预期的,而直觉却具有突发性 E. 灵感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而直觉是感性认识 10.艺术构思主要心理机制有(ABCDE ) A. 回忆与沉思 B. 想象与联想 C. 灵感与直觉 D. 理智与情感 E. 意识与无意识 11.文学的话语蕴藉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包括(ABC ) A. 内指性 B. 音乐性 C. 陌生化 D. 潜台词 E. 动作性 12.灵感的特点包括(ACE ) A. 突发性 B. 持久性 C. 创新性 D. 预知性 E. 偶然性 13.人类精神活动的具体形态包括(ABCD ) A. 理论性精神活动 B. 宗教性精神活动 C. 伦理性精神活动 D. 审美性精神活动 E. 物质性实践活动 14.“表现”说与“摹仿”说相比的突出区别在于( ABC) A.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是突出被摹仿世界的决定作用,而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B. 在文学批评问题上,表现说更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 C. 在文学创作问题上,表现说不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D. 在作品的表现上,表现说注重写实而摹仿说注重写意 E. 在作品的体裁上,表现说擅长叙事类,摹仿说擅长抒情类 15.接受动机的种类有(ABD )

00529文学概论(一)20131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 A.卢克莱修B.西塞罗 C.贺拉斯D.朗吉弩斯 2.苏轼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属于A.品质阅读B.情感阅读 C.价值阅读D.兴趣阅读 3.“轮到你朗诵时你才说话。”这里的“说话”指的是 A.语言结构B.言语动作 C.言语产品D.语言组织 4.提出“得意而忘言”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B.孟子 C.庄子D.荀子 5.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A.叠韵B.叠字 C.重复D.双声 6.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 A.《老子》B.《论语》

C.《孟子》D.《庄子》 7.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 A.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B.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C.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D.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 8.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 A.完整性B.连续性 C.思想性D.生动性 9.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 A.顺时序B.逆时序 C.倒叙D.插叙 10.“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说这句话的人是 A.布洛克B.克罗齐 C.卡西尔D.科林伍德 11.语句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正确,这样的修辞策略一般称为 A.反讽B.隐喻 C.典故D.悖论 12.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 A.通变B.格调 C.风骨D.体性 13.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 A.想象的风格B.智力的风格 C.情绪的风格D.悲壮的风格 14.认为风格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的作家是A.托尔斯泰B.高尔基 C.高尔斯华绥D.狄更斯 15.中国最早的诗论是 A.《二十四诗品》B.《典论·论文》 C.《文赋》D.《毛诗序》 16.从本质特征来看,艺术想象是一种 A.科学活动B.认识活动 C.思想活动D.审美活动 17.主张把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方法是 A.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B.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 C.英美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D.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一、概念题(10 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3.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 4.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 5.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学)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1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备课讲稿

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一 一、选择题: 1.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要因素有(CE ) A. 世界观 B. 艺术观 C. 审美理想 D. 艺术才能 E. 生活阅历 2、文学风格的特性包括(ABCDE) A. 独创性 B. 稳定性 C. 单一性 D. 多变性 E. 多样性 3、文学典型的魅力实质表现在文学典型具有(ABE ) A. 真实性 B. 新颖性 C. 诚挚性 D. 蕴藉性 E. 丰富性 4、文学话语的基本特点有(BD ) A. 内指性 B. 精确性 C. 拒阻性 D. 潜台词 E. 心理蕴含性 5.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包括(ABCDE ) A.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B.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 抒写真实感受 D.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E.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6.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C ) A. 爱伦?坡 B. 马拉美 C. 兰波 D. 波德莱尔 E. 柯勒律治

7.浪漫主义文学文学思潮18世纪末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ABC ) A. 雪莱 B. 拜伦 C. 雨果 D. 左拉 E. 福楼拜 8.即兴是作家因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而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作品的情形。即兴产生的条件有(ABCE ) A. 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B. 合适的气氛和契机 C. 综合心力的长久酝酿 D. 理智的参与与规范 E. 作家天赋及后天掌握的本领技巧 9.直觉与灵感有的不同在于(AB ) A.灵感是长久思索后的顿悟,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突兀判断 B. 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后,直觉发生在第一次碰头时 C.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而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D. 灵感的发生是可以预期的,而直觉却具有突发性 E. 灵感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而直觉是感性认识 10.艺术构思主要心理机制有(ABCDE ) A. 回忆与沉思 B. 想象与联想 C. 灵感与直觉 D. 理智与情感 E. 意识与无意识 11.文学的话语蕴藉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包括(ABC ) A. 内指性 B. 音乐性 C. 陌生化 D. 潜台词 E. 动作性 12.灵感的特点包括(ACE ) A. 突发性 B. 持久性

文学概论 名词解释

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也称文学学。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四要素: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 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实用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地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独立说:主要强调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创造。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体验说: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 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文学概论》讲义课程资料

第一讲文学与文学理论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学理论的含义。 2、了解文学理论的当前特征。 3、懂得如何学习文学理论。 一、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文学对于读者来说都不陌生,我们一起不妨来看看牛汉(1923-2013)写作的诗歌《夜》(1997):关死门窗 觉得黑暗不会再进来 我点起了灯 但黑暗是一群狼 还伏在我的门口 听见有千万只爪子 不停地撕裂着我的窗户 灯在颤抖 在不安的灯光下我写诗 诗不颤抖! 【赏析】 牛汉这一辈子,遭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流亡、饥饿、受迫害、被捕、监禁、坐牢、受审判、劳动改造,什么重活都干过……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他的诗就是这种生命痛感的真实记录。 读这首诗,我有一种独行者蹒跚在凄冷的暗夜里忽然得到了一盏灯的指引一样,莫名的兴奋与快慰! 从全诗的叙事情调看,它采用了具有象征寓意的故事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对人生历程的审视。从诗行排列形式看,它由六个小节组成,各节都由鲜明的形象;六节之间存在着严谨的因果逻辑,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生存场景。每节行数有着严格的控制,多则两行,少则一行,且每行字数很少,这样铺展在纸页的平面空间上,产生了一种醒目的视觉美感。从诗歌内容上看,六节完整地展现了一个紧张的故事情节。首节是故事的开端,关死门窗阻隔黑暗,一下子就揭示了对立双方的冲突。”觉得”,表明面对夜的黑暗,”我”尚未看清其狰狞面目,采取的抗争方式(”关死门窗”)太过幼稚,这也见出”我”的善良、单纯。次节,是故事的发展,”我点起了灯”,改变了与黑暗的斗争方式,灯是黑暗的反面,可以驱散黑暗而带来光明。第三、四节,是故事的再发展,”我”惊奇而恐惧地发现,”灯”并不能驱散黑暗。”但黑暗是一群狼/还伏在我的门口”,这一句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黑暗的凶残。”千万

00529文学概论(一)历年真题(内含答案)201504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529)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 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 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 2.从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是 A.一种语言艺术 B.审美意识形态 C.作家体验的凝结 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 3.与其他艺术相比,文学重在 A.以色彩描绘世界 B.以声音抒发情感 C.以语言描写世界 D.以形体表达情感 4.“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白居易《秋蝶》)。这句诗运用的音律类型是 A.双声 B.叠音 C.叠韵 D.押韵 5.季羡林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 B.认知阅读 C.审美阅读 D.价值阅读 6.下列诗句中偏向于“有我之境”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7.唐代司空图提出的有关意境结构的命题是 A.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B.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C.境生于象外 D.缘境不尽日情 8.下列人物形象属于“扁平”人物的是 A.《金瓶梅》中的西门庆 B.《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C.《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D.《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9.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我”属于 A.隐含作者 B.叙述者 C.真实作者 D.虚构作者 10.首次对“审美情感”概念做出阐释的是 A.黑格尔 B.康德 C.克莱夫·贝尔 D.苏珊·朗格 11.在西方,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作品是

北师文学概论1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一 一、选择题: 1、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要因素有(CE ) A、世界观 B、艺术观 C、审美理想 D、艺术才能 E、生活阅历 2、文学风格的特性包括(ABCDE) A、独创性 B、稳定性 C、单一性 D、多变性 E、多样性 3、文学典型的魅力实质表现在文学典型具有(ABE ) A、真实性 B、新颖性 C、诚挚性 D、蕴藉性 E、丰富性 4、文学话语的基本特点有(BD ) A、内指性 B、精确性 C、拒阻性 D、潜台词 E、心理蕴含性 5.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包括(ABCDE ) A、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B、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抒写真实感受 D、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E、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6.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C ) A、爱伦?坡 B、马拉美 C、兰波 D、波德莱尔 E、柯勒律治 7.浪漫主义文学文学思潮18世纪末兴起于欧洲,代表人物有(ABC ) A、雪莱 B、拜伦 C、雨果 D、左拉 E、福楼拜 8.即兴就是作家因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而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作品的情形。即兴产生的条件有(ABCE ) A、足够的材料储备与情感积累 B、合适的气氛与契机 C、综合心力的长久酝酿 D、理智的参与与规范

E、作家天赋及后天掌握的本领技巧 9.直觉与灵感有的不同在于(AB ) A.灵感就是长久思索后的顿悟,直觉就是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突兀判断 B、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后,直觉发生在第一次碰头时 C、灵感就是获取成熟的答案,而直觉则就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D、灵感的发生就是可以预期的,而直觉却具有突发性 E、灵感就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而直觉就是感性认识 10.艺术构思主要心理机制有(ABCDE ) A、回忆与沉思 B、想象与联想 C、灵感与直觉 D、理智与情感 E、意识与无意识 11.文学的话语蕴藉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包括(ABC ) A、内指性 B、音乐性 C、陌生化 D、潜台词 E、动作性 12.灵感的特点包括(ACE ) A、突发性 B、持久性 C、创新性 D、预知性 E、偶然性 13.人类精神活动的具体形态包括(ABCD ) A、理论性精神活动 B、宗教性精神活动 C、伦理性精神活动 D、审美性精神活动 E、物质性实践活动 14.“表现”说与“摹仿”说相比的突出区别在于(ABC ) A.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就是突出被摹仿世界的决定作用,而就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B、在文学批评问题上,表现说更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 C、在文学创作问题上,表现说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就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D、在作品的表现上,表现说注重写实而摹仿说注重写意 E、在作品的体裁上,表现说擅长叙事类,摹仿说擅长抒情类 15.接受动机的种类有(ABD ) A、审美动机 B、求知动机 C、受教动机 D、批评动机 E、借鉴动机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1.文艺学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A世界:艺术模仿论(再现论)文艺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西方:自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 柏拉图提出理式世界、感觉世界、艺术世界。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否定艺术。 亚里士多德人提出对世界的摹仿有两种:历史学家对世界摹仿——已经发生过的事,个别的、具体的事;诗人对世界的摹仿——具有普遍性的、可能发生或应有的事。他认为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肯定艺术。 中国:观物取象说 需注意的问题:文学不能脱离世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所反映的世界不等于现实生活。 B作者:艺术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因此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 中国:“诗言志”说、物感说、白居易 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应该注意的问题:文学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达,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文学的表现活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活动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文学本质问题: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文学批评问题:模仿论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 文学创作问题: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C作品:艺术形式论(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陌生化”效果。强调从形式构成中去阐释容所具有的审美效果 英美新批评:兰塞姆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结构主义: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叙述性作品二元对立 需注意的问题:作品是作家与读者情感沟通的中介;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把作品与世界、作者、读者隔绝开来,孤立起来,是片面的。 D读者:读者接受论(读者阅读作品,既是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 斯:对接受活动中的读者的自主性加以积极的肯定和强调,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式的转型 伊瑟尔:隐含读者,接受研究转为效应研究。作者与读者在文本中的潜在对话。 注意:读者是文学活动得以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读者是文学的接受主体;过分强调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忽视作家、作品的客观性,使它无法全面而辩证地解答文学的所有问题。 3.文学活动的发生: 西方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相似律、接触律)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席勒斯宾塞理论)过剩精力是游戏和艺术共同的基础,人们的这种游戏的本能,是文艺的起源。谷鲁斯提出“模仿说”。艺术和游戏确有联系,游戏接近于艺术,游戏中产生的娱乐也接近于美感享受,但游戏缺乏艺术的深刻社会容,它给人的娱乐也是粗浅的、暂时的。因而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命题,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离开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也是不科学的。劳动法生说(文学活动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劳动。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即劳动是文学发展的基础、源泉。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4.文学活动的发展: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北语15秋《文学概论》作业1__100分答案

15秋《文学概论》作业1 一、单选题(共3 道试题,共15 分。) 1. 艺术地掌握世界地方式是()。 A. 科学 B. 伦理 C. 审美 D. 法治 ————选择:C 2. 文学创作的惟一源泉是()。 A. 作家的想象 B. 作家的情感 C. 社会新闻 D. 社会生活 ————选择:D 3. 文学的四要素中,()是文学活动的基础。 A. 世界 B. 作家 C. 读者 D. 作品 ————选择:A 15秋《文学概论》作业1 二、多选题(共3 道试题,共15 分。) 1. 按照艺术形象存在方式的标准分类,艺术可以分为() A. 静态艺术 B. 动态艺术 C. 表现艺术 D. 时间艺术 E. 空间艺术 ————选择:DE 2. 文学审美价值可以达到的三个层面是() A. 天人合一的和谐愉悦 B. 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 C. 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 D. 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E. 情绪的倾泻和情感的抒发 ————选择:ABC

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 A.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B. 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可以有多种理解 C. 每个读者都认识一个哈姆雷特 D. 文学语言是含蓄的 E. 不同的读者可以对同一个文本有不同的解读 ————选择:ABDE 15秋《文学概论》作业1 三、判断题(共14 道试题,共70 分。) 1. 真实是文学艺术的生命,因此文学作品应该和现实生活一个样。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2. 古典文论的著名命题“诗言志”是《诗大序》中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3. 文学作品要么反映人性,要么反映阶级性。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4. 书店每周都会有畅销书排行榜,因此文学价值的核心是文学作品受社会欢迎的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5. 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6. 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 7. 现代派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往往荒诞、变形,因此是资本主义艺术流派,不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授课大纲 第一讲导论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二.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 四.民间文学的性质 第二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 二.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 三.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 四.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 第三讲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一.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多重价值 1.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2.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 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哺养 2.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的形式与规则 二.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搜集 三.田野作业中的忠实记录 四.田野作业资料的整理与科学写定 第五讲神话 一.神话界说与起源 二.神话分类 三.神话的基本特征 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 第六讲民间传说 一.民间传说概说 二.民间传说的分类 三.民间传说的特征 四.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 第七讲民间故事

一.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 二.民间故事的特征与价值 三.故事家与民间故事的传承 四.民间故事的研究问题与故事学研究方法 第八讲民间歌谣 一.民间歌谣的概说 二.民间歌谣的分类 三.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与功能 四.歌俗、歌节与歌手 第九讲民间叙事诗 一.民间叙事诗的概念 二.民间叙事诗的分类 三.民间叙事诗的特征 四.民间叙事诗的研究 第十讲史诗 一.史诗的定义与意义 二.史诗的分类 三.史诗艺人与史诗传承 第十一讲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一.谚语 二.谜语 三.歇后语 第十二讲民间说唱 一.民间说唱概说 二.评书与评话 三.快书与快板 四.相声 第十三讲民间小戏 一.民间小戏的概念、类型与源流 二.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三.民间道具戏 第十四讲民间文学研究 一.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 二.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方法三.民间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北师文学概论2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二 一、选择题: 1.毛泽东《沁园春?雪》的风格特点有(A) A.豪放 B.雄浑 C.柔婉 D.谨严 E.刚劲 2.文学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有(A) A.哲理性 B.真实性 C.荒诞性 D.抽象性 E.象征性 3.文学典型的魅力的表现在其作品具有(A) A.吸引力 B.感染力 C.震撼力 D.穿透力 E.表现力 4.剧本的基本特征是(D) A.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B.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D.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E.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5.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兴盛于20世纪前期,主要文学流派包括(B) A.表现主义 B.存在主义 C.荒诞派 D.新小说派 E.现实主义 6.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中期兴盛于欧洲,代表人物有(C)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E.司汤达 7.文学作品的三种主要类型包括(BE) A.写实型 B.理想型 C.比喻型 D.寓言型 E.象征型 8.艺术创作中变形的方法有(BCDE) A.写实法 B.粘合法 C.漫画法 D.夸张法 E.幻事法 9.常见的构思方式包括(ABC) A.综合 B.突出 C.简化 D.变形 E.陌生化 10.但丁认为文学的“四义”包括(ABCD) A.字面意义 B.譬喻意义 C.道德意义 D.奥秘意义 E.象征意义

11.惯例的文学观念暗含着的规范包括(ABCDE) A.文学即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性的形象的世界 B.文学可以是以文字写成的作品的分行排列 C.文学可能蕴涵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D.文学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体 E.文学总是要呈现有着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 12.文学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劳动,是因为(ABCE) A.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B.B.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C.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D.劳动产生了宗教与巫术仪式 E.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样式 13.在作品与形式的关系上,20世纪西方文论值得关注的重要思潮有(BCE) A.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强调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 B.法国结构主义,强调作品的与世界和作者相疏离的独立性和自足性 C.美国“新批评”,认定文学活动的本体仅仅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 D.德国的接受美学,强调读者阅读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E.俄国形式主义,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作品的语言形式本身 14.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它包含的要素有(ABCD) A.世界 B.读者 C.作者 D.作品 E.活动 15.文学作品具有的属性主要包括(ABC) A.认识属性 B.审美属性 C.文化属性 D.科学属性 E.历史属性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试题(正确\错误) 1.文学接受中共鸣的产生完全是由于作品具有感动读者并使其产生共鸣的足够力量。(正确) 2.文学作品的认识属性往往是直截了当地表示出来的。(正确) 3.文学读者同时又是文学消费者。(错误)

文学概论1

文学概论1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 A.艾布拉姆斯 B.艾略特 C.英加登 D.苏珊·朗格 2.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 A.自然世界的奥秘 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 C.客观世界的规律 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 3.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 A.语法、逻辑、修辞

B.声调、语调、情调 C.语法、句法、篇法 D.字法、词法、句法 4.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 A.以文为本 B.修改前的初稿 C.成为书本的文字 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5.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这是指小说注重() A.结构 B.声音美 C.格律 D.押韵 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 A.黑格尔 B.希尔特 C.歌德 D.席勒

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A.《周易·系辞》 B.《庄子》 C.王充《论衡》 D.叶燮《原诗》 8.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A.毛宗岗 B.金圣叹 C.脂砚斋 D.张竹坡 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情节 B.情景

D.场景 11.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A.诗歌、小说和剧本 B.诗歌、小说和散文 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 12.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A.意与境浑 B.真情实感 C.客观真实 D.典型环境 13.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A.显露情感 B.投射情感 C.表现情感 D.传达情感 14.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

文学概论完整版

名词解释 1、文学作品的类型 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 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 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 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文学概论笔记一(童庆炳)

文学概论笔记【童庆炳】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和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应该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的品格。 概念解释 1、文艺学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2、文学理论 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研究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3、文学批评 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播音主持培训|广播电视编导培训|数字媒体专业|中传考研|广播电视艺术学: 4、文学史 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从历时的视角探讨各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文学理论,它的理论支点是文学活动论、意识形态论、反映论和艺术生产论。后来列宁、毛泽东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提出新的命题,有了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文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社会上层建筑中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是供人消费的。 第二编文学活动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文学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是一哲学用语,它是探讨一切存在,即现实对象的基本特征的学说。

文学概论1

文学语言特点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语言有间接性、精神性、韵律性。 间接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性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能使文学艺术形象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如被称为“诗中有画”的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为读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文学的精神性充分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心理描写之中。如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通过“心灵的辩证法”把人物内心深处的精神状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如闻一多的《死水》、《静夜》等都是诗歌韵律美实践的成功之作。 文学的体裁 行的“四分法”,把文学体裁分为四类:1、小说,以故事情节为主,塑造文学形象的文体,包括古代的故事、话本等,是说事写人,引人入胜,因而很有市场的文学体裁。2、诗歌,以精炼的语句,写出特定意境的文体,包括古典诗、辞、歌、赋,和现代的抒情、叙事的诗歌以及新发展的散文诗。特点是精炼、明快、含蓄、深刻、易记。经典的诗歌可以流传千古。3、剧本,用于表演的文学体裁,要求人物语言有特色,突出戏剧冲突,情节大喜大悲,或幽默搞笑,能够吸引观众。包括舞台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广播剧本等等。4、散文,除前面三类以外的文学体裁,统统都归入散文之类,包括抒情的、叙事的、还有游记、杂文、戏说、评论,书信、日记,等等。其特点是受众广泛,框框较少,写景状物,说事调侃,几乎无所不包。但是,散文易学难精,会写散文的人较多,写出好散文的却很少(国家散文学会编有《当代散文精选》)。另外,我国在上个世纪中期,出现了“报告文学”的体裁,就是纪实的小说(或者叫纪实文学),时下还很有读者市场,社会效益也很不错。但是,国外没有这个文体,西方的四分法就不算她了。 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史三者区别及联系 概念: 文学批评: 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的一个方面.而狭义的文学批评是指对文学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 文学史: 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根据不同国别、地域、民族及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等分类标准,可分为国别史、世界或地区史、通史或断代史、民族史、分体史等.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指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 联系: 这三门学科的每一种虽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内容和任务,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三者互相包含.搜集文学作品和研究文学发展的文学史家,如果没有文学理论作为依据,是无法进行工作的;而批评家要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

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 第一章文学观念 文学四要素及文学活动(注1) 五种文学观念(注2)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注3) 文学的界说(注4) 文化(注5)及文学的文化意义(注6) 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注7) 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注8)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注9) 审美及其实现的条件及审美的特点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注10)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注11) 体验与文学(注12) 体验的美学功能(注13) 英加登提出的“层次论”,他认为文本由四个层面构成: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英加登同时认为,有的文本有第五层,即形而上学层面。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它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以下是对上述五种文学观念做出的解释。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最古老的“摹仿”说,也就是再现说。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摹仿说的形态至苏格拉底已相当完备,柏拉图的“理式摹仿”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虽有唯心唯物之分,但他们都认为艺术是“摹仿”。摹仿说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统治西方达二千年,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摹仿说才被打破。与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的观点。“度物象而取真”由五代大画家荆浩提出,明代批评家叶昼与清代思想家叶燮也持类似看法。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是其代表。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一)主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他们情感活动时的创造,是他们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二)主张诗人忠实于情感,忠实于诗人自我与人类的情感;(三)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平凡的事物现象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在中国,与西方表现说可相提并论的是“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 实用说实用说强调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一般而言,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