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精准培优专练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精准培优专练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十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精准培优专练

培优点十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一.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典例1.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 COO-)=0.01mol,下列叙述错

3

误的是()

A.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所消耗的NaOH多

B.分别与足量CaCO 反应时,放出的CO 一样多

3 2

C.两种溶液的pH相等

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n(CH COO-)

3

【解析】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 COO-)=0.01mol,根据二者

3

的电离方程式可知,二者电离出的c(H+)相同,故 pH 相等,C 项正确;由于醋酸不能完全

电离,因此n(CH COOH)>n(HCl),故与 NaOH 完全中和,醋酸消耗的 NaOH 多,分别与3

足量CaCO 反应时,醋酸放出的CO 多,A 项正确,B项错误;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

3 2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n(CH COO-)增大,而n(Cl-)不变,D项正确。

3

【答案】B

2.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典例2.已知H SO 、H CO 分别属于中强酸和弱酸,H SO

2 3 2 3 23H++HSO-,HSO-

3 3

H++SO2-;H CO

3 23H++HCO-,HCO-

3 3

H++CO2-;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

3 1

K′、K、K′,已知K>K′≈K>K′则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1 2 2 1 122

A.SO2-、HCO-

3 3B.HSO-、CO2-

3 3

C.SO2-、CO2-

3 3

D.HSO-、HCO-

3 3

【解析】因、K′>K′,故酸性HSO->HCO-,所以HSO-能与CO2-反应生成HCO-

1 2 3 3 3 3 3与SO2-。

3

【答案】B

3.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典例3.25℃时,CH 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1.8×10-5,体积均为10mL pH=3的

3 a

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HX 的酸性比 CH COOH 强且为弱酸

3

B .10mL pH =3 的醋酸溶液中 c (H +)+c (CH COOH)>c (CH COO -)+c (OH -)

3

3

C .10mL pH =3 的醋酸溶液中 c (CH COOH)约为 0.056mol ·L ?1

3

D .中和等体积、等 pH 的 CH COOH 和 HX 溶液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3

【解析】对于强酸稀溶液,体积稀释至100 倍,pH 增大 2,而题述两种酸溶液 pH 增大

均小于 2,故二者均为弱酸,且 HX 溶液 pH 增大的多,故 HX 的酸性比 CH COOH 强,选

3

项 A 正确;由电荷守恒可得: c (H + ) = c (OH - ) + c (CH COO - ) ,选项 B 正确; K =

3

a

c (CH COO -)·c (H +)

=1.8×10-5,c (H +)=c (CH COO -),解得 c (CH COOH)约为 0.056mol ·L

c (CH COOH) 3 3

3

?1

,选项 C 正确;等体积、等 pH 的 CH COOH 和 HX 溶液,前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3

物质的量多,故消耗的 NaOH 前者大于后者,选项 D 错误。

【答案】D 4.实验探究

典例 4.(1)一定温度下,向 1L 0.1 mol ·L ?1 CH COOH 溶液中加入 0.1mol CH COONa

3

3

固 体 , 则 醋 酸 的 电 离 平 衡 向 ________( 填 “ 正 ” 或 “ 逆 ” ) 反 应 方 向 移 动 ; 溶 液 中

c (CH COO -)·c (H +) 的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c (CH COOH)

3

(2)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其中存在的主要溶质微粒是 NH ·H O 。

3

2

已知:a.常温下,醋酸和 NH ·H O 的电离平衡常数均为 1.8×10-5;

3

2

b .CH COOH +NaHCO ===CH COONa +CO ↑+H O 。

3

3

3

2

2

则 CH COONH 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下同)性,NH HCO 溶液呈

3

4

4

3

________性,NH HCO 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

4

3

(3)99℃时,K =1.0×10-12,该温度下测得 0.1mol ·L ?1Na A 溶液的 pH =6。

w

2

①H A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3

3

②该温度下,将0.01mol·L?1H A 溶液稀释到20倍后,溶液的pH=________。

2

③将体积相等、pH=1的盐酸和H A 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产生的氢气____。(填

2

字母)

A.盐酸多B.H A多C.一样多D.无法确定

2

④将 0.1mol·L?1H A 溶液与 0.2mol·L?1 氨水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

2

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99℃时,K=1.0×10-12,该温度下测得0.1mol·L?1Na A 溶液的pH=6,

w 2

说明溶液呈中性,即A2-不水解,故H A 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2

【答案】(1)逆不变

(2)中碱NH+

4

c(H+)>c(OH-)(3)①H A===2H++A2-②3 ③C ④c(NH+)>c(A2-)>

2 4

二.对点增分集训

H++F-。只改变一个条件一定可1.已知氢氟酸水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F

c(HF)

以使减小的是()

c(H+)

A.通入少量氯化氢气体

B.加入少量氟化钾固体

C.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D.通入少量氟化氢气体

【解析】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c(H+)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F)增大,但c(HF)

c(HF)

增大的程度没有c(H+)增大的程度大,减小,A项正确;加入少量KF固体,溶液中c(F-)

c(H+)

c(HF)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c(HF)增大,增大,B项错;加入少量NaOH固体,

c(H+)

溶液中c(H+)减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F)减小,但c(HF)减小的程度没有c(H+)减小的程

c(HF)

度大,增大,C项错;通入少量HF气体,c(HF)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增大,c(H+)

c (HF)

但最终结果是 c (HF)增大的程度比 c (H +)增大的程度大, 增大,D 错。

c (H +)

【答案】A

2.25℃时加水稀释 10mL pH =11 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氨水的浓度为 10?3 mol ·L ?1

c (NH +)

B .溶液中 减小

c (NH ·H O)

3

2

C .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 .再加入 10 mL pH =3 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混合液的 pH 值肯定大于 7

【解析】 A 项,原氨水的浓度应大于 10?3 mol ·L ?1,错误;B 项,由于 n (NH +)增多,

4

c (NH +)

而 n (NH ·H O)减小,因处于同一溶液中,所以

3 2 c (NH ·H O)

3

2

增大,错误;C 项,由于 c (OH

)减小,所以 c (H +)应增大,错误;D 项,氨水过量,所以 pH >7,正确。

【答案】D

3.现有体积相等且等 pH 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粉, 产生 H 的体积(同温同压下测定)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如下:

2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④

D .都不对

【解析】①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的体积应逐渐增大,故①错误;②等pH 时,醋酸浓

度较大,加入足量镁,不仅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更大,反应更快,而且反应时间更长,不可能

4

4

比盐酸更早结束,故②错误;③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的体积应逐渐增大,不可能逐渐减小,

故③错误;④等物质的量浓度时,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小,不可能比盐酸反应的快,故④错误。故选D

【答案】D

4.硼酸(H BO )溶液中存在:H BO (aq)+H O(l)

3 3 3 3 2

正确的是()[B(OH) ]-(aq)+H+(aq)。下列说法4

化学式硼酸

碳酸

醋酸电离常数(298 K) K=5.7×10-10 K=4.4×10-7

1

K=4.7×10-11

2

K=1.75×10-5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硼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C.将一滴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D.将一滴醋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解析】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根据电离常数知,酸性强弱顺序是:醋酸>碳酸>硼酸>碳酸氢根离子。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的 pH 大于醋酸钠溶液的 pH,A 正确;碳酸的酸性强于硼酸,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硼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B 错误;碳酸钠

和硼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而不是二氧化碳,所以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C错误;醋酸和碳酸钠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于只有一滴醋

酸溶液,所以不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D 错误。

【答案】A

5.由已知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下列关于SO 与 Na CO (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

2 2 3

不合理的是()

酸H CO

2 3

H SO

2 3

电离平衡常数K=

4×10-7 K=5.6×10-11

1 2

K=1.54×10-2 K=1.02×10-7

1 2

A.SO +H O+2CO2-===2HCO-+SO2-

2 2

3 3 3 B.SO +2HCO-===2CO+SO2-+H O

2 32

3 2 C.2SO +H O+CO2-===CO+2HSO-

2 2

3 2 3

D.SO +H O+CO2-===HCO-+HSO-

2 2

3 3 3

【解析】分析表中的电离平衡常数判断电离程度大小,碳酸存在电离平衡:

H CO

23

HCO-+H+

3

K=4×10-7,HCO-

1 3

H++CO2-

3

K=5.6×10-11;亚硫酸存

2

在电离平衡:H SO

23

HSO-+H+

3

K=1.54×10-2,HSO-

1 3

H++SO2-

3

K=1.02×

2

10-7,碳酸与亚硫酸都是弱酸,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则酸性强弱顺序为H SO

23>H CO >HSO->HCO-,发生化学反应应遵循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以此分析B项不合理。

2 3 3 3

【答案】B

6.25℃时,向盛有50mL pH=2的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 NaOH溶液,加入NaOH 溶液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B.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吸热反应

C.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A-)=c(Na+)

D.25℃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1.43×10-2

【解析】恰好中和时混合溶液温度最高,即b点,此时消耗氢氧化钠为0.04L×0.1mol·L ?1=0.004mol

0.004mol

,得出50 mL HA 的浓度为=0.08mol·L-1,A 错误;b→c

0.05L

的过程中,HA已完全

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再发生反应,溶液温度降低,B 错误;NaA 水解呈碱性,HA电离呈酸性,a→b的过程中,

混合溶液可能呈中性,存在:

c H +·c A -0.01mol·L-1×0.01mol·L-1

c(A-)=c(Na+),C 正确;电离平衡常数K===

c HA0.08mol·L-1-0.01mol·L-1

1.43×10-3,D 错误。

【答案】C

7.pH=1的HA、HB两溶液各10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其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一定是强酸,HB一定是弱酸

B.稀释后,HA溶液的酸性比HB 溶液的酸性弱

C.向上述10mL HA溶液中加入10mL pH=13的NaOH溶液,溶液中有c(Na+)>c(A-)>c(OH -)>c(H+)

D.当a=3时,HA、HB两溶液起始浓度相等

【解析】当a=3,HA 一定是强酸,HB 一定是弱酸,若a<3,HA、HB 都是弱酸,A

错误;由图像可知,稀释后HA溶液的pH比HB溶液的大,故稀释后HA溶液的酸性比HB 溶液的酸性弱,B 正确;若a=3,HA 是强酸,与 NaOH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生成的溶质

NaA不水解,溶液呈中性,c(H+)=c(OH-),C 错误;当a=3时,HA是强酸,HA、HB两溶液起始pH相等,但溶液浓度不相等,D错误。

【答案】B

8.为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均在常温下测定)()

A.比较等体积、等pH的两种溶液的导电性

B.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与醋酸钠溶液的pH

C.比较等体积、等pH的两种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D.比较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变化

【解析】A 项,由于盐酸、醋酸的 pH 相同,c(H+)相同,所以导电性也相同,故不可行。

【答案】A

9.向0.1mol·L-1的CH COOH溶液中加水或加入少量CH COONa晶体时,下列有关

3 3

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能使溶液的pH增大

B.都能使溶液中c(H+)·c(CH COO-)减小

3

c (CH COO -)

C .都能使溶液中 比值增大

c (CH COOH)

3

c (H +)·c (CH COO -)

D .溶液中 不变

c (CH COOH)

3

【解析】醋酸中存在 CH COOH

CH COO -+H +,温度不变,醋酸的 K 不变,即

3

3

a

c (H +)·c (CH COO -) 3 c (CH COOH)

3

不变, D 正确;加水稀释,虽促进醋酸的电离,但溶液中

c (H + ) 、

c (CH COO -)减小,pH 增大;加入少量 CH COONa 晶体时引入 c(CH COO -),c (CH COO -)

3

3

3

3

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H +)减小,pH 增大,A 正确;加入少量 CH COONa

3

c (H +)·c (CH COO -)

晶体后 K = 不变,而 c (CH COOH)变大,则 c (H +)·c (CH COO -)变大,

a c (CH COOH) 3 3

3

c (CH COO -) c (CH COO -)·c (H +) B 错误; =

c (CH COOH) c (CH COOH)·c (H +) 3

3

K

= ,c (H +)变小,则比值增大,C 正确。 c (H +)

【答案】A

10.常压下,取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氨水测定,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温度/℃

0 10 20

c (NH ·H O)/(mol ·L

3

2 ?1)

16.56 15.16 13.63

电离常数

1.37×10-5 1.57×10-5 1.71×10-5 电离度/%

9.098 10.18 11.2

c (OH -)/(mol ·L ?1)

1.507×10-2 1.543×10-2 1.527×10-2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物质的量

提示:电离度= ×100%

起始时的弱电解质物质的量

(1)温度升高,NH ·H O 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能支持该

3

2

结论的表中数据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电离常数

B .电离度

C .c (OH -)

D .c (NH ·H O)

3

2

(2)表中 c (OH -)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在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下同)。

A .溶液的 pH 增大

B .氨水的电离度减小

C .c (OH -)减小

D .c (NH +)减小

4 (4)将氨水与盐酸等浓度等体积混合,下列做法能使 c (NH +)与 c (Cl -)比值变大的是

4

3

3

3 3 3 a ..

________。

A .加入固体氯化铵

B .通入少量氯化氢

C .降低溶液温度

D .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

【解析】(1)根据表中电离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NH ·H O 的电离吸收热量, 3

2

升高温度,NH ·H O 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3)对于平衡 NH ·H O

3

2

3

2

NH ++OH -,

4

加入 NH Cl 固体,平衡左移,pH 减小,电

4

离度减小,c (OH -)减小,c (NH +)增大,A 、D 错误。(4)氨水与盐酸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恰

4

好生成 NH Cl 溶液,NH ++H O

4

4

2

c NH +

NH ·H O+H +,加入固体 NH Cl ,c (NH +)增大,

c Cl -

c NH +

增大,A 正确;降温,NH +水解程度减小, 增大,C 正确;B 项,通入 HCl ,c (Cl -)

c Cl -

c NH +

增大的较 c (NH +

)多,

c Cl -

c NH +

减小;D 项,加入 NaOH 固体,c (NH +)减小, 减小。

c Cl -

【答案】(1)右 A

(2)氨水浓度降低,使 c (OH -)减小,而温度升高,使 c (OH -)增大,双重作用使 c (OH -) 基本不变

(3)AD (4)AC

11.与化学平衡类似,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叫做电离常数(用 K 表示)。下表是 25℃下 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方程式

电离平衡常数 K

CH COOH

3

HClO

H CO

2

3

H SO

2

3

CH COOH

3

HClO H CO

2 3 HCO - 3

H SO 2 3 HSO -

3 H ++CH COO - 3

H ++ClO - H ++HCO -

3

H ++CO 2- 3 H ++HSO -

3

H ++SO 2-

3 1.96×10-5 3.0×10-8 K =4.4×10-7

1

K =5.6×10-11 2

K =1.54×10-2 1

K =1.02×10-7

2

回答下列问题:

(1)C H COOH 、HClO 、H CO 、H CO -、H SO 、H SO -都可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

3

2

3

3

2

3

3

强的是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

4

3 2

4 4 4

4 4

4

4

4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25℃时,1.2mol·L?1 的NaClO溶液pH=________(已知:lg2=0.3),0.10mol·L

?1的CH COOH溶液中的c(H+)=________mol·L?1。

3

【解析】(1)同一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根据酸的电离常数知,酸性

强弱顺序是H SO >CH COOH>H CO >HSO->HClO>HCO-,所以酸性最强的是

2 3 32333

H SO ,最弱的是HCO-。(2)因为酸性:HCl>H CO >HClO>HCO-,所以反应的离子方

2 3 3 233

程式为2Cl +H O+CO2-===CO+2Cl-+2HClO;因为酸性:H SO >HSO->HClO,次氯

2 232 2

3 3

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 +H O+3ClO-===Cl-+SO2-+2HClO。(3)1.2mol·L?1 的 NaClO 溶液中水解离子方程式

2 2 4

为ClO-

+H O

2HClO+OH-,K=

h

c OH -

·c HClO

c ClO -

c OH -

·c HClO

c ClO -

c H +K×

==

c H +K

a

c 2OH -K 10-14

,c2(OH-)=×c(ClO-)=×1.2mol·L?1,c(OH-)=2×10-3.5mol·L?1,c(H+) c ClO -K 3.0×10-8

a

10-14

==5×10-11.5,pH=-lg(5×10-11.5)=10.8;该温度下,0.10mol·L?1 的 CH COOH 2×10-3.53

c CHCOO -

·c H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C OOH CH COO-+H+,平衡常数K=

3 3 c CHCOOH

3+

=1.76

×10?5,c2(H+)=0.10×1.76×10?5,c(H+)≈1.4×10?3mol·L?1。

【答案】(1)H SO

2 3HCO-

3

(2)2Cl +H O+CO2-===CO+2Cl-+2HClO

2 232

SO +H O+3ClO-===Cl-+SO2-+2HClO

2 2 4

(3)10.8 1.4×10-3w

w

3

高中化学质子守恒教案

高中化学质子守恒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中化学质子守恒教案 高中化学质子守恒教案 高中化学质子守恒教案篇一:高中化学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写法 如何写化学中三大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这三个守恒的最大应用是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 +-- NH4Cl溶液:c(NH+ 4)+ c(H)= c(Cl)+ c(OH)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 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如, - , Na2CO3溶液:c(Na,)+ c(H,)= 2c(CO2)+ c(HCO, 33)+ c(OH)- , NaHCO3溶液:c(Na,)+ c(H,)= 2c(CO2) + c(HCO, 33)+ c(OH) NaOH溶液:c(Na,) + c(H,) = c(OH-) - , , 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3) + 2c(HPO2) + c(H2PO, 444) + c(OH) 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

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例: - 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 4)+ c(NH3H2O) = c(Cl) , 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 2c(CO2 + HCO , 33 + H2CO3) , 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 c(CO2)+ c(HCO, 33) + c(H2CO3) 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例如: NH4Cl溶液: 如何写化学中三大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电荷守恒:c(NH+ 4) + c(H) = c(Cl) + c(OH) -物料守恒:c(NH+ 4) + c(NH3H2O) = c(Cl) 处理一下,约去无关的Cl-,得到,c(H+) = c(OH-) + c(NH3H2O),即是质子守恒 Na2CO3溶液: - ,

高三化学2019年全国高考化学集锦

高考集锦 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 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 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5.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O 数目为0.1N A A. 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 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6.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W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对于溶液中微粒浓度(或数目)的比较,要遵循两条: 一是电荷守恒,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总数; 二是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物料守恒实际属于个数守恒和。) ★电荷守恒 1.化合物中元素正负代数和为零 2.溶液呈电中性: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3.除六大,四大外都,部分水解。产物中有部分水解时产物 4.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写几。 例如:NaHCO 3:c(Na + )+c(H + )=c(OH -)+c(HCO 3-)+2c(CO 32- ) ★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另一种说法,即“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指原子核中相等的原子,就是)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 ⒈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 ⒉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 ⒊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例1】在0.1mol/LNa3PO4溶液中: 根据P 元素形成微粒总量守恒有: c[PO 4 3-]+c[HPO 42-]+c[H 2PO 4-]+c[H 3PO 4]=0.1mol/L 根据Na 与P 形成微粒的关系有: c[Na + ]=3c[PO 43-]+3c[HPO 42-]+3c[H 2PO 4- ]+3c[H 3PO 4] 根据H2O 电离出的H+与OH-守恒有:c[OH -]=c[HPO 42-]+2c[H 2PO 4-]+3c[H 3PO 4]+c[H + ] 【例2】以NaHCO 3溶液为例 若HCO 3-没有和水解,则c (Na +)=c (HCO 3- ) 现在HCO 3-会水解成为H 2CO 3,电离为CO 32-(都是1:1反应,也就是消耗一个HCO 3- ,就产生一个H 2CO 3或者CO 32-),那么守恒式中把Na + 浓度和HCO 3- 及其产物的浓度和画 等号(或直接看作钠与碳的守恒): 即c(Na + )==c(HCO 3-)+c(CO 32- )+c(H 2CO 3) 【例3】在0.1mol/L 的H 2S 溶液中存在如下过程:(均为) H 2S=(H + )+(HS -) (HS -)=(H + )+(S 2-) H 2O=(H + )+(OH -) 可得物料守恒式c(S 2-)+c(HS - )+c(H 2S)==0.1mol/L,(在这里物料守恒就是S--描述出有S 元素的和分子即可) 【例4】Na 2CO 3溶液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电荷守恒 c(Na+)+c(H+)=2c(CO 32-)+c(HCO 3-)+c(OH-) 上式中,阴阳总要相等,由于1mol 电荷量是2mol 负电荷,所以碳酸根所带电荷量是其的2倍。 ·物料守恒 c(Na+)是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电离水解后,碳酸根以三种形式存在所以 c(Na+)=2[c(CO 32-)+c(HCO 3-)+c(H 2CO 3)] ·质子守恒 水电离出的c(H+)=c(OH-)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实验大题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题型二:化工产品制备型 题型三:实验设计与探究型 题型四:假设验证型 题型五:有机实验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1.【2015·新课标II】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 (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 。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 3 mL 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 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庾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 【答案】(1)2:1 (2)①NH4Cl+2HCl电解3H2↑+NCl3②Cl—、OH—③c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2019 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纪国君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底。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4讲专题总结 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 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键 综合题

2020-2021高考化学 化学键 综合题 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海水是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完成下列填空: (1)氯离子原子核外有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溴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 (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递变规律,请说明下列递变规律的原因。 ① 熔点按F 2、Cl 2、Br 2、I 2的顺序依次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 还原性按Cl —、Br —、I —的顺序依次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 (4)已知X 2 (g ) + H 2 (g ) 2HX (g ) + Q (X 2 表示Cl 2、Br 2),如图表示上述反应的 平衡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 ① Q 表示X 2 (g )与H 2 (g )反应的反应热,Q_____0(填“>”、“<”或“=”)。 ② 写出曲线b 表示的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K=______(表达式中写物质的化学式)。 (5)(CN )2是一种与Cl 2性质相似的气体,在(CN )2中C 显+3价,N 显-3价,氮元素显负价的原因_________,该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CN )2的电子式_____。 【答案】18 5 第四周期、ⅦA (都对得1分) F 2、Cl 2、Br 2、I 2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 从Cl -、Br -、I -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的能力 依次增强,还原性依次增大 > K=()222c HBr c Br c H ?()() 氮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碳原子强,氮和碳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氮原子,氮显负价 【解析】 【详解】 ()1氯离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为不同的运动状态,处于5种不同的轨道,故答案为:18;5; ()2溴与氯在同一主族,核电荷数为35,在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ⅦA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ⅦA ; ()23F ①、2Cl 、2Br 、2I 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且都属于分子晶体,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熔点越高,故答案为:2F 、2Cl 、2Br 、2I 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非金属性Cl Br I >>,Cl -、Br -、I -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还原性依次增大,故答案为:从Cl -、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 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 化学键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

2020-2021全国高考化学 化学键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据《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硒化铜纳米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法生产甲醇过程中催化效率高。铜和硒等元素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硒所在主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_。 (2)电还原法制备甲醇的原理为2CO 2+4H 2O 2CH 3OH+3O 2。 ①写出该反应中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 ②标准状况下,V L CO 2气体含有________个π键。 (3)苯分子中6个C 原子,每个C 原子有一个2p 轨道参与形成大π键,可记为(π66右下角“6”表示6个原子,右上角“6”表示6个共用电子)。已知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由此推知,该分子中存在大π键,可表示为_______,Se 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4)黄铜矿由Cu +、Fe 3+、S 2-构成,其四方晶系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u +的配位数为________;若晶胞参数a=b=524pm ,c=1032pm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系 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g· cm -3(不必计算或化简,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4s 24p 4 H 2S 或硫化氢 O =C =O A VN 11.2 π65 sp 2 4 ()()21010A 64456432852410103210N --?+?+????或 ()()21010A 1844 52410103210N --???? 【解析】 【分析】 (1)根据原子的构造原理书写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根据同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H 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物质的熔沸点最高分析判断;

2017-2018版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详解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 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水解理论: 从盐类的水解的特征分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一般不超过2‰)。例如: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或c(OH― ) 理清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并分清主次: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1)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盐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例如,在NaHC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c(HCO3―)+c(OH―)+2c(CO32―) 如NH4Cl溶液中:c(NH4+)+c(H+)=c(Cl-)+c(OH-) 如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2、物料守恒:就电解质溶液而言,物料守恒是指电解质发生变化(反应或电离)前某元素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Ⅰ卷与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 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噲?H++Cl?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 b点的混合溶液pH=7 D. 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阴极区,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 正极区,固氮酶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高考化学知识点化学键(提高)

高考总复习化学键(提高)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定义。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3.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的物质及形成过程。 【考点梳理】 考点一:化学键 1.定义: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等。2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 的相互作用 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 构 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性质静电作用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 大多数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 时形成离子键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 形成共价键(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如 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①电子式,如 ②结构式,如H—Cl ③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存在离子化合物 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 物、某些离子化合物 考点二: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的比较 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定义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 的原子一方。 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 子对不发生偏移。 原子吸引电子 能力 不相同相同 成键条件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存在共价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中非金属单质,某些化合物中 实例H—Cl H—H、Cl—Cl 共价键一般是在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但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间也可能存在共价键,如AlCl3等。考点三: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概念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粒子间的作用阴离子与阳离子间存在离子键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 导电性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熔融态不导电,溶于水有的导电(如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蔗糖) 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一定破坏离子键,可能破坏共价键 (如NaHCO3) 一般不破坏共价键 实例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中 酸、非金属的氢化物、非金属的氧化 物中 要点诠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高清课堂:化学键】 (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 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 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铵盐); 共价化合物:气态氢化物、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 根据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是否导电,可判断它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若导电,则是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是共价化合物。 考点四: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比较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概念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 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物质分子间存在微弱 的相互作用 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 氢化物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静电作用) 作用力范围分子内或晶体内分子间分子间(HF、H2O、 NH3) 作用力强弱较强很弱较化学键弱得多,较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性质影响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 性质 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 性质,如熔、沸点 主要影响物质的熔 点、沸点、密度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①离子键:离子键越 强,离子化合物的熔、 沸点越高;②共价键: 共价键越强,单质或 化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①影响物质的熔点、 沸点、溶解度等物理 性质;②组成和结构 相似的物质,随着相 对分子质量的增大, 物质的熔、沸点逐渐 升高,如 F2H2S,HF>HCl, NH3>PH3 考点五: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与破坏 1.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规律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如:NaCl、Na2O等。复杂离子(原子团)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如NH4Cl、NaOH等。 (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CaC2等。

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 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 B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 .饱和(NH 4)2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 C H 2—CH 2—CH —CH 2—]n )可由单体 CH 3CH =CH 2 和 CH 2=CH 2 加聚制得 C |H 3 7. 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 .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 .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 DCHP 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 DCHP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 的分子式为 C 20H 14O 4 B 环已醇和 DCHP 的二氯代物均有 4 种 C.1molDCHP 水解时消耗 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16H 16O 6 HO HO B.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O C. 1mol 化合物 X 最多可与 5molNaOH 、7mol H 2、4molBr 2 发生反应 D. 可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H 3C O O OH CH 3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习题及答案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键的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键的综合题含答案 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表中字母h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___。 (2)写出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含化学键类型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a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有___。 A.a单质与c的氢化物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a单质比1molc单质得电子数目多 C.a和c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g与h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g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5)常温下d遇浓硫酸形成致密氧化膜,若薄膜为具有磁性的该元素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6)e与f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氢氧化物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写出烃分子电子式___。 【答案】第三周期、ⅦA族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AC Si(s)+2Cl2(g)=SiCl4(l) ?H= - 687kJ·mol-1 3Fe+4H2SO4(浓)=Fe3O4+4SO2↑+4H2O 【解析】 【详解】 由元素周期表可知:a为氧元素、b为钠元素、c为硫元素、d为铁元素、e为镁元素、f为碳元素、g为硅元素、h为氯元素; (1)表中字母h为氯元素,其在周期表中位置为第三周期、ⅦA族; (2)b为钠元素,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3)a为氧元素、c为硫元素; A.O2与H2S的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有S生成,即O2的氧化性比S强,即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体现得电子能力,与得电子数目无关,故B错误; C.O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H2O比H2S稳定,即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高考化学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典型错题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典型错题解析 第一节第二部分的重点是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破坏旧的化学键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又要释放一定的能量,所以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而且伴随能量变化。 【例1】原子弹爆炸时,放出巨大能量,这是由于()。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引起电子得失的结果 (B)原子核裂变的结果 (C)分子在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的结果 (D)原子和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的结果 〔错选〕:A、C、D [错因分析]其中A、C、D三项实质上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原子核反应的能量变化在数量级上相差很大的。原子弹爆炸实质上核反应的结果。正确答案为B。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B.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释放能量的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吸收能量的反应都需要加热。 [错选]C、D 〔错因分析〕:释放能量的反应(比如Fe+S==FeS)在反应没有开始以前也需要加热,达到反应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待反应发生后不必再加热,反应释放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而Ba(OH)2·8H2O与NH4Cl 的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所以C、D错误。正确选项为A、B。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冰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B.酒精可用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C.木炭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燃烧,所以木炭燃烧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D.释放能量的反应一定是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错选〕A、C 〔错因分析〕:干冰汽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不能说是吸收或释放能量的“反应”其它如冰融化、水结冰、摩擦生热、电炉通电,都是物理变化,不能讨论是什么“反应”的问题,所以A错误;由例1的解析可以看出B正确、C错误;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是释放能量的反应,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是吸收能量的反应,所以D正确。正确选项BD。 【例4】“碘受热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未破坏I-I共价键,因此未发生吸热反应”的说法是否正确? 解析: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而碘升华属物理变化未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上述说法正确。 - 1 -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0?3 ,K a2=×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化学 三大守恒定律

对于溶液中微粒浓度(或数目)的比较,要遵循两 条 原 则 : 一是电荷守恒,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二是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物料守恒实际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 ★电荷守恒 1.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溶液呈电中性: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3.除六大强酸,四大强碱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产物中有部分水解时产物 4.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写几。 例 如 :NaHCO 3: c(Na + )+c(H + )=c(OH - )+c(HCO 3-)+2c(CO 32-) ★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另一种说法,即“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等的原子,就是元素守恒)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 ⒈ 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 ⒉ 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 ⒊ 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例1】在0.1mol/LNa3PO4溶液中: 根据P 元素形成微粒总量守恒有: c[PO 43-]+c[HPO 42-]+c[H 2PO 4- ]+c[H 3PO 4]=0.1mol /L 根据Na 与P 形成微粒的关系有: c[Na +]=3c[PO 43-]+3c[HPO 42-]+3c[H 2PO 4- ]+3c[H 3PO 4] 根据H2O 电离出的H+与OH-守恒有: c[OH -]=c[HPO 42-]+2c[H 2PO 4-]+3c[H 3PO 4]+c[H + ] 【例2】以NaHCO 3溶液为例 若HCO 3-没有电离和水解,则c (Na + )=c (HCO 3- ) 现在HCO 3-会水解成为H 2CO 3,电离为CO 32-(都是1:1反应,也就是消耗一个HCO 3-,就产生一个H 2CO 3或者CO 32-),那么守恒式中把Na +浓度和HCO 3-及其产物的浓度和画等号(或直接看作钠与碳的守恒): 即c(Na + ) == c(HCO 3-) + c(CO 32-) + c(H 2CO 3) 【例3】在0.1mol/L 的H 2S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过程:(均为可逆反应) H 2S=(H + ) +(HS -) (HS -)=(H + )+(S 2-) H 2O=(H + )+(OH -) 可 得 物料守恒式 c(S 2-)+c(HS - )+c(H 2S)==0.1mol/L, (在这里物料守恒就是S 元素守恒--描述出有S 元素的离子和分子即可) 【例4】Na 2CO 3溶液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电荷守恒 c(Na+)+c(H+)=2c(CO 32-)+c(HCO 3-)+c(OH-) 上式中,阴阳离子总电荷量要相等,由于1mol 碳酸根电荷量是2mol 负电荷,所以碳酸根所带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