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物理高考备考专题《力学实验》(高考押题)(附答案解析版)

2020物理高考备考专题《力学实验》(高考押题)(附答案解析版)
2020物理高考备考专题《力学实验》(高考押题)(附答案解析版)

高考押题专练

1.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③找出②中F=2.50 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 O 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 OA,OB段的拉力记为F 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坐标纸上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___cm.

(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 OA的大小为________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中作出F OA和F OB的合力F′的图示.

(4)通过比较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1)见解析图甲10.0(9.8、9.9、10.1均正确)(2)1.80(1.70~1.90均正确)(3)见解析图乙(4)F OO′

【解析】(1)作出Fl图象,如图甲所示,求得直线的横截距即为l0,可得l0=10.0 cm

(2)可计算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k=F

Δx=2.5

0.05N/m=50 N/m

若OA=6.00 cm,OB=7.60 cm,则橡皮筋的弹力为

F1=kΔx1=50×(6.00+7.60-10.00)×10-2 N=1.80 N

则此时F OA=F1=1.80 N

(3)F OB=F OA=1.80 N,两力的合力F′如图乙所示.

(4)F OO′的作用效果和F OA、F OB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F′是F OA、F OB两个力的合力,所以通过比较F′和F OO′的大小和方向,可得出实验结论.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将木板竖直放置在斜槽末端的前方某一固定位置,在木板上依次固定好白纸、复写纸.将小球从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 ,并根据落点位置测量出小球离开斜槽后的竖直位移y .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位置,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高度H (h 为单位长度)

h 2h 3h 4h 5h 6h 7h 8h 9h 竖直位移y /cm

30.0

15.0

10.0

7.5

6.0

4.3

3.8

3.3

(1)表格中空缺的数据应为________.

(2)已知木板与斜槽末端的水平距离为x ,小球在离开斜槽后的竖直位移为y ,不计小球与槽之间的摩擦,小球从斜槽上滑下的过程中,若动能定理成立,则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仅仅换一形状完全相同,但摩擦不能忽略的斜槽(其余装置、位置均不变),表格中竖直位移y 的数值与上表相比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5.0 (2)H =x 2

4y

(3)变大

【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规律可以发现,Hy =30h ,是个定值,则当H =6h 时,y =5.0 cm. (2)设小球离开斜槽时的速度为v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得:x =vt ,y =1

2gt 2

联立得:v =x

g 2y

小球在斜槽上滑下过程中,不计小球与槽之间的摩擦,只有重力做功,则有: mgH =12mv 2,解得:H =x 2

4y

(3)若摩擦不能忽略,则有:W =mgH -μmg cos θ·H sin θ=mgH (1-μtan θ)

若动能定理成立,则有:mgH (1-μtan θ)=1

2

mv 2,解得:H =

x 2

4

1-μ1tan θ

y

由于1-μ1

tan θ

<1,H 、x 均不变,所以表格中竖直位移y 的数值与上表相比会变大.

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弹射装置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部分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小球的直径为d ,并在A 点以速度v A 竖直向上抛出;另一部分同学团结协作,精确记录了小球通过光电门B 时的时间为Δt ,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 、B 间的距离为h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当地的重力加

速度为g ,完成下列问题:

(1)小球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2)小球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量为________;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等式____________成立,就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1)d Δt (2)12mv 2A -12m

d 2

Δt 2

(3)gh =12[v 2

A

d 2Δt

2]

【解析】(1)小球在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v B =d

Δt

.

(2)小球从A 点到B 点,动能的减小量ΔE k =12mv 2A -12mv 2B =12mv 2A -12m

d 2

Δt 2.

(3)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mgh ,若mgh =12mv 2A -1

2m

d 2Δt

2.即gh =12[v

2

A -d 2

Δt

2],机械能守恒.

4.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验证以下两个规律:

①两物块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接,沿绳分速度相等; ②系统机械能守恒.

P 、Q 、R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P 、Q 用细绳连接,放在水平气垫桌上.物块R 与轻质滑轮连接,放在正中间,a 、b 、c 是三个光电门,调整三个光电门的位置,能实现同时遮光,整个装置无初速度释放.

(1)为了能完成实验目的,除了记录P 、Q 、R 三个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 1、t 2、t 3外,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P 、Q 、R 的质量M

B.两个定滑轮的距离d

C.R 的遮光片到c 的距离H

D.遮光片的宽度x

(2)根据装置可以分析出P 、Q 的速度大小相等,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

(3)若要验证物块R 与物块P 的沿绳分速度相等,则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 ,则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CD (2)t 1=t 2 (3)t 3t 1=2H

4H 2+d 2

(4)gH =x 22t 23+x 22t 22+x 2

2t

21

【解析】(1)为了能完成实验目的,除了记录P 、Q 、R 三个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 1、t 2、t 3外,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两个定滑轮的距离d ;R 的遮光片到c 的距离H ;遮光片的宽度x ;故选B 、C 、D.(2)根据装置可以分析出P 、Q 的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 =x Δt 可知,验证表达式为t 1=t 2.(3)P 经过遮光片时的速度v P =x

t 1;

R 经过遮光片时的速度v R =x

t 3

,若要验证物块R 与物块P 的沿绳分速度相等,则需验证v R cos θ=v R

H H 2+(d 2

)2

=v P ,整理可得t 3t 1=2H 4H 2+d 2.(4)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mgH =12mv 2P +12mv 2Q +12mv 2R ,其中v P =x

t 1,v Q =x t 2,v R =x t 3,联立解得gH =x 22t 23+x 22t 22+x 22t

21.

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 、直径为d 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 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器,能自动记录小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 ,改变小球下落高度h ,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此方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快捷.

(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 =________mm ; (2)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下列哪一个图象________; A.h -t 图象 B.h -1

t 图象

C.h -t 2图象

D.h -1

t

2图象

(3)经正确的实验操作,小明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1

2mv 2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你认为增加释

放高度h 后,两者的差值会________(填“增大”“缩小”或“不变”).

【答案】(1)17.806(17.804~17.808均可) (2)D

(3)增大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 =17.5 mm +30.6×0.01 mm =17.806 mm

(2)减小的重力势能若全部转化为动能,则有mgh =1

2mv 2,小球通过计时器时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看做瞬

时速度,故v =d t ,联立可得h =12g (d t )2,故作h -1

t

2图象,D 正确.

(3)由于实验中存在空气阻力,所以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1

2mv 2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若增加

释放高度h ,则阻力做功增大,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增加,所以两者的差值会增大.

6.在用“落体法”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小明选择一条较为满意的纸带,如图甲所示.他舍弃前面密集的点,以O 为起点,从A 点开始选取纸带上连续点A 、B 、C ……,测出O 到A 、B 、C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电源的频率为f .

(1)为减少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 A.选用铁质重锤

B.安装打点计时器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C.释放纸带前,手应提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

D.重锤下落中手始终提住纸带上端,保持纸带竖直 (2)打B 点时,重锤的速度v B 为________.

(3)小明用实验测得数据画出的v 2-h 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

(4)另有四位同学在图乙的基础上,画出没有阻力时的v 2-h 图线,并与其比较,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1)ABC (2)(h 3-h 1)f

2

(3)打下O 点时重锤速度不为零 (4)B

【解析】(1)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实验时重锤选择质量大一些的,体积小一些的,故A 正确;安装打点计时器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从而减小阻力的影响,故B 正确;释放纸带前,手应提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可以减小阻力,故C 正确;重锤下落过程中,手不能拉着纸带,故D 错误.

(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B 点的瞬时速度v B =h 3-h 12T =(h 3-h 1)f

2

. (3)图线不过原点,h =0时,速度不为零,可知打下O 点时重锤速度不为零.

(4)不论有无阻力,释放点的位置相同,即初速度为零时,两图线交于同一点,故B 正确,A 、C 、D 错误.

7.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 1、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 ,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 1=50 mg ,m 2=150 mg.(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 =________ m/s.

(2)在打下第0个点到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 k =________ J ,系统势能减少ΔE p =________ J(当地重力加速度g 约为9.8 m/s 2)

(3)若某同学作出1

2v 2-h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

【答案】(1)2.4 (2)0.58 0.59 (3)9.7

【解析】(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 s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点5的瞬时速度:v 5=x 462T =0.216 0+0.264 0

2×0.1 m/s

=2.4 m/s.

(2)在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 k =12(m 1+m 2)v 25=1

2×0.2×2.42 J≈0.58 J.

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 2-m 1)gx 5=0.1×9.8×(0.384 0+0.216 0) J≈0.59 J. (3)本题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m 2-m 1)gh =1

2

(m 1+m 2)v 2,

即有:12v 2=m 2-m 1m 1+m 2gh ,所以1

2v 2-h 图象中图象的斜率不表示重力加速度,

由图可知,斜率k =5.821.20

=4.85,故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 =9.7 m/s 2.

8.某学生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伸长的长度x ,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作出F -x 图线;

(2)根据F -x 图线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 (3)估测弹簧弹力为5 N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 J.

(4)一位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F -x 图线,说明此同学可能出现了哪种错误?________.

【答案】(1)见解析图 (2)50 (3)0.25 (4)已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解析】(1)根据描点法可得出对应的F -x 图象,如图所示;

(2)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k =7

0.14

N/m =50 N/m

(3)根据图象的性质以及W =Fx 可知,图象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弹力所做的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故E p =1

2

×5×0.099 5 J≈0.25 J ;

(4)由图可知,当力达到某一值时,图象发生了弯曲,说明此时已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9.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重物)的质量M 不变,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 ,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时,在细线的下端悬挂钩码,使小车在线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下滑

C.每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 、B 、C 、

D 、

E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 点间的距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________ m/s ,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 m/s 2.

(3)改变细线下端钩码的个数,得到a -F 图象如图丙所示,造成图线上端弯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答案】(1)AD (2)0.316 0.93 (3)随所挂钩码质量m 的增大,不能满足M ?m .

【解析】(1)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否则拉力不会等于合力,故A 正确;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应悬挂钩码,故B 错误;由于平衡摩擦力之后有Mg sin θ=μMg cos θ,故tan θ=μ.所以无论小车的质量是否改变,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都等于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 错误;打点计时器要“早来晚走”即实验开始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其平稳工作后再释放小车,而当实验结束时应先控制小车停下再停止打点计时器,故D 正确;

(2)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则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5×0.02 s =0.1 s. 根据Δx =aT 2可得:x CE -x AC =a (2T )2,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x CE -x AC 4T 2=0.163 6-0.063 2-0.063 2

0.04 m/s 2=0.93 m/s 2

B 点对应的速度:v B =x A

C 2T =0.063 2

0.2

m/s =0.316 m/s ;

(3)随着力F 的增大,即随所挂钩码质量m 的增大,不能满足M ?m ,因此图线上端出现弯曲现象. 10.如图所示,利用DIS 实验系统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调至水平后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安装位移传感器(接收器),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细线将装有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小车和力传感器连接起来,动滑轮下挂有质量可以改变的小重物.将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打开计算机中操作软件,放开小车使之运动.不计滑轮、托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

(1)实验中力传感器的示数F 与小重物的重力mg 的关系为( ) A.F =mg

2

B.F >mg 2

C.F

D.无法确定

(2)保持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M 不变,改变小重物的质量m ,重复进行多次实验.记下每次力传感器的

示数F ,利用DIS 测出每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 ,将得到的a 、F 数据绘制成a -F 图象.以下图象可能的是( )

(3)在本实验中不计滑轮的质量,忽略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除此之外请写出一种减少实验误差的主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A (3)减小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

【解析】(1)小重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2F =ma , 解得:F =mg -ma 2

2

,故C 正确.

(2)根据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没有平衡摩擦力,所以当F ≠0时,a =0,即在F 轴上有截距,绳子的拉力减去摩擦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即F -F f =ma ,a =1m F -F f

m ,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A 正确,B 、C 、

D 错误.

(3)减小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挂上钩码,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B.打开速度传感器,取下轻绳和钩码,保持A 中调节好的长木板倾角不变,让小车从长木板顶端静止下滑,分别记录小车通过速度传感器1和速度传感器2时的速度大小v 1和v 2;

C.重新挂上细绳和钩码,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A 到B 的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长木板表面粗糙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填“是”或“否”); (2)若要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 B.长木板的倾角θ C.两传感器间的距离l D.小车的质量M

(3)根据实验所测的物理量,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 【答案】(1)否 (2)ACD (3)mgl =12Mv 22-1

2

Mv 21

【解析】(1)小车在重力、斜面弹力、摩擦力、细线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挂上钩码后小车的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长木板表面粗糙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2)(3)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变化量, 则有:mgl =12Mv 22-1

2

Mv 21,

所以要测量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 、两传感器间的距离l 和小车的质量M .

12.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竖直墙上的A 点安装一个拉力传感器,用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一端与质量为1.00 kg 的小球C 连接,另一端绕过小滑轮B (可以忽略滑轮大小)与传感器连接,定滑轮B 与A 等高,BD 为水平参考线,测出BC 间绳长L =0.80 m.实验中,使绳始终处于绷直状态,将小球从距离BD 线高h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从拉力传感器记录的拉力变化图线中读出拉力的最大值为F .改变h 的值,记录下相应的最大拉力F ,取H =L -h ,g =9.80 m/s 2,实验中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1)当H =0.60 m 时,小球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_ J ,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为________ J ; (2)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论,推导出F 与H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1)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可知,H =0.60 m ,F =24.45 N ,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受到的拉力最大,

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 v 2L 解得:1

2mv 2=5.86 J ,

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为W =mg (L -h )=1.00×9.80×0.60 J =5.88 J.

(2)实验结论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F -mg =m v 2L ,12mv 2=mg (L -h ),解得:F =2mg

L H +mg ,

代入数据得:F =24.5H +9.8.

13.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光滑斜槽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斜槽从底端开始分成长度相等的五等份,使AB =BC =CD =DE =EF ,让小球每次从不同等分点处释放,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

(1)实验中,若小球从F 点释放运动至斜槽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W ,则小球从B 点释放运动至斜槽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

(2)实验中,小球每次在斜槽上运动的长度记作L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记作x ,通过五组数据描点作出的L -x 2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所示.设小球运动到斜槽底端时的速度为v ,可以判断,外力做功W 与________(填v 、v 2或v )成正比,若斜槽的倾角为θ,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 ,则图象的斜率为________(用H 、θ表示).

【答案】(1)W 5 (2)v 2 1

4H sin θ

【解析】(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h F A =5h BA ,

对小球从F 到A 和B 到A 的两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W =mgh F A ,W ′=mgh BA ,解得:W ′=W

5

(2)小球从A 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相等,则运动时间相等,则小球运动到斜槽底端时的速度v =x t

时间相等,所以v 与x 成正比,而根据图象可知,L 与x 2成正比,所以L 与v 2成正比,又W 与L 成正比,故W 与v 2成正比

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运动时间t=2H g②

根据动能定理得:mgL sin θ=1

2mv2③

由①②③解得:L=x2

4H sin θ

则L-x2图象的斜率k=1

4H sin θ.

14.某同学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气垫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

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

通过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滑块1;

(2)放开滑块1后,滑块1做匀速运动,跟滑块2发生碰撞后跟滑块2一起做匀速运动,根据纸带的数据得:碰撞前滑块1的动量为p 1=m 1v 1=0.310×0.2

0.1 kg·m/s =0.620 kg·m/s ,滑块2的动量为零,所以碰撞前

的总动量为0.620 kg·m/s ;碰撞后滑块1、2速度相等,所以碰撞后总动量为:(m 1+m 2)v 2=(0.310+0.205)×0.168

0.14

kg·m/s =0.618 kg·m/s.

(3)结果不完全相等是因为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摩擦力的作用.

14.如图甲为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C 为数字毫秒表,A 、B 为两个相同的光电门,C 可以测量铁球两次挡光之间的时间间隔.开始时铁球处于A 门的上边缘,当断开电磁铁的开关由静止释放铁球时,数字毫秒表开始计时,落到B 门时停止计时,毫秒表显示时间为铁球通过A 、B 两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t ,测量A 、B 间的距离x .现将光电门B 缓慢移动到不同位置,测得多组x 、t 数值,画出x

t 随t 变化的图线为直线,

如图乙所示,直线的斜率为k ,则由图线可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________;若某次测得铁球经过A 、B 门的时间间隔为t 0,则可知铁球经过B 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此时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2k 2kt 0 kt 20

【解析】根据x =12gt 2可得,x t =12gt ,则1

2g =k ,解得g =2k ;若某次测得铁球经过A 、B 门的时间间隔

为t 0,则可知铁球经过B 门时的速度大小为v =gt 0=2kt 0,此时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x =v

2

t 0=kt 20.

15.在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长度的改变量可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得到,而弹性势能的大小只能通过物理原理来间接测量.现有两组同学分别按图甲(让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钢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和图乙(让滑块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滑块在气垫导轨上向右运动,通过相应的测量仪器可以测出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两组不同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请写出图甲方案中弹性势能与小球质量m 及图中各量之间的关系E p =________;图乙方案中除了从仪器上得到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外还要直接测量的量是________;两种设计方案的共同点都是将弹性势能的测量转化为________的测量.

【答案】mgs 2

4h

滑块的质量 动能

【解析】甲方案中,钢球做平抛运动,由水平与竖直位移可求出平抛初速度,则v =s

g

2h

,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mgs 2

4h ;乙方案中除了从仪器上得到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外,还要直接测量滑块的质量.

上述两种方案均是将弹性势能的测量转化为动能的测量.

1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木板左端固定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长木板上A 、B 两点安装有光电门,滑块放在长木板上,靠近轻质弹簧.

(1)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d =________ mm.

(2)在滑块上装上挡光片,用手推动滑块向左移动压缩弹簧,将弹簧压缩到适当的程度松手,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去,滑块离开弹簧后分别通过A 、B 两点的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分别记录下滑块上挡光片通过A 、B 两点光电门的时间Δt 1和Δt 2,则滑块通过A 点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B 点的速度为________(用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通过改变滑块压缩弹簧的程度大小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滑块通过A 点和B 点的速度v A 和v B ,作出v 2A -v 2B 图象,若图象与v 2A 轴的交点为a ,重力加速度为g ,要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出________,若此需要测出的物理量用x 表示,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答案】(1)2.60 (2)d Δt 1 d Δt 2 (3)AB 间的距离 a

2gx

【解析】(1)主尺读数为2 mm ,游标尺读数为12,由图知该游标尺为二十分度的卡尺,精度为0.05 mm ,故测量结果为:d =2 mm +12×0.05 mm =2.60 mm.

(2)根据公式v =x t 可知:A 点的速度为v A =d Δt 1,B 点的速度为v 2=d

Δt 2

.

(3)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 2A -v 2B =2μgx 可知,v 2A =v 2B +2μgx ,因此还需要测量AB 间的距离. 由题意知2μgx =a ,解得μ=

a

2gx

. 17.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由实验得到弹簧伸长量x 与弹簧受到的拉力F 的关系如图(a)所示,由图求得弹簧乙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若要在两根弹簧中选用一根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________;用制作好的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如图(b)所示,物体重________N.

【解析】由弹簧伸长量x 与弹簧受到的拉力F 的关系图象可求得弹簧乙的劲度系数k =200 N/m ;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在同样力作用下弹簧伸长量大的甲弹簧.图(b)所示的物体重4.00 N.

【答案】200 甲 4.00

18.如图甲所示为做“探究外力做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1)本实验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________(填“拖着”或“不拖”)纸带.

(2)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测得AB =1.44 cm ,BC =1.64 cm ,CD =1.64 cm ,DE =1.59 cm.已知相邻两点的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 ,应选择________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小车的最大速度为v =______m/s.

【解析】(1)平衡摩擦力时,也应该平衡掉纸带受到的阻力.

(2)应该选择纸带上点和点之间的距离最大的部分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所以应该选BC 段、CD 段或BD 段,小车的最大速度v =

BD 2T =1.64×2×0.012×0.02

m/s =0.82 m/s. 【答案】(1)拖着

(2)BD (BC 、CD 也正确) 0.82

19.用图中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

(1)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在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A .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后均能从同一高度飞出 B .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后能同时飞出

C .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水平方向

D .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撞时的动能不损失

(2)若A 球质量为m 1=50 g ,两小球发生正碰前后的位移—时间(s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小球B 的质量为m 2=________.

(3)调节A 球自由下落高度,让A 球以一定速度v 与静止的B 球发生正碰,碰后两球动量正好相等,则A 、B 两球的质量之比M

m

应满足________.

【解析】(1)在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水平方向,C 对.

(2)由图知碰前B 球静止,A 球的速度为v 0=4 m/s ,碰后A 球的速度为v 1=2 m/s ,B 球的速度为v 2=5 m/s ,由动量守恒知m 1v 0=m 1v 1+m 2v 2,代入数据解得m 2=20 g.

(3)因实验要求主碰球质量大于被碰球质量,M m >1,令碰前动量为p ,所以碰后两球动量均为p

2

,因碰撞

过程中动能不可能增加,所以有p 22M ≥

0.5p

2

2M

0.5p 2

2m

,即M m ≤3,所以1

≤3.

【答案】(1)C (2)20 g (3)1

m

≤3

20.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多选)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

(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且间距x 1、x 2、x 3、x 4、x 5、x 6已量出分别为3.09 cm 、3.43 cm 、3.77 cm 、4.10 cm 、4.44 cm 、4.77 cm ,则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 与所受外力F 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 -F 图线,如图所示.图线________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 =________kg.

【解析】(1)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平衡,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细线的拉力,故选项A 错误;细线的拉力为小车的合力,所以细线与木板平行,则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故B 正确;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选项C 正确;实验时,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小车的加速度适当大一些,故D 错误.

(2)根据作差法得:a =x 6+x 5+x 4-x 3-x 2-x 19T 2

≈0.34 m/s 2.

(3)由图象可知,当F =0时,a ≠0,也就是说当细线上没有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该同学实验操作中平衡摩擦力过大,即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所以图线①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根据F =ma 得a -F 图象的斜率k =1

m

,由a -F 图象得图象斜率k =2,所以m =0.5 kg.

【答案】(1)BC (2)0.34 (3)① 0.5

2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 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 是质量为m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 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 、M 距离地面的高度H 、M 与P 间的水平距离x 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 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 的距离L 、M 与P ′间的水平距离x 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 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2)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 .h 的测量

B .H 的测量

C .L 的测量

D .x 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 =15 cm 、H =25 cm 、x 1=30 cm 、L =10 cm 、x 2=20 cm ,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解析】(1)滑块在桌面右端M 点的速度大小为:v 1=x 1t ,v 2=x 2

t ①

由竖直方向有:H =1

2gt 2

② 由①②式求得:v 2=x 2

g 2H

③ (2)第一次测的速度为:v 1=x 1

g 2H

滑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由动能定理:

2016届高中物理实验读数练习全面总结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1) ——游标卡尺 1、结构 2、读数方法 第一步:看游标尺总刻度确定精确定度(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精确度见上表) 第二步:读出游标尺和主尺对齐的刻度...........数. (n ); 第三步:读出对齐处主尺读数(Xmm )和游标尺读数(n ×0.9或0.95或0.98mm)。 0.9或0.95或 [读数经验之谈] (1)看清游标的精确度; (2)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计算出来的“0”也不能舍去。 读数练习【练习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测量的读数; ⑴ ⑵ ⑶ 【练习2】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 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3 4 cm 678 20 cm 0 12345 6 0123456789 cm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2)——螺旋测微器 读数公式: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 [经验之谈]: (1)看半刻度是否漏出,固定刻度上的刻度值是以mm 为单位; (2)可动刻度要估读,小数点后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右图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 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 加,得测量值。右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 。 测量值=6.5+20.3×0.01mm =6.703mm (6.702mm ~6.704mm 均正确) 例1、 ⑴ ⑵ 练习1、 e f g h i 读数 mm 读数 mm 读数 mm

练习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______mm 。 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练习4、 (1)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2)现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的 (填图中的A 或B )测脚,测定某圆筒的内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 高考试题回顾 1.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 ,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 l = d = 示数 ______

2020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讲解和练习

。 专题四 电学实验 电学实验是高考实验考查的重点、热点内容。试题注重联系实 验操作的考查,如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实验线路的连线问题、电 表和其他用电器的选择问题都是实验操作的仿真模拟,需要考生具 备良好的动手实践经验。试题还注重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如根据 实验数据画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结论。“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 力”在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指出的五个考试目标之一。是近几年 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命题趋向。 完整的设计一个实验,要经历多个环节,在实际考查中,一般 不会考查全部环节,而是只考查其中的几个环节,有的题目给出条 件和实验器材,要求阐述实验原理;有的给出实验电路图,要求领 会实验原理,确定需测物理量及计算公式;有的则要求考生根据操 作步骤及测定的物理量判断出实验原理……虽然考查方式不尽相 同,但目前高考中几乎所有的设计型实验题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以 不同方式或多或少的对实验原理作一定的提示,在给出实验器材的 前提下进行考查。 由于考查环节和要求的不同,题型也不尽相同,但较多的是选择、 填空、作图题。 在复习过程中,应对所学电学实验逐个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 法,比较不同实验的异同(如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和电表的连接) 不断充实自己的经验和方法,逐步达到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新 的问题。对于设计型实验题目要明确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实验原理 的设计,它是进行实验的依据和起点,它决定了应选用(或还需)

哪些实验器材,应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编排实验步骤。而实验原理的设计又往往依赖于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条件)和实验要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一)电学实验中所用到的基本知识 在近年的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包括变形如电表内阻的测量)、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电阻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实验。它们所用 到的原理公式为:R=U,E=U+Ir。由此可见,对于电路中电压U I 及电流I的测量是实验的关键所在,但这两个量的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方法却多种多样,在此往往也是高考试题的着力点之处。因此复习中应熟练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及方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1.电路设计原则: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⑴正确性:实验原理所依据的原理应当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⑵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⑶方便性: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 ⑷精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 2.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⑴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

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及高考备考建议

2019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及2019高考备考建 议 一、总体上难度略有下降 全国卷和北京卷2019年高考总分值都没有变,难度跟2019年相比略有下降,选择题仍然注重基础的考查,比如北京卷其中三道选择题是纯基础,第1题是免疫的基本知识,第2题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第5题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步骤,难度比较低,有两道一个是图形,一个是表格,这两道主要考查大家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集中在3、4题。大题的难度是中等略偏下,特别是2019年的第29题的遗传题,这个跟去年相比难度大幅度下降,但是在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略有难度,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同时也能区分出优秀的学生。全国卷的难度同样也是大幅下降,全国卷第一题考查的是“原核细胞的结构”,第2题考查的是,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几乎都是教材上的原话,是不是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呢?第29题考查的是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对于基础扎实的孩子,如果审题认真,就能够得心应手。所以今年的生物拿分还是很容易的。 二.考查的核心依然是注重基础以及理论联系实际 没有什么偏题和怪题,没有什么陷阱,命题形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北京卷的第1题的“乙肝疫苗有效成分”,第3题“抗癌药物处理”,第5题“转基因植物”,第29题“对药物依赖的研究”,等都贴近我们的实际和社会生活,与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同步,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

的学习价值以及社会意义。 三.考查的重点还是能力考查 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依旧是考查重点,2019年的高考试卷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比分最多,但失分率最多的环节是在获取信息能力,而2019年高考命题延续了这点,比如北京卷29题和31题,同样全国卷29题的光合作用,第5题的信息,第31题的图标,以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生物学“实验科学”的学科特点,也是我们在复习中对高三学生一直强调的重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中网校一直严格根据高考要求,设计紧抓考点的练习题,以北京卷31题和全国卷29题为例,仔细观察其实都曾在知识导学练习题中出现过类似题。

人教版高三物理2019-2020年一轮复习测试专题《电学实验》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新高三物理2019-2020学年一轮复习测试专题《电学实验》 1.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可利用的器材有:电流表A,内阻为1.00 Ω;电压表V;阻值 未知的定值电阻R1,R2,R3,R4,R5;开关S;一端连有鳄鱼夹P的导线1,其他导线若干.某同 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a)所示. (1)按图(a)在实物图(b)中画出连线,并标出导线1和其P端. (2)测量时,改变鳄鱼夹P所夹的位置,使R1,R2,R3,R4,R5依次串入电路,记录对应的电压表 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 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中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 补充完整,并画出U-I图线.

(3)根据U-I图线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 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 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再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9 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 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 Ω; 定值电阻:R0=3 Ω; 电源:电动势6 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______端(填“a”或“b”). (2)在图2所示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1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 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3所示,读数为______ V. (4)导线实际长度为________ m(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是:待测电源一个,内阻为R V的电压表一个(量程略大于电源的电动势),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为了测量得更加准确,多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R,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U,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画出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到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m,直线的斜率为k,试根据以上信息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螺旋测微器)

螺旋测微器 专题练习 读数公式: [经验之谈]: (1)看半刻度是否漏出,固定刻度....上的刻度值是以mm 为单位; (2)可动刻度要估读,小数点后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右图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右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 。 测量值=6.5+20.3×0.01mm =6.703mm (6.702mm ~6.704mm 均正确) 例1、 读出下列螺旋测微器测量的读数。 ⑴ ⑵ 答案:⑴0.642mm ⑵10.294mm

读数举例 读数练习 练习1、 a b c d mm mm mm mm e f g h i mm mm mm mm mm 练习2、 读数 9.270 mm 读数 5.804 mm 读数 7.500 mm

练习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______mm 。 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练习4、 (1)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2)现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的 (填图中的A 或B )测脚,测定某圆筒的内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 高考试题回顾 示数 ______ mm

(2009年宁夏卷)22.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 ,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l = cm , d = mm (2009年浙江卷)22.Ⅱ.(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009年重庆卷)23.(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 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见题22图1。该球的直径为 mm 。 请自觉使用参考答案 练习1答案 a .0.483 (最后一位估读数为2~4均算对,下同) b . 0.532 (1~3) c . 4.078 (7~9) d . 5.666 (5~7) e . 0.048 (7~9) f . 0.989 (8~0) g . 1.025 (4~6) h . 3.374 (3~5) i . 2.988 (7~9) 练习2答案 10.002 0.5365 练习3答案:(1)1.193 11.50 练习4答案:(1)1.555mm (2)A 11.14mm 2009年宁夏卷答案2.25,6.860【解析】游标卡尺的读数220.1522.5 2.25x mm mm mm cm =+?==;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2009年浙江卷答案 乙 2009年重庆卷答案:20.685(20.683-20.687) 图甲 图乙

[自编](8K可印发给学生)2010年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3 多用电表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3)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例1】 (1998上海·19)图21-2表示用多用电表测电路中电流的实验,图中多用表测定的是__ ___(填甲电阻的电流、乙电阻的电流或总的电流),测得的值是___________。 析与解:根据电路可以看出:多用表和乙电阻串联,它们再和甲电阻并联。所以测量的肯定是乙电阻的电流。测直流电流对应中间标示“”的刻度线,选择开关指在量程100mA ,应读0-2-4-6-8-10一组 数字(看成0-20-40-60-80-100),而且精度为mA mA 210 20=, 可以读出的准确示数为48mA ,估读的方法是:将一小格进行十等分,再看指针在一小格的位置(本题中指针在107位置处),尾数估读为10 7 (±0.1)×2 (精度)。即:10 7 (±0.1)×2 =1.4±0.2mA ,故测量结果为48+(1.4±0.2)=(49.4±0.2)mA 。读数为49.4mA (只要在49.2mA ~ 49.6mA 即可)。 点评:仪器使用的焦点问题是读数。读数包括精确读数和估读。 使用多用表时应该注意: ①表笔到实物不同的接法对应不同的功能(测电阻时,对象应从工作电路断开); ②不同的挡位对应表盘上不同的刻度线; ③看清精度,确保电流或电压值估读正确。 解答本题时错误的情况有: ①不能看清电路实质,认为是测甲和乙的总电流;②未掌握估读原则,粗略地读作49mA 或者50mA ;③不能合理选择表盘对应刻度,导致精度判断失误,测量结果表达混乱。 【例2】(2008年宁夏理综) 图1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10Ω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Ω。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 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 (3)如果是用直流5 V 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 【解析】(1)电阻读数要用刻度乘以档位的倍率,即6×10=60Ω;(2)用10 mA 档测量电流,每格刻度为0.2mA ,读数为6 mA+5.9×0.2mA=7.18mA ;(3) 用直流5 V 档测量电压,每格刻度为0.1V ,读数为3 V +5.9×0.1 V=3.59 V 。 答案: (1)60 (2)7.18 (3)3.59 巩固训练 练习1、某人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当选择欧姆挡“×1”挡测量时,指针指示位置如图2所示,则其电阻值是__________。如果要用这只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0欧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 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_________。改变挡位调整倍率后,要特别注意重新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用多用表测量电流、电压或电阻时,表盘指针的位置如图21'-3所示。如果选择开关指在“v—2.5”位置时,测量结果为 ;如果选择开关指在“mA—1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 ;如果选择开关指在“Ω×10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 。 图1 图2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一.依据高考要求,准确把握考点要求 一轮复习中 第一,教材的把握:知识点要全面、系统。 第二,考纲的把握:考点要准确、规范。 第三,教师复习教学中自主备课不依赖教辅。 对已学过知识的复习,我们有些老师都是简要复述、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和归纳,形成知识系统或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是被动的,势必会使学生听起来索然寡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这种复习方式,学生的思维当然也会不够活跃,甚至厌倦。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激活,这样的复习当然是低效或无效的。 以前我第一次在高三上复习课时,曾经也是这样复习,回想当时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确如此。后来曾尝试过好几种复习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但始终存在不同的缺憾。我也一直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复习方法。虽听过不少高三老师的复习课,不同的老师,复习风格和方法各异,总感觉老师始终是那带路人,学生的思维还是顺势思维,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没有真正得到锤炼和提升。由此可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应对能力选拔的高考? 最近常在网上检索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知识梳理""专题分类"、"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关注热点"、"综合提高"、"讲练结合"、"温故知新""善待课本"、"归纳技巧"、"把握重点"、"精讲精炼"、"仿真考试"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真正瞄准激活学生积极思考、识破课标和考纲、有效突破重难点的为数不多。倒是"问题设计式复习法"或许见效。 所谓"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就是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围绕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情境进行复习的方法。 这种复习方法的好处:其一,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动思考。其二,

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汇总

20XX 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试题汇总 1、(安徽21.)(18分) Ⅰ.(5分)根据单摆周期公式2T =,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1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求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_mm 。 (2) 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大于5度,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t 即为单摆周期T e.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度,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单摆周期 50 t T = Ⅱ.(6分)(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 ,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mm 。 (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 x ,设计出如图Ⅰ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2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Ⅲ。(7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图Ⅰ所示电路可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图中R 0两端的对应电压U 12,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就可以实现测量目的。根据实验数据在 12 1 R u -坐标系中描出坐标点,如图2所示。已知0150R =Ω,请完成以下数据分析和处理。(1)图2中电阻为 Ω的数据点应剔除; (2)在坐标纸上画出 12 1 R u -关系图线; (3)图线的斜率是 1 1 ()v --?Ω,由此可得电池电动势n E = v 。 2、(北京21.)(18分)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x 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 ,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 ),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 .电流表(0—3A,内阻约为0.025Ω) B .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0.125Ω) C .电压表(0—3V,内阻约为3k Ω) D .电压表(0—15V,内阻约为15k Ω) 为减小实验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选填器材字母)。 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 (选填甲或乙) (2)图2是测量R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整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

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高考物理备考笔记(全) 一. 教学内容: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ω=Cω,轮上边缘各点v相同,v A=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处,运行速度3.1km/s。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G22 1 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g GM R 02= g g R R h R h '()=+2 2——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r GM 、r m v r GMm 22=、v =r GM 、r m v r GMm 22==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 r GM =gR gR 2=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相位,求?y t x y t g T v S T v x v t v v y g t v g t S v t g t v v g t tg gt v tg gt v tg tg == === ==+=+= = =20002 02 224 02 220 12 1421 2αθαθ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v =g △t ,△p =mgt

高中物理实验器材的读数要求

高中物理实验器材的读数要求 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测量时要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而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为: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读到哪一位,在中学阶段一般可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具体如下: 一、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 如量程为3 V和3 A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 0.1 V和0.1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 二、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采用半格估读法(即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 分度值是2个单位(1/5=0.2)的有:0~0.6A的电流表(分度值0.02A),测量结果只能准确2个单位,在最小分度值的同数位而比其小的“0、1”要估读,即不准确数字出现在分度值的同一数位上,亦即测量结果的未位与最小分度同位,只能采用二分之一估读法,估读数字只有0、1,比如分度值为0.02A的电流表,读数0.05A就是由准确数字0.04和估读数字0.01组成的。 分度值是5个单位(1/2=0.5)的如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为0.5 V, 测量结果只能准确到5个单位,在分度值的同数位而比其小的“1、2、3、4、”要估读,即不准确数字出现在分度值的同一数位上,亦即测量结果的未位与最小分度同位,只能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估读数字为0、1、2、3、4。例测定额定电压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用实验室用的“0~3V,0~15V”电压表是不能准确地测量出额定电压3.8V的,因为0~15V电压表分度值是0.5V。读数3.8V只能包含精确数字3.5加上估读数字0.3组成。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1) ——游标卡尺 1、结构 可以方便地 测量外径、内径、 深度。 2、读数 方法 第一步:看游标尺总刻度确定精确定度(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精确度见 上表) 第二步:读出游标尺零.刻度..线.左侧的主尺整.毫米..数. (X );如:以下例题中为X=41mm 第三步:找出游标尺与主尺刻度线“正对”的位置,并在游标尺上读出对齐线... 到零刻度线的小格数(n)(不要估读);如:以下例题中为10小格, 即n=10; 读数公式:测量值(L )=主尺读数(X )+游标尺读数(n×精确度) 例1、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 mm 。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 。 答案:(漏掉末位有效数字“0”不给分) 读数举例 由于画图存在误差的原因,所以对齐的线段以作标记的为准。 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10分度() 1读数:________ 2读数:________ 卡尺分类 主尺最小刻度(mm ) 游标刻度总长(mm) 精确度(mm) 10分度 1 9 0.1 20分度 1 19 0.05 50分度 1 49 0.02 10 11 c m 0 10 3 4 cm 0 10

高考物理实验 读数练习专题(2) ——螺旋测微器 读数公式: 如下图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 测量值=+×=(~均正确) 读数举例

读数练习 练习1、 a b c d d e f i 练习2、 练习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______mm 。 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15 20 5 10 0 30 35 40 读数为______ cm 15 20 5 10 45 5 读数为 ______ mm 读数 mm 读数 mm 读数 mm

最新最全面高考生物备考建议总结(精华版)

高考生物备考建议总结 1、全面复习,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建立前 后知识联系? 由于生物课有三本教材,信息量大造成复习难度大。若 能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建立前后 知识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 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 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老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 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 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 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在第二轮复习当中,老师要给学生充 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 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 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 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每个知识点都 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 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 过程等) ,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 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 和rna ”联结,也可

以通过“都能产生atp ”联结,或通过“具有双层膜的结 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 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2 、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能力?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 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 中,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即第ⅱ卷中必有一 道生物实验题,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和设计实验等 形式。每年在高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分数比值都相当大, 而且考生在此失分也比较多。由此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 实验还是比较薄弱的。? 所以要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 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具备验证相关 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析、分析 和处理; 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本项 能力要求,实际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理解教材中实验和实习 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是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的生物 学知识、实验思想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三是具有开放性的考查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另外,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实验试题的 分值逐年提高,生物实验试题已不仅仅限于教材中的实验,

高三物理实验专题练习题和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实验练习 1、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若选择“×100”的欧姆档测量发现() A、指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0Ω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用“×k”的欧姆档测量 B、指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0Ω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10”或“×1”欧姆档测量 C、指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用“×1k”的欧姆档测量 D、针指在电阻刻度较靠近∝的某刻度线上,则应换用“×10”或“×1”的欧姆档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当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3、用伏安法测定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的电动势ε和内电阻r。实验中共测出五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U(V)2.80 2.60 2.50 2.20 2.00 I(A)0.48 0.80 1.00 1.60 1.96 (1)将图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ε、r 的电路,并用箭头标出电键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 (2)在图中作U-I 图线,根据图线求出:电动势ε=V,内电阻r= 。 (3)若考虑电流表、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ε测ε真。 4、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哪些测量工具是必需的?( ) (A)天平(B)弹簧秤(C)刻度尺(D)秒表 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

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纸带上第0、1 两点间距离接近2mm,A、B、C、D 是连续打出的四 个点,它们到O 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图中数据可知,重物由O 点运动到C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J(取三位有效数字)。动能增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原因主要是 5、有“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你认为应选用的器材的序号是 。 (A)约1m 长的细线(B)约0.3m 长的细线 (C)约0.8m 长的粗线(D)直径约1cm 实心铁球 (E)直径约1cm 的实心木球(F)毫米刻度尺 (G)游标卡尺(H)螺旋测微器 (I)秒表(J)手表(K)铁架台 6、甲乙两个学生分别按课本的实验步骤做“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实验时,各自得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图线,对出现甲乙两图线原因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图甲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带滑轮的木板倾角过 大,平衡摩擦过分所造成 (B)出现图乙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接通电源,让小车拖着 纸带做匀速运动 (C)出现图乙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事先平衡摩擦 (D)出现图甲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事先平衡摩擦 7、如图所示为某人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 在图示状态下,他开始做实验,该人在装置和操作上的主要错 误是: 8、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图为实验装置示意图。 (1)除图中所示仪器外,还需要下列哪些仪器?( ) (A)秒表(B)天平

物理高考备考计划

XX物理高考备考计划 我们都知道,制定好XX年的高考备考计划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他们高考的成绩。XX在本文为大家提供有关XX年的物理高考备考计划,以供参考借鉴。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XX年9月至XX年1月上旬。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 1、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以新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两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 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 3、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据大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4、精留作业,严格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要强,全批全改,重点目标生作业经常面批面改。督促目标生独立、认真、保证质量完成作业,以保证当天内容得到消化和巩固,通过批改作业反馈学生情况,共性问题课上集体订正,个性问题通过面批面改和辅导解决。 5、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 7、学法指导:第一,指导好学生听课方法,改变被动去听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第二,指导好学生作业训练方法,克服不良习惯。第三,指导好课堂记物理笔记,即典型题解题心得,解不出的原因,和老师一再强调的物理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方法。 8、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精心挑选各地各类训练试题。

[实用参考]高中物理实验读数专题.doc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专题 一、螺旋测微器 例题:读出下列数据 (1) (2) mm mm mm mm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 mm 。 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二、游标卡 尺 例题:(1)现用游标为 50分度的卡 尺的 (填图中的A 或B )测脚,测定某圆筒的内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 (2)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三、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1、图(甲)是用一主尺最 读数 mm 读数 mm 读数 mm 图乙

小分度为1mm ,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 ____________mm .图(乙)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筒内径时的示数,此 读数应为 mm 解:102.35 ; 5.545(5.544、5.546均可得分) 2 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mm 。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______mm 。 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乙 所示,则读数分别为_______ mm 答:4 。 5、 如图所示, 读数是 mm 答: 29.35 6、(1)用螺旋测微器测一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 (2)现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的 (填图中的A 或B )测脚,测定某圆筒的内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 答:(10(4分) 7、一相对微器则小零件的厚度 答: 1.055; 0.8464(答案在0.8462~0.8467之间均可) 8、(1)读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游标卡尺读数为 _______5.45 ___cm . (2)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 6.725 ___mm . 9.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 mm 。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乙) (甲) 10 11 12 图乙 0 10 20 游标尺 0 1 2 B 0 5 10 5 6 (1) (2) 图 乙

高考备考五大建议

高考备考五大建议 几次模拟考之后,不乏有部分同学成绩仍旧平平,但是通过找到问题的所在,积极正确的面对,最终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还有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一模后总是能够轻松的一路领先。他们的经验可以说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法和说法的真理性,可供我们考试时借鉴。这里我们给大家总结出五大建议,尤其对中等或中等程度一下的学生尤其有效: 一、全面扫描,重视考试结果 基础是考试的源头,打好基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全部的基础知识都在课本上。一模前后阶段的考试皆属于综合性的考察,涵盖高考中必考要点,是一个对自己非常好的查缺补漏的机会。通常对待试卷,很多同学就只有学生考一遍、老师过一遍,然后就束之高阁,不再利用,其实一份试卷多运用几次,能够抓基础、提高解题技巧、缩短考试时间。 特别是一模试卷,大部分试题都是精心编排,较为贴近当地新课标考试大纲,因此一模试卷值得重视。 我们先合上试卷,再通过考试来全面扫描课本,尤其是基础知识部分,再联系到试卷。要清晰的通过课本来比照试题,比较考试时做题的思路,无论考试时正确与否,一题一题的过一遍,反复比较,这样不但可以更深刻的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还能无形中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通过多思考多尝试,就能从局部到全局的掌握知识的应用。尤其注意在扫描课本对照试题的时候,把当时不会的、没有把握的、或是猜对的试卷所考察的基础知识的从课本摘抄出来,这部分强化吸收。 基础是最为重要的,不仅在高考中分数比重极大(基础+中等题分数占比80%),并且能够直观的在课本上体现出来。基础分往往是高考时绝大多数学生竞争的部分。无论是哪一层次的学生,都要记住一点:高考你所竞争的分数最多的来源于基础分,而不是难题。难题仅仅属于极少数同学的分数。 二、敢于尝试、善于比较 虽然我们向来不怎么赞成题海战术,提倡用思维引领成绩。用思维去理解题目,利用题目的信息处理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但这阶段做题练题确实是复习的主要内容,建议大家先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读题”上,也就是分析能力的培养上。很多同学不会做题是因为无法正确理解题目考察意图,这需要同学们敢于尝试。尤其在日常训练时,拿到题先尝试推测该题考察目标范围,然后大胆去“求证”,不管对错,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即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在今后考试中往往能第一时间把握做题方向,为顺利解题打下坚固的基础。这其实就是教会大家朝着“利用题目本身信息来解决问题”的途径转换。 当然,总结是十分关键的。高考的考点始终变化不大,通过多年来对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的研究,即使题型不断的变化,但是解题的思维皆十分类同。因此建议同学们把另一部分精力放在掌握各种解题思路上。同类的题型往往有类似的解题思路,相同的解题步骤。甚至不同类型的题型都可能存在相同的思路和固定的解题方式,故而我们要善于比较。比如让很多理科学生很头疼的物理大题,其实绝大多数题目,只要前面一步“读题”做到了,几乎都可以用一个思路来解决。无论是热学、电学、动力学、光学大题,只要按照题目陈述条件罗列公式,代入已知条件或数据,必定能联立求解,即使解答不出,由于把所有涉及的相关公式列出,最多扣2~4分。 只要日常训练中敢于尝试、善于比较,勤于总结,那么拿下绝大多数题目是不成问题的。 三、检讨得失、防微杜渐 我们见过很多学生其实完全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在考试中往往无法“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纵观原因,无非是“题目条件看错”、“抄错”、“算错”、“写错”等归结于“粗心、马虎”。或者是答案明明呼之欲出,却想不出来,在考后翻然醒悟。这科丢5分,那科丢8分,最后一算总分,丢了40、50分。总之自身“能力”与成绩不挂钩,导致成绩起伏不定,心中没底。其实造成这些原因并不是偶然存在的,有人说是“注意力不集中”,须知考试时基本上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对待这类情况,我们要注意检讨得失。首先将毛病找出,必需重视,最好书写于纸上,然后在逐步矫正,并在做题考试时学会边看边默读题目。 至于临场脑空白、选择题时选项模糊等情况,究根结底是平时的不严谨,往往导致会做的题做错甚至不会做,这类题无论是考后恍然大悟还是考时模棱两可,占总体丢分很大比例,我们要防微杜渐,本质是基础不够牢靠、思维不够奔放,不敢打破常规,因此还要回归基础,从最底层抓起,同时多角度思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来答题。 四、放松心态、勇于交流 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经验,心情愉悦放松的时候,往往对答如流,心情烦闷的时候会感到越来越紧张或越来越别扭,有时听课的时候感觉吸收很快,有时却完全听不进去。这都是心态问题,这需要日常累积。平时上课、做题、做作业时尽量放松,不要与试题“结仇”,把“解题”当作“解谜”,顺利则鼓励,不会则尝试3~5次就放弃,而后钻研思考,最后总结。以不急、不燥、不苦大仇深的心态做题,考试时遇到难题学会先绕路,别抬杠,这样即可做最大化发挥,尽量减少损失。

2019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Word版

2019年全国高考物理实验题 (5分)(2019年全国1卷22)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A 0.233 0.75) 23.(2019年全国1卷23)(10分)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μA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 200 Ω,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的电阻与微 安表连接,进行改装。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a)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 (1)根据图(a)和题给条件,将(b)中的实物连接。 (2)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 mA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 以推测出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18 mA A.21 mA C.25mA D.28 mA (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A.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1 200 Ω B.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1 200 Ω C.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 D.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 (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测得的内阻值是都正 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R的电阻换为一个 阻值为kR的电阻即可,其中k= 。 (1)连线如图所示(2)C (3)AC (4)99 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