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理综应如何有效刷题

高考冲刺,理综应如何有效刷题
高考冲刺,理综应如何有效刷题

高考冲刺,理综应如何有效刷题?

虽说学习知识要靠理解,但是在高考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多刷题才是王道。小编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就曾创下过把一条书店街能买的高考复习模拟试卷都买下并做了一遍的辉煌记录。刷题能够带来的,是一种“题感”。具体来说,它能让你面对一道题时很快地反应出这是什么类型的题、要考什么知识点、解题步骤大概如何。较多的练习能让考生思维反应速度变快,从而也提升了解题速度。

当然,刷题也不能盲目,假如只是没有策略的做题,那么也只能是白白浪费考前冲刺这段宝贵的时间罢了。我们对考生有如下几条建议:

瞄准“中高难度题”

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应该精选精练,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理综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因此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尖子学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加强限时训练

经常见到有的同学平时很用功,做题一丝不苟,过程一步不落,题目也没少做,可到考试时连做过的题目都拿不了分,原因何在?就是平时做题不限时间,没有时间限制,精神很放松,可以翻参考书,可以今天想不通明天接着想。可在考试时,有时间限制,旁边摆个手表时刻提醒你,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就会忘了公式,用错了结论,甚至条件没看全,就急着去推导计算,那怎么能做对呢?

到了冲刺阶段了,更是要培养出适合自己的做题速度。因此建议平时做作业时也要在眼前摆个闹钟,加强限时训练。一道大计算题从读题到解出,一般只能用十几分钟。

重视解题的规范化

解题不规范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掌握一些解题的格式和技巧或许能得到更多的过程分。

多看近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味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

自己在解题时严格要求。要把重要关系式写在一行中间突出位置。对于多过程、多状态的问题,尽量用图示或文字加以说明,使阅卷人一目了然。

要将题做完整。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方程或写下寥寥几笔思路便丢手不做。平时练习都不能规范地将题解完整,在考试的紧张环境下怎能写规范呢?

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

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前一轮的复习中,同学们已经整理出厚厚的错题本了,这些都是宝贵的复习资源。在考试前翻阅错题本,从知识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给自己提个醒。

来源:本文综合自中大招生,如果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

2020届高考物理仿真冲刺卷(三)(含答案)

仿真冲刺卷(三) (建议用时:60分钟满分:110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4.2019年4月1日,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生态环境部介绍2019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某核电站获得核能的核反应方程为U n Ba+Kr+n,已知铀核U的质量为m1,钡核Ba的质量为m2,氪核Kr 的质量为m3,中子n的质量为m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核电站通过核聚变获得核能 B.铀核U的质子数为235 C.在上述核反应方程中x=3 D.一个铀核U发生上述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m1-m2-m3-m4)c2 15.如图所示,A,B,C,D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每条棱长均为l.在正四面体的中心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点电场强度大小为 C.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 D.将一正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不做功 16.如图所示,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O点右侧粗糙且足够长,有10个完全相同且质量均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杆相连,相邻小滑块间的距离为L,滑块1恰好位于O点,滑块2,3……依次沿直线水平向左排开,现将水平恒力F作用于滑块1,经观察发现,在第3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后到第4个小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前这一过程中,小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糙地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 B.匀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为 C.第一个滑块进入粗糙地带后,第二个滑块进入前各段轻杆的弹力大 小相等 D.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10个滑块全部可以进入粗糙地带

状元高考理综学习方法

状元高考理综学习方法 内蒙古理科状元高鹏 1.关于物理 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学科都是一个整体,知识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联系。一个喜欢思考 的人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彩! 物理需要逻辑思维,而所谓的逻辑思维就体现在知识间的联系上。举物理中的力学为例:力学知识是一个哑铃,它由两方面大的概念组成——力和运动。力本身有不同的种类,如……也有不同的描述方法,如……它们共同回答了一个大的问题:什么是力。同样,运 动也有不同的形式及特点,有各自所需描述量,如圆周运动中的周期和频率,路程和位移,线速度和角速度等等;它们又共同回答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运动。而连接这两个大问题 的杠杆正是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力对运动的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三个字,叫“加 速度”。这一点又体现在三个大的内容上:牛顿运动定律、能量以及动量。许多练习册上 会说解决力学问题有三大方法:牛顿运动定律法、能量法和动量法。为什么?其实正是源 于此处。而在此之上,你还会发现,之后要学的物理知识中,有关重力的是从万有引力的 角度对以上问题作了具体的解释,电磁学则是从电磁力的角度对以上问题作了具体的解释。这样,你对最重要的物理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很高的认识。由此,你对知识的理解会达到另 一个深度!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在平时的学习中,不需要想得这么深。但一些简单的联系还是有 必要去思考的,就像数学中的函数部分,你可以简单地把各种函数做一下整理。你甚至可 以画一张表格,使其更加直观。这样做,会很快地提高你的思维能力。 另外,学习物理还需要多做习题,一定要安排足够多的时间来做练习,这一点对于成 绩的提高非常有必要。 2.关于化学 首先,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要准确到位。在初次接触新内容时,例如一种新的物质,要一次性确切地掌握其性质:它的状态是晶体还是粉末,颜色是黄还是绿,实验的现象是 形成烟还是形成雾等等。常常一个字眼的差错会使你犯科学性的错误。这方面一般不会引 起人们的重视,我在此给各位作一个提醒。 其次,要注意把握主干的知识。有的学生在一本练习册上看到一些从没有见过的内容,就会四处问个不停,甚至还想向人卖弄。这些都没用。你要掌握的是最基本的知识原理。 例如二氧化硫的性质,检验它最常用的就是品红溶液,其他方法都不典型;而吸收它需要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这也是重要的知识点,但有人偏偏问氢氧化钠为什么不行,这毫无意义。实验题中吸收完之后二氧化硫总是要再通过一次品红溶液,目的是检验吸收是否完全。这里同样是常见的考点,都要把握。做好这一点一定要回归课本。课本是所有知识的依据,

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3.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 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5.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的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考冲刺)2020年春辉教育云平台高考冲刺试卷 语文 三 (教师版)

(高考冲刺)2020年春辉教育云平台高考冲刺试卷 语 文 (三)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20世纪初至今,我国乡土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教育普及率、工业农业现代化,还是 平均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准等均有显著提升。但是,乡土社会也存在一些沿袭已久的问题,如城 乡差距日益增大,某些乡风民俗中守旧落后,等等。这些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20世纪以来, 它们一直或隐或现地存在。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并将其思考融入艺术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了几代作家对重要文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其中, 作家的价值立场尤为重要。在现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乡上文学作家有基本一致的价值立场。从鲁 迅及其影响下的青年作家群,到废名、沈从文等一批作家,都相信民主与科学,积极谋求大众福祉。 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具有厚重的现实关怀和强烈的现代性诉求。 小说是乡土文学的主要文类,但直到鲁迅的小说出现后,中国小说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等 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乡上文学具有很强的魅力,是与其创作目的紧密相连的。 鲁迅在概括现代乡土文学的创作目的时说,文学“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在为 其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所作(自序)中,鲁迅称他创作这些作品的目的是“改变(国人的)精神"。 换言之,在鲁迅看来。“为人生”主要是将国人从旧文化、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对于20 世纪初期的中国而言,可谓振聋发聩,故而产生了很大影响。 坚守现代价值立场和“为人生”的创作目的,使现代乡土作家在处理文学与现实关系时,其有 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作为乡土文学传统的奠基者鲁迅提倡“睁了眼看”,反对闭着眼睛“便看见 一切圆满”。因而,其批判锋芒,不仅指向外在世界,更指向当时国人普遍的心理和意识。《狂人日 记》《药》《祝福》等小说,都是如此。细细看来,其真正意图乃在于探究阿Q 、七斤们应有的、幸 福的、合理的新生活。这也影响了许钦文、台静农等后起的优秀乡土作家。 沈从文的风格虽然与鲁迅不同,较之于鲁迅的犀利与冷静,沈从文似乎要温馨、浪漫得多,但 沈从文多次坦陈其湘西小说是在鲁迅小说的启发下创作的。温馨、浪漫只是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外衣, 这层外衣包裹的是悲痛和忧伤。《边城》中,悲剧的根源在于翠翠家一贫如洗。《长河》中,保安队 进入乡村,强征各种钱款,甚至敲诈勒索。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不温馨,也不浪漫。在本质上,他 跟鲁迅一样,直面乡土社会的种种蒙昧、落后现象,为多土社会民众应有的幸福、合理的生活而呼吁。 此后的几十年中,虽然中国社会历经种种变化,但乡土文学热却经久不衰。在一个世纪里,乡土文学一直是最热门的题材领域之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加入其中。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乡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为广大农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中国当代乡上文学作家需继承现代乡土文 学传统,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为人生”的创作目的和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出真实反映 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发展变迁和新时代农民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余荣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有着反映乡土文学作家对整个社会问题深入思考的传统。 B .鲁迅等作家的创作有现实关怀,因此他们相信民主与科学,为大众谋福社。 C .现代乡土作家直面现实的缺憾和不足,揭出病苦成为他们创作的最終目的。 D .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作家要秉承“为人生”的创作目的,为新时代创作讴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 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 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 项,“整个社会问题”错,原文是“但是,乡土社会也存 在一些沿袭已久的问题……这些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 作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将其思考融入艺术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 统”,可见乡土文学针对的是乡土社会。B 项,该项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文中是“从鲁迅及其影响 下的青年作家群,到废名、沈从文等一批作家,都相信民主与科学,积极谋求大众福祉。因此,他 们的文学创作具有厚重的现实关怀和强烈的现代性诉求”。C 项,“揭出病苦成为他们创作的最终目 的”错。文中“细细看来,其真正意图在于……优秀乡土作家”。故选D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先揭出问题,然后从秉承为人生的创作目的和坚持现实主义精神角度论证。 B .文章使用大量例子进行论证,不仅增强了说服力,也使读者对乡土文学认识更具体。 C .文章引用鲁迅《呐喊·自序》中的话,论证乡土文学以“为人生”为创作目的的影响。 D .文章结尾谈到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论证更有现实意义。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此卷只装订不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重点高中】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理综物理 Word版含答案

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小 B.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在一条直线上 C. 学校餐厅的吊扇在工作时向下推压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向上的推力,减轻了吊杆对吊扇的拉力,所以,即使吊杆略有松动也是安全的。 D. 用弹簧连接两个小球A 和B ,其中弹簧对A 的弹力和弹簧对B 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 挂于O 点,如图所示。用力F 拉小球b ,使两个小球都处于 静止状态,且细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60°,则 F 的最小值为 A . 3 mg/3 B .3mg C . 3 mg/2 D .mg/2 16.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 、BC 两段,且1.5AB=BC .小物块P (可视为质点) 与AB 、BC 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 由静止开始从A 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 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 .tanθ= 5 3221μμ+ B .tanθ= 2μ1+μ2 3 C .tanθ=2μ1-μ2 D .tanθ=2μ2-μ1 17.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球A 带电液滴不断地从静止开始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液滴到达A 球后将电荷 量全部传给A 球,设前一液滴到达A 球后,后一液滴才开始下落,不计B 点未下落的带电液滴对已下落液滴的影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第一滴液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后液滴做变加速运动,都能到达A 球 B .当液滴下落到重力等于电场力位置时,开始做匀速运动 C .能够下落到A 球的所有液滴下落过程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不相等 D .所有液滴下落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 18.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试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 图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

一位高考状元超完美复习计划表!不容错过!

一位高考状元超完美复习计划表!不容错过! 状元学习时间表 ●6:00-7:30 对于高三的我们来讲,睡懒觉这一年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了,一日之际在于晨,这个时候是头脑最清醒且体力最充沛的时间,也是学习和锻炼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安排全所有功课的全面复习,尤其是记忆力的课程(比如英语单词、文科类科目等)。同时,高考不光是脑力的竞争,也是体力的坚持,所以在一周的时间里大家一定要给自己两三天锻炼的时间,身体锻炼一定不能少,半个小时即可,锻炼的时候可以听一些励志歌曲等,为一天的学习打好基础。 ●7:30-8:00 早餐时间,专心吃饭,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足够了。 ●8:00-9:00 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时候人的耐力是最好的,是可以接受一些“考验”,所以像逻辑性的、难度大的课程可安排在这个时间。比如数学。 ●9:00-11:00 这个时间段的短期记忆力效果比较好,对于即将要考核的东西可以进行“突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00-12:00 接近午饭时间,一上午的复习容易产生疲劳,这个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练习题复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12:00-13:00 午饭时间,可以听一些轻音乐来舒缓紧张了一上午的神经,让脑子进行一定的休息。 ●13:00-14:00 这个时间段容易出现饭后疲劳,所以建议稍作休息调整下,如果要午睡的话,半小时就差不多了。 ●15:00-16:00 这个时间段的长期记忆效果最好,可安排记忆一些需要永久记忆的东西。 ●17:00-18:00 这段时间适合做一些复杂的计算和费劲的功课。 ●19:00点左右晚饭时间,也是休息时间,让脑子得到一定要休息。 晚饭后,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复习,可以语数外文理科交替安排复习。晚上定时睡觉,必须赶在12点之前休息,养成一个好习惯,晚上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的充沛精力和状态。 以上这个高三学霸的学习时间表,仅供大家参考哟,大家没有必要完全照搬,毕竟这上面的很多时间我们还要上课,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一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状元复习计划表 我把高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

(完整版)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 2017 年 12 月 13 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Al 27、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 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 .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效应 T 细胞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 e 为感受器, a 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 芒硝晶体 (Na2 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NA ?—A—T—G—C —??—— —— RNA U A C G —?甲 () A — P~P~P A C12H 22O11 乙丙丁 A.CO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则 2CO (g)2CO(g)+O 2 (g)H=+283.0 kJ/mol 2 B.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 ,则 H2SO4和 Ba(OH) 2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 已知: H- H 键的键能为a kJ/mol , Cl - Cl 键的键能为 b kJ/mol, H- 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 ,则 生成 1 mol HCl 放出的能量为 (a+b-2c)/2 kJ A.甲图中共有 5 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 2O+4e-4OH -

(全国Ⅰ卷)2020届高考语文百日冲刺金卷(三)[含答案]

(全国Ⅰ卷)2020届高考语文百日冲刺金卷(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让世界知道中华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回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无疑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众多杰出思想家,提出了中华文化的若干基本主张。在诸多主张之中,对个人与他人关系问题的探讨当属最重要的。老子的《道德经》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最终形成“为而不争”的主张。这样的主张把个人和他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反映了在中华文明形成早期我们的先哲思考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孔子同老子相呼应,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把自己和他人合为一体,设身处地去思考人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如何同他人和谐共生,这就是孔子的仁学。作为孔子的后学,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礼记》中有很经典的一句话:“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这句话是说凡事要尊重别人,把他人摆在第一位,一个社会若能做到“先人后己”,那么礼让和谐就会蔚然成风。同样的思想还见于《尚书》,该书《大禹谟》一篇记载上古君臣治国之道,主张多方听取意见,甚至可以“舍己从人”。 中华文化始终把人作为探究的核心,而这个“人”并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更主要的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正是在追求人己和谐共生的历史演进中,人们不断完善自我,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先人后己”的传统美德。此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舍己为人”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追求。可见,中华文化是把个人和他人融为一体、追求人己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的文化。 一些西方学者以“为己”一词为依据,认为中华文化是利己文化,这显然是对中国古代

重庆市渝西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试题理科试卷

渝西中学校高2020级高三下 数学试题(理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 1.若集合M ={x |x <3},N ={x |x 2>4},则M ∩N =( ) A .(﹣2,3) B .(﹣∞,﹣2) C .(2,3) D .(﹣∞,﹣2)∪(2,3) 2.设z =i +(2﹣i )2,则z =( ) A .3+3i B .3﹣3i C .5+3i D .5﹣3i 3.已知抛物线C :x 2=2py (p >0)的准线l 平分圆M :(x +2)2+(y +3)2=4的周长,则p =( ) A .2 B .3 C .6 D .3 4.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是S n ,a 2=﹣2,a 5=﹣16,则S 6=( ) A .﹣63 B .63 C .﹣31 D .31 5.已知向量a → =(3,1),b → =(m ,m +2),c → =(m ,3),若a →∥b → ,则b → ?c → =( ) A .﹣12 B .﹣6 C .6 D .3 6.已知直线a ∥平面α,则“平面α⊥平面β”是“直线a ⊥平面β”的(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如图,在△ABC 中,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且AD ?????? =xAB ?????? +yAC ????? ,则1 x +4 y 的最小值 为( ) A .3 B .4 C .5 D .9 8.“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历法的一种传统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地支又与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对应,“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两者按干支顺序相配,组成了干支纪年法,其相配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癸未;甲申、乙酉、丙戌……癸巳;……,共得到60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无穷无尽.2020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庚子年,那么2086年出生的孩子属相为( ) A .猴 B .马 C .羊 D .鸡

历年高考状元经验之谈

历年高考状元经验之谈 2006年广西普通高考理科状元——广西柳州高级中学陈亚玲 第一、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步伐。 老师说到哪里就要跟到哪里,她们得建议与指导很重要,特别就是新课程与考后得讲评、当然我也知道很多同学会在老师上复习课得时候写自己得作业,原则上提倡这样做,但就是各人有各人得学习方法吧。还有,一般来说,老师会在每学期开学时公布整学期得教学安排,以方便同学们预习与复习,所以我们还要了解老师一周得教学计划,细致掌握复习课每课时得重点,然后整理笔记。在考后得讲评课上,要注意老师给我们指出得问题,诸如容易忽略得知识点、重复题型得处理、考场心态以及各种特殊考点得解决办法等,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反思。 另外,一定要相信我们得老师、我并不就是怀疑同学们得能力,但就是,比起老师来说,我们仍然相差太多太多,因为我们一般只能经历一次高考,可她们大都已经身经百战了、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赢得我们得十二分得尊重与信任、更何况她们得内涵,她们得学识,她们对问题得分析力度,在现阶段应该远在我们之上、这就就是说,坚定不移跟好老师得步伐对于我们得成功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把握自习时间,提高效率,快乐学习。 要知道,每个人得学习时间都相差无几,其实,成绩得差距就差在效率上、进入高三后,由于课业繁重,自习课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自习课得每一分甚至每一秒钟,达到效率取胜得目得、 我认为,分时间段自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首先,要有一块手表;其次,把四十分钟分段,好两个二十分钟或四个十分钟,这要按情况来定;然后把任务分配到每个时间段里,并明确得写在纸上,每完成一个就在其后画一张笑脸,及时勉励自己、如果一整天状态都极好,就奖励自己——晚饭与同学去嘬一顿。快乐学习,适当得奖励,可就是“炼狱高三”得润滑剂啊、如果计划实在完不成,就适当调整一下,并且在不断得调整之中找到适合自己得任务量与与之相对应得时间、这样效率也会提高、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绝对不提倡开夜车、或者这么说,您多熬那几分钟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少熬那几分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与其剥削自己得睡眠时间来做无用功,不如养足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吃好,睡好,才能学得好! 第三、适当调整心态。 高三就是个心浮气躁得阶段、您会认为自己很多都懂了,但就是似乎有很多又就是不懂得、一考得不好,就会心烦,觉得前途一片黑暗;一考得好,又觉得自己似乎该掌握得都掌握了,还有那几个月怎么熬啊、记得当初我保送北京大学以后,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坐在教室里有什么意义。在课堂上想瞧大学得书籍,总觉得不能融入群体而瞧不去,又没耐心认真听老师讲课。考试成绩不算差,但也好不到哪里去。3、4月份基本上过得就是混混沌沌得日子,没有目标并为之奋斗得生活就是黑暗得。眼瞧这么下去也不就是办法,虚度光阴啊,于就是我经常找我得班主任与校长谈话,具体谈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就是从谈话中获得得思维清晰,豁然开朗就是我最大得财富,突然间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明白自己得路应该怎样走、那种心情得愉悦与平与在我5月份认真复习起了决定性得作用。

2020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2)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引起人类恐慌,主要是外泄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侵袭生物体分子后会形成自由基,进而损害蛋白质、DNA以及细胞膜等。下列有关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B. DNA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 C.磷脂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正确的叙述是 A.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都要经过衰老和坏死的过程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 C.有丝分裂是所有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数目的唯一方式 D.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正确叙述有几项: ①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个体的保存②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③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④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A.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 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 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和向光生长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顶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 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5.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萨克斯通过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 C.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6.以下图示分别是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示中的染色体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其中,假设和推论与图示相符的是()

全国Ⅰ卷2020届高考数学百日冲刺金卷三文[含答案]

(全国Ⅰ卷)2020届高考数学百日冲刺金卷(三)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5.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2x>2},B={y|y=x2,x∈R},则( R eA)∩B= (A)[0,1) (B)(0,2) (C)(-∞,1] (D)[0,1] (2)已知i是虚数单位,z(1-1 2 i)= 1 2 i,则复数z所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O为坐标原点,椭圆C: 22 22 1(0) x y a b a b +=>>,过右焦点F的直线l⊥x轴,交椭 圆C于A,B两点,且△AOB为直角三角形,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A. 15 -+ B. 13 -+ C. 1 2 D. 15 -- (4)如图,长方形内部的阴影部分为六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顶点连接组成的图形T,在长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T的概率是 A.1 8 B. 1 4 C. 1 2 D. 2 3 (5)在△ABC中,AB=3,AC=4,D为BC上一点,且BC=3BD,AD=2,则BC的长为 4242 42

(6)已知f(x)=asin2x +bcos2x 的最大值为f(12π)=4,将f(x)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 (A)y =4sin(2x +3π) (B)y =4sin(x +3π) (C)y =4sin(12x +3 π) (D)y =4sin(4x +3 π) (7)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233π- B.223π- C.23π D.413 π- (7)函数f(x)=(x 2-2|x|)e |x|的图象大致为 (9)已知a>b>0,ab =1,设x = 2a b ,y =log 2(a +b),z =a +1b ,则log x 2x ,log y 2y ,log z 2z 的大小关系为 (A)log x 2x>log y 2y>log z 2z (B)log y 2y>log z 2z>log x 2x (C)log x 2x>log z 2z>log y 2y (D)log y 2y>log x 2x>log z 2z (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2020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2020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细胞分化会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的慢 2“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是以外源DNA或mRNA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质以细胞提取物为条件合成蛋白质的体外基因表达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以外源DNA为模板,该系统具备完成转录和翻译的能力 B.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 C.为了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的数量,应适当添加RNA酶 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该系统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 3.下图是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甲中,切断②,刺激④,不会发生反射,但⑤有反应 B.在图甲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的方向一致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与新冠病毒COVID-19,一种单链RNA病毒)的化学成分相似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 C. A 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5.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 B和b指导 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 品系X hB X 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二起, B纯合(X hB X hB、X hB 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B.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了B、b基因是基因重组 导致的 C.果蝇的眼形由野生正常眼转变为棒眼可能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 的

2020年高考英语考前45天大冲刺卷三[含答案]

2020年高考英语考前45天大冲刺卷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 本次训练无听力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About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magazine offers a fresh new look for today’s kids! Each issue (期) is jam-packed with great stories about wildlife, adventures, other kids, animals, sports, science, technology, wonderful places in the world, popular culture, and more cool stuff—all designed to keep kids reading, thinking, learning and having fun! For ages 6-12. Every edition of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contains a superb combination of photos, fun facts, and articles presented in a cheery style, making it perfect for keeping kids’ attention. Your children can explore ancient civilizations on one page, come face-to-face with overseas wildlife on another, and turn the next page to do projects, which are often perfect for homework. There are always plenty of gross/interesting facts about animals that your children are certain to share with you, or they can turn to the page that gives them the low-down on their favorite star. A gift subscription to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is perfect for young read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world around them. 21. How will the MagazineLine staff deal with dissatisfied purchasers? A. Give a 100% cash refund first B. Offer a 50% discount to them. C. Do everything to satisfy them. D. Allow them to cancel subscription. 22. Which description is true about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A. It is a perfect gift for readers. B. It adds to kids’ homework. C. It is cheaper to be bought on the newsstand. D. It refers to many fields. 23. Who is the article mainly intended for? A. Children. B. Parents. C. Teachers. D. Managers. B Laura Sides was a psychology maj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in 2004. She first noticed signs of her dad’s developing dementia(痴呆) when she moved to Nottingham. She said, “Dad was a doctor, so he knew exactly what had happened to him, but people try to hide it when they are ill. Then, I came home for my 21st birthday and arranged to meet him, but he never showed up as he’d forgotten. That’s when I knew something serious had happened.” So, aged 21, she decided to leave university and look after him herself. She lived close by, popping in every day to make sure he was eating, and that the house was tidy, before heading off to her work. Besides challenging moments, there was a time when looking after her dad was a pure joy. “We’d wake up, I’d ask what he wanted to do t hat day, and however ridiculous the adventure is, off we’d go.” Sadly, in 2009, 5 years later, Laura lost her father. Before he died, Laura went to a hospital appointment with him, where doctors mentioned that his form of Alzheimer’s disease was genetic meaning there was a fifty-fifty chance that she had inherited it. For several years Laura agonised over whether to be tested, finally finding out in August 2017 that she has the APP gene, meaning that, like him, she will develop the condition within a decade. 100%Satisfaction Guarantee Your purchase of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is backed by our 100% satisfaction guarantee. If you (or your recipient) are not completely satisfied with your magazine, let us know and we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make it right—even a 100%cash refund(退款) if you choo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