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时间联系

中国与世界时间联系
中国与世界时间联系

世界史和中国史时间联系表

时间段中国史世界史

史前距今10000年前后

~距今约7000年

我国原始农耕起源,形

成南稻北粟格局

距今约5000年~

距今4000年

中华大地文明起源呈

满天星斗状

前30世纪

前3500年象形文字

约前3500年~

约前3100年

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建立(两

河流域),楔形文字产生

约前3100年埃及国家统一,第一王朝建立

前21世纪前期禹传子,启建立夏朝

前18世纪前1792年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即位前16世纪末1600年汤伐桀灭夏,建立商朝

前14世纪~前6世纪

约前14世纪

雅利安人出现在印度河中

上游地区

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商朝

前8世纪古

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前8世纪中

罗马建城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前770~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

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8年雅典的克里斯蒂尼改革

前6世纪佛教创立

前5世纪希

前451~前450 罗马“十二铜表法”颁布

前443~前429 雅典的“伯利克里时代”

前4世纪上半叶

前3世纪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

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前206~前202

楚汉战争

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前2世纪~公元前后前140~87 汉武帝在位,西汉王朝达到鼎盛

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1世纪9年王莽登基,建立新朝1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形成25年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

2世纪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3世纪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

212年“公民法”“万民法”统一220年

曹丕废献帝,建立魏国,史称

“曹魏”,东汉灭亡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

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史称“孙

吴”或“东吴”

三国鼎立格局最终形成

4世纪~6世纪

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420~589

宋、齐、梁、陈四朝在南方相继更

替,历史上合称“南朝”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古代史终结,

进入中世纪

439~581

北魏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

与西魏、北齐与北周,历史上

合称为“北朝”

581年杨坚篡周称帝,建立隋朝

589年隋灭南朝陈,统一全国

7世纪~8世纪

618年

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7世纪初伊斯兰教成立

626~649

唐太宗在位期间,史称“贞观

之治”

661年

阿拉

伯帝

661~

1258

622年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

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713~741

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臻于鼎

盛,史称“开元盛世”

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实施采邑改革

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

10世纪907年

朱温废唐自立,建立后梁,五

代开始

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960年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废后周

自立,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史称北宋,五代结束

11世纪

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基本确立

11世纪西欧中世纪城市复兴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1070年王安石变法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史称西夏

12世纪

1115年 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

阿拉伯帝国 661~ 1258

1125年

金灭辽

1127年

金军攻入开封,虏宋徽宗、钦宗及后妃贵戚等北撤,史称“靖康之变” 北宋亡。

赵构于南京继位,是为宋高宗,延续宋朝政权,史称南宋

1141年 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宋金长期对峙 13世纪

1206年

蒙古国建立,铁木真称成吉思汗

1258年 蒙古攻陷阿拉伯 1265年

英国第一次召集议会

1271年

忽必烈建立元朝

1275年 马可波罗到达元上都(内蒙古) 1279年

元军攻破厓山,南宋灭亡。元统一全国

1299年

奥斯曼人立国 毕昇创制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传播交流巨大影响 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4世纪

1302年

西欧发

法国第一次召开三级会议

1309年

阿维尼翁之囚

1337 英

法百

1368年

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明军北上攻元,元朝灭亡。 1377 15~16世纪

1453

1488年

葡萄牙人迪亚士航抵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抵达美洲,开辟欧美航路

1497~1498 葡萄牙人达伽马航抵印度,开辟欧亚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在德国开始宗

教改革 1519~1522

葡萄牙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1547年

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建立

1583年

利玛窦抵达广东肇庆,建立教堂,开始传教。

17~18世纪

1603年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建立

日本德川幕府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

1627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金清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3年李自成建立政权,次年定国号大顺

1644年

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吴三桂联络清军击败李自成,清军入

关,进占北京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

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俄国彼得一世亲政,开始

改革

1764年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

妮纺纱机

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

1776.7.4

美国《独立宣言》发表,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82年瓦特研制成“万能蒸汽机”

1789.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89.8

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人权

宣言》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9世纪

1804年

《法国民法典》颁布。

拿破仑称帝,建拿破仑帝国

1815年拿破仑帝国崩溃

1839.6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6 英国发动对华的鸦片战争

1842.8 中英《南京条约》订立,鸦片战争结束

1843 上海开埠

1848.2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对华第二次鸦片战争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

1858年中同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

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中同英、法、

俄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2年

林肯总统颁布《宅地法》

和《解放宣言》

19世纪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8年明治维新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同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1871.3

巴黎工人起义,成立巴

黎公社;

1871.5 巴黎公社被镇压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1894.7 甲午战争爆发

1894秋孙中山在檀香山(美)创办兴中会

1895.4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

1895.5 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1898.6.11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1898.9.21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1899年美国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0世纪

1900.6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1 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

1901.10 英日同盟

1901.9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德日意奥

西荷比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5.8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1904~1905 日俄战争

1907 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1911.10.10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2.1.1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3.7

革命党人兴兵讨袁,掀起“二次

革命”,不久失败

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发1915~1918

新文化运动(1915~1917 前期)

(1917~1918后期)

1917.3 俄国二月革命

1917.11 俄国十月革命

1918.11.11 一战结束

1919.1~6

巴黎和会召开,签订

《凡尔赛和约》

1919.5.4 五四运动爆发

1920.1 国际联盟成立

1921.11~1922.2 华盛顿会议

1921.7.23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1922.12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

盟(苏联)成立

1924.1

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5.10 (一战)洛迦诺会议1926.7 北伐战争开始

1927.4.12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1927.7.15 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七一五”政变

1927.8.1 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

20世纪

1927.9

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后创

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9.10.24 美国黑色星期四,世界经济危机1931.9.18 日本蓄意侵华,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1.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

江西瑞金成立

1933.1 希特勒上台,出任德国总理1933.4

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

币制改革

1934.10 第五次反“围剿”实力,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

德国重建空军,宣布实行普遍义

务兵役制

1935.1 遵义会议张开

1935.12.9 一二?九运动爆发

1936年

日本“二二六事变”

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德日签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10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

师,长征胜利结束

1936.12.12 西安事变

1937.7.7 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1937.11

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形成1937.12 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12.13)

1938.4 台儿庄战役胜利

1938.9

德国吞并奥地利

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1938.10 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9.8 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9.1 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1940.6 法国败降

1940.8 德国空袭英国,“不列颠之战”开始

1940.9 德意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1941.6.22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开始

1941.8 美英发布《大西洋宪章》

1941.12.7 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2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2.6 中途岛海战

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9 意大利投降

1943.11~12

开罗会议,中美英签署《开罗宣

言》;德黑兰会议

20世纪

1944.6 盟军诺曼底登陆

1944.7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1945.2 雅尔塔会议1945.4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1945.5.8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1945.7 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成功

1945.7~8 波茨坦会议,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8.6/8.9 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1945.8.8 苏联对日宣战

1945.8.15 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1945.10 台湾光复

1945.10.24

《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联合国成立

1946.3

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鼓吹

冷战的“铁幕演说”,冷战序幕

1946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1946.6 中国内战爆发

1947.3

杜鲁门主义提出(遏苏),美苏

冷战正式开始

1947.9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成立

1947.10

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关税

与贸易总协定》

1948 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9~1949.1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

美英法等12国成立北约,苏联

和东欧成立“经互会”

1949.4 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1949.5.27 上海解放

1949.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平召开1949.9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1949.10.1

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政府成立

1949.10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1950年

1950

段1950.10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1.4

法、联邦德国等六国在

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

营条约》1951.5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行1953

美英科学家建立DNA

双螺旋结构,标志分子

生物学诞生1954.9

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5

1955.4 苏联波兰等8国成立华约29个亚非国家代表(周恩来)在万隆召开亚非会议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八大

20世纪

1957.3

法、联邦德国等6国签订《罗

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

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7.10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8 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8.5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1958.8 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决议》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

“非洲年”

1961

民主德国在柏林建柏林墙

25个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

1962 古巴导弹危机

1964

发展中国家组成“七十七国

集团”,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

秩序;美国进行越南战争1964.10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1967 西欧6国成立欧共体

1971.10 26届联合国大会回复中国权利

段1972.2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9 日本首相田中访华,中日建交

1973 美国越南战争结束

1976年

1978.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

略决策

1979.1.1 中美建交1979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

济特区设立

段1980.9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9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3 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1984.5 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1989~1990

东欧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发生

根本变化

1990 德国统一

1990.4 上海浦东开放

1991年

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1991

欧共体12过签署《欧洲联盟条

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1.12.25 苏联解体

1995.1.1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作

1997 《京都议定书》通过

20世纪

1997.7.1 香港回归,建立特别行政区1999.12.20 澳门回归,建立特别行政区

21世纪

2001.6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1.9.11 美国“九一一”事件

2001.10 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1.1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2.1.1 欧元正式启用

2003.3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003.10.15 神舟五号发射

2007.10.24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探月开始

世界史与中国史联系的作用

①研究中国史时期的国际背景

②纵横史观的答题策略,联系中外事件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资料讲解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关键字:中国;世界;相互关系;命运相连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变化意义的时代,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国家建设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筹划将具有愈来愈迫切的意义[1]。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 国际社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外交是全球最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从新中国外交60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第一大参照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个30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革命战争年代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确立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正式关系、定位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位置的中国外交“初级阶段”。 1949 年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立即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方针。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与苏共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对峙的双方。随之,中国的外交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朝着更加“左倾”的方向演化,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中国的怀疑和排斥的基本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政治的某些“极左”做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周恩来主持外交工作时期的稳健平和方针。必须看到,总体上逐渐偏向“左倾”的毛泽东时代,在最后阶段显现了某些积极的调整动向,尤其是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以及中美对话的开启,中国外交的钟摆再次强劲回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形象和作用仍然相当边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总体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斗争大于合作、猜忌压倒协调、对峙多于对话的关系,是“造反者”对抗“权势者”的态势[2]。

中国与世界时间联系讲解

世界史和中国史时间联系表 时间段中国史世界史 史前距今10000年前后 ~距今约7000年 我国原始农耕起源,形 成南稻北粟格局 距今约5000年~ 距今4000年 中华大地文明起源呈 满天星斗状 前30世纪 前3500年象形文字 约前3500年~ 约前3100年 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建立(两 河流域),楔形文字产生 约前3100年埃及国家统一,第一王朝建立 前21世纪前期禹传子,启建立夏朝 前18世纪前1792年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即位前16世纪末1600年汤伐桀灭夏,建立商朝 前14世纪~前6世纪 吠 陀 时 代 约前14世纪 雅利安人出现在印度河中 上游地区 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商朝 前8世纪古 代 希 腊 城 邦 制 度 开 始 形 成 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前8世纪中 叶 罗马建城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前770~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 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8年雅典的克里斯蒂尼改革 前6世纪佛教创立 前5世纪希 腊 古 典 时 期 前451~前450 罗马“十二铜表法”颁布 前443~前429 雅典的“伯利克里时代” 前4世纪上半叶 前3世纪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 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前206~前202 年 楚汉战争 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前2世纪~公元前后前140~87 汉武帝在位,西汉王朝达到鼎盛 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1世纪9年王莽登基,建立新朝1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形成25年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 2世纪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08 年第5 期社会主义研究No.5 , 2008 (总第181 期) SOCIALISM STUDIES Serial No.181 改革开放30 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赵长峰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 强, 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 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 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责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8)05-009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合作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全球视角的解读”(批准号: 07JC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长峰,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讲师。 30 年前的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 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 伟大历史航程。30 年来,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 价值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 而且也影 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胡锦涛主席在2008 年新年贺词中说, “2008 年, 对中国人民来说, 是十 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 周 年。”本文探讨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国际 形象以及国际责任的变化, 以此来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教训时郑重指 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 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 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 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 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基于这些深 刻的认识, 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 化:不仅接纳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大幅增加, 而且对 外关系的内容有了较大扩展, 从对外开放前的政治、 安全领域向经济、文化和科教领域扩展。这说明一 方面中国已放弃国际社会挑战者的角色, 主动参与 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世界也开始以积极的姿态与中 国展开接触和对话。但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的 制约, 对外开放初期我们还没有“全面融入”的国际

当代中国与世界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与世界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关键词:世界中国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过去几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充分地验证了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判断。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角度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互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相互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入。可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未来。 (一).当今世界的变化 纵观当今世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也越来越深入。冷战时期,世界被一堵堵有形和无形的墙隔离着,即使鸡犬相闻,也仿佛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和苏联互为最大邻国,拥有世界最长的共同边界,但是相互人员往来稀少,60年代贸易额一度连5000万美元都不到。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两国贸易额最低时不足1亿美元。如今,世界则被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连接着。世界日益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据称,互联网连着全球40亿人口和500亿台电子设备,每年发送90万亿封电子邮件,进行着2万亿笔电子交易。人们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一上网,就感觉“天涯若比邻”。联系和交往的密切也使得各国的利益更加交融交汇,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为什么华尔街一生病,全世界都跟着吃药,为什么整个欧洲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全力帮助希腊克服债务危机,为什么各国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扩散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再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别无选择。必须抛弃你上我下的“翘翘板”思维,必须停止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必须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国家关系。总之,相互依存是当前国际关系与冷战时期的最根本区别,也将决定今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方向。 (二).中国与世界关系 回首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加快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印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根本性变化,但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及分期!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也称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又分为和谈阶段,战争阶段。 三、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也称土地改革时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推翻三座大山,所以这段时期亦称新民主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底)为完成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进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社会主义社会探索时期(1956——1966年前)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的开端,接下来的探索道路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探索时期特指中共八大到文革前的时期。 (4)文革时期(1966—1976)1966年由于毛泽东对当时国情的的错误估计,开始了大规模的阶级斗争,文革开始,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结束了这场内乱,文革结束。 (5)社会主义建设的徘徊时期(1976—1978)文革后,党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至今)也称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就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因此和平稳定的外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世

我国历史年代表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7000~5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5000~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公元9年西汉灭亡 东汉(25年~220年)

公元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316年) 280年西晋灭吴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960年)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镜头一: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 (走出去,购买力强劲,经济影响力) 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地位重要,未来发展预期乐观) 镜头三:中国高考前期,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发微博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得知名人士的认可) 镜头四: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援建,展现中国国际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镜头五:中国产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仍完好无损,德国网友一脸惊叹。 (制造力) 镜头六: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在绿茵场上训练,挥汗如雨。(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要付出努力) 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看了以上六个镜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今年的广州市调研考作文题目,参考了2017年全国卷作文题目的呈现形式,将大块的有故事性的材料切割成六个分镜头,与上一届高三调研考相比,难度有所降低,命题思路上完全符合《考试大纲》和的要求以及《考试说明》中出现的命题形式。 一、考生无需“尬聊”,但也勿忘关联 今年广州市高三调研考作文引导学生着眼时事,体味社会,思考现实与未来。命题老师别出心裁地将不同的材料通过六个"镜头" 展现,既创新了表现形式,又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与作文评价的方向。考生可以由浅及深地分析材料与社会现实,探讨大国形象的塑造,畅想我们国家的发展与未来。 考生面对这样多元开放的题目,有话可说的同时,也要注意到题中的" 陷阱":需要将选择的镜头形成有机关联,也就是注意揭示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现象背后的社会本质。 二、通过镜头看中国,展现思辨能力 本次广州市命题老师紧跟新高考风向,不断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在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社会中思考我国社会发展的契机。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展现我国文化自信。那么人生经历相对欠缺、缺少社会关注的考生难以写出深刻见解,也就容易拉开得分差距。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重点掌握: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员往来、对外贸 显的不同: 明朝中期以前:由于科技和生产力的局限, 世界还没有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国主要 是与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朝鲜和印度等国 开展各种形式的交往。 明朝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 民者陆续向东扩张,中国与西方的交往逐渐 增多。 对外交通 ①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 ②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 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出马 六甲海峡→经过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到 ①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地 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地。 ②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 道不断西运;汉武帝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 国及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 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两汉之际,佛教通过 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③唐朝时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 更为密切。贞观时,天竺一再遣使唐朝,送 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

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在中印文化交流中,高僧玄奘和义净起了重要作用。 ④明朝郑和下西洋曾到达印度半岛。 ⑤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时约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也得到了广泛的国际响应,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朝关系: ①汉代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汉武帝和光武帝,“三韩”之一的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秦相似,有人因此称之为“秦韩”。秦汉时,朝鲜的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及铁制生产工具等输出到朝鲜。 ②隋唐时,新罗和唐朝交往频繁,唐朝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佛学,新罗的诗歌、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新罗还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唐朝的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 ③元朝和高丽贸易密切,我国的棉纺织技术在此时传入高丽 ④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出兵,日本蓄谋已久,袭击中国运兵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⑤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抗美援朝。 与西亚的关系: ①汉朝丝绸之路通过西亚地区。97年,甘英 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② 7世纪,一位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居住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及唐朝各地。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源源运往波斯,再转销到欧洲。 ③从651年以后100多年里,大食往唐朝派使节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国,有的在唐政府任职,有的通过科举中了进士。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非洲和欧洲。④元朝时,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传到阿 拉伯,由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西亚不 断有商队、使团到大都。 ⑤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阿拉伯、伊朗等西亚 地区。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阶段特征 (1)秦汉时期: a.从范围上: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 来 b.从交往形式上: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 c.从途径来看:有官方、民间两条途径,其 中官方是主要参与者; d.从交往道路上:以陆路为主。 (2)隋唐时期: a.全面开放,影响深远。我国已经逐步形成 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 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 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 心。 b.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 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 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 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 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 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 c.陆海并举,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d.双向交流, (3)宋元时期: a.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 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 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 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 船队。 b.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 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 (4)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a.由开放转入闭关: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 治阶级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 了 b.开始抗击外国侵略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目的 ①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 外的影响,梳理大国的形象。 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 补互利。 ③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 进社会进步。 注意:作为封建王朝,开展对外交往的根本 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但我国古代开 展对外关系是与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商业为目 的、抢占殖民地和商品市场有根本区别的。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 ⑴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 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 的落后。 ⑵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 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 逆历史发展潮流者亡。 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的重要条件。 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 地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 尚友好的人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 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和平友好的交 往方式不断地传播到周边国家,并且逐步走 向世界,为亚洲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 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课后练习: 中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由开放到闭关,由 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 各题 1.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 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 是 A、《史记·食货志》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农政全书》 2.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丝茶大量出口,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开放 B、中国商品经 济发达 C、中国丝茶质优价低 D、中国经济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 3.新中国成立初,执行“另起炉灶”的外交 方针,这一方针的内容是 A、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不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D、同各国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 关系 4、汉武帝时期,对外关系的主要事件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会见三韩使者③与日本三 十多个国家通好④赐“汉委奴国王”京印⑤ 开辟水上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 ③⑤ 5、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 废除不平等条约,谋求平等的对外关系。1943 年1月,英美等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被废除 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 成部分 ②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③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 ④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 ③④ 6、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出现这种盛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7、中国开始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海道来中国 B.张骞开通了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丝绸 之路” C.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8、经由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方交 往的交通要道,它的兴衰发人深思。东汉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输出国,中国每年有1.5亿人次以上的超大旅游群体,而这场疫情让全球景点商户为中国人准备的支付二维码,成了孤独的摆设。如果说,之前中国游客略微嘈杂的声音,让他们的微笑里还夹杂着一丝无奈,那么这个时候,那种嘈杂的声音,肯定比教主的开示、比老母亲的叨唠更让他们怀念。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几乎赢得了全球所有跨国企业的青睐。这场疫情迫使几乎所有中国人集体在家宅着,让提前预备春节黄金周的外资商家们,胆战心惊应付几天后匆匆关门。如果说,之前还为黄金周疲惫不堪的接待烦心,那么这个时候,那种烦心,肯定比接下来向董事会解释财报要愉快千万倍。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王国,疫情导致的中国企业加长停摆,让诸多等待中国产品的伙伴们望眼欲穿却又束手无策。如果说之前还有人对中国商品的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进行过无端的抱怨和诋毁,那么这个时候,那种抱怨和诋毁,肯定比无故伤害自己的亲人更能让他们反省自己的贪婪和挑剔。 从方方面面来看,中国力量在这次缺位中显得更加强大、深远和不可或缺。有史以来,我们的外国朋友,头一次如此热心关注中国的一个传染病毒,就连一直嚷嚷中国威胁的大佬们,在这个时候,也抛来了温情脉脉的眼波。 凡此种种,绝非良心发现,只因需要中国。

整个世界显示了对中国的依赖,我们正以亘古未有的姿势,成为全球化的推动者。但是,形势仍然复杂,风雨之中的战略应对,是比当前困难影响更为深远的大事。 毕竟,我们所期,不止于被世界依赖。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定义中国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从备胎到双腿 对一辆车而言,干活最脏最累,从来受苦受气,却得不到半点怜惜的,就是轮胎。轮胎既不值钱,又不受待见,只因备胎太多太便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上了代工的备胎之路,只是让全世界都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代人,这个备胎不仅成了主力,更可怕的是,他已经从驱动代步工具的轮胎,进化成了汽车司机的双腿。 这恐怕才是制造领域很多方面,世界依赖中国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库克面对特朗普的各种撒泼式的要求打起了太极,始终不把苹果手机的制造搬回美国?不是库克不爱美国爱中国吧,不是库克不懂美国政治吧,更不是库克想在中国弘扬人本精神吧? 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背后都只有一个朴素的真理——利益。 坐拥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和生产基地,中国手机产业链,已经独步全球。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实际要求从选项中找出与秦汉史实不符合的选项。与欧亚非的贸易往来最初是间接的往来,史书记载的中欧最早直接往来是A项所述史实,但那属官方使节关系。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绝唱”是指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根本原因应是缺乏经济推动力,因为郑和的航海是不计经济效益的。 4.答案:C 5.答案:A 解析: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传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使罗马人得到中国的丝绸产品。从时间上判断,B、D两项与古罗马不处在同一时代。秦朝时,中国与古罗马尚未沟通联系。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解析:西汉时,在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就已开通,甘英的活动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 10.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两汉时期”。教材有述:“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D项有较大的干扰性,广州在汉朝尚未成为重要港口,洪州在今扛西南昌,不可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

11.答案:D 12.答案:C 解析:A、B两项错误,由于闭关政策的推行,对外交往受到限制。D项是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但不是整个明清时期的特点。C项才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明清时期,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同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戚继光抗倭、荷兰侵占台湾、葡萄牙侵占澳门、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等。 13.答案:B 解析:外国留学生来华是隋唐时期的现象,不是明清时期。明清时,即使有留学生来华,也不是新现象。 14.答案;B 解析:闭关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西方侵华势力的扩大,而不是为了维护国内商品市场。 15.答案:D 解析:A项干扰性较大,“殖民地化”表述不准确,应是“半殖民地化”。 16.答案:A 17.答案:A 解析:此题解题的关键是要从当时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对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影响去着手分析。因为美国是当时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外交政策的变动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很大。所以,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奉行对中国孤立遏制政策而形成的中国在外交上被动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终于开始出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 18.答案:A 19.答案:C 20.解析:C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选修论文

[摘要]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中国制造、中国市场、中国人。 引言: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前经济上政治上一度与世界隔绝的中国以开放的态度拥抱世界,到如今,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全球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经济上也与世界各国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世界对“中国制造”的爱与恨 提到今天的中国,我最先想起的一个词,就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主导地位显著加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40.1%,比1952年的17.6%增加22.5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品成为出口商品的主体,为国家换取了大量的外汇;我国财政收入的近一半来自于工业;2010年,仅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就超过9000万,解决了大量的城镇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大缓解了我国沉重的就业压力。 1、他们爱“中国制造” 中国的工业品因其物美价廉的特点,迅速在世界走俏,融入世界人民的生活。中国人以他们的勤劳和忍耐,默默地承受着极低的薪水,全球最长的平均工作时间,为世界输送价廉物美的工业品,成为了世界工厂,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美国方面的测算,廉价的中国制造近几年里为美国的消费者减少了7000亿美元的支出。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美记者新著:一年不用中国货不可能 萨拉·邦焦尔尼女士在其新著《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真实经历》出版之际撰文说,她希望她的书与那些抱怨“圣诞老人已经被外包到了红色中国”的人保持距离。英国《金融时报》9日就此刊发一书评说,作者试图以科学的态度去进行探索:在生活中有没有可能一年不用中国货。但结果是否定的。 在几乎任何一个美国人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连锁超市可以看到,标有“中国制造”的鞋帽、玩具、工艺品更是到处都是,将“中国制造”放在购物车里的美国顾客则络绎不绝。家庭主妇莎拉就对“中国制造”食品作了如此评价:“我经常买中国的食品,质量应该说很不错,一些食物味道很好,价格也很便宜。”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制造”:中国产品已经融入日本百姓日常生活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就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因此和平稳定的外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果近13亿中国人民不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就必须受到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政府主张在政治上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经济上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文化上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根本立场,准确表达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合理走向的基本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它的实质是主张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包容开放。就是主张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平等的、友好的、坦诚的对话与协商,增加各方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加强互利合作,谋求各方最大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或多赢;力求减少国与国交往过程中的分歧和矛盾,努力扩大双方的共识;承认世界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反对向其他国家强制推行自己的文明、价值和制度。它的目的是实现持久和平和世界的普遍繁荣,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不断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即依靠和平与合作消除各国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战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努力消除暴力犯罪;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逐步消除南北差别,消灭贫困,增进各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和福利,使各国人民共同地享受人类文明的进步果实;抛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合作等途径,确立民主的、公正的、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确保国际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共同应对各种挑战,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控制污染等手段,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我们党所主张建设的“和谐世界”,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如何看待现在的中美关系

如何看待现在的中美关系 【摘要】: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获得了大幅提高,中国的国际形势及外交关系变得尤为重要。中美关系是如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中美关系,是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华民族智慧的考验,也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争取一个良好国际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中美关系;国际局势;外交政策;影响问题;外交特点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就中美目前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1]。 纵观长期以来中美关系和中国的对美政策,尽管尖锐的对立时有发生,但也不乏真诚的合作。中美关系出过现多次起伏和危机,但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担负着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不可限量。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就会长期友好发展。

中国与西方历史重大事件时间表

中国的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避之战

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完整版

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经济与该国的政治有着极大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每个国家的经济都与其他国家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最直接体现在近几年的经济危机中,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波及到全世界,每个国家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那么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的经济又有着怎么样的联系呢?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一)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二)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三)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中国的周边环境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1、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持一种多少有些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欢迎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防范心理,担心从经济上受制于中国。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稳定因素,这在几年前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中已经有清晰的体现。2、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 随着中国的发展,很多周边国家对“中国威胁”感到焦虑。对此,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来缓解这方面的焦虑,包括新安全观、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建立一系列伙伴关系、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

有关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事情

有关xx 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事情 朋友你好!!当数巴基斯坦!!应该知道的,咱们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式朋友加兄弟!!例如: 在四川大地震过后,我们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在第一时间,倾全国之力给咱们无偿援助!据说,为了能让运输机能多运点物资,他们不惜拆掉上面得所有座位!有图 为证。后来巴基斯坦也发生地震,我国也是在第一时间进行援助,这两个“第一”, 正如扎尔达里所说,再次表明了巴中两国“比海深、比山高的兄弟情谊。 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中国人民献上最美好的祝福即将访华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11 日在克里姆林宫接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华小记者杂志》的联合采访,畅 谈了发展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设想,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谊。 2003年xx发生了 6."2 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去救援了。 中国每年向非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贷款),帮助他们建设非洲.比如中国在刚果河上兴建了(中国借钱给刚果投资中国施工)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三倍大) 然后现在把那个水电站的债免了. 中国每年向非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贷款),帮助他们建设非洲.比如中国在刚果河上兴建了(中国借钱给刚果投资中国施工)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三倍大) 然后现在把那个水电站的债免了.abs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的友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郑和的船队同西洋各国进行了平等的贸易。船队所到之处,大都受到热烈欢迎。如第一次远航到达占城,受到国王、臣民击鼓相迎。船队用金银宝货,丝绸和青瓷碗盘等货物,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以及珍奇异物。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郑和下西洋时,邀请各国来华访问。永乐时期,渤泥、满刺加、苏禄等国的国王、王后、使臣和商队,络绎不绝地来到中 国的南京、北京,有时随行人员达500 多人,明朝政府盛情设宴款待,还赠予许多礼物,并把他们送来的礼物陈列在文华殿里。当苏禄国王在归国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