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应急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应急预案
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应急预案

钟祥市中医院

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出现重大险情疫情时能够迅速出动人员投入到救护工作,把自然灾害引发的伤害和疾病流行降到最低程度,根据有关文件的精神,特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护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运用范围

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如严重的水灾、旱灾、火灾、风暴、地震、爆炸事故、建筑物倒塌事故、特大车祸事故、矿山塌陷事故、群体斗殴伤亡事故等。

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暴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集体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以及重大放射性物质、危险化学品丢失、泄漏事故和自然灾害引发疾病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急救领导机构与责任

1、急救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负责紧急动员全院医护人员参加急救行动,命令应急小分队和调集急救领导小组成员制定急救方案,并通过政府机关和新闻媒介向社会求助。

2、副组长由主管业务副院长担任、协助组长工作,负责急救工作的具体部署及急救方案的落实,指挥应急小分队开展急救工作,担任应急小分队队长。

3、成员由院务党务部部长、医务部部长、急诊科主任、护理部部长、供给保障部部长、药械科主任以及各临床科室主任组成,负责联络药品供应、后勤保障,协调各科,调配医务人员,制定急救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应急小分队的组成与责任

成立应急医疗小分队,队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负责紧急动员应急小分队参加急救行动,成员由急诊科主任、外科、内科、传染科医师及护士组成,负责完成急救任务。

四、急救专科的任务及急救药品、器械的准备

㈠急诊科医务人员为院前急救小分队成员,任务是及时、准确地抢救、治疗急危重病人,各临床病区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组织急救专班,负责本病区病员的抢救。

㈡急救必备物品: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表、止血带、三角巾、绷带卷、人工呼吸气囊、一次性注射器、手电筒、压舌板、消毒纱布、棉签等。

㈢必备药品:强心剂、利尿剂、呼吸兴奋剂、升压药、止血药、抗过敏药、抗惊厥药以及处理外伤的应急药品和止痛药等。

㈣急诊科必备物品包括氧气、担架、夹板、绷带、气管切开包、清创缝合包、输液用品及抢救用药。

㈤由急诊科负责准备急救药品、器材,并装箱备用,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材,应由专人保管,确保急救药品、器材足量齐全,器械完好率100%。

五、急救预案启动程序

急诊科“4120”值班人员接到急救电话或上级命令,了解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伤亡情况后,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科主任立即向院长或副院长、总值班及医务部报告,由院长调集急救小分队和全院医务人员参与急救行动。

六、报告制度

副院长首先向院长报告,院长视事故性质、程度等决定是否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七、急救预案保障措施

1、全体医疗应急小分队人员及医疗救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及其他有关急救知识,以便迅速熟练地抢救危重病人。

2、保证急救电话“4120”24小时畅通,有一辆救护车(车牌号:鄂

HB4120)24小时值班待命,必要时调用二、三线救护车或院内其他车辆。

3、急救小分队成员接到急救指令后,10分钟赶到急诊科待命,以便积极参加院前救助和接受大批伤员院内抢救。

4、后勤保障部必须保障院内抢救的水、电、物品、药品、器材的及时、足量供应。

5、院务党务部负责院外急救时的车辆保障。

6、需要消毒防疫处理时,由院领导上报卫生局请示市疾控中心协助处理。

八、有关纪律和要求

㈠实行业务副院长负责制,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应急救援救治组织、人员、药品、设施、设备常备不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接到应急指挥部通知或指令后,对于院外突发灾害性事故,急救队伍迅速进入紧急状态,小分队成员必须10分钟内赶赴现场,并落实各种应急救治药品、器械、仪器、设施、设备等。

㈡医疗小分队队员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执行队长的指令,对在抢救工作中不服从命令、执行不力、延误抢救时机以及临阵脱逃者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㈢医疗小分队必须听从应急指挥部或上级部门的统一调动,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救援现场。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模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1.1为提高XX项目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采取紧急措施,做到有效应 对,特制订本预案。 二、范围: 2.1适用范围:为XX项目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2发布范围:工程物业部、营运部。 三、名词解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在项目管理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 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 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职责: 4.1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总经办领导副组长:工程物业部负责人、营运部负责人 组员:工程物业部、营运部全体员工 非标准工作时间内由总值班经理担任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 4.2相关职责: 4.2.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并对预案 的适宜性进行审核,负责紧急状态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组织、监督工作。 4.2.2工程物业部客服组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具 体培训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4.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期间,由应急副组长担任现场总指挥, 负责对工程物业部人员及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工程物业部所属人员必 须服从总指挥的指示与命令。 4.2.4安保组负责紧急状态下现场秩序指挥、财产安全的维护。 4.2.5工程部组负责紧急状态下设备设施的临时处理、控制与恢复工作。 4.2.6客服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对客户的通知工作。 五、作业内容;

5、规程要点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5.1.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领导下,工程物业部和营运部应当建立 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由各职能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 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 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 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 5.2 信息分析通报与报告: 5.2.1物业部定期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信息,教育培训值班人员, 加强责任心,认真巡视检查各种设备。 5.2.2客服组人员在确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及时将情况报告应急 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安保组负责人。 5.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客服组及时将事故情况上报应急小组 负责人。 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方案: 5.3.1物业部行动方案: 5.3.1.1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危险性分析评估,根据专业人员有关意见和政 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及时采取防范突发事件的应对措 施。 5.3.1.2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 作,普及卫生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5.3.1.3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练, 增强全体员工和广大客户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5.3.1.4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 械的物资储备。 5.3.1.5出现突发卫生事件后,履行报告职责,主要内容包括:发生或者可 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情况;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 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发生或者可能发 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级别 范围、数量 项目 一般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 Ⅳ级,蓝色预警 较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 Ⅲ级,黄色预 警 重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 Ⅱ级,橙色预 警 特别重大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 Ⅰ级,红色预警 腺鼠疫一个县市区一 个平均潜伏期 内发病10例以 下 一个县市区连 续发病10例 以上,或流行 波及2个以上 县市区 一个市州多点 连续发病20例 以上,或流行 波及2个以上 市州 肺鼠疫、肺炭疽一个县市区一 个平均潜伏期 发病5例以下 一个县市区5 例及以上,或 疫情波及2个 以上县市区 在大、中城市发 生,或疫情波及2 个以上的省份,并 有扩散趋势 霍乱一个县市区内1 周内发病10例 以下 一个县市区一 周内发病 10~30例;或 疫情波及2个 以上县市区; 或市州以上城 市的市区近5 年来首次发生 霍乱疫情 一个市州范围 内一周内发病 31~100例 一个市州一周内 发病100例以上; 或疫情波及2个以 上市州,有扩散趋 势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一个县市区内 发生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疑似 病例 一个县市区内 发生临床诊断 或实验室确诊 病例,或2个 以上县市区发 生疑似病例 发生续发病 例,或疫情波 及2个以上市 州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一个县市区内 发现群体性不 明原因疾病扩散到2个以 上县市区 同时波及多个市 州,并有扩散趋 势,造成重大影响 群体心因性反应预防接种或学 生预防性服药 出现群体心因 性反应或不良 反应 预防接种或群 体性预防性服 药出现人员死 亡 菌种毒种丢失等鼠疫、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 肺炎、艾滋病、 霍乱、脊髓灰 质炎等菌种、 毒种丢失 发生新传染病;或 我国尚未发现的 传染病发生或传 入,并有扩散趋 势;或发现我国已 消灭的传染病。 其他 县级以上卫生 行政部门认定 的其他一般突 发公共卫生事 件 市州以上卫生 行政部门认定 的其他较大突 发公共卫生事 件 省级以上卫生 行政部门认定 的其他重大突 发公共卫生事 件 省以上卫生行政 部门认定的其他 特别重大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 级 别 范围、数量 项目 一般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 Ⅳ级,蓝色预警 较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 Ⅲ级,黄色预 警 重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 Ⅱ级,橙色预 警 特别重大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 Ⅰ级,红色预警 腺鼠疫一个县市区一 个平均潜伏期 内发病10例以 下 一个县市区连 续发病10例 以上,或流行 波及2个以上 县市区 一个市州多点 连续发病20例 以上,或流行 波及2个以上 市州 肺鼠疫、肺炭疽一个县市区一 个平均潜伏期 发病5例以下 一个县市区5 例及以上,或 疫情波及2个 以上县市区 在大、中城市发 生,或疫情波及2 个以上的省份,并 有扩散趋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及组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有关科室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7、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并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XXX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冠状病毒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冠状病毒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附件:何时启动预案及流程图)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冠状病毒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冠状病毒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协调落实学校冠状病毒预防控制各项措施。 组长:XXx (二)成立3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XXX 2.疫情监测组:XXX 3.后勤保障:XXX 把下面内容具体分解至以上各组 (二)职责: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预防与控制冠状病毒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冠状病毒事件防治工作。 1、组长:应急预案的总指挥。

2、工作小组:职责:全面落实领导小组冠状病毒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负责教职工的管理、宣传教育和防控工作。对全校防控工作定期督。 后勤保障组职责:建立健全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负责学生卫生习惯、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制度的落实。发现疫情或可疑疫情,应及时汇报学校领导小组。 疫情处置组职责:负责学校环境、卫生检查消毒;根据疫情情况,协助卫生专业人员采取相应消毒杀虫、隔离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疫情监测组职责:发现疫情或可疑疫情,应及时汇报学校领导小组,对校内发现的疑似病例,应及时指导其到医疗机构就诊;负责学校冠状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协助总务处对室内卫生消毒;疫情发生时紧急处理;做好因病缺课追查登记汇总。 上课教师职责:认真落实晨午检及因病缺课追查制度,主要负责各自年级、班级的宣传教育;卫生的检查;晨检、因病缺课的上报;教室的通风消毒及疫情出现时配合相关部门紧急处理。 二、信息报告程序 (一)报告流程: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网络直报等)向当地卫生院报告,并由疫情监测组成员负责24小时接听疫情电话,接到或者发现疫情报告时,应详细询问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发病者的症状、体征,有无死亡,疫情信息来源及报告人联系方式等基础资料,上报防控指挥办公室。疫情监测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及分析工作。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2017年崇文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组长:龙家雪 副组长:廖赤军李林屈湘庸张世明 组员:童红樱宋莎宋新华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单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对应对事件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不包括()。(3.0分) A.预警 及时 B.决策 果断 C.反应 迅速 D.依靠 自己 2.突发公共事件的最高应急管理行政是()。( 3.0分) A.国务院 B.各级省级行 政部门 C.各级卫生部 门 D.各级公安部

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与媒体沟通的‘3W原则’不包括()。(3.0分) A.告诉媒体我们知道什 么 B.告诉媒体我们什么时 候知道的 C.告诉媒体我们在哪里 知道的 D.告诉媒体我们做了什 么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善后处理不包括()。(3.0分) A.维 稳 B.奖 励 C.责 任

偿 5.对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由()。(3.0分) A.国务院 B.省级 C.县级 D.市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与媒体沟通的‘4R原则’的是()。(3.0分) A.表示对事情 的遗憾 B.表示没有责 任 C.表示赔偿 D.表示恢复 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医院与媒体沟通要遵循‘8F原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3.0分)

A.让公众知道真相 B.率先对问题作出反 应 C.不要与公众一起分 享感受 D.对外界的信息及时 反馈 8.根据相关规定,突发事件可以分为四级,即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其中最严重的是()。(3.0分) A.Ⅰ 级 B.Ⅱ 级 C.Ⅲ 级 D.Ⅳ 级 9.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0分)

A.突发 性 B.群体 性 C.多样 性 D.局部 性 1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医疗的职责不包括()。(3.0分) A.接诊、收治病人 B.做好医院现场控制 C.物资、设备保障 D.协助疾病控制人员采集 标本 多选题 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总是会有媒体记者进行相关报道,这是因为()。(4.0分))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肥东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010年4月29日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预案。 一、适用围及工作原则 (一)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县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中涉及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另行制定预案。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社会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落实各项防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及时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县人民政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围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措施果断。县人民政府和卫生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重视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和处理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学技术保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提高我校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正确应对、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制定本预。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放射损伤、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消灭传染病等达到卫生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2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标准;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5、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龙口市以外的学校; 6、因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7、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类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8、发生在学校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2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标准; 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龙口市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在龙口市地域内的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6、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样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1.1为提高XX项目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采取紧急措施, 做到有效应对, 特制订本预案。 二、范围: 2.1适用范围: 为XX项目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危害, 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 特 制定本预案。 2.2发布范围: 工程物业部、营运部。 三、名词解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指在项目管理范围内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 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的事件。

四、职责: 4.1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 总经办领导副组长: 工程物业部负责人、营运部负责人 组员: 工程物业部、营运部全体员工 非标准工作时间内由总值班经理担任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 4.2相关职责: 4.2.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 案, 并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负责紧急状态的应急准 备与响应的组织、监督工作。 4.2.2工程物业部客服组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的培训, 具体培训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4.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期间, 由应急副组长担任现 场总指挥, 负责对工程物业部人员及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 工程物业部所属人员必须服从总指挥的指示与命令。 4.2.4安保组负责紧急状态下现场秩序指挥、财产安全的维护。 4.2.5工程部组负责紧急状态下设备设施的临时处理、控制与恢复工作。 4.2.6客服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对客户的通知工作。

五、作业内容; 5、规程要点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5.1.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领导下, 工程物业部和营运 部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由各职能组 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 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 的正常运行, 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 制定监测计划, 科 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 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进行 报告。 5.2 信息分析通报与报告: 5.2.1物业部定期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信息, 教育培训 值班人员, 加强责任心, 认真巡视检查各种设备。 5.2.2客服组人员在确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 要及时将情 况报告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安保组负责人。 5.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 客服组及时将事故情况上 报应急小组负责人。 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方案: 5.3.1物业部行动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划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划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从发生原因上来分,通常可分为:生 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食物中毒事件、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出现 中毒死亡或危害、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台风、洪 涝等的突然袭击、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是针对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采取的紧急 应对措施,一级响应是最高级别的应对措施。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 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划分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 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案例.do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案例 ——欧洲“毒黄瓜”事件的应对分析一、事件回顾: 欧洲毒黄瓜事件始末 2011年5月初,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公布了第一例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所致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病例,随后德国东北部数州报告的感染人数迅速增加。5月中旬开始在德国蔓延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仍在继续扩散,死亡病例首度扩散到德国北部以外地区,截至5月31日,死亡人数增至16人,1人在瑞典,其余在德国。感染人数已超过1200人,其中373人为重症患者。此外,包括瑞典、丹麦、英国和荷兰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已报告感染病例欧洲爆发的大肠杆菌疫情截至该年6月,造成9个国家至少1500人患病,其中470人出现肾衰竭症状,至少18人死亡。 为了应对此次危机,德国联邦及地区相关卫生食品防疫部门的代表5月30日在柏林举行了紧急会议。德国卫生部长巴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局目前依然无法确定此次疫病的传染源,所以他预计新增病例还将继续上升。 不久,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欧洲疾病预防管制中心”表示,产自西班牙的黄瓜可能是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感染源之一。随后,欧洲各国纷纷停止进口并下架西班牙黄瓜。 德国汉堡卫生研究部门已宣布,除在自西班牙进口的黄瓜上发现出血性大肠杆菌之外,是否其他蔬果也带有大肠杆菌病毒,需要进一步追踪确认。因此,德国卫生部门建议民众,生吃黄瓜、西红柿和生菜沙拉,存在很大风险,建议煮熟后食用。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媒体公告,警惕德国出现的大肠杆菌疫情,表示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是种此前从未被发现过、“毒性和复制能力都更强的”大肠杆菌病毒,这可以解释为何这次欧洲疫情范围广且危害大、感染速度快“主攻”成年人;并提醒民众,该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可通过人际、食物、水和接触动物等渠道传播,民众应注意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前和入厕后。建议民众注意饮食卫生,有症状者及时就医,同时提醒民众不可滥用抗生素和止泻药,以防加重病情。 由于这种病菌对很多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使用抗生素反而会使病菌产生更大毒性,因此目前没有很好的方法治疗这一病菌感染,但德国部分医院积极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予以应对。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曾于去年用一种特殊的抗体治疗3名年幼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患者获得成功。获知这一消息后,德国汉堡、汉诺威等地的医院已开始对一些重症患者试用这种方法。 通过对涉及进口黄瓜的两家西班牙公司的调查,德国汉堡卫生当局5月31日宣布,实验室的最新化验结果显示,肆虐德国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的致病原并非西班牙进口黄瓜。 6月初,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农业部长林德曼表示,在汉堡市郊于尔森区一个有机农场的豆芽等芽苗菜样本中发现大肠杆菌,初步怀疑是疫情源头。经过检测,德国德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等多家机构表示,他们已确认豆芽等芽苗菜是造成此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的源头。 最终,尽管西班牙黄瓜“沉冤得雪”,但消费者又陷入了对芽类蔬菜的恐慌。而这轮大肠杆菌疫情暴发之初,德国卫生部门曾怀疑产自西班牙的黄瓜是疫情源头。欧洲多国随即发布对西班牙蔬菜和水果的进口禁令,招致西班牙方面的强烈抗议。西班牙环境大臣里韦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启翔幼儿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幼儿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和水平, 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 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 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

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 责任。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 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 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幼儿自备饮用水。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 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置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卫生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全区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主及科任教师 二、工作目标 (一)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校园内蔓延。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共公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三)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机构设置 (一)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基本职责:为便于及时有效、迅速控制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实际情况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并控制和有效处置。 (二)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答案

考试标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 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倒计时47:24 一、判断题(10 道) 1. 各市(地)级、要指定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没有此权力。 正确 错误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正确 错误 3. 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正确 错误 4.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 正确 错误 5. 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正确 错误 6.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传递等工作,采取统一负责的方式进行实施。 正确 错误 7.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正确 错误

8.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正确 错误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正确 错误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 A. 不变 B. 增加一倍 C. 增加两倍 D. 不享受 2.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决定。 A. 事发地政府 B. 应急办 C. 事发地有关部门 D. 国务院 3.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 1 B. 2

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突发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事件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 (一)一般突发事件:在局部地区发生,尚未引起大范围扩散或传播,没有达到重大突发事件标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件。 1.在我省发生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2.霍乱在1个县(市)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县(市),发病15~49例;或省辖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周内在1个县(市、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4.在1个县(市、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食物中毒30~99人,无死亡病例报告;或食物中毒30人以下,但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 6.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7.发生急性职业病10~49人或死亡5人以下。 8.个人全身受照剂量≥lGy且受危害人数10人以下,或个人全身受照射剂量≥、受照人员剂量之和≥20Gy的放射性突发事件。 9.其它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突发事件。 (二)重大突发事件:在较大范围内发生,出现疫情扩散,尚未达到特大突发事件标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件。 1.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继发病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省辖市。 2.霍乱在1个省辖市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省辖市,1周内发病50例及以上。 3.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县(市、区),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4.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域以外的地区。 5.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6.食物中毒人数达100人及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模版

Xxxx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背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成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由于人类不能预测新的 传染病何时出现,所以我们必须作好迎接它们的充分准备,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镇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收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 制定本预案的指导思想是:强化领导,统一指挥;明确责任,健全机制;科学预防,有效实施;畅通信息,快速反应,目的是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三、预案启动的条件: 在本镇内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站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 对事件的性质进行评估,如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县卫计委,并立即启动本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具有突发性,它是突然发生的,是突如其来的,一般来说,是不易预测的事件。例如我国一些地方发生的非典型肺炎。 2、具有公共卫生属性,它针对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它的范围包括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重大的传染病疫情是指传染病在集中的时间、集中的地点发生,导致大量的传染病病人出现,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平常的发病水平,如本辖区出现的鼠疫、霍乱和肺炭疽首发病例;连续出现2例以上的鼠疫和肺炭殖疫情;霍乱的暴发疫情。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共同临床表现患者,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如罕见传染病;新出现的传染病;群体性的或出现死亡病例的免疫接种事故;造成危害健康的水污染;也可能是群体性疾病;食源性、水源性疾病暴发。中毒是指由于吞服、吸入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所产生的有害影响。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是指,由于食物和职业原因而发生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如职业中毒和农药、鼠药或其它有毒化学品引起危害严重的急性中毒事件,另外还有因自然灾害引发的疫情和中毒事件。 3、对公众健康损害和影响要达到一定程度,即,判断一个发生了的事件是否为突发事件,除了要看其是否具备两个特征外,还要看该事件是不是属于已经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从发展的地势看,属于可能对公众健康益成严重影响的事件。突发事作您不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与一般(Ⅳ级)四级。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与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 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 l、突发事件急处理要遵循预防为土、常备不懈的方针。贳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2、院内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至少包括医疗救治组、疫情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等。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3、各有关科室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4、实行首珍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县卫生局和县卫生防疫站进行报告。 5、疫情管理组在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6、医疗救治组负责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7、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留验和医学观察。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8、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9、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10、医院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圳。 11、定期组织院内科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演练~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疫情报告规范》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此疫情报告制度。 一、报告种类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I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二、登记、报告制度:所有临床科室都要建立门诊日志~病房设立出入院登记本~检验科、放射科建立检验、放射登记本~对所有就诊、住院、检验、检查的病人进行详细的登记。内科、儿科、妇产科、皮肤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临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