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0序言

1基本结构参数计算

1.1发动机缸径和转速的计算

2热计算

2.1发动机压缩过程计算

2.2发动机膨胀过程计算

2.3压缩膨胀过程处理

2.4有效功和有效压力的求解

2.5 P-V图向P-a图转换

3活塞运动学计算

3.1活塞位移(X)

3.2活塞速度V

3.3活塞加速度a

4连杆活塞的动力计算

4.1往复惯性力质量m j的求取

4.2相关力的求解

5曲轴的设计

5.1曲轴主要尺寸的确定

5.1.1曲轴销主要尺寸的确定

5.1.2主轴颈尺寸的确定

5.1.3曲柄臂尺寸的确定

5.2校核计算

5.2.1曲轴的弯曲弯曲校核

5.2.2曲轴的扭转强度校核

6活塞设计

6.1活塞材料的选择

6.2活塞主要尺寸的确定

6.2.1活塞总高H的确定

6.2.2压缩高度H1的确定

6.2.3火力岸高度H4的确定6.2.4环带高度H3的确定

6.2.5活塞顶部厚度δ的确定6.3活塞裙部的设计

6.3.1活塞横截面形状

6.3.2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6.4活塞的质量

7活塞销的设计

7.1活塞销材料的选择

7.2活塞销与销座尺寸的确定7.3活塞销与销座的配合

7.4活塞销质量m

3

8连杆的设计

8.1连杆材料的选择

8.2连杆主要尺寸的确定

8.2.1连杆长度的确定

8.2.2连杆小头尺寸的确定8.2.3连杆大头尺寸的确定8.2.4连杆杆身尺寸的确定

9心得体会

10参考文献

65mL四冲程汽油机曲轴设计

0序言

这学期学院为我们专业开设了《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为期三周,目的在于让我们通过亲自的设计实践,全面地复习和巩固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让我们对专业课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使我们在分析、计算、设计、绘图、运用各种标准和规范、查阅各种资料以及计算机应运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课程设计的机会,了解国内外发动机的发展状况,并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此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一个设计的过程,也是我们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我们要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多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设计要求,以及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了解国内外发动机的现状,了解先进发动机的设计特点,这样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此次课程设计还为我们下学期的毕业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这次的课程设计是我们系统学习发动机设计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利用这次机会,巩固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开阔眼界,了解发动机设计知识,同时发挥自己的思维发散能力,按时保质地完成这次课程设计。

我此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65ml四冲程汽油机曲轴设计,任务有点艰巨,不过我会认真努力完成这次设计。

4

2S

D π1基本结构参数计算

一台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参数包括:缸径(D )、行程(S) 、缸数(i) 、冲程数(τ)、发动机转速(n )、活塞平均有效转速(V m )、各种参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各基本参数是可以确定的。

1.1发动机缸径和转速的计算

所给的已知条件:①平均有效压力:0.8

②活塞平均速度:V m <18 m/s ③发动机排量:V s =150ml

由排量V s =65ml ,并不是很大,所以我决定设计为摩托车的单缸四冲程发动机,缸数i=1,参见《发动机现代设计》可知,现代汽车发动机的S/D 的取值范围在0.8~1.2之间,而高速汽油机S/D 在0.8~1.0之间,所以取S/D=0.9.

根据公式:Vs=

即160ml=4

9.03D π

解得D=61mm ,S=55mm

ε:压缩比 目前国内汽油机的压缩比ε在8~10之内,选取ε=9,Va=Vc+Vs

则Va=180ml ,Vc=20ml

n :因为Vm<18m/s ,取Vm=15m/s 。

由n=

S Vm 30=3

105514

30-??=8727r/min 。 ω:角速度 根据公式30

n

π=ω,代入n=8727r/min 解得 ω=913rad/s

r :曲柄半径r=2

S

=27.5mm

l :连杆长度 由于l r =λ≥0.25,取=λ0.275,故l

r

=λ=100mm

热计算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包括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而热力学计算主要是针对于压缩行程和作功行程进行计算。

2.1发动机压缩过程计算

参阅《汽车拖拉机发动机》Page6,压缩始点的压缩(0.8~0.9)P

之间。选取压缩行程始点的压强为Pa=0.08MPa,把压缩过程简化为绝热过程,参阅《汽车拖拉机发动机》Page6,

压缩绝热指数1.28~1.35之间,选取n

1

=1.35.由《工程热力学》知识可知:绝热过程中:

P

1V

1

n1=P

2

V

2

n1.

已知初始状态Pa=0.08MPa,Va=180ml。在180ml~20ml之间取15个点,用excel计

算数据,制作表格,将数据记录在附录1中,其中可得Pa=1.55MPa。可燃混合气在气缸中到达压缩终点后,将会进行等容加热。一般情况下压力升高比λ在7~9之间,选取λ~8.则终点压力:Pc=8?1.55=12.4MPa。

2.2发动机膨胀过程计算

在作功行程开始时,活塞正处于上止点,并开始向下止点运动。同理,

作功行程也可简化为绝热过程,满足P

1V

1

n2=P

2

V

2

n2

其中n

2在1.31~1.41之间,取n

2

=1.36根据《汽车拖拉机发动机》Page8.由上可知,作功

过程始点的压力值Pc=12.4MPa,同样取15个点,根据上式求出每个点的压力值P,利用excel 中得图表功能作出P-V图(如图1)。

2.3压缩,膨胀过程处理

在现代发动机中,为了使其动力性、经济性达到最优,而采取点火提前角和排气提前

角的办法,故而应该对图1中得P-V 图进行圆整处理,从而符合实际情况,满足现代发动机要求。

从《内燃机》中可知,点火提前角的范围是20°~30°,选取点火提前角为28°,

此时V=31.8428ml ,P=0.8028MPa 。考虑实际过程与理论过程的差异,实际过程中得最大爆

发压力达不到理论值,而最大爆发压力不发生在上止点,而应该在上止点之后12°~15°。

取上止点后13°,此时实际的最大爆发压力P=

32Pc =3

4

.122?=8.267MPa 排气提前角常使用的范围是40°~80°,选取排气提前角为55°,此时V=61.69ml , P=0.08?1.0133=0.081MPa

经过上述数据处理后,可将图1理论P-V 图圆整处理为实际P-V 图。如下图2所示

2.4有效功和有效压力的求解

p-v 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即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作的指示功,所以通过数出图2的p-v 图所围的格子数就可以得出该示功图下指示功的大小。图2中p-v 图所围得格子数共220个,而每个格子的面积表示0.4J 的指示功,所以图2中所表示的发动机的指示功共为:Wi=220?0.4=8.8J 。

所以发动机的平均指示压力为:Pi=

Vs Wi =65

8

.8=1.354MPa 。 又因为Pe=Pi η?m ,而机械效率ηm 的取值范围在(0.7~0.9),由于摩托车发动机的运动速度高,机械损伤大,所以取ηm =0.8.则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为:Pe=1.354?0.8=1.08MPa ,在设计范围(0.8~1.2MPa )范围内,能达到设计要求

2.5p-v 图向p-α图转换

由于已知了曲轴转角α和活塞位移X 的关系式,又由公式V=20+4000

2X D π,

则可在excel 表格中,求取出相应转角α时对应的汽缸容积v 。每隔5°取点求(p ,v )。将计算所得相关数据记录于附录2中,并用excel 作出p-α图。

3活塞运动学计算

3.1活塞位移

由位移和曲轴转角的关系式:即

X=r[(1-cosα)+λ(1-cos2α)/4]=27.5[(1-cosα)+0.275[1-cos2α]/4]

同理,在excel中获得所取点得相关数据记录在附录3中,利用图表功能作出活塞位移X随转角α变化的曲线。曲线图线如下

3.2活塞速度V

由速度和曲轴转角的关系式:

V=rw[sinα+λ(1-cos2α)/2]=25.108[sinα+0.138(1-cos2α)]

同理,在excel中获得相关数据记录在附录4中,利用图表功能作出速度随转角α变化的变化曲线图。曲线图如下:

3.3活塞加速度

由活塞加速度和曲轴转角的关系即,

a=rw2(cosα+ λ cos2α)=22.923(cosα+0.275cos2α)

同上,在excel中获得相关数据记录在附录5中,利用图表功能作出加速度随转角α变化曲线图。曲线图型如下:

4活塞连杆的动力计算

4.1往复惯性质量m

j

的求取

m

j =m

1

+m

2

+m

3

(m

1

:活塞质量,m

2

连杆小头质量,m

3

:活塞销质量)

因为是初步计算,所以把活塞看成是薄壁圆筒来计算,所以

m 1=

4

69

.2

)

55

61

(

14

.3

552

2?

-

?

?

=0.081kg

又因为精度不高的估算,所以m

j =1.8m

1

=1.8?0.078kg=0.14kg(其中连杆小头质量为

0.013kg。则由于活塞和连杆小头的往复运动而引起的压力P

j

的大小:

P j =

2

2

j

r

m

4

D

π

ω

-

=

2

2

61

14

.3

814

5.

27

14

.0

4-

?

?

?

?

=1.135MPa

即P

j

(a)=-1.135(cosα+0.27cos2α)

可应用excel求解相关数据,记录在附录6中,并作出压力虽转角的变化曲线图7.

4.2相关分力的求解

作用在活塞销中心的力,是P

j

和Pg的合力,

即P=P

j +P

g

。把该力分解到连杆方向P

1

和垂

直于汽缸中心线方向P

n ,连杆方向的力P

1

沿

连杆传递到连杆大头,该力以同样的方向和大小作用在曲柄销上,可把P

1

分解到曲柄销

半径方向P

k 和垂直于曲柄销半径方向P

t

,其中各力在大小上满足:P=P

j

+P

g

侧压力P

n =Ptanβ连杆力P1=

β

cos

P

切向力P

t =

β

β

α

con

P)

sin(+

径向力P

k

=

β

β

α

cos

)

cos(+

P

综合应用以上关系式,求解出各力随曲轴转角α的变化曲线。用excel计算出数据收录在附录7~11中,并利用excel作出力随α的变化曲线图,分别如图8至图11。

【引入的β角是连杆和汽缸中心线方向的夹角,满足Isinβ=rsinα】

5曲轴的设计

摩托车发动机曲轴大多数采用组合式曲轴,它的曲轴销与主轴颈、曲柄臂分开制造,然后用液压压入的方法连接起来。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机件之一,它的尺寸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发动机的整体尺寸,重量和发动机的可靠性与寿命。故在设计曲轴时,必须正确选择曲轴的尺寸参数,并验证它能否达到工作条件要求。

5.1曲轴主要尺寸的确定

曲轴与活塞连杆组件和机件有密切联系,曲轴的设计不能孤立地进行。曲轴长度方向的尺寸基本上取决于缸心距。并列连杆式V型发动机的主要轴承负荷。所以,曲轴的基本尺寸大多根据发动机的总体布置来考虑。

5.1.1曲柄销尺寸的确定

由于是单缸高速的发动机,曲柄臂直径D

2

=(0.6~0.65D),取

D

2

=0.6D=0.6?61=36mm。由于曲柄销上需要安装滚针轴承,根据滚针轴承的标准,则

D

2=35mm。曲柄销长度l

2

=(0.5~0.7)D

2

,考虑到安装时连杆大头和曲柄销之间要留

有运动间隙,取l

2

=28mm。

5.1.2主轴颈尺寸的确定

(参考标准为杨连生版《内燃机设计》page195)

一般情况D

1=(0.4~0.5)D,取D

1

=0.42D=0.42?61=24.4mm。因为在主轴颈

外需安装深沟球轴承,则取D

1

=25mm,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page117,选用型

号6205的深沟球轴承。主轴颈的长度l

1=(0.4~0.6)D

1

,取l

1

=112.2mm。

5.1.3曲柄臂尺寸的确定

曲柄臂的厚度h=(0.18~0.25)D,取h=0.2D=0.2?61=12.2mm 平衡重半径ρ=(0.9~1.0)S ,取ρ=0.96?55=54mm

曲柄的半径宽度b=(0.75~1.2)D ,取b=0.81D=0.8?61=49mm

5.2校核计算

5.2.1曲轴的弯曲强度校核 圆角弯曲名义应力σn =

b

b

W M W b =

6

2

bh (b :曲柄的宽度,h :曲柄的厚度) W b =62bh =6

2.12492

?=1215.5mm 3

W b =R ki ?a

其中,a :曲柄中心到主轴颈中心的距离a=2

1l h +=22

.122.12+=12.2

R ki =

2

2221p

R K K k F F F F F +---

F k :曲柄销承受的来自连杆力中沿曲柄销半径方向的力。 由于知道,F k =4

2

D p k π=

k P 4

612

?π=2922mm 2,(由于P k 是作用在活塞头部P 的

分力)

F max k =2922P max k =2922?5.63=31996N F min k =2922P min k =-1..45?2922=-4237N

F 1k 连杆旋转质量的离心力。根据连杆大小头质量和长度的关系式,一般情况下m 1k :m 2=9:2,所以m 1k =35.349?0.013=0.159Kg F 2k :曲柄销离心力,估算m 2k =

4

85

.711202???π=0.092kg

F r :曲柄离心力,m r =0.56m 2k =0.56?0.092kg=0.0532kg F p :平衡重离心力,m p =0.5m r =0.5?0.0532=0.0266kg

F f =F 1k +F 2k +2F r -2F p =(m 1k +m 2k +m r +m p )rw 2

=(0.159+0.092+2?0.0532-0.0532)??5.279132=6973.2N R max ki =2max f

ki F F -=2

2

.697331996-=12511N

R min ki =

2

min f

k F F -=

2

2

.69734237--=-5605N

M max b =R max ki a=12511?12.2=152634N ·mm M min b =R min ki a=-5605?12.2=68381N ·mm 则max σ=

b

b W M max =5.1215152634

=125.5MPa min σ=

b

b W M min =5.121568381-=-56.25MPa a σ:圆角弯曲名义应力幅a σ=

2

min

max σσ-=90.93MPa

m σ:平均应力m σ=

2

min

max σσ+=34.67MPa

n σ=

m

k αψβεσσσσ

α

σ+-1

k σ:有效总不平均系数,k σ=1+q σ(11-σα)

q σ应力集中敏感系数,参考《内燃机设计》知:q σ=0.7 则k σ=1+0.7(1.46-1)=1.322

1-σ:曲轴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参考《内燃机设计》知;1-σ=350MPa β:强化系数,由于设计时选取的加工工艺为滚压圆角,参考《内燃机设

计》知:β=1.7

σε:绝对尺寸影响系数,参考《内燃机设计》知,σε=0.91

σψ:材料对应力循环不对称的敏感系数,参考知:σψ=0.10

n σ=

671

.341.091

.07.193

.90322.1350

?+??=4.31

[σ]=

σ

σn 1

-=

31

.4350

=81.2MPa σα:圆角弯曲形状系数,σα=

n

σσmax

=543210f f f f f σα 0σα:标准曲轴的弯曲形状系数,参考《内燃机设计》知:0σα=2.2

f 1:轴颈重叠度影响系数,参考知:f 1=1.0 f 2:曲柄宽度影响系数,参考知:f 2=0.84 f 3:曲柄销空心度影响系数,参考知:f 3=1

f 4:轴颈减重孔偏心距e 的影响系数,参考值:f 4=1

f 5:与圆角连接的曲轴销中减重孔至主轴颈的距离L 的影响系数,参考《内燃机设计》知:f 5=0.05

所以σα=2.217.11184.00.1?????=2.16

14.5816

.26

.125max ===

ασσσn MPa 满足][σσ

τ:圆角名义扭转应力 τ=

τ

W M r

W τ:曲柄销抗弯断面系数W τ=

33

332

420732

23532

mm mm D =?=

ππ

M τ:曲柄销圆角所受扭矩 M τ=M τ-R ti r=(F t -R ti )r F t :曲柄销承受的来自连杆力中沿曲柄销半径切向的力。 由前知F t =

4

2T

P D π(P t 是作用在活塞头部P 的分力)

F max t =

N P D P t t 3.189965.029*******

max 2

max =?==π

F min t =

N D P t 2.1753)61.0(29224

2

min -=-?=π

R ti :主轴颈受到的只做支反力,对于对称结构的曲轴R ti =2

t

F 所以M max t =·3.261152

5

.273.18992max N r F t =?=mm F tmin =

=2

r

tmin F ·7.241032

5

.27753.21-N =?mm MPa W M 20.642073.26115max max ===τττ 73.54207

7

.24103min min -=-==τττW M MPa 97.5273.520.62min

max =+=

-=

τττα MPa m 54.02

73

.520.62min max =-=+=τττ n m

k τψβεστττ

α

ττ+=

-1

1-τ:材料扭转疲劳极限,参考《内燃机设计》知:MPa 2001=-τ

K τ:有效总不均匀系数。224.11-32.17.01)1(11=?+=-+=)(则τταK q K t t q τ:应力集中敏感系数,参考知q τ=0.7

1τα:内圆角半径过小引起的固有应力集中系数,参考知32.11=τα

β:强化系数,参考知7.1=β

r ε:尺寸系数,参考知r ε=0.89

r ψ:材料对应力循环不对称的敏感系数05.0r =ψ

n =

τ18.4154

.005.089

.07.197

.5224.1200

m

r

1

-=?+??=

+τψβεσττα

τK

43210n

max

ψψψψατταατττ==

:圆角扭转形状系数 0τα:轴线对称之阶梯轴的扭转形状参数,查考《内燃机设计》知3.10=τα 1ψ:曲柄宽度影响系数,参考知:1ψ=1.57 2ψ:曲柄厚度影响系数,参考知:2ψ=1.26

3ψ:曲颈重叠度影响系数,参考知:3ψ=0.89 4ψ:轴颈空心偏置距影响系数,参考知:0.14=ψ

23.20.189.026.157.13.1=????=τα

a 78.223.220.6max n MP ===

ταττ [τ]=a 85.418

.41200

n 1-MP ==ττ 满足][n ττ<,该曲轴能达到设计使用的性能要求

6活塞的设计

6.1活塞材料的选择

选取共晶铝硅合金作为本次设计的活塞材料,采取锻造的方式制造活塞,其密度为

ρ=2.69g/cm 3

6.2活塞主要尺寸的确定 6.2.1活塞总高H 的确定

H 的总设计原则是尽可能取得 小些,这样可以减少往复运动质量并 降低发动机的高度。四冲程汽油机 H=(0.8~1.0)D 。 取H=0.9D=0.9?61=55mm

6.2.2压缩高度H 1的确定

压缩高度H 1决定活塞销的位置。 H 1由活力岸高度H 4、环带高度H 3以及

上郡尺寸三部分组成。在保证尽量缩短H 1,四行程发动机活塞压缩高度H1=(0.45~0.57)D 。取H 1=0.5D=30.5mm

6.2.3活力岸高度H 4的确定

活力岸高度H 4决定了第一道环的位置以及热负荷。

四行程汽油机:H 4=(0.07~0.10)D 。取H 4=0.08D=0.08?61=4.9mm

6.2.4环带高度H 3的确定

环带高度H 3取决于活塞环的数目、活塞环的轴向高度c 以及环岸高度b 。

活塞环数取决于密封的要求,目前四冲程发动机通常采用两道气环和一道油环。环的轴向高度应尽可能减小,这样可以减少摩擦损失,一般情况下,气环的轴向高度

为2~3mm,油环的轴向高度为4~5mm。取气环的轴向高度C

1=C

2

=2mm,油环的轴向高度

C

3

=4mm。

环岸的高度b要求用足够的强度,一般情况下,第一环岸b

1=(1.5~2.5)C

1

,b

2

=

(1~2)C

2。取第一环岸b

1

=1.5C

1

=1.5?2mm=3mm,第二环岸b2=1.25C2=1.25?2mm=2.5mm。

所以环带高度H

3=C

1

+b

1

+C

2

+b

2

+C

3

=(22

?+3+2.5+4)mm=13.5mm

6.2.5活塞顶部厚度δ的确定

活塞顶部厚度应根据活塞顶部的应力、刚度以及散热要求来决定。δ=(0.06~0.1)D,四行程机δ值大多数取下限。取42

61

07

.0

07

.0=

?

=

=D

δmm

6.3活塞裙部的设计

活塞裙部是指活塞头部最低一个环槽一下的那部分活塞。活塞裙部结构设计中得基本思想,是如何在发动机不同工况下如何保持它与气缸间有最合适的间隙。

6.3.1活塞横截面形状

为了使活塞在工作时,活塞裙部能接近正圆形与气缸相适应,应将活塞裙部的横截面设计成椭圆形,并使其长轴与活塞销孔轴线垂直。

常用的椭圆规律有:单椭圆规律和双椭圆规律。

其中,单椭圆规律的活塞裙部形状,可以按设计,e=(D-d)(1-cos2θ)/4

E表示裙部削薄量;D-d=?,表示活塞裙部的椭圆度。

椭圆度的具体数值在不同的发动机中很不相同,平均每100mm缸径在0.3~0.5mm之间。在此选取单椭圆规律来设计活塞的裙部形状,取?=0.24mm

6.3.2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

活塞各部分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活塞顶部的间隙和垂直于销孔方向的裙部间隙。减少活塞顶部的间隙可以降低活塞头部及第一环的热负荷,减少裙部的间隙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噪声。

活塞顶部间隙:共晶铝硅合金约为0.006D,取0.366mm;

活塞裙部间隙:共晶铝硅合金约为0.0014D,取0.084mm

6.4活塞质量

活塞质量m p由活塞顶部质量m

1和活塞裙部质量m

2

两部分构成。

取活塞顶部壁厚为10mm,则活塞顶部的质量为:

m 1=g

H

H

d

D

D

26

.

79

)

88

.4

5.

13

(

4000

)

41

61

(

69

.2

)

(

4

]

)

(

[2

2

4

3

2

2

=

+

?

-

?

?

=

+

-

ρπ

取活塞裙部壁厚为4mm,则活塞裙部的质量为:

m

2=g

H

D

D

75

.

68

7.

35

4000

)

53

61

(

69

.2

4

]

)8

(

[2

2

2

2

2

=

?

-

?

?

=

-

ρπ

所以总得活塞质量为m

p =m

1

+m

2

=79.26+68.75=148.01g

7活塞销的设计

活塞销在设计时应尽量满足下列要求:

(1)在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具有最小的质量;

(2)外表面耐磨,而内部冲击韧性好;

(3)具有足够的承压面积。

此外,活塞销座与顶部间应设置将强筋,以减少活塞裙部的变形。将强筋多采用双筋支撑,双筋支撑角等于连杆的最大摇摆角。

7.1活塞销材料的选择

活塞销的材料一般为低碳合金钢,在此选取20Cr,密度ρ=7.83g/cm3

7.2活塞销与销座尺寸的确定

(尺寸参考标准为杨连生版《内燃机设计》page318)

活塞销座在裙部的位置一般为H

2=(0.45~0.65)D,取H

2

=0.50D=0.561

?=30mm

活塞销外径d

1/D=?的范围是0.25~0.30,取?=0.28,则d

1

=0.28mm

47

.

16

61=

?.活

塞销外径d

1也为连杆小头孔内径d

1

活塞销内径d

2=(0.65~0.75)d

1

,取d

2

=0.7d

1

=0.7mm

55

.

11

5.

16=

?

活塞销长度l=(0.70~0.85)D,取l=0.75D=0.75?61=45.75mm

7.3活塞销与销座的配合

此处选用全浮式活塞销。全浮式活塞销结构中,活塞销在工作状态与销座孔和连杆小头衬套之间都是间隙。全浮式活塞销两端由装在销座孔中得活塞销挡圈定位。活塞销挡圈与销之间有0.13~0.25mm的轴向间隙。活塞销挡圈槽底径对销孔轴线的圆跳动

不大于0.30mm 。

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衬套之间的间隙以及活塞销与销座孔之间的间隙(0.0003~0.0005)d 1范围内。一般汽油机在0.0025~0.0075mm 之间。全浮式活塞销在装配时,应把活塞加热到一定的温度(70°~80°C )然后推入活塞销孔中,以免销孔这一精加工表面。

7.4活塞销质量m 3

活塞销的质量为:m 3=g l d d 60.2875.334000

)

55.1147.16(83.74

)

(222221=?-?

=-ππρ

8连杆的设计

连杆主要承受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交变载荷。因此必须保证连杆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强度。

8.1连杆材料的选择

连杆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在此选用45号钢,密度ρ=7.85g/cm 3

8.2连杆主要尺寸的确定

由于曲柄半径r=27.5mm ,已选取275.0=λ 所以连杆长度:l=

mm r

100275

.05

.27==

λ

8.2.2连杆小头尺寸的确定

(数据参考标准为杨连生版《内燃机设计》page229) 连杆小头孔内径d 1=16.4mm

连杆小头孔内径(加轴瓦)d=(1.05~1.15)d 1 取d=1.1d 1=1.1?16.4=18.04mm

连杆小头外径D 1=(1.2~1.35)d ,取D 1=1.30d=1.30?18.04=23.21mm 连杆小头宽度B 1一般取B 1=(1.2~1.4)d 1,取B 1=1.3d 1=1.3?16.4=21.3mm 8.2.3连杆大头尺寸的确定

连杆大头内径D 2=(0.55~0.65)D ,取D 2=0.60D=616.0?=36.6mm

连杆大头内经(加滚针轴承)D τ2=(0.6~0.68)D ,取D τ2=0.68D=6168.0?=42mm 连杆大头外径C=(1.2 ~1.25)D τ2,取C=1.2 D τ2=1.2?42mm=54mm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2) 第一章发动机总成大修 (3) 第一节发动机大修的条件 (3) 1.1.1 现代发动机大修送修标准 (3) 第二节发动机大修工艺 (5) 1.2.1发动机修理工艺流程 (5) 第三节发动机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6) 1.3.1 清洗发动机外部 (6) 1.3.2 发动机从车架上的拆卸 (6) 第四节发动机总成的维修 (8) 1.4.1发动的解体 (8) 1.4.2 发动机部主要零件检查 (11) 第五节发动机大修验收标准 (21) 第二章发动机故障诊断与分析 (22) 第一节发动机故障诊断 (23) 2.1.1 故障成因 (23) 2.1.2 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常见故障 (25) 第二节具体维修案例 (27) 2.2.1 发动机窜烧机油的故障现象 (27) 2.2.3 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29) 第三章其他故障分析 (32) 第一节发动机失速故障 (32) 第二节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 (34) 第三节加速不良故障 (37) 第四章检测与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40) 第一节电控发动机维修要点 (40) 第二节电控燃油系统检查要点 (41) 致谢 (42) 参考文献 (43)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修车技术也在随着进步。从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到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使用、互联网在汽车维修资讯上的应用,以及维修管理软件在汽车维修企业发挥的作用等,处处体现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汽车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零件修复,准确无误地诊断出故障所在,是现代汽车维修的最高境界。维修工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拥有一套理念的发动机大修工艺流程不是每个维修工所能做到的。它代表着精湛的修车技艺和丰富的理论知识。 因此我们不仅要熟悉传统的大修工艺和以零件修复为主的作业容还要精通跨入机电一体化、检测诊断和维修一条龙的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本文将从传统维修工艺以及现代维修检测两个方面简单的谈一下发动机的维修技术。 所谓的传统诊断,就是不用任何的表、设备,对车辆故障进行人工诊断的方法。在汽车维修中最常用的直接诊断方法有“看、闻、听、问、试”,这些方法在国汽车维修方面积累的经验比较丰富。高级轿车保有量虽正大幅度增加,但部分维修的仪器及检测设备尚不能监测到位,给车辆故障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以至于造成误判。因此,充分利用成熟的维修经验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汽车发展机电一体化越来越多,汽车维修更多是靠专用的故障诊断仪器,但一些特殊故障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维修技术人员靠传统维修手段来判断故障,未来的汽车维修人员不仅仅需有外语基础,电脑常识等高科技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传统维修技术。

汽车发动机维修教案

柳江区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维修使用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师授课类型课堂讲授 授课班级班级人数 授课时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课题发动机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组成部分的作用,理解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内 发动机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其作 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 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组成。其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 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于使用的燃料和燃烧过 程不同,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而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混合气的形成 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传统化油器式和电控直喷式两种。其作用是将一定浓度 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 排出。 4、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有水冷却系统和风冷却系统两种,现代汽车一般都采用水冷 前两节课学生认真听, 总结,结合实物记忆知 识点,最后两节课进行 考核。

容却系统。其作用是将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从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将润滑油送至各个摩擦表面,以减轻机件的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的作用是将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7、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独有的,按控制方式不同又分为传统点火系和电子控制点火系两种。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柴油发动机由于其混合气是自行着火燃烧,故没有点火系。 发动机基本术语 1、上止点TDC 上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顶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BDC 下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底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图解常见汽车发动机结构图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就像人的心脏一样。不过不同人的心脏大小和构造差别不大,但是不同汽车的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就有着千差万别,那不同的发动机的构造都有哪些不同?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汽车动力的来源 汽车的动力源泉就是发动机,而发动机的动力则来源于气缸内部。发动机气缸就是一个把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动能的场所,可以简单理解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巨大压力推动活塞上下运动,通过连杆把力传给曲轴,最终转化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变速器和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上,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气缸数不能过多

一般的汽车都是以四缸和六缸发动机居多,既然发动机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气缸,那是不是气缸越多就越好呢?其实不然,随着汽缸数的增加,发动机的零部件也相应的增加,发动机的结构会更为复杂,这也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另外也会提高发动机制造成本和后期的维护费用。所以,汽车发动机的汽缸数都是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权衡后做出的选择。像V12型发动机、W12型发动机和W16型发动机只运用于少数的高性能汽车上。 ●V型发动机结构 其实V型发动机,简单理解就是将相邻气缸以一定的角度组合在一起,从侧面看像V字型,就是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相对于直列发动机而言,它的高度和长度有所减少,这样可以使得发动机盖更低一些,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而V型发动机的气缸是成一个角度对向布置的,可以抵消一部分的震动,但是不

好的是必须要使用两个气缸盖,结构相对复杂。虽然发动机的高度减低了,但是它的宽度也相应增加,这样对于固定空间的发动机舱,安装其他装置就不容易了。 ●W型发动机结构 将V型发动机两侧的气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就是W型发动机了。W型发动机相对于V型发动机,优点是曲轴可更短一些,重量也可轻化些,但是宽度也相应增大,发动机舱也会被塞得更满。缺点是W型发动机结构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结构更为复杂,在运作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所以只有在少数的车上应用。 ●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

(最新版)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摘要】 汽车的修理和维护是大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平时不知好好保养爱车,或者驾车习惯不好,一旦车子得进厂大修特修,不单得付出一笔可观的费用,时间的浪费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以数计。所以,汽车要时时注意保养,从你拥有汽车的第一天就小心维护,以免因小失大呢?本文从汽车理论知识出发,为您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的基础知识。 目录 关键词 (2)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2) 1.1曲柄连杆机构 (3) 1.2配气机构 (3) 1.3燃料供给系 (3) 1.4冷却系 (3) 1.5润滑系 (3) 1.6点火系 (4) 1.7起动系 (4)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 (4) 三.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5)

3.1发动机故障八大主要因素 (5) 3.2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8) 3.3发动机简单维护 (9) 四.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 (10) 4.1车辆保养识常 (10) 五.结束语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致谢词 (14) 【关键词】发动机诊断检修保养 【引言】汽车在现在的生活中是不可多得的交通工具,所以对于汽车的保养是要非常值得注意的,一般汽车每行驶5000公里到10000公里或以上都需要去维修店进行不同的保养,所说的汽车保养,主要是从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方面进行的工作。其实它的内容更广,包括汽车美容护理等知识,概括起来讲,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车体保养、车内保养、车体翻新 【正文】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发动机

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盖性能校核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 发动机盖(罩)性能校核规范模板

发动机盖(罩)性能校核规范 1范围 本规范定义了发动机盖性能设计校核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轿车、SUV等新车型开发的发动机盖性能设计校核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2003/102/EC 欧洲行人碰撞保护技术指令 3对于产品设计的校核要求 3.1 结构性能 3.1.1 模态频率 图1 发动机盖一阶模态图2 发动机盖二阶模态 边界条件 ——自由,无约束。 试验样件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整车(车身状态稳定,尺寸符合要求); ——试验发动机盖:材料合格,尺寸合格,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符合要求,装配完整的发动机盖。目标 一阶自由模态≥20Hz。 3.1.2 扭转刚度

图3 扭转刚度约束条件图4 扭转刚度分析结果 试验样件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整车(车身状态稳定,尺寸符合要求); ——试验发动机盖:材料合格,尺寸合格,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符合要求,装配完整的发动机盖。目标 >120 N.m/° 3.1.3 横向刚度 图5 横向刚度约束条件图6 横向刚度分析结果 试验样件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整车(车身状态稳定,尺寸符合要求); ——试验发动机盖:材料合格,尺寸合格,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符合要求,装配完整的发动机盖。目标 ≥150 N/mm。 3.1.4 铰链安装点刚度

汽车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1. 发动机:发动机2大机构5大系: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2. 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 代表驱动轮数。

汽车发动机技术教案

自然吸气相对涡轮增压的优点: 1.相比之下温度稍低,从而产生的积碳问题轻一些。 2.发动机寿命相对长些。 3.动力输出相对较为线性。 4技术可靠性高、耐久性好 以同等动力输出而不是同等排量来比较,涡轮发动机因为排量更小,所以在涡轮不全力工作的状态下,它比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加省油。例如:一台1.8T发动机动力水平相等于另一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彼此都全力工作时,大家的油耗可能差不多;但当这两台发动机在90km/h等速巡航这种低负荷工作时,1.8T发动机的涡轮由于未充分介入工作,这时气缸内部实际工作排量只有1.8L,而另一台自然吸气发动机工作排量始终为2.4L,这时候1.8T带涡轮的比2.4L自然吸气的更省油。

增压就是将空气预先压缩然后再供入气缸,以期提高空气密度、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技术。由于进气量增加,可相应地增加循环供油量,从而可以增加发动机功率。同时,增压还可以改善燃油经济性。实践证明,在小型汽车发动机上采用涡轮增压或机械增压,当汽车以正常的经济车速行驶时,不仅可以获得相当好的燃油经济性,而且还由于发动机功率增加,可以得到驾驶人所期望的良好的加速性。 第一节概述

增压有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气波增压等三种基本类型。实现空气增压的装置称为增压器。各种增压类型所用的增压器分别称为涡轮增压器、机械增压器和气波增压器。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经齿轮增速器驱动,或由曲轴齿形传动带轮经齿形传动带及电磁离合器驱动。机械增压能有效地提高发动机功率,与涡轮增压相比,其低速增压效果更好。另外,机械增压器与发动机容易匹配,结构也比较紧凑。但是,由于驱动增压器需消耗发动机功率,因此燃油消耗率比非增压发动机略高。 第一节概述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毕业设计及成形模拟

摘要............................................................. I 绪论 ............................................................... I I 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7]. (3) 1 冲压件的工艺设计 (4) 1.1零件总体分析 (4) 1.2零件材料的选择 (4) 1.3冲压方向的选择 (5) 1.4 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 (7) 1.6拉延筋的设计[1] (9) 2 拉深件成型工艺CAE分析 (10) 3 拉深模结构与零件设计 (13) 3.2拉深模材料的选择 (14) 3.3冲压设备的选择 (14) 3.3.1拉深力的计算 (14) 3.3.2压料力的计算 (14) 3.3.3冲压设备的选择 (15) 3.4模具操作 (15) 3.5 凹模结构 (16) 3.6凸模结构 (18) 3.8导向部分 (22) 3.9起吊装置 (22) 3.10拉深模的结构和原理说明 (22) 4 总结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文献综述 (26)

通过对某轿车车身覆盖件的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介绍了复杂型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流程,研究了复杂型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造型设计方法和原则。利用板料成形分析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引擎盖外板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探讨了仿真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如破裂、起皱、变形不足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现象对拉深模具型面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并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制造加工了合格的拉深件模具。对于复杂型面拉深件的拉深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模具;优化设计;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修读学期第3学期课程学时64学时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分析、拆装练习、实操故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和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检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内容安排保证了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汽车结构基础知识,汽车拆装技能和简单的维修知识,同时体现了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汽车结构原理等知识,包括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动机性能分析、前沿发动机技术等内容。使学生获得汽车结构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拆装的一般方法,对汽车的简单故障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作为本专业先开专业课程在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操作规范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知识和维修技能,包括机械和电控两部分。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维修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动机总成维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维修工作的能力。 2.1能力目标 (1) 要求学生能够对汽车的汽车发动机总成进行常规保养、初步诊断、简单维修。能够评估汽车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系统,根据客户的陈述和故障的症状,能够制定初步的

汽车发动机异响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发动机异响 系别:汽车工程系 学生姓名:杨文生 专业班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二班 学号: 20107320249 指导教师: XXX 2012 年 10 月 21 日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要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保密□,在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本文从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原理入手。发动机异响常见故主要在: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中。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汽车发动机维修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一听,二看,三摸,四测,通过仪器的检测等手段来诊断汽车发动机异响的常见故障。 关键词:发动机异响诊断排除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1359084.html,

目录 摘要.................................................................................I 引言 (1) 1 汽车发动机异响的原因 (2) 2 异响的区分与诊断方法 (5) 2.1异响的区分 (5) 2.2异响的诊断方法 (8) 3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异响的诊断、排除 (9) 3.1 组成原理 (9) 3.2 常见异响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0) 4 配气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异响的诊断与排除 (18) 4.1 组成原理 (18) 4.2 常见异响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9) 5 燃烧异响 (26) 6 发动机异响排除实例 (27) 总结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1359084.html,合肥防水吧

汽车发动机论文

编号 机械学院汽车工程系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姓名: 熊张凡 学号: 130629100223 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 班级: 13汽电中锐2 班 指导老师: 袁晓云 二0一五年

摘要 冷却系统,是汽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汽车的长期使用,可能会让冷却系统因为过度疲劳而出现故障。文章述说通过对汽车冷却系统的认识,将对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又根据不同车型的具体故障进行彻底的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 关键词: 冷却系统;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冷却系统基础认知 (2) 1.1 冷却系统的类型 (2) 1.2 冷却系统的组成 (2) 1.3 冷却系统的功用 (3) 1.4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第二章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 (4) 2.1冷却液泄漏 (4) 2.2冷却液温度过高 (4) 2.3发动机工作温度过低或升温过慢 (5) 2.4水套生锈 (5) 第三章案例分析 (7) 3.1发动机冷却系故障案例一 (7) 3.2发动机冷却系故障案例二 (8) 总结 (9)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第一章冷却系统基础认知 1.1冷却系统的类型 液冷和风冷。液冷液冷汽车的冷却系统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当液体流经高温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液体流过发动机后,转而流向热交换器(或散热器),液体中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散发到空气中。风冷某些早期的汽车采用风冷技术,但现代的汽车几乎不使用这种方法了。这种冷却方法不是在发动机中进行液体循环,而是通过发动机缸体表面附着的铝片对气缸进行散热。一个功率强大的风扇向这些铝片吹风,使其向空气中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因为大多数汽车采用的是液冷,管道系统汽车中的冷却系统中有大量管道。 1.2 冷却系统的组成 1.冷却液 冷却液又称防冻液,是由防冻添加剂及防止金属产生锈蚀的添加剂和水组成的 液体。它需要具有防冻性、防蚀性,热传导性和不变质的性能。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加有防腐蚀添加及水的防冻液。 2.节温器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热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 3.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对冷却液加压,保证其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 4.散热器 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循环,达到调温。 5.风扇 正常行驶中,高速气流已足以散热,风扇一般不会在这时候工作;但在慢速和原地运行时,风扇就可能转动来助散热器散热。风扇的起动由水温感应器控制。

发动机盖

发动机盖 发盖在汽车碰撞中主要起到两个关键作用:一是吸能,二是行人保护。由这两个作用决定了发盖设计的整体思路:不能太硬。昊锐的发动机盖发动机盖一般有发动机外板、内板、铰链加强板和发盖锁加强板组成。其中,外板是表面覆盖件,主要起到美观的作用;而铰链加强板和锁加强板只是作为局部加强件;内板则是最为关键的发盖件了。发盖内板上一般都会开溃缩槽,以便发盖在撞击中在此处折弯,避免发盖向后切入乘员舱内板则一般是0.8mm的钢板,在设计时会在内部上沿着车身宽度方向开一道溃缩槽,以便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发盖能沿此槽向上折弯变形,在吸收部分能力的同时还以防止发盖受力后向后切入乘员舱。撞击时发盖向上折起吸能的同时有避免发盖向后移动 此外,处于行人保护的目的,发盖内部不能做的太强,特别是在行人保护区域,不能出现硬点,以防止对受到撞击的行人头部造成致命伤害。发盖处于保护行人的角度决定了其本身不能太硬四、笼形车身前面我们说到不论是发生正面碰撞还是后部以及侧面碰撞,除去被各种吸能装置吸收的能量外,剩余的能量都要传递到车身乘员舱上。如果说吸能盒以及纵梁和前防撞梁是可以收缩变形的“软组织”的话,乘员舱则必须是坚固不可变形的“硬组织”。乘员舱一般由

车身立柱、底板总成和车顶总成三部分组成。车身立柱一般汽车车身有三个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和后柱(C柱),SUV和MPV等部分车型还有另外一根立柱D柱。这些立柱除了有支撑车身顶盖、保证车身车顶强度的共同作用外,立柱的刚度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身的整体刚度,因此在整个车身结构中,立柱是关键件,它要有很高的刚度。除此之外,在设计上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保证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其截面越大越好!车身3大立柱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之间的斜立柱叫A 柱(又称前柱),前车门和后车门之间的立柱叫B柱(又称中柱),后车门和后挡风玻璃之间的斜立柱叫C柱(又称后柱)。小轿车的A柱、B柱和C柱有不同的功能,但各自又伴随功能有必然的矛盾,比如A柱有视野与刚度之间的矛盾,B柱有刚度与便利性之间的矛盾等。B柱截面的大小会对乘员上下车的方便性产生影响,B柱一般是下粗上细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之间的斜立柱叫A柱。A柱对于汽车安全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强度足够高的A柱能够有效的避免变形,从而能够保证乘员在发生事故后顺利打开车门逃生。而现实中,因为A柱变形导致车门打不开,乘员被困死在车内的例子比比皆是。另外,拥有较高抗剪强度的A柱在轿车追尾大货车车能有效的避免A柱被货车尾部切断,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乘员安全。在轿车追尾大货车

发动机毕业设计

发动机毕业设计 【篇一:汽车发动机毕业设计】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大众帕萨特w8型汽车发动机制 造工艺分析 专业机械设计 学历层次本科 学生姓名韩璐 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姚国强 接受任务日期:年月日 完成设计(论文)日期:年月日 学生姓名:韩璐 班级: 10机械设计s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车辆分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车辆的社会化和 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 品型行业向服务型行业过渡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相对独立的行业。分析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 现状以及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总结出日后汽车维修行业人 才所应具备的能力。而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汽车的核 心部件之一由于高负荷、高参数发动机的工况条件更加苛刻引起发 动机机件的损伤和失效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可靠运行。要认识发动机,首先就要了解发动机的构成,并知道它的生产工艺、生产材料及制 造的方法。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只有先了解发动机,才能更好的 驾驭汽车。 [关键词] 1、发动机的构成 2、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3、加工流程 及其工艺分析 【key words】:1、the consist of engine. 2、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3、analysis of machining processes and process 二、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4 二、w8型汽车发动机的成产过程和工艺过程---------------------------------------7 三、w8型汽车发动机的加工流程及其工艺分析----------------------------------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 5 三、毕业设计结束应提交的内容: 四、其他要求: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期限: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指导老师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大众帕萨特w8型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分析 analysis of the volkswagen passat w8 automobile engine manufacturing process (二)毕业设计(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原始数据: 1、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 2、w8型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3、w8型汽车发动机的加工流程及其工艺分析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一、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作者:————————————————————————————————日期:

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维护与保养 学生姓名:刘广生(09) ??系别:化工机械系 专业班级: 设备3102 指导教师: 孔敏 完成日期: 5月20日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摘要?3 引言?4 第一章发动机基本构造 (5) 1.1汽车发动机..........................................................................................................................5 1.2发动机工作原理.............................................................................................. (6) 第二章.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 8 2.1发动机出现故障的八大主要因素 .......................................................... 8 2.2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9) 2.3发动机的简单维护 (10) 第三章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11 3.1车辆保养常识?11 11 3.2汽车传感器故障诊断18个要点? 3.3发动机三大常见病.......................................................................................................12 第四章汽车的三级保养检查项目及规范 (13) 第五章结束语?16 致谢......................................................................................................... 1718 参考文献?

汽车发动机教案

长沙县职业中专 汽 车 发 动 机 教 案 任教者:刘俊 2017年下学期 汽车发动机教案 关于教案的几点说明: 1、本教案主要着重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则主要体现 于课件中。 2、本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设计内容用红色字体表示,以区别于一般课程内 容。

3、由于本课程由多从头到教师讲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对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难点的突破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体现 于教案开头之“难点突破方法栏”中。 4、对教学重点的强调由于不同教师根据各自的授课特点采用的方法不尽 相同,教案中未体现。 教案1 教学时数:2 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情况、气缸容积的变化与缸内压力温度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一个行程的讲授掌握知识的规律,进而很自然地接受其他各行程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 2) 按照行程分类:二行程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直列式发动机、双列式(V型)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增压式发动机、非增压式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单缸发动机的结构 利用课件讲授,对照课件中的结构图,逐一讲授,使学生对四冲程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就弄清楚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情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应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加以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曲轴之“曲”、连杆之“连”、活塞之“活”与“塞”、气门之“门”、气缸之“缸(容器)”等,使这些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 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发动机的常用术语逐一说明,简单说明其含义。 特别注意强调术语中的关键字:止点——止、气缸总容积——总、气缸工作容积——工作、燃烧室容积——小、压缩比——比、排量——排。

汽车设计-汽车安全钩式发动机盖锁总成技术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 汽车安全钩式发动机盖锁总成 技术规范模板

安全钩式发动机盖锁总成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定义了零件发动机罩锁总成的技术规范。 它确定了机罩锁在车辆使用寿命期内需保证的最低性能级别。此外,这些性能的认可方案也包含在本文件中。 2 术语与定义 2.1 机罩锁系统 机罩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用于机罩的锁闭。 机罩锁包括与其周边环境的接口件并且包含下面的子系统: ●一个主锁:活动锁舌,固定板(在车身上)+卡爪(棘爪); ●操纵机构:塑料或钢手柄(安全挂钩的操纵); ●锁扣(在机罩上)。 独立于罩锁的安全机构。当锁扣轴下降时,安全挂钩会自动机械地回位。

发动机罩锁 3 基本要求 锁体由远距操纵机构驱动,且从车辆外部无法取用,手柄集成到安全挂钩上。 3.1 本规范定义了定量的,可实现的,可检查的技术规范的全部内容,它说明了可抓取部位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可用来进行零件设计。 3.2 功能图纸中未定义设计,材料,保护和外观的情况下,可由供应商自行确定,但是需经过众泰控股集团的技术部门认可。 3.3 安全钩开启功能通过不同于机罩开启操纵机构的工具(内置或非内置挂钩和集成或非集成式的手柄)。

4 日常使用状况4.1 用于机罩的锁止与解锁 4.2 适配于用户

4.3 适配于外部环境 4.4 适配于操作工

5 装配,可接近性和可维修性 5.1 机罩锁应当是: a)能够与周边环境装备相兼容的,不损伤它们的性能; b)从人体工学角度方便操作工的装配; c)使用项目范围规定的工具可以装配的; d)可装配上车的,同时保证: —装配至机罩和结构上时有工具进出通道; —满足焊装工序要求; —具有安装需要的间隙; —方便定位和调节(如果要求做出调节)。 5.2 机罩锁及其固定件的设计需有利于下述操作工序: a) 机罩锁的拆卸/安装; b) 位于前面罩区域的各种零部件的进出通道。

最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毕业论文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谈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系(分院)汽车工程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汽车电子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浅谈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摘要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随着发动机转速和功率的不断提高,对冷却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也愈来愈深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如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很高,就会引起发动机其他部件的损坏,使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维护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1 冷却系统的组成 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散热器又分为横流式和垂直流动两种,空调冷凝器通常与其装在一起。 水泵和节温器 发动机是由冷却液的循环来实现的,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是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目前最先进的水泵是宝马新一代直六发动机上采用的电动水泵,它能精确的控制水泵的转速,并有效的减少了对输出功率的损耗。这些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当发动机温度低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本身内部做小循环,当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做大循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是节温器。可以将节温器看作一个阀门,其原理是利用可随温度伸缩的材料(石蜡或乙醚之类的材料)做开关阀门,当水温高时材料膨胀顶开阀门,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低时材料收缩关闭阀门,冷却液小循环。 空气的流动 为了提高散热器的冷却能力,在散热器后面安装风扇强制通风。以前的轿车散热器风扇是由曲轴皮带直接带动的,发动机启动它就要转,不能视发动机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了调节散热器的冷却力,要在散热器上装上活动百页窗以控制风力进入。现在已经普遍使用风扇电磁离合器或者电子风扇,当水温比较低时离合器与转轴分离,

毕业论文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毕业论文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系部名称汽车系 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 班级111512 学号 47 姓名朱宇星 指导教师王小明 二0一六年四月十日 摘要 汽车的修理和维护是大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平时不知好好保养爱车,或者驾车习惯不好,一旦车子得进4s店修特修,不单得付一笔昂贵的费用,时间的浪费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以想象。所以,汽车要时时注意保养,从你拥有汽车的第一天就小心维护,以免因小失大。我写的这篇论文就是让你明白汽车该如何进行保养。 【关键词】发动机诊断检修保养 摘要

Car repairs and maintenance is everyone headache problem. If not maintain well at ordinary times, bad habits or driving car, once the car in a factory, repair, overhaul not only have to pay a considerable cost, waste of time and mental torture, it is difficult to math. So, the car should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maintain, from the first day you have carefully maintenance, lest keep the tail from wagging the dog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ar theory knowledge to explain your car engin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the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发动机基本构造 (2) 第二章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4) 发动机故障六大主要因素 (4) 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5) 发动机简单维护 (7) 第三章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 (8) 车辆保养识常 (8) 第四章汽车的三级保养检查项目及规范 (10) 总结 (12) 第五章结束语 (1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梁向东 审核石婷婷李晨霞 所属系交通运输系 任课教师 梁向东于涵

本次课标题:发动机总论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使学生 对发动机有个初步认识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能力训练 任务1、汽油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2、柴油机两大机构、四大系统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参考资料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二. 教学设计 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的 关系。(10 分钟) 2、讲授新课:发动机总论。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叙述课件 3 分 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一《发动机总论》 一. 教案头

引入(任务)任务:发动机总论叙述课件 2 分 钟 教学内容(一) 教学内容(二) 教学内容(三) 往复活塞式 旋转活塞式 2. 按所用的燃料分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3. 按点火方式分 点燃式 压燃式 4. 按冷却方式分 水冷式 风冷式 5. 按活塞行程数分 二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20 分 钟 30 分 钟 15 分 钟 两大机构: 发动机总论:两大机1、曲柄连杆机构讲授课件 构、五大系统(汽油机)2、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 1、燃料供给系 2、润滑系 3、冷却系 4、点火系 5、起动系 1、上止点 2、下止点讲授教具 3、行程演示 4、气缸工作容积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5、燃烧室容积 6、气缸总容积 7、压缩比 8、排量 9、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类型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 分讲授课件

汽车车身设计 基于proe的引擎盖建模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proe的引擎盖建模 及有限元分析 班级M10车辆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绪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汽车工业已成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被只要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起步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汽车引擎盖的生产是汽车制造的一个重要生产过程。在板材冲压成形技术中,以汽车覆盖件为代表的大型薄板零件的冲压成形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汽车覆盖件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零件,分为外覆盖件和内覆盖件。外覆盖件指的是汽车车身外部的裸露件,这种零件的特点是涂装后不能再添加其他的装饰层。因此,对于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要求很高。 采用有限元法的数值模拟研究板料成形问题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1年,日本学者Yamada首先将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引入到板料成形模拟中,分析了圆筒形的拉伸问题。同时Hibbitt在Hill有限变形理论基础上采用拉格朗日描述,建立了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在国外,早在90年代以前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厂家和模具生产制造公司用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技术。

第一章引擎盖的特点 1.1表面质量 引擎盖表面上任何微小的缺陷都会在涂漆后引起光线的漫反射而损坏外形的美观,因此引擎盖表面不允许有波纹、折皱、凹痕、擦伤、边缘拉痕和其他破坏表面美观的缺陷。引擎盖上的装饰棱线和筋条要求清晰、平滑、左右对称和过度均匀。总之引擎盖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功能要求,更要满足表面装饰的美观要求。 1.2制造材料 采用橡胶发泡棉和铝箔材料制造而成,在降低发动机噪音的时候,能够同时隔离由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效保护引擎盖表面上的漆面,防止老化。 1.3作用 1、空气导流。对于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物体,气流在运动物体周边产生的空气阻力和扰流会直接影响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通过引擎盖外形可有效调整空气相对汽车运动时的流动方向和对车产生的阻碍力作用,减小气流对车得影响。通过导流,空气阻力可分解成有益力,力高前轮轮胎对地的力量,有利于车的行驶稳定。流线型引擎盖外观基本是依照这个原理设计的。 2、保护发动机及周边管线配件等。引擎盖下,都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电路、油路、刹车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等。对车辆至关重要。通过提高引擎盖强度和构造,可充分防止冲击、腐蚀、雨水、及电干扰等不利影响,充分保护车辆的正常工作。 3、美观。车辆外观设计是车辆价值的一个直观体现,引擎盖作为整体外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赏心悦目,体现整体汽车的概念。 4 、辅助驾驶视觉。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前方视线和自然光的反射对驾驶员正确判断路面和前方状况至关重要,通过引擎盖的外形可有效调整反射光线方向和形式,从而降低光线对驾驶员的影响。 5 、防止意外。引擎工作在高温高压易燃环境下,存在由于过热或者是原件意外损坏而发生爆炸或者是燃烧、泄露等事故,引擎盖可有效阻挡因爆炸引起的伤害,起到防护盾作用。有效阻隔空气和阻止火焰的蔓延,降低燃烧风险和损失。 6、特殊用途平台。特种车辆中,有利用高强度引擎盖作为工作平台,起到支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