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09T14:59:36.8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4期作者:姚丽霞[导读] 进行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我院对41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手术,精心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1例直肠癌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结论:进行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直肠癌;mile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直肠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其治疗方法较多,手术治疗是彻底根治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1]。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大,需行广泛的淋巴结清除,部分患者需要造瘘,术后并发症多,由于并发症的发生与否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护士要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严格保证护理质量。我院对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1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手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1例患者,男20例,女21例;年龄44~76岁,平均64.5岁;全部患者术前经结肠镜、病理检查均确诊为直肠癌;所有患者直肠肿瘤距离肛门内缘<7㎝,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

2.护理 2.1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得知需要手术治疗后,都会有恐惧、悲观、焦虑等心理反应。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且影响手术与麻醉的医疗活动顺利进行,从而间接影响治疗效果[2]。所以术前护士应体贴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流,甚至可以请手术效果较好的患者谈亲身体会,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肠道准备肠道准备肠道准备对于手术的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指导患者术前3 d低渣半流质饮食,术前3d告知患者服用诺氟沙星+甲硝唑控制肠道菌群。术前2 d进流质饮食,术前1d禁食(药物除外),予补液,口服甘露醇250 mL,术前晚及术晨予1%~2%肥皂水清洁灌肠,至无粪渣为止。肠道准备被广泛用于外科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护理工作中,术前清洁肠道可以减轻患者术后腹胀、促进肠蠕动和吻合口愈合,减少肠道细菌,其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的结果,住院时间和预后[4]。

2.1.3术前合并疾病护理术前2周禁烟,慢性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后再进行手术。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护士要监督患者每餐进食食物,再加用胰岛素保证血糖测在8mmol/L以下手术。高血压患者入院后按入院前有效用药方法控制血压,每天早晚静卧30min后监测血压1次,使血压保持在140/90 mmHg以下,术晨舌下含服降压药,禁止喝水,术后尽早恢复用药。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监护护理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及患者意识状态,同时观察尿量的变化,预防心功能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予持续中流量吸氧,提高血氧含量,促进CO2排出,提高PaO2。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全麻未完全清醒时取平卧位,术后6h若病情稳定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吸收渗出液,并根据患者不同体征鼓励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血液循环,缩短手术恢复期,防止肠粘连,避免腹胀,减少因卧床而产生的并发症。对于身体状况不允许者,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2.2.2伤口及造瘘口护理 Miles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距造口较近,易被污染,一般术后2~3d肠功能恢复后,患者宜取左侧卧位,应用塑料薄膜,将腹部切口与造口隔开,防止流出的稀薄粪便污染腹部切口。术后早期勤换药,肠管周围皮肤予凡士林纱布保护。会阴部切口要保持外层敷料的清洁干燥,如被污染或血液渗透,及时更换。结肠造口可在术后2~3d开放,开放后用氧化锌软膏保护造口周围皮肤,以免糜烂,以后粪便逐渐变稠只用温水洗净擦干即可。袋内有粪便时,应及早倾倒、清洗,注意保护腹部切口,在造瘘口与腹部切口之间,用薄膜妥善隔离开,以免切口污染。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造瘘口肠管有无坏死、回缩、出血、狭窄、瘘口周围皮肤感染等。指导并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人工肛袋做好永久性人工肛门的护理[5]。要定期扩肛,以防肠道狭窄影响排便,持续2~3个月。

2.2.3引流管护理术后患者常放置多根引流管,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骶前引流管等。护士于术后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标记,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堵塞,随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胃肠减压一般放置2-3天,待结肠造口开放后即可拔除,带管期间每隔3~4小时挤压胃管以保持其通畅,每日做口腔护理1-2次,并保持鼻腔的清洁和湿润。导尿管约放置2周,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并按医嘱作膀胱冲洗,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拔管前先进行间歇性夹管,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加强骶前引流管的护理尤为重要,因术中对盆腔创伤较大,术后渗液、渗血较多,引流不畅可诱发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特别是术后48小时内需密切观察引流液浓度及颜色的改变,以了解有无出血及吻合口漏现象,如发现引流液量过多或呈黑绿色,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有效处理,并经常由上而下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床头抬高25度~30度以利引流。

2.2.4并发症的护理 2.2.4.1出血术后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15~30 min 1次,至病情稳定为止;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术后若2 h引流量超过200 mL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2.4.2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密切观察下肢是否肿胀,并询问患者有无肿胀感,发现异常立即与医生沟通进行处置。

2.2.4.3肠梗阻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固定引流管并保持通畅,防止液体积聚腹腔继发感染,进而导致肠粘连。

2.2.4.4呼吸系统感染护士应注意给病人拍背,协助病人排痰,并鼓励病人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增加呼吸功能,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6]。 3结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