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结课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结课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结课论文

巴马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和保护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工程08-1班

学号:30X010XXXX

姓名: XX

目录

一、地区概况 (2)

二、地区水资源状况……………………………………………………………4

三、地区用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四、解决方案 (7)

五、结语 (10)

摘要:美丽的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让世人分享大自然赐予它的长寿“大礼”的时候,承受着他们在水资源利用中引发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从巴马县地区水资源状况上概括了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呼吁人们珍爱世界遗产,永续巴马山水胜景。

关键词:巴马水资源现状问题建议

一、地区概况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东临大化瑶族自治县,西邻百色市凌云县、右江区,南与平果、田东、田阳县接壤,北与东兰、凤山两县交界.地处云贵高原向桂中平原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大多在500—800米之间.石山地占30%,土山地占69%,水面占1%.属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总时数1531。3小时,年均气温18.8℃—20。8℃,全年无霜期338天,年均降雨量约1600毫米,相对湿度79%。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59。54%。

2008年总体调查中,巴马县的环境状况,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全年雨量充沛;森林面积及其覆盖率均呈上升之势;环境治理投资加大;营林投资成倍增长;城区环境良好;农村环境略有改善。但是,地表水资源量以及人均水资源量都在减少;而废水排放总量却在增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下降;当年造林面积减少;农村化肥施用量增加,等等,这些因素都对环境造成了令人堪忧的影响。

2008年的调查显示,巴马全年降水总量为2045.3毫米,比上年的1

396.9毫米增加了648。4毫米,增长46。42%。但是,这些增加的降水量并没能给地表水资源量带来明显的增加,反而略有减少,地表水资源量由上年的10.8亿立方米减少到2008年的10.2亿立方米;与此同时,地下水资源量则明显增加,由上年的2.3亿立方米增加到3。01亿立方米;全年水资源总量与上年的13。21亿立方米持平,而人口仍在增长,因此,人均水资源量便由上年的人均5212立方米减少到2008年的人均5134立方米。

从用水情况看,用水总量略有增加,由上年的0。64339亿立方米略增到0.65327亿立方米,增长1.54%;其中,农业用水由上年的0.2602亿立方米增加到0.27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由上年的0.18826亿立方米增加到0。1942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由上年的0。12502亿立方米增加到0.12262亿立方米;生态用水则由上年的0。06991亿立方米下降到0.0604亿立方米。

排水情况,废水排放总量增加,由上年的222.8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230.09万吨,增长3.27%;主要是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由上年的185万吨增加到200万吨,增长8。11%;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则在减少,由上年的37。8万吨减少到2008年的30.09万吨,减少20.4%。但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比上年减少近10万吨,故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随之比上年下降近7个百分点。

城区环境状况,城区面积由上年的6平方公里略增到2008年的6.0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3.5万人增加到3.55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由3。

61平方公里扩大到3.65平方公里;城镇供水总量由245万立方米增加到247万立方米;城镇用水普及率达100%;用气普及率由70.27%增加到73.33%;城镇污水排放量由195万吨增加到200万吨;生活垃圾处理清运量由2。32吨增加到2.34吨;人均公用绿地面积由13.51平方米增加到14。1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3%增加到20%。

二、地区水资源状况

巴马县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水系。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红水河,自北向南流经巴马边境。盘阳河是红水河在县境内最大的支流,全长142。8km,其中巴马县段约55km,最终流入红水河,中间有许多暗河与支流汇入.巴马河年平均流量(天然)63。9m/s。其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类80%的疾病与水有关。老百姓喝的水有山泉水、地下水、小河水、天降水和盘阳河水。

盘阳河,又名赐福河,红水河右岸1级支流,发源于天峨县纳直乡拉里村西北400 m,东南流,经凤山县乔音乡、凤山县城,至京里村东南约3km汇入坡月地下河系,于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出露地表明流,过甲篆乡驻地、巴马镇和大化县乙圩乡,于那当村东南2.3 km汇入红水河,干流长137 km(含坡月地下河32 km),其中,天峨县境内2 km,凤山县境内56km(含坡月地下河19 km),巴马县境内56 km(含坡月地下河13km),大化县境内23 km,平均坡降2.9 8‰。沿河两岸高山对峙,略有农田,流域面积2550 km2,其中巴马县境内999 km2。有平朝河、巴马河、洪龙河、那纳河等4条支流,干、支流总长236.8 km,河网密度0.093 km/ km2,年降水量14 00 mm,年径流深600~800 mm。干流上

游建有乔音中型水库1处,控制流域面积 92。6km2,总库容1210万m 3,流域内有坡心、坡月2条地下河。地下河补给面积1527 km2,流程共156。1 km,出口枯季流量为5.61 m3/ s。

三、地区用水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生活用水水源面临污染,山区水资源匮乏。

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沿河的老百姓都是直接吃喝盘阳河的水,不经过任何过滤和消毒,巴马的水电水利局给水网水源也是盘阳河.离河道较远的山区如东山乡、西山乡、凤凰乡等老百姓靠山水和雨水补给生活用水,其他小部分地区居民饮用地下水,通常也是不经处理而直接饮用。

供水方面.沿河地区的居民四季用水比较稳定,山区的居民在枯水期3、4月份时饮水出现困难。因为那里是石山地区,地表水存不住,地下水太深抽不上来。东山、西山是巴马最典型的大石山区和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缺水一直是困扰山里群众祖祖辈辈的大难题.据统计,到2007年底,东西山24个行政村103个

自然屯15260人严重缺水,许多

群众从秋到春为水奔波劳碌,每年

有三分之二的水要从外面拉进来,

因而“一水三用贵如油,洗菜、洗

脚再喂牛”成为当地缺水群众的真

实写照。

尽管沿河居民用水在水量上基本稳定,但如今在水质上是否达到可以直接饮用的程度仍然存在疑点。早年的盘阳河水水质优良,水性偏碱,矿

物质丰富直接饮用对身体好毋庸置疑。然而这些年由于金矿的开采,加上人口增多引起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盘阳河下游已出现遭污染迹象。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就是源自盘阳河下游区域,因而不提倡直接饮用.而对于山区居民使用的蓄水池中的水(来自山水和雨水)水质上更加不可能达到能够直接饮用的标准,但是由于水资源的紧缺,这些水依然没有经过任何消毒而直接被饮用。

2、工业用水用量受限,污水排放超标

由于水源不足,严重影响了巴马

瑶族自治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河池

市良湾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水力发电

行业的正常生产,导致广西建邦农业

股份有限公司巴马山茶油厂、广西巴

马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巴马华瑞实业有限公司等7个公司被迫停产,降低了全县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今年3月份期间巴马赐福湖死鱼事件引起了各部门对工业排水标准的关注。环保局调查发现,巴马县丰达酒精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排污口直接向赐福湖排污,据4月26日监测,该公司排污口严重超标,化学需氧量达4811mg/l,超标47倍,其下游和附近水域水溶解氧在3mg/l以下;广西丰浩糖业巴马制糖有限公司冷却废水经盘阳河(流程约8Km)流入赐福湖,据监测,巴马制糖有限公司排污口化学需氧量226mg/l,超标1.3倍。

3、农业用水紧缺,农田水利工程需要更新

灌溉用水。90%左右从引水工程来。巴马乃至整个广西,山多,丘陵多,雨多,溪流多。拦河筑坝,挖沟修渠,

广西人自古就有引水种田的习惯。现

在不同了,除自流引水,还有水轮泵抽

水等。引水工程的水,大概有一半是

从县内三大河(注:盘阳河、灵岐河、

百东河)来,另一半从泉眼和小溪流里

来。全县近27万亩耕地,其中约16%

是保水田,其他都是“望天田"。巴马

是广西河池市六个特旱县之一,全县26万多亩耕地,七成以上受灾。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一点点地变大泥土干裂,禾苗枯死,更多的种子连下地的机会都没有,成片成片的土地悄无声息地死亡,令人震惊、恐惧、忧虑。

巴马共有15000多处水利工程,包括小型水库8座,引水工程500多处,电灌站100多处,蓄水池14600多个,山塘330多个。

这些水利工程中,主要用于人畜饮水的蓄水池等,大多数是最近十来年建的。主要用于农田灌溉的引水工程、水库、电灌站等,基本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的,比如全县第一大水库巴定水库,比如可灌溉1200多亩耕地的同扛水轮泵站.与人畜引水工程相比,农田水利建设受到重视度不够。

在巴马,水库以外的水利设施基本都是小型的,如水轮泵站、水渠、水池、水柜等。从灌溉来讲,重建小渠道和小河坝最为重要.同样多的水,经过差渠后只够浇1亩,经过好渠后可以浇两亩甚至3亩。另外,很多田地靠

小溪流灌溉,需要小河坝。

四、解决方案

1、经常对盘阳河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针对盘阳河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坚持全面推进的同时,做到有的放矢,狠抓重点问题,使一些非法排污行为得到较好治理。首先,坚持严厉打击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违法行为,把沿河企业的排污作为盘阳河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常检查、严执法,使沿河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整顿和规范全县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大力治理全县的污染源,减少境内污染源;若发现某企业的生产对盘阳河库区的影响日益加大,为避免出现大的污染事故,做出搬迁决定。其次,坚持严厉打击城区河道两岸的污染行为,配合县城管大队对城区河道进行监察管理,制止向盘阳河河道丢弃、倾倒垃圾的行为。进一步规范盘阳河河道两岸夜宵摊点的管理,组织开展了夜宵摊点专项整治活动,严禁乱丢乱倒,并严格按照合理规划,将夜宵摊点规划在县金水桥的人行道上,其他沿河两岸夜宵摊点一律取缔。

2、建设和改造家庭水柜、地头水

柜.在没有家庭水柜、地头水柜或者是

不够用的地方,新建一批家庭水柜或

地头水柜。对原有的家庭水柜和地头

水柜进行改造,对没有加盖的家庭水

柜进行加盖,确保水柜蓄好水、保好

水。对饮用水水池、水柜要全面清除沉积污物,实施科学消毒,保证蓄水后的水质.另外教导群众不能喝生水,

饮用水一定要煮开。否则“病从口入”,痢疾、感染性腹泻、甲肝、伤寒等传染病就可能出现传播。.

3、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发动专业找水队伍,在大石山区开展大规模的水文地质勘探,积极寻找新水源;根据用水需求,在水质优良、水量充足的水源处实施打井工程,解决水源性缺水。

4、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不足或者高消费都会制约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能源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提出以下建议:

1)调整工业行业结构.目前全县规模工业形成了以水泥、制糖、钛矿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它们在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应在继续稳步发展这些工业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项目,增加行业的多样性,逐步降低能耗水平。

2)控制能源消费量增幅.从目前实施的措施来看,控制能源消费量主要从落实减量、控制增量、管好存量入手。一是落实减量目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二是控制增量,加大对高耗能项目的审批力度,严把准入关。同时,企业新增用能通过内部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等方式进行,从而有效地控制重点行业和企业用能总量增长.三是管好存量,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加快工业锅炉改造、电机系统改造、绿色照明灯等重点节能工程的推进,加大对重点行业重大节能技术改造资金支持,推动和引导企业增加节能降耗投入。

3)加大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支持和鼓励节能技术的推广和

应用,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高优质、清洁和高效能源的使用率.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有计划的利用先进节能设备把陈旧的高耗能设备逐步替换下来,减少费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5、水库除险加固和新建工程。对现有的水库进行加固,对有条件的水库进行增容改造,提高水库蓄水能力。依据山形地貌拦坝蓄水,建设一批小型水库、山塘和水池。

6、充分发挥水电站、水库尤其是原设计有灌溉功能的大中型水库、水电站的灌溉功能。自治区水利厅等相关部门要会商水库、水电站业主共同研究提出长期解决灌溉问题的工作方案,并尽快组织实施。

7、建设灌区配套、泵站改造维修和新建工程。加大力度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全面加强灌区泵站改造工作,切实保障好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加强泵站配套工程建设,特别是以机泵改造为主的电动化建设,加强泵站管理,提高泵站保障灌区灌溉用水的能力。根据实际新建一批泵房、泵站、泵船,提高供水能力。

五、结语

只有能够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才有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巴马人民应群策群力,迎难而上,为建设更为美好的长寿之乡而努力奋斗,才能让巴马桃源般的景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潮中得以保存。

参考文献:

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老人区域分布及人群头发中化学元素含量的研究广西巴马

2008年巴马环境状况统计调查报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