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中村安置项目中的景观设计研究

西安市城中村安置项目中的景观设计研究
西安市城中村安置项目中的景观设计研究

西安市城中村安置项目中的景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4T17:19:04.9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乔琳1 王葆华2 [导读] 摘要: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以往带有“运动”色彩的盲目改造方式,“一刀切”的统一规划模式忽视了城中村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导致“千村一面”的后果以及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018;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陕西西安 710055

摘要: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以往带有“运动”色彩的盲目改造方式,“一刀切”的统一规划模式忽视了城中村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导致“千村一面”的后果以及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学、心理学、景观学等多学科为出发点,运用有机更新理论探讨西安市城中村回迁安置小区景观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在城中村改造中居民人口构成及生活习惯、地方景观特色等有一个全面的把握,避免城中村改造景观缺乏差异性,城市趋同的问题,避免“后城中村”的形成。

关键词:城中村回迁安置小区;有机更新;差异化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迅猛发展,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建设成绩斐然,以资本为主导的城中村改造运动,更新了城市的面貌,但同时其特有的城乡二元体结构催生出许多矛盾。“城中村”作为城市和村落之间的混合社区,有着城市的“壳”,农村的“核”。本文通过对村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等人文要素的分析,试图以景观设计的手法合理的解决村民在城市融入中遇到的问题。

1.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现状及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安城市的版图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西安市目前共有城中村457个,涉及改造、拆迁、安置的村民达40多万。不完全统计,累计有 46.59 万棚户区(城中村)群众喜迁新居,逐步融入现代都市生活,西安市的城镇化率得到快速提升。

传统的城中村安置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模式,尽快将城中村改造为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的现代化人居环境。看似高效有序的改造带来的是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城中村缺乏了其特有的活力和特点,使得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瓦解。

城中村社会是以“血缘、地缘、亲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有其特有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的风俗,有着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人们的关系疏离,人际交往更加理性。城中村安置后,村民不能很快适应城市生活,缺乏归属感,在文化断裂中内心焦躁不安,城市融入困难,居民满意度低。

2.“后城中村”居民的构成及其行为特点

城中村主要由两类居民构成:一类是城中村内的原住民,通过安置补偿或者货币补偿的方式,彻底脱离了农业生产,而且随着房价飙升,村民通过出租房屋而形成了特殊的经济生产方式“租赁经济”。二是租住在租金低廉的城中村内的大量外来流动人口。

农村社会是一个守望相助、出入相恭的熟人社会,文化模式比较单纯。“撤村建居”的过程就是让村民被动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虽然一座座安置小区拔地而起,但是依然孤立于城市文化圈之外。究其根源,在于两方面,一是制度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系,天然地将人分为城市人和农村人两类,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村民的社会身份和心理认同,而在撤村改造中,征地不管人,致使失地村民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措施或断裂或缺失,村民被城市体系制度拒之门外,内心寒凉。二是社会结构原因。农村社会关系具有强烈的情感属性,社会行为由传统和习俗加以规范,村民们缺乏积极的对外交流的意识,忽略了跨界交往的重要性,阻碍了城市社会对村民的了解和认识,加深了社会舆论对村民的偏见。

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中村人员结构更加复杂,加之城市管理相对较弱,为犯罪分子提供了藏身之地,成为社会治安的极大隐患。外来人口很难融入城中村的地缘社会,两者关系隔离,缺乏了解和沟通。外来人口首先面临着“社区融入”其次也存在着“社会融入”的问题。

3.改造后缺乏活力的难题

城中村的发展模式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要想改变必须是社会和经济模式转变,显然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因此城中村回迁安置项目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保留多样的经济模式,保护原有社区蓬勃的活力。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文丘里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生动的写到:“我喜欢基本要素混杂而不要‘纯粹’,折衷而不要‘干净’,扭曲而不要‘直率’,含糊而不要‘分明’,即反常又无个性……。”他指出一个优秀的设计应该有多层次的组合,复杂并不是否认简化。

城中村改造的核心是消除杂乱无序的、缺乏管理、交通拥挤的环境。但过于整齐划一的改造却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死气沉沉,人们丢失了场所的记忆,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4.人文景观设计对场所记忆的影响

人文景观的设计满足人们对民族、传统风俗、宗教信仰等的集体认同感,尊重人文景观的设计,不仅是在生理或物质上而且也是在情感上和精神上的优秀作品。

人文景观包括地域景观和文化景观。地域景观指在特定地区内,自然、社会表现出的独有的地域性特征,不仅是某一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聚落、房屋建筑以及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它记载了特定区域内人类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视觉还是精神都使人产生对地域的熟知感。地域景观可以具象和抽象的表达,一个石撵、一颗老树都能勾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场所记忆是由乡土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共同构成的全方位的景观意境。

文化景观是人们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了人为因素而构成的景观,某种历史文化事件所留下的遗址遗迹,城中村农耕社会所延续的特有的风俗等,都是城中村特有的文化景观,正因为城中村多样的行为特征,造就了其丰富的活力。传统的城中村改造采取整齐划一的格局,人为否定了城中村多样性的行为特征。笔者认为,应该采用共生的设计理念,保护现有的业态关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却低廉的房租,多样的小商业类型,与城市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与城市景观相得益彰,丰富城市景观的类型。

5.城中村回迁安置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

要解决城中村回迁安置小区缺乏活力的问题,在设计上应充分调研原有城中村的肌理及生产生活方式,人群的构成及行为模式。片面追求高品质单一空间是设计者人为的一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公共生活空间的需求是多样的,应该提供满足老人、小孩、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村民的需求,并提供多功能混合复杂的场所。同时,应沿用城中村原有的肌理,打开封闭的围墙,将商业引入其中,而不是将小区与外界隔开。城中村原有的小商业得以在新的形势下延续,这些活动增加了人们相处的机会,形成了小组团,小空间,创造了公共的社交空间。混合居住的社区有也利于社会管控,有利于社区安全以及和谐稳定的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