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试卷专题训练

高考模拟试卷专题训练
高考模拟试卷专题训练

高考模拟试卷专题训练

元素化合物知识

本卷可能用到的数据:H-1 C-12 O-16 S-32 Na-23 Mg-24 Al-27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既可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也可以在溶液中反应制得的是()A.FeCl3 B.CuS C.Al2S3 D.Fe3O4

2.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气体的溶液是()

A.BaCl2溶液B.澄清石灰水C.紫色石蕊试液D.品红溶液

3.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都不可用铁制容器贮存 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减小 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4.下列关于硅和二氧化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硅和二氧化硅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天然单质硅叫硅石

B.在常温下,硅和二氧化硅都能溶于强碱溶液

C.硅和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也不与任何酸反应

D.硅和二氧化硅都是制备光导纤维的重要材料

5.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

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以给自来水消毒

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NH4++OH-=NH3+H2O

B.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Fe2+Cl2=Fe3+2Cl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Ca2++2ClO-+CO2+H2O=CaCO3↓+2HClO

7.在FeI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将残渣灼烧,最后留下的固体是()

A.FeCl2和I2 B.FeCl3和I2 C.Fe(OH)3 D.Fe2O3

8.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和使用方便,工业上常将H2O2转化为固体的过碳酸钠晶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 B.NaHCO3 C.SO2 D.稀盐酸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某科技文献记载,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一种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2O3、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B.C2O3、CO2都是碳酸的酸酐

C.C2O3、CO都具有还原性 D.C2O3和CO的燃烧产物都是CO2

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久置的浓硝酸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且产物中的红棕色气体可溶于浓硝酸B.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里会发生钝化,说明铁、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Na2O2溶于水生成NaOH,说明Na2O2是碱性氧化物

11.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四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

了不同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

C.分别配成溶液,再进行焰色

D.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12.在下列操作中,原溶液仍能保持澄清的是()

A.饱和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B.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

C.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D. Na2SiO3溶液中加入NH4Cl溶液

13.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在不同条件下可得到不同产物的有()

①C+O2②Na+O2③Zn+H2SO4④Fe+HNO3⑤NH3+O2⑥Fe+Cl2

A.全部B.除⑥外C.除③⑤⑥外D.除③④⑤⑥外

14.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CO2、NO2、HBr、S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把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原气体中肯定有SO2;②原气体中可能有SO2;③原气体中肯定没有NO2、HBr;④不能肯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HCl;⑤原气体中肯定没有CO2;⑥原气体中肯定有HCl;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①③⑤⑥15.在含有Na+、SO42—、CO32—、SO3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离子浓度基本不变的是()

A.Na+ B.SO42—C.CO32—D.SO32—

16.浅绿色的Fe(NO 3)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2+ +2H2O Fe(OH)2+2H+,若向该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A.绿色更深 B.绿色更浅 C.变黄 D.无变化

17.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 a(N 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Na2SO3已部分被氧化

B.加入B a(N 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是BaSO4和BaSO3

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

18.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①AlCl3和NaOH ②Na2CO3和HCl ③AgNO3和NH3?H2O ④Ca(OH)2和NaHCO3

A.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19.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碱还是强酸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碱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B.当X是强酸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2SO4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体单质

20.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已知2NO2+2NaOH =NaNO3+NaNO2+H2O,NO2+NO+2NaOH =2NaNO2+H2O。现有标准状况下a LNO2(含20%的N2O4)和b LNO的混合气体,若用足量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则混合气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A.a=b B.b =2a C.a≥b D.≥b

21.将镁铝合金溶于70mL4mol·L-1硫酸中,当合金完全溶解后,再加入80mL7mol·L

-1的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的质量为,则加入硫酸时,产生H

2的物质的量为()A. B. C. D.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2.(6分)用两种方法鉴别Na2SO4和NH4Cl,简要写出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

(1)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五个实验探究新制氯水中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新制的氯水呈____________色,初步判断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⑤中的实验现象②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实验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氯水加到NaOH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9分)

24.(14分) 已知: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单质,G是固体单质,F是离子化合物,J是红褐色絮状沉淀,它们在一定的条件

下有如下图中的转化关系。

请填写以下空白:

(1)A的化学式________,F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组成单质C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H+G→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A与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与F,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5)请简要说明I转化为J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5分)X、Y、Z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甲、乙是它们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右图的关系,其中反应条件和某些产物已经

略去。按下列要求写出X+甲→Y+乙的化学方程式

(1)若X、Y的组成元素为同族时

①若乙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甲乙均为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X、Y的组成元素为不同族时

①若X组成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Y的组成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Z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6.(7分)某天然碱可以看作是CO2和NaOH反应的产物组成的一种物质.为了测定该物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称取天然碱样品,加入30mL过量稀盐酸,产生672mLCO2气体(标准状况)

(2)另称取天然碱样品,在300℃下加热至分解完全,产生CO2112mL(标准状况)和水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27.(8分)有一瓶(约100mL)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该混合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可得沉淀。滤液跟LNaOH溶液反应,共用去碱液时恰好中和。试完成下列填空:

(1)则混合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HNO3) = ______________

(2)另取原混酸溶液,加入铜粉共热,在标准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 mL。(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浙江省温州中学

郑大西

高考模拟训练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浙江省温州中学郑大西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FeCl3可由Fe和Cl2直接化合制得,也可以在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制得;Cu和S反应得到的是Cu2S ;Al2S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Fe3O4只能由Fe在O2中燃烧制得。

2.(D)两气体与BaCl2溶液都不反应,与澄清石灰水都产生沉淀,气体过量沉淀又都溶解,紫色石蕊试液都变红。SO2能使品红试液褪色,CO2不能。

3.(C)浓硝酸挥发,溶液质量减小,浓度减小,浓硫酸吸水,溶液质量增加,浓度

减小.在常温下,都可以用铁制容器贮存,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

4.(B)硅石的成分是二氧化硅,硅和二氧化硅都能与氢氟酸反应,光导纤维是由二氧化硅制成的

5.(C)液氯的成分为氯分子,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也不能是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与锌发生化合反应,没有气体放出.

6.(C)A中HCO3-与OH-也反应,B的方程式没有配平,D在CO2过量时应生成Ca(HCO3)2 7.(D)生成的I2会升华,FeCl3溶液加热发生水解生成Fe2O3

8.(B)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SO2能还原H2O2,HCl能与Na2CO3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9.(B)酸酐是指酸脱水后的留下部分,碳酸脱水生成CO2,即CO2是碳酸的酸酐,两分子的硝酸脱水生成N2O5,则N2O5就是硝酸的酸酐,C2O3无法由碳酸脱水得到,所以C2O3不是碳酸的酸酐

10.(A) 在常温下铁、铝与浓硫酸能反应,但钝化后不能继续反应,C没有排除Cl-、SO32-的干扰,D的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还有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11.(D)在Na2CO3和NaHCO3中加澄清石灰水都生成白色沉淀,加NaOH都没有明显的现象,且焰色反应都为黄色。NaHCO3受热分解可产生CO2气体,Na2CO3不能。

12.(A)SO2与BaCl2不反应仍然澄清,B生成NaHCO3晶体析出,C生成A l(O H)3沉淀,D发生盐的互促水解生成H2SiO3沉淀

13.(B)①O2不足生成CO,O2充足生成CO2,②常温下生成Na2O,加热或点燃生成Na2O2,③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④铁少量生成F e(N O3)3,铁过量生成F e(N O3)2,⑤氨催化氧化生成NO和 H2O,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2和H2O,⑥不管Cl2少量还是过量都生成FeCl3

14.(A)由无色气体知没有NO2(红棕色),由无色透明的溶液知没有HBr(溴水橙色),由于氯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盐酸,所以不能确定原氯化氢是否存在

15.(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将SO32-氧化成SO42-,溶于水有NaOH生成。

16.(C)加盐酸酸化后,H+和NO3-将Fe2+氧化成Fe3+

17.(D)加硝酸能将BaSO3氧化为BaSO4,无法判断原沉淀是BaSO3还是 BaSO4,或者

是两者的混合物

18.(A)D不管怎么混合,都是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19.(D)当X是强酸时,C是硫,常温下是固体单质

20.(D)要使气体完全吸收,必须满足V(NO2)≥V(NO)(包括N2O4转化而来的NO2)

21.(B)用差量法,沉淀与合金的质量差即为OH-的质量,n(H2)=1/2×三、填空题(本题包

括2小题,共23分)

22.(共6分)①各取少量放在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的是NH4Cl

②用铂丝分别蘸取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的是Na2SO4

③各取少量溶于水,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SO4

④各取少量配成溶液,再用 pH试纸检验,溶液呈酸性的NH4Cl

(该题为开放题,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3分,共6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23.(共17分)(1)淡黄绿色 (2分) Cl2 (2分)

(2)有气泡产生(2分) 红色溶液褪色(2分)

(3)把一张KI淀粉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上(3分)

(4) HCO3-+H+=CO2↑+H2O (2分)

(5)不同意(1分) 在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溶液不能重新变红,说明

中和反应的观点是错误的(3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7分)

24.(共17分)

(1) Cl2 (2分) (2分)

(2) 第二周期、ⅤA族 (2分) (3) 2Fe3+ + Fe == 3Fe2+ (3分)

(4) 3Cl2 + 8NH3 === N2 + 6NH4Cl (3分) 3∶2 (2分)

(5) NH3溶于水电离出的OH-与Fe2+反应生成Fe(OH)2,Fe(OH)2被空气氧化生成Fe(OH)3。(3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5.(共10分)(每条2分) (1)①2H2S+O2=2S+2H2O ②SiO2+C====Si+CO

(2)①2Al+6HCl=2AlCl3+3H2②2Mg+CO2 =2MgO+C

③2F2 +2H2O= 4HF+O2或 H2S+ Cl2=S+2HCl 或2NH3+3Cl2=N2+6HCl

(只要求写其中的一条)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6.(共7分)

解:CO2和NaOH反应的产物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和NaHCO3

由(1)知n(CO2)=672/22400=(1分)

由(2)知,加热分解放出CO2气体的是NaHCO3,

∵n(CO2)=112/22400=,∴n(NaHCO3)=×2=(1分)

n(Na2CO3)=分)

n(结晶水)==(1分)

∴n(Na2CO3) :n(NaHCO3) :n(结晶水)=::=2:1:2(1分)

则天然碱的化学式为2 Na2CO3? NaHCO3?2H2O(2分)

27.(共8分)

解:(1)n(BaSO4)=233= n(H2SO4)=

n(NaOH)=×= n(HNO3)分)

c(HNO3)==3mol/L(1分)

(2)n(Cu)=64=,n(H+)=,n(NO3-)=

3Cu+2 NO3-+8 H+=3 Cu2++2NO+4H2O(2分)

3 2 8

Cu和 NO3-过量,(1分)

V(NO)=×1/4×22400=392mL(2分)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六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微专题一散文化小说的读法与答法讲义

散文化小说的读法与答法 [专题微语]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作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新样式,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重视。苏教版必修二教材选入了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人物师陀的小说《说书人》。散文化小说也受到浙江高考命题专家的重视,他们曾把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说《捡烂纸的老头》选入高考试卷中,即便2017年高考卷选的当代小说《一种美味》,其实也是一篇散文化小说。那么,这类文体应该如何阅读,这种文本的试题又应该如何解答呢?本专题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一、认识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小说体裁和散文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散文化的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散文化小说不以具体描写情节见长,甚至很少有情节,也没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这是这类小说接近散文的主要地方。但作为小说,必须多多少少要有情节的安排,有些作品看似是散文,但人物是虚构的,事件也多以虚构为主,情节虽比一般小说真实,但也是虚构的,符合小说虚拟的特征。这类小说往往能表现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感受,打破了小说的某些桎梏,能自由地发挥作者的思想。 其文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淡化情节 在散文化小说的展开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作者使小说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让叙述者的情感,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这类小说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情节又与结构不可分割。这类小说也不存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式的结构模式,自然也编织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2.虚化人物 传统小说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的本真原貌,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3.营造意境 在散文化小说中,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中。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专题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教案 第一课时情节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 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考纲》要求: 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故事情节 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一)情节概括问答模式 1、【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常见回答】 (1)一句话概括情节式

高考小说阅读训练(附答案)

高考小说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灯殇 陈永林 这天晚上,六根对女人说:“再过几天就中秋了。你明天去买十斤月饼,三斤糖块,三十挂小鞭炮……烟我已买了。” 每年的中秋晚上,许多村里人都在六根家挂一盏灯笼。鄱阳湖一带有这种风俗,一到中秋这晚,村里人便在德高望重的人门前挂盏灯笼,表达自己的敬意。这几年,六根门前挂的灯笼最多。村里人在哪家门前挂灯笼,哪家就得放鞭炮迎接。大人敬烟,小孩散糖,女人吃月饼。 六根的女人有点不愿意:“每年花一百多块钱换几十只灯笼,一点也不值。那些灯笼既当不得衣服穿,又顶不得饭吃。” 六根沉了脸说道:“这灯笼拿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别人想自己门前多挂几个灯笼还想不到呢。这是村里人对我的信任,对我工作的肯定。” 女人说:“钱呢?” 六根问:“家里一百多块钱也没有?” 女人说:“儿子前几天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 六根就翻口袋,口袋翻尽了,才翻出五十多块钱。 六根说:“要不,你明天提一只母鸡去卖。” 女人小声嘟囔:“哪有你这个当村长的!别人当村长,家里要啥有啥,可你每年只得几十只灯笼。’’ 六根再懒得搭理女人了。每年村里人挂的灯笼,他都没扔,都堆放在一间房里。中秋节这天,六根早早吃过了晚饭。女人买来的糖块、月饼也摆放在桌上。鞭炮拆了封。只等提灯笼的人一来,就放鞭炮。月饼样的圆月好不容易从鄱阳湖里爬起来了,一些小孩已在月光下疯闹了。 六根坐在门前悠然地吸着烟,眼光却不时往路边上掠。终于来了一个红红的灯笼,六根兴奋地站起来,喊女人:“快拿鞭炮放,灯笼来了。” 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了。可是灯笼并没进他家,而是进了春生的家。六根气得骂女人:“谁叫你这么早放鞭炮?”女人不敢辩,反而安慰六根:“急啥?等会儿,灯笼不就都来了?” 又来了一只灯笼。拎灯笼的是谷子。六根喊:“谷子,这么早来了?”可是谷子没听见样径直往前走。片刻春生家响起欢欢悦悦的鞭炮声。六根惊得傻傻地立在那。往年,谷子每回给他送灯笼。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 六根气得大骂:“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 六根的女儿劝:“爹犯得着生气吗?春生早在村里传出话,谁送他一盏灯笼,他就给谁一百块钱。” 春生先是在城里办了个皮包公司,骗了一些单位的货款却不给货,只给单位的头送些钱。春生有了钱,就在村里办了个罐头厂,钱大把大把地进。可交税时却说厂子亏损。春生办了厂后,村里人都想进他的厂,村里人给春生的笑容越来越多,看春生的目光越来越谄媚了。 “唉一一”六根就长长地叹气。六根掏出枝烟,点了,狠狠地吸。烟雾整个裹住了六根满是阴云的脸。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物象)作用专题训练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物象)作用专题训练 一、【高考真题感知】(2016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6分) 玻璃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教案汇总汇编

小说阅读专题 第一课时情节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 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考纲》要求: 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故事情节 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doc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 一、化妆 秦俑 上大学那会儿,女生都爱扎堆儿,你三个一群,我五个一伙,一块儿上食堂吃饭,一块儿到图书馆晚自习,甚至闹起别扭来,也是拉帮结派的。 315是新组合的宿舍,一共六位姐妹。新学期刚开始,就明显地分成了两派:一派五个人,吴莎莎、谭芳、曾丽、刘思琦,还有我;另一派,就只有陆小璐一个人了。 其实陆小璐长得很漂亮,她站到人堆里头,一眼看去,很容易就能找出来。用时新的说法,陆小璐有着一张“明星脸”。这也就算了,偏偏她还特别臭美,每天都化妆,一大早就起来试穿衣服,弄得自己跟赶演出似的,衬得宿舍里其他姐妹都像“灰姑娘”一样。加上陆小璐很少主动与人说话,一到周末总有人开车来接,慢慢地,与大家便有了距离。 可是有一段,陆小璐突然变得无精打采起来,虽然天天还是一大早就起来化妆,试穿漂亮衣服,但她的精神明显没有过去好。睡在下铺的吴莎莎告诉我们,她经常半夜还听到陆小璐在上铺翻来覆去的。 我们都想,可能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吧。果然,从周一开始,陆小璐就没有回宿舍。刚开始几天,谭芳和曾丽还说些不着边际的风凉话,可时间一长,我们都开始担心起来。刘思琦是寝室长,想给陆小璐打手机,一问,才发现我们五个人都没有记她号码。第二天,有人开车过来拿陆小璐的铺盖衣物,大家都担心地问怎么回事。来人说,小璐特意叮嘱我转告大家,她要请假半年。 请假半年?我们都挺疑惑的,但这种事也不好细问。还是曾丽机灵,周一的时候,她去问辅导员。辅导员说,你们不知道吗?陆小璐请假做手术啊。 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都很难过。虽然大家都不喜欢陆小璐,可她也不是什么坏人啊。刘思琦几个便四处打探她的消息,原来事情比大家想象的还要糟糕:陆小璐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一直不敢做手术,最近检查,发现不能再拖了。按照医生的建议,她将要接受四次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每一次都有很大的风险。 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宿舍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连续几个晚上,都没有一个人说话。最后,还是刘思琦拿的主意,大家一块儿去医院看望陆小璐。 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我们的心都慌慌的。在白色的病房里,我们见到了陆小璐,她正认真地对着一面镜子描眼线,打腮红,涂唇彩。从她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临危病人的迹象。忙完了,她返过头来,一眼就看到了我们几个,脸上闪过一丝惊喜。接着她连忙将头背过去,说,你们来了,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过了一会儿,又缓缓地回过头来,说,其实很久就知道是这样的结局了,没什么啦,瞒大家那么紧,是不想让更多的人为我担心。 姐妹几个都不知说什么好。陆小璐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有说有笑地告诉我们,下午是第一次手术,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所以一上午都在给自己化妆,我参加过别人的追悼会,殡仪馆的人化妆很差劲的,我可不想死那么难看…… 等了好几个小时,我们的脑袋里都是一片空白,甚至连互相对视的勇气都没有了。终于,陆小璐被人从手术室推了出来。手术很顺利,她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仿佛睡熟了一般。一圈人将她送回病房,315的几位姐妹一块儿回家,一路上我们都沉默不语。 后来,我们陆陆续续地去过医院几回,也陆陆续续地听到她手术成功的好消息。大家都为她感到开心,这个陆小璐啊,真不是一般人,每次上手术台前,她都要给自己化妆,每次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就好像她要去的地方不是手术室,而是准备去赴一场晚宴。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课件: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_小说阅读微专题一

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一基于理解与感悟的审美鉴赏阅读微专题一散文化小说的读法与答法

[专题微语]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作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新样式,一直受到文学研究者的重视。苏教版必修二教材选入了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人物师陀的小说《说书人》。它也受到浙江高考命题专家的重视,他们曾把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说《捡烂纸的老头》选入高考试卷中,即便2017年高考卷选的是当代小说《一种美味》,其实也是一篇散文化小说。那么,这类文体应该如何阅读,又应该如何解答这种文本的试题呢?本专题试图解决上面的问题。

_、认识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指以小说体裁和散文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散文化的一种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散文化小说不以具体的描写情节见长,甚至很少有情节,也没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这是这类小说接近散文的主要地方。但作为小说,必须多多少少要有情节的安排,有些作品看似是散文,但人物是虚构的,事件也多以虚构为主,情节虽比一般小说真实,但也是虚构的,符合小说虚拟的特征。这类小说往往能表现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感受,打破了小说的某些

桎梏,能自由地发挥作者的思想。

其文体特征有以下几点: (1)淡化情节 在散文化小说的展开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作者使小说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让叙述者的情感,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这些小说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情节又与结构不可分割。这类小说找不到“开端——发展一—高潮——结局”式的结构模式,自然也编织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2 小说阅读题 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小说阅读题汇编 1.(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⑴—⑷题.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达子还是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后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漂亮的草做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小格——!小格——!”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高考小说阅读真题练习

高考小说阅读真题练习 令狐采学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1题。 风铃 于德北 老三的日子挺紧。他在街上租邢大妈的房子住,八九平米,一铺炕,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老三的媳妇是农村人,和老三说话时总是一副商量的口气,仿佛她一个人当不了家似的。 老三在车站蹬三轮。他年轻,身体好,又没有脾气,渐渐有了些固定的主顾。有从外地来这里市场批发衣服的,往返几次,和他熟了,定下固定的日子,到了这天,老三会准时在出站口处,待人来了,笑一笑接过对方手中的东西,一声不响地把人家送到市场入口处。 “您去吧,我在这儿候着。”主顾进里边上货,老三就蹲在车子旁抽烟,两角多钱的“姿丽”。带嘴的“蝴蝶泉”是少有的奢侈。偶尔买一包放在口袋里搭配着抽好几天。老三抽剩的烟蒂放在烟缸里。等抽下一支时再接上。同行们都说,老三怕是要娶二房吧,不然,怎么这么节省呢?老三笑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老三送客,连人带货一直送上扶梯,看着客人的背影消失了,才转回来,心里好像还惦记着人家一路上的平安。雇老三

的老板们,也都信得过他,时间长了,和老三成了朋友,会谈一些买卖上的酸甜苦辣。有时,为了候车,也约老三在车站斜对过的小茶馆喝茶,每每这时,老三就有兴趣和客人下上一盘象棋,客人自称善走炮或善走马,老三就一心提防着那炮或马,结果漏洞百出,几乎是屡战屡败。 但老三在生活上是不长败的。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学,也没找到正式工作,在社会上干着干那,一点点摸索着自己生活的道路。他的媳妇,是他的同学,在他们班寄读了大半年,直到高考前才回原籍。在一起读书时,两个人没有说过什么话,后来,她进城来打工,老三才知道,大学对于她也只是个梦。 不知为什么,老三就突然想和她结婚了。看着自己父母残破简陋的家他沉默不响地带着他的新媳妇走了,只向他父母要了那辆在家闲置了多年的三轮车。他和媳妇开玩笑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什么都会有的。”说完之后,他自己都觉得这一点也不幽默,在床上梦呓似地喃喃:“累了,快睡吧。” 老三养了几盆菊花。秋高气爽,窗台上的菊花开了,白的、黄的、粉的,有小饭碗那么大。他也就极有兴致地休息一个下午,和媳妇一起上街买几个螃蟹,用清水煮了,就着酒兴看菊花,心里甜丝丝的。 老三在车站蹬三轮,蹬的是良心活,他不像有的同行,绕大圈,叫大钱。大家都蜂拥着拉主顾,他却靠在一边。如果主顾被嘲嚷声挤出了人群,他就会迎上前去,不紧不慢地说:“要不,就坐我的吧。”

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

高考小说阅读知识清单 一、命题预测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阅读,散文在过去多年的考查中一直占据了绝对份量,而小说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的限制,很少在高考中考到。 但是,今年的山东考试说明中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有一个明显的改动,即将原来的“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改为“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排列顺序的改变,极可能引发命题材料的文体变化,换句话说,很可能会考小说阅读。 二、考点分析 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命题特点 1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 此外,命题也可能会选取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片段、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我们认为,它应以现当代的中外名家名篇为主,作品内容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

在复习中,要重视《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标(实验)》推荐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要对其内容梗概、主题思想、主要的人物形象,乃至总体的艺术特色有一些了解。 四、方法点拨: (一)分点解说 (1) 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 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六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微专题(一)散文化小说的读法与答法

散文化小说的读法与答法 一、认识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小说体裁和散文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散文化的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散文化小说不以具体描写情节见长,甚至很少有情节,也没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这是这类小说接近散文的主要地方。但作为小说,必须多多少少要有情节的安排,有些作品看似是散文,但人物是虚构的,事件也多以虚构为主,情节虽比一般小说真实,但也是虚构的,符合小说虚拟的特征。这类小说往往能表现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感受,打破了小说的某些桎梏,能自由地发挥作者的思想。 其文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淡化情节 在散文化小说的展开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作者使小说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让叙述者的情感,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这类小说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情节又与结构不可分割。这类小说也不存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式的结构模式,自然也编织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2.虚化人物 传统小说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的本真原貌,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3.营造意境 在散文化小说中,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中。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4.突出情调 散文化小说的主旨往往比较含蓄,较多的是通过作者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二、认真读好“这一个”文本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高考阅读 07-21 2126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一、考点解读: 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体裁。用作考试命题材料的小说,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的限制,常选用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的“小小说” (即“微型小说”)。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其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 二、相关知识链接: 1 、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 、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 、人物塑造方面: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侧面描写(其它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4 、情节结构方面 辨析五个w,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 5 、环境描写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祝福》《阿Q正传》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 6 、主题内容方面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 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 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7 、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三、规律点拨: 小说阅读训练题型 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设题方式通常有: (1)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2)请概括某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某某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应分五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的议论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最新高考小说阅读 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专题训练

2020小说知识点及答题技巧及专题训练 2020小说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一、小说阅读备考要求:强化两个意识 1、强化文本意识:读懂文本(泛读)、结合文本答题(精读) 2、强化规范意识:审题规范(认真审题,熟悉考点和题型);答题规范(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格式正确,语言简练、准确);书写规范;问答连读。 二、小说阅读考查要点——围绕着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命题 1、环境 “一景三考”,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写法和作用。有时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与深刻寓意。 2.情节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探究情节安排的作用。 3.人物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探究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4.主题 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评价小说主题,探究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探究情感取向。 5.构思:分析小说构思的特色 6.理解标题含义及作用。

【考查角度】:梳理概括小说情节 【解题规律】: ①划分情节(找线索、找事件) ②概括归纳(围绕中心事件或线索,运用叠加法与合并法;主人公为主语) ③语言表形式为: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考查角度】: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 【解题规律】: 1、掌握微型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①设置悬念;②情节曲折;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分析伏笔与照应);④错位法;⑤巧设误会) 2、答题时,要扣情节特点,运用术语,结合文本中特点的具体体现,举例分析。【考查角度】:探究某一情节的作用 【解题规律】: ①答这个情节跟前后情节有何关联。(指向情节本身) ②答这个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轨迹。(指向人物) ③答这个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指向主题) ④答这个情节安排是否暗示了社会环境。(指向环境)(有时需要) ⑤答这个情节安排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和艺术规律。(有时需要) 【考查角度】:探究某一情节是否合理 【解题规律】: ①表明观点(跟作者的观点保持一致) ②从情节安排本身、人物身份性格及文章的主旨出发,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

(完整版)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 专题十四小说阅读[学法――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考题位置――第11题]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

2020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小说阅读必备锦囊

2020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小说阅读必备锦囊 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要领 (一)、读懂,才能做题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尤其对于小说阅读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轻视 文本阅读,最核心的任务是读懂,然后才是做题、会答。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初步把握小说情节 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初步认识人物形象 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 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 的性格特点。 3.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好读不好懂,这“不好懂”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上。小说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复杂性、模糊性。在小说中,作者不能直接告诉读者写作意图,至多可以借侧面告诉, 其主题只能靠读者自己借助情节、人物等感悟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概括小说主题的具体 方法有: (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 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来传达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好的。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其主题方向。具体需“两抓”: ①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住故事 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题方向。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2017高考小说阅读真题训练

2017高考小说阅读真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 ~16题。(江苏卷)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地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_基于理解与感悟的审美鉴赏阅读微专题一散文化小

微专题一散文化小说的读法与 答法 一、认识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指以小说体裁和散文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散文化的一种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散文化小说不以具体的描写情节见长,甚至很少有情节,也没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这是这类小说接近散文的主要地方。但作为小说,必须多多少少要有情节的安排,有些作品看似是散文,但人物是虚构的,事件也多以虚构为主,情节虽比一般小说真实,但也是虚构的,符合小说虚拟的特征。这类小说往往能表现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感受,打破了小说的某些桎梏,能自由地发挥作者的思想。 其文体特征有以下几点: (1)淡化情节 在散文化小说的展开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作者使小说呈现如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让叙述者的情感,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这些小说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

节,但情节又与结构不可分割。这类小说找不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式的结构模式,自然也编织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2)虚化人物 传统小说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本真的原貌,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3)营造意境 在散文化小说中,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之中。所谓“气氛”,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4)突出情调 散文化小说的主旨往往比较含蓄,较多的是通过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二、认真读好“这一个”文本 考场上散文化小说阅读,首先存在一个文体确认问题。一般而言,命题者会在题干中或以其他方式告诉你它是一篇小说,而到底是否是散文化小说,则要靠你自己判断。可以根据作者去断定,如以小说的“散文化”特征闻名的作家有郁达夫、废名、沈从文、师陀、萧红、汪曾祺等,以及当代作家贾平凹、钟阿城、何立伟等;但主要应依据散文化小说的特征去判断。 阅读时,既要关照散文化小说的“散文”与“小说”特质,又要认认真真地读好“这一个”文本,因为小说命题总体上虽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要素展开,但从不套路化,非常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文本的针对性。所以,确认文体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是读懂“这一个”文本。既要整体把握,如勾画核心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等,又要精读细读,如局部文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等。 三、精准答题 散文化小说从命题上与其他小说无异,但鉴于散文化小说的特点,命题的重点多放在人物形象和主旨意蕴两个方面。因此,要特别关注这两方面的问题。 人物形象题既注意整体与局部(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对人物作整体分析或概括;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某处描写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情感、心理活动的分析),更突出局部;既注意直接与间接,更突出间接(即借助其他非人物分析概括题,如情节作用题、物象题、艺术赏析题等来考查人物形象)。答这类题完全可以按照正常的人物形象题的思路去答即可。因为命题较灵活,所以应特别注意审准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主旨意蕴题是散文化小说阅读题中最难的。因为它要突出情调,而情调感情之类是最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