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胆道结石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一般与胆道感染有关,尤其是寄生虫的感染有关。胆汁的淤积及胆固醇代谢失调为结石的主要原因,且往往是多种原因综合形成结石。由于目前对胆石症尚缺少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因此大部分患者需经手术切除胆囊而解除病痛。病情嚴重,发展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系胆道梗阻,使胆汁淤滞、胆管内压力迅速增高致胆道急性化脓性感染。该病起病急剧凶险,是我国胆石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结合多年的肝胆外科护理经验,分析影响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质量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肝胆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术前健康宣教及评估: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及时接诊,及时准确收集患者信息,首先积极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各项住院规章制度,熟悉病区环境,然后有针对性地询问与患者病情有关的问题。由于患者害怕术后切口疼痛,担心手术能否成功,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应多与患者交谈,介绍相关知识,阐述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列举手术成功病例,讲解焦虑、恐惧容易降低机体免疫力,不利于疾病恢复,同时应多体贴、安慰、关心患者,满足其合理的需求,以取得患者的信赖,从而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促进其康复。

1.2检查护理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前须完成B超、CT等检查,对于有创的检查后一定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肝功能差,合并黄疸的患者,一定要认真观察,详细了解出凝血时间及大小便情况、尿量多少、必要时予以记量,注意询问大便的颜色,提示患者若遇到解黑便或血便时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同时嘱不要离床排大、小便,应卧床解决大、小便,严防出现低血容量休克而发生意外。若行B 超、CT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发生并发症,检查患者有无发生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注意内出血、胆瘘、肠瘘等情况出现,发现患者出现腹痛时,应及时报告医生的同时注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准确及时记录,必要时送检,认真记录患者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并准备好相应的抢救护理必备物品,确保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到位。

2术后护理

2.1疼痛的护理理解同情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耐心讲解术后有关疼痛的知识,解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心理。取舒适的体位休息,全麻清醒者采取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切口处的张力,同时观察伤口情况,排除伤口血肿,包扎过紧,管道牵拉等因素。保持环境安静,留亲友陪伴。对轻度疼痛者给予鼓励安慰,并采用分散注意力及音乐疗法。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看书等,可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转移,将疼痛暂时抛却一旁。采用音乐疗法,有针对性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舒畅的音乐,用优美的旋律和曲调放松患者的心情,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对中度疼痛者除采用以上方法外按医嘱给予一般解热镇痛剂如安痛定2 ml肌内注射。对重度疼痛者给予强痛定、杜冷丁等或使用麻

麻醉复苏室护理常规

麻醉复苏室护理常规 1.迎接安置病人,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班,了解麻醉方式、手术部位与名称、术 中情况、术后诊断等。交接皮肤及输液情况。填写护理记录单及病人交接卡。 2.接监护仪连续监测病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体温,必要时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动脉血压等,视病情设定报警上下限,及时处理各项报警。 3.视病情予鼻导管给氧,必要时面罩给氧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根据病情调节 氧流量和氧浓度。上呼吸机者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自主呼吸恢复情况。4.麻醉未醒前,注意约束病人肢体,加床栏,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防止发生坠 床、管道脱落、输液针头脱出、自行拔管等意外、 5.将强巡视病人,注意有无术后早期并发症: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血压、 低血压、呕吐、疼痛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准确及时记录各项参数,苏醒前每15分钟记录生命体征一次,清醒拔出气管 导管后,每30分钟记录一次,抢救病人随时记录。 7.专人护理,评估病人病情(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神志及肌力),掌握拔 管时机,配合医生拔出气管导管,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并协助病人咳嗽排痰。 拔管后常规吸氧并观察病人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 8.正确及时执行各种医嘱并记录,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9.冬季保暖,夏季防暑,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低温病人复温时防止烫伤。 10.保持输液通畅,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外渗,视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必要 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 11.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固定,避免脱落。发现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各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与性状,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3.正确留取各项检验标本并及时送检。 14.对留置动脉置管者,应注意保护,防止脱出、堵塞。转出PACU前拔除,并按 压5分钟以上。 15.病人呼吸、循环功能稳定,麻醉苏醒完全即可转出PACU,并与病房医护人员 详细交班,有术后镇痛泵患者应与家属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16.做好患者入室前床单位的准备、出室后床单位的整理以及病房终末消毒处理。

全麻苏醒期患者烦躁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全麻苏醒期患者烦躁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患者烦躁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本科38例全麻患者在苏醒期出现烦躁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本组38例全麻苏醒期出现烦躁的患者,均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结论通过对全麻苏醒期患者的合理处理和护理,减少了意外伤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关键词】全麻;苏醒期;烦躁;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意识恢复阶段,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大部分对当时的情况无记忆。引起烦躁的原因有疼痛、尿管刺激、气管导管刺激、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必须通过严密观察与综合分析,确定其烦躁原因后再处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入住本科监护的全麻术后患者402例,在全麻清醒期出现烦躁的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平均年龄40岁。 1.2 临床表现本组38例,在苏醒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表现为要坐起来、身体不停扭动、撕扯衣服和床单、企图拔除身上的导管或口咽通气道、不断敲床、不停扭动头部、用牙咬气管套管、用力吐气管套管和牙垫等。大声喊憋尿,要下床小便等。经合理处理后患者均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2 烦躁原因分析 2.1 切口疼痛是引起术后烦躁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开胸手术患者,患者表现为要坐起来,大喊大叫,身体不停扭动,手伸向疼痛部位,拒绝挤压引流管等。 2.2 尿管刺激大部分发生于男性患者,患者术前无尿管,实施麻醉后在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安置了尿管,患者麻醉后恢复期间,意识尚未完全清醒,不能用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对尿管刺激无耐受性,出现不适感,表现为烦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要下床小便或大声喊憋尿。检查尿管通畅无误。排除其他原因所至。 2.3 气管导管刺激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只清楚给予全身麻醉,并不知道还需经口腔插入气管导管,在麻醉恢复期患者一旦感觉导管的存在,而不能发音时,必然要做出对抗性反应,表现为不停地扭动头部,用牙咬气管导管,甚至欲强行将气管导管拔出。 2.4 麻醉药物残余作用部分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致使大脑皮层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觉醒激活系统)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全部复原,致使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而疼痛感受已恢复,患者不能有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为烦躁不配合。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快速康复外科是国外近些年来新衍生而来的一种外科模式,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有效的优化措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达到加快患者 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FTS理念的核心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它不仅要 求手术微创,而且更着重于围手术期的其他处理对于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虽然FTS理念现已经在包括泌尿外科等许多手术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仍只是处于 起步探索阶段,还拥有着远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将对快速康复理念的主要内容和 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是将麻醉学,疼痛控制和外科手术 方式等方面的新科学技术和护理新方法相互结合,采取术前,术中,术后一系列 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1]这一概念是在2001年被丹麦外科 医生Wilmore和Kettle所提出的并在多种手术中积极寻找其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获得了很大的成功。FTS理念始终贯穿于患者手术前后的整个护理过程,让护士,患者及其家属都能参与其中,这同时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护理的具体表现。 现对快速康复理念在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作如下综述。 1.FTS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很多国内学者也快速引进了FTS理念,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 效果和经验,张晔等[2]报道,通过采取术前沟通,经皮肾镜碎石的微创技术及术 后护理等快速康复措施,3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手术都获得了成功,减少了手术 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樊倩红等[3]报道通过采取术 前护理,术中保温,术后预防尿失禁等护理,加速了前列腺电切患者的康复。快 速康复的概念是泌尿外科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此概念被提出后,FTS 的理念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国内的相关报道还是相对较少,这 也是今后值得我们继续努力研究的方向。 2.FTS的具体护理措施 2.1 手术前 2.1.1 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常规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片,CT,造影及尿常规,抽取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肿瘤指标等。 2.1.2 术前心理护理泌尿外科病种多,各年龄都有发病的可能,有些疾病发 生的部位较隐私,一般让患者难以启齿,从而心理护理成为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面对手术,约有80.7%的患者产生了焦虑,68%的患者产生了抑郁,[4]提高了手 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快速康复理念认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以对临床 治疗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对于患者的康复是非常有利的。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 况和需求,动态的病情变化,做出耐心且细致的解释安抚工作,使患者的恐惧、焦虑 情绪能够得到缓解,减轻其生理应激反应,让患者能够平稳的渡过围手术期,同时也 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2.1.3 术前禁食禁饮术前12h禁食,4h禁水是泌尿外科常规术前准备之一, 但目前认为术前过早的禁食禁水容易导致术后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增加了 术中及术后的补液量,加重了应激,更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5]FTS的主张是 术前2h进水或口服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研究表示,在胃肠功能正 常的情况下,固体食物6h可排空,液体2h内也可以排空,而且术前2h禁饮于

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原则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转载) 1.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预防用药应保证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 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范围 2.1 清洁手术 2.1.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 防使用抗菌药物。 2.1.2 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年龄大于70岁。 (5)糖尿病控制不佳。 (6)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7)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2.2 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3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3.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3.1 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 3.2 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 (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3.3 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 间和半衰期)给药,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3.4给药地点:手术室 4.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选药依据 4.1 针对手术部位正常菌群的成员。 4.2 既往该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 4.3 参考抗菌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4.4 预防性使用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确切、安全、使用方 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5.各类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基本原则 5.1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一般 骨科手术、剖宫产手术应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5.2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胃十二指肠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应 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5.3 颅脑手术、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 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5.4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应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 用甲硝唑。

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常规

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得护理常规 胸外科手术前健康指导: 1心理准备: 病人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得焦虑,担心手术安危,及术后情况,病人如有什么疑问、担心可以及时向医生及护理人员询问,应以积极得心态去迎接手术。山东省交通医院胸心外科崔海银 2呼吸道准备: 1)吸烟会增加支气管分泌,加重呼吸道症状。病人应在术前2周戒烟。 2)有意识得进行深呼吸及咳嗽得训练,以利于手术后肺膨胀,病人应练习腹式深呼吸与有效排痰训练。 3)术前三日开始进行雾化吸入每日三次。每次15—20分钟。 3饮食: 为了增强体质,增加组织修复与抗感染能力,术前病人应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粗纤维、维生素及果酸丰富易消化得食物,如瘦肉与鱼、蛋类、新鲜蔬菜与水果、豆制品等。必要时可以静脉补充营养。同时注意保持大小便通常。 4辅助检查: 协助医生完善各种检查,包括抽血化验、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等、5胃肠道准备: 因绝大多数病人不习惯在床上解大小便,特别就是术后因手术创伤与麻醉得影响,很容易发生尿储留与便秘。故在术前三天病人应练习在床上排大小便。 6术前一日准备: 1)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咳嗽、女病人月经来潮时推迟手术期、 2)做好个人卫生,洗澡、剪指(趾)甲,更换干净内衣。并行手术区备皮。 3)如有需要根据医嘱备血、试敏。 4)为了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所致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一般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术前晚宜进食软质食物。 5)术前晚根据医嘱应用镇静剂以减轻紧张感,保障睡眠与休息。 6)食管手术病人术前晚给予温皂水灌肠一次。 胸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一、给予一级护理2—3天。 二、术日禁食水,术后第一日改进普食。 三、全麻未完全清醒时,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完全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改半卧位。 四、持续鼻导管吸氧24—48小时,以后间断鼻塞吸氧至72小时。 五、心电监护、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与度监测48—72小时。以后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与度每6小时监测一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早期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六、四次温,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 七、胸腔闭式引流管得护理。 八、呼吸道护理,雾化吸入每日4-5次,每次20分钟。翻身叩背,协助排痰,每2小时一次,经常听诊肺部呼吸音情况,预防肺炎及肺不张。 九、全肺切除得病人应严格限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不应超过30滴。 胸腔闭式引流健康指导:

2014版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四: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时间:2014-02-27 (一)几点注意事项 1.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清洁一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以及治疗已存在的感染。 2.应用抗菌药物只是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一部分,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术后全面的护理都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部分。 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应掌握正确的给药时机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后决定给药方案。4.某些危险因素会影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5-7。 (二)常见泌尿外科手术的分类 按照1999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外科手术感染预防指南中对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将常见泌尿外科手术分为4类,参见表15-8。

(三)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1.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苟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清洁手术(理论上讲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应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异物植入手术;高龄、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或清洁?污染手术推荐应用一代头孢菌素,污染手术推荐应用二代头孢菌素。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2.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 >1500ml),需要手术中给予第2剂。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一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四)常用有创性诊断操作的抗菌药物应用 1.尿动力学检查通常情况下在尿动为学检查前后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在患者有菌尿、留置尿管、近期曾发生尿路感染、大量残余尿、脊髓损伤等危险因素存在时,推荐在检查后24小时内给予单次日服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或复方磺胺甲噁唑。 2.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多数研究采用至少用药3天的方案。推荐在穿刺前2小时口服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500mg qd),穿刺后继续服用,总用药时间不超过72小时。如果穿刺前有菌尿等危险因素存在,可延长用药时间至96小时。考虑到存在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也可应用二代头孢菌素或三代头孢菌素。 穿刺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高热时应及时行血培养及尿培养,并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 3.膀胱镜检查推荐在检查前1小时单次口服氟喹诺酮类、或二代头孢菌素、或复方磺胺甲噁唑,如果存在以上列举的危险因素应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但不超过72小时。 (五)ESWL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对不存在表15-7中危险因素的非复杂性肾或输尿管结石患者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以上危险因素者,推荐ESWL前30~60分钟静脉输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青霉素加BLI或复方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症状性尿路感染或菌皿症表现应进一步治疗,否则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对ESWL前存在尿路感染者应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治疗。 (六)腔内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1.TURP推荐在术前30分钟静脉输注青霉素类、或氨基青霉素加BLI、或二代头孢菌素、或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当对以上药物过敏时可换用氨基糖苷类,术后继续应用,总用药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TURBt推荐在手术前30-60分钟静脉输注青霉素类、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青霉素加BLI、或氟喹诺酮类、或复方磺胺甲噁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当有下尿路梗阻、糖尿病、免疫抑制、肿瘤较大伴坏死、肿瘤切除时间长、残留肿瘤等危险因素时,可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至72小时。

浅谈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护理

浅谈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8-14T16:10:22.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龙章凤[导读] 另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四肢血液循环,保证静脉回流良好,防止皮肤受压损伤。 龙章凤 (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分院手术室 4184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125-02 【关键词】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护理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苏醒期的不良反应之一,病人注意力不能集中,对不良刺激高度敏感,以兴奋,躁动,定向障碍为特征,可出现肢体的无意识动作,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呻吟和妄想思维等症状。临床表现为焦虑和躁动,兴奋,极度烦躁,挣扎,有的病人试图翻身,坐起;不能耐受气管导管的刺激,有呛咳,企图拔出气管导管,尿管,胃管,输液管及伤口引流管;病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浅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小儿病人常表现为激惹,不能停止的哭闹和无法安慰等。全麻苏醒期病人出现躁动,如不及时处理,将引起各种并发症。增加麻醉后危险,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手术后的康复,延长了手术时间。 1 躁动的原因 1.1外源性刺激全麻患者在术后意识尚未完全清醒时,对外界刺激呈高敏状态,任何刺激和疼痛不适都可引起躁动,如术后刀口疼痛,气管吸痰刺激,气管导管,尿管及各种其他引流管的刺激;都会引起躁动,临床表现为狂躁,呼喊,呻吟,不自主运动,企图拔除各种导管。 1.2手术时患者特殊的体位姿势骨科,脑科,普外科大型的手术,术中为了暴露手术野,患者经常处于各种特殊的体位姿势,术后留置的管路相对较多,如各种导管,患者在恢复清醒状态的过程中虽是平卧位,但术中长时间的被动体位,肢体的约束,导致舒适的改变,而且呼吸运动牵扯伤口引起剧烈疼痛,使舒醒过程中的患者难以忍受,诱发躁动。 1.3催醒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与麻醉药的作用及麻醉药物在体内残留有一定关系,如应用多沙普伦催醒会提高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因为多沙普伦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同时兴奋交感神经系统,用药后易使患者出现剧烈躁动,而肌松药在体内的残留也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和躁动。 2 躁动程度评价标准 躁动程度评估标准分5级:1级为睡眠,2级为清醒,安静,3级为激惹,哭闹,4级为无法安慰,不能停止的哭闹,5级为严重躁动,定向障碍。[1] 3 躁动程度分级类 轻度:拔管前,后在吸痰等强刺激下发生躁动,一旦刺激停止或拔管后言语安慰躁动即停止;中度:拔管前无刺激情况下发生躁动,拔管后意识欠清,言语安慰不能主动配合,需制动;重度:需药物和物理方法制动。[2] 4 护理 4.1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有研究表明,各种有害刺激是诱发和加重躁动最常见的原因。[3]对于全麻苏醒期的患者,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适时拔出气管导管,避免过度刺激,对于带气管内导管的躁动患者,根据病情不适合拔管要求的,可根据医嘱给予静脉注射小剂量的眯唑安定或少量丙泊酚镇静,继续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因为躁动导致气管内导管脱出,造成患者窒息。符合拔管要求的患者,应协助麻醉医生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避免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个别拔管后出现躁动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和临床表现,对症处理。 4.2在患者全麻苏醒期,患者应取平卧位,保证呼吸道通畅。对于重度躁动患者要防止因躁动发生坠床,软组织损伤,骨折等以外伤害及自伤发生。另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四肢血液循环,保证静脉回流良好,防止皮肤受压损伤。 4.3控制疼痛由于疼痛是患者术后躁动的主要原因,重度躁动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无痛,无虑和安眠。因此在处理患者重度躁动问题上,止痛剂的给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应先疼痛控制,再给予镇静剂,唯有疼痛缓解后,镇静剂的作用才能完全发挥。 4.4加强非语言沟通技巧由于气管插管,病人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护士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动作,手势,表情等来观察判断病人的需要,并且耐心做好解释,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4.5全麻苏醒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因肌松药残留所致躁动,患者多呈腹式呼吸,呼吸浅,急促而无力,并伴有抽搐样挣扎,表情痛苦,此时,护士应立即汇报给麻醉医生,协助麻醉医生疏通患者气道,给予面罩加压给氧,及时运用肌松拮抗剂,同时做好插管急救准备。患者因催醒药导致的躁动,往往表现患者意识恢复欠佳,此时护士应妥善固定患者,防止坠床,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防等,防止因催醒药物作用消失后,残留的麻醉药作用引起呼吸抑制,并同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4.6针对手术类型进行有计划的护理,不同手术类型引起的躁动护理重点应有所不同。如对于耳鼻喉手术的患者,除了术前访视解除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外,如病情允许,尽量选择全静脉麻醉;术后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同时要避免患者发生误吸引起缺氧而加重躁动;胸外科手术属较大手术,护理重点在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保证呼吸道通畅及循环系统的稳定;乳腺手术多为女性,因此要针对女性的特点,加强术前访视和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全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1-35. [3]华勤学.全麻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16(6):224~225.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第二节、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一、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执行住院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评估病人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 3.围手术期护理:①根据医嘱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 ②术日晨准备:测生命体征,按入手术室流程执行 ③术后回室护理:按患者术后返房流程执行 4.病情观察:根据疾病护理常规观察病情。 5.安全护理:评估患者状况,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压疮、跌倒、坠床、烫伤等) 6.饮食: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 7.饮水指导:无肾功能不全、无尿、水肿、心肺功能异常等情况时,鼓励病人多饮水,每24h 饮水量2000ml以上。 8.落实基础护理:①床单元整洁(病室、床位、床头柜) ②病人舒适(三短六洁、卧位舒适、符合治疗要求) ③管道护理(固定、通畅、按时更换) 9.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病种予以相应健康教育 二、泌尿外科专科护理常规 (一)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1.尿石症 按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排尿情况。 (2)穿刺部位或伤口渗血、渗液 (3)引流管(通畅,性质、颜色、量) 护理措施 术前 (1)协助做好KUB+IVP和腹部平片(KUB)检查,输尿管结石病人术前拍摄定位片。(2)观察有无急性尿闭的发生或有无结石排出。 (3)肾绞痛者,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治疗。 (4)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术)术前应检查手术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破溃。(5) 心理护理:评估病人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 术后 (1)做好双J管护理:避免做下蹲、剧烈咳嗽,以免双J管移位。 (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出血:观察伤口情况及引流管的量、色、质变化。PCNL术后夹闭肾造瘘管,根据医嘱开放,并观察肾造瘘管引流液颜色。 ②感染:观察体温变化,指导患者多饮水;保持导尿管及造瘘管的通畅。 ③尿漏:肾、输尿管微创手术的病人注意观察腹部有无胀痛症状,警惕尿漏导致腹膜炎的发生。若伤口渗液和引流液为淡黄色且逐渐增加并有尿味,提示有漏尿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④胸腔损伤:PCNL术后患者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紫绀,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吸氧、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 健康教育

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护理方法总结

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护理方法总结 发表时间:2014-05-22T15:59:41.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8期供稿作者:卢岩[导读] 全麻患者在苏醒期可能会有躁动现象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躁动、兴奋、不按指示行动 卢岩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 113000)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全麻患者苏醒时躁动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全麻患者苏醒时躁动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309例患者发生躁动61例,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后,症状缓解。结论护理人员要知晓躁动的原因,从而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躁动全麻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082-01 全麻患者在苏醒期可能会有躁动现象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躁动、兴奋、不按指示行动、定向障碍和不自主运动等[1],严重者可能造成自身的意外伤害,后果严重[2]。我们对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全麻患者苏醒时躁动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因躁动给患者带来的伤害,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自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行全麻患者309例,年龄10-71岁,平均4 2.57±7.21岁。手术科室:骨科51例,普通外科207例,妇产科42例,心胸外科8例。全部患者行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气管内插管。 2.护理2.1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使其产生陈述性记忆,消除其心理顾虑,提高其心理承受值。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讲明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疼痛感,特别对于男性需要留置导尿的患者,需强调术后会有导尿管的刺激感和尿意,使患者心理有一定准备,当术后发生尿道不适时心理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需提前告知全麻患者,他们可能需要口腔防止口罩等,以消除术后可能出现的顾虑,减少躁动的发生。 2.2外源性刺激所致躁动的护理苏醒期的患者对外界的刺激敏感度高,即使是轻微的刺激或疼痛即可引起躁动的发生,例如吸痰、切口疼痛、导尿管和引流管等引起的刺激,患者表现为呻吟或狂躁,甚至是自行拔除插管。对此,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师拔除相应的导管,消除刺激。对于不符合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可噂医嘱给予少剂量异丙酚或咪唑安定给予镇静,继续给予呼吸机通气,防止因气管脱出而造成的窒息;符合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应协助医师将其拔除,清理好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拔管后,患者如仍发生躁动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患者躁动伴有辗转反侧,可能是尿管的刺激,患者可能会试图拔扯导尿管,护理人员应及时制止,并解释出现这一症状的原因,并适当挪动导尿管,减轻患者这方面的心理负担。 2.3手术相关原因引起的躁动的护理上腹部或心胸外科手术创面较大,术中窗口暴露时间长,术后留置的管道较多。入ICU后虽然是平卧位,但术中长时间的被动体位,导致机体的舒适度发生改变,而且由呼吸运动而导致的疼痛一般非常剧烈,患者难以忍受。耳鼻喉外科的手术常因患者鼻腔塞满填塞物而导致通气不畅,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感和不安。针对此类原因,我们将患者均取平卧位,专业护理人员监护。重症躁动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坠床、自伤、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等的发生。骨突处垫以衬垫。注意静脉输液情况,保证通畅,防止皮肤受压。因术后剧烈的疼痛所引起的躁动会造成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对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心功能差的患者,可根据疼痛的情况,噂医嘱给予止痛药处理。剧烈的疼痛患者往往难以忍受,会导致呼吸受阻,此时可加大供氧流量,鼓励患者做深大呼吸,同时噂医嘱给予适当止痛药,用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意识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 2.4使用催眠药而致的躁动的护理有时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与麻醉药物在体内的残留相关[3]。研究表明,多沙普伦可以直接兴奋延髓上的呼吸中枢,用药后容易出现剧烈挣扎、躁动,增加机体躁动的发生率[4] 。针对此类原因,护士应注意与医生的交流,当患者急促而无力,表情痛苦并伴有抽搐动作时,要立即通知医生,给予面罩加压供氧,鼓励患者做有序的呼吸动作。由催醒药物所致的躁动,患者意识往往不好,此时,护理人员应将其四肢固定于床边,防止坠床的发生,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5因肌松药残留所致躁动的护理肌松药残留的患者会使呼吸的幅度变浅、频率变快,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医生,托起患者的下颌,加大氧流量,医嘱给予阿托品、新斯的明静脉注射,鼓励患者进行规律呼吸,同时做好急救物品和气管插管的准备,严密注意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等的变化,防止药物残留所引起的呼吸抑制。 2.6加强患者的防护工作在未明确躁动原因前应加强患者的防护工作,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给氧,防止窒息,备好软垫和约束带,如躁动严重可以固定好患者的四肢,但要防止固定过紧造成患者的副损伤,而且过紧的束缚可能还会加重患者的躁动,所以,约束带的松紧要适宜,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四肢血运情况,保证静脉回流良好。 3.结果309例患者发生躁动61例,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后,症状缓解。 4.小结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较为常见,而发生躁动的原因很多,如手术部位、术后是否使用催眠药、肌松药、术后的不良刺激等、心律失常、胃肠胀气等。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加强患者安全意识,防止其坠床、自伤等的发生。术后尽量排净吸入的麻醉药,将麻醉药的浓度慢慢降低,谨慎使用止痛措施;如使用雷米芬太尼,在停药后要有后续的持续止痛措施;尽量减少能够引起躁动的因素,如导尿、吸痰、插管等;如已发生躁动,应给予适量的镇静镇痛药,加强通气;尽量避免引起躁动的可能因素;术中注意调控肌松药的用量,尽早停药肌松药,肌肉松弛后在一定麻醉深度下拔管,少量注射丙泊酚和利多卡因以减少躁动;注意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伤害等的发生,避免二氧化碳潴留。躁动是全麻苏醒期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手术效果、生理功能和术后恢复会产生重要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果断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当前,对于躁动发生的机制不清,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参考文献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84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泌尿外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 科指导的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且 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 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具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目前,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等优势,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中存在的风险也逐渐显露,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存在较大 的影响[1]。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性的提高,与手术医师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存在 密切关系。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新型护理指导方法,在围术期护理中应用获得满意的护 理效果[2]。本文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2 例患者;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38~69岁,平均(54.29±3.67)岁;观 察组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8~73岁,平均(52.67±3.21)岁;观察组与对照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泌尿外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干预措施:术前常规指导、术后饮食 护理、环境卫生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指导的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具体措施:①术前宣教:术前,护士向患者讲解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相关知识,告知疾病手 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使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缓解,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②术前8h进行患者进食、禁水,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部分患者做好肠道准备。 ③术后24h内严密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24h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 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避免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出现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④患者住院期间定期整理病房,开窗通风,保障病房温度与湿度适宜,床单与物品摆放整洁。 ⑤患者术后未排气前,需要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营养液,或者半流质饮食,排气后转为正常饮食,饮食以高纤维、高蛋白食物,禁食辛辣、油炸、坚硬的食物。⑥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当 日给予健康教育手册,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n,%)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s)描述,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若组间数据P<0.05则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 计学差异,P<0.05,见表1。

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

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0-05-01T00:01:08.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8期供稿作者:陈济丽[导读] 保持室温为18—20度,湿度为50—60%。固定气管导管在正确位置陈济丽 (广西岑溪市中医院手术室广西岑溪 5432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8-0139-02 利用麻醉药物使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性抑制,以达到意识及痛觉消失,反射活动减弱,有的可使肌肉松驰,称为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中枢抑制深浅程度可以控制,整个抑制过程也是可逆的。当药物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分解破坏后,病人即恢复清醒,无后遗症。我院规定全麻手术后的病人,必须在手术室清醒后,才能送回病房。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对256例病人实施全麻手术,术后需麻醉复苏的232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全麻复苏病例232例。男120例,女112例,年龄5岁—86岁。麻醉复苏时间最短0.5小时,最长3小时。经过精心护理,232例手术麻醉病人全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一天做好术前访视,给合作的患者讲解手术麻醉的方法,术前准备,注意事项,配合的重要性等;术后我们要求患者所做的动作,如点头、握手、睁眼等,消除其恐惧心理,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2.2术后护理 2.2.1全麻未行气管插管的护理 未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后我们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注意舌头是否后坠,后坠的应托起下颌,使其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保持血氧在正常范围。随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的痰液。注意固定好患者,专人看护,以免清醒前烦躁,坠床、跌伤、呕吐物倒流至气管,引起窒息的危险。并注意术后各种管道通畅,以免被患者抓脱。 2.2.2气管插管的护理 保持室温为18—20度,湿度为50—60%。固定气管导管在正确位置。按医嘱给予麻醉拮抗剂,使病人尽快清醒,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密切观察口唇、指端颜色以判断有无缺氧,观察其胸廊运动是否对称,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一致。 清痰对使用呼吸机通气的病人,随时注意是否有痰液瘀积,如出现以下任何一种应给予吸痰:病人咳嗽出现呼吸窘迫征;听诊胸部有痰鸣音;呼吸机高气道压报警时;当血氧饱和度氧分压突然降低时。准备吸痰前5分钟应给100%氧浓度吸入,待血氧饱和度达到99%以上后,在呼吸机接头处断开,用适当的吸痰管由内向外快速抽吸。吸痰时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低于87%应接上呼吸机接头,待血氧饱和度升至97%以上再进行下一次的抽吸。吸痰最多连续抽吸3次,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0秒,吸痰完毕后再给予患者吸纯氧,将氧浓度调至80%,2分钟后氧浓度调至吸痰前浓度。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一次性吸痰管每次更换,以防肺部感染。 雾化有时病人的痰液非常稠密,不易吸出时,按医嘱配制雾化液,倒入呼吸机雾化糟内,雾化后如有积液或瘀痰咳出,应及时给予抽吸。 氧气的更换呼吸机所接氧气瓶中氧分压用至5kpa时,就应更换氧气。先把满压氧瓶推至呼吸机旁边,不用人机分离,但呼吸气囊中所贮存的氧气只能供病人1分钟内氧气所需,所以应在1分钟内熟练完成氧气瓶的更换。应注意的是,当断开呼吸机氧气接头时,呼吸机会发出尖锐的报警声,当完成更换氧气输入正常后会自行停止报警。 拔管的护理病人清醒达到拔管指征时,脱氧观察5—10分钟,若血氧在正常范围,我们准备了吸痰机,气管插管用物,向病人解释拔管过程。把固定导管的胶布撕开,把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内,一边吸痰,一边把导管从气管拔出。拔管后再给予面罩给氧,观察血氧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 通过上述护理,232例全麻手术病人全部清醒后送回病房,无并发症。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 一、前言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近年来,ERAS理念在全球的应用已逐步拓展至骨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目前ERAS理念在国内尚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ERAS路径。在此背景下,普通外科、麻醉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文献及ERAS在国内开展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此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ERAS理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术前准备 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生理条件,包括术前宣教、营养筛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抗血栓治疗、个体化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及相应的管理方案等。 (一)术前宣教 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个别患者还会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个体化的宣教是ERAS成功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医护人员应在术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及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使患者理解与配合,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二)营养不良的筛查和治疗 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筛查与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快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欧洲营养与代谢协会建议采用以下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重度营养风险:(1)6个月内体重下降10%~15%或更高;(2)患者进食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60%,持续>10 d;(3)体重指数<18.5 kg/m2;(4)清蛋白<30 g/L(无肝肾功能不全)。术前营养支持的方式优先选择经口营养或肠内营养,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每日营养目标。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对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调查评分≥5分)进行术前营养支持,可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0%;对于此类患者推荐术前7~10 d行肠内营养治疗;若仍无法满足基本营养需求(<推荐摄入量的60%),推荐术前7~10 d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而在评分3~4分的患者中,术前营养支持并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缩短住院时间。 (三)禁食及口服碳水化合物 长时间禁食使患者处于代谢的应激状态,可致胰岛素抵抗,不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无胃肠道动力障碍患者术前6 h禁食固体饮食,术前2 h禁食清流质。若患者无糖尿病史,推荐手术2 h前饮用400 ml含12.5%碳水化合物的饮料,可减缓饥饿、口渴、焦虑情绪,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的发生率。

全麻患者复苏期的护理

全麻患者复苏期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645例全麻患者苏醒期在复苏室严密的观察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45例全麻患者在复苏室均顺利的度过麻醉苏醒期,各项生命指征基本平稳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严密临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平衡地度过复苏期的关键。 【关键词】全麻;复苏期;护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领域的不断扩大,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越来越多被手术患者选择,大部分手术病人术后需尽快苏醒,以便于观察手术疗效及进行护理。麻醉复苏是指病人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的过程。由于手术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麻醉后并发症,若临护不够,将危及患者的安全及健康,因此,复苏期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共有全麻患者645例,男393例、女252例,年龄2个月至92岁,平均年龄43.5。其中妇产科70例、泌尿外科116例,普外科250例、神经外科105例、耳鼻喉科58例、口腔科46例。麻醉方法为静脉复合全麻,经口腔或鼻腔气管插管,除手术时间短的小儿科外,所有全麻患者均停留尿管。 1.2复苏期并发症呼吸道梗阻18例,心律失常4例、高血压10例、低血压30例(术后出血2例),低氧血症8例、低体温15例、尿潴留10例、苏醒延期2例。

2临床护理 2.1一般护理患者至复苏室前各类抢救物品及药品呈备用状态,调节好室内温度、备好保暖设备。立即给予氧气吸入,连接临护仪的各条导线,要注意保暖。安置合适的体位,必要时加用约束带,以防病人苏醒期躁动时使输液针头及引流管脱出。将输液输血装置,各种引流管,负压装置妥善安置,保持静脉通畅。如有留置尿管应固定好,及时倾倒尿液并记录尿量。对未清醒的患者注意观察瞳孔、眼睑反射及对呼吸的反应程度,正确判断麻醉恢复期病人的意识状态,每1~15分钟临测记录1次。根据临测指标(中心静脉压、动脉压或血压)用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控制输血输液的速度。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或出血现象。密切临护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通过观察瞳孔、神经反射、脉搏、呼吸等估计麻醉深度。如瞳孔大或正常,睫毛反射存在,呼吸浅速,表示即将苏醒,若伤口渗血较多或有休克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 2.2保持呼吸通畅主要是预防和及时解除梗阻,防止窒息的发生。床旁备好负压吸引器及气管切开包。全身麻醉后患者可出现苏醒延迟、呛咳、吞咽反射微弱,为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的发生,患者应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有呕吐物及时吸出。若出现喉头水肿,抬高头部。全麻患者苏醒前容易舌后坠,堵塞咽喉气道,出现鼾声时,可托起下颌或应用鼻咽通气道。出现尖锐的喉鸣声提示发生喉痉挛,应及时抢救,充分加压给氧。 2.3保持循环系统稳定全麻药物的作用及手术创伤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