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凯旋歌音乐教案

英雄凯旋歌音乐教案
英雄凯旋歌音乐教案

英雄凯旋歌音乐教案

篇一: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入学教育

教学目的:

1、对学生进行新学期的入学教育。

2、了解学生假期情况。

重点:复习唱上学期的歌

难点:背唱上学期的歌

教具:录音磁带

课型:综合课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主要是进行开声,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对正确的发声方法已经有些陌生,通过复习让学生慢慢找回正确的发声方法的感觉。

二、师生谈话:

了解学生新年都做了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到过哪些地方,并结合民歌教学课题的工作,询问学生有没有回到家乡听过哪些民歌。

三、复习关于新年的歌:

唱《新年好》等歌曲。

四、复习唱校歌:要求人人会背唱。

五、结束新课。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内容:春天来了

教学要求:

学会演唱歌曲《表天来了》,了解歌曲的结构形式,并用律动或乐器表现出来。

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在歌曲学习中体会重复与对比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我们上节课欣赏了《春节序曲》,这首曲子为我们拉开春季学期的序幕。在今天的音乐课上,我们要再去寻找春天。我们要听听德国小朋友眼里的春天是怎么样的。二:学习歌曲:1、先听歌曲《春天来了》,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里的春天是怎么样的?2、节奏朗读歌词,主要是解决一字多音的问题。读的时候同时要注意声音的渐强渐弱的变化。

3、识谱学唱:老师唱第一句和第三句,学生唱第二句。比较一下,每句有什么不同。

4、再换过来,老师唱第二句,同学们唱第一和第三句。

5、学唱歌词,歌唱中感受到下面这样的旋律时,随音乐做一种动作。即划旋律线,感受音乐的旋律走向。比较两句不同的音乐

旋律走向。

6、整首歌曲唱完后,你共做了几种动作。

7、你感受到整首歌曲中的相同与不同部分,与下面的哪个图式相吻合。

!、ABA

ABB

8、用下面的敲击乐器为歌曲《春天来了》伴奏,大家一起来创编节奏型。提示A部分与B部分要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节奏型。

9、欣赏一幅珍现春天的名画,你也随意地画画你所感受到的春天。欣赏油画〈〈春到西藏〉〉

10、在歌曲演唱中结束新课。

教学内容:春天在哪里

教学要求: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通过学习掌握歌曲的知识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的第五六乐句的节奏唱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互相致以春天的问候。

二、综合训练:

1、节奏读谱,解决歌曲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中的八分休止符。以及第五第六乐句中的前十六后八的节奏。

2、朗读歌词,重点读好第五第六句。

三、发声练习,

用歌曲的第五六句进行发声练习,要求声音要轻巧有弹性,“嘀哩哩嘀哩”每一个字都要唱得很清晰。

四、学习歌曲“

1、欣赏范唱:多媒体展示歌曲《春天在哪里》,请同学们欣赏之后,说说春天都有哪些亮丽的景色?

2、演唱第一段,提出要求:歌曲的速度上怎么样的?歌曲的情绪如何?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应该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就像小黄鹂鸟一样)

3、根据第一段音乐继续学习第二段。

4、完整唱好歌曲。

5、揭示歌曲名字:

歌曲的名字是什么?你们能为它起个名字吗?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还可以叫做《嘀哩嘀哩》,或《嘀哩哩》等,不管名字怎么样变,都是指这同一首歌曲。

五、教学延伸:创编歌词。

让我们走进春天,找一找还有哪些景色是歌曲里没有描绘到的?请同学们自己把想到的景色用歌词创作出来。再唱一唱。

学生讨论,选出三组比较好的歌词,用他们创编的歌词替换原来的歌词。

六、小结。在歌声中下课。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歌曲,了解歌曲的重复与对比的结构。

2、通过节奏读拍,掌握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

重点《春天来了》歌曲的复习伴奏及结构的表现。

难点独立读拍节奏和视唱旋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歌曲复习:

1、跟老师的钢琴伴奏一齐唱歌曲《春天来了》,注意音乐力度的变化。

2、老师用双响筒打击不同的节奏,同学们唱音乐旋律,注意老师打击的节奏有什么变化?体会节奏的宽松和密集的重复与对比。

3、请同学们想想,歌曲的打击乐伴奏还可以有哪些重复和对比。(可以先用三角铁,中间对比用双响筒)

三:复习第二首歌曲《春天在哪里》

1、唱歌曲,读节奏,拍节拍。

2、祝唱歌曲旋律,及第十一页的视唱练习。

3、复习两首歌曲,在歌声中下课。

第二课风铃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和声音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

来风在不同的力度上的声音。能用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音响。

2、通过学习《风铃》这首歌,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节奏x xx xxxx 。

3、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3两个音的音名。教学用具

风铃,旗,

难点重点

1、掌握3、5两个音让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

2、能够区分八分,四十六的节奏规律,并且能够准确的演奏出来

教学方法

听唱法,学唱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老师拿一串风铃给大家看,让学生说一说,风铃的声音是怎样的。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风铃的声音。

2、用电风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速下风铃的声音在音色、力度上有什么不同。a)在微风的时候。b)在中等风速下的时候。c)在强风下的时候

3、老师总结归纳三种情况下的节奏特点

a)微风的时候x x 。b)中风的时候xx xx 。c)强风的时候xxxx xxxx

1、让学生熟悉这三种节奏型。1)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同样节奏模仿出来。2)自己创编几种这三种节奏型的节奏,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三种节奏

2、用风铃的声音来读这三种节奏型。直接进入课题

二、学习歌曲《风铃》1、然学生聆听歌曲一遍。2、让学生读朗读歌词,用感情来朗读。感受风铃的特征是轻盈、清脆的。3、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适一高一低的,正好与本课要学习的两个音5 3 符合。4、帮助学生建立3 5的音高,建立我们的小音库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出入自己的大脑的小音库中。

5、唱准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 5 两个音。1)练习mi sol 两个音的唱名和手号位置,让学生感受这两个音的手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手号的位置上区分两个音的音高差别。2)辨别两个音,听到其中的一个音就用手号打出来,练习手号的反应程度3)做游戏,当听到sol就站起来,听到mi就坐下。训练学生的反应程度。

4)因为两个音组成的音程是和谐音程,所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每一个组唱一个音做个简单的和声训练,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6、学唱歌曲。1)演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注意演唱时的状态,如:演唱时气息、嘴型、脸部表情等。2)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因

为三段歌词的内容不一样,根据风的大小强度改变演唱时的情绪。

3)课堂评价,学习演唱的感受

7、课堂小结

篇二: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英雄凯旋歌》

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巴罗克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能够自信有感情的歌唱并能表现歌曲亲切自豪的音乐情绪。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唱《英雄凯旋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感受变化音的音乐表现。

(2)通过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及情绪,完成聆听与思考中的“乐曲说明”。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清唱剧的含义

(2)、能够说出作曲家亨德尔的代表作品及其音乐创作特点。

(3)、能够说出巴赫的代表作品及其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1、导入

(1)观看以巴罗克为背景的,介绍同一时期相关文化艺术发展情况的视频。

(2)老师简介欧洲音乐的不同音乐风格流派。

(3)聆听《英雄凯旋歌》,片段,老师讲解清唱剧的含义。设计意图:

从图片、音响入手,帮助学生了解清唱剧的含义,以及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学唱《英雄凯旋歌》

(1)老师简介歌曲与作曲家亨德尔的相关知识。

(2)完整聆听歌曲,关注歌词,了解歌曲的表现内容及音乐情绪。

设计意图:

学生能够知道作曲家亨德尔及其作品英雄性和史诗性的主要风格特点,在完整聆听后对歌曲表现的内容、情绪及音乐风格有初步的体验。

(3)运用歌曲中的乐句进行发生练习,老师提出歌唱的基本要求。

(4)老师分别弹奏升5、升4的乐句和还原5、还原4的乐句,学生聆听分辨,并学唱,注意音准。

(5)分析歌曲结构,注意乐段的重复。

(6)学唱歌词,提示学生注意歌词与旋律的对应,通过练习解决一字多音的难点。

(7)看谱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唱出曲谱中的强弱记号。

设计意图:

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同时熟悉歌曲的主要旋律,在变化音、一字多音的练习中解决难点。完整演唱歌曲,深入体验歌曲的英雄性等风格特点。

(8)拓展练习

①完整聆听《哈利路亚》,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情感?

②老师简介《哈利路亚》的相关知识。

③随音乐哼唱《哈利路亚》主题,分析歌曲的力度、速度、旋律进行等特点。

④师生交流并总结:《哈利路亚》与《英雄凯旋歌》在音乐情绪、演唱速度、力度旋律进行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与创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亨德尔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

3、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

(1)简介乐曲《G弦上的咏叹调》与作曲家巴赫的相关知识。(2)完整聆听音乐,关注作品的力度、速度、音调及情绪等音

乐要素的特点。

(3)随音乐填写以下乐曲说明:

《G弦上的咏叹调》是“——的代表人物”巴赫创作于——年的管弦乐作品整首作品速度——,力度——,音调——,开头两小节旋律线形成一个“问号”形状的图案,似在表现作曲家的思索。这首作品抒发了——的情绪,感人至深。

(4)跟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感受作品悠长、深沉、优美的旋律之美。

设计意图:

欣赏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进一步感受巴罗克时期音乐作品庄重,结构规整的风格特点。通过填写乐曲说明,检测学生对作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小夜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2、音乐家故事: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古典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能够感受到海顿《小夜曲》明朗、典雅、质朴的色彩,及

其表现出的无忧无虑的意境,以及《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完整聆听作品、视唱主题、竖笛吹奏主题等方式感受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音乐表现力及古典音乐典雅清新的风格特点。

(2)通过完整聆听作品、听辨主题、分析相关的要素、节奏练习等感受《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的音乐表现力及内涵。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弦乐四重奏、交响曲的含义。

(2)能够说出作曲家海顿的代表作品,能够背唱音乐主题。(3)能够说出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及《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中“命运动机”的节奏。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英雄凯旋歌》《哈利路亚》《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片段,辨别乐曲名称和作者。

设计意图:

复习清唱剧的含义、巴罗克时期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创作风格特点。注重知识的衔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音乐派音乐风格特点。

2、欣赏《小夜曲》

(1)聆听三遍钢琴弹奏的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

为欣赏作品做铺垫,使学生更好地记忆主题旋律,理解音乐风格。(2)完整聆听作品,并思考:乐曲是由那几件乐器演奏的?他的音乐情绪、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篇三:英雄凯旋歌

《英雄凯旋歌》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主学唱歌曲《英雄凯旋歌》,产生对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兴趣并乐于参与到音乐实践中。

2、通过二声部合唱,产生对和声的美继续追求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构唱→听音→实践→总结”自主学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形成首调唱名法中7个音的音高概念。

2、能够音准准确的构唱《英雄凯旋歌》中的音程。

3、音准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英雄凯旋歌》。

4、能够视唱简单的二声部。

教学难点、重点:

和谐、自然、音准准确的二声部视唱《英雄凯旋歌》。

教学难点:

1、构唱《英雄凯旋歌》中的音程。

2、大小二度变化音的演唱。

3、一字多音的演唱。

4、二声部的合唱实践。

教学准备:

1、《英雄凯旋歌》音频资料。

2、学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间反复播放《英雄凯旋歌》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无意间融入对音乐旋律的初步记忆。(二)新课讲解。

1、复习C大调音阶。(3分钟)

(1)教师用钢琴弹一遍,上下行。学生听,在心中默唱。(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钢琴的音色及音准。)

(2)学生模仿钢琴的音色、音准跟琴轻声唱。

(3)学生模仿钢琴的音色、音准无琴轻声唱。

(4)运用柯达伊手势辅助唱音阶,通过手势的提醒,进一步提高音准。

【设计意图】巩固音阶,唱准每一个音。

2、学唱歌曲旋律。(20分钟)

(1)根据老师所给手势唱音名。

(2)给第一个音,挥拍视唱《英雄凯旋歌》旋律。

(3)解决视唱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例如:变化音、节奏、宽音程等)。

(4)给第一个音,挥拍完整、流畅的再次视唱《英雄凯旋歌》旋律。

(5)学生自己加歌词演唱歌曲。发现一字多音的演唱难点,教师进行引导解决,并提示演唱时的声音位置、咬字、情感表达。【设计意图】通过柯达伊手势练习构唱音高、完成歌曲旋律视唱,达到音准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目的。

(三)拓展实践。

1、听音练习,简谱填写学案中的二声部唱名。(5分钟)

(1)第一遍听。

(2)第二遍检查。

(3)请一位学生唱出自己所听答案,教师在演唱过程中(本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3d15216822.html, 千叶帆文摘:英雄凯旋歌音乐教案),用手势公布正确答案,其他同学较对这位同学正确与否,并对自己的答案进行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耳,加强音高记忆。

2、给第一个音,挥拍演唱听写的二声部。(2分钟)

【设计意图】巩固锻炼学生识谱视唱能力。

3、分组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6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不仅锻炼识谱视唱能力,还锻炼学生二声部的听觉,感受和声效果,初步体验合唱的美。

(四)归纳总结。(4分钟)

1、用选择题的方式选择所学歌曲的曲式结构。A.A+B+BB.A+B+C

C.A+B+A。

2、学生回顾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3、起立,有感情的演唱《英雄凯旋歌》结束本节课。

猜你感兴趣:

·歌曲英雄凯旋歌教案(2017-02-2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