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知识梳理

5 世纪西罗马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但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市民阶级逐渐形成,通过金钱赎买或武力赢得了自治权。后来市民阶级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准备了条件。

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后由于长期的对外征服战争,国力衰落,同时由于外族的入侵,国家四分五裂,在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重点难点

1.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庭的地位。

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它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基础。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2.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本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3.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原因。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四处征讨,穷兵黩武,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再加上外族的不断入侵,使得帝国内忧外患,日益衰落,最后在 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典型例题

例题1: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A.教会 B.国王 C.大封建主 D.农奴

解析:在中国,封建势力的总代表是皇帝,而西欧则不同。中世纪时,欧洲社会长期动乱,封建君主依靠基督教会的支持来扩大势力,向教会赐赠大量地产,而教会本身也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从而使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答案:A

例题2.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有()

①西欧的城市在10世纪开始兴起②所有的城市都通过用金钱赎买或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③随着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中逐渐形成市民阶级④市民阶级后来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四个选项中,我们通过课本内容首先可以确定①和③是正确的。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城市,有一部分城市通过用金钱赎买或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但仍有一些没有自治权,仍就处于封建主和教会的统治之下,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取得了自治权;此外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是市民阶级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他们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市民阶级都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其中的手工业者就没有发展成为资产阶级。

答案:C

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5世纪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法兰克王国是()

A.日耳曼人 B.斯拉夫人 C.阿拉伯人 D.波斯人

2.在法兰克王国,封地变成世袭领地是在()

A.7世纪 B.8世纪 C.9世纪 D.10世纪

3.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属于统治阶级的有()

①帝王②大封建主③小封建主④农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4.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

A.国王 B.教会 C.大封建主 D.佛教

5.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在()

A.8世纪 B.9世纪 C.10世纪 D.11世纪

6.在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中,最典型的城市是()

A.伦敦 B.巴黎 C.佛罗伦萨 D.琅城

7.在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社会阶级是()

A.市民阶级 B.大封建主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农奴阶级

8.拜占廷帝国指的是()

A.西罗马帝国 B.东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法兰克王国

9.拜占廷帝国灭亡的时间是在()

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16世纪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①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起来②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廷帝国③西罗马帝国灭亡500年后,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④东罗马帝国被奴隶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查理·马特为直接加强与军事将领的联系,运用了一部分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那些到前线作战的将领们.统治边远省份和镇压部落反叛的官员们,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不得世袭。由于谋叛而被没收土地的地方大贵族,

在表示忠顺以后恢复了职位和官爵时,查理马特将其地产的全部或一部,当做采邑重新授予他们,必须履行新规定的义务。

请回答:⑴文中查理·马特的改革是在什么时候?改革内容有什么?

⑵改革中领地“不得世袭”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什么时候?

⑶这次改革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帝国政治非常腐败,贪污、贿赂成风。上自达官显贵,下到各行省的大小官员,无不滥用职权,对人民进行敲诈勒索。各地驻军对群众也百般欺凌,抢劫财物,形同强盗。查士丁尼又大兴土木,在首都君士坦丁堡兴建了宏伟的宫殿和辉煌的圣索非亚教堂长期的侵略扩张,战费消耗极大,到查士丁尼统治末期,国库空虚,民尽财穷,军队濒于瓦解,削弱了抵御外族入侵的力量。从六世纪后期起,出现强敌压境的局面拜占廷丧失了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北非的大片领土。后来南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也落入阿拉伯人之手。帝国版图大缩小,拜占廷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已经走向崩溃。

请回答:

⑴文中的拜占廷帝国指的是古代的那一个国家?它什么时候被哪一个国家灭亡?

⑵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拜占廷帝国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三、简答题

简述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地位和影响。

四、活动探究

课下搜集资料,说明基督教中教皇与红衣主教、主教、神父之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

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的“圣”,指的是耶稣基督,圣诞节就是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耶稣基督是基督教传说中的创始者,大约诞生于公元一世纪初,具体时间不清楚。耶稣是他的本名,“基督”是希伯来语“救世主”的希腊译法。现今通过的公元纪年,即以所谓耶稣基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

公元138 年,西方人第一次过圣诞节。以后,过这个节日就逐渐成了惯例,但每次过节的日期不定,有时在1月,有时在3月。罗马教皇儒尔一世在世的时候,决定把教徒们对耶稣基督诞生日的纪念活动作统一的规定。罗马基督教会于公元336年正式宣告:每年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的诞生日。为什么要选择12月25日这天作为圣诞节呢?据说这与节气相关。12月24日是“冬至日”,这一天日照最短,从25日起,日照一天比一天长,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另外,这一天也正好是罗马帝国信奉的密特拉教中太阳神的诞生日。耶稣作为教徒们心中“正义的太阳”,12月25日就成了他的诞生日。

中世纪的英国伦敦

伦敦大约建于距今约两千年以前的罗马帝国时期,后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10世纪时,伦敦开始重新兴起,它座落在英国泰晤士河畔,水上交通非常便利。

当时伦敦筑有厚实的城墙,在城墙上建有炮眼和了望塔,外面有河道环绕,行人经过吊桥进出城市。14 世纪,伦敦大约有4万人,在当时的欧洲已是很大的城市了。城市之中人们住得非常拥挤,街道狭窄弯曲,楼房一幢接着一幢,上下交错,而街道两旁的房顶几乎相碰,由于屋内晒不到阳光,显得格外阴暗。当时的房屋大都是木结构造成的。当时城市内的街道还是泥土的,只有比较热闹的地段才铺上鹅卵石,天晴时尘土飞扬,而一下雨道路就一片泥泞,交通非常困难。

由于伦敦的交通比较便利,各地的人们都在这里出售自己的产品,商人也拿外地产品在这里贩卖,所以伦敦的居民主要从事手工业和商业,在城市内建立大大小小的作坊和商店,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在伦敦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市民阶层,他们要求自治,通过的方式取得了自治权,自己来管理城市内的事物。后来,在他们中间逐渐分化出了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而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又逐渐进入生产领域,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伦敦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B 5.C 6.D 7.A 8.B 9.C 10.B

二、材料解析题

1.⑴8世纪后半期;改变过去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⑵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9世纪⑶查里·马特改革使法兰克王国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提高了法兰克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2.⑴东罗马帝国;它在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⑵拜占廷帝国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帝国内部政治腐败,矛盾重重,经济凋敝,无力抵御年敌入侵,领土不断缩小。而与同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西亚兴起,不断强大,最后在15世纪灭掉了拜占廷帝国。

三、简答题: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西欧长期动乱的过程中,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法兰克等国君接受了基督教,并向教会大量赐赠地产。教会本身也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四、活动探究:

教皇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最高首脑。红衣主教也称枢机主教,是天主教的最高级主教,地位仅次于教皇,由教皇直接任命,主要在教廷任职或掌管一些国家的重要教区。主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高级神职人员,通常是一个地区性教会的管理人。神父,通常指一个教堂的主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