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认可证书附件

(注册号:CNAS L0899)

名称: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地址: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签发日期:2012年04月24日有效期至:2015年04月23日

更新日期:2012年04月24日

序号姓名授权签字领域备注卓尚军全部检测项目

2 曾毅全部检测项目

3 许钫钫无机材料的微小颗粒形状分析检测项目

4 黄月鸿多晶体材料的定性分析;材料中石棉的定性

分析检测项目

5 蔡岸耐火材料的热性能分析检测项目

6 汪正无机材料的微量、痕量元素定性、定量分析

检测项目

7 李蕾玻璃和陶瓷及耐火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检测

项目

8 杨莉萍耐火材料的热性能分析检测项目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APPENDIX OF ACCREDITATION CERTIFICATE

(Registration No. CNAS L0899)

NAME: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for Inorganic Materials,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No.1295, Dingxi Road, Shanghai, China

Date of Issue:2012-04-24 Date of Expiry:2015-04-23

Date of Update:2012-04-24

№Name Authorized Scope of Signature Note

1 Shangjun ZHUO All testing items

2 Yi ZENG All testing items

3 Fangfang XU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in nano and micro scale for inorganic materials.

4 Yuehong HUANG Quatitative analysis of phase composition for multi-crystal materials,qualitative

analysis of asbestos in materials

5 An CAI

Test on

thermal properties of refractory products.

6 Zheng WANG Qua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for inorganic materials

7 Lei LI

Test on

mechanics properties of the glasses,cera mics and refractory products.

8 Liping YANG

Test on

thermal properties of refractory product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认可证书附件

(注册号:CNAS L0899)

名称: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地址: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认可依据:ISO/IEC 17025:2005以及CNAS特定认可要求

签发日期:2012年04月24日有效期至:2015年04月23

更新日期:2012年04月24日

附件2 认可的检测能力范围

检测

对象

项目/参数领域

代码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

及编号(含年号)

限制

范围

说明序号名称

1 硅酸盐矿物 1.1

定量分析

(Na-U)

0203

《硅酸盐矿物的电子探针定

量分析方法》

GB/T 15617-2002

2

白云石、石

灰石

2.1 CaO 0203

《白云石、石灰石化学分析

方法氧化钙量和氧化镁量

的测定》

GB/T3286.1-1998

只用络

合滴定

2.2 MgO 0203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APPENDIX OF ACCREDITATION CERTIFICATE

(Registration No. CNAS L0899)

NAME: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for Inorganic Materials,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No.1295, Dingxi Road, Shanghai, China

Accreditation Criteria:ISO/IEC 17025:2005 and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CNAS Date of Issue:2012-04-24 Date of Expiry:2015-04-23

Date of Update:2012-04-24

№Test Object

Item/Parameter

Code of

Field

Title, Code of

Standard or Method

Limitation Note №

Item/

Parameter

11 Slicate

minerals

1.1

Qualitative

analysis (B-

U)

0203

《Methods for electr

on probe

quantitative analysi

s for silicate mineral

s》

GB/T 15617-2002

2 Limestone, dolomi

te

2.1 CaO 0203

《Methods for chem

ical

analysis of limeston

e and

dolomite - The deter

mination of calcium

oxide and magnesiu

m oxide

content》

GB/T3286.1-1998

Accredited on

ly for the

complexo- m

etric titration.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国家标准GB/T 13017修订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修订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项目计划,编号为:53032Z-1101,项目代号20030435-T-424。 2.背景 《指南》于1991年发布后,曾于1995年第1次修订为V.2版,现为第2 次修订的V.3版。从V.2到目前即将发布的V.3的逾十年间,科学技术和标准都已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使《指南》V.2版内容对照当前高新技术已显出很大的差距。首先,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而又不能制定可预测的长期规划时,自身必须具有一种自然和动态的演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偶然强加于企业的被动举动,这需要企业制订相应措施来应对。其次,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产值上虽然蒸蒸日上,但生产中的能耗、资源消耗、安全事故、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及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都居世界相当落后的地位,这对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再次,我国日益认识到标准的重要作用,起动了国家标准战略的研究,而企业的标准化是标准化战略的基础和落脚点。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我院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的标准修订课题组,并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宝钢集团做了调研工作,在鲍仲平同志的直接指

导和亲自带领下,收集了大量标准和文献,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经过课题组的努力,2006年初基本完成了本标准的草案稿,3月向本院的院领导及各研究所做了汇报,相继走访了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对草案做了多次修改,于2006年6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内容简介 1.本标准的定位 a)为编制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指南》第三版采纳并融合了国际上最新管理理念和高技术水平的标准。 b)面向所有企业的中性标准 定位在实施系统集成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同时也适用于不实施这些集成 的传统企业。既适合于制造业企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企业,也可 以为政府电子政务项目建立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2.技术创新 a)以企业建模标准体系(企业工程和集成标准体系)为指导ISO发布了企业建模的系列标准,包括“通用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 论”GERAM,其范围包括企业工程/企业集成所需的所有知识。要求把 改变过程中利用的多种学科的方法统一起来,例如工业工程、管理科学、 通信和信息技术等方法。GERAM框架的目的是要把基于产品模型和基 于业务过程设计的两种不同的企业工程方法统一起来。 b)以企业管理体系为指导 ISO已发展和制定出“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等成套的标准体系,此外还有“风险管理”、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关键词:国家安全环境新型安全观基本对策 摘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 国家的发展,也就更没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不会有“中 国梦”之伟大构想。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社会发 展等方面的战略决策都应受到国家安全战略指导并与之协 调。但是,现如今,不论是就国际安全环境来看,还是就国 内安全环境来看,我国国家安全环境形势都不太乐观。我们 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者, 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必须清晰认识我们现在的处境, 培养国家安全战略意识,武装自己,为将来充满信心地接过 社会主义事业接力棒打下坚实基础! 正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战略的定义:是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重大的、全局性的、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谋划。它不是一个局部的、战术性的、非核心的谋划,而是从宏观上谋划全局、整体性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现代以来,战略一词逐渐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外交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战略一词逐渐演变为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质的、决定全局的一种谋划。而将战略一词应用到国家安全领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全局高度筹划和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方略,它关系到各部门、各阶层,是真正的国家“大战略”,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一、周边安全环境 所谓国家安全战略就是要应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因此首先要分析的是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安全形势,在这种安全形势下需要什么样的对策。那么我国

现在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的形势具体怎样呢? (一)从外部来看 第一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侵害。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主权,能不能独立地做出决策;第二个是管辖权,这个管辖权体现为领土完整,国家的独立意志能不能触及这个国家所有的角落;这两者是核心。第三个是国人的安全。从传统国家安全观来说,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前两个。主权和领土完整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就领土完整来说,现在有一部分领土没有能够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有一些争议领土上,我们的主权还没有能够完全实现,而且也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第二,随着新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我们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广。海外利益的安全也成为了我国国家安全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相当一部分的利益挑战是在海外,比如说能源安全、海外投资设施安全等。实际上,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家,我们的利益是全球性存在的,不可能把它分成海外利益与国内安全,尤其是现在经济上全球相互依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出事都会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影响,有的还相当大。比如,前几年利比亚出现大规模动荡,我们要紧急撤侨。那是我们的海外军事行动,但是非战争行动。海外利益安全,不只是公民在海外旅行时的人身安全,它包括在海外设施的安全、投资的安全,也包括在海外发起的可能对中国本土构成不确定威胁,但这跟战争不是一回事。 第三,话语和规则的制定权的争夺。我们在一个体系内生存,那么在这个体系内,所有的国家是遵循着一套规则,这是国际社会基本的行为规则,那么这套规则是由谁制定的?过去都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制度是非中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制度设计对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这种制度不存在,所有制度都是有利于体系内的某些成员,而对另外一些成员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能适应国际社会的规则。让中国更加的国际化,这是我们改革开放非常重要的一个政策目标。从1978年一直到前几年,基本上我们对国际规则是被动参与的一个自适应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要适应国际体系的变化,而不是让国际体系来适应我们。但是现在情况在发生变化。2009年中国站到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位置上。现在,我们对现有体系的不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制定 实验室认可准则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制定实验室认可准则 1.引言 1.1为了规范实验室认可的评审条件,根据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管理办法》(CNACL101-95)的规定制定本准则。 1.2本准则依据“ISO/IEC导则25: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而制定,其要求与ISO/IEC 导则25的规定一致。 1.3本准则是从事校准和/或检测工作的实验室获取认可所必须遵守的通用要求。 1.4本准则供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评审实验室资格时使用,也可供实验室在建立并实施其质量体系时使用。 2.参考文件 《实验室认可管理办法》(CNACL101-95) ISO/IEC导则25 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 GB/T6583-92 质量术语 3.定义 3.1实验室:进行校准和/或检测的实体。 注释: (1)如果某实验室是一个除进行校准和检测工作以外,还进行其他活动的组织的一部分,那么本术语“实验室”仅指该组织为从事校准和检测工作的那一部分。 (2)在本准则中,“实验室”一词指从事校准或检测的机构: ——在一个固定的地点; ——在一个临时的场所,或者; ——在一个可移动的设施中。 3.2检验实验室: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室。 3.3校准实验室:从事校准工作的实验室。 3.4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立计量仪器或计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计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释: (1)校准结果可用于评定计量仪器、计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对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校准结果可记录在通常称之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 (4)校准结果有时用校准因子或以校准曲线形成的一系列校准因子来表示。 3.5检测:按照规定的程序,为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组织、物理现象、工艺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的技术操作。 注释:检测结果通常记录在称之为检测报告或检测证书的文件上。 3.6校准方法:为进行校准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3.7检测方法:为进行检测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3.8检定:通过测验并提供确认规定的要求得到满足。 注释: (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街接,检定工作为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提供手段。 (2)检定的结果导致对计量仪器做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整、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情况下,要求所完成检定的追溯记录应在计量仪器的每个专门记录上体现。

浅谈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浅谈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关键词:信息安全国际信息安全威胁中国信息安全战略 摘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国家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需要国家安全保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隐形的国际斗争的工具,某种程度上来说,鼠标、键盘和子弹、炸弹一样危险。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独立的基本要素,也影响着政治、军事、经济等其他要素。对于中国而言,必须广泛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信息安全战略,健全信息安全体制,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一、信息安全简述 (一)、什么是信息安全 从一个主权国家的角度来讲,信息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非传统安全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1信息安全,意为保护信息及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进入、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检视、记录及销毁。2 (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诞生为信息战提供的巨大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隐形的国际斗争的工具。某种程度上来说,轻轻敲击一下键盘和发射一枚炸弹危险程度不相上下。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要素,举足轻重地影响着政治、军事、经济等其他要素。 二、国际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一)、信息安全威胁事件回顾 1.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偷偷把一套带有病毒的同类芯片换装到伊拉克从法国购买了一种用于防空系统的新型电脑打印机里。当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发动“沙漠风暴”行动,空袭伊拉克时,美军用无线遥控装置激活了隐藏的病毒,致使伊拉克的防空系统陷入了瘫痪。 1夏超然,2008年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新挑战与国家安全战略的应对之策,《理论观察》2009年第1期 2资料来源:“信息安全”维基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3d17073072.html,/wiki

如何加强公民的国家认同观念

如何加强公民的国家认同观念 第一,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感。 为提升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必须重视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国家变得强大,人民过得富足;要完善各项民主制度,不断满足国民参与政治,分享政治权利的诉求;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升人们的精神风貌;要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的安全感不断得到提高;要切实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人们的各项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要创造公平正义的框架,确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每个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使人们过上富有尊严的生活。只有使人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人们切实感受到国家之于个人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让每个公民现实地感受到国家带来的福祉,才能够使个体自觉自愿地认同国家。 为此,我们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有效地贯彻到制度设计、政策规划和社会管理中,将价值观念层面的要求转变为现实,创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每个公民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众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上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我们应该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儿女将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传统节庆作为自己的风俗,将“龙”、“长城”、“黄河”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些共同的认同标的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人”特定的身份。我们需要努力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断强化国民的集体记忆,激发其共属一体的想象。 第三,要强调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当代中国,只有实现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而非对特定族群认同)的统一,才能使国家认同获得稳固的基础。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国家认同的建构,必须注重中华民族共属一体想象的调动。我们需要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一种能为各族人民所认可的共同的文化。中华文化包含着各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各民族的文化都从中华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要构建涵盖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概念和符号系统,实施“文化包容”策略,决不能仅把中华文化符号象征系统界定在汉族文化的有限范围内,要强调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形式和多重性内涵,要把少数民族的文化更多地纳入到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系统之中。使不同民族的人们切实感受到,每个人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每个人也从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步中获得了发展。这一点对于建构出共同的“我们感”,确立不同民族成员的“中国人”身份感至关重要。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思考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思考 周鹏机械13-07 20130786 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国际环境;国家安全战略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和本国国情,逐步形成并坚持奉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即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有效地维护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家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有了飞跃性提高,但是我在国际体系中在更大程度上仍处于守势,这决定了在战略指导上应采取防御性姿态。当然,在新的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外延也必须有新的发展,以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利益。 一.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国家安全战略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这两大新因素的推动下,国际战略格局正在酝酿着激烈动荡,在相当长 的时期内,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将继续由西方国家主导,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呈 现群体性崛起及其战略地位的上升,欧美中心地带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相对下降。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格局的调整。 (一)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正在崛起。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如何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最大限度地防止受到负面冲击,同时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战略力量决策者们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国际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个落后的发展中

国家逐步变成一个正在崛起的并对地区和世界事务越来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由国际体系的被排斥者、外在者、被反对者逐步变成参与者和改造者;由过去被国际社会忽视和偶尔借重的对象变成既被重视、被借重同时又加以防范和制约的对象。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必将加速中国的国际角色的新一轮的转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崛起需要面对比历史上其他崛起大国更加复杂的“崛起困境”。能否有效化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西方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的对立、中华民族复兴同霸权国家遏制企图的抗争以及中国快速发展与其他国家利益的冲突等产生的新的重大矛盾,是否能够打破历史上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国际战略格局剧烈动荡,甚至爆发军事冲突的定律,关键在于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战略。 (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要想在21世纪里有大的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此,需要及时认清世界政治的特征演变和发展大势,激发出更大的战略智慧,洞察未来世界可能的走向,及时消除自身存在的不适合未来发展的种种弊端,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也就是说需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 中一个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延续,取决于众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因素,与民族经历、思想文化、军事遗产、地缘条件等都有直接紧密的关系。 具有生命力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不仅应该在认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国际关系背景的改变及由此带来的前提和约束条件的变化,同时应该力争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造。理论要具有对历史更强的解释力和对未来的预见性,就绕不开对有关重大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历史发展演变的逻辑或内在规定性。在借鉴中创造,在创造中传承,对待那些传统的和经典的战略理论如此,对待新近出现的相关理论,也应如此。在此既需要做“具体的和朴实的”分析,也需要从宏观和概括的视角进行探索。时代呼唤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 在当前及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安全战略的总体思考至少应着眼于以

ISO17025(CNAS)实验室认可条件清单

一、什么是CNAS认证? CNAS认证,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的认证英文缩写,是在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基础上合并重组而成的。 二、CNAS与17025的区别: 2.1定义不同: ISO17025是实验室认可服务的国际标准,全称是ISO/IEC17025:2005-5-1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CNAS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 2.2作用不同: ISO17025: (1)表明实验室具备了按有关国际准则开展校准/检测的技术能力; (2)增强实验室在校准/检测市场的竞争能力,赢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信任; (3)参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双边、多边合作,得到更广泛的承认。 CNAS: (1)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等,建立并运行合格评定机构国家认可体系,制定并发布认可工作的规则、准则、指南等规范性文件; (2)对境内外提出申请的合格评定机构开展能力评价,作出认可决定,并对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进行认可监督管理;

(3)负责对认可委员会徽标和认可标识的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 (4)组织开展与认可相关的人员培训工作,对评审人员进行资格评定和聘用管理。 2.3认可机构不同: ISO17025: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是我国唯一的实验室认可机构,承担全国所有实验室的 ISO17025标准认可; 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授权设立的国家认可机构,负责对从事各类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能力的资格认可。 三、实验室CNAS认可条件一览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54-2009

大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对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加工的食用商品大米,不适用于特种大米、专用大米、特殊品种大米以及加入了添加剂的大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0稻谷 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T 5009.36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5493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 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5496 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GB/T 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5502 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

GB/T5503粮食、油料检验碎米检验法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82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GB/T 15683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 GB/T 17891优质稻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加工精度milling degree 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一级: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二级: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三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四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3.2 不完善粒unsound kernel 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米粒:

论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发展战略

论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发展战略 二十一世纪刚进入第二个十年,世界经济,政治,军事风云变幻,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的缓慢衰落和新兴国家的强势崛起又一次强力的冲击了已经激荡的世界格局,实力依旧雄厚的大国正在极力维持着现有的世界格局,新兴国家在极力摆脱这种旧有的格局体系,这样的大变革给中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但其中又深蕴着巨大的危机和阻力。 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强势崛起,虽然这样的崛起一直很低调并且掩人耳目,但是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进一步实施,原本老牌帝国的地位和实际利益遭到挑战因此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和部分诸如印度、越南等快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渴望在大国角逐中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和提高地区影响力,中国一直奉行的希望偏安一方的韬光养晦政策是时候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提出这个战略时,中国领导人就时时注意避免被置于镁光灯下,在国力还未达到世界一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与他国的利益摩擦,一心一意集中力量谋发展。但是在东面与日本因钓鱼岛问题存在擦枪走火的情况,在南面诸多南亚小国拉帮结舍,依附大国在搅浑南海问题,蚕食中国南海的利益,西南部野心勃勃的印度大象蠢蠢欲动,一直将中国视为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北部俄罗斯虽说是中国的传统盟友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防中国,何况300年来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就是这只北极熊。朝鲜那只喂不饱的白眼狼不仅经常不听老大哥的话还引狼入室,朝核问题成为了美日在亚太部署军事力量限制中国的一个借口,中国西部随着一批政治强人的倒台,阿拉伯之春的多米诺骨牌逐渐向东蔓延。中国的周围国家安全形势已经达到了空前严峻的状态。 管中国领导人一直强调中国坚定不移的奉行和平崛起的政策,但是笔者认为在1500年地理大发现后没有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崛起,无一不是在夹缝中发展,后通过战争战胜原先的霸主终成世界一极。想要崛起的新兴国家与既得利益的国家必然存在利益、意识形态等冲突,一旦这样的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诉诸武力,纵观世界历史,美欧强国无一例外,因此当历史又一次轮回到中国头上时,这些国家必然会极力阻扰和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情况也类似,在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结合的情况下,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利益需求和日益渴求的地区影响力必然会挤压到他国的国家利益,由此带来的国家利益摩擦不可能能够有意的去避免,只会愈演愈烈。随着美国的核心战略东移,一位美军高级将领说:“你们(中国)的好日子结束了,我们回来了。”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大国在经济、军事上步步为营,企图在中国周围形成包围圈,其毫不掩饰的险恶用心就是想极力阻遏中国的发展。因此中国想用嘴皮子劝服他国相信中国的和平政策,无异于痴人说梦。笔者认为在大政策及战略方针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加大国防建设,强化军事力量甚至准备好战争的准备,比如虽然中国与美日等国的经济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短期内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存在,但在将来尤其是美国的地位和利益进一步受到威胁时爆发局部冲突的可能性是十分大的。因此笔者认为在美国还未完全从中东乱局中回过神来,日本还在极力摆脱限制其军力发展的体系,印度、南亚各国的实力与中国还有较大差距的时候,中国应该牢牢把握住这可能是最后的黄金十几年,狠抓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的发展。中国不能像北宋那样明明是一个超级经济大国,却不注重军事的发展以致成为一个经常被异族侵扰的国家。一旦美国从中东乱局的阴影走出来,将其主要的军事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日本在其日益强大的右翼势力挟持下重新武装成军国主义,印度等南亚各国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缩短了与中国的差距,积累了进一步与中国叫板的资本,那么恐怕地区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了。中国应该效仿西汉,大汉王朝在建国初期积贫积弱的时候注重国内发展,实行修生养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等到开国将近100年的时候武帝依仗几十年积累的雄厚资本开始对匈奴进行军事回击。虽然中国目前看上去是四周受敌而且没有可靠的盟友,在夹缝中艰难发展,但是这是一个新兴大国所必经的孤独历程。若中国领导人在外界压力和外国胁迫下减缓了军事力量的发展,被其他大国限制甚至被牵着鼻子走,幻想着仅以外交和经济手段去调和一系列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 作者:韩震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本网发布时间:2010-8-24 14:26:00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17期特别策划“全球视野下的国家认同”文章之一。 当今世界,尽管全球化进程因磕磕碰碰、曲曲折折而时快时慢,但这个进程已经让人类大大拓展了视野。 纵观历史,人类逐渐跨越了“部落”、“城邦”、“王国”、“帝国”(秦汉、亚历山大、罗马)、“天下”(神州、四海)的地平线,眼界不断扩大,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全球视野。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无视国际形势的情况下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尤其在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加上信息网络化,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这使人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日益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作出选择的问题。 另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性进程。一方面是全球视野下的格局变化和多元文化的参照,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必然造成对民族传统的冲击以致断裂,这给当今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 所谓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实际上,个体自我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 自我认同往往是把自己认作属于哪个群体或持有哪种文化价值观的人,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社会认同)则通过不同人的行为选择显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全球化加剧了认同问题的凸显。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造就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冲突的特定场域,从而极易引发国家认同问题。可以说,全球化进程使认同问题成为真正的问题,也使国家认同问题凸现出来。正是因为全球化进程使差异作为差异而出现,从而人们必须思考同一性或认同。 全球化和现代性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出现多样性展示、流变性呈现和断裂性改变,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产生文化自觉。全球化既凸显了社会文化认同问题,也改变了认同的性质。 首先,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认同已经不再是对国民身份的“绝对同一性”要求,而是国民对自身多重角色和多重选择的身份整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一方面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展开的,因此面临着自身与外在他者的矛盾,同时自身还面临着历史与当下的关系。因此,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在“中国—世界”这样的空间坐标中展开的,也是在“当下—历史”这一时间坐标中展开的。

国家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认可介绍

实验室认可介绍 实验室认可就是权威认可机构对该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校准所给予的一种正式承认。我国的实验室认可工作统一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组织实施。 一、为什么要申请实验室认可? 进行实验室认可,可以提高实验室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出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加顾客对实验室的信任。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表明实验室具备了按有关国际准则开展校准/检测的技术能力。 (2)增强实验室在校准/检测市场的竞争能力,赢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信任。 (3)参与国际间实验室认可双边、多边合作,得到更广泛的承认。 (4)列入《国家实验室认可名录》,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 (5)可在实验室认可项目范围内使用认可标志。 二、实验室认可机构介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英文缩写为:CNA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唯一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实施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CNAS秘书处设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心是CNAS的法律实体,承担开展认可活动所引发的法律责任。CNAS的宗旨是推进我国合格评定机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等要求加强建设,促进合格评定机构以公正的行为、科学的手段、准确的结果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CNAS由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NAB)和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NAL)合并而成。CNAS通过评价、监督合格评定机构(如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的管理和活动,确认其是否有能力开展相应的合格评定活动(如认证、检测和校准、检查等)、确认其合格评定活动的权威性,发挥认可约束作用。 三、申请实验室认可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CNAS的要求,申请认可的检测/校准实验室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即实验室或所在母体应是一个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按认可准则及其应用说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且各要素(过程)都已运行并有相应记录,包括完整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至少六个月;在申请后三个月内可接受CNAS的现场评审;具有申请认可范围内的检测/校准能力,并在可能时至少参加过一次CNAS或其承认的能力验证活动;具有支配所需资源的权力;遵守CNAS认可规则、认可政策等有关规定,包括支付认可费用,履行相关义务。 CNAS能够向实验室提供全面的认可,包括对产品或材料进行监测、测试或评价的实验室,以及对检测仪器或测量装置进行校准的实验室。实验室认可机构许诺不对申请认可的实验室有任何的歧视行为,即不论其属性,为私有的,股份制的、行业的或政府的,也不论其人员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或检测/校准活动范围的大小,都一视同仁地提供认可服务。 四、获准的实验室认可单位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获准实验室认可单位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获准实验室认可单位有权在规定的范围内宣传其从事的检测、校准的技术能力已被认可。 2.获准实验室认可单位有权在其获认可范围内出具的证书或报告以及拟用的广告、专用信笺、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828

AQL查检概述 AQL :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验收合格标准的缩写,即平均质量水平,它是检验的一个参数,不是标准。AQL普遍应用于出口服装,纺织品检验上,AQL的标准有AQL0.010,AQL0.015,AQL0.025,AQL0.040,AQL0.065,AQL0.10,AQL0.15,AQL0.25,AQL0。40,AQL0。65,AQL1.0,AQL1.5,AQL2.5,AQL4.0,AQL6.5,AQL10,AQL15,AQL25 ,AQL40 ,AQL65,AQL100,AQL150,AQL250,AQL400,AQL650,AQL1000。不同的AQL标准应用于不同物质的检验上。在AQL 抽样时,抽取的数量相同,而AQL后面跟的数值越小,允许的瑕疵数量就越少,说明品质要求越高,检验就相对较严。下面就不同的AQL列表说明: 验货的时候根据:批量范围、检查水平、AQL值决定抽样的数量和合格与不合格产品的数量。服装质量检查采用一次抽样方案,服装批量的合格质量水平(AQL)为 2.5,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检查的严格度为正常检查。其抽样方案见表: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AQL-2.5) AQL是----ACCEPT QUALITY LEVEL 的简称,是一个国际标准, 1 )AC=Acceptable number =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数值=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数值 抽样数量是以一般检验II级检验水平来进行的。 2 )AQL0.010----0。10 是用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检验 AQL1.0----6.5 是用于服装,纺织品等检验 说明:当订单数量≤抽查件数时,将该订单数量看作抽查件数,抽样方案的判定数组[Ac,Re]保持不变: Ac——Accept(合格判定数); Re——Rcject(不合格判定数)。 举例一:有一批服装的订单数是3000件,按照AQL2.5标准抽查125件,次品数≤7就PASS (通过),次品数≥8就FAIL(不合格)。 举例二:订单数为7件,按AQL2.5标准抽查5件,无次品就PASS,有一件次品都FAIL;如果按照AQL4.0标准则只抽查3件,无次品

请结合中国周边形势变化,谈谈你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理解

“国家安全”的概念,应该是“安全边界”和“边界安全”两个概念的统一。“安全边界”是国家利益边界,利益走向哪里,国家的安全边界就应该在哪里。自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的国家利益就与世界利益发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已从一个封闭和自守家门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开放的和世界性的国家,这时的中国国家利益边界的扩展就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当今世界,大国政治是主导世界各地地缘政治体系变化的主导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缘政治体系同时也是大国政治力量的空间分布。大国之所以为大国,不仅在于它的物质总量,而在于这些物质所能转换的力量及其发挥的空间总量。小学生都知道要在两人课桌中间划条界线,谁也不能多,谁也不能少。国家也是这样。从19世纪的维也纳会议到20世纪的巴黎和会及雅尔塔会议,都是胜利国家地缘空间的分割会议。在雅尔塔会议上邱吉尔与斯大林底下交换的也就是双方各自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与会者都明白这个道理。这说来不好听,但却是一个古老的事实。应当说明的是,大国的地缘政治空间划分历来都是军事较量而非嘴皮子争吵后的结果,这与动物世界比没有多少变化。台湾是中国一个尚未统一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出入太平洋,实现其海权利益的东海前沿基地。统一台湾,中国就彻底突破了自冷战以来美国在西太平洋构建的旨意是封锁中国的环岛锁链,其意义比美国获得夏威夷的意义巨大。统一台湾,中国北可遏制日本军事对中国东北再次觊觎的可能;南可与海南省一道形成巨大的钳型保护着中国南沙主权诸岛屿,并由此对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中国海运安全产生有效的保障;西可扩展中国东南安全空间,对中国东

南沿海黄金经济带形成前锋拱卫。中国的统一进程还与中国的海权实现进程相一致,这决定了统一台湾是中国发展不可绕行的门坎。台湾不收回,南沙则不保。如果说南中国海地缘政治的关键是马六甲海峡,那么,对中国而言,中国主权范围内的南沙诸岛则是中国实现中国南海海权利益的关键。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南中国海区必然要有自己的海上基地。如果钓鱼岛和台湾回归祖国,则中国在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安全利益就有保障。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 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 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辞典中把文化认同的解释 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 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 ,研究它对海内 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 的国家观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 ,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 ,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英勇抗敌的奋斗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人生理念等 ,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 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民族美德 ,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 ,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感召力和凝聚力 , 从而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有利于华人华侨生存和发展的

实验室能力认可和资质认定概述..

欢迎参加质量管理师 学习班 welcome 一.实验室能力认可和资质认定概述 二.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其应用要求要点和提示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相关文件要点 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难点 五.解答和讨论问题

一. 实验室能力认可和资质认定概述 (一)实验室能力认可 1.实验室认可(accreditation) 由权威机构对某个具有从事某项校准和检测工作的实体的能力予以正式承认的程序。 2.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国家认可机构 在1947年,澳大利亚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统管全国实验室能力认可的机构——澳大利亚国家实验室认可协会(NATA)。这是实验室认可工作中的里程碑大事件。 此后,在世界各地先后成立了许多国家级和地区级的实验室认可机构。 3.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ILAC 当国家级和地区级的实验室认可机构多起来以后,彼此需要

交流,并实现国家和地区间的互认。 1977年首次召开了有关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国际会议(ILAC conference)。此时的会议是论坛性质的。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有必要制订国际上公认的认可指南,统一认可要求,为实现国际互认奠定基础。 在1996年召开的第14届国际实验室认可会议上决定成立了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 cooperation)。 4. 实验室认可国际准则的发展 根据首次实验室认可工作国际会议的决定,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持下,组织相关专家起草实验室认可指南。197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第一版实验室认可指南性文件。 第一版:ISO导则25:1978 检测实验室基本技术要求

第二版:ISO/IEC导则25:1982 检测实验室基本技术要求 第三版:ISO/IEC导则25:1990 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第一版:国际标准 ISO/IEC 17025:1999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第二版:国际标准 ISO/IEC 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 5.实验室认可的作用和意义 1) 表明具备了按相应认可准则开展检测和校准服务的技术能力; 2)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赢得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信任;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关键词:国家安全;国际形势;战略设计 摘要 随着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的调整,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议题迅速扩展,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和挑战趋于复杂,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维护受到更多制约和挑战。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化,应以国内安全为基石,持续夯实国家实力基础,并力争将国家实力转化为国际影响力,致力于成为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塑造者。 一、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理论和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决定了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是内向型、防御型、和平型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永远不会欺侮别人,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决不容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这是我国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和西方大国外向型、进攻型、扩张型的安全战略根本不同之处。[1]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可概括为:“卫主权、求和平、保稳定、谋合作、促发展”。卫主权,即捍卫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捍卫和维护海洋权益。求和平,既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周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保稳定,即确保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致力于稳定周边环境。谋合作,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谋求与所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环保、跨国犯罪等领域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促发展,即以加快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国防力量,发展民族团结,发展生态环保工程,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与挑战 中国正在从一超多强的格局中脱颖而出,国际影响力开始出超,成长为世界强国的战略谋划已是国际社会尤其是主要大国的关注重心,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国际战略的优化引动世界主要大国的战略调整,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议题因之迅速扩展,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和挑战亦趋复杂。 随着中国国家利益触角的延伸,当今世界的主要政治、经济、安全热点问题均处于中国国家安全维度之内,且其关联性趋于密切。首先,在全球层面上,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中国安全利益触角向全球延伸,与西方大国的传统战略利益(如美国在拉美的传统利益、西欧在非洲的传统利益等)出现冲突性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