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徐建闽)考试重点

智能交通系统(徐建闽)考试重点
智能交通系统(徐建闽)考试重点

1.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是人们将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及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等有效的综合起来,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以车辆、道路、使用者、环境四者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效果为目的,从而建立起的一种作用范围大,作用发挥全面的实时、精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体系。

2.ITS特点:信息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复杂性。

3.ITS的组成部分: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运输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

4.先进的出行者系统:用于改善交通需求管理,提供给用户所需要的出行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可以为驾驶员提供道路拥堵状况,服务设施位置等各种交通信息。

5.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用于对公路交通系统进行管理及检测控制,包括城市道路信号控制、高速公路交通监控,交通事故处理,交通仿真等功能。通过应用电子通讯设备,可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减少城市交通量,以适应出行者的交通需求。

6.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图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7.系统要素:人、车、路、环境。

8.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人机系统和人机界面。人机系统特指人与机器共同组成的系统。人机系统中人与机之间能够实现互相互作用的区域,称为人机界面,机器及环境中参加人员及交互过程的一切领域,均属于人机界面。设计的对象是人机界面,设计的首要问题是人机功能分配。

9.传感技术:自动检测和自动转换技术的总称,是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获取、信息转换和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0.传感器:指能够感受被测量的信息,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11.传感器的两个基本元件:敏感元件与转换元件。

12.ITS中应用的传感器:环形线圈、压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检测器、超声波传感器、视频车辆检测器、RFID等。

13.人工智能: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的感知能力、推理决策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活动,延伸人类智能的科学。

14.ITS中信息传输方式:交通管理中心和路侧设施的通信、车与交通管理中心通信、车路

通讯、车车通信。

15.并行计算: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并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或处理器进行并行处理,最后将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16.GPS的整个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17.GPS的组成:空间部分是由24颗GPS工作卫星所组成,其中21颗唯一可用于导航的卫星,三颗为活动的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由若干个跟踪站所组成的监控系统所构成,GPS的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所组成。

18.GPS的基本定位原理: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心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19.常用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磁场型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微波雷达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压力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视频交通信息采集技术,GPS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20.磁场型交通信息采集技术采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检测交通信息。

21.常用的微波雷达检测技术:微波检测,超声波检测,红外线检测和激光检测。

22.微波检测的原理:当车辆从雷达波覆盖区域穿过时,雷达波束有车辆反射回来的天线,并进入接收器,实现交通数据采集。

23.超声波检测在高速公路上应用较多,它利用车辆形状对超声波的影响来实现交通信息的采集。

24.红外线检测基于光学原理,利用激光二极管发射红外线,利用传感器接收反射后的红外线,并对信号进行处理,确定交通参数。激光检测是利用激光扫描成像的原理,对通过的车辆进行扫描,可以采集到车辆的速度,位置长度和高度等数据。

25.感应线圈检测原理:检测器在当车辆的前沿进入线圈一边时被触发,从而产生信号输出,当车辆后沿离开线圈另一边时,检测器的信号强度低于阀值,输出电平降为零,车辆实际对环形线圈作用的长度L称为车辆的有效长度,它约等于车辆长度与线圈长度之和。

26.环形线圈检测器的优点:发展成熟,价格合理,安装成本低,检测误差率相对较少。

27.缺点:线圈在安装或维护时必须直接埋入车道,这样交通费暂时受到影响,安装施工量大,同时埋置线圈的切缝软化了路面,容易使路面受损,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环形线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受路面质量的影响很大,很容易随着路面的变形而变形,并且受到路基下层冰冻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环形线圈的寿命一般仅为两年。环形线圈由于检测原理的限制,当在

拥堵条件下,其检测精度大幅降低。

28.地磁检测的原理:当铁质物体通过时会引起地球磁场的强度异常,因此通过检测地磁场的异常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出现,当车辆进入,并通过地磁检测器的探测区域时,检测器可以探测到车辆的铁质材料所造成的地磁场之力的强度异常。

29.微波检测器原理:安装在多车道的路侧上方,或者单车道正上方的微波检测器向路面发射微波,根据微波被反射回来的时间差,对是否有车辆通过进行判断。

30.浮动车:安装有无线定位装置和无线通信设备的机动车。

31.浮动车技术原理:对整个路网的总体车辆进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样。

32.不受天气影响的检测技术:地磁检测器、激光雷达检测器、压力传感器。

33.车联网时代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所使用的技术:RFID频识别技术,GPS,GIS等。

34.交通传感器网络:由分布在道路监测区域的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方式构成,是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智能网络应用系统。

35.交通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传感器节点尺寸小,成本低,可大规模部署,实现全路段覆盖。某一节点的故障不会引起整个区域的检测弹簧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可靠性。通过布置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交通传感器网络可提供更加全面的交通信息。可以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大

大提高了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效率。

36.交通数据的特征:实效性、主观性、流动性、再现性。

37.交通数据库:指对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对各种交通数据,如静态的道路数据静态的交通数据,动态的交通数据等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

38.数据仓库:一种新型的数据库,其数据能被组织用作一个中性存储区,由数据挖掘和其他应用所使用,使用这些数据可以满足一组预定义的商业评测。

39.数据挖掘:又称为数据采掘、数据开采,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是一种从大量不完全的随机的、模糊的、有噪声的数据中提取出人们感兴趣的、有用的潜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40.数据挖掘过程:数据库经过清洗与集成到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经清洗与集成到特定的数据集,特定数据集经数据挖掘达到模式,模式经评估与表示达到知识。

41.数据预处理:一般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数据消减这四种基本法。

42.数据清洗:填补遗漏数据、除去异常数据和平滑噪声数据、纠正不一致数据的。

43.数据集成:将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数据集合。

44.数据转换:将不同表现形式的数据通过转换归并为一个,适合数据挖掘的表现形式。

45.数据消减:将原本庞大的数据库精简为一个保持原有数据集完整性的集合,来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并确保采用此数据集合挖掘出来的结果与采用原数据集挖掘获得的结果基本相同。

46.数据挖掘的方法:关联分析、分类分析、聚类分析、演化分析。

47.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又称为交通公用信息平台,该系统通过整合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多元异构数据的输入、存储、交换、分发,面向应用服务,从而实现跨部门间信息的共享。

48.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由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组成。

49.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信息汇聚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信息提供功能、信息展

示功能。

50.分布式计算:就是在两个或多个软件之间,互相共享信息,这些软件既可以运行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也可以运行在通过网络连接的多台计算机上。

51.分布式计算的优点:可以共享稀有资源,可以将大型的计算任务在多台计算机上平衡负载,对于某个程序可以被放置在最合适运行的计算机上。

52.多源信息融合:利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多传感器信息资源,按照特定的计算准则对这些信息加以自动分析和综合,得到被测对象的一致性描述,最终实现信息的优化。

53.多元信息融合方法:随机模型融合方法、最小二乘模型融合放法、智能融合方法。

54.智能决策支持技术:是人工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相结合的产物,应用专家系统技术通过建立领域专家知识库和问题求解子系统,使得IDSS在某些领域接近甚至超越人类专家水平。

55.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分类:有基于人工智能的IDSS,基于数据仓库的IDSS,基于范例推理的IDSS

56.基于人工智能的IDSS分为:基于专家系统的IDSS,基于机器学习的IDSS,基于Agent 的IDSS

57.大数据:数据的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完成获取处理和分析过程,成为支持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

58.大数据特点: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处理速度快。

59.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一个由智能交通指挥中心,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采集诱导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和综合管理控制平台,等组成的,具有高速正确的交通信息采集、储存、处理、决策和指挥调度能力的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60.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层次:

数据服务层:集中了系统的主要数据,完成数据库管理。

应用层:系统的中间环节承担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处理,从用户终端接收的请求,主要针对系统的业务逻辑进行处理以及提供各类应用服务。

用户终端层:人机交互的接口,位于系统的最前端,用于用户访问系统的终端环节。

61. 系统结构功能:

一,单点信号控制:单点信号控制是指每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信号,都是单独的,是按照该

交叉口的交通,情况独立运行,与其他交叉口无关。二,干道协调控制:也叫绿波信号控制,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干道上个连续交叉口的交通信号连接起来,同时提供一种协调配时方案,是交叉口的信号,灯联合运行,使得控制现场的大部分车辆能够一定的行驶速度,连续通过这若干路口,从而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三,区域协调控制:以某个区域中所有信号控制交叉口作为协调控制的对象,统一协调性好周期相位差,以及绿信比,提高道路网络的通行能力。四,特殊控制:指应用于一些特殊用途的交通信号控制方式,如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和应急控制。

62.交通诱导系统: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播媒介给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的实时运行信息,交通参与者通过该系统提供的信息,选择最佳行车路线,以减少行车延误和损失,从而提高行车效率。

63.交通诱导系统分为:出行诱导系统、停车诱导系统。

64.出行诱导系统:个体车辆诱导系统、群体车辆诱导系统。

65.交通诱导信息发布方式:可变情报板发布,交通广播电视发布,互联网站发布、综合交通信息查询终端、电子站牌。

66.停车诱导系统

数据采集:根据各停车场管理系统或停车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情况,通过软件或系统方式采

集个地下停车场,路面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区域的实时车位信息。

数据处理:对各停车场的车位信息进行统计以及融合处理。

数据传输:保证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发布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信息发布系统:将停车场当前空余车位信息,以及停车场停车流量变化图,等信息以适当方式向外界发布,引导车辆顺利挺入目标空车位。

67.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GPS 车辆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公共车辆监测记录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其他基础应用系统。

68.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最关键的组成之一,它基于完善的信息传输通道,是当代交通智能化建设,及管控的必要条件和前进方向。

69.出行者服务系统组成:车辆导航辅助系统、交通信息中心TIC、通信设备。

70.出行者服务系基本功能:通信功能。信息采集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信息服务功能

71.最优路径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根据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数量,可以分为,单源最优路径问题(最普遍)和全源最优路径问题。

二,根据弧的权值,是常量还是变量,可分为静态最优路径问题和动态优路径问题。

三,根据弧权值是否由时间确定,可分为确定型最优路径问题,和随机最优路径问题。四,根据算法的不同,可划分为串行最佳路线算法和并行最佳路线算法。

五,根据道路网络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小规模网络最优路径问题,和大规模网络最优路径问题。

72.可变情报板的系统构成以及分类。

组成:

一,控制器:组成部分是CPU,存储器,通信接口,日历时钟,扫描显示,和,检测电路等,可以进行通信,检测故障以及检测屏体显示等。

二,显示器:由若干个显示模组箱体组成,显示屏,显示屏体采用积木化结构组合。

三,数据获取器:获取电源和防雷设备的电压,温度,亮度等信息,并提供给控制器。四,配电箱:由交流电防雷装置,过流和过压保护断路设备,照明灯以及插座等构成。无,信息远程传输仪器,可以是rs485转换器,也可以是调制解调器,也可以是光端机。

73.根据显示信息的方式,可变情报板可划分为三种,文字,图形,图文混合。

74.车联网框架实施四个关键点:数据预处理,地图匹配,GPS主体识别,交通状态判别,这四点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运作的质量。

75.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以达到吸引公交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社会综合效益为目的,加强了人车路,三者之间的联系。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以达到吸引公交出行,缓

76.电子卡分为以下两种:一,接触式电子卡:芯片通过其上的八个触点与读卡器接触,触点的接触直接影响其数据的可靠性。二,非接触式电子卡:不向外引出触点,数据通过无线电波的耦合进行,不与读卡器进行物理接触,空间无线电磁场的干扰直接影响其数据的可靠性。

77.智能化排班方法设计:一,遗传算法,模拟生命及演化过程,把现实问题的解空间映射为遗传空间,即把每一个可能的编码,称为一个向量,成为一个染色体或个体,他表示为二进制和十进制数字串,向量的每个元素称为基因,所有染色体组成群体或集团,按照设定的目标,函数对每个人色体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一个适应度值。

78.智能化调度系统的构成:总调度中心、分调度中心。

79.智能调度方法:一,传统调度方法,智能调度是相对于传统调度来说的,智能调度能实时地根据客流信息和交通状态,以无人工参与的方式自动给出,发车间隔和调度形式。二,实时放车调度方法。三,紧急情况实时调度方法。

80.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特征:一,交通限制,高速公路对行驶车辆及车速进行限制,专供汽车使用且限制其最高速度以及最低速度,不存在普通公路上的交通,流,混行问题。二,分隔行驶,车道间设置中央分隔带,杜绝了对向车辆相撞,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车道,是慢快,分道行驶,同时设立行车道和超车道,减少同向车辆车速差异的干扰。三,控制出入,高速公路采取全封闭形式,车辆只能从指定的匝道进出,收费站,控制车辆的出入禁止非机动车辆等不合规定的车辆进入。四,分类收费,分车型进行收费,客车按照课程做,货车,按照载重进行分类收费,费率标准依据各省的省情和道路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定。

81.高速公路匝道控制条件:一,在进行匝道控制的通道区域内必须有可以替代的路线/时段或者其他运输方式,其容量必须足够大,以满足高速公路转移出来的交通量,同时又不会对其原本的交通运行产生较大影响。二,在高速公路匝道处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供停车等候的车辆使用,保证实施匝道控制时匝道内排队等候的车辆不会延伸到匝道引道或者与之平面相交的交叉口,影响非高速公路上的车辆通行。三,控制模式必须合适,如果高速公路上游交通量,等于路段的通行能力而选择长时间关闭进口匝道,必然会受到公众的强烈反对。四,匝道必须保证,汇合充分、视距良好,以防止拥挤及事故发生

82.高速公路匝道控制:包括关闭控制(永久关闭、高峰关闭、偶发性临时关闭)和调节控制,(定时调节感应调节、全局最优控制调节等)两种,关闭控制不允许匝道车辆进入,来

平衡高速公路上下游之间的交通量,一般不被公众所接受,通常弊大于利。

83.定时调节系统组成:信号灯、通过检测器、需求检测器、排队检测器、控制器等组成。

84.全局最优控制调节:把整条公路的多个匝道结合在一起考虑,确定出一组调节利率使得全局性能目标达到最优。

85.区间测速:通过布置在道路上的两个相邻监控点,当车辆通过监测起点和监测终端时,车牌识别技术,通过抓拍采集车辆的图像,然后,后台系统自动对比车牌,在根据行驶里程和行驶时间计算出平均车速,并进行超速与否判断。

86.区间测速系统的工作流程:服务器负责处理前端测速系统传回来的数据和图片,服务器每收到一条出口处传回的数据记录,都将其中的车牌号与入口数据表中的车牌号进行比对,对相同的车牌号系统将根据通行的时间和区间,实际距离计算出该车辆通过区间的平均速度,若确定为超速,则检测服务器图片库中有没有该车辆的图片,如果没有,就发送指令到前端测速系统,让其将该车辆的图片上传至服务器中,确保操作车辆的图片都保存到服务器的图片库中。

87.交通事件:指发生时间或地点都不能精确预测的,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临时下降的情况其特点是,随机性,需求超常性,波及广泛性

88.高速公路事件管理一般包括七个子过程,事件检测,事件鉴别,事件信息服务,事件响

应,事件现场管理,事件条件下的交通管理,事件清除,交通恢复。

89.事件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一,驾驶人或其他人员电话报警。二,交通视频监控。三,基于检测器数据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方法。四,交通警察巡逻。五,相关部门报告的事件信息

90.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方法:一,直接检测法,通过视频和图像处理的方法来完成对目标的识别,跟踪,交通流检测,由于需要安装更多的摄像头,此方法成本高,受气象各种条件影响大。二,间接检测法,对主线上设置的检测器采集到的交通流参数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有事件发生,依据事件对交通流的影响来检测事件的存在,其优点是成本低,简单易操作,缺点是存在检测率低,误报率高的问题。

91.交通流紧急疏导:高速公路,交通疏导技术包括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两个主要部分,交通控制包括入口匝道控制,主线控制,通道控制以及智能控制,交通诱导则包括交通广播系统,可变信息板系统,车载导航系统等。

92.智能收费系统: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DPS技术,GIS技术等为基础,在不需要停车和收费人员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完成缴费用过程的系统。

93.智能收费系统的特点:不停车,无人工操作、缴费快和非现金交易。

94.智能收费与传统人工收费的优点:快捷收费工作效率高,收费站的通行能力提高,减少收费站路段的交通拥挤和堵塞,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收费过程中的贪污舞弊行为得以杜绝。

95.ETC称为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即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不需要停车。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在入口处自动写入信息,并完成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账户上扣除相应费用的操作,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隧道和车场管理的电子收费系统。ETC系统可降低车辆在收费站的滞留时间,有效缓解收费站拥堵的现象,降低油耗,减少废气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96.ETC系统包括三大关键子系统:自动车辆识别系统、自动车辆分类系统、违规抓拍系统。

97.自动车辆识别技术:一种当车辆通过检测点时,不需人为操作,系统能快速、准确的识别车辆身份信息的技术。包括光学合红外AVI技术,主要为射频和微波AVI技术,视频处理AVI技术。

98.车载电子标签按照标签的结构分为单片式电子标签与两片式电子标签。按工作状态分为主动式与被动式电子标签。

99.ETC工作流程:首先车主需购置电子标签,并交纳一定的储值,然后由系统向电子标签输入车辆的识别码与密码,在电子标签数据区中,写入与本车相关的全部信息,如电子标签,识别码车牌号码,车辆型号颜色,车主姓名与电话的,并将上述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到收费系统中。

100.基于GPS,GIS的收费系统主要有四个子系统:包GPS系统,移动通信系统,GIS系统,收费系统。

102.基于GPS、GIS的收费系统的优点是适用性好,可扩展好,可灵活的定义收费区域定义和收费标准。

不足:一车辆的车载装置成本高,前期投入大推广不方便。二,技术上相对于ETC收费系统要新,虽然GPS技术与GIS技术已成熟,但其应用在道路收费方面较少。三,GPS定位信号容易受到建筑物等的阻挡,影响车辆的定位,需要辅助系统支持。四,我国车辆保有量高,数据并发将是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十一

103.智能物流系统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技术采集与处理信息流通与管理技术,完成物流的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等多个环节,并能及时反馈每个环节动态,强化了监管过程,使货物能够高效地从供应者送达需求者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104.智能物流系统特点:智能化,一体化,柔性化,社会化。

105.智能物流系统关键技术: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实时跟踪技术,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与优化技术,物流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和系统集成技术,云电子商务。

106.供应链管理:指在保证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把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仓储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安排产品生产转运分销及销售活动,从而使整个供应链系统达到成本最低的综合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生产,配送,退换货五大基本内容。

107.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是物流仓储活动高度现代化的产物,是有关物料搬运和仓储的一门综合科学,他以高层立体货架为主要载体,运用成套先进搬运设备和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达到高效率的利用空间,时间和人力资源,完成货物出入库处理。

108.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一,充分利用仓库的垂直空间,其单位面积存储量远大于普通仓库。二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作业效率。三,仓储管理信息化,管理效益高。四,货物集中,便于控制与管理。五,能更好地适应低温有毒等特殊

环境的要求。六采用托盘或货箱存储货物以及使用机器作业,降低了货物的破损率。

十二

109.智能车辆系统:是一个包括环境检测,自动驾驶,规划决策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系统,它综合利用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实现更为智能,安全,舒适的驾驶。

110.智能车辆系统关键技术:包括智能车辆系统的体系结构、驾驶人行为检测技术、环境感知技术、自主驾驶技术、定位技术、决策技术、路径规划技术等。

111.驾驶人行为检测技术最关键的技术:运动目标跟踪技术、人脸检测技术以及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等。

112.多源信息融合:指充分利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信息资源,使用信息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多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综合,已完成估计与决策任务。

113.机器视觉:用计算机代替人眼来做辨识和检测,以便进一步实施控制,核心技术是视觉处理。机器视觉的主要作用,包括感知周围环境中实体的形状,位置,运动姿态等几何信息,视觉处理包括对视觉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和理解的整个过程。机器视觉研究的最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指标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指标 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设备选型: 临平城区320国道以南的信号控制系统必须接入已建的SCATS管理平台,与杭州接壤的主要道路采用能与支队联网的控制设备,其它地区的信号控制系统必须接入已建的浙大中控Intelliffic ACS-300管理平台;均配置16灯组以上(含)。 系统功能: 规范路口交通环境。通过系统化的路口交通工程设计,规范路口的渠化、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分布,均衡路网中的交通分布; 安装标准的、稳定可靠及功能灵活的交通控制设备和系统,使系统能满足各种交通控制的需求; 系统运行时可连续准确地采集大量现场交通数据,通过对交通数据的采集、保存和处理,不仅直接用于交通控制,还可以为交通指挥调度和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准确的量化依据; 从区域或全局的角度实时优化交通控制,缓解交通拥挤,缩短通行时间,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 主要部件要求: 1、信号灯杆: 标志立柱和横梁:凡钢管外径 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和横梁,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焊接钢管,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下同)的要求。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和横梁,采用一般的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的规定。标志立杆柱帽,采用普通碳素钢结构钢板,板厚3mm,并符合《碳素结构钢》的要求。 高强螺栓,高强连接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40B式45号钢,并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的规定。地脚螺栓(包括相应螺母、垫圈)应采用普通碳素钢结构钢(Q235),并符合《碳素结构钢》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基础材料混凝土强度应不少于25Mpa。并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

智能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整合了尖端信息与通信技术来提供交通和运输信息,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道路系统的承受能力,增强了道路的安全性、改善环境。鉴于我国城市交通严重拥堵及事故发生率急剧增加的现状,建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已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国内外交通系统现状提出了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简介了智能交通的相关内容,并对发展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运输 国内外交通系统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研究报道,美国每年因交通阻塞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10亿美元,日本东京每年因交通拥挤造成的时间损失相当于1 000多亿美元,欧洲每年因交通事故、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500~5000和50~500亿欧元。 解决交通问题的传统办法是修建道路,但对于有限的城市区域来说,可供修建道路的空间越来越小。另外,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单独从车辆考虑或单独从道路方面考虑,都很难完善的解决道路交通问题。在此背景下把车辆和道路综合起来系统解决交通问题的思想就油然而生了,这就是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及内容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上的,交通参与者可以通过装备在道路上、车上、换乘站上、停车场上以及气象中心的传感器和传输设备,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各处的交通信息,该系统得到这些信息并进行处理后,适时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公共交通信息、换乘信息、交通气象信息、停车场信息以及与出行者相关的其他信息,出行者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和选择路线。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能力和安全系数。 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系统中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气象状况和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控,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对交通车辆进行有效的实时疏导、控制与处理等。 3.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该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公共交通的效率(包括:公共汽车、地铁、轻轨、城郊铁路和城市间的公共汽车等),提高公共交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提供便捷、经济、大运量的公交系统。 4.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AVCSS):从当前的发展看,由

智能交通建设系统总体设计

智能交通建设系统总体设计 1.1 总体设计原则 在本次系统的总体设计中,要求在总结同类型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将遵循以下总体设计原则。 ?标准性 本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之间存着大量的数据交互,因此强调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系统应保证与现行业务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在系统建设中将遵循各类业界标准,从数据结构、技术架构、数据库存储等多个方面标准化建设。 ?先进性 采用当前成熟且先进的技术,保持系统硬件、软件、技术方法和数据管理的先进性,保证系统建成后在技术层次上3~5年内不落后。同时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在将来能迅速采用最新技术,以长期保持系统的先进性。 ?可靠性 一是以可靠的硬件、成熟的软件产品为基础,结合具体需求进行配置、定制和二次开发的方式进行实施,保证有效缩短项目实施时间,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 二是系统应能够支持较大并发用户同时进行浏览、操作等与数据库的交互式的操作,并且相对占用较少的硬件资源。当意外事件发生时,能通过快速的应急处理,实现故障

修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丢失重要数据。 三是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系统在运行时反应快速、安全可靠。 ?安全性 一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首先,选择先进、可靠的主流硬件产品和成熟、领先的软件产品构建系统,为系统的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恢复机制和备份机制,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以及灾难恢复;再次,严格管理制度,为系统安全性提供制度保证。 二是完整的权限控制机制、考虑充分的系统保密措施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因素。需依据信息访问权限,向用户提供授权查询,有效避免越权使用。 系统后台用户分层次管理,并且具有可灵活调整、可细分的权限控制。可对信息内容进行严格的角色权限管理,保证每个用户能够看到且只能看到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信息。对系统的管理操作有详实的历史记录。 ?扩展性 系统真正符合多层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不仅基于当前的需求,而且应保证在系统的体系结构不需做较大改变的前提下,实现今后的平滑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数据的扩展:可以利用可视化的工作界面,进行数据的添加,或通过数据库管理工具,创建新的数据库、词典。 应用的扩展:考虑到和其它信息系统的连接,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外接接口,将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充,整个系统中应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业务模块;利用开放标准的应用开发接口可以进行更加个性化的二次应用开发。 ?易用性 系统应具有一致的、友好的客户化界面,易于使用和推广,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使用户能够快速地掌握系统的使用。除特殊的、必须的应用外,用户终端全部采用浏览器方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总体设计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总体设计

目录 背景及需求 (3) 形势与背景 (3) 规划定位 (4) 规划目标 (5) 系统总体设计 (8) 城市智能交通总体建设规划 (8) 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ITS子系统建设 (9) 以人为本开展交通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18)

背景及需求 形势与背景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公众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交通拥堵范围与程度扩大,需要ITS构建宏观调控手段。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在大规模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ITS软环境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速。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需求,通过开展多种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机动车闯红灯、行人闯红灯、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非法占用公交车道、道路逆行压线等行为,规范出行交通新秩序。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引进先进的IT手段,通过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实现“智慧交通、低碳出行”。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智慧交通、低碳出行、感知全程”的公众出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城市ITS信息服务体系新架构。

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勤务信息以人为本,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确保道路执勤、执法、现场事故处理等工作的安全、严谨和规范性,并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合理规划勤务信息。 规划定位 强化指挥中心职能,紧密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城市ITS建设 指挥中心智能交通信息平台,作为城市ITS发展的基础,其依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城市ITS建设将依托指挥中心智能交通信息平台,围绕秩序管理、事故管理、路网管理、特勤任务、交通肇事逃逸追捕、城市交通服务这六大业务核心,建设交通运行指挥中心、交通监管指挥中心、城市交通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改造15个子系统,即交通固定点监视系统、交通制高点监视系统、交通违法手动抓拍系统、车辆监测及参数采集系统、交通事件视频检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违法占用公交车道监测记录系统、城市道路违法停车监测记录系统、机动车超速监测记录系统、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人行横道智能监测系统、动态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执法车辆车载取证系统执法系统。 依托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细分业务重点,构筑城市ITS感知网格 城市ITS感知网格的合理建设,依托于对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的深入解读,综合考虑城市出入口、工业聚集区、商业聚集区、市民居住聚集区、道路分布、铁路分布、水路分布、客(货)运交通枢纽、建筑物空间分布及高度等因素,同时结合城市发展历史,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和侧重点,进行科学的点位设置和前端感知设备类型选择,构筑“点、线、面、空”多维度一体的城市ITS动态感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目录 绪论 (2) 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及其一些功能特点 (2) (一)交通智能系统的概念 (2) (二)国内外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 (4) (三)ITS所包含的内容 (4) (四)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主要技术平台 (6) 二.智能交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7) (一)我国的发展概述 (7) (二)新形势下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潜力 (9) (三)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在我国已取得的初步成果.............................................(四)国内智能交通发展现状.....................................................................(五)国内智能交通发展问题 (10) 三、中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对策和建议 (15) (一)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发展的组织建设 (15) (二)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 (15) (三)加强市场培育,扶持国内企业做大做强 (15) (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统一标准并提高执行力度 (15) (五)尝试建立智能交通开发信贷基金 (16) (六)开展跨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的试点工作 (15) 结论 (17) 论文综述 (18) 中文摘要 (19) 英文摘要 (20) 参考文献 (21)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绪论: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 /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各个国家在引进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引进技术与本国文化的整合,考虑技术位差。任何新技术如果没有现有技术对之消化吸收就是失败的,所以各个国家在制定本国ITS发展内容时,必须对本国现有技术进行整合,然后再把与现有技术相近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近期发展目标。本文就智能交通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如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对策 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及其一些功能特点 1.交通智能系统的概念 所谓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在现有的交通状况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合理的交通需求分配和管理,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汽车自动引路系统、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TCS)、视频监控和计算机管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将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迅速提高,实现安全、快速、便捷运输目的的一种交通综合治理方案。也就是说,智能交通系统能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

指挥中心与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计划方案与项目管理

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1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遵循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P)提出的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为了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我公司将委派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资历的专职项目经理,对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进行科学、严格、规的管理,根据项目建设任务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设定科学的、可测量的阶段性目标,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且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同时,对监理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理解并配合监理方的工作,确保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1.1编制依据 本项目采购招标文件。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施工规,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 现场位置,交通条件,工程材料。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资金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等综合项目实施能力。 1.2编制目的 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 遵守设计和施工规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进度,确保高质、高效、按时完本项目。 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和管理体系,确保实现项目实施安全目标。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 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 向采购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支持。

1.3项目目标 1.3.1项目总体目标 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安装、部署和试运行;完成项目的培训。 1.3.2主要阶段性目标 针对项目的总体目标要求,我们计划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交货、安装验收完毕。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我们将总体目标划分成如下的主要阶段性目标:1.3.2.1系统设备供货 完成系统设备的供货,进行到货验收,签署到货验收报告。 1.3. 2.2硬件设备安装 完成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3. 2.3系统联调 完成软件应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提交系统调试报告及试运行申请。 1.3. 2.4系统试运行 试运行结束时提交系统试运行报告。 1.3. 2.5人员培训 试运行期间完成人员培训工作,提交培训记录。 1.3. 2.6系统终验 终验工作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含软件)的验收、项目文档验收、系统运行效果评价、系统运行效果定性和定量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_习题集(含答案) (2)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习题集 一、填空题1 1. ITS系统除人、车、路三个要素外,必须又促使其一体化的______。 2.动态交通分配是以______为对象,以交通控制与诱导为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3. ______是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中的关键和特殊之处。 4.在静态交通流分配中,______通过交通量和走行时间或费用的关系来反映。 5. ______是交通流诱导的重要信息,实现系统动态路径诱导的重要基础。 6.交通流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7.事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事件管理的各项活动,减少事件的影响。 8.图像平滑属低通滤波图像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9.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包括哪些? 10.日本在自动公路系统方面研究最为先进,其具体研究内容有哪些? 11.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逻辑框架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12.与理想用户最优相比,准用户最优的主要特点是? 13.作为协同学研究对象的系统,当外界的控制参量不断改变时,通常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14.城市交通流系统具有哪些系统特征? 15.简述ITS主要应用了哪几类技术? 16.简述GPS的特点? 17.地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8.宏观交通流参数的自动采集技术主要包括哪些? 19.简述GPS自动车辆具体定位方法? 20.信息融合技术在ITS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 21.出行者信息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22.出行者信息系统应该具备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3.出行者信息系统的目标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24.简述动态交通流诱导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5.根据诱导信息的决定方式,UTFGS可分为哪三类?并简述其系统特点? 26.简述行车路线优化子系统的作用? 27.简述什么是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快速与城市道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相对滞后,造成了现有的交通管理模式与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化系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切实解决城市的投资环境,制定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规划,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建设的当务之急。 目录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在城市交通中主要体现在微观的交通信

息采集、交通控制和诱导等方面,通过提高对交通信息的使用和管理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主要是由信息采集输入、策略控制、输出执行、各子系统间数据传输与通信等子系统组成。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和路面信息,策略控制子系统根据设定的目标运用计算方法(例如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计算出较好的方案,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子系统(一般是交通信号控制器),以引导和控制车辆的通行,达到预设的目标。所谓智能交通,主要是通过综合手段,对城市道路通行进行智能化管理,包括根据通行情况实时指挥车辆通行顺序、疏导道路拥堵的智能化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基于英唐众创

方案公司研发的地图数据,整合多源交通出行信息数据、路网运行信息、高速公路运行信息、气象信息等各类动态信息,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汇聚。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成,将满足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全国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将提供权威的电子地图服务;多源交通信息数据自动接入的实现,将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的汇聚。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充分整合、简化公安交警现有业务流程基础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建设面向交警业务,具备交通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项目总体设计

智能交通项目总体设计 项目建设范围 1.1系统建设内容设计电子警察子系统、卡 口子系统、高清监控子系统、智能违停抓拍子系统、交通诱导子系统、GPS子系统、大屏幕子系统等多方位,多功能建设。 项目总体规划 1.2面向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管理 1.2.1远程设备监控与管理能够从中心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当设备运行状况出现异常时及时中心平台消息报警,能够帮助用户定期安排设备的检修维护与管理,并合理保有备品备件。同时,为用户提供各种统计数据,帮助用户进行科学的决策。平台系统能够显著提高跨分区、分布式设备的管理和运行水平,提高平台在系统建设应用的中的综合利用率,实现对业务管理与应用的综合性能。 面向数据的存储管理与信息挖掘 1.2.2数据的存储管理与 信息挖掘体现在对海量数据的有效存储方式上,基于IP-SAN 模式的存储系统具有严谨而高效的数据陈列能力,将结构化数据进行非结构化的存储模式展现了在存储技术上的领先性,数据的存储空间是没有提前严格进行盘位的分区划分的,但是在逻辑上很进行了很严密的代码管理与数据的位置标识,在这样的存储系统中每一条数据都有着自己独有的身份特征,可以按照包头与包体的结构进行

综合管理。信息的挖掘往往需要通过很复杂的逻辑判断搜索到有用且有效的数据信息,宇视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在3秒的时间内通过模糊算法技术,在上亿条机动车数据中查询到具体的单一车辆信息。多条件查询的情况下,在上亿条数据中也只需10秒以内就能够完成。先进的数据存储模式以及快速、准确的信息挖掘技术将使我们的用户提高对数据的敏感度与执行力的准确性。 面向事件的应急指挥 1.2.3事件的应急指挥是应急响应过程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应急决策与处理的中枢神经,其作出的决策是各应急处置力量参与应急行动的指南,是决定应急处置高效与快捷的核心因素。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是现场指挥及指挥部对救援行动进行的组织领导活动,其核心是指挥决策,即现场指挥活动是围绕着制定决策和实现决策而展开的。由于现场指挥活动是在与迅速发展的险情及其危害的对抗中进行的,因而具有风险性大、时效性强和机断性高的特点。 我方平台可以与GIS系统进行融合,将前端点位在GIS上进行呈现。通过电子围栏和可视化点播的方式呈现区域设备点位及点位前端现场实况视频,通过GIS系统对配置有GPS定位设备的警员给予单点、多点、区域的指挥调度,通过GIS 实时了解警力部署状态,结合实时视频对第一手现场资料予以把握,电子警察与卡口系统可以进行区域、线路的综合稽

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标准(2016年新版)(DOC)

杭州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标准 二〇一〇年七月

目录 前言 (5) 第一部分系统定义 (6) 一、杭州市智能交通系统构成: (6) 二、系统定义 (6) 第二部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设置标准 (8) 一、智能交通系统设置标准相关定义 (8) (一)关于设置的定义 (8) (二)关于道路的定义 (8) 二、智能交通系统设置标准 (9) (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9) (二)交通监视系统 (9) (三)交通违法监测系统 (9) (四)交通信息屏发布系统 (10) (五)交通流视频检测系统 (10) (六)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 (11) (七)停车诱导系统 (11) (八)智能卡口系统 (11) 第三部分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标准 (13) 第一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技术指标 (13) 一、SCATS信号控制系统 (13) (一)系统构成 (13) (二)功能要求 (13)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4) 二、单点远程控制交通信号系统 (15) (二)、单点远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技术指标 (15) 一、系统构成 (15) 二、功能要求 (15)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8) 第二章交通监视系统技术指标 (21) 一、系统构成 (21) 二、功能要求 (21)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22)

第三章交通违法监测系统技术指标 (28) 一、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 (28) (一)中心接入要求 (29) (二)路口设备要求 (30) 二、违法超速行为监测系统 (32) 第四章交通信息屏发布系统技术指标 (37) 一、系统构成 (37) 二、功能要求 (37)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38) 第五章交通流视频检测系统技术指标 (40) 一、系统构成 (40) 二、功能要求 (40)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导 (41) 四、中心平台 (42) 第六章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技术指标 (42) 一、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的标准模式 (42) 二、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的标准结构和功能 (42) 三、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的技术标准 (43) 四、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44) 第七章停车诱导系统技术指标 (46) 一、系统组成 (46) 二、功能要求 (46)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47) 四、中心平台 (48) 第八章智能卡口系统技术指标 (49) 一、智能卡口系统的标准模式 (49) 二、智能卡口系统的标准结构和功能 (49) 三、智能卡口系统的技术标准 (49) 四、智能卡口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50) 第九章智能交通系统数据接口规范 (52) 一、交通违法监测系统接口 (52) 二、交通诱导系统中心平台 (55) 三、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接口 (56) 1、外来黑名单接入 (56) 2、数据格式 (56) 3、数据流程 (58) 四、智能卡口系统接口 (59) 附录A (60)

智能交通系统完整解决规划方案.docx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架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架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子系统应用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高清卡口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道路监控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信号灯控制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智能公交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ITS 目录 背景及需求4 形势与背景4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4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4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4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4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4 构建人性化执法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勤务信息5 规划定位5 强化指挥中心职能,紧密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城市ITS建设5 依托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格局,细分业务重点,构筑城市ITS感知网格5 “打基础、上业绩、出成效”三年三大步,合理推进城市ITS进程6 以人为本,推进人、车、路、环境协同发展6 规划目标6 提升全城路网实时态势监控和交通秩序监管水平6 打造全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数据中心6 提升交通管理分析的智能化程度,加强涉牌违法目标车辆的打击能力7 提升应急指挥协作水平,加强应急处突综合调度能力7 提升道路科学辅助决策能力,优化路网渠化、信号配时等交通管理措施7 增加互联网+智能交通应用,增加道路交通信息交互能力,提升城市交通形象8 提高系统运维和数据运维的自主分析能力,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健壮性8 提升业务需求迅速转换为实际系统建设落地的能力,打造城市交通管理亮点8 系统总体设计9 城市智能交通总体建设规划9 围绕六大业务核心开展ITS子系统建设10 以人为本开展交通信息交换平台建设18

背景及需求 形势与背景 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公众机动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时间与空间分布模式转变、交通拥堵范围与程度扩大,需要ITS构建宏观调控手段。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 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与管理并重,在大规模进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需要ITS软环境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速。 打击多样化交通违法行为,维持交通管理秩序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管理需求,通过开展多种专项整治活动,打击机动车闯红灯、行人闯红灯、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非法占用公交车道、道路逆行压线等行为,规范出行交通新秩序。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 打造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的人居城市,引进先进的IT手段,通过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污染,实现“智慧交通、低碳出行”。 ITS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新架构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智慧交通、低碳出行、感知全程”的公众出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城市ITS信息服务体系新架构。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则是实现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最重要的途径。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与交通理论和规划的融合,都加速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的进程。高速公路监控及信息诱导技术的综合运用,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交通秩序,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 澳大利亚: 先进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 1.最优自动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从事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著名的SCATS系统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使用,目前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采用这一系统。 SCATS系统的优点是其自动适应交通条件变化的能力,通过大量设在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ANTTS是其重要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几千辆出租车装有的ANTTS电子标签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通过对出租车的识别,SCATS系统能够计算旅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 澳大利亚的先进系统合作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名叫TRIRAM的系统,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模拟道路网来预测交通行为以及新的交通流量。 2.远程信号控制系统(Vic Roads) 交通控制与通信中心(TCCC),不仅使用SCATS系统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而且还采用其它系统进行事故检测和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交通拨号系统,该系统通过普通的电话线,TCCC能够连接到50个偏远的受控交通灯,可以监测这些信号灯的状态改变它们的参数,为偏远路口的信号控制提供了便利。 3. 微机交通控制系统(BLISS) 该系统最主要的优点是运行于普通微机上,并可控制63个交通灯,目前在布里斯班已超过500个信号灯采用BLISS系统进行控制。 道路信号系统 道路信号系统是交通控制中心与机动车通信的基础。通过该系统可实现交通管理中心运行车辆间的信息交流,该系统使用900MHz的频率通过路旁询问器与车内电子标签进行通信,电子标签通常是简单的异频雷达收发机,当被询问时可返回一个可被识别的信号。该系统最普通的应用是车辆的不停车收费。 路旁信号系统的公共优化系统,通过与BLISS系统相互作用,可保证公共汽车到达路口时总保持绿灯,从而可减少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间。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公共汽车的运行安排表,当一辆车运行晚点的话,通过特殊的措施应能保证该车获得优先行驶权。 系统通过一种设在道路中间的特殊的称量质量的装置与中央控制中心通信,驾驶员不用减速或采取其它特殊操作,即能确定重型载货车的装载量是否符合要求。 车辆监控 视频数据获取系统运用视频摄像机监测、识别和计算交通量,已在澳大利亚广泛地应用。

XX市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XX智能交通项目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XX市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城市地区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城市安全管理、交通供需矛盾逐渐突出,因此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减轻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有效地进行交通视频监控、及时准确地进行非现场执法,XX交警部门积极地利用当今先进适用的技术,规划对中心平台系统、电子警察、卡口、监控等各子系统进行建设以实现技术强警的各项具体目标。 我方根据XX市综合治理、科技强警的需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对城市治安监控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进行设计,严格遵照国家、公安部以及XX市的相关技术标准、规程,综合运用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进行制定,充分考虑到系统建成后在使用、维护保养及系统扩展等方面的方便性、经济性等要求,最终的工程将达到一方建设、多方受益、灵活扩展的目的。 通过本期项目的建设可以从政治上、经济上符XX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符合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践证明,要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管理压力,维护人民群众安定平和的出行和治安环境,快速接警处警,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仅靠增加警力的数量扩张是远远不行的,必须走质量扩张即科技强警之路,实现管理模式由体能型向智能型、管理方式由经验型向科技型、管理手段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和飞跃,才能与政府职能的转变保持同步,更加密切把握住社会进步的脉搏。通过此项目的成功建设,对于发掘呼伦贝尔市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形象和地位,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正面影响和积极意义。 1.2项目现状 1.2.1平台部分 基于上千路的外场子系统点位建设的基础上,平台的中心设备显示出宇视

(完整版)智能交通系统_习题集(含答案2012.11.20)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智能交通系统》(编号为14020)共有简答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1,填空题2,填空题3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名词解释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填空题1 1. ITS系统除人、车、路三个要素外,必须又促使其一体化的__信息中心_。 2. 动态交通分配是以__路网交通流____为对象,以交通控制与诱导为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3. _路段流出函数__是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中的关键和特殊之处。 4. 在静态交通流分配中,路段阻抗特性函数__通过交通量和走行时间或费用的关系来反映。 5. _行程时间_____是交通流诱导的重要信息,实现系统动态路径诱导的重要基础。 6. 交通流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_交通控制系统_____实现的。 7. 事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__使受到干扰的交通流恢复正常__,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事件管理的各项活动,减少事件的影响。 8. 图像平滑属低通滤波图像处理,其目的是__保留图像空间频率的低频部分,减少图像的高频部分____二、简答题 9.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包括哪些?9.答:(1)控制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控制车辆的增加,或者改变车型,使车辆数量减少; (2)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 (3)实施智能交通系统。 10.日本在自动公路系统方面研究最为先进,其具体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公路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系统; (2)事故监测与警告; (3)使用视频、雷达监测器进行车辆间距控制;(4)车辆最大速度控制;(5)自动停车控制。 11.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逻辑框架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1)功能域,基本上和服务域等同;(2)系统功能,基本上和服务等同,但进行了功能的重新组合;(3)过程,基本上与子服务相同;(4)子过程,基本的逻辑单元。

物联网智能交通方案设计

物联网智能交通系

统建设方案 目录 一、物联网信息平台 (3) 1.1物联网信息平台简介 ..... . (3) 1.2物联网信息平台创新点 (3) 1.3产品优势及特点 (4) 1.4物联网信息平台设备清单 ....... .. (6) 二、智能交通系统 (6) 2.1 系统概述.. (6) 2.2系统技术方案 (8) 2.3智能小车系统... (8) 2.4道路交通管理系统.... . (9) 2.5路灯自动控制系统 ..... (11) 2.6ETC 系统 (11) 2.7智能停车系统 .... .. (12) 2.8城市照明系统 .... .. (13) 2.9支持的实验 ... (14) 2.10智能交通实训系统设备清单 ........ .. (15) 三、配置清单及规格参数 (16)

,、物联网信息平台 1.1物联网信息平台简介 物联网信息平台以光载无线交换机和上层应用程序为核心,构建 盖物联网实验室及其周边区域, 配合实验室现有的有线网络交换机、 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络的物联网关键部分一一网络层。 物联网信息平台是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和基础, 在此基础上配合 解决方案中的其他物联网接入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实现物联网基础教学、物联网基础实验、 无线传感器网络教学、 RFID 技术的应用、传感器的学习及应用、智慧教室、物联网创新应 图(4 )物联网信息平台组网图 1.2物联网信息平台创新点 以物联网信息平台为核心构建的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在实验教学、 理、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创新: WiFi 无线局域网,覆 网络路由器,建立融合 学生学习、教学管 3层架构清晰、完整地体现出 物与人的泛在链接, 使各 用等功能,学生可亲身真实体验和感受到物联网技术给未来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改变。

智能交通违法监测系统技术指标

智能交通违法监测系统技术指标 一、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 1、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的标准模式 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设备的信息记录为每个违法信息由一条违法记录(信息完整的三张连续照片)和一段违法录像(配套完整的10秒钟录像)组成。 2、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的标准结构和功能 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是结合车辆信息采集系统、红绿灯状态分析系统、违法记录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前置采集系统等构成。 ●车辆信息采集系统 采用地感线圈检测,根据车辆通过前后测量相应磁通量变化判别车辆有无,线圈安装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埋入路面下、另一种是在路面切割出槽,将环形线圈放入槽中,再通过一些特殊胶对其密封。 ●红绿灯状态分析系统 红绿灯状态分析系统时时检测红绿灯状态,将状态信息传递给违法记录系统。 ●违法记录系统 违法记录系统是将车辆信息采集系统与红绿灯状态分析系统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车辆是否构成交通信号违法,在判

断有违法车辆时进行违法记录。 ●网络传输系统 网络传输系统是为了将智能交通设施进行网络化管理。 ●前置采集系统 前置采集系统是一个放置于中心的自动采集和储存设备,前置采集系统是杭州市公安交警支队非现场执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网络传输系统与路口违法记录系统连接。 (一)中心接入要求 1、中心配置要求 前端路口设备应质量可靠,性能、效果等参数满足非现场执法系统要求。 2、网络链路要求 前端设备应向支队非现场执法系统中心平台申请分配路口IP地址,并连接上电子警察专用网络,经支队中心测试网络连通后方可接入。网络链路连接时应当采用稳定、可靠、高效的网络接入设备。 数据要求 前端路口设备采集的原始图像文件、数据信息(包含红灯开始时间、抓拍时间、红灯结束时间、抓拍车道、抓拍方向、设备地点)须合并在图像文件中,并采取信息加密校验

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1美国ITS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1.1ITS定义 虽然ITS没有为各方所接受的统一定义,但从技术层面上来讲,ITS运用以计算机、通讯和控制技术,即3C技术(Computer, Communication和Control)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对交通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ITS涉及的技术领域很广,包括影像处理、土木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以及车辆控制等领域。系统工程原理是ITS项目的灵魂,而信息流则是ITS研究的重点。ITS代表了一种最高层次的交通系统管理技术,旨在以较低的造价和较短的时间来提高交通系统效率,降低交通拥挤,减轻空气污染和节省能源。 交通系统管理技术至少包括4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通信号同步化,信号机更新,以及简单的交通工程项目; 第二层次:公共汽车优先项目; 第三层次:计算机化交通信号控制和通讯联网; 第四层次:聪明走廊和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中央交通控制中心。 层次越高,技术越复杂和先进,建造和维护费用也越高。 1.2美国ITS发展的历史回顾 在美国,ITS的正式命名是在1994年,其前名为智能车辆公路系统(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m, IVHS)。虽然对ITS的大规模研究和开发应用只有10年左右的时间,但对ITS技术有关的研究一直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美国私人公司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对汽车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美国政府交通部门在六十年代开始对电子线路诱导系统(Electronic Route Guidance Systems, ERGS)进行研究。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美国对ITS的研究不像现在这样积极投入。主要原因包括:1)当时的交通发展重点是建设全国州际高速公路系统;2)交通拥挤状况不像现在这样突出;3)交通系统管理和交通设施维护不为交通部门重视,不是整个交通的主流。 但是,在同一时期,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却对交通系统管理和控制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并且逐步领先于美国。英国道路交通研究所(Transport and Road Research Laboratory, TRRL)在六十年代末就开始研制城市交通的 区域信号网络协调配时优化设计控制程序TRANSYT(Traffic Network Study Tool)。七十年代TRRL又研制出第二代的区域交通信号网络优化实时控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