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校对格式

文章校对格式
文章校对格式

一、校对内容:

1、文字表述(语句通顺与否、错别字等)

2、文章格式

二、文章格式的校对

1、文章标题,用三号,宋体,加粗,副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加粗

2、文章内容中主标题(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

3、文章二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

4、内容其他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5、行间距,用1.5倍

三、文章注释

1、校对注释内容,同主文,用小五字体,宋体,英文除外

2、文章用脚注,用①、②、③表示,每页重新编号

附:注释格式:

(一)著作类

①谭兵著:《中国仲裁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②杨贤坤、邓伟平主编:《澳门法律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二)论文类

①余先予、朱世强:“关于香港与内地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问题”,载《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6期,第72页。

(三)文集类

①杜颖:“论商品化权”,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3期,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四)译作类

①[英]梅因著:《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2页。

(五)报纸类

①蒋集跃:“裁判文书改革刻不容缓”,载《人民法院报》1999年6月5日第5版。

(六)辞书类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七)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

四、作者介绍

作者部分校对参考已出版《仲裁研究》,只写明学历,职称,工作单位。

1.稿件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10000字,请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附寄打印稿一份。

2.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称(或职务)、学位、研究方向、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E-mail等,便于沟通。

3.来稿须有200字以内的内容提要和3-8个关键词,并将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的英文翻译附于文末,注释应当符合本刊注释体例。

4.本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适当修改,稿件一经采用,将向作者发出用稿通知。来稿恕不退回,请自留底稿。

5.本编辑部将在收到稿件之日起两个月内回复,若在两个月内未收到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

6.本刊反对抄袭,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发现将不予刊用和支付稿酬。

gzzcw@https://www.360docs.net/doc/3d17622616.html, 是我们投稿邮箱

清样校对须知

清样校对须知 您的论文将于近期发表,责任编辑已经根据编辑出版方面的要求,对您的论文做了一定的修改。请您认真通读全文,并参照以下注意事项(此为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发现作者论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论文清样予以全面、细致地校对。 项目注意事项作者确认 √ 脚注核对脚注中的作者信息;如果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核对项目名称和批准号。 标题检查文章的标题,尤其是英文标题;核对页眉处的标题是否与论文的标题一致。 作者检查作者的中英文名称顺序、工作单位是否一致。 关键词要选取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中、英文关键词要一一对应,不要用缩写 ①图的内容是否与文中叙述一致,是否与图题一致;②图中的文字标注是否与正文一 图 致;③数轴上的刻度以及单位是否正确;④图中多条曲线应用不同颜色区分。 表格①表内容是否与文中叙述一致,是否与表题一致;②表中的数据以及单位是否正确。 公式由于公式、变量符号是重新编辑排版,因此,请认真核对文中的公式、变量符号是否前后一致,不能用同一符号表示不同变量。 文献请核对参考文献,按要求补充所缺内容(中文参考文献请给出对应的英文)。 责任编辑对该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并在文中作了标注,请作者认真解决这些问题, 附注 若作者不同意责任编辑对文章所作的某项修改,请说明。

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如下: (1)专著作者.书名(斜体,实词首字母大写)[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orko H, Bernier C L. 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M].New York: Academic Pr, 1978. (2)期刊作者.题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J].刊名(斜体,实词首字母大写),年,卷(期):起止页码.【若没有卷或期,请在旁边注明】 Yao Jianquan, Zhu Shuiquan, Hu Haifeng, et al. A Monte Carlo model of light propagation in nontransparent tissue[J].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04, 10(3): 209-213. (3)会议论文集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文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C] //论文集题名(斜体,实词首字母大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471.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正体,实词首字母大写)[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Wang Dongpo. Investigation of Improving Fatigue Strength of Welded Joints [D]. Tianji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2000. (5)技术报告作者. 题名(实词首字母大写)[R].出版地:出版者(包括二级单位),出版年. Hansen P A. Fires in Types , Heat Release and Response of V ehicles [R]. Norway: Norwegian Fire Research Laboratory,1995. (6)国际国家标准编者.标准编号(后面空一字)标准名称(正体,实词首字母大写)[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会. 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 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7)专利专利所有者.题名(正体,实词首字母大写):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 Koya S, Yutaka W. Jointing Nitride Ceramics:JP,07011305 [P].1995-10-16. (8)电子文献作者.题名(正体,实词首字母大写)[EB/OL].文献出处(或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Smith G P, Golden D M, Frenklach M, et al. GRI-Mech 3.0 [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7622616.html,/gri_mech/, 1999-07-30. (9)汇编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文题(第1个单词首字母大写)[G]//汇编主要责任者.汇编题名(斜体,实词首字母大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85:90-99.

施工图校对要求

施 工 图 校 对 要 求 中天城投集团贵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未来方舟技术部 二O一三年七月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校对工作要求 一.校对人员的主要职责 1.校对人员应遵守我院《部门及岗位职责》中关于校对的规定以及本工作要求的规定,接受下一环节的检查监督。 2.对设计文件的内容是否齐全、表述是否完整的正确(包括文字、图形、图表格式及填写、术语应用)进行校对,对图面的完整正确和无错、漏、碰、缺负责。3.校对人员对其所提出的校对意见,对发现的设计错误或问题,必须认真做好校对记录,并有权要求设计人员进行修改,对设计人员不认真答复处理的,有权拒绝在施工文件中签名,校对与设计的意见不一致时,可由审核裁定,保留意见可记入《图纸校审记录》中。 4.必须认真校对工程设计有无违反强制性条文。 5.对不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之处,应有修改、补充意见。 二.对设计总说明的校对 1.设计依据是否齐全正确,包括有关批文、规划部门等的批准手续、地形图及建筑红线等。 2.工程概况是否说明?其主要内容有: 建筑使用性质、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地下、商场、住宅等分别注明)层数(地上、地下)、总高度、±0.000的标高说明。 3.建筑类别、防火、抗震、人防的类别或等级说明是否正确? 4.墙体材料说明、墙体厚度。(注意: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等城市的工程不得使用粘土实心砖及实心页岩砖。) 5.各部分工程做法说明是否正确?选用标准图是否正确?包括:屋面、地楼面、地下层防水(防潮)、外墙装修、内墙及顶棚装修、各种栏杆、信报箱、厨卫排气(烟)道、晾晒设施、楼梯(含户内楼梯的安全及防火技术要求)、门窗说明(特别是对安全玻璃的选用)、油漆、室外工程等等。大型工程宜有室内装修表,室外较复杂者,应有挡土墙、道路广场、排水沟等的做法说明。每项均需逐条、逐字校对。 6.高层建筑中应交代管道井封堵要求。 7.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项说明(或另列专篇),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内容是否齐全 正确,包括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各部位的节能材料与构造做法说明是否正确?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及采用的参数是否正确?选用标准图是否正确等,应逐项检查校对。 8.对有无障碍设计要求的应有专项说明,包括坡道、残卫、电梯、小区残疾人住房设置及其它有关要求。 9.各类电梯的技术参数要求、台数。 10.高层建筑及大型工程应有建筑防火专项说明(或另列专篇),包括消防车道、

校对文稿子地基本方法

百科名片 校对(Text-proofing),古代称之为“校堪”或“校雠”,是出版编辑过程里的一个必须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校对”也可以是从事这个工序的人员“校对员”(Proofreader)的中文简称。 目录 展开

校对是保证学报质量的重要环节 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 校对人员 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1.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 2.改正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 3.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 4.清除错别字。 5.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 把握校对标准 1.编辑负责校对、印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及时送取稿件和校样,做好与印刷厂的业务联系。 2.校对以原稿为准,不得在校样上随意增补、删减,发现原稿错误及编辑处理的疏漏和失误做出标示,由编辑对原稿、校样予以处理。若作者提出修改时,要尽量坚持不动版面、不动字数的原则,减少改版的麻烦。 3.准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

校对人员 加点校制度,保证期刊质量。 4.校对以对校、折校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稿件由作者校对一次,校后由编辑对格式、质量复校一次。 5.校对时要注意版面的规、美观,排版的合理。校对差错率要保持在万分之二以下。 遵循校对的程序 交叉三校制 1.一校(作者、责任编辑各校一次):侧重对原稿校对,力求校样与原稿的一致,纠正版式错误,对有疑问处做出标示。校后通读一遍。要求作者不能对原稿作大的改动。 2.二校(责任编辑、执行编辑各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一校校出错误已改正,纠正版式错误,并对文稿中的疑问予以处理,填补遗缺,统一体例。 3.三校(执行编辑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二校校出错误已改正,对校样 校对符号 进行综合检查,清理差错,确定版面格式。 4.点校:对三校校出错误予以核对,并对文章、版式作最后通校,确保清样无差错。 5.校对签名。校对者应在每次校样上签名,并标明校次,以防差错。 6.责任编辑甩开原稿和三校样,对清样进行阅读,寻找差错。在读样后,进行总体扫描,检查有无错字、漏字、表格与插图是否合乎规,字体、字号使用是否正确等。 明确校对容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公文事项处理注意事项

公文处理注意事项讲座 根据公司有关领导安排和一些部门要求,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就公文处理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一个交流。为了能使我们的交流具有侧重点和针对性,我对今年投资公司制作的150多份公文进行了一个回头看,逐份进行了翻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收集,结合铁路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了梳理。按照公文处理的一般流程,现在分十个方面介绍如下,不妥之出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证。 下面涉及的问题实际都是独立存在的问题,每一个小题目都基本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些内容为了强调和从不同角度深入说明,会重复或交叉提及,请大家理解。 一、发文稿纸填写 发文稿纸填写似乎很熟悉,很简单,但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少,问题都是从发文稿纸填写不规范开始的。不少该填写的栏目没有填写。发文部门核稿人和综合部门核稿人主要是检查各项内容是否正确,并不应承担拟稿人剩余的工作。 二、公文格式 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从发文稿纸开

始书写(包括打印)。不能写此页无正文。 成文日期。署领导签发的日期。拟稿写年月日时,日子可以空着。 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一一列出,不能写“附件1-3”,或“附件1-10”。 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应当从发文稿纸开始编页码,发文稿纸就是第一页。 文头纸上文字语句与次页文字语句要紧密衔接。 打印稿件,文头纸上要求填写的栏目和所打印的内容要对齐,不要错行,主送就主送,抄送就抄送。 文件总份数如何计算:主送单位数、抄送单位数、存档(1份)、办文部门(1份)之和。 三、拟稿 题目如何构成:“四合一”:由发文单位、关于、事由和文种组成,也可不加发文单位。 正确使用文种(发文种类)。我们公司常用的文种是:通知、通报、函、请示和报告。 如何确定文种:正确确定文件种类的关键是:明确发文目的。

编辑文章校对试题,有答案

西山抒情 傍晚时侯,到达昆明。天正下着蒙蒙细雨,山环海抱的春城,尤如披上了一袭轻纱,在矜恃中显得格外妩媚。热情的主人驱车送我们到下塌的宾馆,几句寒喧之后,便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西山。那不无自得的神情,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向望。 据说,在宾馆便能远眺西山。可惜这时已是万簌俱寂的深夜。待主人告别以后,我推开了临街的窗,只见远处街灯璀灿,树影婆娑,山石重迭,月光如银,四周茏罩着一片温磐。呵,多么令人沉醉的春城之夜!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杨州的瘦西湖,灵壁的禹王宫,蒲田的古谯楼,济南的灼突泉……西山呵,你又该呈现出怎样一番风彩呢? 第二天在市区的大观楼上,我终于见到了西山清淅的轮廊。传说中的西山象个“睡美人”,你看,那秀美的长发,正披散在滇池中呢!我却觉得林木掩映下的山峰,更似一群奔马,振鬣长厮,腾欢跳跃,向着胜利的目标,在撒蹄驰聘呢!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欲识庐山真面目,还需身在此山中。”只有置身于西山道上,才更能看清西山粗旷险竣的雄姿和飘逸秀美的风光。 会议结束那天,主人宣布明天游揽西山。会场里暴发出一阵掌声。说心里话,我们还真担心会取消这一节目呢。次日零晨,主人自任响导,车子一路颠波,由市区直驶郊区。极目望去,处处幅射着春的气息:清沏的池塘,嘻戏的白鹅,修茸一新的小学校舍,金壁辉煌的影剧院,随着道路的廷伸,一一仆入眼帘。不到半个小时,车子己低山前。这时,游人正锋涌而至,熙来嚷往,一片欢腾。 大名顶顶的西山,简直是世外桃园。且不说那缠婂动人的民间传说“哮牛泉”,单看这西山脚下:奇花异卉兢相开放,山泉汨汨而出;烟囟高耸的厂区里,隐隐传出机器的欢呜;还有那挺拨大叶榆丛中的招侍所、疗养院……这一切都揉进了那湖光山色之中。西山的最高处是龙门,站在那峰顶上,尘世的噪杂嘎然而止,仿佛已在九宵云中,只觉得悬岩淩空,天风浩荡。我的脉膊顿时激烈起来。有时,一抹云霞从峰顶缓缓游过,旭日倾刻间把云霞染得徘红,成了“睡美人”化装台上的一根采带。龙门上有一幅对联:“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既景生情,对仗工整,俯仰之间,别有天地,没有丝毫娇揉造作之态,堪称传神之笔。 西山上的三清阁、达天阁,在人文古迹中,是品味很高的的艺术品。无论是宏观还是细部,都可看而又耐看。你看,连从三清阁到达天阁的回旋屈折的石径,都是从悬崖诮壁上直接凋出来的。达天阁正面是“魁星点斗”的塑象,神采弈弈;背景是八仙过海的浮雕,八仙有的脚踏详云,有的手柱铁拐,有的金钢怒目,有的雍荣大度,神态炯然不同。魁星前面还有焚香炉、腊烛台。我们进去时,正燃着一柱清香,室里香烟撩绕。整个作品层次清楚,构思严紧,造型生动,笔触精细。某些粗制烂造的城市雕塑是不能忘其项背的。有二个年轻的小伙子,大概是步行上山的,风尘扑扑,汗流夹背。他们对视了一下,特意搬了搬香炉,想惦量一下这炉的重量,结果岿然不动。原来它是和西山紧紧连在一起的。观尝的人们不由发出了“啧啧”的赞叹。

谈谈校对与编辑关系

谈谈校对与编辑的关系 ——王荣书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书籍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本好书的产生,有其幕后英雄——校对工作者与编辑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没有校对和编辑人员认真负责、忘我细致的工作,一本内容和质量上乘的好书恐怕很难展现在读者面前。即使作者费尽了心血,但编校人员马马虎虎,草率从事,内容再好的图书,最后也难以成为内容与形式都完美的优秀图书。下面结合本人从事编校工作实践,谈谈对编校工作的认识: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监督、检查、补充和完善。长期以来,校对的职责始终被认为是对原稿负责,只需核对原稿、改正校样上与原稿不符的排版错误即可;对读者负责,即“校是非”,要求在消灭排版错误的基础上,发现并协助编辑消灭原稿及版式设计中存在的差错。校对看是一件平常事,但在编辑工作中却占很重要的位置。出书办报刊,不消灭错别字,则会影响质量,甚至以讹传讹,贻误他人。校对并非小事,不可等闲视之。要做好校对工作,保持出版物的完美无瑕,我觉得首先必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认清它在整个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位置,认清它对书刊报纸质量的保证作用。编稿时,在文字上要认真推敲,做到字斟句酌。尽量将原稿上的病句、白字,似是而非的字和用得不准、看不真切的标点符号改正过来。一些出版物上出现的类似错误,虽属校对者的责任,但究其原因,有些则是错在原稿上。校

对时,不仅在文字上要消除语病,也应在情理上加以斟酌,看某些情节、细节,人物行动与其相互关系上是否合情合理。当然这些都是编改稿件时应该注意、应该解决的。 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一项必经的工作程序,编校人员不但要发现和改正原稿录入排版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还要尽可能发现原稿存在的差错和疏漏,对于编辑工作起着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因此,它是编辑工作的必然延续;它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创造性的劳动,在书刊生产过程中,校对又是编辑后、印刷前的最后一道把关工序,是书刊质量最重要的最后屏障。在校对过程中,对错误的政治导向问题、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中的问题,都应该高度重视。同时,校对人员必须具备电脑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应对语言文字规范有深入的掌握,并随时随地培养自己的辨析能力。校对人员天天要与差错打交道,面对一份文稿我们首先要读懂,才不至于理解错误,这就需要我们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要心中有数才能判断所写的是否与事实相符,编辑、校对是图书出版工作中两个重要的工作环节,缺一不可,且各项工作各有专攻、各有侧重,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舍去其一,要充分认识到编与校是出版过程中的基石。 提起编辑,有人就想到抄抄写写,剪剪贴贴,因此讥笑为“编书匠”。编辑工作是从稿件到图书(以图书编辑工作为例)的中间环节。这种中间环节的工作性质,往往使一些人捉摸不到编辑的贡献究竟何在,因此以为编辑工作可有可无。稿子是作者写的,或者是译者译的;图书又是工人和出版、校对人员劳动的结晶!如果编辑对一些书稿的

语文校对应注意的事项

语文校对应注意的事项 (2012年元月) 1.注意区分字字体。常用字体有书宋、楷书、仿宋、黑体等。书的主体部分用书宋,材料部分用楷体,注释、文章赏析、文章作者部分用仿宋,黑体多用作栏 目名,其他字体如隶书、魏碑及其他艺术体多用作单元名、课文标题或栏目名 等。如,以练习题为主的教辅,练习题为书宋,所引诗文为楷体;但语文读本 以文章为主则诗文为书宋。 2.校对时要勤于查教材,知识点要与教材一致。特别是选用教材上的文章,一、 二、三校时要逐字逐句与教材对应,标点符号也要注意。 3.对于一些历史名词的书写是要注意间隔符“·”的应用。当可能产生岐义时用间隔来取消产生歧义的可能,如不可能产生歧义则不必带间隔号。如:“九一八事 变”“七七事变”,中间不用间隔符;以“一、十一、十二”为月份时,中间必 须用间隔符,如“一二·九运动”“一·二八事变”等。 4.对于数字书写的要求,公元纪年多以阿拉伯数字书写,中国特有纪年多用汉字书写,如:2012年、20世纪80年代,乾隆三十年;月份阳历用阿拉伯 数字,阴历用汉字,如:5月5日,五月初五。 5.二校时,要注意形近字的辨识。如“入”与“人”,“骛”与“鹜”,“裁”“载” 与“栽”,“稍”与“梢”,“蝉”与“婵”,“使”与“便”,“娇”与“骄”,“往” 与“住”,“那”与“哪”,“外”与“处”,“拔”与“拨”,“己”与“已”“巳”,“渐”与“惭”,“酒”与“洒”,“侯”与“候”,“郊”与“效”,“大”与“太”,“性”与“姓”,“徒”与“徙”“陡”,“沁”与“泌”,“未”与“末”,“休”与 “体”,“免”与“兔”等。校对过程中要注意总结,遇到此类字,要认真分辨。 以上内容为语文学科校对所特有的注意点;以下内容为各科所共有,在此只略提几条,其余不再赘述。 6.校对时,要熟练、正确使用校对符号,充分利用校样空白,标注清晰,字体端正,不要在校样上乱涂,以方便录排打字员辨认。 7.原稿若为电子稿,一校时也须与电子稿内容逐段核对,以防漏掉某些板块。8.二、三校做题时,一定要保证题与答案对起来,然后确保答案的正确。 9.做同步类教辅时,要确保教辅内的专题或单元名称及课文顺序和名称与教材一致。四校看版式时,要确保书内板块的完整、体例的正确、印张的正确。

稿件S110398校对意见

稿件S110398校对意见 1、文献8在文中有引用,第2.3节“相位差分检测跳变点”的第2段末尾已标注,请核对。 2、第3页和第5页的页眉处,应为“胡嬿等,相参脉冲信号识别方法和性能分析”。 3、第1页的页脚有“基金项目:......”字样,本论文非基金项目。 4、第2页的公式(3)应为00[2()]*()()()'()s j f n Kp t z n Kp x n Kp y n Kp Ae n Kp φπω+?++=++=++ (即在0f 前面加上符号?);以及下行中00?f f f =-应改为00 ?f f f ?=- 5、与上述第3点类似,第2页的公式(4)应改为 0000001100[2()][2'][2']()'() '''() '''() s s r n n j f n Kp t j f pKt j f pT sz p A n Kp A p A p e e e φππφπφωωω--==+?+?+?++=+=+=+∑∑N N 以及下行各公式改为: 00'sin()/sin()s s A A f Nt f t ππ=??,000'(1)s N t f φφπ=+-?,r s T Kt =,10''()'()n p n Kp ωω-==+∑N 。 6、第2页的公式(5)应为 00()exp{[2()]}r sz p A j f pT p πφε''≈?++ 7、第2页的公式(6)宜排版为 *2022()(1)() (')exp{[2(1)()]} (')exp{['()]} (')exp{()} r e sd p sz p sz p A j f T p p A j p A j p πεεφεφ=+ =?++- =+ =? 8、第3页的公式(8)应为001()exp{[2()()]}r sz p A j f pT p p πφφε''≈?+++,以及下一行中,“00'sin()/sin()s s A A f Nt f t ππ=,000'(1)s N t f φφπ=+-”应改为“00'sin()/sin()s s A A f Nt f t ππ=??,000'(1)s N t f φφπ=+?-” 9、第4页表2中第1行的“2.6 2.8 3”字样改为“k 取2.6 k 取2.8 k 取3”

文件校对注意若干条

文件校对注意若干条(试用) 文件校对“三步走”:首先校对电子文稿,再次校对A4纸质文稿,最后校对A3(A4)文件文稿,然后打印文件。详细校对时需注意如下若干条: 1.看发文字号是否居中,与红色分割线距离是否适中,最佳距离4mm。 2.看发文机关,垂直分布是否对齐,平行分布是否居中,位于红色分割线下空两行,每行行间距30磅。 3.根据公文种类再看公文体例是否合适,看大标题名称是否合适,编排于红色分割线下空二行位臵,每行行间距30磅,具体看关于、印发、转发、书名号(单书名号、双书名号)引用是否合适,字体方正二号小标宋,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4.看文件主送机关范围和位臵是否合适,主送范围可前可后依据公文种类而不同,抄送范围必须放在版计之内。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臵,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则移至版记,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5.看正文内容。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后顶格。 6.看文中层次序数是否合适,四级标题字体、位臵(均左空二字)、括号、输入法状态是否合适,同类标题是否都一致。 一级标题:一、(黑体3号);

二级标题(一)(楷体3号); 三级标题1.(仿宋3号加粗); 四级标题(1)(仿宋3号)。 7.看两页之间是否存在孤行控制,每页20行,电子版中选定两页之间内容后点击段落查看,纸质版中看页面显示是否已满。 8.看段落设臵是否合适,段落固定值设臵30磅,首行缩进2个字。 9.看每段内容中字体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紧缩、加宽、空格、少字,每段内容每行字两端对齐。 10.看单字、单行,单字不成行,单行不成页。 11.看名字,两字名字要打开,名字之间空两格,与三字名字对齐且书写正确。 12.看附件说明。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用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13.看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单一机关行文时,发文机关署名编排于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二行位臵,位于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成为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臵,日期位于最后一个发文机关下面,排列要注意使得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14.看附件。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校对--数字规范知识

数字用法规范 (一) 20世纪80年代不能写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不能写成20世纪三、四十年代 1987年10月17日 4时35分 说明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二) 1980年不能写成80年 1950-1980年不能写成1950-80年 说明年份不能简写 (三) 1996-09-12 说明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 (四) 丙寅年十月十五日 康熙十五年 星期一 说明夏历和清代以前历史纪年用汉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五) 一个人 三个单位 两本书

三五天 十三四吨 七八十种 说明不表示科学剂量和不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的一位数用汉字;以相邻两个数字(一、二、……九)表示概数用汉字,数字间不得用顿号隔开 (六) 几十架次 十几天 说明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 (七) 25千米不能写成2万5千米 说明阿拉伯数字中间不能夹有单位数词 (八) 二万五千里长征不能写成2万5千里长征 说明具有色彩的语句用汉字 (九) 1℃~15℃ 60%~68% 不写成60%-68% 说明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范围时,最好使用波纹连接号“~” (十) 五四事件不写成“五·四运动” “九一三”事件 “一二·九”运动不写成“一二九”运动 说明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涉及1月、11月、12月的,应

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 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例如: 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 数字该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表示 1.“1989年底”“2000年初”和“1989年年底”“2000年年初”那一组是正确的? 2.当说“15000人”时用阿拉伯数字,那么,在说“15000多人”时,其数字应该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有汉字? 答: “1989年底”和“1989年年底”都是正确的。但“1989年底”的说法显得简洁,用得也比较普遍。如果不是特别要强调“年底”的意思,用“1989年底”的说法比较好。 “1500人”和“1500多人”中的数字是用阿拉伯数字还是用汉字要看用于什么地方。如果用于科技类文章或者具有统计意义的地方,最好用阿拉伯数字,如果是反映日常生活的文章,则可用汉字。 但是,一定要注意整个文章的体例,在一篇文章中或者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者使用汉字,保持一致。不能一会儿使用阿拉伯数字,一会儿使用汉字。 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⒈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⒉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⒊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⒋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

校对流程

稿件校对标准流程(理科)(2011.9.1) 版本:科目:年级(教/学):总分:120 校对要求预计时间完成时间责任人检查人 一校(50分)1.(10分)学习教材、新课标(新手):熟悉教材知识,了解新课标中相关说法(要求每科2天,考试合格者录用) 2.(5分)杜绝政治性错误:人名、地名、面积等事实、时事性问题 3.(20分)知识性问题的校对:(1,3分)去掉病句等文字性错误,含标点符号(尤其是理科);(2,3分)保证知识点正确,含题干知识点叙述;(3,4分)答案正确、完整;(4,3分)图形、表格准确;(5,3分)一些特殊用法和格式(理科);(6,4分)杜绝知识超过、超章节、题目重复现象. 4.(10分)体例正确、统一:宏观体例中的版块完整、前后一致,微观体例中的具体说法前后一致。 5.(3分)页码正确,页眉、页脚核对:初步确定页码情况。 6.(2分)其他问题: 对红(10分)1.(5分)将修改部分完整对红:将一校修改的内容完整无误地核对到新稿中 2.(5分)铅笔标注、说明修改部分:对有疑问或不肯定的地方 二校(20分)1.(6分)细读、细算稿件:(1,3分)保证知识正确,答案正确、完整;(2,3分)图形、表格标准. 2.(8分)体例性正确:(1,2分)板块完整;(2,2分)页眉、页脚正确;(3,2分)目录与正文、教材一致;(4,2分)字体、字号等其他问题。 3.(2分)准确确定页码情况; 4.(2分)调整版式,美观、合理; 5.(2分)其他问题: 对红(5分)1.(2.5分)将修改部分完整对红:将一校修改的内容完整无误地核对到新稿中 2.(2.5分)落实不明确部分:对有疑问或不肯定的地方 三校(10分)1.(3分)通读稿件:(1)教用答案完整、学用答案剔除干净;(2)对有疑问的答案再次核算. 2.(3分)体例性正确:(1)板块完整;(2)页眉、页脚正确;(3)目录与正文、教材一一核对 3.(2分)调整版式,美观、合理; 4.(2分)其他问题: 对红(5分)1.(2分)将修改部分完整对红:将一校修改的内容完整无误地核对到新稿中 2.(1分)落实不明确部分:对有疑问或不肯定的地方 3.(2分)过黑马; 终审 (20 分) 核对答案正确性,体例统一,版式美观

新闻稿写作必须注意的原则

新闻稿写作必须注意的原则 1. “新”闻重点:既然是“新”闻稿,讲的就不能是“旧”闻,就算是“旧”闻,你也要想办法旧瓶装新酒、老树出新枝。新闻界常常流传一个笑话:这个新闻可以吃很多天!事实上除了第一天就真的“新”之外,第二天开始就只是找不同的切点切入新闻,因此只有切口是新的,其他的都不新。 2. 强调主题,其他以辅助资料整理:一则新闻稿一定只强调一个主题,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更次要的或是补充说明的,直接提供附件或是辅助资料即可,否则太多的主题反而会模糊了焦点,变成没有主题。例如儿童奶粉卖点是在有益身体的菌种,最好从头到尾都绕着这个主题转,不要一下子又强调奶粉的维他命B群含量有多高。 3. 倒三角形,每段均可独立:除了特殊的特稿、新闻分析或是专题报导之外,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宝塔式”。也就是愈重要的愈放在前面,因此最重点的内容当然要放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同时导语也不宜过长,视情形而定,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个字。新闻写作发展出这种相当特别的写作风格,当然是为了适应新闻快速、直接的特性,直接告诉读者到底要说些什么。尤其是一份报纸厚厚的好几十版,每天见报的新闻上百则,读者不可一一看完,因此必须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立即明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读者有兴趣就继续阅读,否则即可就此打住。 4. 同样地,倒宝塔式新闻写作的段落依重要性递减,且各段独立,对于有排版时间压力的编辑而言,只要看前几段就可以掌握重点,如果版面有限,更可以直接后面整段整段地大笔删除,而不会影响全文。因为在讲究又新、又快的新闻作业环境,包括读者和老编是都没有耐心的。因此千万记住不要讲究所谓的启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就可以了。 5. 能引起记者注意的标题:新闻标题必须将此次新闻主题简单扼要地说明出来,才能

校对基本要求

校对要求 一、内容 校对的职责,包括修改原文漏译、错译、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及其它句子结构错误、不规范之处等。 二、格式 1.字体:英文字体Times New Roman 2.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格式为I.II.III.IV.V. VI.VII.VIII.IX.X.”;(一)(二)(三)对应为:(I)(II)(III)。其它如有阿拉伯数字或英语,则按原文的序号。 3.标点: (1)英文状态下不能出现中文的标点,如顿号“、”“,”“。”等。中英文件校对中,英文中别列句子中用逗号表示的,在中文中应相应变为顿号。其他符号同理。 (2)中英文件,书名号内的内容统一表示为斜体,并且书名号内的内容,每个实词首字母须大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应写为: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中文件,斜体的书名、文件名中文中用书名号表示。 4.标题 所以文章正文标题,除介词冠词外全部单词首字母大写(如标题第一个单词为冠词,则本冠词需要大写)。 正文之下,一级、二级标题,除介词冠词外全部单词首字母大写(如标题第一个单词为冠词,则本冠词需要大写),三级及三级以下,只对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以下截图为我公司认可的格式: 5.单词之间和句子之间空格须规范。单词与单词之间空一格、句首大写。标点符号发生在单词后,并且在下面一个句子开始前要有空格。类似以下标黄处显示格式是不可接受的: 1)I am a professional translator.(多空了一格)。 2)I am familiar with formatof English texts.(没有空格)。 3)So,I promise to meet all the requirements concerning the format for all my translated work.(标点未紧跟)。 4)The contract is established when the acceptance becomes effective.(序号和单词之间无空格)。 5)the contract shall be null and void under any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序号后第一个单词首字母未大写) 三、标翻 所有正式文件如各种规范名、法律名、规章制度名等、或者公司名、国家名、组织机构名,必须去官方网站或者百度搜索标准英文翻译,不能自己翻译或相信有道、爱词霸、谷歌等翻译工具的翻译名称。校对中必须对译员之前翻译的标翻进

公文文稿的审核与校对的基本经验

公文文稿的审核与校对的基本经验 在日常工作中,不论是领导讲话、请示汇报、工作报告,还是红头文件、公函等,在写作方面都要求非常严谨、规范,大到谋篇布局,小到标点符号等,都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有些文稿来说,结构框架、遗词造句都没有问题,但是在一些小细节上容易出现瑕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文稿的质量产生怀疑。这就如同一件衣服,虽然整体质量花色很好,但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出了差错,也是不完美。如何避免公文中的小细节有不得体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到时刻仔细、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以确保公文的整体高质量。所以说把好公文文稿的审核、校对这一关尤其重要。 首先,要看文稿的标题是否准确,如有的将请示、报告混淆,通报、通告混淆等情况;也有时不注意标题中的词语前后颠倒;文件的标题是否缺项(单位加事由加文种)。 第二,查看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年份是否用六角号〔〕括起来的,因为一般人不太注意这些地方,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括号的用法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用方括号的[],有用这种的【】,也有用圆括号的()。这都不对,一定要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六角括号,这才是正确的。

第三,在审稿时遇到文稿有序号的,一定要全文上下通看一遍,看一看前后序号的使用有没有问题,要全文检查核对一下,是否前后统一、有无断号、重号。 第四,文稿中数字方面出错比较常见,如有的文稿开头讲说有五个方面,可能后面只讲了四个方面;也有的讲话稿开头说讲“两个问题”实际后面是三个问题;另外有人名字的也要仔细检查核对,是否有差错,人数是否有出入。 第五,文稿中的时间,即年月日,不论是正文中,还是文末落款处,出现这种时间就要认真审核是否有误,特别是每年的年初,这个时段的文稿在年份上最容易出错,一不留神就会弄错,所以一定要记得核对。 第六,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在公文文稿中,对于常用的标点符号通常情况下也是有统一的规定,按照规范要求,在公文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有的文件以“为……。”为开头,这里的句号应该为逗号。有的在“第一”、“首先”等序号后边该用逗号的用了顿号,有的在序号加括号如(1)(2)后边不该再加标点的加了顿号。还有不注意标点的人一逗到底;也有在修改时只修改文字,没有注意到标点符号。 第七,文稿中的错别字。在公文文稿中,如果出现错别字,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影响公文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撰写公文文稿要一丝不苟,完稿之后需要进行审核。在文字输入

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

一、校对的基本方法 校对基本方法有4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这四种方法是古籍校对的基本方法,完全适用于现代图书校对工作,因而也是现代校对的基本方法。 1.对校法。对校法的特点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 对校的客体有两个——原稿和校样 , 采用比照原稿核对校样的方法,通过查找异同而发现差错。现代校对的折校、点校、读校、核红等技术,都属于对校法。发现了校样上与原稿相异之处,原则上依据原稿改正校样。 2.本校法。本校法的特点是:“定本子之是非。”现代校对的“本子”即原稿。本校的客体只有一个——改正录排错漏后的校样,采用通读检查的方法,通过文中内在矛盾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是非判断而发现原稿的差错。发现了原稿的差错,用铅笔在校样上标注,提出改正差错的建议,同时填写《校对质疑表》,向编辑质疑。校是非不同于文字加工,只管改错、补漏、删重,而不做文字润色。 3.他校法。他校法的特点是:“以他书校本书。”“他书”指其他的书。“改必有据”是校对改错的重要原则。在通读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又难以判断是非时,就得去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 4.理校法。理校法的特点是:推理判断。在发现疑问又找不到可靠根据时,即应进行推理判断,包括分析字词含义、进行逻辑推理等。 上述四种基本校对方法,在实践中应当综合运用,以求得到相辅相成之效果,最大限度地消灭差错。 二、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校对活动是校对主体与客体矛盾运动的过程,一方面客体存在讹误,一方面主体要改正讹误,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只有当客体的讹误得到改正,主体查错正误的目标得以实现,校对活动的矛盾运动才会终止。校对又是群体活动,校对主体的多元性和校对过程的集体交叉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校对主体之间的矛盾,只有解决好矛盾,协调好关系,才能形成合力,使校对活动健康开展,从而保证校对工作的质量。而要解决矛盾,协调关系,形成合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对工作制度。 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有如下4项: 1.三校一读及样书检查。“三校”即三个校次。“一读”即终校改版后的通读检查。由于校对客体差错的复杂性和出错原因的多样性,“校书如扫落叶”,校对活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投入必要的校对工作量 (即校次)。“三校一读”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必须坚持的最低限度的校次;重要书稿和校对难度大的书稿,如经典著作、文件、辞书、古籍、学术著作、教科书及教辅读物等,还应相应增加校次。作者校对、编辑校对不能顶替校次,交给他们校对的校样是“副样”,“正样”仍由校对人员校对,三个校次都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校对人员来完成。计算机校对如果使用得当,可以顶替一个校次。三校改版后打出的校样,不能算作付印清样,还必须进行一次通读检查,通读检查后改版打出的校样,才能算作付印清样。 为了保证校对的质量,凡遇到如下情况之一的校样,校对者有权提出增加 1~2个校次:(1)初校样的差错率超过15/10000的;(2)编辑发排的书稿没有齐、清、定,而在校样上修改的页码超过1/3的;(3)终校样的差错超过3/10000的。增加校次的决定权属于专业校对机构。 样书检查,指图书成批装订前先装订几本样书分由责任编辑、责任校对检查,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成批装订出厂。

公文文稿校对五种有效方法

公文文稿校对五种有效方法 文稿校对是保证文稿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树立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也需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机关文稿校对的五种方法。 一、重点校对法。即重点校对标题、逻辑关系、固定用语等关键内容。这些方面在起草文稿时投入的精力就很多,所以在校对时反而容易被忽视,往往成为“盲点”。这些地方一旦出错,将会成为文稿“脸”上的疤。重点校对适合已校对多次或时限要求紧急的文稿。看标题,统全篇。文稿的标题是主题的反映,是校对的首要对象。拿到一篇文稿,先不要急于一头扎下去、一字一句从头校到尾,而要先看大标题,再看小标题,大致了解文稿内容后再通篇校对。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排除标题中的错别字、序号错乱等低级错误,而且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稿内容。看数字,知内涵。文稿中的数字一般都有丰富的内涵。校对时,要弄清楚每个数字

代表的意义,才能确保准确性。比如,在一份简介中,讲“××县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很明显把“平方千米”的“千”弄丢了,一个县的面积变成了一栋小楼的面积。又如,在一份汇报中,讲“××市三次产业比为9.8∶66.7∶23.6”,这也是很明显的错误,三次产业占比之和只可能等于100%,不可能大于或小于100%。看称谓,须规范。看文稿中使用的固定用语是否规范正确,多次使用时前后是否一致。比如,党政机关的称谓,虽然全称、简称都能用,但一定要规范,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自创。像“中国共产党××市委员会”简称“中共××市委”,如果写成“中共××市委员会”就是错误的;“发展和改革局”一般简称“发改局”,而不能写成“发展局”。看词意,不混淆。比如,“权利”与“权力”,“截至”与“截止”, “起用”与“启用”,“制定”与“制订”,等等。这些词语很容易混淆,校对时一定要分清该用哪一个,决不能含糊。

校对技巧

校对技巧 ⒈稿件的修改:稿件的修改包括改正、增补和改写三种手段。 错别字:错别字是指错字和别字。 错字分为无中生有和张冠李戴两种类型。别字有音同形似、音同形不似、音近形似、音近形不似和形似音不同。 音同形似:松弛-奔驰按捺-按纳辨-辩 音同形不似:法制-法治废话-费话佳-嘉 音近形似:给于-给予气慨-气概较-校蓝-篮 音近形不似:再乎-在乎蚀-食 形似音不同:崇高—鬼鬼祟祟炙热-针灸遣-遗睛-晴 语法错误:常见的有:用词错误、搭配不当、指代不明、句式杂糅和形式逻辑。 标点错误、数字与单位错误、逻辑错误、知识性错误、事实性错误 ⒉网络稿件的校对技巧 ①.网络校对常识 校样和校次 校样将铅排的活字版推到打样机上印出的纸样,或由照排机排出的版面(软版或相纸)的复印样,均称为校样。校样是专供校对人员用校对符号指示排版错误的印样。 校次指校对的次序和遍数。一般书刊分为初校、二校、三校和校红四个校次。必要时可增加校次。 毛校样、毛校拼版后未经任何校对的校样称为毛校样。印刷厂的校对人员对毛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毛校,毛校一般仅进行一次,必要时,可进行两次毛校。 长条校样对于词典、工具书或某些尚未定稿的书、报,由于需要经常改动,这时,便可按规定的行宽和行距排成不合版面的长条,这种狭长的未经拼版的校样称为长条校样。长条校样也是一种毛校样。 红样经过校对的校样称为红样,因校对人员常用红色墨水笔进行校对,故名红样。 配样、改样印刷厂的拣字人员按照红样上批注的校对符号,查出错字和缺字,并把要补上的字一一找出来,以供改版之用,这一工序称为配样(查样)。印刷厂的改版人员按照红样的要求改正排版的错误,这一工序称为改样或改版。 打样把排好的活字版放在打样机上打印出校样的过程称为打样。 清样经改版后打样,但尚未再次校对的校样称为清样。清样是相对于红样而言的,有时也把已经全部消灭排、校过程的错误后打印出来的最后校样称为清样。 初校样、初校毛校样经过毛校、配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初校样(头校样、一校样)。出版社的校对人员对初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初校(头校、一校)。 二校样、二校初校样经过初校、配样、改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二校样,校对人员对二校样进行的较对称为二校。 ②、校对程序 一般书刊大致经过三次校对就可以付型或付印了。这三次校对分别称为初校、二校、三校,合称为三个校次。印刷厂的毛校,责任编辑的通读以及责任校对的校红,均不计入三个校次之内。在这三个校次中,均须将校样与原稿一一核校。特殊的书稿也有四个校次以上的,但一般的书稿,经过三个校次也就可以了。应该知道,校次与改样次数不一定是等同的,以三个校次为便,在校改过程中,可以有以下三种校改方案: 1.初校→初改(二校样)→二校→二改(三校样)→三样→三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三改。其优点是可以校改得仔细些,缺点是校改周期较长。 2.初二连校→初改(三校样)→三校→二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二改制。这一方案能满足一般书刊的校对要求,又能缩短校对的周期,故为多数出版社所采用。 3.初二三连校→初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较一改制。其优点是校改周期较短,缺点是遗留错误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不宜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