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数下册概念部分判断题

四数下册概念部分判断题
四数下册概念部分判断题

四数下册概念部分判断题

1.在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减少9,那么商也减少9。()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

3.两个数相除的商是30,如果被除数乘2,除数不变,那么商也不变。()

4.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进率是10。()

5.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末位对齐了就可以了。()

6. 34.56的小数点去掉就扩大1000倍。()

7.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原数扩大10倍。()

8.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它们的位数越多,数就越大。()

9.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相交所成的角一定是直角。()

10.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1.如果两条线段平行,那么这两条线段长度相等。()

12.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则无论怎样延长这两条直线,它们都不会相交。()

13.把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得到的折痕互相平行。()

14.整数一定比小数大。()

15.所有的纯小数一定比1小。()

16.带小数一定比1大。()

17.一个数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后是9,原来这个数是0.9. ( )

18.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无数条这两条直线的垂线. ( )

19.一条直线可以分成两条长度相等的射线. ( )

20.在小数部分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1.因为8和8.0大小相等,所以它们都是整数. ( )

22.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4,则商不变. ( )

2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有一个端点. ( )

24.带小数500.5050化简后是5.55. ( )

25.纯小数0.59里面有59个0.01. ( )

26.比2.2大又比2.4小的小数只有2.3. ( )

27.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8.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小数就扩大为原来的100倍. ( )

29.整数改写成小数,只要在整数后面添上0就可以了. ( )

30.把一个数缩小为原来的千分之一,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 )

31. 100个千分之一等于1个十分之一. ( )

32.整数和小数的每一个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进率是相同的. ( )

33.因为整数部分离小数点越远,计数单位越大,所以小数部分离小数点越远,计数单位也就越大. ( )

34.把5元3角7分改成小数是5.037。()

35.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36.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3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8.两条直线如果不平行,那么一定垂直。()

39.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画的各条线段中,垂直于已知直线的那条线段最短。()

40.增加2倍就是原来的3倍。()

41.最大的两位纯小数是0.99 . ( )

42.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小数部分的最低位是十分位. ( )

43.1时20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 ( )

44.把9.020中的两个0都去掉,数的大小不变. ( )

45.0.8与0.80这两个小数是相等的,所以它们的意义也相同. ( )

46.钟面上3点时,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 ( )

47.同一平面内,如果AB⊥CD,CD⊥EF,那么AB∥EF. ( )

48.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 )

49.画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以画2条. ( )

50.做小数加减法时,关键是末尾上的数对齐. ( )

5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三位,再扩大10倍,所得的数比原数缩小了10倍. ( )

52. 3.54与3.45的计数单位都是0.01 . ( )

53.去掉2.8000的小数点,小数的大小不变. ( )

54.大于0.3而小于0.5的小数只有0.4一个. ( )

55.小数点后面的零都可以去掉. ( )

56.0.7与0.700一样大,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也一样. ( )

57.4321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4.321. ( )

58.小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万分位,整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千亿位. ( )

59.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 )

60.过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画两条平行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

61.在12.4的小数部分末尾添上2个0,现在这这个数是原来的100倍( )

62.把8.080中所有的0都去掉,这个小数就变大了. ( )

63.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64.因为47.1=47.10,所以47.1与47.10没有区别. ( )

65.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成直角. ( )

6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 )

67.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

68.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 ( )

69.如果两条线段垂直于同一条线段,那么这两条线段肯定也垂直. ( )

70.大于2.4而小于2.6的两位小数只有9个. ( )

71.纯小数一定小于带小数. ( )

72.小数点移动三位,结果就扩大了1000倍. ( )

73.两个小数,计数单位大的一定大. ( )

74. 9与10之间最多能写出10个小数. ( )

75.小数部分只有最高位,整数部分只有最低位. ( )

76. 0.7和0.700一样大,但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 )

77.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 )

78.大于2.4而小于2.5的两位小数只有10个. ( )

79.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

80.A÷(B÷C)=A÷B×C. ( )

81.把3改写成三位小数,只要在末尾加上3个0. ( )

82.凑整后结果是8.0和8,这两个数的意义是一样的. ( )

83.在长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都是垂线. ( )

84.垂足都是交点,交点不一定是垂足. ( )

85. 同一张纸上,折痕a和折痕b同时垂直于直线c,那么a∥b。()

运筹学判断题

运筹学判断题

判断题√√×× 一、线性规划 1.若线性规划存在最优解则一定存在基本最优解√ (若存在唯一最优解,则最优解为最优基本可行解(一个角顶),若存在多重最优解(由多个角顶的凸组合来表示) 2.若线性规划为无界解则其可行域无界√ (可行域封闭有界则必然存在最优解) 3.可行解一定是基本解× (基本概念) 4.基本解可能是可行解√ (基本概念) 5.线性规划的可行域无界则具有无界解× (有可能最优解,若函数的梯度方向朝向封闭的方向,则有最优解) 6.最优解不一定是基本最优解√(在多重最优解里,最优解也可以是基本最优解的凸组合) 7.x j的检验数表示变量x j增加一个单位时目标

函数值的改变量√ (检验数的含义,检验函数的变化率) 8.可行解集有界非空时,则在极点上至少有一点达到最优值√ (可行解集有界非空时,有可行解,有最优解,则至少有一个基本最优解) 9.若线性规划有三个基本最优解X(1)、X(2)、X(3),则X=αX(1)+(1-α)X(3)及X=α1X(1)+α2X(2)+α3X(3)均 为最优解,其中√(一般凸组合为X=α1X(1)+α2X(2)+α3X(3),若a3=0,则有X=αX(1)+(1-α)X(3)) 10. 任何线性规划总可用大M单纯形法求解√ (人工变量作用就是一个中介作业,通过它来找到初始基本可行解)

11. 凡能用大M法求解也一定可用两阶段法求解√ (大M法和两阶段法没有本质区别) 12. 两阶段法中第一阶段问题必有最优解√ (第一阶段中,线性规划的可行域是封闭有界的,必然有最优解) 13. 两阶段法中第一阶段问题最优解中基变量全部非人工变量,则原问题有最优解×(只能说有可行解,也有可能是无界解) 14. 任何变量一旦出基就不会再进基× 15. 人工变量一旦出基就不会再进基√ (这个是算法的一个思想,目标函数已经决定了) 16.普通单纯形法比值规则失效说明问题无界√ 17. 将检验数表示为λ=C B B-1A-C的形式,则求极大值问题时基可行解是最优解的充要条件是λ≥0√ (各种情况下最优性判断条件)

二年级下册判断题练习

1.1000克铁和1000千克棉花同样重。() 2.18+24÷6=42÷6=7 () 3.把一些苹果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4.在减法算式里,被减数一定比减数大。() 5、把56本书分给8个同学,就是每人分得56÷8=7(本)() 1、12÷6=2,读作:12除6等于2. () 2、推木门是旋转现象。() 3、15串香蕉分给3只猴子,每只小猴分了5串。() 5、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00. () 1、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3、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一样重。() 6.最大的四位数是9000。() 1、把30分成6份,每份是5。() 2、近似数不一定小于准确数。() 3、在读数时,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出来。() 4、一句乘法口诀能写两道除法算式。() 5、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6、42÷6和42÷7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9、36个桃子分成4堆,每堆一定是9个。( ) 10、一瓶墨水大约60千克。 3、3404中的两个4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4、2000克冰和2000千克棉花一样重。() 5、一个物体平移后,和原来的物体不一样了。() 6、计算35÷7和7×5,所用的口诀都是五七三十五。() 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都比除数大。() 2、坐翘翘板属于平移现象,荡秋千属于旋转现象。() 3、370的相邻数是360和380。() 4、1000克铁和1千克棉花一样重。() 5、计算8÷4和4×8时,都用同一句口诀。() 1、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一样重。() 2、笔算加法是从个位加起。() 3、最大的四位数是9000。() 4、时、分、都是时间单位。() (1)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2)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较,铁比较重。() 男生比女生多35人,女生比男生少35人。()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64—48÷8 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3、求比72多20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4、求80比100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5、5+4×6和(5+4)×6的运算顺序相同() 7、女生比男生多4人,就是男生比女生少4人() 8、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 9、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900()

公文 判断题及答案

判断题 1.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防止多头主送。() 2·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报喜不报忧。() 3. 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适应机关行政管理需要。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4·规范性文件是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范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 5.通报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行文强调及时快捷。() 6.批复的主送机关是下级机关。() 7.通知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上传,又可以下达。() 8·为减少发文,在向上级机关呈送的报告中,可附带请示问题。() 9·由下级机关制发的法规和规章,规范范围内的上级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10.自主的行政管理法规可以创造新的规则。() 11.规范性公文的生效日期应是公文起草完成的时间。() 12. 在规范性公文中,应当使用拟、打算、准备等词汇修饰意图和要求。() 13·在答复询问报告中,可以同时汇报本机关的最近工作进程。() 14. 向上级机关及时汇报工作是下级机关必须遵守的一项工作制度。() 15.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事。() 16.工作报告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写,以求得上级领导的指导。() 17·综合性总结报告是总结一个机关在一定时期内的实践经验。() 18.撰制规范性公文应当特别注意维护文件的条理性。() 19·规定与办法的不同点在于规定比办法更具体、精细,所针对事物的规模相对小一些。() 20.决定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21.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须参考执行。() 22.机关制发文件,应遵守事无巨细都要发文的原则。() 23.公文是人人都要阅读的,行文文字要求不必很精炼。() 24.为提高办事效率,不必每一份文件都经过领导签发。() 25.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之后,要进行调查研究。() 26.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 27.向一切有审批权的机关请求批准时均应写请示。() 28.请示在未获批准之前不能抄送给下级机关。() 29.公文的结尾应言止意不尽。() 30.某县公安局向县财政局主送《关于限三日内完善安全措施的指示》。() 31.为使上行文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应在文中多标注几个主送机关。() 32.公文中的数字均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3.请示的结尾可写作: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着即批复。() 34.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35.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三、判断题 1.√2.√3.√4.√5.√6.×7.×8.× 9.×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32.× 33.×34.×3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运筹学》-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1)

《运筹学》试题样卷(一) 一、判断题(共计10分,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X ) 1. 无孤立点的图一定是连通图。 2. 对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其对偶问题,若其中一个有最优解, 另一个也一定有最优解。 3.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4.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一定是原问题。 5.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 >j σ对应的变量 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 6.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时,其对偶问题也有无穷 多个最优解。 7. 度为0的点称为悬挂点。 8. 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 9. 一个图G 是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边数最少的无孤立点的图。 10. 任何线性规划问题都存在且有唯一的对偶问题。 二、建立下面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8分) 某农场有100公顷土地及15000元资金可用于发展生产。农场劳动力情况为秋冬季3500人日;春夏季4000人日。如劳动力本身用不了时可外出打工,春秋季收入为25元 / 人日,秋冬季收入为20元 / 人日。该农场种植三种作物:大豆、玉米、小麦,并饲养奶牛和鸡。种作物时不需要专门投资,而饲养每头奶牛需投资800元,每只鸡投资3元。养奶牛时每头需拨出1.5公顷土地种饲料,并占用人工秋冬季为100人日,春夏季为50人日,年净收入900元 / 每头奶牛。养鸡时不占用土地,需人工为每只鸡秋冬季0.6人日,春夏季为0.3人日,年净收入2元 / 每只鸡。农场现有鸡舍允许最多养1500只鸡,牛栏允许最多养200头。三种作物每年需要的人工及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试决定该农场的经营方案,使年净收入为最大。 三、已知下表为求解某目标函数为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的最终单纯形表,表中54,x x 为 (1)写出原线性规划问题;(4分) (2)写出原问题的对偶问题;(3分) (3)直接由上表写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1分) 四、用单纯形法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16分) 3212max x x x Z +-= s. t. 3 x 1 + x 2 + x 3 ≤ 60 x 1- x 2 +2 x 3 ≤ 10 x 1+ x 2- x 3 ≤ 20 x 1, x 2 , x 3 ≥0 五、求解下面运输问题。 (18分) 某公司从三个产地A 1、A 2、A 3 将物品运往四个销地B 1、B 2、B 3、B 4,各产地的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物品的运费如表所示: 问:应如何调运,可使得总运输费最小? 六、灵敏度分析(共8分) 线性规划max z = 10x 1 + 6x 2 + 4x 3 s.t. x 1 + x 2 + x 3 ≤ 100 10x 1 +4 x 2 + 5 x 3 ≤ 600 2x 1 +2 x 2 + 6 x 3 ≤ 300

二年级数学下册判断题汇总

判断题 1、从980一十一十地数,数到第三个数是1020.() 2、40-35÷9=5÷5=1 () 3、把9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得了3个,那么一定是平均() 4、黑板上的角比本子上的角大得多。() 5、一根绳子剪了三次只能剪成4段。() 6、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7、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8、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9、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10、比锐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11 、6000里面有60个十.() 12. 个位上的8、十位上的8、百位上的8、千位上的8,意思相同都表示"8".() 13. 从990起十、6个百、4个千组成的数是7364.() 14. 7个一、3个、比钝角小的角一定是锐角() 15. 一个数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16. 一个数末尾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17、33÷9=5……8() 18、一个西瓜重1千克.() 19.5个桃子重1千克.() 20. 小刚一顿饭吃50千克馒头.()

21.小明体重100千克.() 22.一块蛋糕重1千克.() 23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4、1小时=100分。() 25、56÷7=8和7×8=56在口算时用一句口诀。() 26、秒针从钟面上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秒。() 27、小林跑100米要用7秒。() 28、八十几减六十几可能等于20。() 29、7、32-12÷4和(32-12)÷4的结果相等。() 30、面对南面,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1、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32、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3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四位数。()34.比锐角大的角是钝角。() 35.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36、两个数相减,差一定小于减数。() 37、分针走一圈,秒针要走60圈。() 38、四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39、40÷8=4……8。() 40、3340>3□50,□里可填的数字只有1,2。()

判断题及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判断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不论判断结果正确与否,均需要说明理由) 1.在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当对事务所的胜任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除事务所的独立性和助理人员以外的全部事项。 ×;理由:应评价执行审计的能力、独立性、保持应有谨慎的能力 2.会计师事务所对任何一个审计委托项目,不论其繁简和规模大小都应该制定审计计划。 √;理由:审计计划至关重要,只是计划繁简、粗略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3.在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可能有意地规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高于将用于评价审计结果的重要性水平。 ×;理由:应为低于。因为这样通常可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并且能给注册会计师提供一个安全边际。 4.为了保持审计的连续性和审计结果的可比性,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应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理由:因为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宏观环境等都在变化 5.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之所以必须执行分析性复合程序,目的是帮助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从而使审计更具效率和效果。 √;理由: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可以指出高风险的审计领域之所在 6.在审计的计划阶段,利用审计风险模型确定某项认定的计划检查风险,所使用的控制风险是审计人员的计划估计水平。 √;理由:计划检查风险,应根据计划阶段评估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确定 7.在审计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性复合的结论印证其他审计程序所得出的结论的直接目的在于确定是否需要执行其他分析性复合审计程序。 ×;理由:用于对被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复核。 8.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兼任出纳是预防员工贪污、挪用销货款的最有效办法。 ×;理由:这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但最有效的是职责分工。 9.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应当直接寄给会计师事务所。 √;理由:因为注册会计师应控制函证全过程;不能交被审单位收发函证。

运筹学期末复习及答案

运筹学概念部分 一、填空题 1.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经营活动。 2.运筹学的核心主要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模型是一件实际事物或现实情况的代表或抽象。 4通常对问题中变量值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它可以表示成一个等式或不等式的集合。5.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最优化技术,并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功能。 6.运筹学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 7.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是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具有典型综合应用特性。8.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依赖于_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9.运筹学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10.用运筹学分析与解决问题,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 11.运筹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 12.运筹学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求解。 13用运筹学解决问题时,要分析,定义待决策的问题。 14.运筹学的系统特征之一是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关系。 15.数学模型中,“s·t”表示约束(subjectto 的缩写)。 16.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有性能的客观量度,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因素。17.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经营活动。 18. 1940年8月,英国管理部门成立了一个跨学科的11人的运筹学小组,该小组简称为OR。 二、单选题 19.建立数学模型时,考虑可以由决策者控制的因素是( A ) A.销售数量B.销售价格C.顾客的需求 D.竞争价格 20.我们可以通过( C)来验证模型最优解。 A.观察B.应用C.实验D.调查 21.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过程不包括( A )阶段。 A.观察环境B.数据分析C.模型设计D.模型实施 22.建立模型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去揭晓那些重要的或有关的(B ) A数量B变量C约束条件 D 目标函数 23.模型中要求变量取值( D ) A可正 B可负 C非正 D非负 24.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A ) A 连续性 B整体性C 阶段性D再生性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测试题(1)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12分共24分) 1. 下面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2. 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是的画√, 不是画×. 二、填空 题(1-2每题12分, 第3小题16分, 第4小题24分, 共64分) 1.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在()里填几. 2.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 有几个, 填在()里. 3. 下面图形中有()直角.

4. 数一数下图有()个正方形, 有()个长方形, 有()个直角. 三、其它题( 12分) 从指定的一点起, 画一个角, 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 18分) 用三角板量一量, 下面哪个角是直角, 在()里画√, 哪个不是画×. 二、填空题(第1小题10分, 2-5每题18分, 共82分) 1. 量一量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在()里标出. 2. 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 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直角?

4. 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 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加线后的图形中有()个直角 5.下图中( )个直角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我会填。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二、我能做好。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2、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 3、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的画△,小的画○。 □□□□ 三、我会数。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

判断题目及答案

1. 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主宰作用。( 错 ) 2. 现代教育制度实际上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对) 3.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目前的教育改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的核心。(对) 4. 知识经济时代,“文盲”的内涵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错) 5. 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对) 6. 生产方式的变革,可以促成国家非常规的发展。(对) 7.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对)8. 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对) 9. 国家发展的需要是这次改革的首选目标。(对) 10.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 11. 新课程淡化不同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重视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错) 12. 新课程内容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错) 13.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对) 14. 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成长纪录,是今后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对)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对) 16. 课程结构的调整的实质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对) 17. 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和方法。(对)

《运筹学》习题线性规划部分练习题及答案.doc

《运筹学》线性规划部分练习题 一、思考题 1. 什么是线性规划模型,在模型中各系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2.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有何特征? 3. 建立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一般要几步? 4. 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5.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能出现几种结果,那种结果反映建模时有错误? 6. 什么是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如何把一个非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成标准形式。 7. 试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基础解、基础可行解、最优解、最优基础解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8. 试述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如何在单纯形表上判别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9.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变量法,人工变量法包括哪两种解法? 10.大M 法中,M 的作用是什么?对最小化问题,在目标函数中人工变量的系数取什么?最大化问题呢? 11.什么是单纯形法的两阶段法?两阶段法的第一段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怎样的情况下,继续第二阶段?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一定在可行域的顶点达到。 2. 线性规划的可行解集是凸集。 3.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两个不同的最优解,则它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4. 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 5. 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6.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7. 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 >j σ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 8. 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非负比值原则选出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是负的。 9. 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k σ对应的变量k x 作为换入变量,可使目 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减少。 10. 一旦一个人工变量在迭代中变为非基变量后,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可以从单纯形表中删除,而不影响计算结果。 三、建立下面问题的数学模型 1. 某公司计划在三年的计划期内,有四个建设项目可以投资:项目Ⅰ从第一年到 第三年年初都可以投资。预计每年年初投资,年末可收回本利120% ,每年又可以重新将所获本利纳入投资计划;项目Ⅱ需要在第一年初投资,经过两年可收回本利150% ,又可以重新将所获本利纳入投资计划,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20万元;项目Ⅲ需要在第二年年初投资,经过两年可收回本利160% ,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15万元;项目Ⅳ需要在第三年年初投资,年末可收回本利140% ,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10万元。在这个计划期内,该公司第一年可供投资的资金有30万元。问怎样的投资方案,才能使该公司在这个计划期获得最大利润? 2.某饲养场饲养动物,设每头动物每天至少需要700克蛋白质、30克矿物质、 100克维生素。现有五种饲料可供选用,各种饲料每公斤营养成分含量及单 价如下表2—1所示: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练习题(一) 一、直接写得数(10分) 35+15=28-22=90+26=16-16=78-70=66-26=45+15=78-36=96+14=47+20=88-12=27+46=93-23=68+19=15-9= 36+8= 70+30= 56-50= 81+9= 18+9= 二、填空题(23分) 1、16与14的和是(),再减去20,结果得()。 2、85比91少(),比62多8的数是()。 3、按规律填数。 ⑴9 ,11 ,13 ,15 ,(),(),()。 ⑵34 ,30 ,26 ,22 ,(),(),()。 4、小明有19块糖,小星的糖比小明多,小红的糖比小明少。小星最少有()块糖,小红最多有()块糖。 5、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一行添上()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第二行拿走()个△,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从第二行拿()个△到第一行,两行△就同样多。 6、数一数,填一填。 ()边形()边形()边形 7、妈妈买了20块糖,红红先吃了4块,还剩()块,又吃了9块,还剩()。 8、兰兰有8张邮票,明明有12张邮票,兰兰比明明少()张,明明给兰兰()张,两人就同样多了。 9如图,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图形是 ()边形。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得数比60大的算式是()。 A. 70-20+35 B. 45-25+35 C. 42+30-27 2.比64少18的数是()。 A. 82 B. 46 C. 73

3.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四边形的是()。 4.右图中有()个四边形。 A. 4 B. 5 C. 9 四、列竖式计算(12分) 23+47-39=85-18-29=45+17+35=76—28+44= 40+7—28= 36+36—50=

(完整版)运筹学》习题答案运筹学答案

《运筹学》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用动态规划求解工程线路问题时,什么样的网络问题可以转化为定步数问题求解()B A.任意网络 B.无回路有向网络 C.混合网络 D.容量网络 2.通过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可以把工程线路问题转化为动态规划问题?()B A.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技巧 B.静态问题的动态处理 C.引入虚拟产地或者销地 D.引入人工变量 3.静态问题的动态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B A.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技巧 B.人为的引入时段 C.引入虚拟产地或者销地 D.网络建模 4.串联系统可靠性问题动态规划模型的特点是()D A.状态变量的选取 B.决策变量的选取 C.有虚拟产地或者销地 D.目标函数取乘积形式 5.在网络计划技术中,进行时间与成本优化时,一般地说,随着施工周期的缩短,直接费用是( )。C A.降低的 B.不增不减的 C.增加的 D.难以估计的 6.最小枝权树算法是从已接接点出发,把( )的接点连接上C A.最远 B.较远 C.最近 D.较近 7.在箭线式网络固中,( )的说法是错误的。D A.结点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B.结点表示前接活动的完成和后续活动的开始 C.箭线代表活动 D.结点的最早出现时间和最迟出现时间是同一个时间 8.如图所示,在锅炉房与各车间之间铺设暖气管最小的管道总长度是( )。C A.1200 B.1400 C.1300 D.1700 9.在求最短路线问题中,已知起点到A,B,C三相邻结点的距离分别为15km,20km,25km,则()。D A.最短路线—定通过A点 B.最短路线一定通过B点 C.最短路线一定通过C点 D.不能判断最短路线通过哪一点 10.在一棵树中,如果在某两点间加上条边,则图一定( )A A.存在一个圈 B.存在两个圈 C.存在三个圈 D.不含圈 11.网络图关键线路的长度( )工程完工期。C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一定等于

二年级数学下册判断题 大全

二年级数学下册判断题集训(2课时) 2015年5月22日整理 1、从980一十一十地数,数到第三个数是1020.( ) 2、40-35÷9=5÷5=1 () 3、把9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得了3个,那么一定是平均分() 4、黑板上的角比本子上的角大得多。() 5、一根绳子剪了三次只能剪成4段。() 6、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7、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8、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9、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10、7、32-12÷4和(32-12)÷4的结果相等。() 11 、6000里面有60个十.( ) 12.个位上的8、十位上的百位上的8、千位上的8,意思相同都表示"8".( ) 13.从990起十、6个百、4个千组成的数是7364.( ) 14. 7个一、3个、比钝角小的角一定是锐角() 15. 一个数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 16. 一个数末尾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 17、33÷9=5……8 () 18、一个西瓜重1千克.( ) 19.5个桃子重1千克.( )

20. 小刚一顿饭吃50千克馒头.( ) 21.小明体重100千克.( ) 22、2千克棉花比2千克铁轻一些() 23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4、1小时=100分。() 25、56÷7=8和7×8=56在口算时用一句口诀。() 26、秒针从钟面上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1秒。() 27、小林跑100米要用7秒。() 28、八十几减六十几可能等于20。() 29、正方形有2条对称轴() 30、面对南面,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1、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32、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3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四位数。() 34.把15个梨分成3份,每份一定是5个。() 35.一个鸡蛋的重量是50千克() 36.36、两个数相减,差一定小于减数。() 37、分针走一圈,秒针要走60圈。() 38、四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39、40÷8=4……8。()

【上海市】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 第一部分 一、填空。 1、 1米=()厘米 300厘米=()米 8米=()厘米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25()数学书厚约7() 小明身高1()22()桌子高70() 4、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 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 3米()2米75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40厘米+26厘米=() 30米+15米=() 60厘米-16厘米=() 1米-12厘米=() 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3、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 、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厘米。我的一拃长()厘米。 我的身高是()厘米。我的一步长()厘米。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第二部分 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26 ()+13=26 ()-12=30 22+()=30 2、在○里填上“>、<、=”。 21+29 ○40 53-23 ○ 53-25 51-29 ○ 32 □34+25 ○ 25+43 3、□里最大能填几。 57- □>30 25>18+ □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元。 二、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 一、填空。(25分) (1)六千零五十写作(),4078读作()。 (2)一千里面有()个百,10个一千是()。 (3)由6个千,5个百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4)1千克=()克;8000克=()千克。 (5)9的6倍是(),56是8的()倍。 (6)最大的四位数是(),它比10000少()。 (7)把36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 (8)一十一十地数,写出后面的三个数。 3980、()、()、()。 (9)72÷8=(),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袋盐重500();小兰的体重是42();小刚身高135()。(11)在()里填上“>、<或=”。 3900克()4千克 2001克()2千克 600+200()799 42÷7()18÷3 二、计算。(40分)

(1)口算。(14分) 29+40= 800-300= 4000+6000= 5400-400= 65-29= 3700+600= 28-7= 3200-400= 45+38= 36+36= 48-39= 34-15= 8×8= 54÷9= 32÷4= 7×5= 6×4-9= 63-8-20= 40÷5+29= 30÷6×4= 81÷9÷3= 76-(6+24)= (2)用竖式计算。(18分) 370+80= 540-90= 820-390= 470+360= 630+270= 750-250= (3)列式计算。(8分) 1.两个加数都是280,和是多少? 2.63是9的多少倍?

3.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比9的5倍多9的数是多少? 三、画一画,圈一圈。 (1)画一个锐角。(2)画一个直角。(3)画一个钝角。 四、用数学。(16分) 1、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2、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2人,到邮电大楼站下去9人。又上来13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判断题及答案

1.配送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T ) 2.企业只有使用网络支付,才算真正从事电子商务。( F ) 3.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是指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各个主体按照一定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内容所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商务活动样式。(T ) 4.对有些企业来说,实施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T ) 5.电子商务涵盖了询价报价、订货等主要交易环节,但不包括售后服务环节。( F ) 6.URL是FTP的地址编码,采用URL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格式来描述各种信息资源( F ) 7.在WWW环境中,信息是以信息页的形式显示的。(T ) 8.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网络营销有着取代传统营销的趋势。( F ) 9.供应链的动作方式有推动式和牵引式两种,从理论上说,推动式供应链要比牵引式供应链的效率要高。( F ) 10.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主要是物流环境存在差异、国际物流不确定性因素多、国际物流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高等。( F ) 11.目前世界上只有VISA cash 和Mondex两大电子钱包服务系统。( F ) 12.12.电子支票只适用于企业付款。( F ) 13.邮件列表具有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只要能够使用E-mail,就可以使用邮件列表。(T ) 14.实现防火墙的网络安全策略时,可以遵循的原则是:一是未被明确允许的都有将被禁止;二是未被明确禁止的都有将允许。( F ) 15.数字签名解决了防止网上伪造的问题,保证了文档的完整性;数字指纹解决了发送者身份认证的问题。(T ) 16.加密消息的保密性取决于加密所用密钥的复杂程度。( F ) 17.SET协议已被公认为全球国际网络标准,其交易形态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的规范。( F ) 18.专用主机的缺点是成本较高,且维护不方便。( F ) 19.一级域名又称顶级域名,域名一般由域名关键词和域名类别两部分组成,中间用点分隔开。(T ) 20.目前,WWW上的绝大多数静态网页是用HTML来编写的。(T ) 21.INTRANET的主要优势是组建简单,管理容易安全性高。(T ) 22.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开放的,由成行上万个网络及上百万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它采用的是层次网络结构。( F ) 23.INTERNET是由美国ARPANET发展演变而来。(T ) 24.网络防火墙是在局域网和INTERNET之间构筑的一道屏障,包括病毒防火墙、邮件防火墙等。( F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判断题

二年级上判断题 1.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2.黑板上的直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一样大。() 3.用放大镜看角,这个角就变大了。() 4.从一点出发,只能画一个角。() 5.3个6写成乘法算式是3+6。() 6.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7。() 7.6+6和6×2的得数相同。() 8.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9.4×6和3×6的积,都比20要大。() 10.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角。() 11.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 12.每句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13.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要短。() 14.小丽身高1米30厘米。() 15.7×6=42,读作六七四十二。() 16.6+6+6+6+5=6×5() 17.4×5和5×4都可以用口诀四五二十计算。() 18.5×3表示3个5或5个3相加。() 19.黑板边、圆桌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20.1米长的彩带比100厘米长的彩带短。() 21.直角不是角。()22.钟面上3时时,分针与时针组成的角是直角。() 2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只有2条对称轴。() 24.测量物体的长度,最好用米做单位。() 25.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总比用米作单位测量的物 体短。() 26.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都有四个直角。() 2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对称轴。() 28.桌面上的直角比教室地面上的直角小。() 29.6+6写出乘法算式是6×6。() 30.8+4+4可以改写成8×2。() 31.6个3相加可以写成6+3。() 32.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6。() 33.小红左手拿笔,右手拿书,镜子里的她也是左手拿笔,右手 拿书。() 34.三个同学下棋,每两个下一盘,三人一共下6盘。() 35.7+7+7+5可以用7×4-2来计算。() 36.两个因数都是8,结果是16。() 37.用□1、□3、□7这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 38.红领巾有3条对称轴。() 3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判断题经典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判断题经典练习 1.1000克铁和1000千克棉花同样重。() 2.18+24÷6=42÷6=7 () 3.把一些苹果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4.在减法算式里,被减数一定比减数大。() 5、把56本书分给8个同学,就是每人分得56÷8=7(本)() 6、12÷6=2,读作:12除6等于2. () 7、推木门是旋转现象。() 8、15串香蕉分给3只猴子,每只小猴分了5串。() 9、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00. () 10、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11、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12.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一样重。() 13.最大的四位数是9000。() 14、把30分成6份,每份是5。() 15、近似数不一定小于准确数。() 16、在读数时,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出来。() 17、一句乘法口诀能写两道除法算式。() 18、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19、42÷6和42÷7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20、36个桃子分成4堆,每堆一定是9个。( ) 21、一瓶墨水大约60千克。 22、3404中的两个4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23、2000克冰和2000千克棉花一样重。() 24、一个物体平移后,和原来的物体不一样了。() 25、计算35÷7和7×5,所用的口诀都是五七三十五。() 26、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都比除数大。() 27、坐翘翘板属于平移现象,荡秋千属于旋转现象。()

28、370的相邻数是360和380。() 29、1000克铁和1千克棉花一样重。() 30、计算8÷4和4×8时,都用同一句口诀。() 31、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一样重。() 32、笔算加法是从个位加起。() 33、最大的四位数是9000。() 34、时、分、都是时间单位。() 36、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37、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38、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较,铁比较重。() 39、男生比女生多35人,女生比男生少35人。() 40、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1、64—48÷8 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42、求比72多20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43、求80比100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44、5+4×6和(5+4)×6的运算顺序相同() 45、女生比男生多4人,就是男生比女生少4人() 46、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 47、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900() 48、最小的四位数减1就是最大的三位数() 49、18 ÷6=3 表示把18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50、3 ×3表示()个()相加。 51、3+3表示()个()相加。 5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16 >4 ×()10 <4 ×4—() 53、把口诀补充完整。五()三十()六十八 5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一样重。() 55、最大的四位数是9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