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课后练习题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归纳和整理

基础训练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受农奴制阻碍B.对外侵略扩张的影响

C.受贵族世袭制的阻碍D.受奴隶制阻碍

2.1862年的俄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土地③地主不能任意买卖农民\④地主与

农民的矛盾彻底解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如果给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背景是()

A.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B.他在萨拉托加战斗中

C.他签署颁布《民法典》D.他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4.1861年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B.改革使农奴无偿得到土地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改革废除了沙皇的统治

5.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D.学习了别国的先进经验

6.19世纪中期,在日本掌握实权的是().

A.天皇B.大名C.武士D.德川幕府

7.下列场景能够正确反映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现象的有()

①近代工厂逐渐增多②土雄买卖日趋频繁

③新式学校发展迅速④天皇权力逐渐增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A.鼓励人民富裕起来B.对外掠夺C.学习西方D.工业兴国

9.19世纪60年代,俄、日都进行了改革,下面关于两国改革正确的叙述是() A.改革前都面临着民族危机B.都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C.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10.小亮同学收集了下列历史资料①中国的戊戌变法②日本的明治维新③俄国1861年改革,

请你为他定一个恰当的专题名称,应是()

A.资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封建性质改革D.废除农奴制

拓展训练

11.读右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人物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2)在他的主持下进行的一次改革名称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

(3)这次改革对其国家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2.19世纪中期,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农奴经济,工业生产主要是手工工场。为了从农奴身上榨取更多钱财,地主不愿使用机器,长期落后的农业,欠收、荒年的频繁,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为“自由人”,农民解放时必须出钱赎买“份地”。: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19世纪中期俄国经济发展主要阻碍是什么?

(2)俄国解放农奴方面有什么特点?你如何理解俄国农奴的解放?

归纳与整理

1861 农奴制人身自由1868 闭关锁国1868 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中央集权西方技术土地私有封建军制文明开化资本主义

基础训练·拓展训练

1.A 点拨:19世纪中期,落后的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市场弱小,自由劳动力短缺,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C 点拨:1861年的改革,农民获得法律意义上的“自由”,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农民,农民要出钱赎土地,地主与农民的矛盾依然存在着。

3.A 点拨: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持者。

4.C 点拨: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5.D 点拨: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的制度,明治维新则学习了西欧的制度。

6.D 点拨:19世纪中期,日本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里,这种局面直到倒幕运动胜利时才告结束。

7.D 点拨:由于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选项中的场景都有可能出现。

8.D点拨:这段材料强调工业的发展是日本谋求强国的国策。

9.C 点拨:俄,日在19世纪中期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赘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0.B经辨析,三则材料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1.(1)日本明治天皇。(2)明治维新,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2.(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是农奴制。(2)特点:农奴获得自由是有条件的,改革很不彻底。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维护了农奴主阶级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搜刮了农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本。

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不为别的,只为了日后能够多一些选择,选择云卷云舒的小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