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求生指南第3章 气管插管

麻醉求生指南第3章 气管插管
麻醉求生指南第3章 气管插管

台湾马偕纪念医院杨承宪医师编写的麻醉求生指南,

第3章氣管插管

氣管插管是一個必須要會的技巧。因為沒有小心診斷而造成食道插管導致的低氧是會致命的。氣管插管可以在病人清醒的時候(局部麻醉)或是全身麻醉的情況下實行。插管可以利用下列的器具完成,

表格3.1插管的器具

聲帶上

盲目的插管

經鼻

使用laryngeal mask

看的見喉管

經口(有或沒有使用gum elastic bougie)

laryngeal mask輔助使用纖維光學喉頭鏡

纖維光學喉頭鏡

聲帶下

戒狀甲狀穿刺

倒向插管

戒狀甲狀軟骨造廔

transtracheal ventilation

氣管造廔

喉頭鏡下的視野

麻醉師通常都會紀錄在插管的時候的喉頭鏡下的視野,而這個視野可以用Cormack and Lehane的分級來做區分

第一級聲門可以完全看到

第二級只能看見後方聯合

第三級只能見到會厭軟骨頂

第四級看不到聲門的構造

移位

氣管內管在正確的插入之後依然會被移位。這通常會發生在當病人移動或是改變姿勢的情況的時候發生。頭部的彎曲和伸直,或是頸部的側移已經被證實將會造成管自在氣管內最多5公分的位移。氣管內管必須要仔細的固定好以減少不小心氣管內管脫落的機會,而且必須時常確定氣管內管的位置是否正確。確認氣管內管的位置

通常使用臨床上的症狀和一些機器測試來確認氣管內管的位置。在手術室中,這兩種方法通常都會使用,但大多數都使用臨床上的症狀做確認。臨床症狀

列在表格3.2

表格3.2 用來確定氣管插管的臨床症狀

直接目視到氣管內管通過聲帶

觸摸氣管內管在氣管內移動的情況

胸廓的運動

呼吸音

呼吸氣袋的應力性和充氣的情況(Reservoir bag compliance and refill)

在氣管內管裡頭水汽凝結的小水珠

直接目視氣管內管通過聲帶是確立正確氣管內插管的最好臨床方法。這通常很容易做到,但是通常在困難插管的病人身上卻不太容易辦到。所有的麻醉醫師都會描述說他想他們有看到氣管內管通過聲帶,但是事實上卻是進到食道裡頭去了。相信氣管已經正確的被插管是導致當發詌發生時候,錯誤的去尋找其他造成低血氧情況的因素的錯誤原因。氣管內管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要經常的去檢查他的位置。

其他的症狀在確立氣管內管的位置的時候是有幫助的,但是是不可靠的。

助手在環狀軟骨處可以感受到氣管內管通過的感覺,但同樣的感覺也會發生在食道插管的時候。觀察胸廓的起伏並不一定可以保證氣管內管正確的插管。胸廓的起伏在很某些病人(肥胖)的身上很難被觀察到,而也有機會在某些食道插管的病人身上發現。

聽診也可能會誤導,食道內氣體的流動聲音可以被傳導至肺中,相同的,食道內的聲音也會被誤認為是肺內的聲音。胃部的聽診也可能會被誤導,呼吸聲也有可能在上胃部被聽到,同樣的也會導致混淆。

呼吸氣囊有一種很具有特徵的感覺可以和食道插管時候做一個區分。呼吸氣囊在食道插管時候會被再充氣,但是這通常發生在胃部很漲的情況下。當食道插管的時候會聽到”rumbling”的聲音,這聲音很明顯的和氣管插管不同。機器測試

表格3.3列出幾個常用的機器測試

表格3.3 用來確認插管的機器測試

負壓測試

呼吸終末二氧化碳監測(End-tidal CO2)—六次呼氣

Fenum disposal CO2 monitors

纖維光學儀器探查氣管

負壓測試的原理是根據氣管和食道的硬度不同。當插管的時候,會對管子產生一個負壓。食道是肌肉組成的,當負壓的時候會塌陷可以預防吸入性的危險。氣管是硬的,當給予負壓的時候,氣管的氣體會被吸出。負壓可以使用Wee’s 食道偵測儀器來給予,這是一個上端附有60ml針筒的導管(圖3.1)。

一個空的、改良的Ellick’s 排氣球可以加到管子上,當氣管內插管的時候,這個氣球會被充氣。但是偽陽性曾經被提出過。曾經在支氣管內插管或是因為黏膜壁或是黏液斑塊的阻塞導致氣管內管無法被取出。呼吸終末二氧化碳濃度可以使用二氧化碳分析儀(capnography)來監測。如果肺部的通氣量是正常的,正常的終末呼氣二氧化碳濃度大約5%。沒有胃部的二氧化碳,所以所有的二氧化碳都是由肺部來的。必須觀察六口氣的二氧化碳才能確定是氣管內插管。這是因為在插管的時候,肺泡的二氧化碳可能已經被排到上消化道中,而這通常必須要六次呼氣之後會被從胃內排出。胃內的碳酸飲料有時候會造成混淆。Fenum CO2 analysers of the disposal plastic 裡頭有一個化學的監測器,當有二氧化碳的時候會改變顏色。這通常會持續幾個小時。

由氣管內管進入的光學纖維喉頭鏡可以確立氣管內管的位置是否正確。

雖然有許多的方法可以來確定氣管內管的位置。最主要的方法(Gold standard)是測量六口氣後的終

末二氧化碳濃度和直接目視管子放到喉管內。

氣管內管造成的併發症

喉頭鏡

嘴巴、牙齒、咽部、喉部的創傷

增加動脈壓

心律不整

喉部痙攣

氣管痙攣

立即性

放到食道中

吸入性肺炎(Pulmonary aspiration)

內管在氣管內錯置

放到支氣管中

呼吸道的阻塞 : 內管蜷曲、黏液斑塊、氣管內管氣球油管字下端的脫疝(cuff herination over lower end of tube)

長期

聲帶潰瘍

氣管狹窄

上喉神經或是喉返神經的損傷

訓練者必須要特別注意避免立即性的併發症。氣管內管很容易蜷曲,或是在氣管內放太身,甚至跨在氣管分支處或是進入右邊的主支氣管。這些併發症會導致呼吸道的壓力上升。造成支氣管內插管的時候,在兩側肺部的聽診可以聽到不一樣大小的呼吸聲。氣管內管必須回拉並且放在正確的位置上。雖然大部份的支氣管內插管都是插到右主支氣管,但是我們也處理過極少數放到左主支氣管內的情況。

結論

氣管內管必須要放在正確的位置且要固定好。由持續性的直接的觀察氣管內的位置和六次呼氣後的呼吸終末二氧化碳濃度來確認位置可以避免因為低血氧造成潛在性死亡的危險。當我們不確定氣管內管的位置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一句麻醉科的箴言:

如果有懷疑,就把它拔出來!(IF in doubt,take it out)

病人並不會死於插管失敗,但是會死於沒有氧氣。

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

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 第一节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endotrachealintubation)是解除上呼吸道阻塞,保证呼吸道通畅和进行人工呼吸的有效措施,已是临床抢救危重呼吸困难的一个很重要方法。 优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效果迅速有效。②能保持呼吸通畅和便于抽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③便于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④便于施行加压人工呼吸或行口对管人工呼吸,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 【适应证】 1. 需紧急解除喉阻塞者,如新生儿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喉阻塞,急性喉水肿,颈部肿块或感染肿胀压迫喉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2.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需及时抽吸。 3. 各种病因引起呼吸功能衰竭,需进行人工呼吸。 4. 小儿支气管造影和小儿气管切开术,需先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用具简单,有麻醉喉镜和插管即可(图3-13-1)。 目前临床应用的气管插管,有橡胶插管,聚氯乙烯插管和硅胶聚乙烯插管。其中以硅胶插管刺激最小,橡胶管刺激性最大。 插管规格共分14个号,自F(法制)10、12、14、16、18至F36。根据不同年龄选用不同规格。一般是:新生儿用F10~12,1~11个月婴儿用F14~16,1~2岁用F16~20,3~4岁用F20~22,5~6岁用F22~24,7~9岁用F24~26,10~14岁用F26~28,青年及成年女性用F30~34,成年男性用F34~36。 【插管进路】 1. 经鼻气管插管 优点包括:①插管不致过粗,损伤喉的机会小。②观察鼻粘膜可了解对插管的反应。③较好固定。④病人咬不到插管,不妨碍吞咽。⑤张口困难者必须经鼻插管。 缺点包括:①操作较费时和不易成功。②管长和内腔小,死腔大,易被分泌物阻塞,增加呼吸阻力。③易将鼻腔之感染带入下呼吸道。 2. 经口气管插管 优点包括:①操作简易、方便。②不损伤鼻腔。③便于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④换插管较易。缺点包括:①插管不易固定,由于管的滑动易引起喉损伤。②病人甚感不适,妨碍咀嚼和吞咽。 【插管方法】 1. 麻醉:小儿可不用麻醉,成年人用1%地卡因喷咽部及喉部作表面麻醉。 2. 体位:多取仰卧位,头部略抬高及后仰。 3. 方法: (1)经口插管:用纱布垫于病人上门齿处。术者左手持麻醉喉镜或直接喉镜伸至咽喉部,见到会厌,将会厌抬起,暴露声门,右手持内有金属导芯(一般用较粗钢丝)之插管前端置于声门上,当吸气声门张开时,立即将插管插入,管后端有气体呼出即表示管巳插入气管。调整插管至适当深度后,拔出金属导芯。将阻咬器与插管一并固定于颊部。 (2)经鼻插管:选用适当型号之鼻插管,管外涂润滑油,管经鼻腔进入,经鼻咽部和口咽部,调整头部位置后,将管经喉插入气管。插管有困难时,可用麻醉喉镜如上述方法将插管经声门插入。 (3)纤维内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因张口困难、小颌畸形等原因麻醉喉镜下暴露声门困难,或经口、经鼻插管失败,可用此法。方法:口咽、喉、鼻腔粘膜表面麻醉(1%地卡因)后,选用纤维喉镜或纤维气管镜穿过插管,经口或经鼻将纤维内镜插入喉或气管,再顺势将麻醉插管在纤维内镜的引导下推入气管内。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标准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解领扣。 2、操作者立于病人头顶侧,左手拇指推下唇及下颌牙龈,使口腔开,右手握喉钳的镜 柄,将钳片从口腔右侧伸入、渐进、渐移向中线,把舌体推向左侧,暴露悬臃垂。 3、镜片沿舌根再深入,同时提起镜柄,暴露会厌的上缘,镜片顶端伸至会厌,将其挑伤 会厌及声带,导致喉头水肿及并发生。 3、插入导管粗细合适,过细使呼吸道阻力增加,尤其是呼气阻力增加,致使氧气蓄积 过多。 4、经常注意导管和牙垫的固定,随时吸尽口腔分泌物,防止导管滑脱。 5、气管插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气囊压迫气管而发生并发症,不超过48-72h,如需 继续使用呼吸器者,应行气管切开。 6、插管用具使用完毕,喉钳的钳片、牙垫、管芯,应先用肥皂水刷洗,清水冲净,然 后浸 气管插管术 【学习目的】 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故应谨慎。 3.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 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 5.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插管有可能使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须操作轻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

6.如果有鼻息肉、鼻咽部血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教学方法】 1.观看多媒体教学视频。 2.在模拟的气管插管场景下,借助气管插管模型,由教师进行讲解与示,对重点、难点容进行示操作。备齐气管插管相关用具,尽可能接近临床情景。 3.学生分组在气管插管模型上进行训练,教师从旁指导。 4.临床实践观摩。 【器械准备】 气管插管模型1个(图1)、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1个(图2)、ECS综合模拟人1个(图3)、麻醉喉镜1套、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气管切开插管标准

气管切开插管标准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YZB/豫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YZB/豫0188-2008 气管切开插管 2008-12-28 发布 2009-01-18 实施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进行编写,在普通气管切开插管的基础上增加加强型气管切开插管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振峰、王宁、刘艳红、王晓杰。 本标准复核单位: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8年12月28日。

气管切开插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管切开插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进行麻醉,人工通气或其他辅助呼吸用的气管切开插管(简称插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GB/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GB/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试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YY 1040 麻醉呼吸设备圆锥接头:锥体与锥套 YY/T 0313 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 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麻醉科规培)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气管切开插管 标准

YZB/豫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YZB/豫0188-2008 气管切开插管 2008—12—28 发布2009-01-18 实施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YY0338、1—2002《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YY0338。2-2002《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进行编写,在普通气管切开插管得基础上增加加强型气管切开插管得要求。 本标准得附录A与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振峰、王宁、刘艳红、王晓杰。 本标准复核单位: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8年12月28日。

气管切开插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管切开插管得术语与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进行麻醉,人工通气或其她辅助呼吸用得气管切开插管(简称插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得条款通过本标准得引用而成为本标准得条款。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得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得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得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得最新版本。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6886。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GB/T16886、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GB/T14233.1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试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1423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YY1040麻醉呼吸设备圆锥接头:锥体与锥套 YY/T 0313 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与储存 YY0338、1 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 YY0338.2 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 YY0337、1 气管插管第1部分:常用型插管及接头 ISO11607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得包装 3 术语与定义 直接采用YY0338。1《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与YY0338。2《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标准中得术语与定义。 4 要求 4.1 型号规格 插管按结构不同,分为普通型(见图1)与加强型(见图2),规格按内径表示(见表1)。 4.2 物理性能 4.2.1 内径 4.2.1.1插管(外插管)应以管得公称内径(ID)进行标记,以毫米(mm)表示、以测得得最小直径为 准,应符合表1,不包括4.2、10。1所允许得侵占部分。 4.2.1.2对带有永久性连接于内插管得圆锥接头得插管,规格应以插管得公称内径(ID)进行标记,以毫米(mm)表示,并符合表1。 4.2.2 外径 4。2。2。1插管得a部分与c部分得外径(OD)(见图1),不包括套管部分(如果有),应以毫米(mm)表示,精确到0、1mm。 注:标称外径就是指用于插入气管壁与气管腔内那部分插管得外径,标称外径见表1。 4.2.2.2 a部分得实际外径,不包括套囊部分(如果有),应在标称外径±0.2mm范围内、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处置预案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1、当病人意外拔出呼吸机管路时,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通知值班医生,当病人需再次插管时,护士应立即电话通知麻醉科医生,并告知病人的年龄、体重。 2 、备好简易呼吸器及加压吸氧的面罩、吸引器、吸痰管。备好呼吸机,并设定好呼吸机参数。 3、根据心电监测及血气指标,除颤仪备床旁备用。 4、根据医嘱给病人肌松剂、镇静剂。 5、医生给病人加压吸氧时,为防止病人胃肠胀气,要轻轻按压病人胃部,但进食后的病人应先插胃管抽吸胃液,排空胃内容物及气体,防止病人呕吐或误吸。 6、麻醉医生插管时,注意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抢救病人。 7、插管后,确定插管位置,固定好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复查动脉血气。详细记录抢救经过。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 1、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 2、当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节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再调整。 3、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知麻醉医师进行重新置管。 4、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5、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8、患者意外脱管,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注意: (1)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固固定。(2)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专人固定

麻醉科气管插管常规

一、插管前评估 气管插管前应重视病人的气道评估。评估应结合病史(包括既往有困难气道病史以及病人是否有反流误吸的危险等)、体格检查和临床相关实验检查综合判断。此外,还应格外重视病人是否存在困难通气的危险因素,如:病态肥胖,鼾症,大胡子,缺齿或牙齿畸形等。 二、物品准备 气管插管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特殊手术或预计有插管困难的病人更应有应急预案。 1、常规手术 气管导管(5.0-6.0) Bougie Introducer 光棒 喉罩 2、特殊手术 (1)口咽颌面部特殊手术 经口异形气管导管或经鼻异形气管导管 气管导管(5.0-7.0) 插管钳 (2)颅脑外科手术 带钢丝的气管导管(男 7.0-8.0、女 6.5-7.0) (3)骨科手术 俯卧位脊柱手术:带钢丝的气管导管(男7.0-8.0 、女 6.5-7.0) 三、气管插管步骤 1、常规气管插管步骤 ⑴常规术前用药; ⑵给氧去氮(新鲜气体流量8L/min,呼气活瓣开放)3-5分钟; ⑶静脉或吸入诱导; ⑷静脉注射肌肉松弛药; ⑸插入气管导管后,气囊充气,连接麻醉机;

⑹手控呼吸下双肺听诊,听诊部位为双侧腋下、肺尖和胃部,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 ⑺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和数值; ⑻设置机械通气,调整呼吸机参数,新鲜气体(氧气、空气和氧化亚氮)比例和流量,常规吸入氧浓度>30%; ⑼插管困难的病员允许使用喉镜试插三次。若三次试插失败,则保持呼吸道通畅,放弃插管; 四、气管导管拔管 1、拔管指征 ⑴意识已经恢复(深麻醉下拔管除外); ⑵循环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稳定; ⑶咳嗽和吞咽反射活跃; ⑷肌肉松弛药的残余作用已经被逆转,表现为握力恢复,抬头时间超过5秒; ⑸麻醉性镇痛药的呼吸抑制作用已经基本消失; ⑹自主呼吸气体交换量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2、以下情形需要谨慎拔管 ⑴困难气道的病员; ⑵估计在拔管后无法用麻醉面罩或呼吸囊施行有效辅助通气者; ⑶饱胃病员; ⑷对颌面、鼻腔、口腔和颈部手术,有可能造成上呼吸道水肿和梗阻,必须等待病员彻底清醒,呼吸交换量满意后才予拔管; ⑸长时间俯卧位的病员; ⑹术中大量出血,伴有大量输液和输血的病员; ⑺高位截瘫,行颈椎手术后颈椎固定或颈椎不稳定的病员; ⑻病态肥胖的病员; ⑼术后严重意识改变、意识紊乱,病员完全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对于上述病员,拔管前应充分评估其拔管后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的可能性,并做气管导管漏气试验。比较安全的做法是拔管前首先放置气管交换管,以便一旦拔管后病员出现上呼吸道梗阻或通气不足,可以立即重新插管。

气管插管

. 常根据病人年龄和体重来估计置入导管的大小,其他选择合适导管的气管插管导管的选择: 导管,女性一般用7.0-8.5mm1)根据病人小指的宽度来估计,男性病人一般选用方法有:(。导管,经鼻常通常比经口导管小0.5mm7.0-8.0mm4. 年龄)÷=2岁及以上儿童可按公式计算:导管型号(16+2()根据病人体型大小与年龄,导管插入气管的深度有所不同,成年女性一般为气管插管深度: 19-25cm17-23cm(以中切牙为起始点),成年男性为。一岁及以上儿童经口插管(从口唇到气管的中点)所需要的深度可按公式计算:12 年龄÷气道深度(cm)=2+气管插管并发症:,1、误入食道: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病人不能得到任何肺通气或氧合(除非病人有自主呼吸)病人将出现不可逆的还可能造成胃扩张而增加呕吐和误吸危险。如果抢救人员未能及时识别,脑损伤或死亡。、导管脱出:应经常评估导管的位置,尤其是病人被移动或实施操作后。导管脱出是,改用2简易呼吸器通气,心脏骤停者应在更为重要的措施到位后(如持续胸外按压、按需除颤、建立静脉通路)后再尝试插管。、口唇、牙齿、鼻咽粘膜、咽后壁、声带和喉的损伤,常与插管方式有关。3 、呕吐、胃内容物误吸至下呼吸道。4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导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5、导管进入右主支气管(较常见)或左主支气管,是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纠正,可导致6后再次确认位置,同时1-2cm低氧血症。如有怀疑,应将导管气囊放气,轻轻往外退出导管线检查X检查病人的临床征象,包括胸廓扩张、呼吸音和氧合情况。必要时科进行床边胸部以确认导管的位置, 但需注意,应首先经临床体检确认,再行胸部摄片。气管插管术后护理紧急气管插管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 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 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 ,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重要的作用。对于插管成功的患者,术后护理亦成为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 / 3 . 损伤还能避免造成气管插管的异常扭曲, , (1) 卧位。正确合理的卧位, 不但能使病人舒适便于叩背、头颈部垫舒适) , ~气管粘膜。一般采取平卧位, 床头抬高3045°,亦可取侧卧位( 排痰。避免病人着凉造成呼吸道, , 便于护理操作(2) 病室的温度、湿度。适宜的病室温度、湿度湿22℃为宜。病室内温度以炎症, 亦能减轻呼吸道粘膜干燥。气管插管病人应单居一室, 18~含~1000mg / L 60%度应保持在~70%, 用湿度计严格控制。房间地面应每日4次喷洒500。2 氯消毒液, 空气用紫外线消毒, 每日次, 每次30min,有效吸痰的基础。气管插管术后(3) 呼吸道湿化。合理的呼吸道湿化, 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之吸氧导管自上而, 病人被迫呼吸道开放, 空气未经鼻腔的过滤、湿润作用直接进入呼吸道万单8易使痰液干涸结痂。常用的湿化液是下吹入氧气, 0. 9%氯

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产品技术要求威高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鲁械注准20192080103 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按内径尺寸的大小,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以下简称为气管切开插管)分为成人型和小儿型两种类型。 1.2 按有无套囊,气管切开插管分为无套囊和有套囊两种类型。 1.3 按管壁中是否具有加强筋,气管切开插管分为普通型和加强型两种类型,其结构形式分别见图1和图2。 1.3.1 普通型气管切开插管由充气管、固定翼、套囊(可不带)、指示球囊、外圆锥接头、外插管、充气阀、插管芯、固定带组成,当不带套囊时,应无需连接指示球囊、充气管及充气阀,见图1。 1.3.2 加强型气管切开插管由充气管、固定翼、套囊(可不带)、指示球囊、外圆锥接头、外插管、加强筋、充气阀、插管芯、固定带组成,当不带套囊时,应无需连接指示球囊、充气管及充气阀,见图2。 视图1 视图2 1—充气管;5—可供选择的一体式指示球囊/阀组合;9—指示球囊; 2—固定翼;6—符合YY1040.1的15mm外圆锥接头;10—充气阀; 3—套囊(如果有);7—机器端;11—圆滑的头部; 4-病人端;8—外插管;12—插管芯。 注:只要能起到相同作用,也可采用其它构型。

图1 普通型气管切开插管的结构示例 视图3 视图4 1—充气管; 6—符合YY1040.1的15mm 外圆锥接头; 10—充气阀; 2—固定翼; 7—机器端; 11—圆滑的头部; 3—套囊(如果有); 8—外插管; 12—插管芯; 4—病人端; 9—指示球囊; 13—加强筋。 5—可供选择的一体式指示球囊/阀组合; 注:只要能起到相同作用,也可采用其它构型 图2 加强型气管切开插管的结构示例 1.4 气管切开插管基本尺寸及型号规格见图3、表1。 1—中心线; 2—固定翼; 3—基面; 4-机器端; 5-病人端。 注:θ角是插管机器端轴线和病人端轴线形成的钝角。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规范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规范 (使用呼吸机患者) 一、操作目的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吸氧流量及痰液情况。 2、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等。 3、对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三、物品准备 1、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 2、治疗盘内:无菌治疗碗 2 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预吸及吸痰后冲洗导管)、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清洁纱布数块、弯盘、听诊器、必要时备一次性无菌治疗巾及无菌手套; 3、必要时备插电板; 4、其他:医嘱单、治疗卡、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听诊双肺呼呼音。 3、洗手。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有效期,拧紧瓶塞。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将吸引器

放于床边适当处。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300-400mmHg 或0.04-0. 053MPa;小儿 150-200mmHg 或 0.02-0.04MPa)。 4、洗手,戴口罩。 5、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 6、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 I00%,给予患者纯氧 2 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7、使无菌治疗碗处于备用状态。 8、检查并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检查并戴好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并与负压管相连。试吸无菌生理盐水少许,预冲吸痰管。 9、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区内。用无菌手(戴无菌手套的)迅速并轻柔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水平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 3 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10、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 11、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 100%纯氧 2 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12、吸痰管取出后,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冲洗吸痰管

气管切开规范

气管切开术工作规范 1、目的 明确气管切开术工作规范,确保各级医师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气管切开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行气管切开术各级医师。 3、工作规范 3.1 熟悉病情,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3.1.1适应征: (1)喉阻塞因喉部炎症、肿瘤、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较严重的喉阻塞时。 (2)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脑外伤、肝昏迷、尿中毒等昏迷病人,因咳嗽反射减 退或消失,致使分泌物积聚堵塞下呼吸道时,术后可经气管套管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呼吸功能。 (3)某些头颈部手术的需要: 为了便于麻醉,防止血液吸入下呼吸道和保持术后 呼吸道通畅,利于手术进行,某些咽喉部及口腔颌面部手术,可先期施行气管切开术。有些破伤风病人,因可能突发喉痉挛,故须考虑作预防性气管切开。 (4)取出气管异物: 在缺乏支气管镜等技术设备时,可经气管切开处取出异物。 如不能取出异物也有防止异物堵塞呼吸道,利于病人转送的作用。 3.1.2 禁忌症: (1)严重的凝血机制障碍; (2)病情严重、伴有呼吸循环功能衰竭,且病情不稳定者,经口气管插管。 3.2 术前准备 3.2.1手术报告签字: (1)向主治医师以上上级医师汇报病情,并同意手术; (2)向患者家属及单位负责人交代病情,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并签字同意手术; (3)患者为师以上首长或外宾者,应向临床部和医院机关汇报,并签字同意手术。 3.3 手术人员要求:除特殊情况外,应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刀或指导下手术。

3.4 手术前准备 3.4.1 对于病情严重,以及师以上首长或外宾者,应首先请麻醉科行气管插管,病情稳定后,根据病情需要,再行气管切开。 3.4.2手术器械及药品的准备由于病人术后必须依靠气管套管进行呼吸,因此套管必须坚固耐用,而且不能生锈。根据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大小、术后是否需要人工机械呼吸等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准备好气管切开包、光源、药品、氧气、吸引器、麻醉插管或支气管镜,以及抢救药物。 3.5麻醉一般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对于十分危急的病人,为了争取时间,可以在无麻醉下进行手术。 3.6手术方法 3.6.1体位一般都选用仰卧位,头部由一助手扶住,使头颈部保持在正中位,肩下用一小枕垫高,头后仰。 3.6.2切口有直切口和横切口两种,直切口--颈前正中切口。作横切口,则可于环状软骨下缘一横指处切开。 3.6.3 分离舌骨下诸肌用血管钳或直剪刀沿中线作钝性分离,将舌骨下诸肌自白线处向 两侧分开, 3.6.4 分离甲状腺峡部。 3.6.5确认气管分离甲状腺后,可透过气管前筋膜隐约看到气管环,用手指可摸到软骨的环状结构,小儿的气管较软,气管与颈总动脉有时难以区别,可用空针穿刺,如有空气抽出即可确认为气管。 3.6.6切开气管一般要求在第2~4气管环之间,若于甲状腺峡部以上部位切开气管,易损伤环状软骨,导致喉狭窄,造成以后拔管困难。气管切开前,取1%丁卡因2cm,行气管粘膜表面麻醉。切开气管时宜用尖头刀自下向上挑开,垂直切口或气管造孔,注意刀尖不直插入过深,以免刺穿气管后壁,并发气管食管瘘。 3.6.7插入气管套管用弯血管钳或气管扩张器撑开气管切口,将事先准备好带管芯的套管用拇指顶住管芯后端顺势向切口内插入,并迅速取出管芯,此时若有分泌物自管口咳出,证实套管确已插入气管,如无分泌物咳出,可用少许纱布纤维置于管口,看其是否能随呼吸飘动,如确认套管不在气管内,应立即拨出套管,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流程指引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指引 一、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的粘稠度和量。 2.气管切开插管深度,气囊充气情况。 3.气管切开伤口处有无渗血、红肿、皮下气肿、肉芽增生。 二、体位 1.患者体位不宜过多变动,一般取平卧位。体位:术后当日取平卧位,不可多变换体位;24小时后抬高床头15-30。,翻身应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如无颅内压增高,头位可稍低,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3.定时翻身、叩背,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四.气管切开患者病房环境要求 1.定时开窗通风,使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60%~70%。 2.陪护制度:要求陪护的亲友在病房内尽量戴口罩,人数尽可能少,说话的声 音尽可能地控制在最低音量。 五、气道湿化 1.湿化液选择:%氯化钠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氯化钠在气道内水分蒸发 后渗透压更符合生理需求,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不易引起痰痂、痰栓,吸痰效果好。 2. %的生理盐水配制方法:使用%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等量的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即 可。 3.气道湿化方法:微量泵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延长管并将延长管插入气管套管内, 超过气管套管1 cm-2 cm, 于气管套管口用胶布固定【1】。注射器、延长管24小时更换一次。 4.痰液黏稠度判断【2】: Ⅰ度( 稀痰) : 状如米汤或泡沫样, 吸痰后玻璃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提示湿化过度; Ⅱ度( 中度黏痰) : 痰液如稀米糊, 吸痰后玻璃管内少量滞留, 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满意; Ⅲ( 重度黏痰) :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坨, 常呈黄色, 吸痰后玻璃管内大量滞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配合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配合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维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 二、评估要点 评估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道、氧合情况,是否需机械通气。 三、物品准备 操作用物:气管切开包和气管插管盘;无菌手套、照明设备、负压吸引装置;合适的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导管、消毒润滑剂;麻醉药、注射器、胶布、纱布及导管固定用品。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酌情吸痰。 2、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患者床边。 3、再次核对,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清除口腔内假牙、血块及分泌物,肩与颈下垫枕,保持头向后仰,头部正中。 4、备吸痰盘,半铺半盖打开。 5、打开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吸痰管备用,备好站灯,调整灯光合适位置。 6、协助医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气管插管病人插管完毕初步固定导管,连接简易呼吸气囊,挤压呼吸气囊,听诊双肺呼吸音,证实气管插管成功,妥善固定好插管,松紧以一指为宜,根据病情接氧气吸入或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2)气管切开病人,切开成功后,配合吸痰,有气管插管者及时拔除气管插管,配合医生固定气管切开管,松紧以一指为宜,根据病情接氧气吸入或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7、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适当约束双手。 9、做好终末处理,记录。 五、注意事项 1、病人仰卧,肩和颈抬高,头后仰。 2、正确固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 3、每日做好导管护理及口腔护理。 4、监测通气及血气分析、电解质情况。 5、注意观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发症。 6、协助进行湿化,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 7、注意牙齿有无松动。

气管切开插管治疗咽喉癌晚期的护理分析

气管切开插管治疗咽喉癌晚期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26T10:58:55.8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作者:张萌冷晓莉冷国贺[导读] 探讨气管切开插管治疗咽喉癌晚期的护理体会。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 236300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插管治疗咽喉癌晚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气管切开插管治疗咽喉癌晚期患者31例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经积极保守治疗和护理,29例痊愈,采取了共三个多月化疗疗程。颈部肿物明显缩小,经五个月治疗明显好转,出院。2例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气管切开插管治疗咽喉癌晚期应积极加强护理观察,通过详细、周密的护理措施和方案,可以有效的促进疾病恢复。【关键词】咽喉癌;气管切开;插管;护理咽喉癌是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的总称,多从鼻腔、口腔或咽部的顶部或侧壁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咽喉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放疗、激素治疗等。咽喉癌晚期对于放疗的敏感性较高,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此过程中将气管切开实施插管是防止呼吸道梗阻所采取的紧急手术。有文献报道,咽喉癌晚期行放疗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还和患者接受的护理措施有关[1]。因此,本文将研究咽喉癌晚期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咽喉癌晚期患者31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1±2.3)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0±0.7)年。全部患者均为鳞状上皮细胞癌,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和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均接受保守化疗治疗和气管切开插管治疗。 1.2护理方法1. 2.1放疗护理 放射治疗会损伤正常人体细胞,造成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嗜睡等,少数患者有血常规变化。对于可能出现胃肠道放射反应的患者,在放疗前要禁食,或服用甲氧氯普胺20mg加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预防呕吐反应。放疗后卧床休息,摄入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忌食辛辣、油炸、腌制食物,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大部分患者留置鼻饲管,保证营养摄入,若去除鼻饲管后需要进行静脉营养滴入[2]。 1.2.2静脉输液护理_ 本组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应注意预防导管感染的发生。导管口每日或隔日用安尔碘消毒后用透明贴固定,透明贴有利于观察管口有无感染症状,如发现伤口潮湿及时更换敷贴。出汗较多的患者使用纳米敷贴。营养液现配现用,严格控制其输入速度,输注时注意适时、按量,均匀完成每日输液量。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电解质。输注过程中观察有无氨基酸、脂肪乳剂反应的发生,如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等。 1.2.3_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负担重,表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紧张、疑虑、烦躁、抑郁等。护理的关键是要了解、关心、体贴患者,耐心与患者交流并详细解答有关疾病知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同时,给家属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心理护理,鼓励家属与患者相互鼓励,共同分担疾患所造成的精神、心理及生活的压力。 1.2.4_并发症的预防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合并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静脉插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测记录患者的意识、周围循环状况、尿量以及生命体征、24h出入量,正确估计切口敷料的渗液量,定期复查电解质、血细胞分析、各项生化指标等。注意有无休克、低蛋白血症、电解质失衡等。由于胃管留置,患者不敢咳嗽、排痰,加上术后体质虚弱,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及时使用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帮助咳痰,指导和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及做深呼吸。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活动少,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患者做全范围的关节运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 1.2.5切口护理 保持切口清洁,避免发生感染,影响预后。在切口处放置无菌纱布,严格无菌操作,更换2次/d,密切观察纱布情况,发现纱布污染后及时进行更换。如果发现切口处皮肤出现异常红肿则在套管下面湿敷雷佛奴尔纱布,约21d后皮肤红肿即可消退。气管切开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免疫能力较低,很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因此一定要严格紫外线消毒,保持空气清洁。每天测量体温3次/d,如果有发热情况则进行消炎和降温治疗。2结果 本组病例经积极保守治疗,29例痊愈,采取了共3个月化疗疗程,颈部肿物明显缩小,经五个月治疗明显好转,出院。2例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3结论 近年来,咽喉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升高,是一种恶性的原发性肿瘤,它是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的总称,多从鼻腔、口腔或咽部的顶部或侧壁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可直接扩散或通过血液、淋巴液转移到其他器官组织。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烟酒等消费品大量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尼古丁、酒精等致癌物在人们生活中占据更大比重。另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大气污染等因素都增加了咽喉癌发病机率。咽喉癌晚期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保守化疗,在化疗时为了保证患者呼吸畅通,解除呼吸道梗阻会切开气管进行插管,在此过程中要做好护理干预,避免发生并发症等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不适。本次研究中,通过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静脉输液护理、29例痊愈,采取了共3个多月化疗疗程。颈部肿物明显缩小,经五个月治疗明显好转,出院。2例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与梁晓芬[4]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气管切开插管治疗咽喉癌晚期应积极加强护理观察,通过详细、周密的护理措施和方案,可以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参考文献:

气管插管与拔管指征

气管插管与拔管指征 2017-07-15 19:00 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Tracheal tube)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气管插管指征 ①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或呼吸微弱、意识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②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的需要、严重酸中毒、严重呼吸肌疲劳 ③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 ④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⑤急性呼吸衰竭; ⑥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 二、并发症 极少数患者在此过程中或其后可能出现如下并发症: 1、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心跳、呼吸骤停; 2、口腔舌咽部损伤出血及血肿形成; 3、咽喉部、会厌感染; 4、牙齿脱落、环杓关节脱位、气管软骨脱位; 5、喉头水肿、声带水肿、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 6、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可能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 7、正压通气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低血压、气胸等;

8、因患者肺功能差难以脱离呼吸机或不能脱离呼吸机; 9、其他意外。 三、替代方案 气管切开:美国胸科医师协会1989年推荐,气管插管大于21 天患者应行气管切开(有研究建议7天内行气切),替代气管插管,通畅呼吸道并行机械通气治疗,舒适性较好,病人可长期耐受气管切开。但需要手术、创伤性较大,造成组织损伤、出血等的可能性较大,而且操作费时,不利于紧急抢救。一般用于病情稳定后,需长期通畅呼吸道、机械通气的病人。 四、气管插管拔管指征 ①神志清楚 ②血流动力学稳定 ③PS≤8 ④PEEP≤5 ⑤肌力正常 ⑥咳嗽反射恢复,咳痰有力 ⑦动脉血气正常或相对正常 ⑧气囊漏气试验阴性(喉头是否水肿) ⑨氧合指数PO2/Fi02>150(反映患者真实的氧合状况) ⑩呼吸浅快指数(RVR)≤105(f/VT )(反映患者真实的呼吸状况)。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麻醉科规培精编WORD版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麻醉科规培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气管切开插管 实用标准

1.1.1.1.1.2 实用标准 YZB/豫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YZB/豫0188-2008 气管切开插管 2008-12-28 发布 2009-01-18 实施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YY0338.1-2002《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YY0338.2-2002《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进行编写,在普通气管切开插管的基础上增加加强型气管切开插管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振峰、王宁、刘艳红、王晓杰。 本标准复核单位: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8年12月28日。

气管切开插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管切开插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进行麻醉,人工通气或其他辅助呼吸用的气管切开插管(简称插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6886.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GB/T16886.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GB/T14233.1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试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14233.2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YY 1040 麻醉呼吸设备圆锥接头:锥体与锥套 YY/T 0313 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YY0338.1 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 YY0338.2 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 YY0337.1 气管插管第1部分:常用型插管及接头 ISO11607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3 术语和定义 直接采用YY0338.1《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和YY0338.2《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4 要求 4.1 型号规格 插管按结构不同,分为普通型(见图1)和加强型(见图2),规格按内径表示(见表1)。 4.2 物理性能 4.2.1 内径 4.2.1.1插管(外插管)应以管的公称内径(ID)进行标记,以毫米(mm)表示。以测得的最小直径为准,应符合表1,不包括4.2.10.1所允许的侵占部分。 4.2.1.2对带有永久性连接于内插管的圆锥接头的插管,规格应以插管的公称内径(ID)进行标记,以毫米(mm)表示,并符合表1。 4.2.2 外径 4.2.2.1插管的a部分和c部分的外径(OD)(见图1),不包括套管部分(如果有),应以毫米(mm)表示,精确到0.1mm。 注:标称外径是指用于插入气管壁和气管腔内那部分插管的外径,标称外径见表1。 4.2.2.2 a部分的实际外径,不包括套囊部分(如果有),应在标称外径±0.2mm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