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排队问题知识要点及练习

小学排队问题知识要点及练习
小学排队问题知识要点及练习

小学二年级排队问题知识学习: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排队问题的基本要素。

2、学会画示意图,运用画图法解决应用问题。

3、培养孩子们数形结合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排队问题练习题

1、小玲画了一排小花,其中一朵黄花从左数在第6个,从右数在第5个,这一行花有几朵?

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去游

泳,鸭妈妈的左边有9只小鸭,

右边有5只小鸭,

2、他们一共有几只鸭子?

一群小动物们排成一

圈做游戏,其中狮子前面有

7只,狮子后面还有7只,

3、这群小动物一共有几只?

一年级(2)班举行早操比

赛,小英从左数在第6个,

从右数在第5个,

4、这一行有几个人?

我的前面有五颗星,

我的后面有7颗星,

5、我们一共有几颗星?

14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唱歌,从左

往右数,小红是第8个,从右往

左数,

6、小红是第几个?

小朋友排队去看电影,从前面

数小明是第4个,从后面数小

明排第5,

7、这一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有20个小朋友去参观菊花

展,从前边数小华排在第11

的,

8、从后边数他排在第几的?

林林前面有2个人,

后面有7个人,

9、这一排一共有几人?

从前边数小丽是第5个,

从后边数起,小丽是第4

个,

10、一共有几个?

排队问题

一、求中间(之间)问题

画图

列式:(只)

答:小狗和小熊的之间有()只动物

2、小朋友排队,小明排在第6,小华排在第16,小明和小华之间有几人?

画图

列式:(人)

答:小明和小华之间有()人。

3、小朋友排队,小明排在第8,小华排在第18,小明和小华的之间有几个人?

画图

列式:(个)。

4、小朋友排成一队回家。林林排在第3个,星星排在第10个,林林和星星之间有几个小朋友?

画图

列式:(个)。

答:林林和星星的之间有()个人。

二、求全队人数

?1、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9个人,后面5个人,问这队共有几个人?

画图

?列式:

?2、第一小队排队,小华前面有6个人,小华后面有8个,

?第一小队共有几个人?

?画图

?列式:

3、小朋友做操,从前往后数我是第11个,从后往前数我是第7个,一共有多少人做操?

画图

列式:

4、同学们排队去儿童乐园,从前面数我是第9个,从后面数我也是第9个,一共有多少名

同学?

画图

列式:

三、放假问题

1、从星期二放假到星期五,请问放了几天假?

画图

列式:

2、元旦放假,从星期一放到星期三,请问放了几天假?

画图

列式:

四、看书问题

1、小熊看书故事书,今天从第5页开始看到第10页,请问小熊今天看了几页?

画图

列式: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他今天从第4页看到第9页,明天该看第10了。小明今天看了多少页?

画图

列式:(页)

答:小明今天看了()页。

3、小红看一本童话书,他今天从第3页看到第10页,明天该看第11了。小红今天看了多

少页?

一年级数学排队练习

姓名()学号()

解排队问题,要仔细分析,做到既不能重复算,也不能漏算。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分析,理清数量关系。

2、小朋友做操,从前往后数我是第11个,从后往前数我是第7个,一共有多少人做操?

3、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个,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同学们排队去儿童乐园,从前面数我是第13个,从后面数我是第11个,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5、小朋友排队照像,小力坐在第一排,从左往右数,他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他是第8个。第一排一共坐了多少个小朋友?

6、小朋友排成方队做操,小勇站在正中间,不管从前面数还是从后面数,也不管是从左面数还是从右面数,小勇都站在第4个,这个方队有多少个小朋友?

7、运动会开幕式上,同学们组成鲜花方队,无论是从前面数还是后面数,从左边数还是从右边数,小敏都排在第5个,这个鲜花方队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8、李老师把同学们的画排成一行,无论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方方的画都排第8张。李老师一共展出了多少张画?

9、24个小朋友排队看电影,从前面数小亮排在第12个,小英排在小亮后面第5个。那么从后面数,小英排在第几个?

10、二(1)班同学排成6列做操,每列人数同样多。李东站在第一列,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4个,二(1)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11、同学们排队做操,冬冬的前面有9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排同学共有多少人?

12、小朋友排队去看电影,从前面数玲玲是第5个,从后面数,玲玲是第6个,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13、小朋友排队做操,小红的左边有8个人,右边有8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14、二(1)班同学做操,全班排4行,每行人数相等,小红所站在的一行中从前面数过去是第6个,从后面数过去是第5个,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15、30个小朋友排队去参观,平均分成2队.小华排在第一队,她的前面有3人,她的后面有()人。

16、18个小朋友排成一排做游戏,从前面数明明排第七,从后面数她排第几?

17、18个同学排成同样多的两队去参观,王丽排在第一队的第3个,王丽后面有几个同学?

18、42盏灯串成一串,从左边数起第15盏是荷花灯,从右边数起第几盏灯是荷花灯?

19、我们小组共有12人,我的左边有7人,我的右边有几人?

红是第几个?

21、同学们共有48人课间做操,从前面数小南是第10个,他后面有几人?

22、我们舞蹈小组共有15人,从前往后数我是第9个,从后往前数我是第几个?

23、12个小朋友排队,从左往右数小东排在第4个,小丽排在小东右边第3个,那么从右往左数,小丽排在第几个?

24、14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前面数起李明排在第3个,张平排在李明后面第4个,那么从后面数起张平排在第几个?

25、3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上电影院去,顺着数第22个是张明。请你算一算,倒着数张明是第几个?

26、同学们排队做操,第一排有25个小朋友,从前面数,小青排在第8个,从后面数,小兰排在第7个。小青和小兰中间有几个小朋友?

27、24个小朋友排队,从左边数起小华是第11个,从右边数起小飞是第6个,小华和小飞之间隔着几个小朋友?

28、两位教师带着30个学生去看电影,他们正好坐在同一排,从左边起第10

个是王老师,从右边起第15个是陈老师。王老师和陈教师中间坐着几个同学?

29、少先队去春游,从排头数起,小芳是第九个,从排尾数起,小军是第九个,他们中间还有九个人。这队少先队员共有多少人?

30、学校开运动会,一共有19名运动员,他们的号码分别是1号、2号、3号、4号、……18号、19号,这19名运动员进行排队,19号排第1个,18号排第2个,17号排第3个,……照这样的排法。(1)排第8个的是几号?(2)排第11个的是几号?(3)5号排第几个?(4)14号排第几个?

(1)

(2)

(3)

(4)

31、妈妈把刚洗好的10条毛巾用夹子夹在绳子上晾干,每条毛巾的两边必须用夹子夹住,同一个夹子要夹住相邻两条毛巾的两边。这样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32、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5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33、排好队,来报数,正着报数我报七,倒着报数我报九,一共多少小朋友?

34、说稀奇、道稀奇,鸭子队里有只鸡。正着数它第六,倒着数它第七。请你帮助算一算,小鸭一共有几只?

35、一次庆祝活动,同学们排成一排,从左数,小玲是第26位,从右数,她是第27位,这一排同学共有多少人?

36、64个同学站成四列的方阵队伍做早操,从前数,小青是第7,小青那一列的后面还有几个同学?

37、书架的第二层共有30本不同的书,从左数第5本是一本卡通图书,第18本是一本科技书,这两本书中间还有多少本书?

38、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小明所在的班级有5名同学语文得100分,12名同学数学得100分,小明语文数学都是100分,班主任说:语文、数学都是100分的请举手。请你猜一猜,有多少人举手了?为什么?

39、体育课上,30个同学排成一横队,依次报数后老师说:“1--10号向前走一步,20--30号向后退一步。”请问还有( )个同学原地不动?

40、小动物排队,小狗排在第2,小熊排在第8,小狗和小熊的之间有几只动物?

41. 苹果的左边有3个桃,右边有5个桃,算一算,苹果和桃一共有几个?

42.几个小朋友排成一排,兰兰前面有2人,兰兰后面有7人。请你用☆表示兰兰,用△表示其他小朋友,画图表示这一排的排队情况。这一排共有几个小朋友?

43.游客排成一队通过公园的检票口,其中,小华前面有9人,小华后面有6人,这队游客一共有多少人?

44.小玲画了一排小花,其中一朵黄花从左数在第6个,从右数在第5个,这一行花有几朵?

45.鸭妈妈带着15只小鸭去游泳,鸭妈妈的左边有9只小鸭,鸭妈妈的右边有几只小鸭?

46.12名同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玲玲排第6,从后往前数,她排在第几?

47.18盆花排成一排,已知一串红前面有9盆,那么它的后面还有几盆?

48.15名同学排成一队,从后往前数园园是第4个,从前往后数方方是第5个,园园和方方之间有多少人?

49.小朋友排成一队回家。林林排在第3个,星星排在第10个,林林和星星之间有几个小朋友?

50.某公司搞防盗门展销,不同品牌的防盗门排成一排。正着数,盼盼牌排在第4;倒着数,盼盼牌排在第8,这一排防盗门一共有多少种?

51.12个小朋友排成一排照相,从左边数起,田田是第8个;从右边数起,晶晶也是第8个。田田和晶晶之间有几个小朋友?

52.一群小朋友排成一圈做游戏,其中晶晶前面有7人,晶晶后面还有7人,这群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小学语文知识要点归纳

小学语文知识要点归纳 小学语文知识要点归纳 语文知识要点归纳---拼音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知识平台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2)韵母:ê ①单韵母(6个):aoeiuü ②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特殊韵母) ③鼻韵母(9个):aneninunünangengingong (3)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yunyuan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 (1)大写: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2)小写: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 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òuzàolángbèiqūgǎnhóngqí 构造狼狈驱赶红旗 (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àoliangqiǎomiàoxiǎojiàngbiānjiāng 漂亮巧妙小将边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 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如:bāo(包)báo(雹)bǎo (饱)bào(抱)。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ˇ),下声(A),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5、读记标调口诀。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可记口诀: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不 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如:休会(xiūhuì)。 6、认识隔音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在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其它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 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隔音符号(’) 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如:piǎo(漂)pí’ǎo(皮袄)2017年小升初语文知识要点归纳一2017年小升初语文知识要点归 纳一。 7、注意ü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完整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分类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类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四、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 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六、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初一语文知识点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a.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b.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二1: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4: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6: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点

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点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 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规则: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语文知识点梳理

语文知识点梳理 现代文部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铺垫、类比、以小见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物、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 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材料的安排:线索、主次、详略 七、行文的结构:承上启下、铺垫、伏笔、照应、起承转合。 八、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九、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 十、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十一、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二、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三、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四、记叙文的语言:语言准确、形象生动、感情色彩鲜明、充满气势。 十五、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六、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然……气氛 2.衬托人物的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 二十、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语言特点 不同,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 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主—次、因—果、从一般到 特殊、从概括到具体、整体—部分、现象—本质、特点—用途,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 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顺序) 二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 二十三、说明文的语言:一般的说明文准确性、周密性说明了事物的性质、形态、功能等。 科学小品:语言通俗易懂、活泼形象、生动有趣。 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介绍“旅人桥”时说:“它大约建成于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作者在这句话里连续用了四个修饰语。“大约”和“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表示有依据。又限制了能了解到的一定的范围;“最早的”表示能了解到的时间和程度。 例2.介绍赵州桥时,其大拱的长度为38.4米,是“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在当时”限制了时间,使“最长”得以成立。“可算”一词表示估计,作者在说明赵州桥大拱的长度时,虽依据了不少资料,但又顾虑掌握不全,故说得留有余地。 二十四、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证明)、论证(怎样证明) 二十五、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六、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法、“归谬法”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一)、拼音:字母(大写、小写)、声母(平舌音、翘舌音)、韵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特殊韵母er)、介音、整体认读音节、拼读方法(二拼法、三拼法)、隔音符号、声调与标调、轻读、变读、儿化音 (二)、汉字: (1)【识字】 字音(读音、同音字、多音字)、 字形(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独体字、合体字、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近字)、字义(字的意思、多义字)、查字典方法(音序、部首、数笔画)}; (2)【写字】(笔画、笔顺、写字姿势、书写规范) (三)、词语: 1、词语的分类: 按构词形式——单纯词、合成词; 按意义关系——近义词、反义词; 按感情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按应用性质——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按拓展作用——成语、谚语、歇后语; 按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的)、状语(地)、补语(得); 按结构方式——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 按叠串形式——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2、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3、词语的运用: 组词、造句; 词语搭配(实词、虚词之间的搭配;主语与定语、谓语与状语、宾语与补语之间的搭配); 选词填空(填近义词、反义词,根据词语的意义、用法、感情色彩等区别); 词语的仿写(按叠串形式、); 4、词语的积累(学会的词语数量); (四)、句子 1、句子的类型 按语气色彩——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知识要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知 识要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听写: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力量 热闹古老铜钟粗壮洁白摇晃盛开玩耍使劲凤尾竹绒毛假装居然 这些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峰顶似乎忽然咱们奋力决心 终于辫子勇气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 比较组词: 评(评价)粗(粗壮)招(招呼)湖(湖水)要(要求)仰(仰头) 坪(坪坝)组(组织)召(号召)蝴(蝴蝶)耍(玩耍)迎(欢迎) 钓(钓鱼)袋(口袋)些(这些)带(皮带)包(书包)辫(辫子) 钩(钩子)装(假装)此(此处)戴(穿戴)苞(花苞)瓣(花瓣) 峰(山峰)锋(锋利)拢(合拢)陡(笔陡)连(连长)似(似乎) 蜂(蜜蜂)逢(相逢)龙(龙宫)徒(徒弟)链(铁链)以(以后) 同义词: 飘扬---飘荡绚丽---壮丽假装——伪装观察——察看勤劳——勤快 汲取——吸取鼓舞——鼓励纪念——怀念居然——竟然清香——幽香 甜蜜——甜美奋力——努力似乎——好像、仿佛 反义词: 鲜艳---素净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细黎明——傍晚 仔细——马虎可爱——可恨合拢——张开居然——果然勤劳——懒惰 散发——收集清香——恶臭满载而归——空手而回 多音字: 放假(jià)假(jià)日假(jiǎ)装真真假假(jiǎ) 朝(cháo)代朝(cháo)向朝(zhāo)阳朝(zhāo)霞 互相(xiānɡ)相(xiānɡ)互照相(xiànɡ)一张相(xiànɡ)片 似(sì)乎似(shì)的 晃(huǎnɡ)眼明晃晃(huǎnɡ)晃(huànɡ)动摇晃(huànɡ) 问好(hǎo)好(hǎo)事好(hào)奇好(hào)客 填上适当的词语: (古老)的铜钟(淡淡)的清香(火热)的劳动一(间)教室一(缕)炊烟 (粗壮)的枝干(快乐)的歌声(长长)的钩刀一(所)小学(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洁白)的粉墙(勤劳)的孩子(明朗)的天气一(片)草地 (敬爱)的老师(甜蜜)的微笑(七彩)的童年一(张)相片 重点词语解释: 绚丽多彩:色彩丰富,灿烂美丽。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很认真。 引人注目:吸引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满载而归: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居然:表示出乎人的意料,竟然。 造句: 满载而归:每次与妈妈去商店,我们都会满载而归。 一本正经:五岁的弟弟总爱摆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 引人注目:在我家的阳台上,那盆金黄的菊花最引人注目。 居然:小明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今天升国旗,他居然迟到了。

小学语文必背知识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瓜熟地落水到渠成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新编三字经】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人心齐,泰山移。 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语文园地二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语文园地三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语文园地五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语文园地六【一个石头小姑娘】 我想,你一定也知道疼痛,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定有人听到过你的哭声。你虽然是一个石头小姑娘,但你也有一个美丽的生命。你那样天真,有一双白白的、胖胖的小脚丫,为什么小脚丫被人砸坏了?我老是想不通。你虽然是一个石头小姑娘,但你也是我们城市的公民。每当我看到你伤残的脚,我就失去了笑容。在你面前,我再也跳不起来,我的小脚丫也感到了疼痛。你虽然是一个石头小姑娘,但你的心早已和我们相通。 语文园地七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园地八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对比。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语文知识点

一、生字词?1、绿叶得梦?huì lǒnɡtǔ ɡǎnɡjiè zhi yuè zhānɡchénlièjìyìqǐmén ɡsōu jíkuànɡyěyánɡyì?汇拢土岗戒指乐章陈列记忆启蒙搜集旷野洋溢?2、芦叶船 hénɡshùzhīzhūzhǎi xiǎo lǎbɑyuǎn hánɡwéiɡǎn 横竖蜘蛛窄小喇叭远航桅杆?3、一只贝?tú ànrónɡyào xīhɑn ɡuānɡzé 图案荣耀稀罕光泽?4、快乐得暑假?chōnɡjǐnɡshuàizhēn 憧憬率真 6、观潮?jù shuōhénɡwòfèiténɡzhèn dònɡhǒu jiào zhǎnɡcháo yóu rúlǒn ɡzhào 据说横卧沸腾震动吼叫涨潮犹如笼罩 7、火烧云?xiá ɡuānɡzǐsèpútɑo qié zi ɡuì xiàhuǎnɡhū 霞光紫色葡萄茄子跪下恍惚 8、四季童话 jūn yún xǐ zǎo?均匀洗澡?9、满山得灯笼火把 yè mù xìnɡkuīshòuruòqià qiǎo mánɡmùsì zhīkě wànɡ 夜幕幸亏瘦弱恰巧盲目四肢渴望?10、树叶都就是绿色得吗??jiǎn dān bì yè zhìliáo shíjiànnuò yán cái liào jié lùnshǐ zhōnɡqíjìxiǎn zhù?简单毕业治疗实践诺言材料结论始终奇迹显著 11、成长?shènɡdàn xǐnɡwù 圣诞醒悟 12、球王贝利 lājīqídǎo bié shù ?垃圾祈祷别墅? 13、麻雀?rónɡmáo yǎn hùsīyǎbódòu pánɡdàwēi xiǎn cháo lǐzhěnɡjiùyáo hàn?绒毛掩护嘶哑搏斗庞大危险巢里拯救摇撼 nèn huánɡjuéwànɡānrán 嫩黄绝望安然?14、让它们自由生息?ɡānɡjīnzhènɡfǔtǒnɡyīshǒuhùwū rǎnzūn yán xiānɡqiànpiān pì?钢筋政府统一守护污染尊严镶嵌偏僻 ɡuìjiànfùyàn zhuóshíshōuɡēxié niàn 贵贱赴宴啄食收割邪念 15、蒲公英得梦?mènɡxiǎnɡfánnǎo yǐnliào zāo yùtǐ cāo fèi qìkésou hū xiào 梦想烦恼饮料遭遇体操废气咳嗽呼啸?shuǐ yuán tàn xī 水源叹息?16、台湾蝴蝶甲天下 fán zhíduìchènnìɡuānɡɡuānɡhuīqīnɡyōuxīnɡsōnɡpúɡōnɡyīnɡ 繁殖对称逆光光辉清幽惺忪蒲公英?zhà yíkàn liánhé ɡuómiàn bāo xièzuómo 乍一瞧联合国面包屑琢磨?二、多音字?mó(消磨)zháo (睡着)lōu(搂树叶) cháo(朝代)shě (舍不得)zhāo (棋高一着) mò(碾磨)zhe (笑着) lǒu(搂住) zhāo(朝霞)shè(宿舍) háo(号叫)pēn (喷火) dá(回答)kǎ(卡片) chōnɡ(冲动)?hào(学号)pèn(喷香) dā(答应) qiǎ(发卡)chònɡ(冲着)

语文知识要点

语文知识要点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 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 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 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 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 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 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三、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小学语文文体知识要点

小学语文文体知识要点 文体知识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 一、记叙文 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①简单记叙文、②复杂记叙文 (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二、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的分类 (1)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文、②事理说明文、③科学小品文 (2)从语言表达方式分:①平实说明文、②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三、应用文 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

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的种类 (1)书信类: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 (2)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 (3)公文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计划、总结、会议记录 (4)宣传类: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 (5)告示类:启示、海报 (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 (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 (8)传志类: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 四、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1、议论文的分类 (1)按内容目的分:①一般性政论文、②评论、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④读后感 (2)按论证方式分:①立论文、②驳论文

总复习高三语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重要语文术语梳理------现代文阅读 一、表达方式:记叙(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 ?(2)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文章内容,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 ?(3)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第一人称:我、我们。“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虚拟的人物。作用是: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有一种亲切感;真实可信;个性色彩鲜明。第二人称:你、你们。可以代称“读者”,有时代称“人物”。作用: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有亲切感。 第三人称:他、他们。作用:客观;可以自由地、毫无限制地叙述事件、描绘人物、表达思想。 从描写的对象上分: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 (1)从空间的角度:;实虚、动静、高低、俯仰、远近、点面、明暗、自然与人文; (2)从时间的角度:古今、日夜; (3)从主观的角度: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嗅觉 (4)从客观的角度:声音、色彩、形状、气味 ;虚实(相衬);多角度写景;白描;工笔细描;绘声绘色绘形;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 【写景方法:1.多角度写景。2.正侧结合、侧面烘托。3.对比、衬托。4.虚实相间、想象。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静为动。6.白描。7.修辞手法(比喻、比拟等)8.动词的运用。9.写景色彩的变化、空间的转换】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性格及内心精神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时代背景)④推动情节发展。为情节发展作铺垫伏笔。引出下文什么的

内容⑤揭示主旨……(根据景物描写不同的位置) 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 主要有:1.交代什么环境或背景;2.渲染什么气氛;3.为后文定什么样的基调(指文首);4.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或是推动什么情节的发展(指文首或文中);5.烘托人物什么性格或形象;6.表现作者的什么情感;7.揭示/深化什么主题(指结尾)。 写人物生活的环境,必须进一步点明其生活状态,再点明其精神状态。 、动作、心理(梦境、内心独白)、语言(对话)、细节等。 地点许多人物进行活动的总面貌的描绘。好的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有全场的鸟瞰图,又有个别人物及个别角落的特写镜头。 (重“内容” 毕肖,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重“手法”)。好处: 喻、少修饰、以叙代描)。好处:质朴简洁、传神感人。 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典故抒情等) ,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议论要求文字简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揭示事件的意义,点明升华主旨。 记叙与议论的关系: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升华。 资料、列图表。掌握主要说明方法的基本作用。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具体有力;有说服力))、引用论证(有力地; 有说服力)、对比论证(强调突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深入浅出、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一)、拼音:字母(大写、小写)、声母(平舌音、翘舌音)、韵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特殊韵母er)、介音、整体认读音节、拼读方法(二拼法、三拼法)、隔音符号、声调与标调、轻读、变读、儿化音 (二)、汉字: (1)【识字】 字音(读音、同音字、多音字)、 字形(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独体字、合体字、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近字)、 字义(字的意思、多义字)、查字典方法(音序、部首、数笔画)}; (2)【写字】(笔画、笔顺、写字姿势、书写规范) (三)、词语: 1、词语的分类: 按构词形式——单纯词、合成词; 按意义关系——近义词、反义词; 按感情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按应用性质——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按拓展作用——成语、谚语、歇后语; 按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的)、状语(地)、补语(得); 按结构方式——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 按叠串形式——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2、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3、词语的运用: 组词、造句; 词语搭配(实词、虚词之间的搭配;主语与定语、谓语与状语、宾语与补语之间的搭配); 选词填空(填近义词、反义词,根据词语的意义、用法、感情色彩等区别); 词语的仿写(按叠串形式、); 4、词语的积累(学会的词语数量); (四)、句子 1、句子的类型 按语气色彩——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记叙文 1.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 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小学1—6年级语文知识要点归纳(可下载打印)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概要 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三、词语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四、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五、标点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记叙文 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如何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最全面语文必备: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语文必备 小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 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复句: (1 )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2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3 ) 不如 (4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7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 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 扩句的原则: (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 (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 (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 (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 (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 合并句的方法 (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 (3)一个主体既是前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 种排列方式) (1 )事情发展顺序(2)时间先后顺序(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1)“把”字句(主动句)和 换主语。 (2 )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小学语文知识点汇总

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二、句子 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一)应用文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日记、留言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二)大作文。 1、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①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②记叙的顺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五种。顺叙: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 2、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