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俗考试重点

内蒙古民俗考试重点
内蒙古民俗考试重点

内蒙古民俗重点

1、蒙古族传统饮食:白食红食。

2、鄂温克划分三大部分使鹿鄂温克索伦鄂温克通古斯鄂温克。

3、满族喜爱的传统糕点萨其玛。

4、蒙古族奶食品蒙古语名称其格(酸马奶)胡如得(奶豆腐)。

5、乌珠穆沁旗的蒙古袍翻领,其他部都是立领。

6、千灯节时间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麦德尔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7、内蒙古三少民族人口排行由大到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

8、老人多大年龄过寿61 73 80 85 等年寿

9、皇后戴的高冠名叫固固冠

10、葬礼的分类野葬土葬火葬

11、岁时节日民俗分类:(选择题)

(1)、传统性节日民俗:小年除夕春节

(2)、生产性节日民俗:那达慕大会打鬃节珍珠节马奶节

(3)祭祀性节日民俗:成吉思汗祭奠礼哈萨尔祭奠礼苏鲁锭祭奠礼祭祀敖包麦德尔节涅槃节灯节

12、蒙古族传统岁时性节日:小年除夕春节

13、满族传统服饰:旗袍马褂花盆鞋

14、达斡尔族最喜欢的运动曲棍球

15、吉雅及动物保护神

16、蒙古族狩猎的目的:

(1)、以狩猎获取的猎物满足生活需要

(2)、大规模的狩猎习俗具有军事演习和补充军饷的作用

(3)、娱乐作用

(4)、保护牲畜也是狩猎的一种目的。

17、满族的居住习俗:具体口袋房万字炕形象的描述了满族人居住的主要特点,满族人房屋最多为三间或五间,房门开在东侧或次东间,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作“口袋房”屋里东西南北三面均有万字型土坯炕,叫做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立旗杆,窗户纸糊在外。

18、蒙古族饮食习惯:先白后红以饮为主轻便简朴。

19、内蒙古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区域性民俗的多样性民俗的嬗变性民俗的交融性

20、苏鲁锭为游牧民俗的一种旗帜,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曾用两个苏鲁锭,一白一黑,白色象征和平安宁而黑者象征战事征讨。还有花的苏鲁锭,为黑白相间。

21、开犁习俗是什么开犁习俗:当和煦的春风吹来之际,农民都会把耕牛单独放养,并着手修缮耕作用具。在开始耕种之前,择良辰吉日,选一块荒地来开垦,人们称其为开犁习俗。开垦之前在地里埋下

几颗鸡蛋,如果犁能够触破鸡蛋,农民会非常高兴,认为当年的庄稼一定会丰收。

22、天仓日习俗: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内蒙古科尔沁部人认为这一天上天将人们一年所需的物资以及吃穿物品赐予大众。因此,他们早早起床用灰土在院落中画仓库,里面埋些五谷种子。等到太阳升起之后,把埋下的种子拾起掺入种子中,象征着当年五谷丰登,装满仓禀。

23、敖特尔短途的游牧

24、论述蒙古族为什么走四季游牧

四季游牧与走敖特尔是使五畜能够适应自然条件,加强畜牧管理的专门措施。其宗旨包括抓好膘情、抗灾保畜和维护草原生态两个方面。草原牧民实行四季游牧时,把轮换利用的草牧分成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和冬营地,这是年深日久的古老传统,也是畜牧业生产中所创立的独特管理模式。2)四季游牧

春、夏、秋、冬时节,实施四季游牧是蒙古民族遵循畜牧业生产规律的重要举措,并以独特的牧业习俗固定下来,其中包括含者特殊的价值。

①春季游牧:又称春营地。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经过一冬冰雪严寒的瘦弱畜群需抓水膘,以利于繁殖兴旺。在春季游牧中,让畜群更多地见到青青的草尖,在土质柔软的草场上觅吃营养丰富的小白蒿、苔藓、嫩草根等植物,一天必须饮一次。这个时期,尽量让畜群吃饱青草,达到关节强壮,肚子饱满是最紧要的事。

②夏季游牧:亦称夏营地。夏季游牧以畜群抓膘为主旨,侧重选择小白蒿、隐子草、碱草等植物生长的阴山、台地、平川一带的草场,一天饮水一到两次,作到早出牧,晚归圈。午热时,让畜群在山顶,高坡地带躲避酷热高温。从仲夏季节开始,小畜(绵羊和山羊)群要等到青草下露水之后才出牧,并躲开苍耳、杏树等带刺草木,以免畜群伤蹄或羊毛的丢失。

③秋季游牧:也称秋营地。秋季游牧因直接关系到畜群抓好油膘,所以,特别注意选择好草牧场。秋季畜群须在富有养分植物的凉爽操场放牧,一方面使畜群膘肥体壮,另一方面逐渐培养其耐寒能力。在秋季放牧中,尽可能防止远程放牧,否则牲畜不仅要掉膘,并且势必影响牲畜油膘的稳定。

④冬季游牧:也称冬营地。草原牧民特别重视冬季游牧的地域选择,因为它涉及到畜群吃饱御寒、保膘过冬的大事。冬季游牧一定要利用良好的草场,须在温暖避风的山阴地段放牧。晴天在下风头的草地放牧,风雪天在上风头的平川放牧。隆冬季节,准备好温棚圈和柔软处是关键。俗话说:“七分词草三分圈”,这毕竟是牧人在长期的牧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25、蒙古包得结构是什么

(1)、毡制部分:饰顶毡顶毡围毡绣毡

(2)、木制部分:顶窗乌尼哈那门柱

(3)、绳:里围绳外围绳顶窗绳哈那绳顶窗拉绳

26、蒙古族的居住习俗(不够具体、还差意义)不能踩在门槛上男的居右女的居左

27、蒙古族的传统婚礼的几个步骤主要有以下步骤:提亲、订婚、聘礼、迎亲、大婚、回门婚等几个程序。

1.提亲自古以来,蒙古族传统婚俗第一步,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便是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家中子女已到婚配年龄时,父母便着手准备子女的婚事。当今社会提倡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因此父母知道子女有心上人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向女方父母提亲。对婚事的成败,媒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男方父

母请说媒之人时,要请年长、较为谨慎,且邻里中口碑较好的人前去说媒。有时虽为形式,但蒙古人较为重视说媒提亲的习俗。媒人受男方父母所托,带着哈达到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父母同意就接受媒人的哈达,如不赞成婚事就婉拒不接受哈达。一旦提亲成功,双方就开始着手订婚仪式。

2.订婚仪式男女双方父母选择吉日请来双方主要亲戚朋友,摆酒席要为子女的婚事进行具体商榷。酒席费用由男方家出。席间双方商榷婚礼具体事由,如彩礼、举行大婚日期、时辰等。彩礼往往包括首饰、衣物、被褥、家具、牲畜及钱财等。

3.迎亲到了迎娶新娘的黄道吉日,男方要出发迎亲。陪同新郎前去迎亲的主要有迎亲司仪、伴郎、颂词人、歌手等。迎亲队伍整装出发临近新娘家时,女方家要进行迎亲仪式。双方歌手、颂词人经过一番“唇枪舌战”的“押门”仪式后,迎亲队伍才能进入女方家。接着要向新娘的嫂嫂门求更问名,之后新郎磕拜及新娘家的灶神,并给新娘的长辈磕头敬酒认亲。新郎认亲后要举行新人交杯仪式,这是新娘的伙伴百般刁难新郎,以此活跃婚礼气氛。交杯仪式后,新郎要与新娘的伙伴一起抢羊踝骨,此仪式称之为“沙嘎图宴”。然后女方要为新郎着装,即为女婿制作的蒙古袍、靴子、帽子,由新娘的嫂子们给穿戴好,其间嫂子们会嬉戏新郎,如在靴子里放入布头、让新郎无法顺利穿戴,把袍子的要带扎得紧紧地,以此增添婚礼的娱乐氛围。诸多仪式后,女方家着手新人出发到新郎家,即进行送亲仪式。送亲仪式后,迎亲队带着新人返回新郎家举行大婚仪式。大婚仪式步骤基本与在女方家进行的仪式大致相同,新娘拜祖认亲、梳头妈将新娘姑娘发型改梳成媳妇发型,让新人吃结发饭,送入新房中,完成整个婚礼仪式。(图29)

4.探望仪式

婚后,第三天,新娘父母、亲戚带着礼品来新郎家探望新人,蒙古族称之为“探望仪式”。仪式酒席大体上要等同于大婚宴席。

28、蒙古族剪发礼是什么(针对年龄段意义)

剪发礼剪发礼即指剪幼儿胎发时进行的仪式。自古以来,在蒙古族传统习俗中便包含着剪发仪式,举行幼儿剪发仪式的年龄,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如科尔沁蒙古族在子女满月席上为孩子进行剪发仪式,鄂尔多斯蒙古族是在子女周岁宴席时,青海蒙古族则在三岁时进行剪发礼,卫拉特蒙古族在子女五岁时,而阿拉善以及蒙古国的部分地区男孩与女孩剪发仪式是在不同的年龄上分别进行,即男孩子是在三岁或五岁上、女孩子则在两岁、四岁或六岁时进行。给子女进行剪发仪式时,父母家人要摆酒席,邀请亲戚邻里盛情款待。前来参加剪发仪式的客人不仅要带上礼物,在仪式上还要象征性地给孩子剪少许发丝,但要选择吉时动剪子,而且要由与幼儿属相相谐的人开始剪发或由家中长辈祖父、父亲、外祖父先剪发。布里亚特蒙古族要由接生婆先动剪子剪理孩子的胎发。剪发仪式后,父母要盛情款待前来参加仪式的人们。

28、蒙古族服饰产生的原因(老师未画)

内陆亚热带草原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干旱的气候游牧生活民俗文化、审美观念及思维特征

《中国民俗》试题2及答案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集体性、传承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 ______和____________。 3.暗八仙是指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 二、说出下面几幅图画所暗含的意思(每空2分,共10分) 123

45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概括说明历史上民间歌谣的主要社会作用。 2.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它们在民间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4.服饰元素包含哪几个方面?以居住地民间服饰为例,分析这些服饰元素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和民俗信仰观念。(至少3例,须明确居住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众多营造热闹场面、渲染喜庆吉祥气氛,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是中国式婚礼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说出居住地或你熟悉的地方当代婚俗中的仪式的象征意义及缘由(须言之成理,不超过4个,每个5分)。 2.以身边的人、事、物为例,浅析民俗信仰在当代社会的表现方式。(20分,至少4例,须分析其价值)

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异性、服务性 2.《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3.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何仙姑持荷花 二、看图 1.龙凤呈祥 2.福寿双全 3.平(瓶)安如意 5.五福捧寿 三、简答 1.首先,人们可以从这些歌谣中,窥见诸暨的历史演变、风俗人情,不同时期的生产斗争、生活方式及人们对诸种事物的态度和情绪。其次,对现实生活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民间歌谣有的是人民群众心中情绪的抒发,有的则是某些事物、事件的看法与评价,有的又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希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歌谣在流传着、演化着。一方面说明歌谣本身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说明它们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教育作用。再次,为今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养份。民间文艺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基础,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无不从民间文艺中直接或间接汲取养份,为自己所用,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发展

【大家谈】 浅谈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发展 敖特根巴雅尔 (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要〕文章从内蒙古政府部门对文化发展的总体决策、学术界的文化行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谈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12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088(2013)01-0178-01 1政府部门对文化发展的总体决策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早在“十一五”前就及时作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决策,把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开创性地加强草原文化研究,加大文化财政投人,加速文化基础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事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创新与发展之路,民族文化事业充满无限生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实现了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总体目标的历史性跨越。 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相关文件,提出并实施文化建设的“九大工程”,具体阐明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战略和保障措施。进入“十一五”之后,根据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总体目标,按照理论先导、规划预案、项目跟进的基本思路,再次提出以实施“九个一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为切入点,全区上下一起抓、一起落实、一起考核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努力加大文化财政投人,不断提升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相关政策的支持、有效措施的采取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全区各地重点文化工程、大型文化设施以及各项民族文化事业,以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和速度迅速崛起。目前,“九大工程”和“九个一批”任务正在逐一变成现实,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 2学术界的文化行动 2011年,启动“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等重大学术和文化建设工程,形成思想武装的架构和理论先导的声势,论证了草原文化是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大力开发草原文化资源,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草原文化产业优势,充分发挥草原文化产业化的后发优势,使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具有核心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术界对草原文化地位、特征与精神的基本认定,以及对草原文化及其产业化所进行的一系列高端策划、系统规划与文化创意,不仅为全区各地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和草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而且使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形象和影响在国内外得以迅速传播与彰显,草原文化作为内蒙古最具内涵的文化名片已享誉国内外。 3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012年,自治区投资1500万元以上的文化建设工程就有50多项。一大批具有文化展示、文化服务、文化交流和文化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地标建成并投人使用,成为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的里程碑。特别是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全区博物馆从原有的十几座发展到现在的50座。目前,基本形成了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居委会)的五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 与此同时,自治区全面整合和利用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着力扶持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积极鼓励出名作、塑名剧、创名牌、推名人,使一大批独具风范的草原文化品牌诞生,并走出草原、享誉全国、蜚声世界。 以保护为先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下大力气夯实文化资源的转化基础,永续现存不可移动文物古迹的开发利用价值,彻底杜绝因竭泽而渔的掠夺式开发、片面性利用、建设性破坏、垄断性牟利所导致的糟蹋、浪费、闲置甚至毁灭文化资源的不良现象。站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强现有物质和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强蒙古族和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三少民族”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加强革命文物、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和草原文化产业化开发中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古迹的保护。通过维护和管理,实现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充实、改造和提升,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普查、完 871内蒙古水利2013年第1期(总第143期)

中国民俗概论考试版

岁时节日的由来 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中国八大菜系 鲁川苏粤、浙徽湘闽菜称为“八大菜系”,加上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 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 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 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环形土楼 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 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客家土楼的特点是以一圈高可达五层的楼房围成方形或圆形巨宅,内为中心院,祖堂一般设在楼屋底层与宅院正门正对的中轴线上;或在院内建平房围成第二圈,甚至第三、四、五圈。祖堂设在核心内圈中央,是祭祖和举行家族大礼的地方。外围土墙特厚,常可达2米以上。一、二层是厨房和谷仓,对外不开窗或只开极小的射孔,三层以上才住人开窗,也可凭以射击,防卫性特强。客家土楼主要有三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它的建筑特点有三点: 1)中轴线鲜明。一般来说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其它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 2)以厅堂为核心。突出主厅的位置,以厅堂为中心,规划院落,再以院落为中心进行土楼整体的组合。

内蒙古民俗考试重点

内蒙古民俗重点 1、蒙古族传统饮食:白食红食。 2、鄂温克划分三大部分使鹿鄂温克索伦鄂温克通古斯鄂温克。 3、满族喜爱的传统糕点萨其玛。 4、蒙古族奶食品蒙古语名称其格(酸马奶)胡如得(奶豆腐)。 5、乌珠穆沁旗的蒙古袍翻领,其他部都是立领。 6、千灯节时间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麦德尔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7、内蒙古三少民族人口排行由大到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 8、老人多大年龄过寿61 73 80 85 等年寿 9、皇后戴的高冠名叫固固冠 10、葬礼的分类野葬土葬火葬 11、岁时节日民俗分类:(选择题) (1)、传统性节日民俗:小年除夕春节 (2)、生产性节日民俗:那达慕大会打鬃节珍珠节马奶节 (3)祭祀性节日民俗:成吉思汗祭奠礼哈萨尔祭奠礼苏鲁锭祭奠礼祭祀敖包麦德尔节涅槃节灯节 12、蒙古族传统岁时性节日:小年除夕春节 13、满族传统服饰:旗袍马褂花盆鞋 14、达斡尔族最喜欢的运动曲棍球 15、吉雅及动物保护神 16、蒙古族狩猎的目的: (1)、以狩猎获取的猎物满足生活需要 (2)、大规模的狩猎习俗具有军事演习和补充军饷的作用 (3)、娱乐作用 (4)、保护牲畜也是狩猎的一种目的。 17、满族的居住习俗:具体口袋房万字炕形象的描述了满族人居住的主要特点,满族人房屋最多为三间或五间,房门开在东侧或次东间,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作“口袋房”屋里东西南北三面均有万字型土坯炕,叫做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立旗杆,窗户纸糊在外。 18、蒙古族饮食习惯:先白后红以饮为主轻便简朴。 19、内蒙古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区域性民俗的多样性民俗的嬗变性民俗的交融性 20、苏鲁锭为游牧民俗的一种旗帜,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曾用两个苏鲁锭,一白一黑,白色象征和平安宁而黑者象征战事征讨。还有花的苏鲁锭,为黑白相间。 21、开犁习俗是什么开犁习俗:当和煦的春风吹来之际,农民都会把耕牛单独放养,并着手修缮耕作用具。在开始耕种之前,择良辰吉日,选一块荒地来开垦,人们称其为开犁习俗。开垦之前在地里埋下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②了解蒙古族的服饰特色、歌舞、建筑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充分感受祖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民族风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和乐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教学难点】 蒙古族的服饰 【教学方法】 1.教法:图片直击法、音乐欣赏法、故事讲授法 2. 学法:填表格法、学生模拟导游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有哪些人拍过,激发学生兴趣,再提问郭靖小时候生活在哪里?引入课题——蒙古族 新授: 一、找一找:识蒙古概况 聚居地:内蒙古自治区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 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 蒙古大国建立者:铁木真——成吉思汗 统一中国,建立元朝者:忽必烈 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 二、看一看,认特色服饰

展示一幅完整的蒙古族服饰图片,再将服饰的每一部分拿出来构成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首饰、长袍、腰带、靴子 提问:为什么这样穿着 “三不离身”指的是什么?——展示图片蒙古刀、火镰、烟荷包 三、说一说,释蒙古建筑 大家都知道蒙古族牧区的传统建筑史蒙古包,那为什么不是像我们一样的楼房呢?请同学解释: 传统建筑——蒙古包,呈圆形,有圆柱“墙体”和圆锥“房顶”组成,房顶有天窗,里边使用面积大,空气流通顺畅,采光好,冬暖夏凉,而且易于装拆搬运,很适合草原生活。 四、瞧一瞧,品风味美食 三餐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白食 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红食 提问1:据你所知,白食有哪些? 牛奶、马奶、鹿奶、骆驼奶 提问2:绵羊肉和牛肉 展示图片: 蒙古族烤全羊、手抓羊肉、涮羊肉、烤羊腿、手扒肉、炸羊排 五、填一填:知节庆习俗

传统民俗小考试题

中国民俗文化经典试题 出题人:程方 一、选择题。 1、目前,40多位民俗学者建议:应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通过官方参与,复兴传统节日。这样做有利于()。 ①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民俗②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新的乐趣 ③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 ④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地域文化具有封闭性特征,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它又具有向外的传播性,客家文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客家是汉族的独特民系,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如客家的围屋在中国民居中是独树一帜的,客家话形成一种独特的方言。当客家人向海外移民时,又将中国文化带到异国他乡。除客家文化外,我们还可以将文化划分为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这种划分方式是以()为标准的。 A、民族 B、时代 C、国家 D、地域 二、材料分析题。 1、读材料,完成各题。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字左右) 2、材料一: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舞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 材料二: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改变着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越来越受到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受到了冷落。 (1)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舟教育

内蒙古春节习俗

内蒙古春节习俗 内蒙古春节习俗正月初一,祭敖包、祭天地之后,热闹的拜年活动开始了,以前多数人是需要骑着骏马相互拜年的,小辈的要行叩头礼;大家先到长辈的家里(蒙古包)里拜年,然后再邀请亲戚朋友到自己家里。一直忙活着,叩节、拜年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在此期间,酒肉、歌舞是不变的主题。现在,蒙古族多数仪式简化了,但春节期间一定会盛装,穿上蒙古长袍,祭天仪式仍然非常隆重,最主要是供奉酒、肉、奶制品,跪拜之后,再是家庭内部给长者尊者拜年,最后才是向家庭外部的朋友拜年。 初二开始,在内蒙古春节习俗中,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饮酒娱乐,青年人则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文体活动,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赛马射击、摔跤比赛;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为人们所喜爱。他们的舞蹈有反映飞禽走兽的生活怀貌的,有表现猎人捕捉野兽情景的,也有描绘妇女采集劳动场面的,动作古朴纯真,具有深厚的狩猎生活气息。娱乐活动一直延续到初四。初五,人们认为是“鬼日”,忌讳出门,也不许娱乐和吵闹。这一天,人们都各自在家里休息。初六开始,猎民可以上山打猎,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在内蒙古春节习俗中,正月十六早上,有相互给对方脸上抹黑的习俗。 内蒙古除夕习俗蒙古族的除夕夜,家家屋里的灯必须点

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娱乐,一夜不睡,直到天明。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内蒙古和汉族春节区别据说,远古时代不相同,但自从元朝开始,蒙古族已接受了汉族的历法,于是春节是相同的,但蒙古族人称之为“白月”,蒙古语为“查干萨日”,有圣洁之意,正月也以白色的服饰为尊,为吉服。传统的过年,蒙古族人非常忙碌,“过年”的时间非常长,多数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到正月十五,才算整套活动圆满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每逢春节,草原上的人们隆重庆祝,内蒙古春节习俗也独具特色。 与汉族人春节最大的不同是,内蒙古春节习俗仪式中还包括“祝寿”的内容,而且是从最长者开始,比如说,先为85、73岁高龄者祝寿,时间一般在腊月二十五前后;腊月二十七到除夕这段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民俗特色 ! 马头琴 马头琴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它那深沉悠扬的旋律,宽广优美的音色不仅在蒙古族各种乐器中独占鳌头,在全国诸多民族乐器中,马头琴也以自己蕴含着的那种塞外草原苍茫辽阔的情致,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并多次在全国器乐演奏中获奖。马头琴以琴杆上端雕刻的马头得名。最早的马头琴叫作"奚琴',因它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北宋诗人欧阳修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奚琴本出奚人乐,奚人弹之双泪落'。这"奚琴"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马头琴。后来,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时,马头琴就已经在蒙古人民中广为流传开了。马头琴有梯型,方形、八方形等几种形状。它的共鸣箱的框板用硬质木板做成,箱的两面蒙着马皮或牛皮,马头琴的演奏方法和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拉奏的。它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 安代舞是蒙古族集体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载歌载舞,简单易学,唱词随跳随编,朴实、红火,富有感染力,男女老少均可下场欢跳,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它的基本动作就是"踏地甩巾",舞蹈者挥起手绢或绸巾,踏着舞曲边唱边跳,尽情欢舞。有时跳舞者的情绪越跳越高,大圈变成若干小圈,跳得汗水淋漓,唱得嗓音嘶哑,安代舞便接近尾声了。 安代舞 过去以唱为主,所以人们又叫它"唱安代"。现在,安代舞逐渐发展为以舞蹈为主,辅以领唱、伴唱;由简单的三、四个舞蹈动作,丰富发展到二十多个,有时还可提衣襟跳舞(群众称它为"蝴蝶飞")。它既可以作为完整的作品在舞台上演出,也可以择取其中基本动作在广场、街道、联欢晚会上作自娱表演,形成蒙古民族的自娱性民间舞蹈。90年代初开始,安代舞已成为呼盟那达幕盛会开幕、闭幕仪式上的表演项目。 蒙古族青年男女婚前相互相识交往的主要方式是跳乐。跳乐是彝族的一种集体舞蹈,蒙古族接受了这种舞蹈形式,并把它作为男女青年互相交往和娱乐的一种方式。举行跳乐活动,一般是本村的青年男子邀请另一村的青年女子,或本村的女子邀请另一村的青年男子来进行。地点一般选在较为偏僻或离村庄较远的地方。互相邀约的信号是:本村或外村领头的姑娘将自己穿插的小挂交还姑娘。跳乐时,男女青年围成圆圈,由持四弦琴的男青年引导、踏足击掌,边唱边舞,并随着乐曲的变换而不断地变化队形。整个场面极为热烈与和谐。 跳乐活动是唱词、说嘴、吃糖、抽烟、唱曲等过程,每个过程都极富特色和韵味,青年男女通过跳乐,彼此的距离拉近了,双方感情融洽了,就会互赠礼物,通常情况下,女方送给男方围腰或女方银镯之类的饰品。

内蒙古地区民俗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地区民俗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 专业班级:动画1302 学号:13616205 姓名:吴狄隆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 内蒙古风土人情事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一定地域的人类与种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联系而生产的,内蒙古作为是武汉偶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特的魅力的草原文化,不但在我国,再去看世界上也似独一无二的。 一、内蒙古的民俗旅游资源 (一)内蒙古民俗的分布 内蒙古是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地区。从东部大兴安岭到西部贺兰山,从北部辽阔草原到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带,从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到阿拉善荒漠的额吉纳河,从浑善达克沙地到库布其沙漠,从呼伦湖到乌梁素海,从樟子松到胡杨林,从辽上京到西夏黑城,从阴山岩画到红山文化,从乌兰浩特的王爷庙到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墓,从忽必烈的元上都到阿拉坦汗的呼和浩特,从科尔沁民间艺术到锡林郭勒草原的那达幕大会,从巴林葛萨尔故事到鄂尔多斯歌舞海洋,到处是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 (二)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1>民俗文化是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内蒙古文化的特色所在,也是内蒙古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其中,最具特色和旅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2)内蒙古民俗文化的精髓是草原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则是其典型代表。由于地域特点的差异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蒙古族民俗文化又表现出多元特质和

尔雅民俗资源与旅游期末考试答案整理

1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的总称。 A、物质 B、能量 C、信息 D、以上答案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2()以后“松江”成为府名。 A、元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正确答案: A 3关于节日的功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旅游休闲 B、淡化人际关系 C、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D、增强民族凝聚力 正确答案: B 4上海四座历史文化名镇不包含()。 A、安亭镇 B、松江镇 C、南翔镇 D、嘉定镇 正确答案: D 5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是在对()崇拜的基础上产生的。 A、大自然 B、图腾 C、宇宙 D、鬼神 正确答案: D 6对于某种旅游业或者餐饮业,人们喜欢凑热闹是因为这种资源具有某种()。 A、地域性 B、独特性 C、新鲜性 D、时效性 正确答案: C 7不是旅游开发特征的一项是()。 A、地域固定性 B、准求科学性 C、重复利用性 D、追求艺术性 正确答案: B 8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讲,上海市地标性的建筑是()。 A、东方明珠

C、静安寺 D、龙华庙 正确答案: B 9下列选项中,()是对上海这个区域整体人群文化心理素质的精辟概括。 A、淳朴厚道 B、精明之至 C、洋溢热情 D、冷酷之及 正确答案: B 10全球唯一的“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和“生物基因宝库”位于我国的()。 A、云南 B、新疆 C、西藏 D、青海 正确答案: C 11看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要看()。 A、西安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正确答案: A 12摇船舞属于()的传统舞蹈。 A、侗族 B、京族 C、瑶族 D、苗族 正确答案: B 13对已破坏的旅游资源应当进行()。 A、重建 B、修复 C、废弃 D、选项A和选项B 正确答案: D 14主导性的资源驱动力是()。 A、人力资源 B、知识 C、社会 D、选项A和选项B 正确答案: D 15云南罗平县的()花海是滇东北高原上一大景观。 A、玉兰 B、海棠 C、油菜

山西的民俗文化

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 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五千年时光的浸淫,成就了山西特有的民俗文化,她时而厚重,时而婉约,时而悲怆,时而诙谐。各成一体,各具特色。在介绍民俗文化之前,先说说山西的文化根基。 只要是山西人,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山西特有的精神,如忠,如义,如礼,如信,如孝,而这些都离不开山西特有的文化的根基,即孝道,商道,佛道。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孝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主线,当然,很多人会以为这样说很落伍,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是君臣父子家国这些维系了中国千年的历史。也正是忠孝之道,使中国人,或者山西人显得更有人情味。 其次,是晋商文化。 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国之殇而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血液里。 再次,为佛文化。 山西是个很讲佛性的省,这跟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信仰,我不好说什么,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里,心存佛性,也算善莫大焉。

5楼以上所写,只为垫话,未入正题。接下来详细介绍。 先介绍晋剧:说到某地特有的民俗文化,首先便想到地方戏剧,如北京京剧,河南豫剧,陕西秦腔,安徽黄梅戏等等。所以说到山西民俗文化,晋剧理应打头阵。 晋剧在全国的普及程度,虽远不及京剧、豫剧等,但他是山西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年龄稍长者的最爱。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以至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发展传播开来。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另外三大梆子为北路、蒲州、上党,在这里不一一介绍。 民歌: 山西是名歌的海洋,山西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全省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尤其是音乐传统)以及人民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所邻近省区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因而各地民歌在音阶调式、调式骨干音和旋律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呈现着各自的风格色彩。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北河曲、保德、偏关的民

2018年度年秋季学期云南民俗旅游考试题

2018年秋季学期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串姑娘”意思是() A.找姑娘玩 B.送花 C.唱歌 D.跳舞 2.景颇族的姑娘如果将小伙子送给他的树叶信原样奉还,表示() A.对小伙子十分想念 B.让她考虑考虑 C.她十分反感 D.她与小伙子心心相印 3.“西卡”是()的爱情信物 A..彝族撒尼人 B.彝族俐米人 C.哈尼族 D.白族 4.云南崖画的调研始于20世界60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崖画是云南崖画是() A.沧源崖画 B .元江它克崖画 C .石林崖画 D. 文山原始崖画 5.云南大理、丽江、鹤庆、剑川等地的木雕名扬海外,其中尤以“木雕之乡”()的木雕最有名。 A.大理 B.丽江 C .鹤庆 D.剑川 6.云南众多少数民族都喜欢刀具,许多少数民族都能打制精美的刀具,其中尤以()户撒刀最有名。 A阿昌族 B 白族 C 佤族D纳西族 7.云南“稻作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云南的先民以大米为食的时间距今()。 A 10000多年 B 8000多年 C 6000多年 D 4000多年 8.不属于民俗风情旅游价值的是() A. 经济价值 B. 社会文化价值 C. 审美娱乐价值 D.文化传承价值 9.云南省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 A.52 B.25 C.15 D.26 10.彝族等级森严,其中曲诺是指( )。 A.黑彝B.居奴C.家奴D.百姓 11.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为“金不换”。 A.三七 B.天麻 C.虫草 D.云归 12.云南()是“全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之乡”。

A.呈贡 B.巍山 C.陆良 D.元阳 13.()是我国第一个在国际上注册的制剂药品。 A.云南白药 B.天麻素 C.血竭剂 D.蒿甲迷 14.公主井、孔雀坟寨心、母子岛……是()的景点。 A.西双版纳傣族园 B.曼听公园 C.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D.民族风情园15.()聚居在德宏州陇川、梁河两县。境外主要分布在邻近的缅甸克钦邦八莫、密支那等地,称“迈达族”。 A.独龙族 B.阿昌族 C.景颇族 D.德昂族 16.云南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5座,其中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一座是()。 A.丽江 B.昆明 C.大理 D.建水 17.在云南特有民族中,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是()。 A.傣族、壮族、布依族 B.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 C.佤族、德昂族、布朗族 D.普米族、纳西族、哈尼族 18.下面不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 A.地藏寺经幢 B.园通寺 C.大宝积宫 D.国殇墓园 19.道教在云南影响较大,道观遍布全省,请指出没有道教寺观的旅游风景区是()。 A.昆明西山森林公园 B.武定狮子山景区 C.巍山巍宝山景区 D.昆明金殿风景名胜区 20.下面关于云南饮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云南口味以麻辣为主,甜度适中 B.滇西北地区重配料并用名贵药材入菜C.滇东北地区强调麻辣以御寒防潮湿 D.风肝是傣族的特色民族菜 21.()是白族的民间故事。 A.艾玉的故事 B.黑母牛 C.贪财人的结果 D.阿一旦的故事 22.在云南发生过三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渡江的渡口是()。 A.龙街渡口 B.皎平渡渡口 C.石鼓渡口 D.兰津渡口 23、()为我国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泊。 A.泸沽湖 B.抚仙湖 C.滇池 D.程海

民俗考试答案

1
巫术是指企图用()来控制事情。
1.0 分
?
A、
超自然的力量
?
B、
假想的力量
?
C、
迷信的力量
?
D、
现实的力量
我的答案:A
2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是融合历史上的()而形成的一个节日。
1.0 分
?
A、
中元节
?
B、
寒食节
?
C、
上元节

?
D、
下元节
我的答案:B
3
以下()不是旅游开发的原则。
1.0 分
?
A、
特色原则
?
B、
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
C、
多样性原则
?
D、
协调性原则
我的答案:B
4
高雅文化的基础是()。
1.0 分
?
A、
人类
?
B、

社会
?
C、
民俗
?
D、
政治
我的答案:C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
?
A、
民间是与官方相对应的概念
?
B、
相对于中央,下面的社会是民间
?
C、
相对于上海市政府,社区是民间
?
D、
相对于北大,清华是民间
我的答案:D
6
所谓文化,乃是人类在哪些诸方面的发展所达到的水平标志和尺度()
1.0 分

内蒙古的风俗习惯

内蒙古的风俗习惯 县实验小学六(一)班王艺天 迎宾: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预约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人会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吉普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待客:这里的主人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茶食为客人压饥解渴,有的还做点面条,让客人们少吃一点垫个底,然后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杯向客人们每人敬一杯,这就是敬酒的开始。接着用大杯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一进行;敬酒达一定杯数就要奏乐唱歌为客人们喝酒助兴;酒后用饭,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为整羊宴。 神奇的蒙古包: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 华丽的民族服装: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服装。蒙古袍衣体宽大,袖子较长,下端不开叉,衣领较高,服带中围,非常适应广阔草原游牧生活中的防寒及一衣多用的需要。腰带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腰带一般由绸、缎等料制成,长达数米,颜色视袍子的颜色

而定。 查干萨日的祝福: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1、祭火: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 2、祝寿:春节期间牧民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祝寿的对象为正当“本年”的长者。给长者祝寿时,晚辈除要行礼祝贺外,还要赠送寿礼以示尊敬。 3、除夕:草原上春节的高潮,附近的牧民们都要相互喝茶,然后人们扶老携幼聚集在年长者的家里,进行除夕“乃日” (宴会)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节目。除夕时,牧民家家都要摆放“花盘”即将点心、奶食、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 4、草原宗教:内蒙古是一个多种宗教的民族地区,现有喇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汉佛教和道教7种宗教。 2015年3月19日

内蒙古西部草原文化的民族特征

内蒙古西部草原文化的民族特征 内蒙古西部草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其民族特征独具魅力,影响深远。 主要特征是充满活力、富于创造、自立自强、突出自我的品格;奔放豪爽、雄浑宽广、刚毅强悍的性格;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品德;虔诚质朴、与人为善的素质;聪明智慧、与生俱来的歌舞特长;海纳百川般的气质和开阔明朗的包容吸纳精神,等等。 内蒙古西部草原文化的民族特征,说到底是人的特征。因为民族是由人构成的。而这里所说的“人”,既是自然人,更是“文化人”。因为人是在文化的创造和学习过程中成长的。也只有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才能得到发展。 内蒙古西部地处黄河中上游,总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是“河套人”的发祥地。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多样共生、民族文化特点突出的地区。这里的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其民族特征独具魅力,影响深远。 特征之一:内蒙古西部游牧民族,具有充满活力、富于创造、自立自强、突出自我的品格。这是由其地缘生存环境和游牧经济的自然生态所造就。 内蒙古西部由于更新世晚期局部下沉,产生了风成、水成的黄土堆积和漫漫黄沙,逐步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沙丘、滩地、河套、湖泊相间的库布其、腾格里、巴丹吉林等几个大沙漠和波状的高原地貌。在风寒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短缺的地表径流和相对贫困的生产生活资料等组成的特殊生态环境,使这里的先民强烈的生存需求与难以满足的外部世界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反差,从而形成了先民固有的自立自强精神和突出的自我意识。驾驭并征服这种不利的生态环境是内蒙古西部民族内在气质的核心,从而形成了特有的精神与品格。 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品格,主要表现在依托这里特定的生态资源条件,很早就创造了自然经济中毛纺、编织业和皮革制造业的形成和发展。据《西夏书事》

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在祖国的最北方,有一片中国最大的草原――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这里夏季气候宜人,空气净透,是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是滑雪、打猎和冰上运动的好去处。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也是成吉思汗叱咤风云过的古战场。在被誉为“中国第一曲水”的莫尔格勒河畔,有一个“金帐汗蒙古部落”,是呼盟惟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历史上许多北方游牧民族都曾在此游牧,成长壮大,繁衍生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经过与各部落的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他利用这里的资源和无数骁勇的骑士,完成了统一大业。金帐汗部落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每逢夏季牧民们便在这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这里形成了以游牧部落为主体的美丽图画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呼伦贝尔是世界少有的绿色净土和生灵的乐园。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清新宁静,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围着红彤彤的篝火跳起安带舞,那嘹亮悠扬的蒙古长调伴你直至夜深……7月正是去呼伦贝尔的好时候。在草原深处,有最原始、最淳朴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鄂温克、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兄弟姐妹将以特有的豪爽、奔放与深情厚意迎接你的

到来。穿越吉布胡朗图,你将能品味飞鸟成群、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的呼伦湖和新开湖;住进自己搭建的蒙古包,品尝亲手宰杀的牛羊,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顿鲜嫩的手扒肉,让朝霞般的篝火点燃你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体会草原牧民赛马、套马、驯马表演、蒙古博克、角力擂台赛、祭敖包……

民俗考试答案

% 1 巫术是指企图用()来控制事情。 分 A、 超自然的力量 B、 假想的力量 ] C、 迷信的力量 D、 现实的力量 我的答案:A 2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是融合历史上的()而形成的一个节日。】 分 A、 中元节 B、 寒食节 C、 上元节 。 D、 下元节 我的答案:B

3 以下()不是旅游开发的原则。分 、 A、 特色原则 B、 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C、 多样性原则 D、 协调性原则 我的答案:B 4 高雅文化的基础是()。 分 A、 人类 《 B、 社会 C、 民俗 D、 政治 我的答案:C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 A、 民间是与官方相对应的概念 B、 相对于中央,下面的社会是民间 · C、 相对于上海市政府,社区是民间 D、 相对于北大,清华是民间 我的答案:D 6 所谓文化,乃是人类在哪些诸方面的发展所达到的水平标志和尺度()> 分 A、 善恶 B、 真善美 C、 美丑 ; D、 真假 我的答案:B 7 乡村民俗物态旅游资源不包含()。

分 , A、 古村落 B、 乡间民居 C、 建筑风格 D、 自然风光 我的答案:C 8 关于旅游资源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分 A、 可创造性 ~ B、 发展变化性 C、 生命周期性 D、 生命永恒性 我的答案:D 《 9 发展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是()。 分

旅游商业配套 B、 旅游餐饮 — C、 旅游交通 D、 旅游住宿 我的答案:C 10 ()是高雅文化的基础 / 分 A、 民俗文化 B、 高雅文化 C、 低俗文化 . D、 西方文化 我的答案:A 11 上海人与商贸有三种联系方式,不包括()分 !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②了解蒙古族的服饰特色、歌舞、建筑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充分感受祖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民族风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和乐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教学难点】 蒙古族的服饰 【教学方法】 1.教法:图片直击法、音乐欣赏法、故事讲授法 2. 学法:填表格法、学生模拟导游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有哪些人拍过,激发学生兴趣,再提问郭靖小时候生活在哪里?引入课题——蒙古族 新授: 一、找一找:识蒙古概况 聚居地:内蒙古自治区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

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 蒙古大国建立者:铁木真——成吉思汗 统一中国,建立元朝者:忽必烈 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 二、看一看,认特色服饰 展示一幅完整的蒙古族服饰图片,再将服饰的每一部分拿出来构成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首饰、长袍、腰带、靴子 提问:为什么这样穿着 “三不离身”指的是什么?——展示图片蒙古刀、火镰、烟荷包 三、说一说,释蒙古建筑 大家都知道蒙古族牧区的传统建筑史蒙古包,那为什么不是像我们一样的楼房呢? 请同学解释: 传统建筑——蒙古包,呈圆形,有圆柱“墙体”和圆锥“房顶”组成,房顶有天窗,里边使用面积大,空气流通顺畅,采光好,冬暖夏凉,而且易于装拆搬运,很适合草原生活。 四、瞧一瞧,品风味美食 三餐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白食 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红食 提问1:据你所知,白食有哪些? 牛奶、马奶、鹿奶、骆驼奶 提问2:绵羊肉和牛肉 展示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