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齿轮传动论文

毕业论文、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齿轮传动论文
毕业论文、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齿轮传动论文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 页

摘要

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选择机器的工作原理;运动和动力计算;零部件的工作能力计算;绘制零、部件及整机的工作图和装配图等。

机械设计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和处理矛盾的过程。例如,要求设计各齿轮参数器的零部件强度大、刚性好和要求机器重量轻的矛盾;加工、装配精度高和制造成本低的矛盾等。设计者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抓住主要矛盾,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各种次要矛盾,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机器来。

一部新机器从设计到使用,要经过调查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考核等一系列过程。

从以上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可见,整个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是相互紧密关联的,某一阶段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当之处,必须返回到前面有关阶段去修改。因此,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返回、不断修改和完善,以逐渐接近最优结果的过程。

综上所述,完成整个设计过程需要进行一系列艰巨的工作。设计者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的辩证的思想方法。同时,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设计经验,向有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从事生产实践的工作者学习,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较好地完成机械设计任务。

本文介绍了有关变位螺旋齿轮传动设计的参数计算问题,包括公式的推导和方程组的求解,通过先确定中心距、轴交角等齿轮副啮合参数,然后再设计各齿轮参数来达到了实际设计应用的要求。轴齿轮是变速箱中最主要的零件,其加工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变速箱的整体质量。目前我们采用的轮齿齿部加工方法是滚齿一剃齿法。要通过滚、剃齿工艺制造出高精度齿轮,就必须把滚、剃工艺水平发挥到最好。而剃齿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鞍滚齿精度,所以滚齿中的一些误差项目必须严格控制,才能制造出高质量齿轮。滚齿是一种常用的齿轮加工方法,在精度很高的滚齿机上,采用精密滚刀,可以加工出4—5级精度的轮齿。在普通级滚齿机上,用普通精度滚刀,只能加工出8级精度轮齿。变速箱轴齿轮齿部要求的精度为8—7—7级,而且滚齿加工时主要是以两中心孔和端面做定位基准,因此分析滚齿的误差来源,掌握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非常重要。

关键词:齿轮轴交角螺旋齿轮副啮合参数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2 页

Abstract

Mechanical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s the working principle: choose machine; Sports and dynamic computing; Zero, components work ability calculation; Rendering machine parts and components and working drawing and assembly, etc.

Mechanical design process is actually a found contradictory, analysis contradictions and processing contradictory process. For example, the machine parts and components required strength, rigidity and requirements of contradictions; machine light weight Processing, assembling high precision and manufacturing cost low contradiction, etc. Designers should as far as possible to us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ize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properly handle the various non-principal contradiction to design the high quality machines.

A new machine from design to use, should pass research,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on appraisal and so on a series of process.

From the above mechanical design process of visible, all phases of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 certain stage of the problems found in and inappropriate place, must return to the front stage to modify related. Therefore, the design procedure is a constantly return, continuously revised and perfected in approaching, the optimal results process.

To sum up, complete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need to undertake a series of hard work. Designers first should establish correct design ideas, trying hard to grasp the advanced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dialectical thinking approach. At the same time, but must adhere to link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n practice continuously review and accumulate design experience, to relevant area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workers and engaged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workers learning,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o better complete mechanical design tas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elical gear transmission design on the deflection parameter calcul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equation of and equations to determine, through solving centre distance, shaft gear pair JiaoJiao etc, and then design gear parameters of each gear parameters to achieve the actual design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xis gear is the main parts in automatics, the machining accuracy directly affec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gearbox. At present we adopt gear teeth of processing method is roll teeth a gear shaving method. Through the rolling, gear shaving process produce high precision gear, we must combine rolling, shave craft level to make the best. While shaving teeth precisionlargely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3 页in saddle roll teeth precision, so some of the roll teeth must strictly control, the error project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gear. Roll teeth is a common gear processing method, the gear hobbing in precision is high, the precision hob, can work out 4, 5 level precision teeth. In common with ordinary precision, gear hobbing hob, can work out eight level precision cog. Transmission shaft gear the accuracy of section for seven - for 8 - level 7, and roll teeth processing is mainly by two central hole and end face do the locating datum, therefore analytical roll teeth error sources, grasps the guarante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chining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Keywords:wheel gear. crossed axis angle. Spiral. gear pair.Gear parameters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4 页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齿轮传动设计中几项工作概要 (6)

1.1 齿轮的精度选择 (6)

1.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6)

1.2.1 轮齿折断 (6)

1.2.2 齿面点蚀 (7)

1.2.3 齿面磨损 (7)

1.2.4 齿面胶合 (7)

1.2.5 齿面塑性变形 (8)

1.3 设计准则 (8)

1.3.1 工程图与尺寸标注 (8)

1.4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0)

14.1 齿轮材料选择的要求 (10)

1.4.2 常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0)

2.各种齿轮传动设计 (13)

2.1 螺旋传动各齿轮的参数 (13)

2.2 双面啮合的啮合条件 (13)

2.3 ΔXn和ΔXcn的求法 (14)

2.3.1 确定ΔXn的步骤 (15)

2.3.2 确定ΔXcn的步骤 (15)

2.4 小结 (16)

3.提高轴齿轮滚齿加工精度的方法 (16)

3.1 滚齿加工精度分析 (16)

3.1.1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即几何偏心) (17)

3.1.2 法线长度误差(即运动偏心) (17)

3.1.3 形误差分析 (17)

3.1.4 差分析 (17)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5 页

3.1.5 面粗糙度分析 (18)

4.齿轮的径向变位法在传动机械方面的应用 (18)

4.1 传动要求 (18)

4.2 齿轮模数m的测定 (18)

4.3 变位系数的确定 (18)

4.3.1 最小变位系数 (18)

4.4 计算 (19)

4.4.1 强度计算: (19)

4.4.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9)

4.2.3 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19)

4.5小结 (20)

5.例题 (20)

5.1 数学模型的建立 (20)

5.1.1 确定设计变量 (20)

5.1.2 建立目标函数 (20)

5.1.3 建立模糊约束条件 (20)

5.2 隶属函数的确定 (22)

5.3 模糊优化模型的求解 (22)

结论 (24)

致谢 (26)

参考资料 (27)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6 页1.齿轮传动设计中几项工作概要

1.1 齿轮的精度选择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GB/T10095.1)规定齿轮共有13个精度等级,用数字0~12由高到低依次排列。齿轮精度等级选择,应据传动用途、使用条件、圆周速度、传动功率及性能指标等要求确定,如表1.1所示。

表1.1 圆柱齿轮常用精度等级的应用范围

1.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齿轮传动的失效主要发生在轮齿部分,其常见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和塑性变形等五种。齿轮其他部分(如齿圈、轮辐、轮毂等)失效很少发生,通常按经验设计。

1.2.1 轮齿折断

轮齿在工作过程中,齿根部受较大的交变弯曲应力,并且齿根圆角及切削刀痕产生应力集中。当齿根弯曲应力超过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时,轮齿在受拉一侧将产生疲劳裂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7 页纹,随着裂纹的逐渐扩展,导致轮齿疲劳折断。齿宽较小的直齿轮常发生整齿折断。齿宽较大的直齿轮,因制造装配误差易产生载荷偏置一端,导致局部折断。斜齿轮及人字齿轮的接触线是倾斜的,也容易产生局部折断。轮齿受到短期过载或冲击载荷的作用,会发生过载折断。

采用正变位齿轮,增大齿根过渡圆角半径,提高齿轮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采用表面强化处理(如喷丸、碾压)等,都可以提高轮齿的抗折断能力。

1.2.2 齿面点蚀

齿轮工作时,在循环变化的接触应力、齿面摩擦力及润滑剂的反复作用下,轮齿表面或次表层出现疲劳裂纹,裂纹逐渐扩展,导致齿面金属剥落形成麻点状凹坑,这种现象称为齿面疲劳点蚀。

齿面疲劳点蚀首先出现在齿面节线偏齿根侧。这是因为节线附近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小,油膜不宜形成,摩擦力较大;且节线处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少,接触应力大。点蚀的发展,会产生振动和噪声,以至不能正常工作而失效。

软齿面(≤350HBS)的新齿轮,开始会出现少量点蚀,但随着齿面的跑合,点蚀可能不再继续扩展,这种点蚀称为收敛性点蚀。硬齿面(>350HBS)齿轮,不会出现局限性点蚀,一旦出现点蚀就会继续发展,称为扩展性点蚀。

对于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点蚀是主要失效形式。而在开式传动中,由于齿面磨损较快,一般不会出现点蚀。

提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粗糙度值,合理选择润滑油的粘度及采用正变位齿轮传动等,都可以提高齿面抗点蚀能力。

1.2.3 齿面磨损

由于粗糙齿面的摩擦或有砂粒、金属屑等磨料落入齿面之间,都会引起齿面磨损。磨损引起齿廓变形和齿厚减薄,产生振动和噪声,甚至因轮齿过薄而断裂。磨损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采用闭式齿轮传动,提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粗糙度值,注意保持润滑油清洁等,都有利于减轻齿面磨损。

1.2.4 齿面胶合

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因齿面间压力大、相对滑动速度大,在啮合处摩擦发热多,产生瞬间高温,使油膜破裂,造成齿面金属直接接触并相互粘着,而后随齿面相对运动,又将粘接金属撕落,使齿面形成条状沟痕,产生齿面热胶合。低速重载齿轮传动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8 页(v≤4m/s ),由于啮合处局部压力很高齿,使油膜破裂而粘着,产生齿面冷胶合。齿面胶合会引起振动和噪声,导致失效。

采用正变位齿轮、减小模数及降低齿高以减小滑动速度,提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粗糙度值,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齿轮材料,在润滑油中加入极压添加剂等,都可以提高抗胶合能力。

1.2.5 齿面塑性变形

用较软齿面材料制造的齿轮,在承受重载的传动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齿面表层材料沿摩擦力的方向发生塑性变形。主动轮齿面节线处产生凹坑,从动轮齿面节线处产生凸起。提高齿面硬度和润滑油粘度,可以减轻或防止齿面塑性变形的产生。

1.3 设计准则

设计齿轮传动时,应根据实际工况条件,分析主要失效形式,确定相应的设计准则,进行设计计算。

对于闭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疲劳点蚀、弯曲疲劳折断及胶合。目前一般齿轮传动,只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两准则进行设计计算。对于高速大功率的齿轮传动,还应按齿面抗胶合能力的准则进行计算。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及弯曲疲劳折断,目前对磨损尚无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故通常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并将模数增大10%~20%,以考虑磨损的影响。

1.3.1 工程图与尺寸标注

1.工程图

为了加工零件和组装零部件,设计者设计的零件必须被表达成可以让车间看懂的形式。于是,一套表明零件大小、形状和尽寸,用于零部件加工的工程图就产生了。不幸的是,很多设计者认为工程设计这一阶段是无足轻重的。事实上,它可能比设计本身更重要。

想一想,此时的一张工程图表达了什么?它(工程图)是一组详细的加工说明,机械工、制模工、压铸工等可以根据它所表达的信息和详细的尺寸标注加工零件,制造中出现的任何无根据的偏差与错误,都是你们的责任。当然,这也许有些夸张。但是,它说明了工程图完美尺寸标注的重要性,这有待于设计师去完成。粗糙的尺寸标注可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或者)由于错误导致材料的全部报废。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9 页由于没有零件能被加工成设计时的理想尺寸,所以图样应注明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有些厂家根据自己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经验制定自己的标注标准。(而)我们是基于广泛应用的ANSI(美国国家标准局)“圆柱形零件的公差与配合”标准(标准B4.1-1967),该标准是由美国机械工程协会出版的。

当实际需要的配合比表中给定的更紧时,设计者可以减少配合零件的尺寸公差.然而这样做会造成加工成本的增加。为了避免增加成本,设计者有必要采取选择性装备。这就需要详细规定配合零件大的公差范畴。然后将用量规按标准分成小、中、大三种尺寸段的配合,这样,小尺寸的轴与小尺寸的孔配合、中级尺寸的轴与中级尺寸的孔配合,大尺寸的轴与大尺寸的孔要配合,这将使〔各种配合)都能获得相同的配合间隙。

2.尺寸标注

(1)尺寸标注术语定义

为了透彻了解公差与配合。必须准确理解下列术语

间隙:是指两配合件之间紧配合的尺寸差,对过盈配合来讲,间隙是负的。

公称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如公称直径为21/2英寸的管子,实际直径为2.857英寸。

公差:允许的零件尺寸变动量。

基本尺寸:基本尺寸与极限偏差构成的极限尺寸。

单向公差:单向公差是一个尺寸体系,仅沿公称尺寸一个方向有公差。在不影响配合时,单向公差允许孔或轴的公差有变化。

双向公差:双向公差是沿公称尺寸的两个方向都有尺寸变动的尺寸体系。

极限尺寸:极限尺寸是只给出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的尺寸体系。公差是这两个极限尺寸差值(绝对值)。两种设计极限尺寸的方法已被作为标准。一种方法是最大实体原则,对轴来讲是指最大极限尺寸,对孔则指最小极限尺寸。这种方法适用小批量生产,便于机械师亲自检查零件的尺寸。这样做,可以改变轴和孔的实体尺寸。另一种方法是最大尺寸原则,常被生产和质量控制部门所采用。这种方法设计尺寸,不管是孔还是轴其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间隙配合:间隙配合是一种有规定的极限尺寸的配合,当配合件装配时间隙总是存在的。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一种有规定的极限尺寸的配合,当配合件装配时间隙总是不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0 页存在的。

过渡配合:过渡配合是既有间隙又有过盈的配合。

基孔制:基孔制是以设计孔的尺寸为基本尺寸,其尺寸减去余量便得到轴的直径的一种配合制度。基孔制是优先选用的配合制度,因为可以使用标准的钻头、较刀等(来加工孔),而轴可以很容易地加工成与之配合的尺寸

基轴制:基轴制是以设计轴的尺寸为基本尺寸,孔的尺寸加上余量得到孔的尺寸的一种配合制度。一般地,许多设计部门采用基孔制,因为可以使用标准工具和基于基孔制的公差带这一事实。然而采用基轴制也有很大优越性,它使采用标准尺寸轴成为可能。

(2)配合级别

如第一部分所述,ANSI标准B4.1-1967,即”圆柱形零件公差与配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等级的公差配合。在这个标准中划分了以下几种配合等级:RC(松动配合),LC(定位间隙配合),LT(过渡配合),LN(定位过盈配合)、FN(压力紧配合)。

1.4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4.1 齿轮材料选择的要求

齿轮材料对齿轮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尺寸影响很大,合理选择齿轮材料是设计重要内容之一。选择齿轮材料应考虑如下要求:齿面应有足够的硬度,保证齿面抗点蚀、抗磨损、抗胶合和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轮齿芯部应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保证齿根抗弯曲能力;此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性;以及经济性等要求。

1.4.2 常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制造齿轮材料以锻钢(包括轧制钢材)为主,其次是铸钢、铸铁,还有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等。

(1)锻钢

制造齿轮的锻钢中以合金钢最为常用,不重要的齿轮采用碳钢。锻钢按热处理方法可分为两类。

1.调质齿轮用钢

常用材料有40Cr、42SiMn、35CrMo、40CrNiMo、30CrNi3及45号碳钢等。一般经调质或正火处理后切齿,齿轮精度一般为8级,高精度切齿可达7级,齿面硬度≤350HBS,称为软齿面齿轮。一对软齿面齿轮啮合,由于小齿轮啮合次数比大齿轮多,小齿轮易磨损,为了使大、小齿轮寿命接近相等,应使小齿轮的齿面硬度比大齿轮高30~50HBS。软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1 页齿面齿轮用于齿轮尺寸紧凑性和精度要求不高,载荷不大的中低速场合。

2.表面硬化齿轮用钢

齿面硬度>350HBS的齿轮称为硬齿面齿轮。轮坯切齿后经表面硬化热处理,形成硬齿面,再经磨齿后精度可达6级以上。与软齿面齿轮相比,硬齿面齿轮大大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结构尺寸和重量明显减小,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我国齿轮制造业已普遍采用合金钢及硬齿面、磨齿、高精度、轮齿修形等工艺方法,生产硬齿面齿轮。常用表面硬化热处理主要有:表面淬火,渗碳淬火,渗氮(氮化),碳氮共渗。

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高频、中频、共频)表面淬火和火焰表面淬火,依据齿轮的大小、硬化深度及生产批量的不同进行选择。调质齿轮表面淬火处理,齿面硬度为40~55HRC,提高了承载能力,常用于中速、中载并承受一定冲击的机床变速箱齿轮及起重、冶金、矿山、工程机械中的低速重载大齿轮。

齿面硬度可达58~63HRC,与表面淬火比较,齿面具有更好的抗点蚀、抗磨损、抗胶合能力,但淬火后变形较达。渗碳淬火齿轮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特别是承受高速、重载、受冲击地传动。常用材料为低碳合金钢,如20Cr、20CrMnTi、20Cr2Ni4等。

齿面硬度最高(65~70HRC),齿面地抗点蚀、抗磨损、抗胶合能力最好,氮化时间长,氮化层较浅。渗氮齿轮用于精密、耐磨、高速、重载及冲击地情况。

齿面硬度为58~63HRC,性能介于渗碳和氮化之间,氰化后变形较小,氰化时间比它们短,碳氮共渗层浅。材料常选用低碳、中碳合金钢。

(2)铸钢

铸钢的力学性能稍低于锻钢。当齿轮尺寸较大而轮坯难以锻造时,可用铸钢,切齿前须经退火、正火及调质处理。

(3)铸铁

弯及耐冲击能力都很差,但它易铸造、易切削,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消震性,成本低廉。可用于低速、载荷不大的开式齿轮传动。

球墨铸铁的强度比灰铸铁高得很多,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在冲击不大的情况下,代替钢制齿轮。

(4)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如铜合金、铝合金)用于有特殊要求的齿轮传动。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2 页非金属材料的使用日益增多,常用有夹布胶木和尼龙等工程塑料,用于低速、轻载、要求低噪声而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由于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差,故需与金属齿轮配对使用,以利于散热。

表1.2列出了常用的齿轮材料及其机械特性。

表1.2 常用齿轮材料及其机械特性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3 页2.各种齿轮传动设计

2.1 螺旋传动各齿轮的参数

位齿轮无侧隙啮合传动中,要保证标准顶隙,则齿轮高要减短σ*m,称σ为齿顶高变动系数,那么,变位螺旋齿轮传动中,齿顶高变动系数为多少?

首先来分析分度圆分离系数,设yn 为法面上分度圆分离系数,则:

yn*Mn=a'-a=a'-(d1 +d2 )/2

a' Z1 Z2

∴yn =─-(───+───)/2(分度圆分离系数方程式) 2-1

Mn cosβ1 cosβ2

当两轮作无侧隙啮合时,中心距为:

a'=(d1+d2)/2+yn*Mn=r1+ r2 + yn*Mn 2-2

又:当两轮保证标准顶隙c= cn * Mn安装时,中心距为:

a"= ra1 +c+ hf2

= r1 + ha1 +c+ r2 - hf2

= r1 + r2 +Mn(han* + xn1 )+ cn* Mn -Mn(han* + cn* - xn2 )

=r1+r2+( xn1 + xn2 )Mn 2-3 由⒀⒁式可得:保证标准顶隙无侧隙啮合时,齿顶高变动系数为:

σn=(a"-a')/Mn=(xn1+xn2)-yn 2-4

所以齿轮的齿顶高为:

ha = han*Mn+ xn*Mn- σn*Mn=( han + xn -σn )Mn

除齿顶高外,齿轮的其余参数均可按参考资料[1][2]中斜齿圆柱齿轮的公式计算。

2.2 双面啮合的啮合条件

双啮检验时的齿轮啮合状况与齿轮传动设计时一样,如图2.1所示。被测齿轮1和测量齿轮2的两节圆r1、r2相切并做无滑动的纯滚动。所以两节圆齿距应相等,即P1=P2。被测齿轮的节圆齿厚应等于测量齿轮的节圆齿槽宽,或被测齿轮的节圆齿槽宽等于测量齿轮的节圆齿厚,即s1=e2及s2=e1。所以P1=P2=s1+e1=s2+e2,则节圆齿距等于两齿轮的节圆齿厚之和。

P=s1+s22-5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4 页

图 2.1双啮检验时齿轮啮合状况

式2-5称为齿轮无侧隙双面啮合条件。

由式2-5可推出齿轮无侧隙啮合方程式2-6和中心距A″公式2-7(以斜齿轮副为例,推导从略)。

2-5

2-6 式中mn——法向模数

β——分度圆螺旋角

Z——被测齿轮齿数

Zc——测量齿轮齿数

αt——端面压力角

α′t——端面啮合角

Xεn——法向变位系数之和

Xεn=Xn+Xcn+ΔXn+ΔXcn2-8

式中Xn——被测齿轮图样标定的法向变位系数

Xcn——测量齿轮图样标定的法向变位系数

ΔXn——被测齿轮齿厚上偏差在径向形成的附加变位系数

ΔXcn——测量齿轮制造时的齿厚偏差在径向形成的附加变位系数2.3

2.3 ΔXn和ΔXcn的求法

由公式2-5可知节圆齿距等于被测齿轮与测量齿轮的节圆齿厚之和。两齿轮的节圆齿厚与分度圆齿厚有关,分度圆齿厚又与变位系数有关。被测齿轮和测量齿轮的齿厚都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图样标定的变位系数形成的固定部分,另一部分是由加工形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5 页成的附加部分。因此正确地测定和计算附加部分的变位系数是至关重要的。

2.3.1 确定ΔXn的步骤

1)验算图样中标定的齿厚公称值(弧齿厚或公法线)与按标定参数计算后的结果是否一致。

2)若一致时可直接采用其上、下偏差计算;若不一致时应按图样中标定的上、下偏差值与重新计算的公称值重新标定齿厚类的上、下偏差。为便于齿轮加工和验收时的齿厚测量,图样中一般都标定公法线尺寸和其上、下偏差。按传动设计要求,为了保持齿轮副有一定的齿侧间隙,其公法线长度和弧齿厚的上、下偏差均为负值。

3)求分度圆弧齿厚上偏差Ess

Ess=Ewms/cosαn2-9

式中Ewms——公法线长度上偏差

αn——分度圆齿形角

公法线在齿轮分度圆的切线方向上进行测量而不受齿圈径向跳动的影响。弧齿厚是在齿轮分度圆的径向方向上测量,因此其值受齿圈径向跳动的影响。所以式2-9改为:

Ess=Ewms/cosαn+0.72Frtanαn2-9

式中0.72是人为给定的压缩系数,Fr为齿圈径向跳动量。

4)求ΔXn

ΔXn是齿轮的齿厚上偏差造成齿厚减薄形成的附加变位系数,所以Ess=2ΔXnmntanαn2-10

当αn=20°时,可得:

ΔXn=1.374Ess/mn2-11

因Ewms、Ess是负值,所以ΔXn取负值。

2.3.2确定ΔXcn的步骤

测量齿轮的精度比被测齿轮的精度至少高2级,并且齿面淬硬经磨削加工。为了精确地测出其齿厚在制造时的增量部分,应采用量球测M值的方法求分度圆弧齿厚。

1)选直径为dp的量球,在测量齿轮圆周上均匀分布,测5处跨球距M值,取其平均值。

2)根据量球测跨球距的原理求实测弧齿厚Sc: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6 页

(9)

式中d——分度圆直径

αM——量球中心所在的压力角

2-12 式中db——基圆直径

3)计算ΔXcn

Sc=ST+2ΔXcnmntanαn2-13

式2-13中ST为测量齿轮的固有弧齿厚,其值等于:

ST=πmn/2+2Xcnmntanαn

而2ΔXcnmntanαn可称作附加的弧齿厚,它是由制造形成的。所以

ΔXcn=(Sc-ST)/2mntanαn

当αn=20°时,可得:

2-14

当Sc<ST时,ΔXcn取负值。

2.4 小结

至此,已解决了有关变位螺旋齿轮传动设计的参数计算问题,包括公式的推导和方程组的求解,达到了实际设计应用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式和计算过程,给定特定的约束,即成了各种圆柱齿轮传动形式的计算公式,如:轴交角为零,则为平行轴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轴交角和螺旋角为零,则为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轴交角和螺旋角为零,大轮齿数为负和中心距为负,则为内啮合齿轮传动。

3.提高轴齿轮滚齿加工精度的方法

通过对轴齿轮滚齿加工精度的分析,找出影响滚齿加工精度的因素,以便提高滚齿加工质量

3.1 滚齿加工精度分析

轴齿精度主要和运动精度、平稳性精度、接触精度有关。滚齿加工中用控制公法线长度和齿圈径跳来保证运动精度,用控制齿形误差和基节偏差来保证工作平稳性精度,用控制齿向误差来保证接触精度。下面对滚齿加工中易出现的几种误差原因进行分析: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7 页3.1.1 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即几何偏心)

齿圈径向跳动是指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或轮齿上,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轮齿轴线的最大变动量。也是轮齿齿圈相对于轴中心线的偏心,这种偏心是由于在安装零件时,零件的两中心孔与工作台的回转中心安装不重合或偏差太大而引起。或因顶尖和顶尖孔制造不良,使定位面接触不好造成偏心,所以齿圈径跳主要应从以上原因分析解决。

3.1.2 法线长度误差(即运动偏心)

滚齿是用展成法原理加工齿轮的,从刀具到齿坯间的分齿传动链要按一定的传动比关系保持运动的精确性。但是这些传动链是由一系列传动元件组成的。它们的制造和装配误差在传递运动过程中必然要集中反映到传动链的末端零件上,产生相对运动的不均匀性,影响轮齿的加工精度。公法线长度变动是反映齿轮牙齿分布不均匀的最大误差,这个误差主要是滚齿机工作台蜗轮副回转精度不均匀造成的,还有滚齿机工作台圆形导轨磨损、分度蜗轮与工作台圆形导轨不同轴造成,再者分齿挂轮齿面有严重磕碰或挂轮时咬合太松或太紧也会影响公法线变动超差。

3.1.3 形误差分析

齿形误差是指在齿形工作部分内,包容实际齿形廓线的两理想齿形(渐开线)廓线间的法向距离。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不可能获得完全正确的渐开线齿形,总是存在各种误差,从而影响传动的平稳性。齿轮的基圆是决定渐开线齿形的惟一参数,如果在滚齿加工时基圆产生误差,齿形势必也会有误差。基圆半径R=滚刀移动速度/工作台回转角速度x cos ao (ao为滚刀原始齿形角),在滚齿加工过程中渐开线齿形主要靠滚刀与齿坯之间保持一定速比的分齿来保证,由此可见,齿形误差主要是滚刀齿形误差决定的,滚刀刃磨质量不好很容易出现齿形误差。同时滚刀在安装中产生的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即安装误差)也对齿形误差有影响。常见的齿形误差有不对称、齿形角误差(齿顶变肥或变厚)、产生周期误差等。

3.1.4 差分析

齿向误差是在分度圆柱面上,全齿宽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向线的两条设计齿向线的端面距离。引起齿向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机床、刀架的垂直进给方向与零件轴线有偏移,或上尾座顶尖中心与工作台回转中心不一致,还有滚切斜齿轮时,差动挂轮计算误差大,差动传动链齿轮制造和调整误差太大。另外夹具和齿坯制造、安装、调整精度低也会引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8 页起齿向误差。

3.1.5 面粗糙度分析

齿面粗糙度不好一般有几种现象:发纹、啃齿、鱼磷、撕裂。引起齿面粗糙度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机床、刀具、工件系统整体刚性不足、间隙大;滚刀和工件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滚刀刃磨不当、零件材质不均匀;切削参数选择不合适等。

4.齿轮的径向变位法在传动机械方面的应用

举例:由于灌酒机的多年使用,灌酒机大齿轮又长期与酒液接触,轮齿严重磨损,造成啮合间隙过大,不能满足罐酒工艺要求,在此情况下,作者对大齿轮做了负变位修复,重新加工小齿轮并做了正变位:

4.1 传动要求

对灌酒机传动部分的要求:只是平稳定比,但由于是修复,必须保证中心距不变,且是齿轮副零变位传动,这种情况方案有:

(1)重新加工两齿轮;

(2)重新加工小齿轮作正变位,修复大齿轮为负变位;

(3)重新加工大齿轮作正变位,修复小齿轮为负变位。

根据加工难易程度,考虑到费用高低,选择了方案(2)。这样既节约资金又减少加工时间。

4.2 齿轮模数m的测定

1)被测齿轮齿数:Z1=30,Z2=180

2)测量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257 mm

3)m=D′/Z1+Z2=8

4)实测中心距A=840 mm

5)核对中心距A=(Z1+Z2)m/2=840mm

4.3 变位系数的确定

4.3.1 最小变位系数

对于α=20°ha*=1的齿轮,Zmin=17,Xmin=-9.57

4.3.2考虑到变位后齿轮轮齿强度问题,和现有大齿轮轮齿磨损情况,对大齿轮齿厚,进行测绘:

S=m(π/2+2xtgα)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9 页经测绘S=10 mm,取加工余量S=8,cosα′=cosα,a不变值,a=a′α=α′=20°取S=8.20得:x=(S/m-π/2)/2tgα=0.784取x=-0.75>xmin满足条件

4.4 计算

4.4.1 强度计算:

P=30 kW n1=20 r/min

载荷计算

小轮传递扭矩:T1=9.55×106P/n1

=1.432×106(N.m)

Ft=2T1/α,Fr=Ft.tgα,Fn=Ft/cosα,

Wm=Fn/b

W=k0.Wm

KA=1工况系数;k0=1.25动荷系数;kβ=1荷分布系数。

4.4.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是针对齿面疲劳点蚀进行的,对开式传动不必做校核。

4.2.3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强度条件:σF=[σ]F

σF——齿根弯曲应力;[σF]——许用弯曲应力;M——齿根弯曲力矩;W——齿根危险剖面的剖面模量

计算得:

YF——齿形系数YF=2.2;YS——齿根应力集中系数YS=1.72;ψ′d=b/d1=0.21,b=50,d1=240,Z1=30,m=8,k=1.25,T1=1.432 5×106N.m。

许用弯曲应力[σF]的计算:

单向受载的齿轮,其许用应力按下式计算:

[σF]=σOF/SF.YN.YX

σOF——轮齿单向受载时齿轮材料弯曲疲劳强度极限;σOF=1.8HB=540(N/mm2);SF——安全系数SF=2.0;Yx——尺寸系数Yx=0.91;YN=1弯曲寿命系数。

代入式(3)得:[σF]=245.7N/mm2

代入式(2)得[σF]=140 N/mm2<245.7 N/mm2弯曲强度足够。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20 页4.5小结

由以上论述可知,对磨损的大齿轮做负变位修复方案是可行的,即节约资金又保证了原设计的效果。

5.例题

题目:已知某某大型机械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减速器传动参数为:z1=33,z2=105,mn=3.5,?=14゜59’,b1=b2=100mm;小齿轮材料为38siMnMo、调质,硬度为220~240HB。高速轴许用功率P1为80kW,高速轴转速730r/min,单向运转,长期连续工作。要求以常用定型减速器的有关参数和设计规范为基础,传动比允许误差±5%,在满足各约束的条件下,使减速器具有最紧凑的结构。

5.1 数学模型的建立

5.1.1 确定设计变量

由原始条件可知,减速器中齿轮传动需确定的参数值为:齿轮法向模数mn,小齿轮齿数z1,分度圆螺旋角?,齿宽b(取两轮齿宽相等)。则设计变量为X=[x1,x2,x3,x4]T=[mn,z1,?,b]T。

5.1.2 建立目标函数

根据设计要求,以最小体积为追求的目标,既可减轻重量,又可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为简化计算,用齿轮分度圆圆柱体积来近似代替齿轮的体积,则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5.1.3 建立模糊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有性能约束和几何变量约束两部分,对于应力等性能约束,必须考虑其从完全许用到完全不许用的中间过渡过程,对于几何变量约束,必须考虑其边界实际存在的模糊性。这些约束均为设计空间的模糊子集,建立约束条件如下:

(1)接触应力约束

根据公式有:

由齿轮材料可知,小齿轮优于大齿轮,取大齿轮硬度为220HB,查得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优秀设计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目录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及电动机的选择 (2) 二、V带选择 (4) 三.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6) 四、轴的设计计算 (9) 五、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3) 六、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4) 七、联轴器的选择 (14) 八、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4) 九、润滑与密封 (15) 十、设计小结 (16) 十一、参考资料目录 (16)

数据如下: 已知带式输送滚筒直径320mm ,转矩T=130 N ·m ,带速 V=1.6m/s ,传动装置总效率为?=82%。 一、拟定传动方案 由已知条件计算驱动滚筒的转速n ω,即 5.953206 .1100060100060≈??=?= π πυωD n r/min 一般选用同步转速为1000r/min 或1500r/min 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因此传动装置传动比约为10或15。根据总传动比数值,初步拟定出以二级传动为主的多种传动方案。 2.选择电动机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一般用途的Y (IP44)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它为卧式封闭结构。 2)电动机容量 (1)滚筒输出功率P w kw n T 3.19550 5.951309550P =?=?= ωω (2)电动机输出功率P kw d 59.1% 823 .1P P == = η ω 根据传动装置总效率及查表2-4得:V 带传动?1=0.945;滚动轴承?2 =0.98;圆柱齿轮传动 ?3 =0.97;弹性联轴器?4 =0.99;滚筒轴滑动轴承?5 =0.94。 (3)电动机额定功率P ed 由表20-1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P ed =2.2kw 。

汽车动力系统改装毕业论文

汽车动力系统改装毕业论文 汽车动力系统改装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动力系统改装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改装知识,汽车改装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自己的规程,根据车主的要求进行改装。主要从汽车动力的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对凸轮改装,进排气改装,点火系统,涡轮增压系统改装及其他进行了研究,对常用的改装方法进行了介绍,针对各部件的更换进行了分析,通过动力系统工作的原理来进行分析,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另外,在满足车主改装要求的同时,应注一改装车行车的安全,在刹车系统上进行必要的升级,在满足动力的需求时,满足安全的要求。 关键词:凸轮改装,汽车改装文化,进排气系统改装,涡轮增压。

ABSTRACT This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automobile re-equips the knowledge, the automobile re-equipping has the unique culture, has own regulations, carries on the re-equipping according to vehicle owner's request. Mainly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from automobile power's each aspect, re-equips to the cam, enters the exhaust to re-equip, the ignition system, the turbine wheel positive pressure system re-equipping and other have conducted the research, carried on to the commonly used re-equipping method said that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in view of various parts' replacement,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dynamic system work's principle, achieved blends together the penetration goal, moreover, while satisfied the vehicle owner to re-equip the request, should pour a stock car driving the security, carried on the essential promotion on the brake system, when satisfied the power the demand, satisfied the safe request. KEY WORDS: The cam re-equips, the automobile re-equips the culture, enters the exchaust gas system to re-equip, turbine wheel positive pressure, ignition system.

数控加工工艺技术编程毕业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技术编程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7) 1.1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7) 1.1.1继续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 (7) 1.1.2向高速化和高精度化发展 (7) 1.1.3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7) 1.2UG数控铣削编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8) 1.2.1 数控编程模块 (8) 1.2.2 刀具轨迹的生成 (8) 1.2.3刀具轴的导动方式 (10) 1.2.4刀具轨迹编辑的修改 (10) 1.2.5加工仿真 (10) 1.2.6后置处理 (10) 1.2.7切削参数库设置 (11) 1.2.8 CAM二次开发功能接口 (11) 1.3U NIGRAHPICS NX/CAM数控编程流程 (12) 第二章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13) 2.1零件图分析 (13) 2.1.1读图和审图 (13) 2.1.2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14) 2.2毛坯、余量分析 (15)

2.2.1毛坯的种类 (15) 2.2.2加工余量 (15) 第三章加工准备及工艺路线的确定 (16) 3.1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6) 3.1.1夹具的选择 (17) 3.1.2刀具选择 (17) 3.2基准的选择 (18) 3.3切削用量及切削液的选择 (19) 3.3.1吃刀量 (19) 3.3.2进给速度 (20) 3.3.3切削速度 (21) 3.3.4切削液的选择 (22) 3.4确定工艺路线 (23) 3.5确定进给路线 (23) 3.6数控加工工序卡 (24) 第四章 UG加工和编程设计 (26) 4.1加工并生成程序 (26) 4.1.1工艺参数设定 (26) 4.1.2生成加工轨迹 (27) 4.1.3生成部分程序 (29) 4.1.4例举自动生成的程序 (30) 4.2手工编程 (39)

传动齿轮工艺设计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传动齿轮工艺设计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2011机电3班 学生姓名杨艺楠 学号0308110322 指导教师王西建 定稿日期2014 年 4 月 10 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级 设备三 班 学生姓名杨艺楠指导教师王西建设计(论文)题目传动齿轮工艺设计 主要 研究内容 传动齿轮,它是齿轮的一个主要一种,其功用是传递运动和运动方向,以适应传动机构运动的需要。 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 同轴孔φ35H7,φ49H7和同轴外圆φ92.55k7, φ66的同轴度、径向圆跳 动公差等级为8~9级,表面粗糙度为R a ≤1.6μm.。加工时最好在一次装夹下将两孔或两外圆同时加工。 (2)与基准孔有垂直度要求的端面,其端面圆跳动公差等级为7级,表面 粗糙度为R a ≤3.2μm。工艺过程安排时应注意保证其位置精度。 (3)距中心平面74.5mm的两侧面,表面粗糙度为R a ≤6.3μm。 (4)φ35孔的尺寸精度要保证,孔轴线的同轴度共差等级为9级及两孔公 共轴线对基准孔(A 1 -A 2 )位置度公差值为0.06μm,应予以重视。 基本要求 由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精度可知,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达到。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齿轮端面的加工 主要参考资料及文献[1] 吴雄彪.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苏建修.机械制造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许德珠.工程材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工学院、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大学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 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4王超

目录 绪论 (4) 第1章零件的图样分析 (6) 1.1 零件的尺寸要求 (6) 1.2 零件的图样分析 (6) 1.2.1 零件的形状及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 (6) 1.2.2 零件的尺寸公差分析 (6) 1.2.3 零件的形位公差分析 (7) 1.2.4 零件表面粗糙度分析 (7) 1.2.5 零件的设计基准 (7) 第2章毛坯的选择 (8) 2.1 毛坯种类确定 (8) 2.2 材料的选择 (8) 2.3 毛坯尺寸及形状选择 (9) 第3章机床的选择 (11) 3.1 数控车床的选择 (11) 3.2 数控铣床的选择 (12) 3.3 线切割机 (13) 第4章确定定位基准 (13) 4.1 定位基准 (13) 4.2 精基准与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4) 4.3 基准的确定择 (15)

5.1 夹具的选 (16) 5.2 装夹方案 (17) 第6章量具、刀具的选择 (21) 6.1 量具的选择 (21) 6.2 刀具的选择 (21) 6.2.1 刀具选择原则 (21) 6.2.2 数控加工刀具的要求 (21) 6.2.3 刀具的材料 (21) 6.2.4 刀具的几何角度的选择 (22) 第7章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24) 7.1 加工方案的选择 (24) 7.2 工序的安排及确定 (25) 7.3 工序的划分 (25) 7.4 加工路线的确定 (27) 7.5 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 (27) 第8章切削用量的确定 (28) 8.1 车削切削用量的确定 (28) 8.2 铣削切削用量的确定 (33) 8.2.1 铣削用量 (33) 8.2.2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33) 8.2.3 切削用量的确定 (34)

废气涡轮增压器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 姓名姚伟 学院(系)交通与物流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年级 2011级 指导教师郭晋明朱燃燃 2014年12 月25 日

目录 摘要 关键字 引言 一.发展历史 二.涡轮增压器概述 2.1涡轮增压系统 2.2增压作用和目的 三.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1结构及组成部分 3.2离心式压气机 3.3径流式涡轮机 3.4涡轮增压器基本工作原理 四.涡轮增压的优缺点 4.1涡轮增压器的优点 4.2涡轮增压器的缺点 五.涡轮增压器在汽油机上的应用 六.涡轮增压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七.参考文献

浅析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 摘要:涡轮增压,英文名为Turbo,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 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了。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汽车技术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正日益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满足驾驶者的驾驶需求,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显得尤为重要,涡轮增压技术就是这么一项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发动机蜗轮增压技术的应用现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阐述了发动机蜗轮增压技术的作用和目的,介绍了涡轮增压系统中各组成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提出了目前汽油机增压的难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论述了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 关键字:涡轮,废气,增压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发动机的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不断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提高发动机升功率的最有效措施是提高发动机进气管中的冲量密度,即采用增压技术。增压按其定义是在增压器中压缩进入发动机进气管前的冲量,增加进气管中冲量的密度,使得进入汽缸的实际进气量比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近气量多,来达到增加发动机功率的目的。增压器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机械驱动式增压和废气涡轮增压两类。机械增压将使内燃机的机械效率降低,废气涡轮增压是最有效的增压方式。经过百年的不断发展,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普及、深入,有关涡轮增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开始不断涌现。涡轮增压器根据废气在涡轮机内不同的流通方向,可分为径流式涡轮与轴流式涡轮两大类。大中型柴油机多采用轴流式涡轮增压器,而对于车用内燃机则采用径流式涡轮增压器。径流式涡轮增压器由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这两个主要部分,以及支承装置、密封装置、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所组成。车用汽油机的速度和功率范围宽广,工况变化频繁,扭矩储备要大,这些在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后,不采取特殊措施,会限制它的推广。汽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比较小,所以工作温度比柴油机高,增压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长江大学 YANGTZE UEIVERSITY 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专业数控技术 学生姓名严鑫 指导教师管志强(数控指导老师) 院校站点 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的广泛。而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掌握先进的数控加工工艺和好的编程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开篇主要介绍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紧接着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做了简要的介绍,使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接下来主要是对具体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分析,然后用西门子840D仿真软件指令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最终根据所编写的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对应的产品。 关键词数控铣床数控工艺编程

二级减速器毕业设计论文

兰州工业学院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系别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级机设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3年12月

设计任务书 题目: 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中的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要求: 1:运输带的有效拉力为F=2500N。 2:运输带的工作速度为V=1.7m/s。 3:卷筒直径为D=300mm。 5: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每班8小时计算),载荷变化不大,室内有粉尘。6:工作年限十年(每年300天计算),小批量生产。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 第二周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第三周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联轴器,键等: 第四周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 第五周准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形式。它由齿轮、轴、轴承及箱体组成的齿轮减速器,用于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效率高、寿命长、维护简便,因而应用极为广泛。 本设计讲述了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过程。首先进行了传动方案的评述,选择齿轮减速器作为传动装置,然后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包括选择电动机、设计齿轮传动、轴的结构设计、选择并验算滚动轴承、选择并验算联轴器、校核平键联接、选择齿轮传动和轴承的润滑方式九部分内容)。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设计,完成齿轮减速器的二维平面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关键词:齿轮啮合轴传动传动比传动效率

目录 1、引言 (1) 2、电动机的选择 (2) 2.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2) 2.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2) 2.3.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2) 3、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4) 3.1. 总传动比 (4) 3.2.分配各级传动比 (4) 4、计算传动装置的传动和动力参数 (5) 4.1.电动机轴的计算 (5) 4.2.Ⅰ轴的计算(减速器高速轴) (5) 4.3.Ⅱ轴的计算(减速器中间轴) (5) 4.4.Ⅲ轴的计算(减速器低速轴) (6) 4.5.Ⅳ轴的计算(卷筒轴) (6) 5、传动零件V带的设计计算 (7) 5.1.确定计算功率 (7) 5.2.选择V带的型号 (7) 5.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 d d2 (7) 5.4.验算V带的速度 (7) 5.5.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L d 和实际中心距a (7) 5.6.校验小带轮包角ɑ 1 (8)

(完整版)CA6140车床主轴的加工工艺最新论文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工艺以及夹具设计 学晓 班级:0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

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前言……………………………………………………………………………….. ..5 第一章概论 (6)

1.1车床的历史及发 展…………………………………………… (6) 1.1.1车床的历 史…………………………………… (6) 1.1.2车床的诞生及发 展…………………………………… (6) 1.2普通车床及CA6140卧式车床的简 介 (7) 1.2.1普通车床的基本知识 (7) 1.2.2 CA6140车床简介 (9) 1.3 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的作用 (11) 1.3.1 主轴的结构特点 (11)

1.3.2 主轴的作 用…………………………………………………… 11 第二章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的选材 (12) 2.1 车床主轴的工作条件与技术要 求 (12) 2.1.1 主轴的基本要求 (12) 2.2 主轴的选材与原 因 (13) 2.3 材料的热处 理…………………………………………………… (13) 第三章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的加工工艺 3.1 机床主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分 析…………………………………….. 3.1.1 机床主轴的基本加工路 线………………………………….

3.2 主轴加工工艺过 程……………………………………………………. . 3.2.1 主轴的基本要 求…………………………………………………. 3.2.2 主轴的加工工 艺………………………………………………… 第四章CA6140卧式车床主轴的加工精度及误差分析 (14) 4.1 加工精度及误差 (14) 4.1.1 加工精度与加工误 差 (14) 4.1.2 原始误 差…………………………………………………… (14) 4.1.3 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 法……………………………………. .14 4.2 工艺系统集合误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2924276

摘要 全球科技文化水平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机械化程度更是呈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数控技术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化加工技术。对此,我们学院提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基本理念更是符合当代国情的发展要求。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带凸台和盖子的烟灰缸是一种综合型零件。它能够有效的把我们三年所学的各类知识综合在一起运用,如设计与制造运用到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制图》、机械制造与设计以及数控刀具等。经过查阅各类书籍,得出了该零件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为使零件经过数控加工得到最佳的精度和设计要求,该零件的设计和制造都利用到了数控加工工艺方面的许多知识。 关键词:烟灰缸;铣削加工;工艺设计;机械设计。

目录 1 绪论 (4) 2 零件的分析 (5) 2.1 结构分析 (7) 2.2 精度分析 (7) 2.3 毛坯、余量分析 (8) 3 设备的选择 (8) 4 工艺文件的编制 (10) 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0) 4.1.1 粗基准的选择 (10) 4.1.2 精基准的选择 (11) 4.2 夹具、刀具以及冷却液的确定 (12) 4.2.1 夹具的确定 (12) 4.2.2 刀具的选择 (14) 4.2.3 冷却液的确定 (14) 4.3 工艺方案的确定 (15) 4.4 切削用量的确定 (16) 4.4.1 切削速度Vc (17) 4.4.2 确定主轴转速 (17) 4.4.3 切削进给速度 (17) 4.4.4 背吃刀量的确定 (18) 4.5 进给速度的确定 (19)

4.6 填写工艺文件 (20) 4.6.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20) 4.6.2 数控加工工艺卡 (21) 5 零件的加工 (30) 5.1 数控加工过程 (30) 5.2 部分手工编制的程序单 (32) 6 零件的质量分析 (37) 结束语 (38) 致谢 (39) 参考文献 (40) 1 绪论 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的应用呈突飞猛进的趋势。包括以组合机床为主的大量生产方式的出现,机床都在向以数控设备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社会上对掌握数控技术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我们学院数控设备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为适应实际社会生产的能力和提高全面的数控加工能力,必要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这样既可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有。 此设计是烟灰缸零件的加工,也是作为数控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总结。说明书就是根据我们数控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及技术要求编写的,它体现了数控加工各个方面的特点。

带式传动机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带式传动机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总体方案设计………………………………… 1.传动方案分析………………………………………………………… 2.选择联轴器的类型和型号…………………………………………… 3.电动机的选择………………………………………………………….4.传动比分配…………………………………………………………….5.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带传动的设计………………………………………………………….2.齿轮传动的设计……………………………………………………….3.轴的结构设计及计算………………………………………………….4.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5.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6.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7.润滑与密封………………………………………………………….

一、 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 61——V 带传动2——电动机 34——联轴器5——卷筒6——运输带 注:传动不逆转,载荷平稳,起动载荷为名义载荷的1.25倍,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2.设计工作量: ①.设计说明书1份 ②.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 ③.零件工作图1~3张 本组设计选第1组数据

二、总体方案设计 1.传动方案分析 在分析传动方案时应试注意常用机械传动方式的特点及在布局上的要求: 1)带传动平稳性好,能缓冲吸振,但承载能力小,宜布置在高速级; 2)链传动平稳性差,且有冲击、振动,宜布置在低速级; 3)蜗杆传动放在高速级时蜗轮材料应选用锡表铜,否则可选用铝铁青铜; 4)开式齿轮传动的润滑条件差,磨损严重,应布置在低速级; 5)锥齿轮、斜齿轮宜放在调整级。 该方案的优点: 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2.选择联轴器的类型和型号 一般在传动装置中有两个联轴器:一个是连接电动机轴与减速器高速轴的联轴器,另一个是连接减速器低速轴与工作机轴的联轴器。前者由于所连接轴的转速较高,为了减小起动载荷、缓和冲击,应选用具有较小转动惯量的弹性联轴器,如弹性柱销联轴器等。后者由于所连接轴的转速较低,传递的转矩较大,减速器与工作机常不在同一底座上而要求有较大的轴线偏移补偿,因此常选用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例如十字滑块联轴器等。 3.电动机的选择 (1)选择电动机 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Y132M2—6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功率 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为 P d=P w/η P w=FV/1000ηw 所以P d=FV/1000ηwη 由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包括工作机效率)为 η·ηw=η1·η2·η3·η4·η5·η 6

汽车涡轮增压毕业论文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汽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及故障分析 系名:车辆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李想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江伟 2016年5月3日

目录 摘要涡轮增压简称Turbo,如果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本文介绍了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对常见涡轮增压技术故障进行分析和故障维修,废气涡轮增压器漏油现象故障的原因和日常养护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对现有的涡轮增压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对未来涡轮增压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涡轮增压废气常见故障改进措施

引言 涡轮增压器,一个近十年出现的词语。人们只知道汽车排量后面带T的车辆就是带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汽车的加速就会快,性能也好。 涡轮增压器会产生更大的扭矩以满足驾驶乐趣。为了满足发动机不同转速下的需求,1989年出现了可变增压的涡轮增压器(VNT)。在发动机低速时,涡轮增压器减小喉口,提高增压;在发动机全速运转时,涡轮增压器喉口增大,保证增压不会超出需求。喉口可用真空管控制。优点是提高了发动机低速时的加速性能。目前,涡轮增压器已经占到了50%,在亚洲、美国也都在增长。现代涡轮增压器也改变了人们对柴油机的看法,涡轮增压器已经成为提高动力性能的主流方向。 第一章.汽车涡轮增压技术概述 涡轮增压器按增压方式分为废气涡轮增压器、复合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和组合式涡轮增压器。他们的作用分别如下: 1.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废气进入涡轮并膨胀做功,废气涡轮的全部功率用于驱动与涡轮机同轴旋转的压气机工作叶轮,在压气机中将新鲜空气压缩后再送入气缸。废气涡轮与压气机通常装成一体,便称为废气涡轮增压器。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一般柴油机合理地加装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后,可提高功率20% ~ 30% ,降低比油耗 5% 左右,有利于改善整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排放品质,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2 .复合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将废气动力涡轮与废气涡轮增压器串联起来工作,称为复合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某些增压度较高的柴油机上,废气能量除驱动废气涡轮增压器外,尚有多余的能量用于驱动低压废气动力涡轮,该动力涡轮通过齿轮变速器及液力耦合器与发动机输出轴联接。这样,废气涡轮增压器达到增压的目的,而废气动力涡轮将废气能量直接变为功率送给曲轴。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他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1 任务准备 1.1.1 机床结构 1.2 工作原理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2.1 数控车床概述 2.1.1数控车床的组成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2.1.3数控系统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3.1 零件图样分析 3.2 工艺分析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3.4 解决排屑问题 3.5 加工方法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结束语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齿轮传动设计参数的选择

齿轮传动设计参数的选择: 1)压力角α的选择 2)小齿轮齿数Z1的选择 3)齿宽系数φd的选择 齿轮传动的许用应力 精度选择 压力角α的选择 由《机械原理》可知,增大压力角α,齿轮的齿厚及节点处的齿廓曲率半径亦皆随之增加,有利于提高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及接触强度。我国对一般用途的齿轮传动规定的压力角为α=20o。为增强航空有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及接触强度,我国航空齿轮传动标准还规定了α=25o的标准压力角。但增大压力角并不一定都对传动有利。对重合度接近2的高速齿轮传动,推荐采用齿顶高系数为1~1.2,压力角为16o~18o的齿轮,这样做可增加齿轮的柔性,降低噪声和动载荷。 小齿轮齿数Z 1 的选择 若保持齿轮传动的中心距α不变,增加齿数,除能增大重合度、改善传动的平稳性外,还可减小模数,降低齿高,因而减少金属切削量,节省制造费用。另外,降低齿高还能减小滑动速度,减少磨损及减小胶合的可能性。但模数小了,齿厚随之减薄,则要降低齿轮的弯曲强度。不过在一定的齿数范围内,尤其是当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齿面接触强度时,以齿数多一些为好。 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以齿数多 一些为好,小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 1 =20~40。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多的齿 数,一般可取z 1 =17~20。 为使齿轮免于根切,对于α=20o的标准支持圆柱齿轮,应取z 1≥17。Z 2 =u·z 1 。 齿宽系数φ d 的选择 由齿轮的强度公式可知,轮齿越宽,承载能力也愈高,因而轮齿不宜过窄;但增大齿宽又会使齿面上的载荷分布更趋不均匀,故齿宽系数应取得适合。圆柱齿轮齿宽系数的荐用值列于下表。对于标准圆柱齿轮减速器,齿宽系数取为

同步带传动类型及及设计计算标准

同步带传动类型及及设计计算标准 (GB-T10414?2-2002同步带轮设计标准) 圆弧齿同步带轮轮齿ArctoothTimingtooth 直边齿廓尺寸Dimensionoflineartypepulley

1、同步带轮的型式 2、齿型尺寸、公差及技术参数 3、各种型号同步带轮齿面宽度尺寸表 4、订购须知 圆弧齿轮传动类型: 1)圆弧圆柱齿轮分单圆弧齿轮和双圆弧齿轮。 2)单圆弧齿轮的接触线强度比同等条件下渐开线齿轮高,但弯曲强度比渐开线低。 3)圆弧齿轮主要采用软齿面或中硬齿面,采用硬齿面时一般用矮形齿。圆弧齿轮传动设计步骤: 1)简化设计:根据齿轮传动的传动功率、输入转速、传动比等条件,确定中心距、模数等主要参数。如果中心距、模数已知,可跳过这一

步。 2)几何设计计算:设计和计算齿轮的基本参数,并进行几何尺寸计算。 3)强度校核:在基本参数确定后,进行精确的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校核。 4)如果校核不满足强度要求,可以返回 圆弧齿轮传动的特点: 1)圆弧齿轮传动试点啮合传动,值适用于斜齿轮,不能用于直齿轮。 2)相对曲率半径比渐开线大,接触强度比渐开线高。 3)对中心距变动的敏感性比渐开线大。加工时,对切齿深度要求较高,不允许径向变位切削,并严格控制装配误差。 单圆弧齿轮传动 小齿轮的凸齿工作齿廓在节圆以外,齿廓圆心在节圆上;大齿轮的凹齿工作齿廓在节圆内,齿廓圆心略偏於节圆以外(图2单圆弧齿轮传动的嚙合情况)。由於大齿轮的齿廓圆弧半径p2略大於小齿轮的齿廓半径p1,故当两齿廓转到K点,其公法线通过节点c时,齿便接触,旋即分离,但与它相邻的另一端面的齿廓随即接触,即两轮齿K1﹑K'1、K2﹑K'2﹑K3﹑K'3……各点依次沿嚙合线接触。因此,圆弧齿轮任一端面上凹﹑凸齿廓仅作瞬时嚙合。一对新圆弧齿轮在理论上是瞬时点嚙合,故圆弧齿轮传动又常称为圆弧点嚙合齿轮传动。轮齿经过磨合后,实际上齿廓能沿齿高有相当长的一段线接触。圆弧齿轮传动的特点是:(1)综合曲率半径比渐开线齿轮传动大很多,其接触强度比渐开线齿轮传动约高0.5~1.5倍;

涡轮增压的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论文

目录 【引言】 (1) 一.涡轮增压器的作用和构造以及工作原理 (1) (一)作用 (1) (二)构造 (2) (二)工作原理 (3) 二.汽车涡轮增压器的维护及使用常识 (3) (一)涡轮增压器的维护 (3) (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使用 (6) 三.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分类及优缺点 (7) (一)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分类 (7) (二)汽车涡轮增压器的优缺点 (8) 四.涡轮增压器的常见故障及案例分析 (9) (一)故障现象 (9) (二)故障检修 (10) (三)废气涡轮增压器漏油 (11) (四)案例分析 (12) 五.涡轮增压器的改进措施 (13) (一)现代化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方面 (13) (二)新材料的应用方面 (14) 六.涡轮增压器的发展趋势 (14) (一)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现状 (15)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汽车涡轮增压的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 【摘要】涡轮增压简称Turbo,如果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本文介绍了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对它的保养及使用进行了阐述,同时,通过分析常见故障,对改进措施以及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看法。 【关键词】涡轮增压废气常见故障改进措施 【引言】 涡轮增压器,一个近十年出现的词语。人们只知道汽车排量后面带T的车辆就是带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汽车的加速就会快,性能也好。 涡轮增压器会产生更大的扭矩以满足驾驶乐趣。为了满足发动机不同转速下的需求,1989年出现了可变增压的涡轮增压器(VNT)。在发动机低速时,涡轮增压器减小喉口,提高增压;在发动机全速运转时,涡轮增压器喉口增大,保证增压不会超出需求。喉口可用真空管控制。优点是提高了发动机低速时的加速性能。目前,涡轮增压器已经占到了50%,在亚洲、美国也都在增长。现代涡轮增压器也改变了人们对柴油机的看法,涡轮增压器已经成为提高动力性能的主流方向。 本文着重介绍涡轮增压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针对故障的案例进行分析,调研。 一.涡轮增压器的作用和构造以及工作原理 (一)作用 涡轮增压器按增压方式分为废气涡轮增压器、复合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和组合式涡轮增压器。他们的作用分别如下: 1.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废气进入涡轮并膨胀做功,废气涡轮的全部功率用于驱动与涡轮机同轴旋转的压气机工作叶轮,在压气机中将新鲜空气压缩后再送入气缸。废气涡轮与压气机通常装成一体,便称为废气涡轮增压器。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一般柴油机合理地加装废气涡轮增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格式) 课题名称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 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 2.1 零件图 2.2 零件图分析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2.4 确定加工方法 2.5 确定加工方案 第3章工件的装夹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4.4 确定切削用量 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 第6章数控加工程序 第6章结束语 第7章致谢词 参考文献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毕业论文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减速器的慨述 (5) 第二章传动方案拟定 (9) 第三章电动机的选择 (10) 第四章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3) 第五章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14) 第六章普通V带的设计 (18) 第七章齿轮传动的设计 (23) 第八章传动轴的设 计 (28) 第九章输出轴的设 计 (33) 第十章箱体的设 计 (38) 第十一章键连接的设计 (41) 第十二章滚动轴承的设计 (43) 第十三章润滑和密封的设计 (45) 第十四章联轴器的设计 (46) 第十五章设计小

结 (47) 第十六章致 谢 (49) 第十七章参考文 献 (50) 第一章减速器概述 1.1减速器的主要型式及其特性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械中应用很广。 减速器类型很多,按传动级数主要分为:单级、二级、多级;按传动件类型又可分为:齿轮、蜗杆、齿轮-蜗杆、蜗杆-齿轮等。 以下对几种减速器进行对比: 1)圆柱齿轮减速器 当传动比在8以下时,可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大于8时,最好选用二级(i=8—40)和二级以上(i>40)的减速器。单级减速器的传动比如果过大,则其外廓尺寸将很大。二级和二级以上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等数种。展开式最简单,但由于齿轮两侧的轴承不是对称布置,因而将使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匀,且使两边的轴承受力不等。为此,在设计这种减速器时应注意:1)轴的刚度宜取大些;2)转矩应从离齿轮远的轴端输入,以减轻载荷沿齿宽分布的不均匀;3)采用斜齿轮布置,而且受载大的低速级又正好位于两轴承中间,所以载荷沿齿宽的分布情况显然比展开好。这种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常采用斜齿,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轴向力能互相抵消。为了使左右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