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放射源的照射量对照

常见放射源的照射量对照

常见放射源的照射量对照

为使用户对照射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消除对放射源的恐惧心理,现将人们日常生活中实际接触的入射剂量对比如下(见表5),伽玛射线外照射对人体的作用:1毫伦相当于1毫雷姆,也相当于吸收剂量1毫拉德。

从下表中可知仪表的漏泄量相当小,就局部剂量而言,还不足夜光手表的剂量。因此使用人员完全可以不必担心。在地球上,来自宇宙和地球自身存在的天然放射性,充满了整个生物圈。人类就是生活在这个具有微弱放射性的环境之内的。

国家规定的最大允许剂量是每小时2毫伦,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现代知识水平,采用最先进的医学技术手段,也不能察觉对人类有任何的近期病变影响,一般都把这个剂量标准定为放射性工作人员允许剂量,国家为保障普通居民的健康,取允许剂量的十分之一,即每小时0.2毫伦,作为限制剂量,?又称居民剂量标准,本仪表放射源漏泄时约为剂量标准的二分之一以下。

表5

照射种类照射剂量或剂量当量

国家规定最大允许剂量2毫伦/小时或16毫伦/天

国家规定居民允许剂量0.2毫伦/小时或16毫伦/天

FB仪表实测剂量小于0.03毫伦/小时/天

夜光手表的局部照射量24毫雷姆/天

天然本底照射量0.4毫雷姆/天

人体内存在的内部照射0.25~0.4毫雷姆/天

普通胸部X射线透视100~200毫伦/次

牙齿X射线透视(局部) 1500~15000毫伦/天

恶性肿瘤治疗(局部) 300~700万毫伦/天

放射源分类

放射源分类办法 根据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制定本放射源分类办法。 一、放射源分类原则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二、放射源分类表 常用不同核素的64种放射源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放射源分类表

注:1.Am-241用于固定式烟雾报警器时的豁免值为1×105贝可。 2.核素份额不明的混合源,按其危险度最大的核素分类,其总活度视为该核素的活度。 三、非密封源分类 上述放射源分类原则对非密封源适用。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GB 18871-2002)。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分类

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分类 [日期:2011-08-02] 来源:? 作者:[字体:]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的规定,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为甲、乙、丙三级。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 注: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类放射源; 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Ⅲ类放射源;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的计算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日操作量(Bq)与该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的积除以与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所得的商。 ?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修正因子及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分别见表1和表2。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见附录。 表1? 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表2? 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态修正因子

附录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 1、极毒组: 148Gd、210Po、223Ra、224Ra、225Ra、226Ra、228Ra、225Ac、227Ac、227Th、228Th、229Th、23 0Th、231Pa、230U、232U、233U、234U、236Np(T1=×105a)、236Pu、238Pu、239Pu 、240Pu、242Pu、241Am 、242m Am、243 Am、240Cm、242Cm、243Cm、244Cm、245Cm、246Cm、248Cm、250Cm、247Bk、248Cf、249Cf、250Cf、251Cf、252Cf、254Cf、253Es、254Es、257Fm、258Md 2、高毒组 10Be、32Si、44Ti、60Fe、60Co、90Sr、94Nb、106Ru、108m Ag、113m Cd、126Sn、144Ce、146Sm、150Eu(T1=、152Eu、154Eu、158Tb、166m Ho、172Hf、178m Hf、194Os、192m Ir、210Pb、210Bi、210 m Bi、212Bi、213Bi、211At、224Ac、226Ac、228Ac、226Th、227Pa、228Pa、230Pa、236U、237Np、2 41Pu、244Pu、241Cm、247Cm、249Bk、246Cf、253Cf、254m Es、252Fm、253Fm、254Fm、255Fm、257Md 属于这一毒性组的还有如下气态或蒸汽态放射性核素: 126I、193m Hg、194Hg 3、中毒组 22Na、24Na、28Mg、26Al、32P、33P、35S(无机)、36Cl、45Ca、47Ca、44m Sc、46Sc、47Sc、48S c、48V、52Mn、54Mn、52Fe、55Fe、59Fe、55Co、56Co、57Co、58Co、56Ni、57Ni、63Ni、66Ni、67Cu、62Zn、65Zn、69m Zn、72Zn、66Ga、67Ga、72Ga、68Ge、69Ge、77Ge、71As、72As、73As、74As、76As、77As、75Se、76Br、82Br、83Rb、84Rb、86Rb、82Sr、83Sr、85Sr、89Sr、91Sr、92S r、86Y、87Y、88Y、90Y、91Y、93Y、86Zr、88Zr、89Zr、95Zr、97Zr、90Nb、93m Nb、95Nb、95m N b、96Nb、90Mo、93Mo、99Mo、95m Tc、96Tc、97m Tc、103Ru、99Rh、100Rh、101Rh、102Rh、1 02m Rh、105Rh、100Pd、103Pd、109Pd、105Ag、106m Ag、110m Ag、111Ag、109Cd、115Cd、115m Cd、111In、114m In、113Sn、117m Sn、119m Sn、121m Sn、123Sn、125Sn、120Sb(T1=、122Sb、124Sb、1 25Sb、126Sb、127Sb、128Sb(T1=、129Sb、121Te、121m Te、123m Te、125m Te、127m Te、129m Te、131m Te、132Te、124I、125I、126I、130I、131I、133I、135I、132Cs、134Cs、136Cs、137Cs、128Ba、131Ba、133Ba、140Ba、137La、140La、134Ce、135Ce、137m Ce、139Ce、141Ce、143Ce、142Pr、14 3Pr、138Nd、147Nd、143Pm、144Pm、145Pm、146Pm、147Pm、148Pm、148m Pm、149Pm、151Pm、145Sm、151Sm、153Sm、145Eu、146Eu、147Eu、148Eu、149Eu、155Eu、156Eu、157Eu、146Gd、1

常见放射源及射线装置分类

1、常见放射源分类简表 根据《放射源分类办法》(环保总局05年62号公告),对常用不同核素的64种放射源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核素名称 I类源II类源III类源IV类源V类源(贝可)(贝可)(贝可)(贝可)(贝可) Am-241≥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m-241/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u-198≥2×1014≥2×1012≥2×1011≥2×109≥1×106 Ba-133≥2×1014≥2×1012≥2×1011≥2×109≥1×106 C-14≥5×1016≥5×1014≥5×1013≥5×1011≥1×107 Cd-109≥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e-141≥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Ce-144≥9×1014≥9×1012≥9×1011≥9×109≥1×105 Cf-252≥2×1013≥2×1011≥2×1010≥2×108≥1×104 Cl-36≥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m-242≥4×1013≥4×1011≥4×1010≥4×108≥1×105 Cm-244≥5×1013≥5×1011≥5×1010≥5×108≥1×104 Co-57≥7×1014≥7×1012≥7×1011≥7×109≥1×106 Co-60≥3×1013≥3×1011≥3×1010≥3×108≥1×105 Cr-51≥2×1015≥2×1013≥2×1012≥2×1010≥1×107 Cs-134≥4×1013≥4×1011≥4×1010≥4×108≥1×104 Cs-137≥1×1014≥1×1012≥1×1011≥1×109≥1×104 Eu-152≥6×1013≥6×1011≥6×1010≥6×108≥1×106 Eu-154≥6×1013≥6×1011≥6×1010≥6×108≥1×106 Fe-55≥8×1017≥8×1015≥8×1014≥8×1012≥1×106 Gd-153≥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Ge-68≥7×1014≥7×1012≥7×1011≥7×109≥1×105 H-3≥2×1018≥2×1016≥2×1015≥2×1013≥1×109 Hg-203≥3×1014≥3×1012≥3×1011≥3×109≥1×105 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 I-131≥2×1014≥2×1012≥2×1011≥2×109≥1×106 Ir-192≥8×1013≥8×1011≥8×1010≥8×108≥1×104 Kr-85≥3×1016≥3×1014≥3×1013≥3×1011≥1×104 Mo-99≥3×1014≥3×1012≥3×1011≥3×109≥1×106 Nb-95≥9×1013≥9×1011≥9×1010≥9×108≥1×106 Ni-63≥6×1016≥6×1014≥6×1013≥6×1011≥1×108 Np-237 (Pa-233) ≥7×1013≥7×1011≥7×1010≥7×108≥1×103 P-32≥1×1016≥1×1014≥1×1013≥1×1011≥1×105 Pd-103≥9×1016≥9×1014≥9×1013≥9×1011≥1×108 Pm-147≥4×1016≥4×1014≥4×1013≥4×1011≥1×107 Po-210≥6×1013≥6×1011≥6×1010≥6×108≥1×104 Pu-238≥6×1013≥6×1011≥6×1010≥6×108≥1×104

放射源分类

附件: 放射源分类办法 根据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制定本放射源分类办法。 一、放射源分类原则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二、放射源分类表 常用不同核素的64种放射源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放射源分类表

注: 1.Am-241用于固定式烟雾报警器时的豁免值为1×105贝可。 2.核素份额不明的混合源,按其危险度最大的核素分类,其总活度视为该核素的活度。 三、非密封源分类 上述放射源分类原则对非密封源适用。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GB 18871-2002)。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A装置:60Co活度250万居里(×1016 Bq),137Cs活度微居里(×105 Bq); B装置:60Co活度203万居里(×1016 Bq),137Cs活度4微居里(×105 Bq)

放 射 源 分 类 表

放射源分类表 I类源II类源III类源IV类源V类源核素名称 (贝可)(贝可)(贝可)(贝可)(贝可)Am-241≥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m-241/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u-198≥2×1014≥2×1012≥2×1011≥2×109≥1×106 Ba-133≥2×1014≥2×1012≥2×1011≥2×109≥1×106 C-14≥5×1016≥5×1014≥5×1013≥5×1011≥1×107 Cd-109≥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e-141≥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Ce-144≥9×1014≥9×1012≥9×1011≥9×109≥1×105 Cf-252≥2×1013≥2×1011≥2×1010≥2×108≥1×104 Cl-36≥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m-242≥4×1013≥4×1011≥4×1010≥4×108≥1×105 Cm-244≥5×1013≥5×1011≥5×1010≥5×108≥1×104 Co-57≥7×1014≥7×1012≥7×1011≥7×109≥1×106 Co-60≥3×1013≥3×1011≥3×1010≥3×108≥1×105 Cr-51≥2×1015≥2×1013≥2×1012≥2×1010≥1×107 Cs-134≥4×1013≥4×1011≥4×1010≥4×108≥1×104 Cs-137≥1×1014≥1×1012≥1×1011≥1×109≥1×104 Eu-152≥6×1013≥6×1011≥6×1010≥6×108≥1×106 Eu-154≥6×1013≥6×1011≥6×1010≥6×108≥1×106 Fe-55≥8×1017≥8×1015≥8×1014≥8×1012≥1×106 Gd-153≥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Ge-68≥7×1014≥7×1012≥7×1011≥7×109≥1×105 H-3≥2×1018≥2×1016≥2×1015≥2×1013≥1×109 Hg-203≥3×1014≥3×1012≥3×1011≥3×109≥1×105 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

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分类

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分类[日期:2011-08-02] 来源:作者:[字体:]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的规定,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为甲、乙、丙三级。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 注: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类放射源; 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Ⅲ类放射源;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的计算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日操作量(Bq)与该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的积除以与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所得的商。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修正因子及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分别见表1和表2。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见附录。

表1 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表2 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态修正因子 附录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 1、极毒组: 148Gd、210Po、223Ra、224Ra、225Ra、226Ra、228Ra、225Ac、227Ac、227Th、228 Th、229Th、230Th、231Pa、230U、232U、233U、234U、236Np(T1=×105a)、236P u、238Pu、239Pu 、240Pu、242Pu、241Am 、242m Am、243 Am、240Cm、242 Cm、243Cm、244Cm、245Cm、246Cm、248Cm、250Cm、247Bk、248Cf、249Cf、2 50Cf、251Cf、252Cf、254Cf、253Es、254Es、257Fm、258Md 2、高毒组

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分类

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分类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的规定,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为甲、乙、丙三级。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 注: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类放射源; 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Ⅲ类放射源;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的计算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日操作量(Bq)与该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的积除以与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所得的商。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修正因子及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分别见表1和表2。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见附录。 表1 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表2 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态修正因子 附录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 1、极毒组: 148Gd、210Po、223Ra、224Ra、225Ra、226Ra、228Ra、225Ac、227Ac、227Th、228Th、229Th、230Th、231Pa、230U、232U、233U、234U、236Np(T1=1.15×105a)、236Pu、238Pu、239Pu 、240Pu、242Pu、241Am 、242m Am、243 Am、240Cm、242Cm、243Cm、244Cm、245Cm、246Cm、248Cm、250Cm、247Bk、248Cf、249Cf、250Cf、251Cf、252Cf、254Cf、253Es、254Es、257Fm、258Md 2、高毒组 10Be、32Si、44Ti、60Fe、60Co、90Sr、94Nb、106Ru、108m Ag、113m Cd、126Sn、144Ce、146Sm、

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分类修订稿

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 分类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分类 [日期:2011-08-02]来源:作者:[字体: ]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的规定,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为甲、乙、丙三级。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 注: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类放射源; 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Ⅲ类放射源;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的计算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日操作量(Bq)与该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的积除以与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所得的商。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修正因子及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分别见表1和表2。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见附录。 表1 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表2 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态修正因子

附录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 1、极毒组: 148Gd、210Po、223Ra、224Ra、225Ra、226Ra、228Ra、225Ac、227Ac、227Th、228Th、229Th、230T h、231Pa、230U、232U、233U、234U、236Np(T1=×105a)、236Pu、238 Pu、239 Pu 、240Pu、2 42 Pu、241Am 、242m Am、243 Am、240Cm、242Cm、243Cm、244Cm、245Cm、246Cm、248Cm、250Cm、2 47Bk、248Cf、249Cf、250Cf、251Cf、252Cf、254Cf、253Es、254Es、257Fm、258Md 2、高毒组 10Be、32Si、44Ti、60Fe、60Co、90Sr、94Nb、106Ru、108m Ag、113m Cd、126Sn、144Ce、146Sm、150Eu(T1=、152Eu、154Eu、158Tb、166m Ho、172Hf、178m Hf、194Os、192m Ir、210Pb、210Bi、210m B i、212Bi、213Bi、211At、224Ac、226Ac、228Ac、226Th、227Pa、228Pa、230Pa、236U、237Np、24 1Pu、244Pu、241Cm、247Cm、249Bk、246Cf、253Cf、254m Es、252Fm、253Fm、254Fm、255Fm、257Md 属于这一毒性组的还有如下气态或蒸汽态放射性核素: 126I、193m Hg、194Hg 3、中毒组 22Na、24Na、28Mg、26Al、32P、33P、35S(无机)、36Cl、45Ca、47Ca、44m Sc、46Sc、47Sc、4 8Sc、48V、52Mn、54Mn、52Fe、55Fe、59Fe、55Co、56Co、57Co、58Co、56Ni、57Ni、63Ni、6 6Ni、67Cu、62Zn、65Zn、69m Zn、72Zn、66Ga、67Ga、72Ga、68Ge、69Ge、77Ge、71As、72A s、73As、74As、76As、77As、75Se、76Br、82Br、83Rb、84Rb、86Rb、82Sr、83Sr、85Sr、89 Sr、91Sr、92Sr、86Y、87Y、88Y、90Y、91Y、93Y、86Zr、88Zr、89Zr、95Zr、97Zr、90Nb、93 m Nb、95Nb、95m Nb、96Nb、90Mo、93Mo、99Mo、95m Tc、96Tc、97m Tc、103Ru、99Rh、100Rh、101 Rh、102Rh、102m Rh、105Rh、100Pd、103Pd、109Pd、105Ag、106m Ag、110m Ag、111Ag、109Cd、115C d、115m Cd、111In、114m In、113Sn、117m Sn、119m Sn、121m Sn、123Sn、125Sn、120Sb(T1=、122S b、124Sb、125Sb、126Sb、127Sb、128Sb(T1=、129Sb、121Te、121m Te、123m Te、125m Te、127m T e、129m Te、131m Te、132Te、124I、125I、126I、130I、131I、133I、135I、132Cs、134Cs、136Cs、1 37Cs、128Ba、131Ba、133Ba、140Ba、137La、140La、134Ce、135Ce、137m Ce、139Ce、141Ce、143C e、142Pr、143Pr、138Nd、147Nd、143Pm、144Pm、145Pm、146Pm、147Pm、148Pm、148m Pm、149P m、151Pm、145Sm、151Sm、153Sm、145Eu、146Eu、147Eu、148Eu、149Eu、155Eu、156Eu、157Eu、146Gd、147Gd、149Gd、151Gd、153Gd、159Gd、149Td、151Td、154Td、156Td、157Td、160Td、161T d、159Dy、166Dy、166Ho、169Er、172Er、167Tm、170Tm、171Tm、172Tm、166Yb、169Yb、175Yb、169Lu、170Lu、171Lu、172Lu、173Lu、174Lu、174m Lu、177Lu、177m Lu、170Hf、175Hf、179m Hf、181 Hf、184Hf、179Ta、182Ta、183Ta、184Ta、188W、181Re、182Re(T1=、184Re、184m Re、186Re、18 8Re、189Re、182Os、185Os、191Os、193Os、186Ir(T1=、188Ir、189Ir、190Ir、192Ir、193m I

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

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5年第62号 449号)关于放射源实行分类管理的规定,我局组织制定了《放射源分类办法》,现予发布。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 环保辐射放射源分类公告 放射源分类办法 根据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制定本放射源分类办法。 一、放射源分类原则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一)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二)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三)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四)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五)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二、放射源分类表(部分) I类源II类源III类源IV类源V类源核素名称 (贝可)(贝可)(贝可)(贝可)(贝可)Am-241≥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m-241/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u-198≥2×1014≥2×1012≥2×1011≥2×109≥1×106 Co-60≥3×1013≥3×1011≥3×1010≥3×108≥1×105 Cr-51≥2×1015≥2×1013≥2×1012≥2×1010≥1×107 Cs-134≥4×1013≥4×1011≥4×1010≥4×108≥1×104 Cs-137≥1×1014≥1×1012≥1×1011≥1×109≥1×104 注:1.Am-241用于固定式烟雾报警器时的豁免值为1×105贝可。 2.核素份额不明的混合源,按其危险度最大的核素分类,其总活度视为该核素的活度。 三、非密封源分类 上述放射源分类原则对非密封源适用。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GB 18871-2002)。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放射源安全基本知识

放射源相关知识介绍 第1章 放射性基本知识 1.1原子核的放射性 现在知道,有许多原子核都能自发地发射某种射线。有的发射α射线,有的发射β射线,有的发射γ射线,有的在发射α射线或β射线的同时也发射γ射线,有的三种射线均发射。原子核还有发射正电子、质子、中子、重离子等其它粒子以及自发裂变的情况。原子核自发的变化而放射出各种射线的现象,称为原子核的放射性。能自发地放射各种射线的核素,叫放射性核素。 1.2放射性活度 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叫做放射性活度,通常用A 表示(即A=dN/de )。 在国际单位制中,放射性活度的单位为贝可勒尔,简称贝可,其表示如下:1Bq=1次衰变/秒 1.3放射性衰变的种类 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主要有三种类型,它们分别做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1.3.1α衰变 α +--→ Y Z A X A Z 2 4 如: α +→ n a R R 22286 22688 1.3.2β衰变

原子核的β衰变有三种形式: + +-→ β Y Z A X A Z 1 - ++→β Y Z A X A Z 1 Y Z A e X A Z 1 -→ +- 1.3.3γ衰变 γ +??→ ?Cd Cd m m 48 11148 1116.48 1.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1.4.1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常数 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叫做该核素的衰变常数,符号为λ;它的单位为1/秒。λ的大小决定了放射性核素衰变的快慢。 1.4.2指数衰减规律 原子核的衰变数量与原子核的衰变常数成正比,与t 时刻的原子核数量成正比,也与时间间隔成正比;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dN=-λNdt 上式求积分,可以得到 N=Noe -t λ 放射性核素指数衰减规律。 1.4.3半衰期 原子核的数量因衰变而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