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理论

锚理论
锚理论

根据职业锚理论,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是指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实际上是内心中个人能力、动机、需要、价值观和态度等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审视自我,逐步明确个人的需要与价值观,明确自己擅长所在及今后发展的重点,最终在潜意识里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

职业锚,也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而我们也应该作出和适时调整符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教授指出八种类型职业锚,分别为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不同类型的人应该根据不同类型职业锚作出不同的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锚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一、首先进行自我分析,根据有关测评分析报告及本人和朋友、家人等对自己的评价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1、职业兴趣

从客观的自我分析报告中得出自己对什么性质的职业比较感兴趣,是职能型、管理型、安全/稳定型、服务型、生活型还是自主/独立型、挑战型、创业型。只有准确的分析出自己的职业性趣准确做出选择才能使自己走的更远。

2、职业能力

了解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等能力。对工作的态度,与同事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团结意识。

3、个人特质

观察力强弱,对工作的自觉性、热情,能否吃苦耐劳,是否善于处理概念和想法。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一个观点或形势能否作出独立准确的分析,指出问题的本质。是否喜欢在工作中与人接触,喜欢团体工作。对固定工作模式和操作性工作的喜厌。只有了解了个人特质才能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实现自我。

4、职业价值观

在自我客观分析中可以知道,自我实现取向,经营取向,才能等取向的得分。在工作中,如果在是考虑工资收入,还是考虑自己最喜欢做的工作为第一,对所选择的职业要有能从中不断学习知识的机会,对工作的收入要不低于本人的工作能力的价值。同时,也会考虑这份工作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自己的理想。最后,也考虑这份工作是否合适去做,能力是否能胜任,等等的一些相关的问题。

5胜任能力

分析自己的能力优势和能力劣势,分析自己喜欢的职业对个人的要求。根据自己的能力优势选择职业,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展示自己的才能。

根据客观的自我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劣势,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不够的能力。平时要多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强化,不断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职业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相应地改变,打破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理念,就业、再就业是大趋势,职业生涯规划也随之根据各种变化来调整。所以环境的变化导致自我观念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上来,就不能一次把终生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确定下来。

1、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经济能力的贫富,能否维持正常的生活,对自己学习费用是否觉得有一定的经济负担。父母工作是否稳定,经济收入情况,家庭文化氛围。

2、学校环境分析

就读的学校等级情况,生活环境情况,教学设施是否齐全、先进,教学水平情况,所在的科系在全院的情况,是否受到重视,所学的专业是否具有优势,专业课科目开设是否理想,教学质量如何,师资如何,整体教学如何。

3、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现在大学生毕业渐渐增多,而且需求量渐饱和,对经济方面的研究不透彻,社会就业率不高,反而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所以就业环境不是很好的。

4、职业环境分析

在我国金融人员需求量不是很大,但对于高级技术人员却短缺,社会需求量大。经济与管理这个行业的就业范围比较小,不容易找工作的,现在自己多考些证能够拓宽些就业范围。

三、职业定位

依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综合前面的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这两部分的内容,得出自己的职业定位分析。

内部因素:优势因素、弱势因素。

对工作态度、创造力、领导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自身文化素养等。

外部因素:机会因素、威胁因素

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竞争情况及就业形势。

四、计划实施方案

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一年级目标: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二年级目标:提高基本素质。

三年级目标: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四年级目标:工作申请,成功就业。

1、大学期间学好各科专业知识,掌握本行业的基本知识。

2、英语考级

3、根据自身情况考取有关的证书

4、阅读各类书籍,拓展视野

5、暑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6、锻炼身体,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7、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的予以改正

8、建立良好的交际网,处理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9、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拓展能力

五、评估调整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要做出一些风险的预测。如果自己不能够按规划完成以上制定的计划的时候,应该及时调整计划。

事情不会一成不变,我会对自己的规划进行适时的调整,并每半年做一次自我评估,按照实际情况作出一些更好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新变化。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锚杆支护机理

锚杆支护技术在煤矿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锚杆支护理论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形成了以下3大类较成熟的锚杆支护理论:一是基于锚杆的悬吊作用而提出的悬吊理论、减跨理论等;二是基于锚杆的挤压、加固作用提出的组合梁理论、组合拱理论以及楔固理论等;三是综合锚杆的各种作用而提出的松动圈支护理论、锚固体强度强化理论、锚注理论、最大水平应力理论以及锚杆桁架支护理论等。 悬吊理论认为,巷道开挖以后,由于应力状态的改变,围岩中一定区域内将可能发生岩石的松动和破裂现象、或由于被裂隙切割的岩块因失去足够约束而成为关键块体即出现危岩,此时锚杆的作用就是利用其抗拉能力将松软岩层或危岩悬吊于稳定岩层之上。该理论适用于锚杆长度范围内赋存有稳定岩层或稳定岩层结构的条件。 减跨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松散介质的自然冒落拱理论提出的锚杆作用原理,其依据是冒落拱高度与跨度成正比关系,认为利用锚杆的悬吊作用可增加顶板岩层的支点,从而减小支点间的跨距,进而达到降低冒落拱高度、减少所需支护强度的目的;二是基于梁或板的理论提出的锚杆作用原理,即当巷道顶板为层状岩层时,其变形特性近似于梁或板的性质,此时锚杆的作用是缩短梁或板的跨距,以减小其中因横力而产生的弯矩及因弯矩产生的弯曲应力,尤其是弯曲拉应力,从而提高顶板的稳定性。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减跨理论中锚杆的作用机理以及适用条件等同于悬吊理论,即需要以稳定岩层或稳定岩层结构为依托。 组合梁理论适用于顶板由多层小厚度连续性岩层组成的巷道,其原理是通过锚杆的轴向作用力将顶板各分层夹紧,以增加各分层间的摩擦作用,并借助锚杆自身的横向承载能力提高顶板各分层间的抗剪切强度以及层间粘结程度,使各分层在弯矩作用下发生整体弯曲变形,呈现出组合梁的弯曲变形特征,从而提高顶板的抗弯刚度及强度。 挤压加固理论适用性较强(几乎适用于所有围岩条件)。对于拱形巷道,其原理是通过锚杆的轴向作用力在围岩中形成拱形压缩带,即通过锚杆的轴向作用力将围岩中一定范围岩体的应力状态由单项(或双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从而提高其环向抗压强度指标,使该压缩带既可承受其自身重量,又可承受一定的

示功图分析原理

1、泵工作正常时的示功图 所谓泵的工作正常,指的是泵工作参数选用合理,使泵的生产能力与油层供油能力基本相适应。其图形特点:接近理论示功图,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这类井其泵效一般在60%以上。 图中虚线是人为根据油井抽汲参数绘制的理论负载线,上边一条为最大理论负载线,下边一条为最小理论负载线。现场常常把增载线和减载线省略了。 2、惯性载荷影响的示功图 在惯性载荷的作用下,示功图不仅扭转了一个角度,而且冲程损失减少了,有利于提高泵效。示功图基本上与理论示功图形状相符。影响的原因是:由于下泵深度大,光杆负荷大,抽汲速度快等原因在抽油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惯性载荷。在上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下,悬点载荷受惯性影响很大,下死点A上升到A′,AA′即是惯性力的影响增加的悬点载荷,直到B′点才增载完毕;在下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上使悬点载荷减小,下死点由C降低到C′,直到D′才卸载完毕。这样一来使整个示功图较理论示功图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个角度,活塞冲程由S活增大到S′活,实际上,惯性载荷的存在将增加最大载荷和减少最小载荷,从而使抽油杆受力条件变坏,容易引起抽油杆折断现象。 整改措施: 1、减小泵挂深度,以减轻光杆负荷。 2、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3、振动载荷影响的示功图 分析理论示功图可知,液柱载荷是周期性作用在活塞上。当上冲程变化结束后,液体由静止到运动,液柱的载荷突然作用于抽油杆下端,于是引起抽油杆柱的振动。在下冲程,由于抽油杆柱突然卸载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振动载荷的影响是由抽油机抽汲参数过快,使抽油杆柱突然发生载荷变化而引起的振动,而使载荷线发生波动。 整改措施: 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4、泵受气体影响的示功图 由于在下冲程末余隙容积内还残存一定数量的气体,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使固定凡尔打开滞后,增载变慢,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使游动凡尔打开滞后,卸载变慢。 其图形特点:卸载线过程缓慢,卸载线CDˊ向右下方变曲的弧线,增载过程也变慢,增载线较理论的增载线平缓。DDˊ线越长,泵受气体

煤矿巷道支护技术获重大突破锚注支护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煤矿巷道支护技术获重大突破锚注支护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2月2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淮北矿业集团等四家单位合作完成的“高应力极软岩工程锚注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由淮北矿业集团、山东科技大学、淮南矿业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完成的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逐渐加大,矿井开采深度在600米以上的高应力极软岩巷道分布越来越广泛。在应用传统的锚杆、U型钢等支护方式时,围岩和支护数月就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与生产。 淮北矿业集团是一个拥有10多座矿井、年产原煤2000万吨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大部分矿井的煤炭属于三软煤层,给巷道支护增加了很大难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淮北矿业集团就组织科研人员对高应力极软岩巷道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率先在临涣煤矿、祁南煤矿等矿井进行锚注支护的工业性研究与应用,并与山东科技大学、淮南矿业集团、中国矿业大学携手合作,开始进行

高应力极软岩工程锚注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与应用。 据有关专家介绍,锚注支护是利用锚杆兼做注浆管实现外锚内注的支护方式。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实验、应用,科研人员先后攻克了锚注一体化、锚封一体化、可控压注浆、浆液扩散规律及控制、锚注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测试、锚注岩体声波测试等技术难关。其中,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功的外锚内注式注浆锚杆、可控压内注浆锚杆,分别获得了国家专利。 该项技术成果先后在全国15个矿区大规模推广应用,锚注支护巷道累计长度为17.5万米,节约资金高达4.9亿元。2001年11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发生突水淹井事故,排水历时4个月,U型钢支护、锚喷支护等支护方式的巷道均遭破坏,只有锚注支护的680米主大巷完好无损。 据淮北矿业集团副总工程师李明远介绍,目前,我国煤矿井下有高应力极软岩巷道几百万米,水利、矿冶、交通、土建等行业的松岩体高边坡工程治理,深基坑和高坝体的加固,软围岩的大型硐室和隧道支护,都可以应用锚注支护新技术。

采油、采气实验指导书

机械采油实验 一、实验项目性质 《大纲》为验证性实验,建议改为综合性。因该实验集现场工艺、测试数据、分析应用于一体,属综合性实验。服务于《采油工程》课程。八台设备,一次可容纳24人。大纲学时为2学时,实际实验是2+4学时,2学时预习(课内),4学时操作(课外),但只要操作结束,合格,可提前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抽油机(地面)、深井泵(地下)的组成、工作原理。 2.知道冲程、冲次和防冲距的概念和测试方法。 3.了解气锚的结构和作用,能区别井筒中有无气锚。 4.掌握泵效的定义,会测定并计算抽油机的泵效。 5.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哪些现象,结合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进行解释,并得出结论。 6.实验得出的结论如何指导现场生产。 (二)实验要求 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写出预习报告;预约再来实验室,2—3人一组完成实验操作;独立写出实验报告。 1.实验预习准备 (1)熟悉抽油机、深井泵、气锚的相关知识,预习相关资料和实验指导书。 (2)在实验室,弄清设备组成、结构、工作原理。 (3)对照设备流程,弄清其作用,用法及注意的问题。 (4)明确实验需要测定的参数和测定方法和测定步骤。 (5)思考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何提高实验精度。 (6)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人身、设备)。 2.预习报告内容 (1)实验的目的意义? (2)实验原理或设备的工作原理。 (3)实验仪器设备及流程图 (4)需要测定的参数及每个参数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步骤。 (5)测定参数列表。 (6)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人身安全、仪器设备安全、数据精度)。 (7)其它 3.实验报告的内容 (1)实验数据计算(详细过程) (2)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 (3)实验结果(结论)及误差分析 (4)思考题 (5)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收获体会 (6)其它 三、实验原理 泵的实际排量与理论排量的比值称作泵容积效率,油田统称泵效,也有称作泵的排量系数,即:

煤矿巷道支护技术获重大突破锚注支护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34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巷道支护技术获重大突破锚注支护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用范 本

煤矿巷道支护技术获重大突破锚注支护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在2月2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淮北矿业集团等四家单位合作完成的“高应力极软岩工程锚注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由淮北矿业集团、山东科技大学、淮南矿业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完成的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逐渐加大,矿井开采深度在600米以上的高应力极软岩巷道分布越来越广泛。在应用传统

石油常用物资大全

石油常用物资简介 1.石油套管 石油套管主要用于钻井过程中和完井后对井壁的支撑,以保证钻井过程的进行和完井后整个油井的正常运行。石油套管是一种大口径管材,起到固定石油和天然气油井壁或井孔的作用。套管是插入井孔里,用水泥固定,以防止井眼隔开岩层和井眼坍塌、并保证钻探泥浆循环流动,以便于钻探开采。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使用的不同类型的套管:表层石油套管- 保护钻井,使其避免受浅水层及浅气层污染,- 支撑井口设备并保持套管的其他层重量。技术石油套管- 分隔不同层面的压力,以便钻液额度正常流通并保护生产套管。- 以便在钻井内安装反爆裂装置、防漏装置及尾管。油层石油套管- 将石油和天然气从地表下的储藏层里导出。- 用于保护钻井,将钻探泥浆分层。石油套管生产时,外径通常为114.3毫米到508毫米。2.套管头 在陆地或海上进行钻井时,为了支持、固定下入井内的套管柱,安装防喷器组和其他井口装置,而以丝扣或法兰盘与套管柱顶端连接并坐落于外层套管的一种特殊短接头。

在套管头内还设置套管挂,用以悬挂相应规格的套管柱,并密封环空间隙。其上要装防喷器组。 油井完井后,套管头上则安装采油树。 3.油管 下入井中,用作产液或者注液的管子 4.防腐管 防腐管在国内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热力、污水处理、水源、桥梁、钢结构等管道工程领域。防腐管一般也称为防腐钢管,是指经过防腐工艺加工处理,可有效防止或减缓在运输与使用过程中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发生腐蚀现象的钢制管道。根据我国统计数据,每年国内的钢管腐蚀直接经济损失2800多亿,目前全球每年因钢管腐蚀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防腐管可有效地防止或减缓腐蚀。 5. 采油树

(完整版)锚杆支护理论

锚杆支护理论 锚杆支护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弄清楚锚杆、锚索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为锚杆支护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第一节锚杆支护构件的作用 锚杆支护由锚杆杆体、托板和螺母、锚固剂、钢带及金属网等构件组成,锚杆支护的作用是由这些构件共同完成的。 一、锚杆杆体的作用 对于锚杆杆体本身来说,由于杆体长度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所以力学上属于杆体。这种构件主要可以提供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抗拉,二是抗剪。至于杆体的抗弯能力和抗压能力是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1、锚杆的抗拉作用 锚杆杆体所能承受的拉断载荷计算: 式中P—锚杆拉断载荷,N; d—锚杆直径,mm; —锚杆钢材抗拉强度。 2、锚杆的抗剪作用 锚杆杆体所能承受的剪切载荷计算: 式中Q—锚杆剪切载荷,N; d—锚杆直径,mm; —锚杆钢材剪切强度。 二、锚杆托板的作用 一是通过给螺母施加一定的扭矩使托板压紧巷道表面,给锚杆提供预紧力,并使预紧力扩散到锚杆周围的煤岩体中,从而改善围岩应力状态,抑制围岩离层、结构面滑动和节理裂隙的张开,实现锚杆的主动、及时支护作用; 二是围岩变形使载荷作用于托板上,通过托板将载荷传递到锚杆杆体,增大锚杆的工作阻力,充分发挥锚杆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 托板力学性能应与锚杆杆体的性能匹配,才能充分发挥锚杆的支护作用。托板强度不足、安装质量差、受较大偏载都会显著降低锚杆的作用。 对于端部锚固锚杆,托板是锚杆尾部接触围岩的构件,通过托板给锚杆施加预紧力,传递围岩载荷至锚杆杆体,托板本身失效,以及托板下方的围岩松散脱落,导致托板与表面不紧贴,都会使锚杆失去支护作用。 托板对全长锚固锚杆的受力分布有明显的影响。无托板时锚杆轴力在巷道表面处为零,在一定深度达到最大值,剪力在轴力最大处为零;有托板时,由于锚杆施加的预紧力和围岩通过托板作用在锚杆杆体上的力,使得锚杆轴力在巷道表面处达到一定值,而且使锚杆轴力最大的位置向孔口移动,更接近巷道表面。 三、锚固剂的作用 锚固剂的作用是将钻孔孔壁岩石与杆体粘结在一起,使锚杆发挥支护作用。同时锚固剂也具有一定的抗剪与抗拉能力,与锚杆共同加固围岩。 1、锚固剂的粘结作用 在拉拔作用下,杆体锚固段剪应力分布为负指数曲线。

1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设计 结构工程师:査国权(12)

目录 1气液分离器结构方案 (3) 1.1结构 (3) 1.2分气原理介绍 (3) 2 气液分离器的结构设计计算 (4) 2.1重力式部分计算 (4) 气液分离器设计数据要求: (4) 2.1.1 计算气锚外壳内径D1和吸入管外径D2 (5) 2.1.2 计算气锚分离室长度 (6) 2.1.3 确定进液孔尺寸 (6) 2.2离心式部分计算 (6) 2.2.1 单气泡在螺旋中的运动规律 (7) 2.2.2 液气混合物在螺旋内的流量 (8) 2.2.3分离器储气部分长度以及直径计算 (9) 3 排气阀部分的计算 (10) 3.1排气阀直径的选择 (10) 3.2阀座口结构 (11) 3.2.1阀座锥角选择 (11) 3.2.2阀座研合宽度 (11) 3.2.3阀座外形结构的选择 (11) 3.3球阀结构设计计算 (12) 3.3.1研合深度 (12) 3.3.2 阀座孔径 (12) 3.3.3 阀口大径 (12) 3.3.4 阀座端面大径 (12) 3.3.5 心座距 (12) 3.3.6 球室高度 (12) 3.3.7 阀座厚度 (13) 3.4排气阀开启问题分析 (13) 4排气导管密封装置的选择 (14) 5各部分接头的设计 (14) 参考文献 (18)

前言 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大多是利用重力作用式和离心作用式。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现在的分离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尽量减少气体的进入量,即使气体进入量很小,其对泵效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设计出效果更好的气锚,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本设计中的气锚是利用了重力作用式与离心作用式相结合的高效气锚。将重力分离部未能完全分离的气体在离心分离部分分离出去,以保证高效的抽油效率。该新型气液分离器适用于气液比较高的油井。在此分离器内设置了单独的气、液流道,更加有利于气液的分离。该分离器是在泵上冲程抽汲时实现分离,而在泵下冲程时将气体排入油套环空 1气液分离器结构方案 1.1结构 1.2 分气原理介绍 分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气泡在套管与气锚环形空间进行分离。当气泡随原油流向气锚时,由于液流方向的改变,在油气密度差的作用下,部分气泡直接上浮到油套环形空间。 第二阶段是进入锚筒的气泡在气锚孔眼部分进行分离。当气液混合物刚进入锚筒时,液流为水平方向,而气泡有向上的垂直分速,因此在这一区域内,将有

采油设备工作原理和组成

https://www.360docs.net/doc/3d7317497.html,石油软件下载站 一、安全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1、油田常用的是弹簧式安全阀,其结构:顶盖、销子、手动启杆、调节螺丝、阀帽、阀杆、上压盖、弹簧、阀体、下压盖、阀芯、阀座。 2、原理:当压力超过安全额定压力时,就将安全阀顶开(弹簧压缩);相反,弹簧伸张,凡尔球与阀座座严。 二、潜油电泵的组成和原理是什么? 1、组成:三大部分,七大件,四小件组成。 (1)、井下部分:电机、保护器、分离器、多级离心泵; (2)、中间部分:电缆; (3)、地面部分:变压器、控制屏; (4)、附件:PHD或PSI、单流阀、测压线、接线盒。 2、工作原理:地面高压电源通过变压器变为电机所需要的工作电流,输入控制屏内,经由电缆将电能传递给井下电机,使电机转动,电机带动离心泵旋转,把井液抽入泵内,通过泵叶轮逐级增压,直至举升到地面。 三、抽油机的组成和原理是什么? 1、组成:主机和辅机两部分组成。 (1)、主机是:底座、减速器、曲柄、连杆、横梁、支架、游梁、驴头、悬绳器、皮带轮及皮带和刹车装置组成。 (2)、辅件是:电动机、节电装置、电路控制系统。 2、原理 由动力机供给动力,经减速器将动力机的高速转动变为抽油机曲柄的低速转动,并由曲柄—连杆—游梁机构将旋转运动变为抽油机驴头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深井泵工作。 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般是相异步感应电动机。当电动机定子线圈输入交流电时,通过定子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由于交流电相位差的作用,磁场以一定的速度绕定子圆周旋转(叫旋转磁场),转子线圈在旋转磁场作用下,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由于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转子追随磁场转动的方向旋转。但它总是落后与磁场旋转,既不同步,再由转子带动机械设备,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五、压力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常用压力表为扁曲弹簧管式压力表,其扁曲弹簧管固定的一端与压力表的表把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杆、扇形齿轮机构、中心轴和指针连接。由于扁曲弹簧管充压后,单位面积受力相等,而离心受力面大于向心的受力面。因为受力面积的差而造成两个面上的作用力不相等,离心受力面上的力大于向心受力面上的力,使扁曲弹簧管向直线方向伸动,从而拉动连杆,带动扇形齿轮机构,中心轴和指针转动,在表盘刻度上显示压力值。 六、电泵井的旋转分离器装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是什么原理? 1、旋转分离器装在多级离心泵的吸入口处。 2、作用是把部分气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防止泵产生气蚀。 3、工作原理:未分离的混合液首先从吸入口进入分离器外腔环形空间,由于流动方向发生180度的转折和流速的变化,使得压力降低,从而使部分游离气体分离出来;进入外

机械采油实验

机械采油实验 在油井开发后期或有些新井投产的油田,地层能量不足以将原油举出井口,往往采用机械采油的方法进行开采,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就是有杆泵采油,即地面动力设备带动抽油机工作,并通过抽油杆带动深井泵,将井中原油采出。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通过实验了解油梁式抽油机、深井泵采油的工作原理,以及抽油的全过程。 2.观察气体对泵效的影响。 3.了解气锚的工作原理及防气过程。 4.了解冲程、冲数等的调节方法。 5.测定并计算深井泵的泵效(无气体影响、有气体影响、无气锚、有气锚四种情况)。 二、实验原理 我室使用的抽油机是将油田上使用的抽油机缩小一定倍数制造而成,它与实际抽油机基本一致,井下管串和深井泵是采用有机玻璃制造,在实验过程中能清楚的看到深井泵的工作过程和状况,地层油和气用自来水与压缩空气进行模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抽油机深井泵的采油过程: 电动机→变速箱→曲柄连杆机构→抽油机游梁驴头(将旋转运动变为驴头的上下摆动)悬绳→深井泵。由于驴头的上下摆动,带动深井泵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将液体抽出。 2.深井泵的工作原理 当抽油机带动活塞上行时,游动凡尔在油管内液压作用下关闭,并排出冲程长度的一段液体,此时,由于泵内的压力下降,当泵内压力低于沉没压力时,固定凡尔打开,井内环空液体进入泵内占据活塞上行所让出的体积。 当泵内活塞下行时,泵内液体受压,压力增大,当压力等于环空液柱压力时,固定凡尔靠自重关闭,泵内液体不会下漏,当活塞继续下行,泵内液体产生的压力高于游动凡尔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被顶开,泵内液体转入油管。概括说就是活塞上行,环空液体进泵,井口排液;活塞下行,泵内液体转入油管,井口有少量的液体排出。

防气抽油泵防气原理研究

防气抽油泵防气原理研究 作者:李顺平, 李华斌, 吕瑞典, 孙三朵, LI Shun-ping, LI Hua-bin, L(U) Rui-dian,SUN San-duo 作者单位:李顺平,LI Shun-ping(川东钻探公司,重庆,400025), 李华斌,吕瑞典,孙三朵,LI Hua-bin,L(U) Rui-dian,SUN San-duo(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都,610500) 刊名: 石油矿场机械 英文刊名:OIL FIELD EQUIPMENT 年,卷(期):2008,37(5)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2条) 1.沈迪成.艾万诚抽油泵 1994 2.陈家琅.陈涛平.魏兆胜水平垂直管内气液两相流动 1994 相似文献(8条) 1.期刊论文吝拥军.徐涛.杨顺贵.祝明华.程戈奇.户贵华.段秋红抽油泵泵筒开孔制成中排气防气泵和长柱塞泵-石油机械2003,31(9) 打破传统的技术思路,在普通抽油泵泵筒上开孔,根据用途的不同,开孔的位置也不同,由此产生了中排气防气泵和长柱塞泄油泵.前者是在泵筒中部开孔,利用排气孔排气以提高泵效;后者则是在泵筒上部开孔,配以长柱塞,可用于泄油、防盐卡和正洗井.泵筒开孔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抽油泵的防砂卡、防盐卡和柱塞密封等技术难题.中排气防气泵在工作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泵效达47.6%,系统效率提高13.5%;长柱塞泄油泵用于结盐严重的间歇采油井,停井后下放抽油杆柱至碰泵,使油管内泄油,结果结盐几率减小,油井连续正常生产. 2.期刊论文李华斌.张键.康庆泽新型防气泵研究-通用机械2008,""(6) 针对在高气液比的井况条件下,分析了抽油泵在抽汲过程中,泵内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变化,以及影响抽油泵泵效的原因,提出防气泵的防气功能在于清除余隙体积内的游离气和尽量减少余隙液体中的溶解气.提出了一种既大幅度提高泵效,成本低廉,又彻底解决了"气锁"的新型防气抽油泵,并介绍了该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 3.学位论文唐良文可旋转柱塞抽油泵的结构研究与设计2006 旋转柱塞抽油泵可解决柱塞偏磨问题,它的结构研究和设计对于提高抽油泵使用寿命,减少修井作业频次,降低单井采油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旋转柱塞抽油泵结构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旋转柱塞抽油泵结构,并从方法上结合具体的泵型、泵规格对柱塞螺旋体结构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从转化为产品的角度对该泵的核心组件螺旋柱塞和活接头的图纸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该泵在井下工作时,泵筒和柱塞之间为均匀磨损,能有效提高泵的使用寿命。该泵在结构上结合了防气泵和防砂泵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含气井、含砂井的开采。 2.旋转柱塞为单向间歇旋转,旋转角度为每冲程4°。旋转柱塞与拉杆之间的相对旋转通过活接头来实现。 3.旋转柱塞旋转的角度与螺旋体结构和抽汲参数有关,可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抽汲参数来调整柱塞转动的角度。 4.本文中的计算都是在理想状况进行的。在实际抽汲过程中,产生的旋转分力比计算的值小一些。螺旋槽宽度b和内螺旋面的半径r取值要大一些。 4.期刊论文户贵华.童广岩.徐正国.姚爱国.吝拥军.杨宝华磁力强制开启防气泵的研制-石油机械2003,31(3) 研制的磁力强制开启防气泵与常规抽油泵不同之处主要是在游动阀下接头内增加了永磁滑块和顶杆.工作中永磁滑块可以在游动阀下接头内滑动,上冲程时,永磁滑块和顶杆相对柱塞下行,在磁力作用下游动阀关闭;下冲程时永磁滑块和顶杆相对柱塞上行,在顶杆作用下游动阀开启.在卫152井等4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磁力强制开启防气泵比常规抽油泵提高泵效11.5%,防气效果明显. 5.期刊论文户贵华.姚爱国.张晓梅.刘艳秋防气泵在高油气比井中的应用-石油矿场机械2002,31(5) 常规抽油泵在高油气比井中,普遍存在泵效较低的情况.这是由于普通抽油泵结构较为简单,只适用于抽汲液态流体,不适应气液共存的情况,当气体进入泵筒不仅使充满程度降低,而且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较强,将影响游动阀和固定阀的开启和闭合,造成泵效偏低,严重时造成气锁. 6.期刊论文薛令东.廖文山.宋全.陈荣华.XUE Lin-dong.LIAO Wen-shan.SONG Quan.CHEN Rong-hua国外新型有杆抽油泵及其特点-石油矿场机械2006,35(6) 有杆抽油泵是有杆抽油装置的最关键部分.为了推动有杆抽油的技术进步,提高采油经济效益,国外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新型有杆抽油泵,即,双管泵和多相泵等抽稠泵;抗冲蚀泵、自旋转柱塞泵、防砂防气泵和旋流柱塞泵等防砂泵;连续油管抽油泵、下冲程泵和带收集柱塞抽油泵等高效抽油泵.文章简介了这些泵的技术特点. 7.期刊论文王琦龙石油套管柱塞式抽气泵技术的应用-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22(12) 中原油田文、卫、马油田深层油藏富集,油井生产时伴生气较多,尤其是高油气比井,抽油泵充满程度较低,甚至发生气锁,致使产生不同程度的液击,加速地面与地下设备损坏.为此,现场采用下防气泵、高效气锚等措施,同时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气体游离于套管空间,储集较多时,套管压力升高,增加油层回压,同样影响泵效,现场采取定期放套管气,不但增加岗位工作量,而且浪费有效资源;针对此种情况,应用石油套管柱塞式抽气泵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它主要是利用抽油机为动力,抽汲油井套管气,以降低套管气对泵效的影响,减少岗位强度,达到增油增产目的. 8.学位论文李淑芳XJFB防偏磨抽稠泵的研制与现场应用2006 在综合分析研究国内外抽油泵及其应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有杆泵井杆、管偏磨问题及提高稠油井、高气油比井和大斜度井的泵效的问题,研制了XJFB防偏磨抽稠泵。该泵采用机械阀和双柱塞的结构,使抽油杆柱始终处于拉应力工作状念,不会发生失稳弯曲。该泵具有如下技术特性:防偏磨特性;稠油井、高气油比井、大斜度井适用特性;提高泵效特性;现场可操作性强特性。从杆柱负荷、排量、井况适应性等方面与现场使用的一些特种抽油泵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防偏磨方面该泵与防偏磨抽油泵相比,具有降低悬点负荷、作业时能够泄油的特点;在抽稠油方面,该泵与螺杆泵相比,具有可以实现深下和大排量的特点;在抽气方面:与防气泵等配套工具相比,具有有效率高、管柱简单的特点。 XJFB防偏磨抽稠泵现场应用45口井,可对比井有效使用寿命均在一年以上,泵效可以达到70﹪以上。应用结果表明,该泵成功解决了杆管偏磨井的低成本治理问题,解决了常规稠油井、高气油比井和大斜度井的低成本高效开采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抽油泵泵效实验(采油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二 抽油泵泵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抽油机、抽油泵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机杆泵四连杆机构); 2、掌握泵效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3、观察泵效和产气量之间的关系; 4、观察气锚的分气效果。 二、实验原理 抽油泵的效率是分析抽油机井工作状况的重要参数,根据气液混合物流过抽油泵的能量方程式和机械能守恒原理可以分析抽油泵的效率。 泵的实际排量要小于理论排量,两者的比值称作泵容积效率,油田统称泵效,也有称作泵的排量系数,即: T V Q Q =η 式中:Q —泵的实际排液量;T Q —泵的理论排量;V η—泵效。 Sn D Q T 4 2 π= 式中:D —泵径;S —冲程;n —冲次 影响泵的容积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油杆、油管的弹性变形,液体漏失以及泵筒内液体的充满程度和液体在地层与地面体积的差异等。 当有气体进入泵中时,泵效由于气体的影响而降低,增加气锚装置可将部分气体分离到环形空间中,使泵效提高,通过测定油气锚和无气锚时的排量可计算出气锚的分气效果(泵效的相对减少量): 未通气时泵效 通气时泵效 未通气时泵效泵效的相对减少量-= 实验用供液瓶代替地层供液,用小型抽油机带动活塞产液,由空压机供气。在油管出口用量筒和秒表计量实际排量。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1、实验设备:小型抽油机,深井泵模型,空压机,阀组,空气定值器,浮

子流量计,供液瓶,秒表等。 2、实验介质:空气,水。 四、实验步骤 1、记录实验深井泵的泵径; 2、移动支架使泵筒中心线是否与驴头对准,检查对应泵筒的进气管和进液管是否畅通; 3、用手转动皮带轮带动驴头上下运动,记录柱塞冲程; 4、接通抽油机电源,测量冲次; 5、用量筒和秒表在油管出口记录实际排液量,重复三次; 6、打开空压机电源,调节空气定值器旋钮,将进入泵筒中的气量定为0.4方/小时,待产液稳定后,记录三次井筒的排量; 7、打开空压机电源,调节空气定值器旋钮,将进入泵筒中的气量定为0.2方/小时,待产液稳定后,记录三次井筒的排量; 8、打开空压机电源,调节空气定值器旋钮,将进入泵筒中的气量定为0.1方/小时,待产液稳定后,记录三次井筒的排量; 9、关闭抽油机和空压机电源,轻抬支架更换泵筒,更换对应的进液管和进气管; 10、重复5-9步; 11、清扫地面,实验结束。 五、注意事项 1、不要触摸运转中抽油机的平衡块和刹车; 2、要保证泵筒中心线与驴头对齐; 3、开动抽油机前,一定要检查相应的供液管和供气管是否畅通; 4、不要无休止地拧空气定值器的调节钮; 5、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柱塞和凡尔的工作情况; 6、出现意外情况时先关闭电源。 六、实验处理 1、原始数据表,如表2-1所示: 表2-1 原始数据表

采油设备组成

采油设备工作原理和组成 一、安全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1、油田常用的是弹簧式安全阀,其结构:顶盖、销子、手动启杆、调节螺丝、阀帽、阀杆、上压盖、弹簧、阀体、下压盖、阀芯、阀座。 2、原理:当压力超过安全额定压力时,就将安全阀顶开(弹簧压缩);相反,弹簧伸张,凡尔球与阀座座严。 二、潜油电泵的组成和原理是什么? 1、组成:三大部分,七大件,四小件组成。 (1)、井下部分:电机、保护器、分离器、多级离心泵; (2)、中间部分:电缆; (3)、地面部分:变压器、控制屏; (4)、附件:PHD或PSI、单流阀、测压线、接线盒。 2、工作原理:地面高压电源通过变压器变为电机所需要的工作电流,输入控制屏内,经由电缆将电能传递给井下电机,使电机转动,电机带动离心泵旋转,把井液抽入泵内,通过泵叶轮逐级增压,直至举升到地面。 三、抽油机的组成和原理是什么? 1、组成:主机和辅机两部分组成。 (1)、主机是:底座、减速器、曲柄、连杆、横梁、支架、游梁、驴头、悬绳器、皮带轮及皮带和刹车装置组成。 (2)、辅件是:电动机、节电装置、电路控制系统。 2、原理

由动力机供给动力,经减速器将动力机的高速转动变为抽油机曲柄的低速转动,并由曲柄—连杆—游梁机构将旋转运动变为抽油机驴头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深井泵工作。 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般是相异步感应电动机。当电动机定子线圈输入交流电时,通过定子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由于交流电相位差的作用,磁场以一定的速度绕定子圆周旋转(叫旋转磁场),转子线圈在旋转磁场作用下,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由于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转子追随磁场转动的方向旋转。但它总是落后与磁场旋转,既不同步,再由转子带动机械设备,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五、压力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常用压力表为扁曲弹簧管式压力表,其扁曲弹簧管固定的一端与压力表的表把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杆、扇形齿轮机构、中心轴和指针连接。由于扁曲弹簧管充压后,单位面积受力相等,而离心受力面大于向心的受力面。因为受力面积的差而造成两个面上的作用力不相等,离心受力面上的力大于向心受力面上的力,使扁曲弹簧管向直线方向伸动,从而拉动连杆,带动扇形齿轮机构,中心轴和指针转动,在表盘刻度上显示压力值。 六、电泵井的旋转分离器装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是什么原理? 1、旋转分离器装在多级离心泵的吸入口处。 2、作用是把部分气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防止泵产生气蚀。 3、工作原理:未分离的混合液首先从吸入口进入分离器外腔环形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