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部分题目

新闻史部分题目
新闻史部分题目

6论述1935-1937年间范长江西北采访经过、成果及意义

1935年7月,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开始了西北采写的历程。他从四川成都出发,历时10个月,行程万余里,他追踪观察了解红军北上动向和考察西北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沿途采写了数十篇通讯,陆续寄《大公报》发表,不久,汇集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数月内连印7次。不仅揭示了国民党腐败统治下西北的黑暗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并在有些文章中披露了红军北上的动向。从西北回来后,他被聘为《大公报》正式记者。《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长江的西北通讯,内容充实,反映了时代的脉搏,笔墨简洁生动,谈古说今,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采访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他富于政治敏感,勇于追求真理,不畏艰险,敢于探索,深入研究考察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勤于学习,知识渊博的风格和素质。《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他于1939年加入共产党,从一个爱国的民主进步记者成为一名自觉为民族和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1)1935年5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其西北采访的历程。他从四川成都出发,历时10个月,行程万余里,深入考察西北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同时追踪观察长征途中红军的动态,沿途采写了数十篇通讯,陆续寄回《大公报》发表。不久,汇集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数月内连印7次。长江的连载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下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敏的痛苦生活,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从西北回来后,范被聘为《大公报》正式记者。

(2)1936年8月,范长江采访内蒙古西部,他穿行千里戈壁,往返两个多月,考察日寇觊觎这一地区的实况,后写成通讯《忆西蒙》。

(3)10月,采访绥远抗战。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赶赴西安采访。1937年2月,到延安采访,是当时从白区进入红区,向全国采访报道红色区域情况的第一个中国记者。他的《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的系列采访通讯,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报道西安事变真相,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范长江的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8简述邹韬奋的报刊实践活动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他一生主办过6 刊1 报,撰写评论、通讯报道达数百万字,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在全国拥有56处总分支店,对中国进步新闻文化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

评价邹韬奋的办报历程和优良作风:邹韬奋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出版的报刊有《生活》、《大众生活》、《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生活刊》、《抗战》、香港《大众生活》

和《全民抗战》等。韬奋流亡国外的两年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撰写了海外见闻通讯,后来集印成《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 1935年11月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最高发行量20万份。1936年出至第16期,被国民党查封。同年3 月,他在香港创办了他多年梦寐以求的《生活日报》,出版后55天自动停刊,8月迁上海,在复刊日报受阻情况下,他只好将日报的增刊改名《生活星期刊》出版。由于“七君子事件” 被捕。在狱中8 个月,韬奋写下了《经历》、《读书偶译》等著作,坚持用笔战斗。1937年《抗战》三日刊创刊,从7号起一度改名《抵抗》。《大众生活》周刊1941年5月复刊,1941年12月停刊,他以宣传团结抗日,呼吁建立民主政治为宗旨。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第三、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和广告的关系。第五六,视事业如生命,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邹韬奋1944年病逝,毛泽东题写挽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

10普利策对美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功过

1883年普利策收购纽约《世界报》,并进行改革,以新的宗旨方针、信息和兴趣面向读者。普利策主要从两个方面加强该报的影响力:

1、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不断揭露贪污行为,攻击不正当财富的拥有者,提倡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有限度的改革。

2、大量刊登刺激性报道,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段扩展销路。

此后,该报销量不断上升,篇幅也不断扩大。出版10周年纪念号时为100版,开美国报纸巨大篇幅之先河。

《世界报》的出现是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标志着廉价报纸取代正当报纸称为报刊的主体。《世界报》提倡社会改革是受到尊敬的,但它大量刊登犯罪新闻,则为世人诟病。

普利策

美国著名报人。1868年被《西方邮报》聘为记者,开始报业生涯。他以“工作、工作、工作,思考、思考、思考”为座右铭,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特殊的采访本领为报界所赏识。1878年,普利策购买了《圣路易斯电讯报》,不到一年合并了当地《邮报》,改名《邮讯报》。普利策用煽情主义的新闻报道手段,使《邮讯报》获得成功。这不仅为普利策积累了大笔资金,也为他经营更大规模的

报纸提供了必要经验。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在他的经营下,《世界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大转折,开创了廉价报纸称为报刊主体的时代。

新闻学者把普利策的办报特点归结为六项:

1、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添加大量轻松又刺激性的新闻以增加读者对报纸的兴趣。

2、借发起全国性运动之机,提高该报声誉。

3、高质量的社论版,有力地论述、倡导、支持新闻栏倡导的社会改革运动。

4、篇幅大,报价低。

5、率先使用插图。

6、重视报纸的推广工作,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

此外,普利策认为好的报纸必须要有良好素质的工作人员,并十分注意进行新闻工作的专业训练。

他在遗嘱中捐赠了250万美元建立新闻学院,在他去世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落成。普利策还留下50万美元设立“普利策奖”,这个奖项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最荣耀的奖赏。

普利策一生政治上的进步、新闻事业理想和贡献应当予以肯定,其煽情主义做法则应加以批判。

中国新闻史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选)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 (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特征:内容:刊登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和文字体裁划分,没有广告 发行与传递: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选)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邸报: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 内容: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开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内容:以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是一个不定期的非宫方报纸。 性质: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

作用:它突破了宫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宫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性质:它是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抄。 作用: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近代报刊提供转载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选) 印刷: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 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传抄的办法; 始于明代中后期民间报房的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此后出现“黄皮京报” 发行: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因此,邸报又称驿报; 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 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 京报有人专送 6.邸报与现代报纸的区别。(主观)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1.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消极作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的作用,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 积极作用:①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②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和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梁发、王韬、钱昕伯)受到新闻 工作的职业训练; ③在印刷设备和技术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 机,都是从国外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 2.简要评述王韬的主要贡献。 ①鼓吹国人办报。主张中国应自行办报,还要办西文报 ②重视报刊政论。《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 ③致力于革新文风。采用浅显的文言,议论时政 3.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区别。 ①在内容上,外报可报道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古代报纸只记载朝廷政事 ②在板报思想上,外报都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古代报纸却没有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方针的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综合测试一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综合 测试一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6年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综合测试1 【题型:单选】 [1] 包含全部“时、地、人、事、因”五要素的导语,一般被认为是 ()答案: A A 第一代导语 B 第二代导语 C 复合导语 D 延缓式导语 【题型:论述】 [2] 试述《“老报童”罗伊去世了》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答案:这是一篇人物特写,“老报童”人物形象典型鲜明,人物外貌、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此文将叙事、写人、抒情融合在一起。 【题型:简答】 [3] 简述研究外国新闻作品的方法与要求。 答案: 1、研究外国新闻作品,可以采用多种防范,在多个层次上展开 2、或对某一类新闻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或对某个国家一个时期的新闻作品进行综合研究,或对某一个外国记者新闻作品进行研究,而具体分析、研究单篇新闻作品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研究均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3、结合作品撰写的历史背景分析。4、各个国家的新闻报道,记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立场、世界观和表达方式。因此要注意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倾向在作品中的反映,以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题型:多选】 [4] 新闻作品研究者除认真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需特别加以注意的有()答案: BC A 高度的社会正义感 B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 正确的研究动机

D 认真求实的研究态度 E 爱国主义情操 【题型:论述】 [5] 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如何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请结合具体新闻作品论述。 答案: (1)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反对主观地评析作品。(2)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反对片面地评析作品。(3)坚持观察的深刻性,反对表面地评析作品。 【题型:简答】 [6] 什么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 答案: 1、敬业的作风,热爱党的新闻事业,献身党的新闻事业 2、实事求是的作风,报实情,讲真话 3、艰苦奋斗的作风 4、清正廉洁的作风 5、严谨细致的作风 6、用于创新的作风 【题型:单选】 [7] “新闻是易碎品”这句话突出强调的是新闻价值诸要素中的()答案: C A 接近性 B 可读性 C 时效性 D 重要性 【题型:多选】 [8] 有的新闻作品为了叙述节奏的需要,常常运用双线式布局方法来安排结构。下列属于双线式结构的新闻作品是( ) 答案: BE

2016年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综合测试一

2016年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综合测试1 【题型:单选】 [1] 包含全部“时、地、人、事、因”五要素的导语,一般被认为是()答案: A A 第一代导语 B 第二代导语 C 复合导语 D 延缓式导语 【题型:论述】 [2] 试述《“老报童”罗伊去世了》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答案:这是一篇人物特写,“老报童”人物形象典型鲜明,人物外貌、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此文将叙事、 写人、抒情融合在一起。 【题型:简答】 [3] 简述研究外国新闻作品的方法与要求。 答案:1、研究外国新闻作品,可以采用多种防范,在多个层次上展开2、或对某一类新闻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或对某个国家一个时期的新闻作品进行综合研究,或对某一个外国记者新闻作品进行研究,而具体分析、研究 单篇新闻作品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研究均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3、结合作品撰写的历史背景分析。4、各个 国家的新闻报道,记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立场、世界观和表达方式。因此要注意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倾向在作 品中的反映,以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题型:多选】 [4] 新闻作品研究者除认真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需特别加以注意的有()答案: BC A 高度的社会正义感 B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 正确的研究动机 D 认真求实的研究态度 E 爱国主义情操 【题型:论述】 [5] 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如何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请结合具体新闻作品论述。 答案: (1)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反对主观地评析作品。(2)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反对片面地评析作品。(3)坚持观察的深刻性,反对表面地评析作品。 【题型:简答】 [6] 什么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

中国新闻史复习题

《中国新闻史》复习提纲 张培 第一章 在哪些历史文献存有最原始的新闻文体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有哪几种说法 “读开元杂报”一文的作者是谁 我国古代报纸统称 中国古代报纸的实物叫什么 邸报一词正式出现于何时 定本制度 明代印刷报纸的原件是什么 中国古代报纸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性质 中国古代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二章 我国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我国境内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传教士我国创办的主要报刊 外报的类型 外报在我国能够一度占据垄断地位的原因 在我国的第一张外文报纸 在我国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教会报刊 外国人在华报纸的性质 如何评价外国人在我国创办的报刊 《申报》成功的经验 我国国人自办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文集 王韬在报刊工作上的主要贡献 《循环日报》 维新变法前国人自办报刊发展缓慢的原因 我国第一张报纸副刊 上海第一张中文报刊 第三章 维新派有哪些著名的报刊与报人 维新变法的基本方式 第一次国人办报热潮的特征和意义 梁启超报刊思想 《中外纪闻》和《强学报》的历史意义 梁启超报章文体的特点 严复的历史贡献

谭嗣同的历史贡献 “汪梁之争” 梁启超的主要论述新闻的论文 为什么说维新派报刊带有“官方色彩”? 第四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报纸的原因 《中国日报》宣传的革命内容 《中国日报》主要的宣传特点 郑贯公对新闻事业重要贡献及他提出独到的报学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国外创办的主要报刊 《民报》的宣传内容 《民报》与《新民从报》论战的性质与意义 “苏报案” “竖三民”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大江报》的两篇时评 我国第一个新闻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宣传的特点 第五章 “民国暂行报律”事件 民国初年报业出现短暂繁荣的原因 癸丑报灾 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新闻事业的手段 横三民 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和新闻思想 邵飘萍的采访技艺 民国时期新闻业务的特点 第六章 《新青年》的历史功绩和历史意义 《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新青年》的宣传编辑工作经验 《每周评论》的特点 李大钊在《新青年》的代表作 五四时期四大副刊 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瞿秋白新闻作品的特色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何时 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及撰写人

2018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 (课程代码00661)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l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对我国通讯文体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正式奠定了通讯文体在报纸上的地位的著名记者是 A.刘少少 B.徐铸成 C。黄远生 D.邵飘萍 2.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郭超人的代表作品是 A.《英雄髓上地球之巅》 B.《华美窗帷的后面》 C.《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D.《谁是最可爱的人》 3.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文体是 A.消息 B.解释性报遴 C.评论 D。深度报道 4.《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的作者是 A.胡乔木 8.陆定一 C,郭超人 D.范长江 5.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的表现手法是 A.叙述 B.议论 C.描写 D。说明 6.下列关于新闻重要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新闻的重要性,是由它所蕴含的意义决定的,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 B.重要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可变因索 C.考察新闻的重要性时,出发点应该是报道者对该事件的理廨和评价 D. 由于新闻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作用不同, 因此会导致人们对新闻重要性在认识上的差异 7.关于退缓式导语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第一代导语 B. 它是第二代导语 C.它出现于19世纪中期 D.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

【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报道内容所反映的年代是( ) A. 1945年 B. 1966年 C. 1997年 D. 1949年 2.《京郊出现“科学热”》中所报道的主要人物是一位( ) A.农民 B.农业教育工作者 C.农村干部 D.农村基层科技人员 3.“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是一篇新闻作品的开头部分提到的。这篇新闻作品是( ) A.《水面下的桥梁》 B.《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 C.《水城威尼斯》 D.《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4.《从邮局看变化》的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城市是( ) A.呼和浩特 B.乌鲁木齐 C.拉萨 D.银川 5.《日本签字投降》的作者,在采写此稿时所运用的主要采访方式是( ) A.个别访问 B.向当事人提问 C.现场观察 D.电话采访 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中的第三篇短新闻,主要报道的是( ) A.火箭发射时的情景 B.打捞仪器仓的情景 C.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的情景 D.火箭沿着预定轨道飞行的情景 7.《“飞天”凌空》中的主人公是( ) A.空军飞行员 B.民航飞机驾驶员 C.跳水运动员 D.工艺美术工作者 8.消息《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一文中对熊猫的描写采用了( ) A.象征性手法 B.拟人化手法 C.比喻手法 D.夸张手法 9.下列新闻作品中,表现邓拓、丁一岚的文字缘、革命情的作品是( ) A.《相思正是吐黄时》 B.《写在绢帕上的诗》 C.《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 D.《依依惜别的深情》 10.播发《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的通讯社是( ) A.法新社 B.美联社 C.共同社 D.路透社 11.“38×365=?”这一算式,反映了张先生对家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它出自( ) A.《祁连山北的旅行》 B.《相思正是吐黄时》 C.《夜宿车马店》 D.《华阳礁上补给忙》 12.“报纸的主角”通常指( ) A.言论 B.消息 C.图片 D.版面 13.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消息是( )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原始人群在群居互助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信息的交流,他们逐渐形成氏族社会,于是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便由手势语言进步到不完善的语言语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新闻传播是语言产生后较高层次的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了哪些新闻传播形式?口头传播;烽烟;旗鼓 唐代官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情况如何? 1)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2)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邸报的改革情况如何?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 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 小报产生的情况及其特点如何? 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第二章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 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1813 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 年1 月15 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842-1860 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 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 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 历史129 年);《孑子剌报》(185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61 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9 世纪50 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 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 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 美-林乐知)。90 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

新闻概括练习题

新闻概括练习题 1.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连云港日报5月12 日讯)在600平米的舞台上先变出一架30米长的飞机,然后瞬间将其变得无影无踪,眨眼之间,飞机又在距离海滩500米外的海上出现。这精彩的一幕将于”6月底在我市连岛上演。这一大型魔术节目由我市杂技团团长、魔术家汪其魔主创,曾获全国魔术大赛最高奖——金菊奖,因舞台太小而不得不放弃了今年的央视春晚。省委书记李源潮听说汪其魔要在连岛表演“海上大变飞机”这个魔术后,称他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 2.阅读下则消息,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2006年3月中旬,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位立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升位列其中。毕升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他创造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990年,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树发现了毕升的墓碑后,英山县召开了毕升文化研究会10多次,建造了毕升纪念馆,编辑出版了《毕升研究文集》,创作出版8集电视连续剧《活字精神》,并且较好地传承打造出了毕升文化品牌。 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o天,海拔高程185米。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oo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在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4.阅读下列对话,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5.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然后回答问题。记者日前获悉,为了让鱼农村尽快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十一五”期间,舟山市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以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医疗方面,我市将在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进一步完善鱼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用政府补贴和惠民政策,使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在教育方面,我市将进一步整合渔农村原有的教育布局,通过实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使贫困学生辍学现象得以消除。在文化方面,我市将继续构建具有舟山特色、面向渔农村的海洋文化普及网络,加快实施渔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并将优秀的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创作活动建成为我市的文化特色之一,使渔农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种务“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7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0字以内)本报讯母亲节前夕,一位姓陈的女士突然收到10岁女儿的来信。在信中,火辣的歌词着实让陈女士温暖了一回。昨日下午,除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这封独特的祝福信:色彩鲜艳的图案和文字装满了整页白纸,其中最火辣的就是摘自流行歌曲的表白语:“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信纸的一角,机灵的女儿也没忘了“顺便”检讨一下学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女儿称,劳动节和母亲节连着到来,她便想出这种特别的方式来感谢母亲。她还拿出自己一直舍不得用的压岁钱,为妈妈买了一束漂亮的康乃馨。 8.请用10个字概括下面简讯。本报讯(记者苏永华,通讯员张锡)昨日,伴随武汉市工商局“汉酒…老字号?专项保护行动”的启动,“新版”黄鹤楼酒从市工商局领到了3件“黄鹤楼””商标注册证。武汉市工商局负责人昨日介绍,出于对汉酒“老字号”的保护,该市工商局两次派员到北京进行;协调和解释,最终促成了该商标的重新注册。 9.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并谈谈你对这一新闻的感受。本报讯(见习记者何明洁)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高精神污染。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径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第十二站。 11.请用不超过十个字来概括下面这则新闻。… 本报济南11月6日电记者刘成友报道:受天旱少雨影响,济南市趵突泉地下水位10月31日下降至28.15米的黄色警戒线。M月4日,水位回升至28.20米,但是趵突泉仍然面临停喷危机。据了解,这是济南市今年4月初实施保泉应急预案以来,趵突泉地下水位第五次下降至黄色警戒线。据济南市水政监察部门介绍,今年汛期趵突泉最高地下水位为28.77米。从9月中旬到10月间,济南市出现罕见的干旱少雨天气,造成水位持续下降。有关人士表示,若再不出现有效降水,同时又没有相关措施补充地下水,趵突泉有可能再次面临停喷危机。 12.请用不超过15字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内容。据新华社洛杉矾11月10日电(记者于大波)据美国洛杉矾警察局10日证实,洛杉矾2名警察在逮捕嫌疑犯时涉嫌过度使用暴力,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介入对这起案件的调查。据洛杉矾警察局提供的信息,事件发生在今年8月11日,当时1名路过的妇女拍下了警察施暴的部分过程。事后这名妇女将录像送交给嫌犯的律师,律师又将录像交给洛杉矾一个专门监督警察的人权组织,该组织又将其贴到在线视频分享网站,在美国各地引起广泛关注。录像显示,这2名白人警察在逮捕嫌疑犯时,其中一人骑在嫌犯的背上,另一人将膝盖顶住嫌犯的脖子,并用拳头连续6次击打嫌犯。嫌犯边摇动双手,边叫喊“我喘不过气了”。嫌犯的律师事后称,嫌犯两眼被打肿,嘴唇被打破,脸部被打伤,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发言人拉莫拉·利普斯顿对记者说,该联盟谴责这起警察过度使用暴力事件。他指出,这起事件是在互联网披露以后才大白于天下的,这不得不令人忧虑。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不超过16个字) 据《英国医学杂志》网站报道,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为遏制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应严格限制他们的泡沫饮料饮用量。专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措施避免儿童饮用泡沫饮料,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泡沫饮料做广告,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1760万名超重。(湖南永州) 2.将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用两句话简要地表述出来,字数在40字之内。(含标点符号)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10000户居民所做专项调查的结果显示:62.7%的家庭,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开支的重要一项,超过50%的家庭1-3年内要把钱花在教育上,而且是大额支出。然而对重金消费中的教育质量是否感觉物有所值呢?在调查中,只有25%的居民给予肯定,另有48.5%给予否定,有26.5%认为无法判断。

全国年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试题与答案

全国年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试题与答案 全国2002 年4 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与答案课程代码:0066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别了,“不列颠尼亚” 》的报道内容所反映的年代是( ) A.1945 年 B.1966 年 C.1997 年 D.1949 年 2.《京郊出现“科学热” 》中所报道的主要人物是一位( ) A.农民 B.农业教育工作者 C农村干部 D.农村基层科技人员 3.“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是一篇新闻作品的开头部分提到的。这篇新 闻作品是( A.《水面下的桥梁》

B.《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 C.《水城威尼斯》 D.《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4?《从邮局看变化》的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城市是( ) A.呼和浩特 B.乌鲁木齐 C拉萨 D银川 5《. 日本签字投降》的作者,在采写此稿时所运用的主要采访方式是( ) A.个别访问 B.向当事人提问 C现场观察 D.电话采访 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中的第三篇短新闻,主要报道的是( ) A.火箭发射时的情景 B.打捞仪器仓的情景 C.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的情景 D.火箭沿着预定轨道飞行的情景 7.《“飞天”凌空》中的主人公是( )

A.空军飞行员 B.民航飞机驾驶员 C.跳水运动员 D.工艺美术工作者 &消息《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一文中对熊猫的描写采用了() A.象征性手法 B.拟人化手法 C上匕喻手法 D.夸张手法 9.下列新闻作品中,表现邓拓、丁一岚的文字缘、革命情的作品是() A.《相思正是吐黄时》 B.《写在绢帕上的诗》 C.《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 D.《依依惜别的深情》 10.播发《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Z中》的通讯社是() A.法新社 B.美联社 C.共同社 D.路透社

2010年7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答案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表述中最能体现“第二代导语”特征的是() A、突出最具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 B、五要素俱全 C、自由、灵活、多样化 D、具有散文化的倾向 2、中国深度报道的崛起,主要起始于()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 C、20世纪50年代国民经济建设时期 D、20世纪80年代后期 3、对于新闻作品分析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 ..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的作用小于理性认识,分析作品更主要的是依靠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反之,理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 4、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 A、《相思正是吐黄时》 B、《生命的支柱》 C、《在烈火中永生》 D、《谁是最可爱的人》 5、记者的特殊生活经历、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以及性格、气质等因素,往往会渗透、融入作品之间,从而表现 为新闻作品的() A、客观性 B、共性 C、真实性 D、个性 6、对于新闻主题与报道角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新闻主题即为报道角度 B、同一新闻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报道角度体现出来 C、报道只有从宏观与全局的角度出发,才能表现重大的主题 D、新闻主题与报道角度之间没有关联 7、对于新闻作品细节的描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细节描写是新闻作品中最重要、也最需着力运用的表现手法 B、细节是新闻作品中的“最小组成单位”,运用细节描写时应注意其局部和全局的关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总结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开元杂报,可能是中国最为早期的中国古代报纸。 特征是:①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②它的形式也不同于现代报纸,没有分栏,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文字体裁的分野,没有版面,没定型,也没有广告;③它的发行与传递也不同于现代报纸,是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唐代有朝廷发布的“报”,也有来自进奏院的“状”。但“报”只有文字记载,无实物可考,根据历史记载可以推断,朝廷发布时,京师官员和各地驻京进奏官都会作抄录,随后转递传阅,因而它具有新闻传播的作用;而“状”却有实物可供研究,内容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而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所谓小报,是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这种报纸的新闻来自官方,但传播者各取所需,甚至收入一引起捕风捉影的材料,真真假假,在所难免。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抄,都称为京报。 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作用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的作用。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 ①宋代官方的“进奏院状”是手写抄传的。→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逐级抄传,仍为邸报的传递方式。→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抄传的办法。 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 ②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明代和清代的邸报,都是由通政使司和担塘官交付邮驿递送的。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京报有人专送。 第二章 1、外报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为什么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据垄断地位? ①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开拓商品市场与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一批又一批的商人、传教士、政客、冒险者来到东方,来到中国。

自学考试历年试题_2012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_复习参考资料

自学考试历年试题_2012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_复习参考资料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华美窗帷的后面》属于通讯文体中的( ) A.工作通讯B.风貌通讯 C.人物通讯D.故事通讯 2.下列新闻作品中,由范长江所写的是( ) A.《记鲁迅》B.《“一厘钱”精神》 C.《谁是最可爱的人》D.《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 3.下列作品中,由穆青撰写的人物通讯是( ) A.《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B.《访“葡萄常”》 C.《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D.《水城威尼斯》 4.下列作品中,大量运用观察性报道手法,写得像一篇目击记的报道是( ) A.《英迪拉?甘地》B.《火葬——甘地永存》 C.《师魂》D.《醒来,铜陵!》 5.下列对于西方新闻写作中的特稿文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广义上西方所谓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报道文体 B.相对于消息,特稿更为强调将情节、文字的可读性和主题的严肃性相结合 C.西方所说的特稿,即为中国新闻文体中的通讯 D.近半个世纪来特稿的趋势之一是在遵循客观性的前提下,强调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 6.下列对毛泽东的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特色的概括,正确的是( ) A.大量运用抒情、议论等手法,点出了渡江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B.借鉴了散文化的笔法,细致描绘了渡江战役的壮丽场景 C.全篇精练扼要、气势雄伟 D.灵活运用对比、说明等手法,详细交待了渡江战役胜利对于解放战争全局的影响7.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迅速辨别、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被称为( )

2015年04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自考试题与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的作品形式是(B) A、深度报道 B、报告文学 C、消息 D、通讯 2、新闻报道中运用说明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为了(D) A、让报道主题更加简洁凝练 B、使报道语言更加华丽多彩 C、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D、对新闻事实或人物的相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 3、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导语是(D) A、第一代导语 B、延缓式导语 C、间接导语 D、第二代导语 4、在消息写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结构方式是( D ) A、悬念式结构 B、并列式结构 C、对比式结构 D、倒金字塔结构 5、新闻作品中的议论与抒情,要求做到(A) A、缘事而发,情景交融B多多益善,使报道更加生动C宏观入手,注意升华D务求平实,尽量避免使用 6、中国新闻作品中的深度报道蝎起于(A) A、1987 年 B、20世纪50年代 C、民国初年 D、20世纪70年代 7、下列对于新闻作品结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各种新闻体裁,其结构要求有一定区别 B、结构安排的原则之一是既能恰当地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 C.结构安排是我们评析一- 篇新闻报道时所应注意的一一个重要方面 D、纵横式结构是文学作品经常采用的一种结构方式,不应出现在新闻作品中 8、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作者是(C) A、阎吾 B、穆青 C、毛泽东 D、范长江 9、下列对于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 A、一般而言,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其新闻价值就越大 B、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特点与要求之一 C.新闻报道要求“唯快是好”,任何新闻事件发生后,均应迅速报道出来 D、新闻报道求快,但如何才算迅速及时,并没有硬性的时间规定 10、《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与《红色的警告》这两篇新闻作品,体裁上属于(D) A、消息 B、特写 C.评论D、深度报道 11、下列作品属于突发事件报道的是(D) A、《记鲁迅》 B、《巴黎陷落后的一一个月》 C、《水面下的桥梁》 D、《断电使纽约陷于-片黑暗》 1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C) A、重要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党性原则D、接近性原则 13、科技新闻报道中对于-些名词术语或技术性问题的解释,-般被称为(C) A、历史背景 B、地理背景 C、注释性背景 D、描述性背景 14、下列对于新闻敏感的表述,错误的是(C) A、它是指记者迅速辨别和捕捉事实变动的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一-种能力 B、它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綜合的考察与分析判断能力 C、它主要涉及记者的采访活动,而对编辑等环节没有影响 D、它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职业能力 15、名篇《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D) A、悬念式结构 B、倒叙结构 C、时间顺序结构 D、双线式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下列对“解释性报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 A、它的重点在于回答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将来如何发展B它是-种加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层意义的报道C、它要求记者运用大量事实,揭示新闻事实的原因、实质、影响及发展动向D、它是一种背景性新闻 E.它要求使读者读起来更加亲切、生动 17、新闻作品的个性最突出之处就是它的(BC) A、真实性 B、特殊性 C、个别性 D、可看性 E.重要性 18、党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分析评价新闻作品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BCD ) A、掌握跨文化分析比较的科学方法 B、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讲实话 C、避免研究、评价新闻作品时的主观性、随意性 D、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负责,对读者和作者负责 E、获得一定的新闻采写实际体验 19、下列新闻作品中,以现场描写为突出特色的作品有(BE ) A、《断电使纽约陷于. -片黑暗》 B、《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 "》 C、《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 D、《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E.《华阳礁上补给忙》 20、美国新闻学者提出,在解释性报道中构成所谓解释的事实有(ABCDE )

中国新闻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06北大研究生班中国新闻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987版) [ 2006-5-31 10:39:23 | By: 雕刻时光] 邸报 中国古代的报纸,通常指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在古代文献中,又被称为邸钞、阁钞、朝报等等。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邸报是诞生于唐朝进奏院状报。邸报的内容以皇帝谕旨、皇室动态、朝廷法令、大臣的奏章以及任免事项为主,所有稿件在发布之前,都必须经过主管机关和当权大臣的检查,重要稿件的取舍往往由皇帝亲自决定。邸报的发布方法,各朝代不尽相同,主要由各地驻派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只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传阅,并不公开发行。邸报最早为手抄,北宋后开始采用印刷的方式。 宋代的邸报改革:(1 )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2 )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 )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定本制度: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

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小报” 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关于小报的最早的记载,以及《朝野类要》的中说法。小报的特点: 1、属于不定期非官方报纸,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 2、有职业人士经营。 3、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衙署吏员、书铺人员。 4、内容真实性差,甚至多有伪撰、妄传者。 5、或者手抄,或者刊印。 6、内容引人注目,读者庞杂。 时务文体 梁启超改革和发展了王韬开启的报刊政论文体,并形成鲜明的风格,一脱古文的古奥矜炼,自由奔放、平易流畅,饱含忧国忧时之情。人

7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自考试题

2010年7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自考试题全国2010年7月自考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表述中最能体现“第二代导语”特征的是() A、突出最具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 B、五要素俱全 C、自由、灵活、多样化 D、具有散文化的倾向 2、中国深度报道的崛起,主要起始于()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 C、20世纪50年代国民经济建设时期 D、20世纪80年代后期 3、对于新闻作品分析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的作用小于理性认识,分析作品更主要的是依靠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反之,理性认识中也有感性认识 4、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 A、《相思正是吐黄时》 B、《生命的支柱》 C、《在烈火中永生》 D、《谁是最可爱的人》 5、记者的特殊生活经历、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以及性格、气质等因素,往往会渗透、融入作品之间,从而表现为新闻作品的() A、客观性 B、共性 C、真实性 D、个性 6、对于新闻主题与报道角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新闻主题即为报道角度 B、同一新闻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报道角度体现出来 C、报道只有从宏观与全局的角度出发,才能表现重大的主题 D、新闻主题与报道角度之间没有关联 7、对于新闻作品细节的描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细节描写是新闻作品中最重要、也最需着力运用的表现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