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样品的采集的采样方法--采样仪器法(环境卫生学)

空气样品的采集的采样方法--采样仪器法(环境卫生学)

空气样品的采集的采样方法--采样仪器法(环境卫生学)

采样仪器大气采样用的仪器由吸收器、流量计和抽气动力三部分组成。

空气收集器流量计抽气动力排出收集器:根据有害物质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选择适当的收集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收集器:

(1)气泡吸收管:分大小两种形式,可装2~10ml吸收液,以0.5~1.5L/min流量采样。为了获得良好的吸收效果,一般将两支吸收管串联采样。

(2)多孔玻板吸收管:分为普通和大型两种。普通多孔玻板吸收管可盛10ml吸收液,以0.1~1L/min流量采样;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可盛0.5ml吸收液,以0.1~1L/min流量采样,用于24小时采样。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优点是增加了气液接触面,提高了吸收效率。

(3)冲击式吸收管:分大、小两种类型。小型内装10ml吸收液,以2.8L/min流量采样,大型可装50~100ml吸收液,采气流速为28L/min,主要用于采集气溶胶状的物质。它的采样效率主要取决于尖嘴大小及(决定气流冲击速度)其与瓶底的距离。

最新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合集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 一、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 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 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 四、采样方法 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盖后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 I类区域:<10 cfu/m3 II类区域:<200 cfu/m3 III类区域:<500 cfu/m3 六、附录 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 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 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 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 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 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 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示意图: 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边 上 六、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布点: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2)平板暴露法平板直径9c m、采样高度,暴露5m i n。 3、检验方法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50000N 细菌总数(c f u/m3)=A×T A为平板面积(c m2);T为暴露时间(m i n);N为平均菌落数(c f u) 5、结果判定(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2)I 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 f u/c 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3)I 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 f u/c 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 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 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完整版)院感采样方法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采样及检查原则:采样应具有一定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6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24小时。 一、空气监测: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 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两端距墙1米;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4角及中央5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1米。洁净手术室9个点。 (2)采样方法:将直径为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15-30分钟,盖好立即送检。( 3)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表4: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 等级空气洁净度级别 布点要求 细菌最大平均浓度手术区周边区手术 区 周边区 100级1000级0.2 0.4 Ⅱ1000 级10000 级 0.75 1.5 Ⅲ10000 级100000 级 2 4

辅Ⅲ100000级 5 (5)质控标准: Ⅰ类区域(洁净手术室):细菌总数≤4cfu/m3(30分钟9cm平皿),新风机组2d清洁一次,初效过滤器1-2月更换,中效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高效每年更换,末端高效每年检查3年更换。回风口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m3(15min9cm平皿),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m3(5min9cm平皿), 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放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各2 次(双手涂擦面积约60平方厘米),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5ml 无菌盐水试管内,立即送检。 3、质控标准: 工作人员手卫生:细菌总数≤10cfu/cm2。 外科手卫生:细菌总数≤5cfu/cm2,。 三、物体表面监测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采样面积100cm2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5ml含无菌盐水试管内,立即送检。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 .结果判定: Ⅰ、Ⅱ类区域:细菌总数≤5cfu/cm2,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 4.注意事项: 采集样本要有足够的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如手术台、治疗车、无影灯把手等); 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四、消毒液的监测 1、常用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2、使用中消毒液细菌监测:1ml使用中消毒液+9ml中和剂 3、结果判定:使用中的灭菌用消毒液、无细菌生长。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10cfu/ml 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总数≤100cfu/m 五、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是一组综合措施,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各个环节缺一不可。

手指、物表、空气采样方法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前采样。 2、方法:室内面积≤30M3,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距墙1M 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M3,设、东、南、西、北、中、5点,其中东、南、西、北布点部位均距墙1m处。中点加放一只标准皿(即灭菌培养皿不打开)。 物体表面采样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清洁或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 取全部表面;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 100cm2(即5cm×5cm规格板,采4个不同部位) (3).采样方法: 用5cm×5cm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4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

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点,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将试管口和瓶塞放在火焰上烧,并立即将瓶塞塞紧。采样后立即送检。 菌落数计算公式: 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致病性微生物。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1]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1)布点: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 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暴露5min。 3、检验方法 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50000N 细菌总数(cfu/m3)=A×T A为平板面积(cm2); 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后在37℃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方法: (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 一、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 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 图1 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 图2 四、采样方法 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后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 I类区域:<10 cfu/m3 II类区域:<200 cfu/m3 III类区域:<500 cfu/m3 六、附录 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 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 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2 1. 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 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 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示意图: 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边上 培养底盘A 六、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手术室空气采样的方法

五月培训内容: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1)布点: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 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1.5m,暴露5min。 3、检验方法 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50000N 细菌总数(cfu/m3)=A×T A为平板面积(cm2);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 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0.5h后在37℃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方法: (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按全室统一布点方法检测。

大气样品采集

(1)大气样品采集 本研究以淮河上游为研究对象,拟布设了7个大气采样点,采样位置均位于干流附近,分别为M1:长台关甘岸桥,M2:肖王乡孙庄,M3:李寨赵湾,M4:息县大埠口,M5:华埠大桥,M6:淮滨水文站,M7:三河尖口。采样位置用GPS定位(智能手机上带的即可使用)。采集方法:气相PAHs采集拟采用大气被动采样器(实验室自制,内装PUF)(PUF直径14 cm,厚度1.35 cm,表面积365 cm2,净重4.40 g,体积207 cm3,密度0.0213 g cm-3),采样时间为持续2个月()。PUF使用前分别用正己烷和丙酮萃取8 h,然后用干净铝箔包好放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待用。采样结束后将PUF取下铝箔包好放置于密封袋中,然后放置于-20°C冰柜中待分析。(需定制6个大气被动采样器,定做PUF,购买铝箔) 颗粒相PAHs采用降尘罐采集,降尘罐为底面积为0.08 m2(内径为16 cm,高度为cm)的不锈钢圆桶。采样前洗净运往采样地点,降尘罐布设位置与被动采样器相同。采样开始时底部倒200 mL乙二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1),使其覆盖满降尘罐底部,用于杀死微生物防止其分解作用。回收时用去离子水将罐内降尘洗至1 L的棕色广口瓶中,然后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后,将滤膜用铝箔包好放置于密封袋中,然后放置于-20°C冰柜中待分析。将玻璃纤维滤膜用450°C高温灼烧4 h,恒重24 h后称取空白滤膜重量后用铝箔包好放置于干燥器中备用。(需购买玻璃纤维滤膜,定制降尘罐,购买铝箔)采样点布设要求:应远离交通干线、烟囱等直接污染源,高于地面3 m以上,悬挂于屋顶、阳台等空旷处。 (2)水、悬浮颗粒物、沉积物样品采集 水、悬浮颗粒物、沉积物样品采集,拟布设14个采样点,其中干流7个(M1:长台关甘岸桥,M2:肖王乡孙庄,M3:李寨赵湾,M4:息县大埠口,M5:华埠大桥,M6:淮滨水文站,M7:三河尖口);支流7个(T1:狮河琵琶山桥断面,T2:竹竿河竹竿铺断面,T3:闾河闾河长陵断面,T4:潢河潢川水文站断面,T5:大洪河洪河班台断面,T6:白露河淮滨北庙断面,T7:史灌河蒋集水文站断面)。采样位置用GPS定位(智能手机上带的即可使用)。 采集方法:水样采取表层水、中层水、底层水混合采集的方式,采集后的样品储存于25 L不锈钢桶中,运回实验室后即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过滤后的水样用SupelcoC18固相萃取柱富集PAHs,水样通过小柱的速度为6mL min-1,每

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 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2采样(空气沉降法) 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 1采样方法 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空桶内壁接触面) 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 2.1细菌总数的检验 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 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30×2 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 1.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2. 检验方法:同工器具表面细菌总数检验方法。 3. 结果计算:每只手表面的细菌总数(cfu/只手)=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样液稀释倍数 四、消毒液药效的微生物学鉴定法 1采样对象:正常使用的消毒液,和已知配制好备用的消毒液 2采样及检验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毫升样液,加入9毫升稀释液中混匀, 将注入了样液的稀释液充分摇匀,取1毫升注入平皿,随之倒入普通营养琼脂,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将平皿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计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 3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表明被检样液中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在用于消毒。

手指物表格、空气采样办法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2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前采样。 2、方法:室内面积≤30M3,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距墙1M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M3,设、东、南、西、北、中、5点,其中东、南、西、北布点部位均距墙1m处。中点加放一只标准皿(即灭菌培养皿不打开)。 物体表面采样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清洁或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100cm2 (即5cm×5cm规格板,采4个不同部位) (3).采样方法: 用5cm×5cm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 4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

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点,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 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将试管口和瓶塞放在火焰上烧,并立即将瓶塞塞 紧。采样后立即送检。 菌落数计算公式: 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致病性微生物。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一、直接采样法当空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直接采集少量气样即可满足监测分析要求。(一)注射器采样常用l00mL注射器采集有机蒸气样品。采样时,先用现场气体抽洗23次,再充满样气,夹封进气口,带回尽快分析。 (三)采气管采样采气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100∽500mL。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将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气管容积大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完全置换出,关上两端旋塞,采气体积即为采气管的容积。 (四)真空瓶采样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一般都比较低(10-6~10-9数量级),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测限的要求,故需要用富集采样法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富集采样时间一般比较长,测得结果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这类采样方法有:(一)溶液吸收法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欲提高吸收速度,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效能好的吸收液。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1)与被采集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2)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

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3)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且尽可能回收利用。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瓶)。几种常用吸收管:1、气泡吸收管2、冲击式吸收管3、多孔筛板吸收管(瓶)(二)填充柱阻留法填充柱是用一根长6~l0cm、内径3~5mm的玻璃管或塑料管,内装颗粒状或纤维状填充剂制成。采样时,让气样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则欲测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学反应等作用被阻留在填充剂上,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采样后,通过解吸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填充剂上释放出来进行测定。根护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三种类型。(三)滤料阻留法该方法是将过滤材料(滤纸、滤膜等)放在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称量过滤材料上富集的颗粒物质量,根据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一) 低温冷凝法 (五)静电沉降法 (六)扩散(或渗透)法 (二) (七)自然积集法 (八)综合采样法 三、采样仪器 (一)组成部分空气污染物监测多采用动力采样法,其采样器主要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1、收集器:收

手指、物表、空气采样方法

医院空气、物表与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特制定我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与结果判断标准,请遵照执行。 一、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1.监测科室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2.监测频率 (1)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 (2)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3)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检测。 3.采样时间 (1)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非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3)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4.监测方法 (1)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浮游菌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监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8m~1.5m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房间面积>10 m2者,每增加10 m2增设一个采样点; (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3)平皿暴露时间: ①层流洁净手术室或场所暴露30min; ②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病病区、烧伤病房等感染高风险部门暴露15min; ③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暴露5min。 (4)将送检平皿置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5.结果计算 (1)沉降法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2)浮游菌法计算公式:

手指物表空气采样方法

手指物表空气采样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前采样。 2、方法:室内面积≤30M3,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距墙1M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M3,设、东、南、西、北、中、5点,其中东、南、西、北布点部位均距墙1m处。中点加放一只标准皿(即灭菌培养皿不打开)。 物体表面采样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清洁或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 取全部表面;被采样本表面积≥ 100cm2,取100cm2(即5cm×5cm规格板,采4个不同部位)(3).采样方法: 用5cm×5cm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 100cm2,连续采样4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 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 续采样4个点,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 试管内,将试管口和瓶塞放在火焰上烧,并立即将瓶塞塞紧。采样后 立即送检。 菌落数计算公式: 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致病性微生物。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手指物表格空气采样办法

手指物表格空气采样办 法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前采样。 2、方法:室内面积≤30M3,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距墙1M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M3,设、东、南、西、北、中、5点,其中东、南、西、北布点部位均距墙1m处。中点加放一只标准皿(即灭菌培养皿不打开)。 物体表面采样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在清洁或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样本表面积≥100cm2,取 100cm2(即5cm×5cm规格板,采4个不同部位) (3).采样方法: 用5cm×5cm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 4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 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点,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1)布点: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 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1.5m,暴露5min。 3、检验方法 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50000N 细菌总数(cfu/m3)=A×T A为平板面积(cm2);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 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0.5h后在37℃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方法: (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按全室统一布点方法检测。 (2)沉降法采样时,用直径9cm的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30min,37℃培养24h,培养皿中的菌落数(cfu)代表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细菌数,以个/皿表示。 (3)浮游法采样时,用裂隙采样器在空气中随机采样30min,对采样皿或采样条培养得出的菌落数(cfu),代表空气中浮游下来的细菌数,以个/m3表示。 2、采样高度: (1)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 (2)在手术区检测时应无手术台;当手术台已固定时,检测高度应在台面之上0.25cm。 3、布点方法:(见表1)

室内空气采样方法

室内空气采样方法 近日根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意见,将空气细菌采样的具体方法整理如下,希望有关部门认真执行。 一、采样时间 在室内空气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再进行采样。 二、采样方法 根据采样原理分为平板暴露法、固体撞击法、液体冲击法、过滤法。目前医院日常监测中常用平板暴露法进行空气采样。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米处。 2、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1.5m ,采样时铺无菌治疗巾,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平板暴露5分钟,盖好及时送化验室(4小时内)。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注意采样者戴口罩、手消毒。摆放平板时应由外向内逐一摆放,然后由内向外逐一将平板盖打开。同时应避免采样人员在房间内过多的走动,影响采样结果。 3、结果计算公式:

细菌总数(cfu/m3)=50000N/(A × T) A为平板面积(cm2) 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 N为平均菌落数(cfu) 4. 结果判定 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附: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

环境空气采样

第一章 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一节 环境空气采样 一、填空题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 μ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 μ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 一氧化氮 和 二氧化氮 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 两 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 注射器 采样、采气袋 采样和 固定容器法采样。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 溶液吸收 法、 填充柱采样法和低温冷凝浓缩 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 风速 、风向 、温度 、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 滤料法和自然沉降 法。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 流量 、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 针孔 和 破损,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 破裂 ,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 气样中污染物穿透 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3 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0.5 m。 12.在地球表面上约 80 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

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 12 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 6.0 ± 0.6 kPa。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无气泡逸出 。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 吸收液,以 0.5 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1吸收液,以 0.2~0.3 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15.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1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5~1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80mm),以 0.4 L/min的流量采气 4~24 L。 16.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与原始重量之差在± 5 mg(中流量为 0.5 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数据可用。 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铅(Pb)是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二、判断题 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包括1998年后新建的所有工业区。( 错误 ) 正确答案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不包括1998年以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 2.我国规定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正确 ) 3.监测环境空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h的平均浓度,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0min。( 错误 )

大气样品采集技术及采样容器

大气样品采集技术及采样容器 路博环保采集大气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一、直接采样法采样容器 路博环保适用于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方法灵敏度高的情况,这时不必浓缩,只需用仪器直接采集少量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即可。此法测得的结果为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路博环保常用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采气管、真空瓶等。 1、注射器采样:常用100mL注射器采集有机蒸汽样品。采样时,先用现场气体抽洗2-3次,然后抽取100m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样品存放时间不宜长,一般当天分析完。气相色谱分析法常采用此法取样。取样后,应将注射器进气口朝下,垂直放置,以使注射器内压略大于外压。 2、塑料袋采样:应选不吸附、不渗漏,也不与样气中污染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塑料袋,如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袋、聚氯乙烯袋和聚酯袋等,还有用金属薄膜作衬里(如衬银、衬铝)的塑料袋。 采样时,先用二联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2-3次,再充满样气,夹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尽快分析。 3、采气管采样 采气管 采气管容积一般为100-1000mL。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用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气管容积大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完全置换出,关上旋塞,采气管体积即为采气体积。 4、真空瓶采样:真空瓶是一种具有活塞的耐压玻璃瓶,容积一般为500-1000mL。采样前,先用抽真空装置把采气瓶内气体抽走,使瓶内真空度达到 1.33KPa,之后,便可打开旋塞采样,采完即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即为真空瓶体积。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 富集(浓缩)采样法:是使大量的样气通过吸收液或固体吸收剂得到吸收或阻留,使原来浓度较小的污染物质得到浓缩,以利于分析测定。 适用于大气中污染物质浓度较低(ppm-ppb)的情况。采样时间一般较长,测得结果可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具体采样方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液体冷凝法、自然积集法等。 1、溶液吸收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汽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 采样时,用抽气装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瓶),使被测物质的分子阻留在吸收液中,以达到浓缩的目的。采样结束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结果及采样体积计算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吸收液的选择原则: 1)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 2)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 3)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 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并尽可能回收利用。 常用吸收管:

空气样品现场采集步骤

空气样品现场采集 空气中污染物采集方法包括: 1、直接取样法 2、液体吸收法和固体吸附法 3、滤膜采样法 4、自然沉降法 直接取样法用于采集空气中的CO和二氧化碳,采样所需设备: 1、聚乙烯薄膜采气袋或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充气容积为0.5-2L,所用气袋皆应进行密闭性检查,采集二氧化碳样品时需使用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CO样品采集时两种气袋均可使用 2、二联球 3、标签纸、记号笔 4、采样记录单 气袋密闭性检查方法:以检查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为例,聚乙烯薄膜采气袋采气方法与此相同 1、用二联球将采气袋充足气后加紧进气口 2、将充足气后的采气袋至于水中,进气口管应在水面外,观察水面 3、检查结果盆中的水面不应冒气泡 样品采集,以采集空气中二氧化碳为例,演示整个采样过程 1、样品采集前应用现场空气充积采气袋 2、充积采气袋的方法:在选定的地点将橡胶二联球进气口的一端朝外,另一端与采气袋连接,在呼吸袋高度处反复捏挤二联球致采气袋充足气,双手轻揉气袋致气体混均,然后从采气袋进气口对角方向折叠采气袋,放掉空气,如此反复充气3-5次即可。 3、充挤完毕用二联球再次采集现场空气致气袋膨胀后,密封进样口 4、样品编号:采集样品后,取标签纸贴在采气袋明显处,编号。 采样记录单的填写:1、采样记录单应在现场填写,记录单上样品编号应与采样袋上编号一致,写明采样地点和时间 2、采样结束后,将采好样品的气袋放入采样箱或大的口袋中,以免刮破,尽快送回实验室分析 液体吸收法与固体吸附法 液体吸收法用于采集空气中甲醛、氨、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固体吸附法用于采集空气中苯系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采样所需设备:1、大气采样器2、三脚架3、液体吸收管(大泡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4、固体吸附管(活性炭管和Tenax采样管)5、缓冲瓶6、温湿度计7、空盒气压表8、采样记录单、记号笔 液体吸收法:以采集空气中甲醛为例,演示整个采样过程,其他污染物采集的不同点在整个演示流程结束后说明,采集样品前的准备,1、分别将大气采样器与吸收管从采样箱取出2、检查大泡吸收管中吸收液有无移洒3、将大气采样器开关拨至“直流”,打开电源,按下“采样”键,检查电池电量,如显示红灯,表明仪器欠压,需要充电4、三脚架放在预先选好的采样点位置,调至呼吸带高度,将挂器采样器固定在三脚架上5、将两个采样管支架分别插于大气采样器两个侧面,放好两只采样管,取下橡胶管6、用胶管将缓冲瓶侧方口与大气采样器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