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用到的标准及规范

安全评价用到的标准及规范
安全评价用到的标准及规范

化工企业安全评价相关法令化工企业安全评价相关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关于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2年344号)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理局第10号令)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1批)(国家经贸委第6号令)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2批)(国家经贸委第16号令)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3批)(国家经32号令)

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发改产业[2004)746号)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辽宁省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辽安监发[2004)80号)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第36号令)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原化工部[91]化劳字第247号)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设[1998]207号)

工业场所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发[1996]423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年3月)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技局2000.6.2313号文)使用有毒物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22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卫法监发[2002]63号)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A

安全标志(GB2894-1996)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

安全色(GB2893-2001)

B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90)

爆炸与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C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5)

常用危险化学物品储存通则(GB15630-95)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T23011-1999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T23012-1999

厂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HG/T23013-1999

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HG/T23014-1999

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HG/T23015-1999

厂区断路作业安全规程HG/T23016-1999

厂区动土作业安全规程HG/T23017-1999

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HG/T23018-1999

D

低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54-95)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电化学式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HG/T2359-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110KW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110KW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0KW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动力机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1996)

E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有毒作业分级》(GB12311-90)

F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94)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

G

高温作业分级(GB4200-97)

高温作业允许接触热时间限值(GB935-89)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1994)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9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83)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定通则(GB13548-1992)

H

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指南(DB21-463-90)

化工企业照明设计技术规定(HG/T20586-96)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HG/T23001-1992

化工企业安全处(科)工作标准HG/T23002-1992

化工企业安全静电安全检查规程HG/T23003-1992

化工企业安全气体防护站工作和装备标准HG/T23004-1992

化工行业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HG24001-96)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64)

化学危险品分类与标志Gb13690-1992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J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2000)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87)

机械加工设备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GB12299-90)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2001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物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86(2001年版))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HG/T23005-1992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94)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GB11651-89)

机电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12265.1-1997)机电安全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12265.2-1997)L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劳安字(1990)16号)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

Q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1985

起重机危险部位与标志(GB15052-94)

起重机安全规程(GB6067-85)

S

生产过程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

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程(GB56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195-94)

T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2003年3月)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W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

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

危险货物命名原则(GB7694-87)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89-9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危化字[2004]116号)

安全评价管理制度(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评价管理制度(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评价管理制度(新编版)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部《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和,,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建设工程安全评价(以下简称安全评价),是指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以下简称)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结论。 第三条、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具体的安全评价工作由工程技术主管部门委托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简称安监机构)进行。 第四条、工程开工前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同期提供下列资料,由安监机构审查。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

(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管理要求; (三)施工组织设计; (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制度; (五)安全教育制度; (六)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第五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专职安全员配备情况,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基坑支护,模板工程等专项技术方案和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并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签名和加盖公章后才能使用。 第六条、安全评价按下列五个阶段进行; (一)施工准备评价。在施工现场准备完毕后,对场地平面布局、临时用电、给排水、办公和生活设施进行评价。 (二)达标评价。该阶段的评价应在工程施工至一定进度时进行。 (三)结构施工评价。分项工程完工后作一次评价;主体工程应每3个月评价一次,直至完工验收。

火力发电厂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火力发电厂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火力发电厂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安全性评价是对被评价单位的设备设施、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三个方面安全状况做出全面的、量化的分析和评估。安全性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其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一种变革,由原来的事后管理转化为事先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在企业发生安全问题之前,经过全面分析、评估,找出问题,予以整改;通过改善劳动环境,健全规章制度,深化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3年发布了《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加强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规范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行为。 现在新上马的火力发电厂,包括企业自备电厂,都必须在可行性研究以后进行安全预评价,由安全生产主管机关对安全预评价报告组织评

审通过后,电厂才可以申请开工建设。 1.安全预评价的程序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安全预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确定安全预评价单元;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2.发电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2.1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析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要求,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的蒸汽锅炉即构成重大危险源。根据粗略计算,一般功率超过1500kW的机组所配套的锅炉参数均超过这个标准,因此都构成重大危险源。 锅炉是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受国家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监管。火力发电厂锅炉一般在较高压力下运行,其使用的燃料为煤粉,点火燃料使用易燃易爆的0#~20#轻柴油,工程配套设备、管线阀门多,工艺复杂。一旦设备、管线、阀门发生破裂,燃料泄漏,锅炉运行操作不当,极易导致自燃、火灾、爆炸、爆管等事故发生;供煤系统也有煤粉尘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同时,还存在触电、机械伤害、灼

并网安全评价标准

华东区域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 (暂行)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东监管局

目录 、电厂并网运行必备条件 (2) 、评分项目及标准分 (5) 1 发电机 (5) 2 变压器和并联高压电抗器 (8) 3 高压开关设备 (12) 4 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避雷器和穿墙套管 (15) 5 GIS 装置 (18) 6 外绝缘和防污闪 (21) 7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22) 8 发电机励磁系统 (25) 9 发电机组电调系统 (27) 10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29) 11 调度自动化系统 (38) 12 调度通信系统 (45) 13 直流系统 (52) 14 安全管理 (54) 15 运行管理 (59) 16 涉网技术监督 (64)

、电厂并网运行必备条件 (一)、新建机组(电厂)应具有完备齐全的审批文件,满足国家规定的各项建厂要求。完成了按基本建设要求应完成的各项交接试验并经有管辖权的质检机构验收合格。 (二)、并网电厂具有与电网经营企业签订的《并网调度协议》以及与购电企业或电网经营企业签订的《购售电合同》。 (三)、发电厂主接线和厂用电主接线满足发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可靠性标准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四)、调度管辖范围划分明确,所有设备已按规定命名编号并报有关调度机构批准实施。 (五)、电厂值长、有关运行值班人员配齐,通过培训熟悉掌握相关规程制度,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电厂值长、电气、通信、自动化等涉网运行值班负责人名单已报调度机构。 (六)、并网的发电厂一次、二次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通过正式验收,试验数据齐全,技术指标合格,符合运行要求,相关参数已报调度机构,形成《启动验收委员会会议纪要》。已完成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并 报有关调度机构备案。发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进相运行能力满足《并网调度协议》的要求。 (七)、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及电调系统符合《并网调度协议》规定的技术标准。励磁系统及电调系统框图、传递函数及相关参数已通过试验并报调度部门。电力系统稳定装置(PSS)已通过试验,具备投入运行条件。

安全评价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安全评价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6574 安全评价管理制度 Safety 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部《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和,,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建设工程安全评价(以下简称安全评价),是指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以下简称)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结论。 第三条、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具体的安全评价工作由工程技术主管部门委托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简称安监机构)进行。 第四条、工程开工前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同期提供下列资料,由安监机构审查。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 (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管理要求; (三)施工组织设计; (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制度; (五)安全教育制度; (六)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第五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专职安全员配备情况,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基坑支护,模板工程等专项技术方案和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并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签名和加盖公章后才能使用。 第六条、安全评价按下列五个阶段进行; (一)施工准备评价。在施工现场准备完毕后,对场地平面布局、临时用电、给排水、办公和生活设施进行评价。 (二)达标评价。该阶段的评价应在工程施工至一定进度时进行。 (三)结构施工评价。分项工程完工后作一次评价;主体工程应每3个月评价一次,直至完工验收。

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4010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Safe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安全管理绩效是一个组织根据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清除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效果。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评价其绩效问题应以系统的观点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因为出了一起人身伤害事故把安全管理工作全部否定掉。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因设备缺陷、维护不善带病运行导致事故,或者是工艺指标规定不科学、不合理,以及操作控制不稳定等,或者是操作不熟练缺乏经验、违章操作等,或者是作业环境本身就存在不安全因素等等。因此,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是由很多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在工作中把每起事故都做出全面调查分析,查找出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分清事故责任,然后作出判断评价会比较客观、公正些。 既然事故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原因所致,那么对安全管理

绩效的评价也应从多方面综合评价较为客观、公正。在评价安全管理绩效问题时,其指标与其它方面的不同,一般的评比指标都是以数字大为好,而安全管理绩效指标是以数字小为好,如事故为“零”,违章纪人数为“零”等。因此对评比指标要有深刻的认识,知道每一项工作如何考核、如何评比、如何制定指标等,否则搞评比工作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评价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安全生产责任制已详细规定了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如果公司每位领导、每位员工都认真履行安全职责,明确各自的安全权利与义务,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并不是哪个部门的事,而是与每个人都有直接关系的,在看待事故问题时自然就较为客观些。有些领导、员工一旦出了人身伤害事故,就片面地怪罪安全管理部门,把责任往安全管理部门推。其他安全管理职能部门也有他自己的管理职能和权限,你说他一点责任也没有是说不过去的,起码也得负点管理责任吧,比如安全教育、检查、指导、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等。因此说评价安全管理绩效时

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安监总局18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XX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一)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二)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三)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四)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进行的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第三条质量安全环保处为安全评价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审查评价单位的资质;制定和审查评价计划,并组织优选评价单位;对评价工作实施技术管理,组织专家评审评价报告;负责评价报告的报批。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各单位。 第二章安全预评价的管理 第五条下列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预评价:

(一)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 1、新建项目:按照整体开发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单独进行初步设计,有新投入使用或新开发的油气井,以及新建地面油气处理设施达到二级(含)以上原油站场或四级(含)以上天然气站场的建设项目。 2、扩建项目:依照初步设计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和主要设施建设,并已正式投入生产的油气田,新建一级或二级原油站场,三级或四级天然气站场,或扩大产能的建设项目。 3、改建项目:一级或二级原油站场,三级或四级天然气站场,或者地面油气处理工艺、装置进行重大改造的建设项目。 (二)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不含成品油管道和油气田集输管道) 1、新建项目: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单独进行初步设计,有新建的油气长输管道、站场(首站、末站、分输站、增压站等)、原油站库,形成输油气能力的建设项目。 2、扩建项目:依照初步设计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已正式投入使用的长输管道,新增输送能力的建设项目。 3、改建项目:管道路发生重大改变、改变输送介质或站场移位,且项目投资额为三千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 (三)投资三千万元及以上的其它建设项目(如电力、道路等)。 (四)由油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确认的危险、危害因素大、安全风险高的项目。 第六条承担安全预评价的评价机构必须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甲级资质,并获得XX油田市场准入资质。 第七条安全预评价工作应在可行性研究之后,初步设计之前进行。 第八条项目前期组织实施单位在组织开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之后,依照规定或会同质量安全环保处确认是否需要开展安全预评价。对于需要开展安全预评价的建设项目,由项目前期组织实施单位向质量安全环保处出具书面委托,并就完成期限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 第九条质量安全环保处接到书面委托后,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预评价单位,下达书面委托,将评价的技术要求、完成期限等内容规定清楚,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油田公司各单位和部门应配合评价单位的工作。 第十一条评价单位编制完成安全预评价报告后,由质量安全环保处组织专家对安全预评价报告进行初步评审,并按规定申报。

安全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的要求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其形成的事故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的过程。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评价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的载体一般采用文本形式,为适应信息处理、交流和资料存档的需要,报告可采用多媒体电子载体。电子版本中能容纳大量评价现场的照片、录音、录像及文件扫描,可增强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类。但实际上可看成三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可看成安全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在本节中简单介绍一下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要求、内容及格式。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求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预评价的任务: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应重视

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二)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如下重点内容。 (1)概述: ①安全预评价依据。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项目相关文件;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②建设单位简介。 ③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2)生产工艺简介。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一)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两方面的义务:一是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安全要求;二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1.概述 (1)安全验收评价依据; (2)建设单位简介;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五)参考文本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五)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五)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5)有无“两票”合格率评价制度,是否严格执行, 合格率评价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发现问题能否及时提出改 进措施,有无记载可查,每月是否对“两票”执行情况进 行一次统计。 (6)有无“两票三制”现场执行情况全过程检查制 度,并有检查纪录,且能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整 改。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违反“两票三制”造成的事 故,或发生过强行解除闭锁装置发生的误操作事故。 (7)缺陷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缺陷通知填写、传递是 否及时,缺陷能否及时处理。 (五)安全培训与考核 (1)新工人(包括大专毕业生)是否全部经过三级安

全教育,考试合格,档案、记录是否齐全。实习生进入现场前是否全部经过安全教育和安全规程考试。 (2)新值班人员(含调换新岗位人员)独立值班前是否考试合格,批准独立值班档案是否齐全。 (3)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合格证,培训和考试档案记录是否齐全。 (4)是否按时编制本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安全教育),并能贯彻落实,有执行情况记录。 (5)一季度内是否完成生产干部、工人《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学习和考试。 (6)是否做到每年进行一次现场运行、检修规程制度的复习考试。 (六)安全例行工作 (l)班组能否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内容是否充实,并能结合本班组具体情况,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

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

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 规定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华中区域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发电厂顺利并网及并网后电网和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逐步统一和建立华中区域发电厂(机组)并网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和《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华中区域发电厂(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与省(市)级及以上电网并网(联网)运行的电厂。并入地(市)级及以下电网运行的电厂参照执行。 本办法不适用核电和风力电厂。核电和风力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条符合第三条规定范围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发电厂的并网安全性评价,一般应当在机组整套启动通过168小时或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结束后60日内完成。 已经并网运行的发电厂,每五年应当进行一次并网安全性评价。当发电厂并网必备条件发生变化或者与并网有关的主设备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更新改造或系统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到电网安全,应进行并网安全性评价;经有关发电厂提出申请,可以提前组织对该电厂或相关机组进行全部或部分项目的并网安全性评价。

第五条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中监管局和城市监管办(简称电力监管机构)负责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六条电力监管机构安全监管部门为该项工作的具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七条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按电厂调度隶属关系,根据管理分工,由电力监管机构组织进行,其方式可以由电力监管机构直接组织,也可以将安全评价的工作委托给经过资质审查合格的中介机构进行,电力监管机构监督,并对全部工作负责。专家组成员应包含发电厂所在区域的电网企业和调度机构相关人员或指定专家,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调度机构应积极支持和配合。 第八条为了规范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保证查评质量,电力监管机构应组织符合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要求的专家组,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选入专家库。 第九条专家采用推荐方式产生,聘期三年,一般实行一事一聘的动态管理。电力监管机构每3年对专家进行一次全面审核,并做必要的调整和更新。 第十条入选专家库的专家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二)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熟悉所在电网的安全技术标准;

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求

安全预评价 1定义 建设项目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是指找出危险有害因素,并分析其性质和状态的过程。 危险度评价是指评价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确定承受水平,并按照承受水平采取措施,使危险度降低到可承受水平的过程。 评价单元是为了安全评价的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生产工艺和场所的特点,将生产工艺或场所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 2安全预评价内容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 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一般包括: 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确定安全预评价单元;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3.1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建设项目资料。所收集的主要材料清单如下: 1建设项目综合性资料 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工程总平面图 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关系位置图 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图 气象条件 2建设项目设计依据 建设项目立项批准文件 建设项目设计所依据的地址、水文资料建设项

目设计依据的其他有关安全资料 3建设项目设计文件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改建、扩建项目相关的其他设计文件4 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物料资料生产工艺中的工艺过程描述与说明生产工艺中的安全系统描述与说明生产系统中主要设施、设备和工艺数据表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其他物料资料5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6安全专项投资估算 7历史性类比装置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8其他可用于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资料 3.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根据建设周边环境、生产工艺流程或场所的特点,识别和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3.3确定安全预评价单元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 划分评价单元的一般性原则: 按生产工艺功能、生产设施设备相对空间位置、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及事故范围划分评价单元、使评价单元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3.4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 定量评价方法。常 用安全预评价方法有: 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专家现场问询、观察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 能够提供危险度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风险矩阵评价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得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我国化工厂危险程度分析法;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 金尼法)。 可以提供事故后果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蒸汽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办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708-60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办 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以下简称并网安评)行为,保障发电机组安全可靠并网运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并网运行的单机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电机组(含抽水蓄能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核电机组,500千瓦及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其它并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参照执行。 第三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发电机组在进入商业运营前应当通过并网安评。已投入运行的并网发电机组应当定期进行并网安评,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第四条并网安评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电力监管机构编制辖区内并网安评工作计划; (二)发电企业在自查、自评满足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并网安评申请; (三)发电企业自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并符合规定要求的安全评价中介机构(以下简称中介机构); (四)电力监管机构审核中介机构派出的并网安评人员资格; (五)并网安评人员进行现场查评,中价机构提出并网安评报告; (六)电力监管机构组织评审并网安评报告,公布并网安评结论。 第五条并网安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一)涉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电气主接线系统及厂、站用电系统; (三)发电机组励磁、调速系统; (四)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

安全备案与安全施工评价管理制度(2021版)

安全备案与安全施工评价管理 制度(2021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13

安全备案与安全施工评价管理制度(2021 版)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公司生产文明施工纳入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建筑工程管理备案以下简称安全备案是指工程开工前对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安全条件完成情况的登记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以下简称安全评价是指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以下简称《标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安全生产状况的总体评价结论。 2、需要备案、评价的工程范围: 指在市区范围内并购买工程职工意外保险的新建、改建、扩建

和各类房屋和市政基础的设施、工业技改项目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其配套线路、管网、机电设备安装、大型钢结构主体安装等工程。 3、安全备案的内容与程序: 3.1、工程开工前,应具备并完善以下工程安全生产所必须的基本保证条件: 3.1.1、建设单位为施工企业提供了与施工现场相关的水文地质、地下管线设施及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的准确资料。 3.1.2、建设单位依据工程特点、规模和技术要求有关安全为施工企业提供了安全技术措施费。 3.1.3、施工单位成立了由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主要施工管理人员组成的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负责工程安全生产的领导、组织、实施工作; 3.1.3.1、建立健全了以工程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为核心,各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分包单位的签订明确了安全责任的分包合同;

安全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其形成的事故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的过程。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评价的报告文,仅供参考。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的载体一般采用文本形式,为适应信息处理、交流和资料存档的需要,报告可采用多媒体电子载体。电子版本中能容纳大量评价现场的照片、录音、录像及文件扫描,可增强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目前国将安全评价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类。但实际上可看成三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可看成安全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在本节中简单介绍一下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要求、容及格式。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求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容应能反映安全预评价的任务: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建设项目应重点防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二)安全预评价报告容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如下重点容。 (1)概述: ①安全预评价依据。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项目相关文件;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②建设单位简介。 ③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2)生产工艺简介。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一)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要求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两方面的义务:一是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安全要求;二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主要容 1.概述 (1)安全验收评价依据; (2)建设单位简介;

《发电厂安全评价》.doc

第四章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安全性评价概述 第二节开展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第三节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特点 第四节开展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程序、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五节安全性评价的现实意义 高世英 第一节安全性评价概述 一、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沿革 二、安全性评价的类型 三、安全性评价的方法 一、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沿革 安全性评价也称危险性评价,或称安全评价、危险评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叫风险评价。“评价”(Assessment)一词也有译为“评估”的。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也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外最早开展所谓的风险评价是为保险业确定保险费率服务的。评价的指标是风险率,也叫危险度,它的定义是: 在评价人身安全时,国际上常用死亡率(Fatal Accident Frequency Rate,缩写为FAFR),即每接触工作1亿小时发生死亡人数,作为风险率指标。

最早在工业上研究安全性评价的是美国道化学公司(Dow’s Chemical Co.),1964年发表“应用化学品分类”,在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中首创“指数法”,使用“火灾、爆炸指数”作为衡量化学工厂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到1991年已经修订到第七版。“指数法”在70年代以后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日本劳动省在1976年提出了化学工厂六阶段(安全)评价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工厂研究开发部提出蒙德(Monde)安全评价法,使指数法日趋科学、合理和符合实际。 1972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委托麻省理工学院N.C.拉斯姆逊教授为首的专家组对商用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价。1974年发表了“W ASH-1400”评价报告书,采用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核反应堆堆芯熔化”事故的概率、危险后果进行了定量评价。 目前,国外还成立了一些安全性评价机构,根据我们已知的情况有:南非全国职业安全协会(National Occupation Safety Association,缩写为NOSA),他们以其“NOSA五星系统”对工厂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进行评价;加拿大有一个安全工程国际公司,也从事职业安全方面的安全性评价。他们采用的方法都是在“安全检查表”的基础上进行赋值的方法,即“评分法”。美国还有一家“爱·第·立特公司(A.D.Little)是国际性研究、咨询、管理公司。这家公司采用不同的风险分析方法,如:事故树分析方法、可操作性研究(Operability Study,简称O.S)以及专家经验等对系统的安全性、潜在危险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 国内安全性评价工作在一些行业中也有所开展。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机械行业在1988年制定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主要针对人身安全方面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1990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制定了“石油化工企业安全评价实施办法”,将企业划分成8个系统,即:综合安全管理、生产运行系统、公用工程系统、生产辅助系统、储存运输系统、厂区布置及作业环境、消防系统和工业卫生,评价的内容扩大到生产系统的设备安全。上述评价方法都是采用的“评分法”。此外,化工部制订了“化工厂危险程序分级”,采用的是“指数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冶金部也制定过“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标准。电力行业方面,华中电业管理局于1992年制订了“安全评价检查表及实施办法”,开展了以人身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把它列入“安全系统工程”这门“软科学”的范畴,并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工程如果从1962年美国将系统工程原理及方法引用到研究导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第一次提出含有“安全系统工程”这一名称的《空军弹道导弹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大纲说明书》算起,不过30多年的时间,它是一门发展中的软科学,包括安全性评价等许多方面都在继续研究和完善之中。 二、安全性评价的类型 工业安全性评价由于评价的目的不同,类型也有所不同。国内、外实际应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在一个工厂、一个工程、一台设备以至一个生产流程,也就是系统工程学中所谓的一个“系统”,在设计阶段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它的目的是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及其严重程度的辩识,计算出某些特定事故发生的概率或危险指数,并同法定或公订可接受的指标进行比较,以决定设计是否允许实施。必要时应按评价提出的措施要求修改设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 价标准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修改意见汇总清单格式

附件2: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2009年 4月 20日

前言 保障电力安全,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及改善民生和保证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所有并网用户和相关单位应当共同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规范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按照《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7]45号)的要求,制定本评价标准。 本标准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电力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贯彻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管理办法》(办市场[2007]40号)、《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7]45号)的要求,总结了自上述两个《办法》执行以来,并网发电机组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成功经验,整合了国家电网公司《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和南方电监局《南方区域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并综合考虑了电力系统发展和电力科技进步过程中,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出现的相关内容的安全性评价问题。 实行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目的在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满足对用户的不间断供电。并且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同时,确保发电机组的设备安全,促进形成和谐的厂网关系。 本《标准》根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特别增加了信息网络安全和安全管理的评价内容,并将评价单元纳入到标准中。

安全评价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36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评价管理制度标准 版本

安全评价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部《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和,,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建设工程安全评价(以下简称安全评价),是指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以下简称)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结论。 第三条、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具体的安全评价

工作由工程技术主管部门委托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简称安监机构)进行。 第四条、工程开工前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同期提供下列资料,由安监机构审查。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 (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管理要求; (三)施工组织设计; (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制度; (五)安全教育制度; (六)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第五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专职安全员配备情况,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基坑支护,模板工程等专项技术方案和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并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签名和加盖公章后才能使用。

第六条、安全评价按下列五个阶段进行; (一)施工准备评价。在施工现场准备完毕后,对场地平面布局、临时用电、给排水、办公和生活设施进行评价。 (二)达标评价。该阶段的评价应在工程施工至一定进度时进行。 (三)结构施工评价。分项工程完工后作一次评价;主体工程应每3个月评价一次,直至完工验收。 (四)装饰施工评价。在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装饰施工安全评价。 (五)竣工评价。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前,进行一次工程竣工评价。 第七条、每次安全评价前,组织班组、作业队、项目部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检查,如实填写记录、检查

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规范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规范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括性总结。安全评价报告是 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对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应用安全技 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安全评价报告作为第三方出具的技术性咨询文件,可 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 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别所用。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的载体一般 采用文本形式,为适应信息处理、交流和资料存档的需要,报告可采用多媒体 电子载体。电子版本中能容纳大量评价现场的照片、录音、录像及文件扫描, 可增强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 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类。但实际上可看成三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可看成安全现状 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 安全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提出的资料应清楚可靠,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 本部分主要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规范格 式和主要内容。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1 评价报告的基本格式要求 a)封面; b)安全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c)著录项; d)前言; e)目录; f)正文; g)附件; h)附录。 2规格 安全评价报告应采用A4幅面,左侧装订。 3封面格式 3.1封面的内容应包括: a)委托单位名称; b)评价项目名称; c)标题; d)安全评价机构名称; e)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编号; f)评价报告完成时间。 3.2标题 标题应统一写为“安全××评价报告”,其中××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类别填写为:预、验收或现状。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简易版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管理信息系 统的设计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 引言 现代社会中,电力工业的安全生产对国民 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做好安 全生产工作始终是发电企业的永恒主题。然 而,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的特点及人员、设备、 管理以及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在发电 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因此, 为了提高反事故工作的可预见性和安全投资效 益,达到对可能发生事故的超前控制、将各种 事故消灭在隐患之中,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分 析、预测电力生产设备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及其概率的高低,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全性评价是一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对安全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模式,它是对一个系统(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车间、一个班组、一项工程设计、一个工艺流程、一个装置或设备等)的安全性进行识别,并给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的工作,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预见到系统客观上存在但尚未引发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对系统的安全性作出大致的评价。因此,搞好安全性评价对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兴起,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以快速、高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