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范文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范文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范文

供稿人:ISTIS 供稿时间:2006-10-24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

大功率低速柴油机主要用于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大型远洋船舶。随着世界造船重心转移,目前,日、韩两国低速机产量占世界产量60-70% 以上,其中韩国低速柴油机年产量达1000 万马

力,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从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以低速机为推进动力的2000 吨以上船舶,MAN B&W 公司和NEW SULZER 公司的低速机产品占世界份额的90% 以上。近年来,MAN B&W 公司通过向日本、韩国、中国的柴油机生产厂转让生产许可证,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4 年6 月,该公司已生产或订出低速柴油机达1080 台,其中日本制造占44% ,韩国占43% ,中国占13% 。

中速柴油机及中高速柴油机,基本用在各类内河航运船舶、近海航运船舶、工程船舶及舰船上。世界中速柴油机生产厂家有苏尔寿、瓦锡兰、马克、MAN B&W 、MTU 、洋马、卡特彼勒等,其中MAN

B&W 和瓦锡兰两大柴油机公司主机产量占世界的75% 以上。

高速机则以MTU 、Deutz MWM 、Caterpiliar 等公司为主。

世界船用柴油机制造业具有以下几个发展特征:超大量投入。柴油机发展,一般的投入不能满足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如New Sulzer ,90 年代策略总投资6000 万瑞士法郎,是1993 年净收入的两倍。产生的效益则是每年以20% 以上的速度递增。

集团联合,资本集中。80 年代初,MAN 和B&W 组成新集团公司,1992 年又与MTU 公司取得Pielstick 公司剩余股份;Wartsila 将法国SACM 、荷兰Stork 等柴油机公司纳入旗下,1996 年,与New Sulzer 合并;同年美国Caterpillar 与德国Mak 公司联合。在日本,三菱重工与赤坂机厂、神户机厂和Ube 工业公司形成协作,三菱把中型UE 机生产从横滨机厂转至神户机厂,使神户机厂集中生产中型机,横滨机厂专门从事大型机生产;三井造船的新泻铁工厂经过资产重组与机构改革,将重点生产具有世界水平的20FX 型高速柴油机等。

柴油机技术发展向独立研究所集中。除大集团企业设立开发研究中心外,独立的柴油机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开发。如英国Ricardo 研究所,奥地利Lister 研究所,德国FEV 及美国西南研究所等。它们根据自己对市场的预测或接受企业的委托,用自己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独立或合作开发新产品。

重视质量。1992 年日本洋马公司就通过IS09001 质量体系认证;MAN B&W 则把产品质量作为工作重点。

转让及扩散生产。许多大企业柴油机以许可证贸易方式转让生产。世界三大柴油机企业产量近80% 是由许可证买方生产。

供稿人:刘峰供稿时间:2007-10-23

2006年船用主机发展动态1

(一)世界船用主机市场概述

根据《世界柴油机与燃气轮机》杂志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世界船用柴油机订购量创历史

新高,达到7003台,比2003年(6765台)增长3.5%;输出功率为39065兆瓦,比2003 年21386兆瓦增长了83%其中大型远洋运输船的低速二冲程柴油机订购量大增,远东国家柴油机订购量最多,2004年是世界船用柴油机订购量连续增加的第七个年头。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增长较快,增加了海运市场对货船尤其是集装箱船舶的需求,从而增加了船用柴油机订购量。

就2004年船用柴油订户分布的区域而言,远东地区国家特别是韩国、日本和中国订购数量最多,与2003年相比,东南亚地区国家的订购量在上升,西欧地区国家订购数量稍有增加, 北美地区国家订购数量则在下降。

就2004年订购柴油机种类而言,转速为300转/分及其以下的大功率低速二冲程柴油机订

购数量明显增加,从2003年770台增加到2004年1340台,同比增加74%转速300-600 转/分中高速机订购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3%和23%转速为1000转/分以上的高速机订购量

同比降低11%

(二)日本、韩国、中国造机企业动态

1.日本

(1 )市场概述

日本船用柴油机产量创30年新高。按柴油机功率计算,2004年日本11家主要船用柴油机

制造企业生产船用柴油机781台、756万马力,比2003年增长14.5%,产量达到30年来最高值。在这11家企业中,三井造船公司以293万马力产量,稳居日本第一,其它企业均未

超过100万马力。除Diesel United和川崎重工外,其余9家企业2004年的产量都高于它们2003年产量,特别是阪神内燃机公司的产量增长79.5%,日立造船公司增长71.5%。按

柴油机类型统计,MANB& W型船用柴油机共计466万马力、苏尔寿型机71万马力、UE型机126万马力。UE型船用柴油机的产量首次超过苏尔寿型机。

持船用柴油机订单首次超过1500万马力。截止2004年底,日本11家主要船用柴油

机制造企业手持订单1535万马力(参见图11.3),首次突破1500万马力大关,比2003 年1158万马力增长32.5%。其中,有3家企业的手持订单量超过200万马力,如三井造船公司手持订单量达到533万马力,日立造船公司达284万马力,川崎重工达248万马力;有两家企业的手持订单量超过100万马力,分别是三菱重工手持订单量达到158万马力,Diesel United 达到103 万马力。

(2 )发展动态

2004年日本造船产量持续扩大,船用柴油机供不应求,主要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纷纷采取

不同措施,以提升产能。如三井造船公司计划大幅增强其玉野事业所的船用柴油机制造能

力,在2005年将新建组装工厂,计划2006年船用柴油机产量较2004年增长20%达到

420万马力,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巩固其国内领先地位;神户发动机公司准备借用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的工厂用地来建新工厂,计划新工厂年产量达到80万马力,未来扩充至100万马力。这座新工厂计划2005年12月竣工,2006年4月投产。

2、韩国

(1 )市场概述

韩国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企业主要有两家:韩国现代重工和HSD发动机公司。近年来,

它们船用柴油机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韩国现代重工生产船用柴油机主要品牌

为MANB&W SULZER和日本三菱。据日本船用工业协会统计,2003年现代重船用柴油机完

工138台、353万马力,HSD发动机公司完工88台、304万马力。

在国际船用发动机曲轴市场上,现代重工仅次于日本的神户制钢公司,产量分别居第二位,

年产量约为200多台;第三位是韩国斗山重工,2004年的曲轴产量要达到160多台,2005

年将上升到180多台。现代重工业和斗山重工业生产的船用发动机曲轴,不仅供其国内造船和发电设备配套使用,而且还向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出口。

(2 )发展动态

2005年7月4日,韩国斗山发动机株式会社与大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将在大连

经济开发区大孤山,投资1.5亿美元建设船用发动机工业园一一计划占地总面积33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①将建设为船用柴油机配套的铸钢、结构件及铸造3家企业。其中铸钢

企业由斗山和韩国三荣Mb tek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斗山约出资150亿韩元,占30%勺股份,

预计2006年10月投产;铸造企业则由斗山和韩国三洋重工共同出资建设,计划2006年开工,预计于2007年完工;②船用柴油机总装项目;预计到2008年底,形成每年总装300 万马力船

用发动机的能力。

3.中国

(1 )市场概述

中国船用柴油机制造以沪东重机、大连柴油机厂和宜昌柴油机厂三大企业为主,其中沪东重机是国内大功率低速柴油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位于三家船用柴油机制造厂之首,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60%^上,其余两家公司大连柴油机厂和宜昌柴油机厂分别占30%fn 9%在产品上,沪东重机主要集中在7000马力-70000马力之间;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主要集中在7000马力-50000马力之间;宜昌船用柴油机厂主要集中在3000-15000马力。

沪东重机的产品大约50%^销售给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各子公司,构成关联交易;另外50%供应地方船厂或补充大连柴油机厂和宜昌柴油机厂对中船重工集团供应的不足。2004年该公司共完工柴油机62台,计95.7万马力,同比增长26.26%,占国内大功率船用柴油机68% 2005年上半年完成船用柴油机35台,共计54.9万马力,同比增长18.43%。公司近两年已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改,订单已经排到2007年。

(2 )发展动态

沪东重机在芦潮新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资金主要来源:国家11亿(44%、沪东中华

造船集团7.2亿(28.8%)>沪东重机将实施配股或增发等融资 6.8亿元(27.2%)。发展

规划。

2005年7月,沪东重机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在上海共同投资建设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合资项目,三方正式签署合资合同、合资公司章程、增资协议等文件。合资项目投资总额12亿元,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8亿元。其中中船集团出资

7200万元,占注册资本15%沪东重机出资24480万元,占注册资本51%三井造船以相当于16320万元人民币的美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为34%

(三)世界船用柴油机需求和预测

根据世界未来船舶建造量预测值,芬兰瓦锡兰公司对船用底速柴油机需求进行预计,在

2004-2008年,全球底速柴油机平均年需求量为1820万马力,集中集装箱船的低速柴油机

需求量几乎占一半,单机功率在3万马力上下及更大功率的大型、超大型机需求量占总需

求量一半以上。

年年世界低速船用柴油机需求预测

该预测结果与2002年世界船用低速柴油机655台、1481万马力产量比较,今后几年全球船用低速柴油机需求量将上升20-30%;单机功率在5万马力及5万马力以上的超大型柴油机平均年需求量超过700万马力,几乎占总需求量40%单机功率2万马力以下的中小型机需求量很大,达到800万马力,台数占总需求量75%A上。

(四)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从最近几年世界航运界的柴油机订单来看,世界船用柴油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大功率、

低排放等趋势发展。

1 ?智能化技术

目前,世界上船用柴油机公司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广泛的研究开发,不断推出新机型,主要

有:MANB&W的智能化柴油机、苏尔寿一一瓦锡兰公司的RT-Flex柴油机系列和MTU的共

轨柴油机系列。它们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柴油电子控制技术:通过检测柴油机的各种状态信号,根据内在的系统对柴油机燃油

喷射系统、电子调速系统、增压系统、排气门系统等实现电子控制;

(2)电子管理技术:对柴油机性能进行更高层次控制、主要完成柴油机监测、控制和故障诊断等功能,柴油机电子管理系统可以使对柴油机的监控更完整功能更强大。

(3)多机通讯管理技术:通过现场总线对多个柴油机组进行控制,提供与其它系统的接口以将柴油机控制纳入整船的综合管理系统。

2005 年8 月,世界上第一台七缸智能型(7RTflex58T-B )船用发动机在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交工,最大输出功率为15260千瓦(20755马力),该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wecs9520电控系统控制燃油喷射、排气阀起闭、主机激活和换向,取代了传统的液压和气动控制,使柴油燃烧更加充分。由于采用了计算器控制,该机型去掉了凸轮轴系统,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并有效减少了主机自重,具有可靠、灵活和兼容性强的特点。投入使用后,将在降低油耗、低噪音、减少废气排放、延长大修期与超低转速运行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成效。

电控共轨船用主机是世界柴油机制造业的一次历史性的革命,它将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计算器技术同传统机械动力技术完美结合,正在慢慢取代传统机型。业内专家预测,未来

2-3 年,智能化柴油机将成为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机主流机型,代表当代船用主机的发展方向。

2.大功率、低排放

柴油发动机将继续是船舶动力的主力军,今后其主要走向就是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降低废气排放量。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世界主要柴油机制造商正在研制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如2005年3月,韩国现代重工公司制造出MANB&W12K98M船用主机,功率达到马力

(74760 千瓦),是世界上首台突破10马力的船用主机;中国中船集团公司柴油机新基地项目的规划及启动,把大功率智能化低速船用柴油作为主要研发对象。

当前国际和地区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对船舶废气排放限定标准将越来越严格。例如挪威和瑞典已出台和执行有关停泊在港口码头的船舶废气排放含硫量限制在0.2%的规定;2004 年6 月欧盟组织(EC)把船舶废气排放含硫量的严格限制规定的区域扩大到北海、波罗的海和英吉利海峡的海域和港口;国际船舶防污染公约(MARPOL补充W议定书中有关全球船舶废气

排放含硫量限制在不超过4.5%的法规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2005年初美国政府海洋环境保护部门在迈阿密已经召开船用重油会议,其专题就是如何在美国沿海港口实施进一步把船舶废气排放低含硫量限制在 1.5%以下,最晚将在2006年底出台新规定。2003-2004 年,日本造船业加强了基础经营管理,推进信息化,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氮氧化物(NOX的排

放量,制定了逐步将沿海船舶和渔船的柴油发动机更换为NOx低排放量发动机的政策。严

格限制船舶废气含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当代船用柴油机制造技术发展主要趋势。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范文.doc

供稿人:ISTIS 供稿时间:2006-10-24 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 大功率低速柴油机主要用于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大型远洋船舶。随着世界造船重心转移,目前,日、韩两国低速机产量占世界产量60-70%以上,其中韩国低速柴油机年产量达1000万马力,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从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以低速机为推进动力的2000吨以上船舶,MAN B&W公司和NEW SULZER公司的低速机产品占世界份额的90%以上。近年来,MAN B&W公司通过向日本、韩国、中国的柴油机生产厂转让生产许可证,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4年6月,该公司已生产或订出低速柴油机达1080台,其中日本制造占44%,韩国占43%,中国占13%。 中速柴油机及中高速柴油机,基本用在各类内河航运船舶、近海航运船舶、工程船舶及舰船上。世界中速柴油机生产厂家有苏尔寿、瓦锡兰、马克、MAN B&W 、MTU、洋马、卡特彼勒等,其中MAN B&W和瓦锡兰两大柴油机公司主机产量占世界的75%以上。 高速机则以MTU、Deutz MWM、Caterpiliar等公司为主。 世界船用柴油机制造业具有以下几个发展特征: 超大量投入。柴油机发展,一般的投入不能满足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如New Sulzer,90年代策略总投资6000万瑞士法郎,是1993年净收入的两倍。产生的效益则是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集团联合,资本集中。80年代初,MAN和B&W组成新集团公司,1992年又与MTU公司取得Pielstick公司剩余股份;Wartsila将法国SACM、荷兰Stork等柴油机公司纳入旗下,1996年,与New Sulzer合并;同年美国Caterpillar与德国Mak公司联合。在日本,三菱重工与赤坂机厂、神户机厂和Ube工业公司形成协作,三菱把中型UE机生产从横滨机厂转至神户机厂,使神户机厂集中生产中型机,横滨机厂专门从事大型机生产;三井造船的新泻铁工厂经过资产重组与机构改革,将重点生产具有世界水平的20FX型高速柴油机等。 柴油机技术发展向独立研究所集中。除大集团企业设立开发研究中心外,独立的柴油机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开发。如英国Ricardo研究所,奥地利Lister研究所,德国FEV及美国西南研究所等。它们根据自己对市场的预测或接受企业的委托,用自己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独立或合作开发新产品。 重视质量。1992年日本洋马公司就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MAN B&W则把产品质量作为工作重点。 转让及扩散生产。许多大企业柴油机以许可证贸易方式转让生产。世界三大柴油机企业产量近80%是由许可证买方生产。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先行者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 是近代中国主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元任、任鸿隽、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考点提示 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 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个人因素——科学家具有科学精神。 (二)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1)主张: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 (2)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4)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17世纪英格兰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1)牛顿在其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的范例。 (3)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三)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分析

世界天然药物发展现状分析 天然药物可以说是伴随人类社会存在而存在。十八世纪以前是人类疾病的主要治疗剂。随着十九世纪现代医学及化学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天然药物逐渐失去人们的重视而萎缩,特别在西方世界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近20年来天然药物在世界范围的“回归大自然”的呼唤中苏醒,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成份成药或改造结构获取新的化学药品一直也是化学药品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重点谈及的是多种天然成份组合应用的药物。 由于受气候、环境、社会、经济、饮食等因素的影响,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环境污染疾病、肿瘤、药源性疾病、外伤及营养过盛或营养不良性疾病、老年性疾病明显增加,疾病从治疗型向预防型转变。现有化学药品未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整体医学的崛起:医学界越来越认识到治疗应强调整体的健康观;治疗的出发点是激发自然治愈力;治疗疾病的主角是患者自身,治疗者不过是援助者;应综合应用各种疗法,这与我国中医药的学说相通。中医药学也是极其强调治病的原则是整体调节,把治病的着眼点放在培育调动人体的正气上。 现化代学药物疗效不佳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与耐药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又开始把视线投向天然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6年召开的第2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的第72号决议里首次强调了传统医药对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呼吁各成员国予以重视,这无疑对天然药物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以后的各次会议及相尖的专业会议上一再强调开发应用传统药,加强传统药的管理、安全性研究。WHO 与美国芝加哥的依利诺斯大学药学系合作开展“药学科学合作研究计划”并在那里建立了草药库。1997年出版了WHO草药汇编,收载了全球不同地区广泛使用的草药。 据统计,1997年全世界药品市场总值近3000亿美元。美国占近30%,欧洲近28%,亚洲近26%(日本占20%,南韩、中国等近6%)。从1990年开始到1995年欧共体与美国、日本就医药制品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进行了协调,并建立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国际协调会”,争取医药技术在三个不同区域统一化。一旦达成协议,这三个地区中的任一国家所完成的新药上市前的全部测试工作,可以得到三个地区的共同承认,这一做法得到WHO的支持并要向非联盟地区推广。可以说这三个地区是全球药业的代表性地区,因而有关天然药的发展情况也以这三个地区为主介绍。

船用ME 和MC主机

ME 和MC主机 电控无凸轮(ME)大型低速柴油机目前发展迅速,世界上已经有很多ME柴油机订单,并且许多ME柴油机已经投入运行,市场已经完全接受了职能化电控低速柴油机的概念。目前智能化低速柴油机包括了从缸径350mm到缸径980mm的主机。虽然对许多使用者来说,智能化低速柴油机的概念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但是这个技术早就在中高速柴油机使用了,并且从九十年代初期,智能化技术已经在低速柴油机上引进试验使用,并且获得了成功。 同传统MC主机相比,ME主机新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 ●在所有主机负荷点都可以改善燃油经济性。 ●满足关于现在及至将来排放要求更加灵活。 ●主机平衡性更好,更易于调整。 ●主机系统模块化,(ME—主机的注油器于ME主机液压控制件一体化)。 ●无烟操作。 ●能在更低的负荷下稳定运转。 随着ME主机控制软件的不断升级以及主机调整更加精确,上述主机特点会越来越趋向完美。 其他ME主机特征还有: ●ME-C真正的无凸轮操作。(ME-B主机带有排气凸轮) ●HFO和MDO之间转换操作灵活, ●零件总数保持较低。(如每缸只有一个NC阀)。 ●气缸控制计算机远离高温区域。 ●除了ME主机特性外,其他主机特征如OROS燃烧室,Slide喷油器,Nimonic

排气阀,W型排气阀座都可以保证稳定的长检修间隔时间以及令人满意的气缸状态。 ME主机概念 ME主机概念就是由一个伺服液压系统组成的用来促动燃油喷射和排气阀开启。促动器是通过一系列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并形成主机控制系统(ECS)。 燃油喷射是通过压力促动泵完成,其在机械原理方面比常规的MC 系列燃油泵简单。ME主机燃油注塞是通过由高压控制油促动的活塞驱动,高压油来自电子控制比例阀并作为动力使用。同燃油喷射压力促动器类似,电子控制排气阀促动器是通过压力控制油驱动,排气阀压力控制油是通过一个ON/OFF型控制阀或者比例控制阀供给。 液压循环系统使用滑油作为介质。滑油通过滤器过滤后通过安装在主机上的液压动力供应单元提升压力。(附图8) 来自液压动力供应单元的发出伺服油通过双壁管供给液压缸单元。每缸有一个供应单元。每个供应单元有一个燃油压力促动器和一个排气阀促动器组成。在气缸控制单元(HCU)上装有一个燃油喷射和排气阀促动控制阀(FIVA),Alpha注油器也装在HCU上。(附图9。)FIVA阀是弹力安装设计,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实船经验表明,ME技术使主机能够获得较低的燃油消耗(FOC),缸与缸之间的平衡性更好,具有良好的加速特性和改善性的低速慢转性能。此外,ME系列主机更加详细的监测分析系统使操作更加简易,主机大修时间间隔更长。ME主机技术使调整主机平均指示压力(Pi)和最大爆发压力(Pmax)更容易。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是通过安装在机控室里的主操作板(MOP)完成的。 同凸轮驱动的燃油喷射主机相比,ME技术时主机在恶劣的环境下操作转速波动更

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_MAN和瓦锡兰公司发展情况

M A N B&W和W a r t s i l a是世界船用柴油机的两大著名品牌。在世界船用低速机市场,MANB&W品牌的占有率高达80%,Wartsila品牌占16%;在世界船用中速机市场,Wartsila品牌的占有率达到38%,M A N B&W品牌占27%。拥有这两大品牌产品的M A N柴油机公司和瓦锡兰公司在船用低、中、高速柴油机的设计、研发和售后服务等领域始终居于世界前列,保持着绝对垄断的地位。一、M A N公司——世界船用 低速机的霸主 MAN柴油机公司(MAN Diesel SE)是德国曼恩集团的子公司之 一,总部设在德国,是世界最主 要的船用柴油机设计、开发和制 造企业,在柴油机研制方面有百 余年的丰富经验。公司主要致力 于新产品研发、出售专利技术、 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同时也制造 小缸径低速机和中、高速机等。 1.历史沿革 M A N柴油机公司拥有最悠久 的柴油机生产历史,1897年德国 工程师鲁道夫·狄赛尔(Rudolf Diesel)在MAN柴油机公司的奥格 斯堡(Augsburg)工厂发明了世界 上第一台柴油机,英文“Diesel” 即是以狄赛尔(Diesel)的名字命 名。 1898年,鲁道夫·狄赛尔授 权丹麦B&W公司(Burmeister & Wain A/S)生产柴油机。丹麦B&W公 司成立于1846年,总部位于丹麦 哥本哈根,是丹麦一家大型船厂 和领先的柴油机生产商。该公司 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 MAN和瓦锡兰公司发展情况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 刘贵浙

于1971年将船厂和柴油机制造分离为两个独立的公司,柴油机制造部分于1980年被德国曼恩集团收购,改名为M A N B&W柴油机丹麦公司(MAN B&W Diesel A/S),而整个曼恩集团的柴油机业务由当时的MAN B&W柴油机公司(MAN B&W Diesel AG)负责。 2006年,德国曼恩集团为了更好地整合其在德国、丹麦、法国、英国的柴油机业务,将M A N B&W柴油机公司(M A N B&W Diesel AG)重组为MAN柴油机公司(MAN Diesel SE)。MAN柴油机公司全面负责曼恩集团的柴油机业务,德国的柴油机业务由M A N柴油机公司直接负责,海外的柴油机业务由其所属的多家海外公司负责,其中M A N B&W柴油机丹麦公司(MAN B&W Diesel A/S)即被重组为曼恩柴油机丹麦公司(MAN Diesel A/S)。 这次重组主要是将原来德国法律下注册的M A N B&W柴油机公司改变为欧盟法律下注册的M A N 柴油机公司,便于其整合在欧洲 和全球的柴油机业务;同时在公司名称中取消了“B&W”,全面采用“MAN Diesel”标识。 2.当前生产经营情况 M A N柴油机公司主要设计、开发、生产船用柴油机、发电厂用柴油发电机、涡轮增压器、螺旋桨等,其船用推进装置的世界市场份额占50%,两冲程船用低速柴油机的市场份额达80%。2007年,MAN柴油机公司的销售收入21.79亿欧元,同比增长21%;承接订单33.71亿欧元,同比增长29%;手持订单38.66亿欧元,同比增长38%;利润3.13亿欧元,同比增长36.7%。公司总资产17.41亿欧元,年底公司总人数7383人。 3.企业分布 M A N柴油机公司的两冲程柴油机生产集中在丹麦哥本哈根(阿尔法工厂),中速柴油机的生产分布在德国的奥格斯堡(动力设备、船用推进装置、发电装置)、丹麦的Holeby(发电设备)、丹麦的Frederikshavn(船用推进装置)、英国的S t o c k p o r t (动力装置、固定电源、船用推进装置、船用发电机、海洋与牵引装备)、法国的St.Nazaire(船用推进装置)。M A N柴油机公司的高速发动机部门主要生产柴油机、轻燃料和气体燃料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发电设备、机械驱动和轨道牵引设备。M A N柴油机公司的涡轮增压器部门位于德国的 奥格斯堡。 表1.MAN 柴油机公司2001年—2007年主要数据 表2.MAN 柴油机公司下属公司情况 注:曼恩柴油机北美公司由曼恩资本公司(MAN Capital Corporation Inc.)100%控股,但是业务上归MAN柴油机公司管理。

世界科技进步历史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0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 2万年前,人类发明弓箭。 1万年前,人类进入定居农业社会。 前7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陶窑及模制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制造、冶金术、酒醋制造、颜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苏打制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六十进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发明十进制,整数和分数计算法,三角形和圆面积计算法,正方角锥体和锥台体积计算法;发明防腐剂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两个变量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国用蚕丝织丝绢。 前1200年,中国殷商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时代。 前770年,中国已会铸铁。 前722年,中国开始用干支记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记载了磁石。 前7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即后来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纪,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发现琥珀摩擦生电,发现磁石吸铁现象。 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提出了地球球形说,研究了音律。 前6世纪,印度人计算出2的平方根为。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制定宪法,工商业兴起。 前551年,孔子诞生。 前5世纪,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论,认为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前5世纪,中国的《周礼》中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战国时代。 前462年,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埃利亚学派指出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论。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发现小孔成像。 前4世纪,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综合研究,在《天论》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说。认识到声音是由空气运动产生的。发表《动物自然史》等书,记载有500多种动物,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广泛观察的基础之上。 前4世纪,希腊的菲洛劳斯提出中心火说,是日心说的萌芽。 前4世纪,中国的庄子(前369-286年)中记载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提出了“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事不竭”的观点。 前350年,中国战国时代的甘德、石申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3世纪,希腊欧几里德发表《几何原本》13卷。

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发展

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发展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天然药物一直是人类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主要来源。天然药物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药物,是药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讲述了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发展。 【关键词】天然药物;开发;发展 天然药物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药物,在医药的发展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类不断发展和进化,同时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也从未中断过。据记载,人类利用天然产物作为药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远古时代的原始人在寻找食物时,意外地发现服用某些植物和动物后会引起不同的生理反应,人类在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后,开始利用这些天然物质来治疗疾病,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和失败,终于发现了药物。这种来自自然界的可以缓解或治疗疾病的物质就是最原始的“药物”,国外称之为“天然药物( natural medicines)”,我国称之为“中草药( Chineseherbal medicines) ”或中药“(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 ”。无论哪种称谓都是指来源于自然界所有生物中的、具有明确治疗疾病作用的单一化学成分或多组分物质,包括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的活性物质。在20世纪发明合成药物即所谓“西药( westernmedicines)”之前,“天然药物”或“中草药”是唯一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迄今为止世界上不少民族仍在使用。在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丛林中,有些部族至今还在采用这种原始的方式治病。在古代文明的几个发源地,许多药学著作记载了这方面的成就。例如,公元一世纪时希腊的Dioscorides的《本草学》载有几百种药物;罗马帝国时代盖仑编写的《百科全书》的本草篇中有近400种药物;世纪中亚名医阿维森纳的《医典》药物篇总结了当时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药学知识。我国在数千年前就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其中主要是植物药,也有动物药和矿物药;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共52卷,收载天然药物达1892种、处方12000多条。由此可见,天然药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曾经作出过极其重要的贡献。 1805年21岁的德国药剂师FriedrichSertürner 从罂粟中首次分离出单体化合物吗啡( morphine),开创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成分的先河。这一伟大功绩不仅是人类开始利用纯单体化合物作为药物的标志,紧接着又陆续从植物中分离出吐根碱( emetine ) 、马钱子碱( brucine ) 、士的宁( strychnine ) 、金鸡纳碱( cinchonine ) 、奎宁( quinine ) 、咖啡因( caffeine ) 、尼古丁( nicotine) 、可待因( codeine) 、阿托品( atropine) 、可卡因( cocaine) 和地高辛( digitoxin ) 等具有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伟大成就之一青霉素的偶然发现以及广泛应用不但扩大了天然药物的研究范围, 同时也加速了其发展速度。到20世纪90年代,约80%的药物都与天然产物有关: 有的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有的通过对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有的受天然产物结构的启发而设计后人工合

2019年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真题演练(有答案)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真题演练 命题点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2018·龙东中考)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中国B.南非C.巴西D.澳大利亚 命题点二不同类型的国家 (2018·东营中考)小足球,大世界。截止到2017年,世界杯足球赛在16个国家举办了20届。读“历届世界杯足球赛举办国家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下列关于世界杯足球赛举办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沿岸国家多于大西洋沿岸国家 B.有常住居民的大洲均有国家举办过世界杯 C.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中纬度 D.欧洲举办过世界杯的国家最多 3.英国是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国之一。下列关于英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真寺是多数居民的宗教活动场所 B.居民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食 C.罗浮宫是该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D.工业高度发达,是其支柱产业 (2018·济宁中考)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是世界上发展迅速的新兴经济体。结合金砖国家分布图,完成4~5题。

4.金砖国家中,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A.一个C.三个B.两个D.四个 5.关于金砖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国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B.③国软件产业非常发达 C.④国咖啡、甘蔗等产量大 D.⑤国与④国隔太平洋相望 命题点三国际经济合作与重要组织 6.(2018·长沙中考)我国众泰与美国福特达成合资协议,组建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这种现象说明() A.中美经济各成一体 B.中美经济结构一致 C.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领先 D.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共赢 7.(2017·贵港中考)近年来,中国的皮鞋、打火机、陶瓷品等商品相继遭遇欧盟的反倾销,协调这一争端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奥委会 8.(2017·泰安中考)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下列描述符合国际经济合作的是() A.许多发展中国家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资源密集型产业

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MAN和瓦锡兰公司发展情况

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 来源:《船艇·船舶工业版》2008刘贵浙作者:发表时间:2009-12-07 22:51:31 《船艇·船舶工业版》2008刘贵浙 MAN B&w和W&rtsil&是世界船用柴油机的两大著名品牌。在世界船用低速机市场,MANB&W品牌的占有率高达80%,W&rtsila品牌占16%;在世界船用中速机市场,Wartaila 品牌的占有率达到38%,MANB&W品牌占27%。拥有这两大品牌产品的MAN柴油机公司和瓦锡兰公司在船用低、中、高速柴油机的设计、研发和售后服务等领域始终居于世界前列,保持着绝对垄断的地位。 一、MAN公司——世界船用低速机的霸主 MAN柴油机公司(MAN Diese]SE)是德国曼恩集团的子公司之一,总部设在德国,是世界最主要的船用柴油机设计、开发和制造企业,在柴油机研制方面有百余年的丰富经验。公司主要致力于新产品研发、出售专利技术、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同时也制造小缸径低速机和中、高速机等。 1历史沿革 MAN柴油机公司拥有最悠久的柴油机生产历史,1897年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赛尔(RudolfDiesel)在MAN柴油机公司的奥格斯堡(Augsburg)工厂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英文“Diesel”即是以狄赛尔(Diesel)的名字命名。 1898年,鲁道夫,狄赛尔授权丹麦B&W公司(Burmeister&W&inA/S)生产柴油机。丹麦B&w公司成立于1846年,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是丹麦一家大型船厂和领先的柴油机生产商。该公司于1971年将船厂和柴油机制造分离为两个独立的公司,柴油机制造部分于]980年被德国曼恩集团收购,改名为MAN B&W柴油机丹麦公司(MAN B&W Diese0 A/S),而整个曼恩集团的柴油机业务由当时的MAN B&W柴油机公司(MANB&W Diesel AG)负责。 2006年,德国曼恩集团为了更好地整合其在德国、丹麦、法国、英国的柴油机业务,将MAN B&W柴油机公司(MAN B&WDiesel AG)重组为MAN柴油机公司(MAN Diesel SE)。MAN柴油机公司全面负责曼恩集团的柴油机业务,德国的柴油机业务由MAN柴油机公司直接负责,海外的柴油机业务由其所属的多家海外公司负责,其中MAN B&W柴油机丹麦公司(MAN B&W Diesel A/S)即被重组为曼恩柴油机丹麦公司(MANDiesel A/S)。 这次重组主要是将原来德国法律下注册的MAN B&W柴油机公司改变为欧盟法律下注册的MAN柴油机公司,便于其整合在欧洲和全球的柴油机业务;同时在公司名称中取消了“B&W”,全面采用“MAN Diesel”标识。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开发新药的“金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克服困难,8年之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大关,出口总值达7.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1%。 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约占中药出口总值的2/3。这几个市场的中药出口近几年都稳步增长。去年中药对亚洲出口4.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同比增长5.71%;对北美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对欧洲出口9270万美元,同比增长12.58%;对非洲出口1049万美元,同比增长8.16%;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同比增长2.19%;对南美洲的出口975万美元,同比下降了1.72%。目前,全球四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庞大市场,也是我国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值得研究和开拓。 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 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该国卫生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进步加强中医药管理。开设中医学院、中医师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早在1987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单元测试题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一、选择题 1.欧盟成员国使用的货币为() A. 美元 B. 马克 C. 英镑 D. 欧元 2.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流行病的防治 C. 资源的短缺 D.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3.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小 C. 发展中国家都位于南半球 D. 发达国家主要位于北半球 4.小明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产于韩国——这表明() A. 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B. 国际经济矛盾剧烈 C. 经济的全球化 D. 国际经济在衰退 5.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A. 东南亚 B. 欧洲西部 C. 中东地区 D. 撒阿拉以南的非洲 6.下列国家中,属亚洲又位于印度洋板块,居民以白种人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是() A. 澳大利亚 B. 日本 C. 埃及 D. 印度 7.“南北对话”是指() A. 南半球人民与北半球人民的对话 B. 南半球与北半球国家的对话 C.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抗 D.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商谈 8.亚洲既有经济发达国家,富裕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等,这说明: A. 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B. 国家多样化 C. 国与国之间的地位不平等 D. 亚洲国家很多 9.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A. 日内瓦 B. 瑞士的洛桑 C. 雅加达 D. 纽约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B. 发达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高 C. 发展中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低 D. 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11.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国家是() A. 美国、梵蒂冈 B. 加拿大、梵蒂冈 C. 俄罗斯、梵蒂冈 D. 中国、梵蒂冈 12.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 中国 B. 俄罗斯 C. 印度 D. 美国 13.下列国家中属于南半球发达国家的是() A. 南非 B. 日本 C. 澳大利亚 D. 加拿大 14.丽丽有个心愿:骑骆驼,赏沙漠风光,参观金字塔、运河、清真寺、交穆斯林朋友,丽丽的理想去处是() A. 印度 B. 埃及 C. 美国 D. 巴西 15.鹏鹏家新买了辆轿车,读轿车说明书发现:德国设计师进行外观设计;零部件来自日本、意大利;在中国进行组装......,我们能够感觉到当今世界()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作业)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江苏高考)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A[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的这位科学家承袭了前人的传统(培根的实验方法、笛卡尔的数学法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位科学家是牛顿,他创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的法则,故A项正确;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是20世纪初提出的量子论和相对论,B项错误;创立太阳中心说理论的是哥白尼;C项错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D项错误。] 2.(2019·洛阳联考)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这种看法() A.认为自然科学促进了文明进程 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C.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 D.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 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属于经济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故这种看法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项正确。] 3.一位科学家曾根据某一理论提出三大预言: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将向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这一理论()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完美版

2016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第20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课标要求】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备考指要】 1.结合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认识当前我国走“科教兴国”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2.要注意从整体上进行“抓线串点”,即抓住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基本线索,从物理学、生物学、蒸汽机和电力的创制、互联网的产生四个方面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3.要联系物理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全方位剖析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 【自主学习】 考点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经典力学 (1)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 ①背景:_______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推动了科学研究。 ②成就: 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_______。 物理学:通过实验证明外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发现_______等物理学定律。 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③意义: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______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______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_______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①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_______和________等。 ②特点:以____为基础,以____为表达形式。 ③意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对解释和预见______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_______,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2.相对论的创立 (1)历史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_____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提出及主要内容: ①提出:______初,提出相对论。 ②内容:包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3)意义: ①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______,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②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______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的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_______。 ②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______的理论来说明。 (2)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和量子力学 ①诞生: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______提出量子假说。 ②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_______;丹麦物理学家____提出了有关院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______建立起来。 (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影响

全球植物药发展现状

全球植物药发展现状 近年来,植物药在欧洲日益受到重视和青睐,其发展速度已快于化学药品,目前正处于兴盛时期。无论从经济实力、科研技术、法律法规,还是从消费观念来讲,欧盟都是西方最成熟的植物药市场,也是中药巨大的潜在市场,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 植物药在全世界的应用历史已经相当久远。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化学药物的出现曾一度将植物药挤入市场的边缘。而今,人们在衡量、取舍化学药物速效和严重毒副作用所带来的痛苦时,植物药又一次以其回归自然的理念走到药物学家和患者的面前。世界植物药市场中主要以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占主导。 欧洲:庞大的市场,快速发展的产业 欧洲是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之一。中医药传入欧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深入认识并使用。近几年来,中草药的使用在欧洲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中药及其制剂已遍布欧洲市场。 据统计,目前欧洲植物药市场规模约为7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45%,平均年增长率为6%。而欧洲最大的市场仍然属于老牌市场——德国,法国紧随其后。根据数据来看,德国和法国占整个欧洲植物药市场份额的60%左右。其次,英国占10%左右,排第3位,意大利市场增长极为迅速,已经和英国所占市场份额旗鼓相当,也在10%左右,余下的市场占有率排序分别为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市场不同,其销售渠道也存在差异,销售的产品当然也随着地域而有所不同。比如德国的销售渠道以药店为主,占总销售的84%,其次为杂货店和超市,分别占11%和5%;而法国的销售渠道主要为药店占65%,超市占28%,保健食品排第3位,占销售额的7%。 法规标准 为统一各国间有关植物药的法规,1965年,欧共体制定了第一药物指令(65/EEC)。 1988年,欧共体制定《草药制品管理准则》明确规定:“草药是一种药物,所含的活性成分只是植物或植物药制剂。草药作为药物就必须要有销售许可证。在产品上市之前,必须符合质量、安全和功效的标准。”且要求许可证的申请提供以下资料:1、组成成分的定性、定量资料;2、制造方法的描述;3、初始材料的控制;4、需定期进行的质量控制和鉴定;5、成品的质量控制与鉴定;6、

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船用柴油机被誉为船舶的动力“心脏”,可分为低速、中速、高速柴油机。目前,MAN和W?rtsil?(瓦锡兰)是全球船用柴油机两大品牌,其中MAN是船用低速机龙头,瓦锡兰是船用中速机龙头。 1 低速柴油机 工作原理:通过活塞的两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二冲程柴油机,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只转一圈,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它提高了作功能力,在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低速柴油机由于性能优良、可靠性好、使用维护方便、能燃用劣质燃油等优点,已成为大型油船、大型干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的主要动力。最新型低速柴油机在许多方面趋于一致。即结构方面,采用非冷却式喷油器、可变喷油定时油泵、长尺寸连杆、液压驱动式排气门、单气门直流扫气、定压增压、高效涡轮增压器;性能方面,平均有效压力不断提高,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改进零部件结构,增加强度,保持原有的低燃油消耗水平,使单缸功率不断增大,使用寿命延长。电子液压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的机械式的凸轮驱动机构,简化柴油机设计,降低成本,优化运行控制。近年来,其爆发压力从8 MPa上升到16 MPa,燃油消耗率从208g/(kw·h)降至155g/(kw·h)左右。 目前世界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仍被MAN B&W、Wartsila-New Sulzer和日本三菱重工三大公司垄断,以生产总功率来说,分别约占57%、33%和10%。 MAN B&W公司通过提高气缸平均有效压力和活塞平均速度来提高单缸功率。为使MC系列柴油机的NOx排放量降低,采用提高压缩比和可导致平稳燃烧的喷射系统等措施。 为了在减少NOx排放时不影响燃油消耗率,在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增加喷射压力、压缩比、燃烧压力、增压器效率等措施。MAN B&W 6L60MC型柴油机是世界上第一台正式投入使用的“智能化”主机,其燃油喷射和排气阀控制均通过电子计算机完成,达到了低油耗、NOx低排放的目标。 Wartsila-New Sulzer公司通过重组后,在开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方面骤然大增。RTA系列低速柴油机为该公司20世纪80年代开发,至今近20年来该公司通过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探索达到更大功率的可能性。 通过增大行程/缸径比,探索提高推进效率的方法;通过提高最大燃烧压力和可变燃油正时、排气正时,挖掘柴油机热效率潜力;采用新材料,改进零部件的设计,随负荷控制气缸冷却水和气缸润滑油,以求提高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增加柴油机的使用寿命;通过电子控制技术,达到柴油机运行的智能化。该公司

船舶柴油机发展趋势

【摘要】从船用柴油机的市场、产品、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柴油机的现状及发展动向。论述当前国外气缸直径160 mm以上,单机功率大于1000 kW的大功率低速、中速、高速柴油机的总体技术水平、技术发展概况,特别是在提高、改善其低工况特性、降低其排放和智能柴油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0 引言 柴油机因其功率范围大、效率高、能耗低、使用维修方便而优于蒸汽机、燃气轮机等,在民用和中小型舰艇推进装置中确立了主导地位。船用柴油机的整体结构及其零部件结构不断改进,特别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使其各项技术指标不断创新,市场上已有一批性能好、油耗低、功率范围大、废气排放符合法定标准、高的产品。 柴油机相对汽油机的最大优点在于高压缩比。这使最大功率、热效率提高,油耗降低;发动机坚固、耐用,寿命变长。但柴油机缺点在于比功率低于汽油机,对空气利用率低,摩擦损失大。 1 低速柴油机 低速柴油机由于性能优良、可靠性好、使用维护方便、能燃用劣质燃油等优点,已成为大型油船、大型干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的主要动力。最新型低速柴油机在许多方面趋于一致。即结构方面,采用非冷却式喷油器、可变喷油定时油泵、长尺寸连杆、液压驱动式排气门、单气门直流扫气、定压增压、高效涡轮增压器;性能方面,平均有效压力不断提高,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改进零部件结构,增加强度,保持原有的低燃油消耗水平,使单缸功率不断增大,使用寿命延长。电子液压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的机械式的凸轮驱动机构,简化柴油机设

计,降低成本,优化运行控制。近年来,其爆发压力从8 MPa上升到16 MPa,燃油消耗率从208g/(kw·h)降至155g/(kw·h)左右。 目前世界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仍被MAN B&W、Wartsila-New Sulzer和日本三菱重工三大公司垄断,以生产总功率来说,分别约占57%、33%和10%。MAN B&W公司通过提高气缸平均有效压力和活塞平均速度来提高单缸功率。为使MC系列柴油机的NOx排放量降低,采用提高压缩比和可导致平稳燃烧的喷射系统等措施。 为了在减少NOx排放时不影响燃油消耗率,在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增加喷射压力、压缩比、燃烧压力、增压器效率等措施。MAN B&W 6L60MC型柴油机是世界上第一台正式投入使用的“智能化”主机,其燃油喷射和排气阀控制均通过电子完成,达到了低油耗、NOx低排放的目标。 Wartsila-New Sulzer公司通过重组后,在开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方面骤然大增。RTA系列低速柴油机为该公司20世纪80年代开发,至今近20年来该公司通过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探索达到更大功率的可能性。通过增大行程/缸径比,探索提高推进效率的方法;通过提高最大燃烧压力和可变燃油正时、排气正时,挖掘柴油机热效率潜力;采用新,改进零部件的设计,随负荷控制气缸冷却水和气缸润滑油,以求提高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增加柴油机的使用寿命;通过电子控制技术,达到柴油机运行的智能化。该公司研制的12RTA96C柴油机是目前世界上实际输出功率最大的柴油机。 随着世界重心转向日本和韩国,近年来日、韩两国的低速柴油机产量已超过世界产量的2/3,其中韩国低速柴油机年产量为735万kW,并呈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从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在以低速柴油机为推进动力的2000 t以上的上,MAN B&W公司和Wartsila-New Sulzer公司的低速柴油机产品占世界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