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近缘植物的遗传研究及其在玉米改良中的利用

玉米近缘植物的遗传研究及其在玉米改良中的利用
玉米近缘植物的遗传研究及其在玉米改良中的利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品种 2.系谱选择法 3.杂种优势 4.基因工程 5.诱变育种 6.实生选种 7.多亲杂交 8.自交衰退 9.双交种10.苗期标记性状11.杂交种品种12.种质13.远缘杂交14.一般配合力15.生物学混杂16.一元单倍体17.杂种不稔性18.品种整齐性19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新品种审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优良、整齐、、、等五个方面。 2.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首先在于。 3.在制定育种目标时不但要注重也要注重。 4.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 和等。 5.豌豆是雌雄同花,南瓜是,菠菜是。 6.保存种子的种子库有短期库、和三种类型。 7.引种的类型包括:和。 8.杜鹃植物引种到北方栽培可能出现生长缓慢,长势差的现象,其原因是因为杜鹃生长发育 过程中喜好类型土壤。 9.为防止有害生物以及病原菌的传播,引种过程中,环节是必须的。 10.兰花、松树等园艺植物一般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为保证引种成功,必要的措 施 是。 11.根据园艺植物对日照长短要求的不同,可将园艺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 12.在园林植物引种过程中,必须进行引种试验,其内容具体包括_ __ 试验、_ _ 试验和__ _ 试验,然后确定推广应用。 13.芽变选种一般按二级选种程序,包括初选、_ __ 和_ __ 三个阶段。 14.芽变开始发生时多以嵌合体的形式出现,根据组织发生层内和层间的细胞遗传物质差异可将芽变嵌合体分为__ _ 和_ __ 两种类型;对嵌合体形式的芽变,可采用_ __ 、__ _ 、_ __ 等方法使其转化,最终获得同质的纯化突变体。 15.在园林植物杂交育种中,如果称A×B 为正交,则B×A 称为__ _,(A×B)×B 称为_ __。 16.甘蓝、大白菜等异花授粉植物具有典型的自交不亲和性特点,该特点在选育F1杂种新品种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其父、母本的保持常采用手段得以实现。 17.根据不同材料之间性状遗传力大小具有差异,在添加杂交方式中材料应先进行杂交。 18.诱变育种中利用化学药剂处理的方法有、、和注入法。 19.体细胞杂交的程序主要包括、、的鉴定三个环节。 20.根据来源与性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可以分为主栽品种、、、等。 21.北方洋葱引种到南方栽培常出现地上部徒长,鳞茎发育不良,其原因主要是。 22.栀子引种到北方栽培可能出现生长缓慢,长势差的现象,其原因是因为栀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喜

大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生长素类:是和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具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的合成或天然物质的统称. 生长素生理作用 1、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两重性决定于:IAA浓度、植物年龄、器官种类最适IAA浓度:根 10 –10 M,芽 10 –8 M,茎 10 – 4 M 2、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3、延迟离层形成、防脱落 4、促进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 5、诱导雌花形成 6、维持顶端优势 7、高浓度诱导乙烯产生 8、调节物质运输方向 9、延长休眠期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及其应用 1、种类: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 D、2,4,5- T,萘氧乙酸NOA 抗生长素:与生长素竞争受体,对生长素有专一抑制效应,如PCIB 2、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农业上的应用 *促进插枝生根 * 防止器官脱落 * 延长休眠 * 促进菠萝开花 * 性别分化控制 * 促进单性结实 赤霉素类 合成部位:发育的种子果实、根尖、茎尖 细胞内的部位:质体、内质网、细胞质。 赤霉素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组织、器官水平的作用 1 、促进茎、叶的伸长:显着,水稻“三系”制种,喷施GA减少包穗程度,提高制种产量。 2 、侧芽:抑制侧芽生长,加强顶端优势。 3 、种子:打破休眠,促进萌发,诱导a-淀粉酶的合成 4、花芽:代替长日照、低温促进抽苔开花、诱导雄花 5 、果实: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葡萄) 6、离体器官、根:作用小,与IAA区别 7、克服遗传上的矮生性状 (二)细胞水平的作用:细胞分裂、伸长 GA诱发细胞伸长是在诱发细胞分裂之前,GA不能象IAA使细胞壁酸化而松弛,也没有刺激质子排除的现象,GA刺激伸长的滞后期比IAA长。说明两者刺激细胞生长机制不同,但不矛盾,有相加作用。均可提高细胞可塑性。 (三)分子水平的作用 GA增加细胞壁伸展性与它提高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XET活性有关。木葡聚糖是初生壁的主要成分,XET把木葡聚糖切开,重新形成另一个木葡聚糖分子,再排列为木葡聚-纤维素网。XET利于伸展素穿入细胞壁,因此伸展素和XET是GA促进细胞延长所必需的。 1.增加核酸的含量 GA3对胚轴生长和细胞核酸含量的影响 2、诱导水解酶如α-淀粉酶的合成:啤酒生产* 大麦种子发芽时GA诱发酶的释放和糖类的移动GA3诱导糊粉层释放淀粉酶和蛋白酶 细胞分裂素 CTK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 (二)促进器官的分化: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比值大,诱导芽的分化 CTK/IAA 比值小,诱导根的分化 比值适中,只生长,不分化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专套本详细整理)

一、名词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和表达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和了解基因本质的科学。 2?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3?变异: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4.表型模写: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异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相似的现象,有时亦称为饰变。 5?个体发育:生物体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步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过程。 6. 细胞分化:在一个生命周期中,性状逐渐发生变化,这是细胞分化过程。分化的细胞通过遗传控制的形态建成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个体。所以,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7?系统发育:种群从原有的一种共同形态向另一种共有形态功能过渡的过程。是生物界共同的进化历程。 8?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观赏植物的泛称,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使用于室内外布置以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主要包括:园林树木、花卉、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9. 花卉:①狭义花卉:卉,草本植物总称,花卉--开花的草本植物--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②广义花卉:除草本花卉外,包括木本观花植物。 10?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育种是通过引种、选种、杂交或良种繁育等途径改良观赏植物固有类型而创造新品种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11品种:(1)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中国农业百科全书)。DUS :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特异性,稳定性,一致性。 ⑵根据特异性(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可以和其它品种相区别的栽培植物群体,不因繁殖(有性或无性)而失去重要特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种子法指南》)。 (3)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景士西)。 12.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13.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在细胞分裂期形成特定的形态。细胞分裂间期称为染色质。(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染色单体:复制时产生的染色体拷贝。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是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的,两个染色单体在对应的空间位置上以着丝粒结合在一起。 14. A染色体:通常把正常恒定数目的染色体称为A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B染色体:把细胞中除正常染色体以外,额外出现的染色体称为B染色体,也成为超数染色体或副染色体。 15?染色体组:生物为完成其生活机能所必需的包含了最小基因群的一组染色体,又称染色体基数(X)。 16?着丝点:着丝粒两侧的具有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的蛋白 17.同源染色体:形态与结构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18?非同源染色体:形态与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非同源染色体。 19?组型:又称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20. 组型分析: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分组排列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又称核型分析。核型模式图: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特征画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模式图。 21. 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 22 ?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时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其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称减数分裂。 23?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24. 四合体:一个二价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也称为四合体。 25. 自花授粉:同一朵花内或同株花朵间的授粉。 26?异花授粉:不同株的花朵问授粉。 27. 联会:减数分裂前期I偶线期来自两个亲本的同源染色体侧向靠紧,像拉链似的并排配对现象。 28. 受精: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1个合子过程。 29?双受精:一个精核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结合,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被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特有的现象。 30.转录:以DNA双链之一为模版,将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碱基互补的方式记载到mRNAb的过程。 31 .翻译:以mRNA为模版,tRNA为运载工具,将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按照mRNAk的密码顺序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多肽,并进一步折叠起来成为蛋白质的过程。 32. 三联体密码:mRNAt,三个相连的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这样相连的三个碱基成为一个密码子,又称三联体密码。 4 种碱基可以组合成64种密码子,生物体内只有20种氨基酸,因此,多个密码子代表一个氨基酸。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由DNA到DNA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由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就是生物学上的中心法则。 33.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4. 经典遗传学:基因是突变、交换、功能的三位一体的最小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 2、变异: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异性。 3、同源染色体:指体细胞内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5、核型分析: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 6、授粉:雄蕊中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7、胚乳直感(花粉直感):在3N的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8、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直感。 9、相对性状: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10、基因型:个体基因的组合。 11、表现型:植株表现出来的性状。 1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对等位置上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13、完全显性:用二个相对性状不同个体杂交,F1完全表现一个亲本性状。 14、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共同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这种基因的多因一效性叫多因一效。 15、交换值:在连锁遗传情况

下,由杂种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叫交换值。 16、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17、伴性遗传:指连锁在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的遗传,常伴随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的遗传现象。 18、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叫数量性状。杂种后代中难以求出不同类型比例。 19、超亲遗传: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超越父母双亲性状的现象。 20、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 21、近亲繁殖: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二个个体间的交配。 22、自交:指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交配方式。 23、回交:指杂种后代与双亲之一的再次交配。 24、杂种优势:指二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25、芽变:植物的分生组织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变异。 26、镶嵌现象:指同一个体的一部分组织表现一种性状,另一部分表现另一种性状的现象。 27、染色体组:遗传上把由不同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的染色体所构成的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叫染色体组。 28、一倍体:指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29、单倍体:指细胞中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30、多倍体:指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学报,2002,57(5):531-538. [3]曲均峰.化肥施用与土壤环境安全效应的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0,25(1):10-12. [4]徐谦,朱桂珍,向俐云.北京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2):24-28. [5]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等.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J].中国稻米,2012,18(1):1-14. [6]江立庚,曹卫星,甘秀芹,等.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4):490-496. [7]孟琳,王强,黄启为,等.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24(1):68-71.[8]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4-45.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不高,与美国相比,在育种水平、栽培技术、产量方面有很大差异。美国是世界上生产玉米最多的国家,玉米种植面积占世界玉米总面积的1/4,总产量占世界的1/2,单产水平高[3]。在我国加入WTO 后,杜邦先锋种业、孟山都、先正达、KWS 等外国种业纷纷进入我国,给我国玉米育种科研单位和种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为更快的摆脱困境,及早赶上国外品种的水平,在充分发挥本土玉米种质资源优势基础上,积极引进国外资源材料,提升育种水平是当务之急。 为此,利用国内外10份外引优势系为父本,利用通化市农科院4份自选系为母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所组配的40个组合17个数量性状进行调查与测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为创制强优玉米新组合和基础材料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选用自选系Reid 血缘的通1009、通852、通465 及黄旅血缘的通B20共4份材料为母本,以外来材料Ph09b 、Ph2vk 、Ph6jm 、Ph4cv 、Ph1w2、Kx3564♀、 K208、K210、五谷704♂、EP9共10份材料为父本进 行杂交组合配制。具体情况见表1。 1.2试验方法 2012年按NCII 遗传交配设计,共配制40个杂 交组合,其中近缘基础材料测试26个组合,准优势群测配14个。2013年在通化市农科院试验田进行杂交组合鉴定试验,杂交组合鉴定试验以先玉335为对照品种。杂交组合鉴定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3次重复,2行区,行长4m ,行距65cm ,株距25cm , 密度61541株/hm 2,单粒播种。杂交组合鉴定试验调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因子分析 作者简介:李忠南(1991-),男,在读硕士。 李忠南1 王越人2 李福林2 张 建2 李光发2 (1.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130118;2.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海龙135007) 摘要:通过对1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10×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试验,遗传分析表明:参试各组合在出苗率、出苗时间、吐丝时间、出蓼-吐丝间隔时间、株高、穗位高、吐丝-成熟时间、成熟日数、收获籽粒水分、脱粒水分、公顷产量、穗长、穗行数、秃尖长度、百粒重、粒穗比、容重17个数量性状上差异较大。通过对这17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表明,有20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有43个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因子分析表明,产量、穗长、百粒重、出蓼-吐丝间隔时间短,是品种选育的第一要素;合理的株高、穗位、吐丝时间,是品种选育的第二要素;较低的收获水分,脱粒水分,较小的秃尖是品种选育的第三要素;适当的吐丝-成熟日数、成熟日数、穗行数,是品种选育的第四要素。关键词:玉米;数量性状;相关;因子;分析39--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期末复习经典题

第一章绪论(一~三章5分) 1.良种的属性包括: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简称优、适、齐稳特。 2.良种的作用:增加产量、增加抗逆性、延长产品的供应和运用时间、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动力。 3.育种目标总趋势:高产、优质、高效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 4.纯育品种:由遗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和的一群植物组成、包括有性繁殖植物从杂交育种、突变育种中经过系普法育成的品种。 5.杂交种品种:由遗传上纯和的亲本在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特异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叫做杂交种品种。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 6.遗传可塑性:指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适应性变异的潜在可能,取决于遗传变异性的高低 第四章种质资源(四~五章15分) 7.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8.中国果树起源中心:苹果、梨、桃、李、杏、樱桃、枣、柿、板栗、猕猴桃、柑橘类、琵琶、龙眼、荔枝。 9.种质资源的分类: ①按栽培学分类:种、变种、品种群、品种、品系、群体品种 ②按来源分类:本地种质资源(地方品种、过时品种、主栽品种)、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9.种质资源的保存:就地和迁地保存、种子保存、种植保存、离体试管保存、利用保存、基因文库保存。 10.种质资源的管理基本要求:防止种质资源流失、加强和研究运用部门的联系。及时发挥种质资源的利用。 第五章引种 11.引种: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植物原来的分布范围引种到新地区的实践活动叫做植物引种。 12.引种的材料选择:德国林学家Mayr教授提出在树木引种时应遵循“气候相似法则。” 13.引种的方法:①种源实验②品种比较实验和区域试验③栽培试验 14.引种方式:依据是否改变对象遗传适应性可分为简单引种、驯化引种,后者是引种和实生选种的结合。依据引种对象的类别和引种计划的长短可分为:个别引种和类别引种。 15.引种成败的的标准:①能在不加保护的条件下生长②引种后的品种对产量、品质不减少 ③繁殖方式和引种前的不变 16.引种的生态限制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因子、对植物来说同等重要,彼此不可替代。温度通常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导因子。 17.米丘林学说:米丘林学说的基本思想认为生物体与其生活条件是统一的,生物体的遗传性是其祖先所同化的全部生活条件的总和。如果生活条件能满足其遗传性的要求时,遗传性保持不变;如果被迫同化非其遗传性所要求的生活条件时,则导致遗传性发生变异,由此获得的性状与其生活条件相适应,并在相应的生活条件中遗传下去。从而主张生活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具有定向性,获得性状能够遗传。这个学说中关于无性杂交、辅导法和媒介法、杂交亲本组的选择、春化法、改造秋播作物为春播作物、气候驯化法、阶段发育理论等 第六章选择育种(12分) 18.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的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选择育种。 19.混合选择法:又称表现选择法,是依据蜘蛛的表现性状,从原始的群体中选择符合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单株混合留种,下一代混合播种,相邻进行种植对照品种和原始对照品种的

2015~2017年全国卷生物遗传试题汇总

(2015,1)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2015,1)32.(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2015,2)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2015.2)32.(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园艺植物育种学试题(卷)库参考答案解析

《园艺植物育种学》试题库-题 一、名词解释: 1、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 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 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4、引种:引种驯化简称为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 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的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5、遗传力:遗传力就是亲代性状值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大小。 6、选择反应: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决定于选择差与遗传力 的乘积,称为选择反应。 7、芽变:芽变是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 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8、群体品种:群体品种是指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 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它品种相区分。

9、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 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0、两亲杂交: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又称 成对杂交或单交。 11、多亲杂交:多亲杂交是指三个获三个以上的亲本参加的杂 交,又称复合杂交或复交。 12、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 称回交。 13、添加杂交: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的方式称添加杂交。 14、单交种:两个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一代称为单交种。 15、双交种:双交种是4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 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种一代。 16、三交种:三交种是用两个自交系先配成单交种,再以单交 中作母本与第三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杂种一代。 17、远缘杂交: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的类型之间的杂 交。多指种属间存在杂交障碍的杂交。

孟德尔遗传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综合试题 出题人:晁璐 审题人:胡国联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牛的黑色对红色是显性,现有一头黑色公牛,若要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 的杂交组合是( ) A .黑色公牛×黑色母牛 B .黑色公牛×红色母牛 C .黑色公牛×杂色母牛 D .黑色公牛×白色母牛 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这 说明( ) A .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 B .黑色为隐性性状 C .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D .说明不了什么 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性状重组型 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 .164和166 B .169和162 C .81和83 D .42和83 4.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方法孕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 和精原细胞的数量分别是( ) A .280 和 1 000 B .1 000 和 250 C .1 000 和 4 000 D .4 000 和 2 000 5.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6.基因型为Dd 的植物体,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之间的比例应该是( ) A .l ∶1 B .3∶1 C .无一定比例,但雄多于雌 D .无一定比例,但雌多于雄 7.血友病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血友病的男孩,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XHXH 和XhY B .XhXh 和XHY C .XhXh 和XhY D .XHXh 和XhY 8.让杂合子Aa 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 .1/4 B .1/8 C .1/16 D .1/32 9.牵牛花的红花基因(R )对白花基因(r )显性,阔叶基因(B )对窄叶基因(b )显 性,它们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红花窄叶纯系植株与白花阔叶纯系植株杂交,F1 植 株再与“某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植 株数分别354、112、341、108,“某植株”的基因型为 ( ) A .RrBb B . Rrbb C . rrBb D .RRbb 10.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种子圆滑与子叶黄色 B .狗的黄毛与兔的黑毛

玉米农艺性状调查标准

1.株高:开花后每区测20株,自地面至雄穗顶端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2.穗位高:与株高同时测定,自地面至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3.茎粗:与以上2项同时测定,植株地上部第3节间扁面的平均直径,以厘米表示。 4.株型:抽雄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记载。 5.芽鞘色:展开2叶之前,目测幼苗第一叶的叶鞘出现时的颜色,分绿、浅紫、紫、深紫等。 6.苗期叶色:在可见叶4~5片时调查叶片色,分浅绿、绿、深绿、绿紫等。 7.幼苗干重:定苗时每区取50株,称量幼苗的烘干重,求得平均值,以克表示。 8.叶数(片/株):每小区定点10株,随着玉米生长,标记叶片。抽雄期后调查主茎叶数,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1位。 9.生长速度:出苗后至抽穗每7-15 d测量一次,每区固定取样20株,测量自地面至最长叶顶端的平均长度,以厘米表示。 10.保绿度:目测成熟后茎叶呈绿色的百分比。 11.茎色:蜡熟期后调查小区群体植株的茎色,分浅绿、绿、深绿、浅紫、紫、深紫等。 12.颖色:抽雄期调查小区群体植株的雄穗外颖颜色,分浅绿、绿、深绿、浅紫、紫、深紫等。 13.花药色:散粉期调查小区群体植株雄穗的花药颜色,分绿、黄、橙、浅紫、紫、深紫等。

14.花丝色:吐丝期调查小区群体植株雌穗的花丝颜色,分黄、浅绿、绿、黄、橙黄、粉、紫红、深紫、上粉下绿等。特异株要单独记载,计算比率。 15.倒伏率(根倒):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者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倒伏后立即调查。 16.倒折率(茎折):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收获前调查。 17.空秆率:成熟后调查不结果穗、或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18.双穗株率:成熟后调查结有双穗(第二穗结实20粒以上)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比。 19.单株穗数:每株出现的果穗的总数(包括结实和不结实的果穗。) 20.折断率:全田因风、虫及其它灾害倒折植株的百分数(以果穗以下折断为准)。 21.倒伏度:植株倒伏的程度分4级:0(直立);1(倾斜30度);2(倾斜60度);3(全部倒伏)。 22.黑穗病株率:全田染病植株占全部植株的百分数。 23.螟虫株率:全田被螟虫为害的植株占全部植株的百分数。 24.叶面积:指绿叶面积,是表示绿色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绿叶大小的参数。 单叶的叶面积(cm2)=叶片中脉长度(cm)×叶片最大宽度(cm)×0.7 上式中的0.7实际数值为0.69583,为计算系数。即用求积仪测量的实际面积与长×宽的面积比例。 单株叶面积(cm2)=全株各叶片中脉长度与最大宽度乘积之和(cm2) ×0.7。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特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是指人工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由外部施用于植物,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的化学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但根据其来源、作用方式、应用效果等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生长素类 生长素类是农业上应用最早的生长调节剂。最早应用的是吲哚丙酸(indole propionic acid,IPA)和吲哚丁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它们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一样都具有吲哚环,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 以后又发现没有吲哚环而具有萘环的化合物,如α-萘乙酸(α-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以及具有苯环的化合物,如2,4-二氯苯氧乙酸(2, 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也都有与吲哚乙酸相似的生理活性。 另外,萘氧乙酸(naphthoxyacetic acid,NOA)、2,4,5一三氯苯氧乙酸(2,4,5-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5-T)、4-碘苯氧乙酸(4-iodophenoxyacetie acid,商品名增产灵)等及其衍生物(包括盐、酯、酰胺,如萘乙酸钠、2,4-D 丁酯、萘乙酰胺等)都有生理效应。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IBA、NAA、2,4-D,它们不溶于水,易溶解于醇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生长素类的主要生理作用为促进植物器官生长、防止器官脱落、促进坐果、诱导花芽分化。在园艺植物上主要用于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控制性别分化、改变枝条角度、促进菠萝开花等。 2.赤霉素类 赤霉素种类很多,已发现有121种,都是以赤霉烷(gibberellane)为骨架的衍生物。商品赤霉素主要是通过大规模培养遗传上不同的赤霉菌的无性世代而获得的,其产品有赤霉酸(GA3)及GA4和GA7的混合物。还有些化合物不具有赤霉素的基本结构,但也具有赤霉素的生理活性,如长孺孢醇、贝壳杉酸等。目前市场供应的多为GA3,又称920,难溶于水,易溶于醇类、丙酮、冰醋酸等有机溶剂,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遇碱中和而失效,所以配制使用时应加以注意。赤霉素类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防止离层形成、解除休眠、打破块茎和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也可以诱导开花、增加某些植物坐果和单性结实、增加雄花分化比例等。 3.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类是以促进细胞分裂为主的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都为腺嘌呤的衍生物。常见的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有:激动素(KT)、6-苄基腺嘌呤(6-benzyl adenine,BA.6-BA)和四氢吡喃苄基腺嘌呤(tetrahydropyranyl benzyladenine,又称多氯苯甲酸,简称PBA)等。有的化学物质虽然不具有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教案 适用园林、药用植物高职班 学校:楚雄农校 任课教师:罗春梅 二OO六年八月二十日

第一篇园林植物遗传学 第1章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计划学时:2学时属累计学时:1-2学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和关系,分离规律的实质。 教学重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分离规律的实质。 教学难点:分离规律的实质。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 教学过程:[A]组织教学 [B]讲授新课 第一节遗传、变异和环境 一、遗传学的概念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即是一门研究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和继承的科学。 如:为什么出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现象,这些都属于遗传学解决的问题。 二、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关系 (一)遗传 1、概念:指亲代的性状又在子代出现的现象。 2、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从亲代传递给了子代,使得子代按照遗传物质的规定,发育成了与亲代相似的各种性状。 3、遗传物质:指生物体的细胞内部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能自我复制。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DNA(脱氧核糖核酸)就是遗传物质。少数病毒不含DNA,其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酸)。 4、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单位。它是DNA分子链中各个微小的区段。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某个或某些性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变异 1、概念: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或同一亲本的子代个体之间,有些性状彼此不同的现象。 2、变异的类型

生物的变异是很复杂的,在农业生产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在田间选择穗大粒多的变异植株为亲本,把它们的种子种下去后,在子代中有的保持了亲代穗大粒多的性状,有的却不能。这就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变异都能遗传。我们把能遗传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的称为不遗传的变异。 (1)不遗传的变异 指生物性状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子代。 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的环境条件而引起,即环境条件仅能使生物的某些外部性状发生变异,而遗传物质并未变化。 (2)可遗传的变异 指能够遗传的变异。 原因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故所产生的变异可遗传给后代。 (3)两种变异的区分及其重要性 两种变异主要根据其变异性状能否遗传来进行区分,这两种变异有时容易分清楚,而有时不易分清。例如:象植物的花冠颜色、形状及籽粒颜色、穗色、芒的长短、茸毛的有无等这些性状,往往受环境影响较小,若发生变异,一般是可以遗传的。如:长芒小麦后代中产生无芒的变异,红粒高粱后代中出现白粒变异单株等。类似这样的性状变异,一般是能够遗传的。 而有些性状如穗子大小、植株高矮、叶色的深浅等,往往受环境条件影响大,类似这里边些性状发生就异,可能是由于遗传物质变化造成,也可能是由于地力肥瘦不同造成,或者是由于两种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育种工作来讲,能够遗传的就异是遗传育种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只有从可遗传的变异中才能选育出新品种。 三、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两者是生命运动中的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正是由于这对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生物界生生不息、世代留传和更新发展,不断进化。 遗传使生物性状得到相对稳定,但这种不变是相对的,通过变异使得这种稳定性遭到破坏,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差异,产生新的性状,使生物

考点57 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的应用-高考生物考点练习解析

1.列举下列相互作用的植物激素 (1)相互促进方面 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 ⑤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 ②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③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④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 2.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名称对应生长调节剂应用 生长素萘乙酸、2,4-D 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③农业除草剂 赤霉素赤霉素 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 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来提早播种 细胞分裂素青鲜素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乙烯乙烯利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矮壮素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考向一其他植物激素种类和作用的辨析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幼嫩的芽可利用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 B.休眠的种子用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 C.乙烯仅在植物成熟的果实中产生,且只能促进果实成熟 D.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参考答案】A 解题必备 几种常见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原理 (1)生长素的作用原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原理是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也能促进细胞伸长。 (2)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在这方面与细胞分裂素具有拮抗关系。 (3)乙烯仅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促进果实发育。&网 2.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孟德尔遗传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月考4 16 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牛的黑色对红色是显性,现有一头黑色公牛,若要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的杂交组合是() A.黑色公牛×黑色母牛B.黑色公牛×红色母牛 C.黑色公牛×杂色母牛D.黑色公牛×白色母牛 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这说明() A.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B.黑色为隐性性状 C.枣红色是隐性性状D.说明不了什么 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性状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 4 16 和 6 16 B. 9 16 和 2 16 C. 1 8 和 3 8 D. 2 4 和 3 8 4.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方法孕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的数量分别是() A.280 和1 000 B.1 000 和250 C.1 000 和4 000 D.4 000 和2 000 5.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6.基因型为Dd的植物体,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之间的比例应该是() A.l∶1 B.3∶1 C.无一定比例,但雄多于雌D.无一定比例,但雌多于雄 7.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血友病的男孩,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 8.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1/4 B.1/8 C.1/16 D.1/32 9.牵牛花的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显性,阔叶基因(B)对窄叶基因(b)显性,它们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红花窄叶纯系植株与白花阔叶纯系植株杂交,F1 植株再与“某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植株数分别354、112、341、108,“某植株”的基因型为()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10.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种子圆滑与子叶黄色B.狗的黄毛与兔的黑毛

五大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资料

五大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生长素类:是和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具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的合成或天然物质的统称. 生长素生理作用 1、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两重性决定于:IAA浓度、植物年龄、器官种类最适IAA浓度:根 10 –10 M,芽 10 –8 M,茎 10 – 4 M 2、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3、延迟离层形成、防脱落 4、促进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 5、诱导雌花形成 6、维持顶端优势 7、高浓度诱导乙烯产生 8、调节物质运输方向 9、延长休眠期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及其应用 1、种类: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 D、2,4,5- T,萘氧乙酸NOA 抗生长素:与生长素竞争受体,对生长素有专一抑制效应,如PCIB 2、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农业上的应用 *促进插枝生根 * 防止器官脱落 * 延长休眠 * 促进菠萝开花 * 性别分化控制 * 促进单性结实 赤霉素类 合成部位:发育的种子果实、根尖、茎尖 细胞内的部位:质体、内质网、细胞质。 赤霉素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组织、器官水平的作用 1 、促进茎、叶的伸长:显著,水稻“三系”制种,喷施GA减少包穗程度,提高制种产量。 2 、侧芽:抑制侧芽生长,加强顶端优势。 3 、种子:打破休眠,促进萌发,诱导a-淀粉酶的合成 4、花芽:代替长日照、低温促进抽苔开花、诱导雄花 5 、果实: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葡萄) 6、离体器官、根:作用小,与IAA区别 7、克服遗传上的矮生性状 (二)细胞水平的作用:细胞分裂、伸长 GA诱发细胞伸长是在诱发细胞分裂之前,GA不能象IAA使细胞壁酸化而松弛,也没有刺激质子排除的现象,GA刺激伸长的滞后期比IAA长。说明两者刺激细胞生长机制不同,但不矛盾,有相加作用。均可提高细胞可塑性。 (三)分子水平的作用 GA增加细胞壁伸展性与它提高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XET活性有关。木葡聚糖是初生壁的主要成分,XET把木葡聚糖切开,重新形成另一个木葡聚糖分子,再排列为木葡聚-纤维素网。XET利于伸展素穿入细胞壁,因此伸展素和XET是GA促进细胞延长所必需的。 1.增加核酸的含量 GA3对胚轴生长和细胞核酸含量的影响 2、诱导水解酶如α-淀粉酶的合成:啤酒生产* 大麦种子发芽时GA诱发酶的释放和糖类的移动GA3诱导糊粉层释放淀粉酶和蛋白酶 细胞分裂素 CTK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

新高中生物遗传复习习题归纳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 (2 (3 (4 3 (1 杂 (2)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方法: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母本)-----套袋------授粉-----套袋。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待测个体)与隐形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测交:F 1 正交与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 如果高(♂)×矮(♀)为正交,则高(♀)×矮(♂)为反交。 ★可用来区别(1)细胞核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一致。 (2)细胞质遗传——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不同,均与其母本相同。 4.表现性与基因型的关系:表现型=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高茎的基因型是DD或D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水毛莨的叶形在水下和水上不同 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三.测交、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