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理论方面: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

实践方面:编报、著书、创办工人协会,参加工人运动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一.前言: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1)

批判和革命的对象:雇佣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

2、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2)

3、马克思的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科学的理论。(3)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1-2)?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的哲学。(3)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4-5)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形成过程(1-2)

?在欧洲全部近代史中,特别是18世纪末叶,在同一切中世纪废物,同农奴制和农奴制思想展开决战的法国?

?唯物主义成了唯一彻底的科学,它忠于一切自然科学学说,仇视迷信、伪善行为及其他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精神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者。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哲学?形成过程。(3)

?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增添了?辩证法?把?哲学向前推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如镭、电子、元素转化,都出色的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的形成过程(4-5)

?这种科学理论说明,〃〃〃〃〃〃长出资本主义?

?正如人的认识反映不依赖它〃〃〃〃〃经济制度?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

?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哲学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来源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经济制度(1)

(2)核心理论:剩余价值理论(3-7)

定义: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本质: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意义:列宁认为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首先,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5)

其次,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6)(9-10)

最后,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地位(6)和历史使命(7)。(6-7)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来源(2)英国古典经济学

四.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与形成

1、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空想社会主义(1-2)

(1)产生(1)

?当农奴制被推翻,?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时候,一下子就暴露出这种自由意味着压迫和剥削劳动者的一种新制度。于是反映这种压迫和反对这种压迫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就立刻产生了。?

产生时间:资本主义的初期。

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与缺陷

历史功绩: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1)

?这种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谴责它,咒骂它,幻想消灭它,臆想较好的制度,劝富人相信剥削是不道德的。?

缺陷: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创造新社会的力量。(2)?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3-8)

(1)阶级斗争(3-5)

(2)唯物史观(6-7)

(3)剩余价值学说(7)

《改造我们的学习》

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1、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

内容解读

第一部分:正面论证改造学风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改造的必要性

理论脱离实践的具体表现:不注重研究现状(经验主义)不注重研究历史(教条主义)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教条主义)

第三部分:正反两方面加以对照,论证改造的迫切性

1、主观主义态度的表现、类型、特点、危害和实质

2、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的表现、特点和实质

第四部分:提出改造意见。

《关于费尔巴哈》

一、写作背景

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45年春天

写作初衷:?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

最初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第一次发表。

二、第一部分是总论(1-2条)

从总的方面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并阐明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注重实践。

第一条的解读: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一句:?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指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近代的唯物主义。

?对象,现实,感性?指客观事物。

?从客体地形式去理解?指把客观事物看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客观对象。

?从直观地形式去理解?指看不到人在对客观事物认识中的能动作用,把人的认识看作消极的照镜子式地反映。

?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指把客观事物看作实践的对象,看作人的活动的产物和结果。

?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指认识到主体在认识客体时的能动作用。

旧唯物主义缺陷:看不到客观事物是人实践的对象,看不到人认识客观事物时的能动性。

新唯物主义特点:能看到客观事物是人实践的对象,而人反映客观事物也是积极主动的反映。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它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旧唯物主义虽然把客观事物当作认识对象,但没有把它们当作实践对象;在理解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关系时候,又把人的认识当作消极的认识。

第二句:?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唯心主义的功绩:认识到精神的能动性。

唯心主义的缺陷:离开物质片面的发展了精神的能动作用,从而认为精神是万能的,物质是精神的派生物.

唯心主义也不了解实践活动。

第三句:?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思想客体?是指黑格尔的绝对观念。

?感性客体?是指人和自然界等客观事物

第四句:费尔巴哈把人的活动分为?理论的活动?和?实践的活动?两类。他认为只有理论的活动才人真正的活动。

第二条的解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一句:?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指思维的内容与思维所反映对象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

第二句:?思维的真理性?指思维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思维的现实性?指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以及其规律性的思维,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转换为现实。

?思维的力量?指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并借助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思维的此岸性?是指思维能够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

第三句:?经院哲学?本意是指欧洲封建社会中在教会的学院中所讲的基督教哲学。

其特点是用烦琐的、形式主义的抽象思维方法去论证基督教的教义。后来人们就把脱离实际、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钻牛角尖的坏习气叫做经院哲学,或者叫做烦琐哲学。

马克思引用此词是说,离开实践的检验,去争论认识是否是真理,是争论不清的,是学究式的争论。

(二)第二部分(3-9条)

把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从各个角度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条的解读:批判旧唯物主义在人同环境、教育的关系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第一句:?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信奉这种学说的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功绩:看到环境、教育对人的作用。

第二句:?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缺陷:没有看到人可以改造环境、革新教育。

根据旧唯物主义的观点,要想造出好公民,必须有好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那么,这种环境和教育是由什么决定和改变的呢?

第三句:旧唯物主义的在人同环境、教育关系上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第四句:新唯物主义关于人同环境、教育关系上的正确观点:人受教育、环境影响着,同时人在实践活动中也改变着环境和教育。

对环境的理解:

马克思的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关系,它包括一定的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

旧唯物主义的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即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第四条的解读: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明宗教的产生和消灭的途径。

第一句:

?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一切宗教都把整个世界分成两部分:一是人们生活其中的人间世俗世界,一是神灵居住的彼岸世界,并且认为神创造、支配现实的人间世界。

费尔巴哈在宗教方面的贡献: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世俗世界,揭示了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第二句:费尔巴哈在宗教方面的缺陷:他没有揭露宗教的社会根源,没能正确指出消灭宗教的途径。

第三句:从人间世界分离出一个神的天国,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根本原因在于现实世界自身中存在着自我分裂的根源,即社会经济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

新唯物主义的宗教观:宗教的产生不仅有自然根源也有社会根源。

第四句:?世俗家庭?是指现实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

?神圣家族?是指宗教世界。

消灭宗教的方法:通过革命的实践来消除私有制。

把天上的批判变成地下的批判。

这种批判不应该停留在理论斗争上,而应该上升到政治斗争。

第五条的解读:批判费尔巴哈在感性认识上消极反映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第一条着重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谈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第五条则着重从实践在感性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上来谈。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

?抽象的思维?是指从概念到概念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反思辨哲学之道而行之,指出我们不要再根据黑格尔的号召去研究?天上的领域?了,我们要努力研究自然界现实事物。即?诉诸感性的直观?

费尔巴哈理解的感性认识,是脱离人的活动而就其原生性来加以考察的自然,而不是人生活其中的现实的自然界。

马克思认为,人的感性认识不是一般动物式的本能的、消极的生理过程,而是一个可感知的、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六条的解读: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认识不科学,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

(1)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2)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理性、意志和感情?,?理性、意志和感情?是人与生俱来的,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

功绩:1、否认了神创造人的宗教哲学。

2、否认了用绝对观念来解释人的本质的黑格尔哲学。

缺陷:1、把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归结为?理性、意志和感情?,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

2、费尔巴哈所指的?人?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没有看到人与人的区别。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1)从人与动物区别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劳动。(类本质)

(2)从人与人区别的角度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本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科学内涵:

第一,?在其现实性上?的人指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

第二,人的本质不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中,而存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

第三,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四,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设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在历史观上,费尔巴哈把宗教感情看作是超历史的现象,看不到那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马克思认为一切都必须置于历史和社会关系的中来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

?类?是费尔巴哈的哲学术语,指整个人类都具有的?共同性?,即人所共有的?理性、意志、感情?。第七条的解读: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认识和说明?宗教感情?也是社会的产物。

?宗教感情?指的是?爱?。

费尔巴哈反对上帝的宗教,认为上帝是人自己抽象出来的,不应该对上帝崇拜。但他认为有一种宗教是不应该反对的,这就是?爱?的宗教。因为他认为社会是由爱组成的。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感情包括?爱?没有区别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感情包括?爱?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受社会关系决定。

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包括?爱?看作是永恒的,超历史的,在阶级斗争中,宣扬这种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爱容易麻痹人们的革命意志。

第八条的解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阐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什么?

唯心主义认为思想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有些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条件,因而是社会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含义: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第一,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第二,以劳动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

第三,社会实践也是社会意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九条的解读:进一步指出旧唯物主义的在对社会本质和人的本质认识上局限性

?直观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

?市民社会?是18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用语,用它来表示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关系和财产关系。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这一术语的使用有两层含义。广义地说是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狭义地说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

第三部分是结论(10-11)

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

第十条的解读: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不同的阶级根源。(本质区别)

?市民社会?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指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化的人类?是无产阶级。

旧唯物主义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它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新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

第十一条的解读:新旧哲学不同的任务

?哲学家?是指马克思哲学以前的所有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者。

新哲学的历史任务:不仅要正确的认识世界(在实践基础上认识),而且要改造世界。

旧哲学的局限:由于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只重视认识世界而忽视改造世界。并且由于他们不懂得实践,他

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根本上也是错误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第四部分:研究所得出的结论(4)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

?苦恼的疑问?:马克思曾相信的黑格尔关于国家的观点与现实相矛盾。

?第一部著作?:1843年5-8月所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这部著作的导言?:1843年底到1844年1月所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在1844年的《德法年鉴》上。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

?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

黑格尔认为国家和法律决定着物质关系(市民社会)。

马克思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法是物质关系(市民社会)的反映,而要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即对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解剖,就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

?我所得到的,并且………如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2)生产关系是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物质关系

(3)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1)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2)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法律制度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四,社会变革理论

(1)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地激化,表现为人们之间地物质利益矛盾地冲突,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阶级矛盾地激化。

上层建筑地发展变化,取决于经济基础地发展变化的快慢。生产关系的变革迟早会引起上层建筑地变革。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2)经济条件的变革与意识形态的变革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社会变革应该以经济条件变革为标准。

在社会变革时期,经济条件的变革与意识形态的变革都会发生。

社会变革应该以经济条件变革为标准。

(3)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自然历史过程。

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只要是还能容许生产力有发展的余地,它就不会灭亡,新的生产关系在没有具备物质基础以前,也不会出现;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社会革命任务,也只有当这些物质条件成熟时候,才有可能。

第五,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原理

(1)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后一种剥削制度

(2)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引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3)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不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研究特点在本文中,马克思是以生产力着眼,顺向考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进行逆向的考察。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生产和消费(6—15)

(1)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6-12)

第一,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即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6-8)

第二,两者互为手段,互为前提,互相依存,即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一、消费使生产最后完成,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证实自己是现实的产品。

二、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动力。(9)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一、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产品。二、生产规定着消费的性质和消费的方式,使消费得以完成。三、生产创造出消费者的需要。(10)

第三,两者互相转化。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了对方。

(2)生产和消费的差别(13-14)

第一,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第二,生产决定着消费。

学习这个原理,要把握二者的关系,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生产和消费直接互为媒介的关系。

在我国,人们习惯接受?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的理念,而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重视不够,这是导致我国生产与消费关系长期处理不当的一个原因。

生产和分配(16—28)

(1)批判四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并提出生产决定分配的观点。

①资产阶级学者观点: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16)(18)

②马克思的观点:分配结构决定于生产结构。(17)

③具体批判(17)

(2)批判分配先于生产的观点,并提出生产先于分配的观点。(19-25)

①资产阶级学者观点:分配先于生产。(21)

资产阶级认为分配包括两种分配,即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的分配和产品的分配。

他们认为社会成员在生产起始阶段首先要按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行分配,所以提出,分配先于生产的理论。

②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先于分配(22-23)

第一,生产条件的分配是生产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就是一句空话,所以生产条件的分配属于生产本身。(22)

第二,生产条件的分配是由生产决定。(22)

③具体批判(19-20、24-25)

第一,从单个人在社会生产中的分配来看:表面上,单个人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是由分配规律决定的(分配决定生产)。实际上,这种分配是由生产结构决定的(生产决定分配)。(19)第二,从整个社会生产条件的分配来看:表面上是分配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实际上,生产先于

分配,生产条件的分配是由生产方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决定的。(20、24-25)

表面上是分配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马克思列举了5种情况(20):

ⅰ一个征服民族在征服者之间分配土地,因而造成地产的一定分配形成,由此决定了生产。

ⅱ一个民族征服了另一民族,被征服民族成为奴隶,于是奴隶劳动开始。

ⅲ一个民族经过革命把大地产分配为小块,通过这种新的分配使生产有了一种新的性质。

ⅳ立法使地产永久属于一定家庭。

ⅴ把劳动当作世袭的特权来分配,人们有了等级之分。

所有征服的三种可能是(24):

ⅰ征服民族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给被征服民族。

ⅱ征服民族让旧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自己征收赋税的可能。

ⅲ征服民族和被征服民族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所以,任何生产条件的分配,既是新生产的前提和条件,

又是一定生产方式决定的。(24-25)

(3)批判暴力决定生产条件分配的观点(26-27)

①资产阶级学者观点:暴力掠夺的分配可以脱离生产。(26)

②马克思的批判:

第一,要掠夺就必须有生产。(26)

第二,掠夺的方式本身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26)

第三,掠夺也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27)

(4)批判法律决定生产条件分配的观点(28)

①资产阶级学者观点:法律分配可以脱离生产,先于生产。

②马克思的观点:法律在规定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分配问题上,不但不能决定生产,反而要根据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交换和流通(29-31)

(1)流通与交换的关系。(29)

①区别:流通不等于交换,其内容比交换狭窄。

交换包括劳动的交换和物与物的交换,物与物的交换又分为直接的产品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②联系:流通属于交换。

(2)交换与生产的关系(30-31)

①交换是生产和消费的中介(30)

②交换属于生产。

交换是生产环节内的一个要素。可以从三方面谈:

第一,在生产本身发生的各种交换,直接属于生产。

第二,半成品零部件的交换也属于生产。

第三,各类企业之间的交换取决于生产。

③生产决定交换(31)

最终产品与消费者的交换也是由生产决定的。

第一,如果没有的生产的分工,就没有交换;

第二,私人交换以私人生产为前提;

第三,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

5、小结(33)

(1)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他们既不是同一的,又是互相联系的。

(2)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共产党宣言》

《宣言》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它是科学社会主义文献中的里程碑著作。

列宁曾经说过:?这篇文章篇幅不多,但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

自它诞生160年里,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一切有识之士,以各种形式纪念这篇不朽的文献。

一、写作背景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写作时间:1847.12-1848.1

写作目的: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党纲。

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

第一,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独立政治运动兴起的产物。

第二,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从事理论研究的结果。

第三,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诞生的。

2、资产阶级产生、发展以及灭亡的过程。(6-28)

(1)产生和发展。(6-12)

产生:中世纪的城市市民中。

发展:新大陆的发现,新航线的开通,新的世界市场的开辟为资产阶级迅速发展增添了积极因素,扩大了市场;

封建行会的手工作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被工场手工业代替,于是资本主义的工厂出现了;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了,工场手工业被现代工厂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7-11)

发展的特点:资产阶级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政治成就相伴随。

在资本主义简单协作时期:资产阶级还只是一个为争得不同程度自治权的被封建势力压迫的等级。

在工场手工时期:资产阶级发展成为同封建贵族相抗衡的势力.

在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后:资产阶级在国家中夺得了独立的政治统治,把国家变成为管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

(2)历史上的作用(13-26)

第一,推翻了封建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种种观念代替了封建的种种观念。例如?平等?代替?主仆?。(14-16)第二,发展了强大的生产力。它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面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财富还要多。(17-18)(24)

第三,建立了世界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为各国交流作出贡献。为了扩大产品销路,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建立起了世界市场,加快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19-21)

第四,创造了巨大的城市,使一部分居民摆脱了农村的愚昧状态,打开了落后的民族和地区窗户。(22)第五,催垮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使得?见书(23)?。

(3)历史上的局限性。(13-28)

第一,用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代替了封建宗法关系,加剧了阶级矛盾,让阶级关系更加尖锐化。(14-16)第二,虽然发展生产力,但由于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加重了社会的贫困,从而爆发了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17-18)(27)

第三,在扩大世界市场的同时,建立了殖民统治,从而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19-21)

第四,虽然创造巨大城市,却加深了城乡对立、落后国家与文明国家的对立、农民的民族与资产阶级民族的对立、东方与西方的对立。(22)

第五,虽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却加强了无产阶级和其他被剥削阶级的联合,从而形成了埋葬它的力量。(23)(28)

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29-54)

(1)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30-35)

①产生和生存状况。(30-34)

产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同时产生。(30)

生存状况:非常糟糕的(31-34)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只有通过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并且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劳动的分工,导致他们成为机器的附属品。(31)

他们在那个社会受资本家的奴役,没有民主自由,没有政治权利。(32)

资产阶级大量使用女工、童工、增加男工的失业危险,使工人家庭的一切成员都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压榨。(33)

工人阶级除了要受工业资产阶级剥削外,还要受商业资产阶级的剥削,也就是要受到所以资产阶级的剥削。(34)

②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分化日益加剧,中间等级的下层纷纷破产,都落到了无产阶级的队伍里面。(35)1、共产党的性质(1-6)

(1)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1-4)

(2)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5-6)(为什么?)

这共产党和其他工人政党最大的区别。

第一,共产党强调和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5)

第二,共产党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5)

第三,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中最先进、最坚决的分子组成的先锋队(6)

第四,共产党是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6)

2、共产党的最近目的(7)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3、共产党的理论原则(8-14)

消灭私有制

4、批判攻击共产主义的种种谬论(15-59)

第一、批判了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个人劳动获得财产的谬论,声明了共产党人要消灭的只是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即资本。(15-23)

第二、批判了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个性和自由的谬论,声明了共产党人要消灭的只是资产阶级的个性和自由。(24-33)

第三、批判消灭私有制就会兴起懒惰之风的谬论,声明了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懒惰才能彻底消灭。(34-35)第四、批判了消灭私有制就消灭了一切教育的谬论,声明了共产党人要消灭的只是资产阶级的教育。(36-39)第五、批判他们对共产党人要?消灭家庭?、?实行公妻制?的诬蔑,声明了共产党人要消灭的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和婚姻关系。(40-52)

第六、批判他们对共产党人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的谬论,声明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没有祖国,民族内部存在剥削和对立。(53- 58)

(四)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在本章,作者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剖析了它们的阶级实质与危害,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他们的界限。

1、反动的社会主义

他们虽然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但实际上是逆历史潮流的。有些代表着封建贵族利益,有些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1)产生(1)

(2)特征(2-4)

一方面宣传资本主义带来的恶果,另一方面对封建统治的垮台表示惋惜;

(3)本质:反动的,逆历史潮流的。(5-8)

在理论方面:他们宣称封建主的剥削方式要比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要好。(5-7)

在政治方面:他们参与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采取的一切暴力镇压活动。

在经济方面:他们效法资本家,也采取资产主义的剥削方式。(8)

(4)僧侣的、基督教的社会主义。(9-10)

同封建社会主义是一路货色,只不过在禁欲主义上涂了一层社会主义色彩。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1)产生(1—3)

(2)积极作用(4)

精辟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一些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揭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的虚伪的装饰,有助于人们认识资本主义。

(3)本质(5-7):反动的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企图恢复到旧式的小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1)产生(1-6)

(2)本质(7-12):反动的

他们攻击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反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参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3)阶级基础(13-17):

德国小资产阶级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他们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为资产阶级服务。

(1)产生(1-3)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日益暴露,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人,打起社会主义旗号,提出各种改良方法,想要消灭社会弊病,保存资本主义。

(2)主张(4-5)

第一,要资本主义生存的条件,即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不要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和经济危机;

第二,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要使资本主义解体的因素;

第三,要剥削雇佣劳动的资产阶级,不要革命的无产阶级。

总之,他们极力鼓吹资本主义社会是最美好的世界,引诱无产阶级顺从资产阶级的统治。

他们在政治实践中,力图使工人阶级讨厌一切革命,他们企图通过点滴的改良,使无产阶级的生活得到微小的改善,但丝毫不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5)

(3)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的(6-8)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的论断是:资产者之为资产者,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因此,他们把一切有利于资产阶级的主张,都说成是对工人阶级有利的事情,极力为资产阶级进行辩护。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早期文献: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1-2)

(2)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3-7)

产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

(3)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缺陷(8-10)

第一,从超阶级的观点出发,幻想为一切阶级谋利益。

第二,拒绝革命,主张采用和平的方式建立新社会。

第三,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具有空想的性质。

(4)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功绩(11)

第一,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启发了工人的觉悟。

第二,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主张,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5)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走向反动。(12-14)

小题(五)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本章论述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阐明了共产党人政治斗争的策略原则。

1、政治斗争策略的基本原理。(1-2)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代表运动的未来。?

2、策略(3-12)

之一——不断革命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思想

之二——对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思想。

之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对三大空想家的评价(10—30)简答题

(1)对圣西门的评价。(10-15)

圣西门是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一个博学而富有远见的思想家。

主要贡献:第一,在1802年就发现了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第二,关心无产阶级的命运,提出?一切人都应当劳动?的思想。这是他的核心思想。

第三,在1816年提出?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的观点,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萌芽。

第四,表述了未来?对人的政治统治应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的思想。这是国家消亡思想的萌芽。

第五,在1814-1815年,很有远见的提出应建立英、法、德同盟以保障欧洲和平和繁荣。

(2)对傅立叶的评价。(16-20)

傅立叶是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最伟大的批评家、讽刺家之一。

主要贡献:第一,无情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

第二,第一次提出?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第三,最伟大的贡献是他以社会生产的发展程度来划分不同的历史阶段,把人类社会历史分为?蒙昧、宗法、野蛮、文明?四个发展阶段。

第四,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无法解决的?恶性循环?的矛盾,从而指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第五,提出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上升时期和下降时期,提出?人类将来要归于灭亡的思想?。

(3)对欧文的评价。(21-30)

欧文是著名的英国空想共产主义实践家

主要贡献:第一,在前期的社会活动中,他是闻名欧洲的慈善家,第一次创办了幼儿园;尽力缩短工人劳动时间等。

第二,确信创造财富的工人有权享受这些财富,看到工人创造的大量财富落到了企业主手中。

第三,主张消灭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私有制、宗教、资产阶级的婚姻形式。

第四,注重共产主义实践,曾将全部家产用于共产主义公社的试验。

第五,他直接转向工人阶级,在工人阶级中进行了三十年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试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 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一文。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5、《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3、试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无产阶级只肯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4、恩格斯如何阐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1)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重要前提,要确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必须研究自然科学。 2)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

马克思经典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经典著作读后感 我用了几天时间通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该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批判的标靶,以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主线,涉及与历史发展和思想斗争相关的种种庞杂内容。因其理论内容具有独立的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以下是我的读后感,因为理论水平有限,其不足之处恳请刘老师斧正。 本节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第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第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 以上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关于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下面谈一下本人在通读之后,结合社会现实所作的思考。 生产活动是一个人存在的最根本、最具决定性的活动,生产活动的吞噬性应该为每一个立志献身精神生产的人所警惕。即便是精神生产活动,其生产方式也能左右生产者真正的生命样态:服务于商业文明、听从于文化学术体制的精神生产与大工业生产一般无二;码字的匠人与码砖的匠人殊途同归。 “交往”概念的使用蕴含了比“生产关系”概念更丰厚的内涵,它涵盖了生产关系仅仅侧重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关系的内容,又体现出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在物质生产和交换、市民社会的交际、文化精神领域的交流等层面的关系,启发了哈贝马斯的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有尚未被充分认识和挖掘的理论意义。 国家代表的不是单个利益也不是全体利益,而是共同利益。单个利益通常被外在的力量轻易抹掉,许多不同的单个利益又构不成全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一、马克思恩格斯原著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3、《德意志意识形态》 4、《共产党宣言》 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二、中文专著 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黄枬森.哲学的科学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陶德麟.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孙正聿. 哲学通论.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孙正聿. 思想中的时代.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俞吾金. 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俞吾金. 俞吾金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李德顺. 价值论(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欧阳康. 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汉大学出版社,1998 吴晓明. 形而上学的没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吴晓明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张一兵. 神会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张一兵. 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丰子义. 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王南湜. 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衣俊卿. 文化哲学.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任平.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仰海峰. 形而上学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邹诗鹏. 生存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贺来. 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刘森林. 辩证法的社会空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杨耕. 为马克思辩护.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杨耕. 杨耕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张曙光. 个体生命与现代历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张曙光. 生存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吴向东. 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兰久富.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沈湘平. 理性与秩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罗松涛. 面向时间本身——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1893-1917)〉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作为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对后 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也多次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原有的观点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科学的解释。其中,在自然科学上主要借鉴了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进化学说,政治经济学上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在哲学上则借鉴了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但马克思主义在借鉴时也对原有的哲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是批判的继承。这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表现的很明显。 恩格斯以精练的语言,着重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关系,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在唯物主义这一哲学命题上,恩格斯首先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旧的唯物主义过分强调了环境对人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经验上认为人仅仅是自然地所谓“受用体”,而环境则是纯粹的、自然的环境。而马克思主义突破了这一点。环境既

非唯心主义所说的必然被人类支配,也不像旧唯物主义所说的是“单纯 自由的存在”。人一方面受到环境的支配,另一方面又能以能动的感性 活动改变环境,这样人与环境便形成了辩证统一。 之后,在这种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恩格斯又批判了旧的认识论,旧有的认识论否定了人的作用,认为人的认识只是对于环境的反映而已。但马克思认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 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在马克思主义的 认识论中,认识这种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动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认识的主体即人,是怀着自己本身的认知的。认识对环境是有选择性的,而非单纯的对客观的反映而已。进一步说,认识是认知的主体对认知事物,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或思维方式进行内化的过程,在认识环境的过程中,认知主体不断地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加工。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 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样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 看法。这种认知上差异的出现便是由于认知主体的不同。 对于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恩格斯指出“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费尔巴哈决不希望废除宗教,他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哲学本身应当融化在宗教中。”费尔巴哈的错误在于他将人们之间的天然的情感,如性爱、友情、同情、舍己精神归于宗教。这些关系只有与宗教联系起来才是圆满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是宗教。恩格斯明确指出了这种思想的唯心主义本质。他写道“费尔巴哈的下面判断是绝对错误的: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 是由宗教区分开的”。恩格斯同时指出,道德是具体的,不同的时代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解释”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历史的巨人”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过程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意蕴。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60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楚,《活着的马克思》所说所言,实际上会聚了他们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真情,蕴含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我读《活着的马克思》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信者才能为之。 《活着的马克思》接着以”天才的头脑”为题,集中以马克思的九篇经典著作为线索,对马克思的思想精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作了阐释。按照这九篇经典著作的写作时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既力求保持”原汁原味”的、又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阐发,在内容的准确性、叙述的完整性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活着的马克思》的四位作者,几十年来勤勉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孜孜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结合了他们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真知,实际是他们这几十年来学习和研究体会的凝练,对后学者会有极大的帮助和启示。以此来读《活着的马克思》,我深刻的感受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知者才能书之。

2011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 —、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马克思《莱茵报》时期苦恼的“疑问”及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影响。 答:马克思在《莱恩报》时期最苦恼的就是形而上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问题。该问题对其思想发展历程的影响如下: (1)辩证唯心主义 早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他认为只要有一套正确的理论就能使得人类向前发展。马克思在这时期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属于辩证唯心主义。 (2)转向社会主义 《莱茵报》同官方以及其他报刊的论战是推动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动因,也是推动他研究法国社会主义的原因。 (3)批判形而上学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了哲学对时代、对人民的依赖性。在《第179号“科隆日报”社论》中,他批判了形而上学和现实割裂开来的错误观点,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尽管这时马克思仍然把哲学看成是世界发展的动力,但是注重哲学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哲学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人民,预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对形而上学信仰开始产生怀疑和动摇,而且马克思这时期哲学思想的进展还导致他与以布·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 (4)转向唯物主义 《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使马克思的思想已发生变化。他接触到大量的社会现实问

题,特别是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问题。尽管当时马克思还是从理性原则出发,力图用“普遍理性”战胜私人利益,但是现实社会生活却总是私人利益占了上风。宣传“普遍理性”的《莱菌报》被查封使马克思认识到个人的实践生活才是历史的本源,形而上学的发展不能代替现实的发展。这时期马克思完成了他同形而上学真正的决裂,逐渐向唯物主义转变,并第一次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 2.简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佘化了的人类”这句话的内涵。 答: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即新唯物主义同旧哲学即旧唯物主义在理论立足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 (1)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实践性,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旧唯物主义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他们把作为私人利益关系总和的社会,看成纯粹私人根据个人动机不受约束地去追求私利的领域。 ②根本目的 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只是“认识世界”,而马克思认为重点在于“改造世界”。 (2)新唯物主义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原着选读》类的书一般都涵括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斯大林、、、和当家的胡BOSS的着作。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有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有感 第一类是从外延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他们创立的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特征和不同国家国情相结合提出的新理论。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此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类是从内涵角度,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出不同的界定。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第二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第三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四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第五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应该说,五种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界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本质,但是任何一种界定都是对另一种界定的否定,都带有片面性,从而也就难以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我个人比较赞同从整体性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是一个整体,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而且三个组成部分是一块整钢,将任何一个部分割离出去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尽管人们对列宁的这一说法有一些不同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内容的确还包含许多丰富的因素,但总体而言,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需要指出,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其组成部分与涉及的学科是两个问题,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人们立即就会质疑,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还应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甚至还包括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如此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了无所不包的知识大杂烩,而且潜含着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被肢解的危险。早在1980年,海尔布隆纳就在其著作中批评说:“从一开始,马克思信徒们的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马克思的著作加以可悲的分割,对其作出了种种相互抵触的解释。而在最近这些年来,这种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

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马克思是如何提出和阐述科学实践观的,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涵义及其意义 (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 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 4.《共产党宣言》关于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的理解 (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恩格斯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根本缺陷的 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3.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和评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和核心 2、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3、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八)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 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有何重大意义 3、如何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九)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十)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读书笔记专业课程:·藻类学、真菌学、植物地理学·人类学·生物工程和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学·高等植物的植物学和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发育生物学与胚胎学·生态学(所有的课程授课语言都是英语)·昆虫学·进化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生物学·普通生物化学·遗传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于1857年8月下旬,它是马克思为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又陈《资本论》的初稿)而撰写的一篇导言。《导言》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02年才在他的遗稿中被发现。1903年考茨基把这一手稿用德文发表在《新时代》杂志上。 一、写作背景 1857年爆发了席卷欧美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当时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疯似的通宵总结我们的经济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导言》的写作目的:一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二是为了批判当时国民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还有巴师夏、凯里等庸俗经济学。他们一方面把物质生产看

作是与社会性质无关的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下的生产;另一方面有割裂了生产与分配等关系,把分配说成是随心所欲的事情。马克思在《导言》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认为物质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性质(生产关系)下的生产,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是物质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是这四个环节的起点,并以生产为出发点论述了生产与消费、分配与交换的一般关系。《导言》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还作了专题论述。 二、内容提要 这是一篇没有写完的导言,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1、生产;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3、政治经济学方法;4、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的关系。这里节选前三部分: (一)生产 这一节的中心是批判了国民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成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的错误观点,论述了物质生产社会性质,主要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对象和本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 政治经济学研究物质生产,就必须研究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生产关系),研究生产交换中的个人,就不能脱离社会

回归经典-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永恒魅力——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回归经典-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永恒魅力——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基础上学习经典著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国革命和建设在这一旗帜的指引下取得了震古烁今的绩。仍而不得不让人感叹世界变化的真是太快!20世纪的最后十多年至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质疑,无论是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还是在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都充斥着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失败论”、“狭隘真理论”、“宗教论”等话语。无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低落和声誉的下降是一个无需争论的客观事实,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如果我们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仅凭主观的好恶看问题的话,则不能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它永恒的魅力,正是凭藉着这种永恒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广范的影响。福柯认为,在现时,研究历史要想超越马克思所定义和描写的思想地平线是不可能的。詹姆逊指出,马克思哲学“是我们当今用以恢复自身与存在之间关系的认知方式”,它提供了一种“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德里达断言:我们“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的继承人”,“仍旧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语码说话”,“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的确马克思哲学是当代“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仍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1999年,在人类社会迈向第三个千年之际,英国BBC公司在网上评选“一千年中最伟大的思想家”调查中,马克思名列榜首,得票在大名鼎鼎的爱因斯

坦之上,被公认为人类社会第二个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无疑表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我们时代不容抺杀的思想旗帜。在接下来的篇幅中,笔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学习,简要阐述自身所感悟到的马克思主义之永恒魅力之所在。 一、永恒魅力之一:强烈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强烈的实践品格可以从其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注: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提纲》)中得到明显的确证和其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也佐证了这一点。《提纲》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认识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其中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只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他们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用。在揭露批判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阐述自己的实践观点时,马克思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认为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在《提纲》中通过对费尔巴哈消极的反映论的批判,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认为,不仅人的认识基于实践,全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一 11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 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指出,当旧唯物主义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时,唯心主义却发展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重视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充分肯定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具有的积极合理因素。但是,马克思同时又指出,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性,“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所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这里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一样,脱离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中,从另一个方面夸大了人的精神作用,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主体纯粹的精神体验和精神修炼过程,只从人的纯粹精神活动理解主体的作用,把主体当作脱离物质实践活动的独立化的精神实体。因此,唯心主义同样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这里分别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脱离实践,都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际也就给我们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问题上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二者最基本的关系,人是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去认识反映世界的。实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二重化,区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并在实践活动中使二者达到统一。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根据实践的需要,能动地反映客体,把握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实现客体主体化,使客体向主体转化,在主体观念中以概念和理论形式把握客体,并在把握客体的同时提升主体的能力。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主体以什么样的客体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最能满足主体实践活动需要的客体总是最先被主体认识和改造。但在主体实践活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水平,对不同客体以及同一客体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过程中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主体在成功地改造客体的同时,往往会使自身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带来身心的愉悦,带来人的精神上的陶冶和熏陶,并在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过程中享受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1500字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1500 字 "如果入党动机不纯,那便是日后****的根源。"这句话我记得尤为深刻,若是想利用党员身份谋取私利必然会造成党员干部的****问题。在会上,张春兰辅导员也一再强调,有些同学要打消入党只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找工作的念头,有这种不良的思想在入党过程中会碰到各种考验,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具体问题,只有端正了入党动机,才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逐步树立起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观,经受得住权力、金钱、地位的考验,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入党首先应从思想上入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 从宏观上来讲,学习理论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会服务于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都不能脱离中国的具体国情,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我们作为年青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身负建设祖国的重任,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动摇,并使之中

国化,为我所用! 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了解其理论源流及其简单的发展史,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趋势和当前学界讨论的主要问题;②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这是马克思写于1945年,并于1988年经恩格斯修改后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开发表。《提纲》是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烈,无产阶级为了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世界观。而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并日益蜕化变质,根本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工人运动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算是为了适应这个需要,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和人类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当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哲学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使唯物主义在德国先进分子中占了优势。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仍然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仍然存在着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特别是它否定革命实践的作用,因而不能作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必须批判和改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创造崭新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条):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或唯心论;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相当于总论] 第二部分(3~9条):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相当于分论] 第三部分(10~11条):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点。[相当于结论] (一)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一、二条)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第一条) (1)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并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世界。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意思是说,它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 (2)“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不是理解为实践活动过程。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主观能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旧唯物主义对这些根本不理解。 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由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题型: 一、简答(10分*4=40分) 二、论述(30分*2=60分)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 (1)研究得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哲学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2)阐述了先进理论的作用,指出“批判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指出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并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是能实现这种革命变革力量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把自己解放出来,也就必然推翻剥削制度的一切基础,从而解放全人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人类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重要意义: (1)开始用社会的物质生活来解释政治生活,表明马克思第一次试图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现象,从而成为马克思在发现唯物史观进程中的发端,为发现唯物史观开辟了途径。 (2)马克思还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思想。 (3)恢复、确定了走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 2.如何阐述异化劳动的思想及意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通过扬弃资产阶级哲学关于“异化”的概念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的概念,在用“异化”概念来分析社会关系式,把它同劳动的本质、私有制的产生及社会制度的变迁联系起来,创立了“异化劳动”范畴。认为它包含四个基本特征:(1)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2)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行为相异化;(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同人的相异化。马克思还用异化劳动来论证历史的进场:私有财产是一切异化、首先是劳动异化的基础和基因,又是劳动异化的结果。因此,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结束异化劳动,而只有克服异化劳动,才能消除产生私有财产的条件。由此,马克思更加深刻的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重要意义:异化理论在手稿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异化劳动”的观点也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占有他人的雇佣劳动理论的最初表达形式。 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然而,上了马拥军老师的课,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 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著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著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著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想,我们有怎么能从中领悟其中的真正思想的精髓呢?并以这种思想作为我们的指导,带领我们航向不明的彼岸,想来都是非常之可怕。 统治阶级总是希望封杀对其统治不利的思想于萌芽之中,掩盖历史的真相,剥夺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其统治的国家只能用一种声音说话,用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异端”的出现就一定将其赶尽杀绝,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成为“思想犯罪”的无为的牺牲品,以愚民政策来教导其统治下的人民,此乃统治阶级惯用之手段。 马克思主义不是“万金油”,能医治一切社会的病态,也不是仅仅一个“主义”就能搞定一切的。马克思在他用自己的理论指导法国的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中也并未成功,但实践的经验是需要积累和摸索出来的,他很快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为下一次革命宝贵的经验。 批判不等于简单的批评或判断,而是在对其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事实或理论的方式对其进行辩论,从而发现对方理论的不足之处。马克思看待任何理论或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⑴打开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六个缺口: ①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1755年,康德:《自然通史与天体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太阳系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从天体演化的历史批驳了“宇宙不变论”。 康德认为,太阳系是从同一团尘埃微粒组成的弥漫星云中,通过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运动,逐渐发展成为有秩序的天体系统;他阐明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 恩格斯评价说:“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 ②地质渐变论 1830年,赖尔:《地质学原理》;提出地质“渐变论”,将“理性”带进了地质学,与居维叶貌似革命的理论——“激变论”相对抗。 赖尔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的表层以及地表上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它们“也都有时间上的历史”,这个学说既是与有机物种不变这个假说不能相容,也是对居维叶的“灾变说”的一个有力批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最初把理性带进地质学的是赖尔,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些渐进的作用,取代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起而引起的突然变革。” ③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840年,迈尔、焦耳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揭示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当量的关系上揭示了存在于自然界的热、光、电、磁、机械的和化学的等等这些当时被称之为“物理力”,而实际上是能量的特殊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因此,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 ④人工合成有机物 1828年,维勒:“论尿素的人工合成”;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的观念,动摇了生命力论的基础,“证明了适用于无机物的化学定律对有机物是同样适用的,而且把康德还认为是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大部分填平了”。 ⑤细胞学说 1838年,施莱登:植物细胞学说;1839年,施旺:动物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建立,表明整个生物界存在着统一性,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组成单元。 ⑥生物进化论 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该书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论借助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方法的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物种之间的联系,有力地批判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从而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为自然界的历史观“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