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麦当劳化

社会的麦当劳化
社会的麦当劳化

《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

究》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乔治·里茨尔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并被命名为“杰出学者一教师”。他是美国粹学学会理论社会学和组织与职业分会的主席。《社会的麦当劳化》(〈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英文版于1996年发表。

本书共十五章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包括第一、二章,第二部分合理性的四条标准包括第三到第六章,第三部分理性中的不合理包括第七到九章,第四部分生活指南主要是第十章。

第一部分导言

90年代初麦当劳快餐店已经遍及教育、政治、军事等几乎所有的社会机构。乔治·里茨尔首次提出了“麦当劳化”的概念。由此可见,他并不是把麦当劳快餐店作为一个单独的现象来加以分析的。相反,他是把这一现象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经济运动的典型表现来加以分析和论述的。乔治·里茨尔认为,他自己的分析与德国古典的社会学家和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一脉相承。按照马克斯·韦伯理论,主导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线索是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所谓“合理化”的过程。在此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过是“合理化”(所谓“科学的精神”)的一种体现罢了。这种合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效率”。为了提高效率而使事物整齐划一(所谓“规则化”)。这种合理化在社会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现代官僚制度”。韦伯认为,所谓合理化的社会制度其实是不合人性和非人化的。韦伯担心,不断衍生着的合理化的社会制度最终将形成一张无所不包的大网,使人无法逃离。这也就是所谓的桎梏人的“巨大的铁笼”。作者站在客观的立场,承认了麦当劳化的优点,但他把侧重点放在了麦当劳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引发的危险上。作者以韦伯的合理化为基础,最终目的是告诫人们不应该被麦当劳化的优点所蒙蔽,看不到它的危险。麦当劳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不仅被具有预算头脑的汉堡包经销商所采纳,也为一大批其他的低价的、便宜的快餐饮食店所采纳。2、其模式也扩展到了“随意晚餐

”,规模提升到了有着更完备菜单的价格更高的餐馆。3、正在向全世界进军。例如,“麦当劳快餐店”现在对于中国人来说大概也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了。不仅是“麦当劳快餐店”,还有与此相类的“洋快餐店”,诸如“肯德基”、“必胜客”,也在中国的城市中越开越多。4、别的一些国家也发展出了一些他们自己的这种美国机构的变种。比如说,在中国就出现“乡村基”、“麦肯基”等等一系列的中式快餐,运作的模式和麦当劳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是一种本土食品的销售。5、另外一些有着自己的麦当劳化机构的国家也开始把这些机构向美国出口。6、许多的销售商正日益采纳快餐店的原理以适合他们的需要。乔治·里茨尔采纳了韦伯合理化的观点,并将其运用到麦当劳化的解释当中,在此基础中找到了合理化中的不合理性,他认为韦伯预测的“铁笼”的表现形式被纳粹的行动所证实。按照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合理性的进程也在加快,而作者认为这样只会培养出机器人般的工人,再反过来控制人。麦当劳化的快餐店以及麦当劳化并不代表某种新的东西,它只贯穿20世纪的一系列合理化过程的顶峰而已。

第二部分合理性的四条标准

第一个方面就是效率,这同时也是标准的麦当劳化标志,这是达到既定目标的最佳手段。效率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让顾客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进餐完毕,最后走人;对于工人来说,就是经理训练并监督他们的工作,因为组织的规则和规定有助于确保高效的工作。快餐店的流水作业,所有的食品都是按同样的方式制作,让用膳者进出快餐店的过程也被流水线化了。并且使产品简化,出现在精致菜单上的复杂食物在快餐店是见不到的。事实上,快餐店一般提供的是手抓食品,即不用器具就可以食用的食物,汉堡包、法式炸薯条、炸鸡、披萨饼等等均是手抓食品。有限的选择与品种也有助于快餐店提高效率。由于快餐店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总以一种方式来做这样一个事实,即以他们的方式,快餐店最不愿意的方式就是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作者认为麦当劳在麦当劳化的过程中首先采取了精简各种过程,简化货物和服务,以及让顾客去做以前由支付工资的雇员们所做的工作。

第二个方面是可计算性,麦当劳快餐店中存在的倾向是强调数量而不是质量、造成量的幻觉、把生产和服务过程还原为数目。

对于顾客来说,这通常意味着在行进中吃东西(几乎谈不上什么“有质量”的进餐了),所消费的食物至多也只是平常之物。对于雇员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机会从他们的工作取得任何具有个人意义的东西,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产品与服务都会受到损失。人们去快餐店并非要吃美餐而只是加油,麦当劳只意味着可以用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来填饱肚子,这方法要比吃东西享受某种烹调高效的多。以高等教育为例,学生可以称为“产品”,他们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证书,因为他们的课程、上课时间安排都是固定的;教授可以称为“工人”,他们要拥有高学历,还体现在研究和发表上。医疗作为美元标记的病人,保险公司也在帮助他们进行可计算性。工作场所不是要工人的工作经验,而是要他们工作的精确尺度。

麦当劳化的第三个方面是可预测性,是以各种不同方式达成的,包括复制组织机构、为文字规定来控制雇员说话、让雇员的行为程式化以及提供统一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可预测性就是保证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相同质量低的产品,在中国的麦当劳餐厅和美国的麦当劳餐厅接受的服务是相同的;对于工人来说,他们可以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和在不太用心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比如炸薯条机在一分八十秒自动升起,见到顾客来了必须喊“欢迎光临”。对于经理来说,他们可以更容易的管理顾客和雇员。作者认为这样的缺点是需要付出每一件事情——消费、工作、管理——转变成为一系列让头脑麻木的常规程序。

第四个方面是可控制性,即非人技术对人的日益控制和取代,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顾客和雇员所造成的不确定性的日益增加的控制。对顾客而言,他们的就餐很简单的排队、有限的菜谱、座位——快吃快走,目的是让他们成为麦当劳化过程中更为适应的参与者。对于雇员,他们被如机器人这样的非人技术所取代的时候也就达到了控制的最终目的。食品在到达之前就已经由非人的技术预先使之成型了,比如薯条都是一根根的成品;饮料机在杯子装满使自动关掉;薯条炸好后会自动发出警报,避免被炸糊。在大学中,教育必须被服从,学校和教授必须遵循一些规定,由于学校要求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这促使教师以获得高分来教学。

第三部分理性中的不合理

麦当劳已经横扫了许多社会领域,因为它通过以非人的技术来取代人的技术而提高了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控制。作者提出我们在享受这些优点时,为此付出的重大代价,合理的系统不可避免的孕育出不合理,这只是麦当劳许多消极方面的一个标志,这些不合理限制、最终减少、也许甚至会破坏其合理性。第一、没有效率,人们为了购买食物需要排很长的队,要消耗时间,这与导致的高效就形成了矛盾。第二、代价变高,在麦当劳消费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在家中。人们在选择了低代价食品的同时却付出了高代价,这也是一个矛盾的方面。第三、消费的欺诈,麦当劳通常会推出一些特价的食品,并在抬高原价的同时使打折后的价格并没有减少。四、非人化,麦当劳——非人的系统化可能变得反人类甚至毁灭人类。

这种不合理性通常体现在:快餐的成分在危害健康和环境;快餐店为雇员提供的是非人的工作环境,就算是弱智也能学会;快餐店的另外一个非任性化的后果在于在美国以及全世界不断造成的均质化。作者认为出生和死亡也已经麦当劳化了,除了生命本身以外没有什么比进入和退出生命更加重要了。现代合理的社会试图缩小出生和死亡的过程给人类带来巨大忧虑的不可预测性;伴随着死亡也同样有不确定性。从成本和效益的观点看,将那些有缺陷的胎儿打掉要比让他们出生并存活数年的代价要低。技术使生与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就连人们死后的一系列丧葬业务都也已经被麦当劳化了,甚至人们死后的那段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合理化了。

第四部分生活实用指南

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是想让人们知道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被麦当劳化了,并促使人们共同来遏制这种趋势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合乎人性和更加人性的社会。韦伯的观点认为,整个社会被一张无形的网包围得严严实实的。作者却认为,铁笼可以是鹅绒,有些人喜欢甚至渴望这个社会麦当劳化,并且对他的扩大与生长表示欢迎;或者是橡胶,栏杆是可以延伸的;第三种类型的人认为麦当劳化的笼子是铁做的。他们深深的为麦当劳化的过程所激怒,他们把逃脱的途径看作是暂时喘息的机会,但是很快又将落入麦当劳化的控制中。这种观点和韦伯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都是一致的。作者试图修正麦当劳化的制度,一些社区正在反对快餐店侵入他们的生活。我们必须创造理性的选择,打破这些规则,否则

就会失败。当反对麦当劳化取得成功时,反对者的经营活动也就将被卷入将产品和操作麦当劳化的过程,因而摧毁了使其成功的基础。

总之,作者在本书中是要向人们指出当今世界以麦当劳化为代表的现代合理化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性。在著作的最后,乔治·里茨尔向人们提供了一些摆脱麦当劳化的生活指南。从总体的角度上,他认为,后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逐步超越麦当劳化的倾向(并非如有些人所想象的,目前尚未出现这样的倾向),创造一个更加人性、更加合乎人的生存需要的美好环境,这种生活在现代社会看来也许是非合理化的。从个体的角度看,他提出了一个长长的列表,告诫人们如何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按照个人的选择去创造非麦当劳化的合乎人性和合乎个性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如选择自由职业、选择在家的工作、选择自己在家做饭、选择自备旅游等等。人们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乐趣,而不应该受麦当劳化的干扰。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