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原理复习资料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原理复习资料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原理复习资料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原理

复习资料

第1章

1、通信:是指不于同壹地点的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

3、信号:是信息的壹种电磁编码。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4、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示

可靠性:是系统接收信息的准确度。

备注:衡量系统有效性最全面的指标是系统的频带利用率。

第二章

壹、调制的分类:

1、根据调制信号分类: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2、根据载波分类:连续载波调制和脉冲载波调制

3、根据调制的功能分类:AM 、FM 、PM

4、根据调制前后的频谱关系分类: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

5、线性调制分为:AM 、DSB 、SSB 、VSB

6、单边带调制方法有:滤波法、移相法、移相滤波法

备注:常规双边带调制(AM )调制效率最低,而单边带调(SSB )制效率最高 解调的方法:相干解调(同步检波)和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

7、频率调制分为:划分依据是瞬时相位偏移是否小于0.5

8、调频分为: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

间接调频:是选积分,然后再调相如下图:

第3章

1、PCM(脉冲编码调制)包括三个部分:抽样、量化、编码。

2、数字信息的电脉冲表过程称码型变换。

应该考虑的问题:低频和高频频率分量应尽量少,特别是不能含有直流分量;不能有长连0和1码,以便提取同步定时信息;具有自检自纠能力。

3、二元码的极性图P53

4、抽样定理分为: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性能比自然抽样性能好)

5、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备注:只要确定了量化器,则无论抽样值大小如何,其量化噪声的平均功率值均是固定不变的;因为,X(T)较小时,输出信噪比就很低,弱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就可能无法达到额定要求而对仍原解调产生较大的影响。

6、非均匀量化分为:A率13折线(中国使用)和U率15折线。

A=87.6U=255

7、编码:自然二进制码组、折叠二进制码组、格雷二进制码组。其中,折叠二进制码组最好。

8、眼图:于实验室中,通常用示波器观察接收信号波形的方法来分析码间串扰和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9、均衡分为:时域均衡和频域均衡

第4章

1、数字频带调制的方法有:幅度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ASK信也有俩种基本解调方法: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2、利用相对移相键控是为了解决绝对移相的“相位模糊”现象。

3、四相相对移相键控:于相同的信息速率下,四相信号的码元长度比二相码元长度长壹倍,所需频带为二相信号的壹半;于相同的码元速率下,四相系统的信息速率是二相系统的2倍,体现出了多进制调制的优点。

第5章

1、信道:信息传输的通道。调制信道和编码

信道。分为:

1/3

2、复用技术分为: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码分多路复用(CDM)

3、多址通信方式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F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

第6章

1、信息的度量:信源的不肯定性

备注:信源的不肯定性越大,收信者收到消息后获得的信息量就越多。

2、信源编码(通过改变信源各个符号之间的概率分布,实现信源和信道间的匹配)和信道骗码(通过变换各个信码之间的规律和关联性,使其对误码具有壹定的自检或自纠能力,进而针对信道特性而采取的措施,也叫抗干扰编码。)

3、针对信道编码仍有俩个部分:符号独立化和概率均匀化

信道编码方式有:

4、差错控制方式:前向纠错(FEC)、检错重发(ARQ)、混合纠错(HEC)、信息反馈(IF)

FEC:纠错、检错均于接收端

ARQ:纠错于发送端,错于接收端

HEC:纠错于接收端

IF:纠错于发送端,检错于接收端

5、码重:码组中码元为1的数量,叫做码重。

6、码距:俩个长度相等的码组之间对应位置上码元不同的位数之和就称为码组的距离。

7、最小码距:码距最小的码距。

第7章

重点: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最小错误概率接收、最小均方误差接收机、最大后验概率

第8章

1、么是同步:是指通信系统的发、接双方于时间上步调壹致,又称定时。

2、按实现方法来分:外同步(由发送端额外发送同步信息,接收端根据该信息提取同步信息)和自同步(发送端不单独另发任何信息,由接收方从收到的信号中获得同步信息)

3、按功能化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以下图是总结,其为重要:

考试习题

1、于且行传输中,构成壹个编码的所有编码均是同时传送的。由于壹次传送壹

个字符,且行传输的收发之间不存于(字)同步问题,但可能存于(且/串)变换和(串/且)变换问题,显然,且行传输的速率高于串行传输。由于且行信道成本高,主要用于(设备内部)和(近距离)传输,(长距离)传输时壹般采用串行传输。

2、信道是所有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通常分为线信道和(B俩种。

A、卫星通信

B、无线信道

C、移动通信道

D、电磁信道

3、衡量系统有效性最全面的指标是(A)

A|系统的频带利用率B、系统的带宽C、系统的响应速率D、系统的传输的速率4、系统的指标主要应从信息传输的(BC)

A|、经济性B、有效性C、可靠性D、电磁污染

5、(×)壹般情况下,且行传输的速率低于串行传输。

6、线性调制就是将基带调制信号的频谱沿频率轴线(线性搬移)的过程,其已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和基带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根据已调信号频谱和调制信号频谱之间的不同线性关系,能够得到(AM)、(DSB)、(SSB)、(VSB)。等不同的调制方法。

7、将单频信号F(t)(D),可得到调相信号。

A、先微分,再调幅

B、先调幅,再微分

C、先积分,再调频D|、先微分,再调频

8、按照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和频带传输系统的规则,现有的模拟信号传输系统可分为(ABC)

A、模拟信号基带传输

B、模拟信号频带传输

C、模拟信号数字传输

D、数字信号模拟传输

9、(∨)AM信号的解调通常有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法俩种。

10、(∨)调频信号的产生能够采用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法俩种。

11、数字信息的电脉冲表示过程也叫码型变换或选择。根据壹般信道的特点,选择传输码的码型时,主要应考虑(ABC)

A、码型中低频分量应尽量少,尤其频谱中不能含有直流分量。

B、码型中不能有长的连0或1码,以便提取同步定是信息。

C、码型应具有壹定的检错能力,以便接收方方判断接收信码的正确和否

D、根据信源的统计特性进行码形变换

12、下列关于均匀量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只要确定了量化器,则其量化噪声的平均功率是固定不变的。

B、量化噪声的平均功率不完全由量化器决定

C、当信号X(t)较小时,输出信噪比很低。

D、弱信号的量化噪声比可能无法达到确定要求而对仍原解调产生较大的影响。

13、PCM编码常用的二进制码组是(BCD)。从统计的角度来见,其中误码码产生最少的是(C)。

A、汉明码

B、自然码

C、折叠码

D、格雷码

14、(×)HDB3码除了保持AMI码的优点之外,仍增加了使连0串减少到最多6个的优点,解决了AMI码遇到连0串不能提取定时信号的问题,是CCITT推

荐使用的基带码之壹。

15、(×)自然抽样指抽样期间抽样信号的顶部保持原来被抽样的模拟信号的变化规律,其抽样信号于抽样期间输出幅度值随输入信号的变换而变换,这对编码而言十分方便。备注:不方便。

16、2DPSK方式是利用前后相邻俩个码元载波相位的变化来表示所传送的数字信息,能够唯壹确定其波形所代的数字信息符号的是(C)

A、前后码元各自的相位

B、前后码元的相位之和

C、前后码元之间的相位之差

D、前后码元之间相位差的2倍

17、和二进制数字调制相比,多进制数字调制具有以下,(AC)特点

A、于相同的码元传输速率下,多进制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比二进制系统的高

B、于相同的码元传输速率下,多进制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比二进制系统的低

C、于相同的信息传输速率下,多进制系统的码元码元持续时间比二进的长。

D、于相同的信息传输速率下,多进制系统的码元码元持续时间比二进的短。

18、(∨)二进制幅度键控信号由于始络有壹个信号的状态为零,即处于断开状态,故常称之为通断键控(OOK)信号。

19、(∨)绝对调相最致命的弱点就是相位模糊,只有通过相对调相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20、于常用的传输媒介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衷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A)

A、光纤

B、微波

C、无线信道

D、同轴电缆

21、地球同步卫星运行于距离地面三千万千米的太空中,它能够覆盖地球表面(D)之上地区。

A、1/4、

B、1/2

C、3/4

D、1/3

22、光纤由于具有如下(ABCD)优点,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有线传输媒介。

A、频带宽、数据传输速率

B、损耗小

C、误码率低

D、安全保密性好

23、目前常用的多址技术有(ABCD)

A、频分多址

B、时分多址

C、码分多址

D、空分多址

24、码分多址通信的核心技术是(AD)

A、自动功率控制

B、频率调制和解调

C、信号加密和解密

D、分集接收技术

25、(∨)时分复用TDM的实现是以抽样定理为基础的。

26、信源编码主要针对(信源特性)通过改变信源各个符号之间的概率分布,使信息传输速率无限接近其最大值-------信道容量,所以也称之为(有效性编码);信道编码则是通过变换各个信码之间的(规律或关联性),使其对误码具有壹定的(检错)或(纠错)能力,进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力,所以有时也叫(抗干扰编码)。

27、信道编码的目的于于提高(可靠性),因此它通过(加入冗余码)。显然,信道编码以降(传输速率)为代价,用系统的(有效性)换取可靠性。信道编码增加的冗余信息是(特定的)、(有规律)人为消息,使接收端于接收信息后能够利用它(发现错误)进而(纠正错误)。

28、下列编码方法中,属于信源编码方案的是(AC)

A、香浓-范诺编码法

B、汉明码编码法

C、霍夫曼编码

D、卷积码编码法

29、常见差错控制工作方式有(ABCD)

A、前向纠错(FEC)

B、检错重发(ARQ)

C、混合纠错(HEC)

D、信息反馈(IF)

30、(×)不肯定性越大的消息携带的信息量越小;反之,不肯定性越大的消息带给发收信息量越多。

31、(×)信源编码是消除或减少信息冗余量,当发现不可纠正的错误时,而信道编码则是增加信息冗余以提高抗干扰力,所以,俩者正好是互逆。

32、(×)最小码距DMIN越大,编码的纠/检错能力越弱。

33、同步是指通信系统的(收、发双方)于时间上步调壹致,又称(定时)。这是通信系统中壹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步质量的好坏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实现同步的方法来分,同步系统可分为(外同步)和(自同步)俩种。由发送端(额外)发送同步信息、接收端根据该信息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就是(外同步);反之,发送端(不单独额外发送)信号、由接端设法从收到的信号中获得同步信息的方法就叫(自同步法),后者由于无须另加信号传送,相应的效率(高)后者,但实现电路也相对复杂。

34、载波同步插入法通过(B)消除插入导频信号的影响,而位同步插入法消除导频影响的方式则是(D)

A、反相插入

B、正交插入C、正交抵消D、反相抵消

35、常用的位同步自同步法有(ABD)

A、滤波法B、包络“陷落”法C、双导频插入法D、锁相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