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天津市塘沽区盐场中学孙金强

摘要: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我们身边的物品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饮料瓶声光、热力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称“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物理课程的性质。

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个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新教材把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变成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样处理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变学为思、变学为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和归纳物理规律。

新教材中的“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和“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中的“小制作、小实验”等内容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而这些活动内容大部分可以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完成。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能把低成本实验仅仅看作解决设备不足问题的权宜之计。我们生活中能用来做物理实验的物品很多。下面介绍几个巧用饮料瓶来演示和探究初中物理实验的例子。

一、声学实验

1.探究声音的音调

方法a:在几个饮料瓶中盛入不同深度的水,将瓶口移至嘴边吹气,可以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产生。空气柱越短的,音调越高,反之,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

方法b:在饮料瓶中盛入小部分水,用手握住后,将饮料瓶口移到嘴边、吹气,学生会听到一种音调的声音。若一边吹气,一边用手挤压饮料瓶水面升高时,学生又会听见不同音调的声音。

二、光学试验

1.演示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现象

在一个比较粗一些的饮料瓶中充满香烟(或是卫生香)的烟雾,拧紧瓶盖,制成了显示光路器(能多个班级重复使用)。用激光笔从瓶底照向瓶口,能清晰地显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若将瓶底放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从侧面照向瓶底的平面镜照射时,会清晰地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反射现象的表象。若一半是盛有未澄清的石灰水,一半是烟雾时,从侧面向石灰水面照射时,会清晰地观察到光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三、热学实验

1.探究白色和黑色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

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谁的温度升得高。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

2.压缩气体体积,气体液化演示

拧开瓶盖,滴入几点乙醚,拧紧瓶盖后,稍待一会,蒸发,乙醚液体不见了。当用手挤压瓶体时,乙醚液体重新出现在瓶壁上。这表明压缩气体体积,气体被液化。

3.碘的升华与凝华演示

拧开瓶盖,用匙加入少些固态碘,拧紧瓶盖后,竖起将含有碘的瓶底,放入烧杯中的沸水里,就会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从瓶底上升,到瓶子的上部后重新凝华成闪闪发光的碘晶体。此时摇动饮料瓶时看到瓶底的碘仍然是固体,这比用烧瓶在酒精灯上加热出现液态碘的可操作更强。

4.演示气体、液体分子之间有间隔

将空饮料瓶的瓶盖拧紧后,用手握住用力挤压,观察到瓶子发生的形变,体积减小,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隔。将饮料瓶中盛满水,再拧紧瓶盖后,也用手握住使劲挤压,会观察到瓶子发生很小的形变,体积也减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也有间隔。通过两次挤压后观察到形变的程度不同,说明了气体分子之间比液体分子之间间隔大。

5.演示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把自行车内袋上具有单向导气的气门芯,固定在瓶的盖上,打开瓶盖、滴入几滴乙醚,拧紧瓶盖,在用打气筒充气后,看见瓶内的乙醚蒸发透明,然后慢慢松开瓶盖,同学们会看见瓶内出现了“白气”,这表明气体对外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底而使乙醚液化的原因。

6.演示反冲运动

把自行车内袋上具有单向导气的气门芯,固定在瓶的盖上,用打气筒往瓶中充10~15次的空气后,将充足空气的多功能瓶放在水池中的水面上,然后旋松气门芯的螺丝,使气体放出,会观察到多功能饮料瓶,在水面上快速地前进着。

7.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方法a:拧开塑料饮料瓶的瓶盖后,用打火机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团,用镊子放入塑料饮料瓶中,随即旋紧瓶口,火熄灭片刻后,塑料饮料瓶就发生明显的变形,同时有喀喀声音的出现。这是棉花团在瓶内

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压变形了。松开瓶盖后,空气进入内外气压平衡,在弹力的作用下,瓶身恢复了原样。

方法b:饮料瓶中盛满水,用一硬纸片(或塑片)挡住瓶口后,用手支撑着倒立过来,松手后,所挡的硬纸片掉不下来。再缓慢地使饮料瓶在竖直面转动360度,硬纸片也倒不下来的,从而形象生动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方法c:将饮料瓶用手挤压使它发生形变,让瓶内的气体被排出一部分后,把瓶口与自己的脸(或吹起的玩具气球上)上相接触,松手后,饮料瓶子就被“沾”在脸上了。这是饮料瓶瓶身的向外弹力作用下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瓶外的大气压使饮料瓶“压”在人脸(或吹起的玩具气球上)上了。

方法d:如图所示,饮料瓶中盛满水,用带有较长(1.6~1.8m)橡胶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将饮料瓶子倒立进过来,瓶中的水从橡胶管中流入容器中,随着水的流出,饮料瓶就发生形变,同时有声音的出现。这是由于瓶内水的流出使瓶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作用在瓶子上的缘故。

方法e:将饮料瓶拧开瓶盖后,用手按入水槽中使瓶中充满水,然后把饮料瓶倒立在水槽中,慢慢提起,直至瓶口不离开水面为止,液面不下降(并与托里拆利实验对比,使学生感悟出,当时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用水银做实验),从而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方法f:饮料瓶中盛满水,拧紧瓶盖后,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锥子在周围扎一些小眼(直径小于3mm),水并未流出,这是瓶内水产生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的缘故;当用手拧松瓶盖时,瓶内的水与大气压产生的压强之和大于瓶外的大气压,因此水就从所扎的小眼向外喷射出来,形成美丽的水帘。

另取一空饮料瓶中盛满水,拧紧瓶盖后,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锥子在在饮料瓶下部侧壁扎一细孔(注意扎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扎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流水。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又把同一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联系起来,有利于形成前后知识的结构体系。

五、力学实验

1.演示空气有质量

空气有质量的直观表象是理解大气压强的关键,在新教材中没有编排这一实验,学生觉察不到大气有质量,因此,我们增加了该实验,把自行车内袋上具有单向导气的气门芯,固定在瓶的盖上,做成“多功能瓶”,天平调平后,将“多功能瓶”放在天平左盘上,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用打气筒往“多功能瓶”中充8~9次后,再放在天平左盘上,发现左盘迅速下降,要使用天平再平衡,需要往右盘加1g多的砝码,这表明空气有质量。

2.演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

双手挤压塑料瓶,可以使瓶发生不同程度的凹陷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果施加的力越大,瓶子的形变程度也就越大,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用手推装满水的塑料瓶使其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推力方向不同,塑料瓶运动的方向也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将装满水的塑料瓶竖立在桌面上,用手指推瓶盖与瓶身,发现推瓶盖时瓶子更容易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3.演示物体的惯性

用手将一塑料瓶扔出,离开手后瓶仍然继续朝前运动,说明物体具有惯性。将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很容易被吹的滚动起来。当将瓶中装满水再用同样的力吹它时,它却不容易被吹动。当用同样的力使它们滚动起来时,装满水的瓶子滚动的较远。这些现象说明:质量大的物体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将装有一半水的塑料瓶竖放在一块软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情况;再将塑料瓶内装满水,重新竖放在这块软海绵上,比较这两种情况中塑料瓶对海绵的作用效果,从而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把一装满水的塑料瓶分别正放、倒放在海绵上,观察并比较海绵的凹陷情况,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5.探究液体压强

在一塑料瓶的瓶口包上一橡皮膜,将其瓶口压入水中,橡皮膜发生凹陷,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在塑料瓶的侧壁上的不同高度的地方扎三个小孔,再往瓶内倒水,比较水从孔中喷出的远近,最终得出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6.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塑料瓶中装上适量的水,左手拿着一支吸管竖直插入瓶内水中,右手横拿着另一支吸管,将嘴对着横管的一端用力吹气,观察管内液面和管口的情况,从而得出“流体流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结论。

7.演示竖直方向

对具有物理意义的“竖直”,学生不能很好的认识,理解起来费力,以至在有些问题中对重力和浮力的方向不能正确把握。

如图1、图2所示,A是塑料饮料瓶;B是水;C是用线系好固定在瓶盖上的铁球;D是用细线系好固定在瓶盖上的氢气球。演示时,将组装好的饮料瓶A正立、B倒立时,学生会观察到系有铁球C和系有氢气球D的线段方向是竖直的方向;若将饮料瓶A、B倾斜时,学生也会观察到系有铁球C和系有氢气球D的线段方向仍与水平面是垂直的,从而生动形象地表明重力的方向和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的。

8.演示失重和超重

将带有三孔的饮料瓶,用手按入水中充满水,拧紧瓶盖后,从水中提出来(水不溢出,是大气压的作用)。然后打开瓶盖,水从小孔射出,将饮料瓶提高位置,松手使饮料瓶自由下落,小孔中没有水射出。当瓶子落至地面前,用手接住,这时水又从小孔射出来。再竖直上抛时,也会观察到水不溢出。再下落时,又会看到没有水从小孔射出。这是因为当自由下落时,水受到的重力全部用作自由落体加速度g,不产生附加压强,完全“失重”了。而竖直上抛时,作减速上升的运动时,负加速度也是重力产生的,也“失重”了。

9.演示空气有浮力

人类长时间生活在空气中,对空气的浮力适应,感受不到有浮力的存在,有下面的实验,使学生直观体会到空气中的物体有浮力。用打气筒给多功能瓶充气,然后气球套紧在气门芯上,并用线系好。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将套在气球内的螺丝帽松动,使气球膨胀,天平左端上升。在左端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左端上升是体积大浮力变大的缘故。

10.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将塑料瓶的底部剪去,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其中并落在瓶颈处,从上面倒水,直到水满后,乒乓球也不会浮起来,而只有用手从下面堵住瓶口时,乒乓球才会浮起来。从而说明浮力就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

11.演示物体的浮沉条件

将矿泉水瓶装入适量的沙子,拧紧盖,放入水中,瓶可竖直下沉;通过调节装沙量的多少,可使瓶在水中竖直地漂浮或悬浮。

随处可得的塑料瓶能做出如此多的实验,同学们在学习中兴趣一定很浓,其实可用塑料瓶做的实验还很多,例如可以替代烧杯、量筒、漏斗、溢水杯等实验器材,声音与能量、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潜水艇模型、土电话、喷泉、闭口浮沉子等的实验装置。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高考物理中的最值问题2(含答案)

高考物理中的最值问题 2(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高考物理中的力学计算问题2 1 如图所示,AB 为水平绝缘粗糙轨道,动摩擦因数为0.2,AB 距离为3 m ;BC 为半径r =l m 的竖直光滑绝 缘半圆轨道;BC 的右侧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m =l kg ,电量q =10-3 C 的带电小球,在功率P 恒为4W 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 点时撤去拉力。已知到达B 点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求: (1)小球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 (3)为使小球能沿圆轨道从B 点运动到C 点,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范围? (4)是否存在某个电场强度E ,使小球从C 点抛出后能落到A 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1)因为小球匀速运动 所以F 牵引=f ……1分 s m mg f p F p v B /24==== μ牵引 ……1分 (2)A 到B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02 12 -=-B mv mgAB pt μ……1分 得t =2s……………1分 (3)若小球刚好过B 点,得 r v m mg qE B 2 =-………………………………………1分 E =1.4×104N/C ...…1分 若小球刚好过C 点 所以r v m qE mg c 2 =- ………………………………….1分 又因为2 22 1212)(B c mv mv r qE mg -= ?--………..1分 E =9.2×103N/C……………………………1分 综合所述:1.4×104N/C ≥ E ≥ 9.2×103 N/C .…1分 (4)因为2 221212)(B c mv mv r qE mg -=?-- 又因为4 .0343v = == g r t x c 得E =1.4625×104 N/C…………………………….1分 E 的值超出了(3)中的范围,所以不能。……1分 2 如图甲所示为一景区游乐滑道,游客坐在座垫上沿着花岗岩滑道下滑,他可依靠手、脚与侧壁间的摩擦来控制下滑速度。滑道简化图如乙所示,滑道由AB 、BC 、CD 三段组成,各段之间平滑连接。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题八套(六套有答案)

1,2,3,4,5,8有答案,6,7没有,但可以参考复 习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总分42分,每空1分) 1.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由 和 共同决定。 2. 5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仪器误差为 。 3. 量程为10mA 电流表,其等级为1.0,当读数为6. 5mA 时,它的最大误差为 。 4. 不确定度表示 。 5. lg35.4= 。 6. 在分光计实验中,望远镜的调节用的是 法。 7. S 是表示多次测量中每次测量值的 程度,它随测量次数n 的增加变化很 ,表示 偏离真值的多少,它 随测量次数n 的增加变化很 。 8. 在杨氏模量实验中,若望远镜的叉丝不清楚,应调节望远镜 的焦距,若观察到的标尺像不清楚则应调节望远镜 的焦距。钢丝的伸长量用 法来测定。 9. 计算标准偏差我们用 法,其计算公式为 。 N S

10.表示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是精密度,它属于偶然误差,用误差(偏差)来描述它比较合适。 1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长度,刚好为15mm,应记为 mm。12.根据获得测量结果的不同方法,测量可分为测量和测量;根据测量的条件不同,可分为测量和测量。 13.电势差计实验中,热电偶的电动势与温差的关系为关系,可用 法、法和法来求得经验方程。14.789.30×50÷0.100= 。 15.10.1÷4.178= 。 16.2252= 。 17.用分光仪测得一角度为300,分光仪的最小分度为1,,测量的结果为。 18.对于连续读数的仪器,如米尺、螺旋测微计等,就以作为仪器误差。 19.分光计测角度时由于度盘偏心引起的测量角度误差按正弦规律变化,这是误差。 20.在示波器内部,同步、扫描系统的功能是获得电压信号,这种电压信号加在偏转板上,可使光点匀速地沿X 方向从左向右作周期性运动。 21.系统误差有确定性的特点,偶然误差有随机性

物理实验中的模拟法

物理实验中的模拟法 模拟法是在实验室里先设计出于某被研究现象或过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间接的研究原型规律性的实验方法。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拟法应用于物理教学,可使事过境迁或稍纵即逝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在实验室重现,可将现象简化或进行时空的放大、缩小,可对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容状态的系统进行研究。 特别是解决那些尚无简单有效的仪器可演示的实验,模拟法则成了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物理实验中的模拟法,根据其主要功能,并结合教学实践,分可大致为以下三类: 一、研究对象模拟 对象模拟的设计思想主要在于下述两种情况: 1.为了突出客观实体的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摒弃次要的非本质因素,使研究对象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如质点、理想气体、弹簧振子、点电荷、纯电阻、理想变压器等理想模型,以及天体运动模型,微观结构等几何相似模型。在研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在实验基础上,运用对象模拟法,用自行车气门和进水阀门来模拟单向门。如此,不但加深对“单向性”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兴趣,开阔了思路。 由电磁学理论可知,无自由电荷分布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中的静电场的电势、与不含电源的各向同性均匀导体中稳恒电流场的电势,两者所遵从的物理规律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这两种场的电势分布相似,因此只要选择合适的模型,在一定条件下用稳恒电流场去模拟静电场是可行的 2.为了解释某些行为和特征而建立起来的模拟。如地球因自转而产生的科里奥利力比较抽象,在地理课中亦有提及。我们不妨取一个地球仪来模拟地球自转,然后将红墨水从上往下滴落在转动的“地球”表面。此时即可明显看到水痕西边呈扩散状,从而令人信服的说明北半球南流冲刷西岸这一自然现象。 二、物理过程模拟 把具体物理过程纯粹化、理想化,并根据其本质特征而设计的一种模拟叫过程模拟。其特点是过程简化,易于控制。气体压强的分子运动论观点,通常采用雨滴打伞等面来类比。这种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碰撞的过程,如果用豆落在平衡天平一端倒扣着的托盘底上的现象来模拟,就显得直观生动了。布朗运动的模拟,装有铁屑的试管模拟铁棒的磁化和退磁等都是过程模拟的成功例子,还有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当物体不受力时将做匀速运动,但在现实中不可能不受力,于是不断减小阻力,当阻力愈来愈小时,物体无限接近于语速运动。 气体压强的分子运动论观点,通常采用雨滴打伞等面来类比。这种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碰撞的过程,如果用豆落在平衡天平一端倒扣着的托盘底上的现象来模拟,就显得直观生动了。布朗运动的模拟,装有铁屑的试管模拟铁棒的磁化和退磁等都是过程模拟的成功例子。 电子技术中半导体的导电机理,电子运动易理解,空穴导电则抽象,课堂教学中如用“空 位置”的运动来作一现场过程模拟,无疑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分析曲线运动的思想方法——运动的分解和合成是个难点,可以平抛运动为突破口,在演示有关实验后,用“慢镜头”的方法,手持粉笔头边走(模拟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边沿自身前方,从上向下加速下移,以此模拟平抛运动,既简单明了,又便于分析。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运用模拟器材,以纽扣状的物体来表示振动的质点,通过摇转,使质点绕平衡位置上下振动,而整体波形向外传递,边演示边分析,效果很好。 热学中的统计方法和光本性的几率概念,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怎样从个别事

高考物理中的最值问题7(含答案)

高考物理中的磁场、安培力问题【练习】 1 (2017年4月浙江物理选考)如图所示,两平行直导线cd和ef竖直放置,通以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ab两点位于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则 A.b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ef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cd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 D.同时改变两导线的电流方向,cd 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不变 【答案】D 2 (多选)三条在同一平面(纸面)内的长直绝缘导线组成一等边三角形,在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均为I,方向如图所示.a、b和c三点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角的平分线上,且到相应顶点的距离相等.将a、b和c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记为B1、B2和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1=B2<B3 B.B1=B2=B3 C.a、b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D.a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b、c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答案】AC解:A、B、由题意可知,a点的磁感应强度等于三条通电导线在此处叠加而成,即垂直纸面向外,而b点与a点有相同的情况,有两根相互抵消,则由第三根产生磁场,即为垂直纸面向外,而c点三根导线产生磁场方向相同,所以叠加而成的磁场最强,故A 正确,B错误; C、D、由图可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得,a和b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故C 正确,B错误.故选:AC . 3 如图,水平桌面上固定有一半径为R的金属细圆环,环面水平,圆环每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空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一长度为2R、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棒置于圆环左侧并与环相切,切点为棒的中点.棒在拉力的作用下以恒定加速度a

大学物理实验考试模拟试卷和答案

一、判断题(“对”在题号前()中打√.“错”打×)(10分) ()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 符号。 ()2、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 ()3、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4、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5、在验证焦耳定律实验中.量热器中发生的过程是近似绝热过程。 ()6、在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多个小钢球一起测质量.主要目的是减小随机误差。 ()7、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8、交换抵消法可以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对称测量法可以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9、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10、用一级千分尺测量某一长度(Δ仪=0.004mm).单次测量结果为N=8.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为N=(8.000±0.004)mm。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2.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3.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4.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m/s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9.790±0.024m/s2、9.811±0.004m/s2、9.795±0.006m/s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 .准确度最高的是。 5.累加放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物理量.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仪器造成的误差从而减小不确定度。若仪器的极限误差为0.4.要求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0.04.则累加倍数N>。 6.示波器的示波管主要由、和荧光屏组成。 7.已知y=2X1-3X2+5X3.直接测量量X1.X2.X3的不确定度分别为ΔX1、ΔX2、ΔX3.则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Δy= 。 8.用光杠杆测定钢材杨氏弹性模量.若光杠杆常数(反射镜两足尖垂直距离)d=7.00cm.标尺至平面镜面水平距离D=105.0㎝.求此时光杠杆的放大倍数K= 。 9、对于0.5级的电压表.使用量程为3V.若用它单次测量某一电压U.测量值为2.763V.则测量结果应表示为U= .相对不确定度为B= 。 10、滑线变阻器的两种用法是接成线路或线路。 三、简答题(共15分) 1.示波器实验中.(1)CH1(x)输入信号频率为50Hz.CH2(y)输入信号频率为100Hz;(2)CH1(x)输入信号频率为150Hz.CH2(y) 输入信号频率为50Hz;画出这两种情况下.示波器上显示的李萨如图形。(8分) 2.欲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实验测量时必须使自变量怎样变化?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什么?(7分)

高三物理复习中的极值与临界问题专题

极值与临界问题专题 常州二中徐展 临界现象是量变质变规律在物理学上的生动体现。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物质的运动从一种形式或性质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性质时,往往存在着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常称为临界点,这种现象也就称为临界现象.如:静力学中的临界平衡;机车运动中的临界速度;碰撞中的能量临界、速度临界及位移临界;电磁感应中动态问题的临界速度或加速度;光学中的临界角;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边界临界;电路中电学量的临界转折等. 解决临界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是以定理、定律为依据,首先求出所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解的形式,然后再分析、讨论临界特殊规律和特殊解;第二是直接分析、讨论临界状态,找出临界条件,从而通过临界条件求出临界值。 所谓极值问题,一般而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求最佳结果所需满足的极值条件.求解极值问题的方法从大的角度可分为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物理方法包括(1)利用临界条件求极值;(2)利用问题的边界条件求极值;(3)利用矢量图求极值。数学方法包括(1)用三角函数关系求极值;(2)用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求极值;(3)用不等式的性质求极值。一般而言,用物理方法求极值直观、形象,对构建模型及动态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而用数学方法求极值思路严谨,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若将二者予以融合,则将相得亦彰,对增强解题能力大有裨益。 在中学物理问题中,有一类问题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从题中给出的条件出发,需经过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到结果的一般形式,并且条件似乎不足,使得结果难以确定,但若我们采用极限思维的方法,将其变化过程引向极端的情况,就能把比较隐蔽的条件或临界现象暴露出来,从而有助于结论的迅速取得。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句时,往往会有临界现象。此时要用极限分析法,看物体不同加速度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找出临界点,求出临界条件。 解决此类问题重在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而找出临界条件或达到极值的条件,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在解决临办极值问题注意以下几点: 1.许多临界问题常在题目的叙述中出现“恰好”、“最大”、“至少”、“不相撞”、“不脱离”……等词句对临界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暗示,审题是只要抓住这些特定词语其内含规律就能找到临界条件。 2.临界点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变化规律、运动状态一般要发生改变,能否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其运动规律是求解这类题目的关键,而临界点的确定是基础。 3.临界问题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灵活性较大,审题时应力图还原习题的物理情景,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4.确定临界点一般用极端分析法,即把问题(物理过程)推到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和满足的条件。 【典型例题与练习】 运动学中的极值与临界问题: 1.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相距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开始起动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的同时,人以6m/s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人不可能追上车 18 m。A、B 两车停在同一点,某时刻A车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开出,2s后B车同向以3m/s2的加速度开出。问:B车追上A车之前,在启动后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距离是多少?

利用塑料矿泉水瓶或饮料瓶自制物理教具(郁元海)

利用塑料矿泉水瓶或饮料瓶自制物理教具 郁元海 一、做容器 1、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做装液体(水、盐水、酒精)的容器;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中,做装液体(水、盐水、酒精)的容器; 方法:把塑料瓶用剪刀剪成圆柱形,高度约25cm; 优点:不容易碎;耐用;方便。 二、做实验器材 1、研究“液体的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做法:在塑料瓶的侧壁不同的高度用锥子扎几个孔(3~5个);再在同一高度的不同位置扎几个孔(3~5个); 现象与结论:往塑料瓶内注水,(1)水从孔中向各个方向喷出,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水从不同深度的的孔喷的距离不同,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水在同一深度的不同的孔喷的距离相等,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研究“大气压强”:(1)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2)空气能支持一定高度的水柱;(3)茶壶盖上的“孔”的作用;

做法:(1)在塑料瓶内倒一些热水,盖上盖后来回振荡2~3次后,把热水倒出去后盖上盖,观察塑料瓶。现象与结论:塑料瓶逐渐瘪了,说明:瓶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后压强变小,瓶外的空气的压强比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产生一个压力差,把塑料瓶压瘪了;(2)在水槽内装满水,把塑料瓶放入水槽中灌满水,把住塑料瓶的底部往水面上提,当塑料瓶口未离开水面时,塑料瓶内始终装满水(把水染成红色,现象更明显),说明:大气压能支持一定高度的水柱;(3)把塑料瓶装满水后盖上盖,用锥子在侧壁扎1个孔,现象:水没有流出来。再在瓶盖上扎1个孔,现象:水从侧壁上的孔流出来;用手把瓶盖上的孔堵住,侧壁上的孔的水停止了流动。解释现象:茶壶盖的孔作用是让空气进入壶内,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壶口流出。如果茶壶盖上没有孔,壶口的空气能支持一定高度的水,壶内的水就倒不出来。 3、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下表面所在的深度深,液体对下表面的压力大;上表面所在的深度浅,液体对上表面的压力小。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做法:把塑料瓶的底部用剪刀剪掉一部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放置,把乒乓球放在塑料瓶内,往乒乓球的上部倒水,现象与结论:水从乒乓球的下面流走了,乒乓球被水压在下面没有浮在水面上,说明:乒乓球只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用手把塑料瓶的瓶口堵住,阻止水往瓶外流,现象与结论:乒乓球上浮后漂浮在水面上,说明:乒乓球的下表面有水后,水对乒乓球有浮力,当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时,乒乓球上浮。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 3 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 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 N ?=; 4322 (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 23 2 289y x N y x ?+?=? 2* 。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 ), (B) ρ=(8.352 ± 0.065) (gcm – 3 ), (C) ρ=(8.35 ± 0.07) (gcm – 3 ), (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 (E) ρ=(2 0.083510? ± 0.07) (gcm – 3 ), (F) ρ=(8.35 ± 0.06) (gcm – 3 ), 4*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 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100%E X δ = ?相对误差:无单位;=x X δ-绝对误差:有单位。

高考物理中的最值问题2(含答案)

高考物理中的力学计算问题2 1 如图所示,AB 为水平绝缘粗糙轨道,动摩擦因数为0.2,AB 距离为3 m ;BC 为半径r =l m 的竖直光滑绝 缘半圆轨道;BC 的右侧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m =l kg ,电量q =10-3 C 的带电小球,在功率P 恒为4W 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 点时撤去拉力。已知到达B 点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求: (1)小球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 (3)为使小球能沿圆轨道从B 点运动到C 点,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范围? (4)是否存在某个电场强度E ,使小球从C 点抛出后能落到A 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1)因为小球匀速运动 所以F 牵引=f ……1分 s m mg f p F p v B /24 === = μ牵引 ……1分 (2)A 到B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02 12 -=-B mv mgAB pt μ……1分 得t =2s……………1分 (3)若小球刚好过B 点,得 r v m mg qE B 2 =-………………………………………1分 E =1.4×104N/C ...…1分 若小球刚好过C 点 所以r v m qE mg c 2 =- ………………………………….1分 又因为2 22 1212)(B c mv mv r qE mg -= ?--………..1分 E =9.2×103N/C……………………………1分 综合所述:1.4×104N/C ≥ E ≥ 9.2×103 N/C .…1分 (4)因为2 22 1212)(B c mv mv r qE mg -=?-- 又因为4 .0343v = == g r t x c 得E =1.4625×104 N/C…………………………….1分 E 的值超出了(3)中的范围,所以不能。……1分 2 如图甲所示为一景区游乐滑道,游客坐在座垫上沿着花岗岩滑道下滑,他可依靠手、脚与侧壁间的摩擦来控制下滑速度。滑道简化图如乙所示,滑道由AB 、BC 、CD 三段组成,各段之间平滑连接。AB 段和CD 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1,竖直距离均为h 0,BC 段与水平面夹角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题五(附含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题五(附含答案) 一、填空(每题1分,共6分) 1、对某物理量进行直接测量,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由 、 决定。 2、对某物理量y 进行了n 次测量,各测量值为i y ,仪器误差为仪?,其A 类 不确度为: ; B 类不确定度为: ;合成不确定度 为: 。 3、用???±=表示测量结果,它的物理含义是: 。 4、测某物理量y ,得出cm y 753.15=,不确定度为cm y 321.0=?,结果应表示为: 。 5、测得金属环外径D D D ?±=,内径d d d ?±=,高h h h ?±=,则金属环 体积的不确定度:=?V ;相对不确定度: =V E 。 6、计算:=?-28.14)03.1734.17( ; =?+2.13)62.83.15(2 。 二、问答题(从下面8道题中只能选择6道 ,在不选题前用“ ” 标明,未 标明者,以前6道题计分,共18分) 1、在杨氏模量实验中的几个长度量L 、D 、b 、d 、n ?,哪个量的不确定度对结果影响最大?要减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应减少哪个长度量的不确定度?为什么? 2、请画出示波管的结构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 3、分光计测量角度之前应调整到什么状态? 4、牛顿环实验中,为什么不用公式λKR r K =而用()λ n m D D R n m --=42 2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 ? 5、简述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原理。 6、示波器实验中,(1)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时,若已知信号频率为 400Hz , 要在荧光屏上出现2个周期的完整波形,扫描频率应该是多少?(2)显示李萨如图形时,1Y (x )输入端信号频率为100Hz ,2Y (y )输入端信号频率为50Hz ,画出该情况下示波器上显示的李萨如图形。 7、惠斯通电桥实验中,连好线路并合上开关1K 、2K ,如下图。调节s R 时

高中物理中的极值问题

物理中的极值问题 武穴育才高中 刘敬 随着高考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物理极值问题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对理解、推理及运算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物理学科,如何提高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本文筛选出典型范例剖析,从中进行归纳总结。 极值问题常出现如至少、最大、最短、最长等关键词,通常涉及到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配方法,判别式法,不等式法,三角函数法,求导法,几何作图法如点到直线的垂线距离最短,圆的知识等等。 1.配方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44)2(2 22 -++=++ 当a >0时,当2b x a =-时,y min =a b a c 442- 当a <0时当2b x a =-时,y max =a b a c 442- 2.判别式法:二次函数令0≥?,方程有解求极值. 3.利用均值不等式法:ab 2b a ≥+ a=b 时, y min =2ab 4.三角函数法:θθcos sin b a y +==)sin(22θ?++b a 当090=+θ?,22max b a y += 此时,b a arctan =θ 也可用求导法:b a b a y arctan 0sin cos ==-='θθθ,得令 5.求导法:对于数学中的连续函数,我们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式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由二阶导数判断极值的方法.某点一阶导数为0,二阶导数大于0,说明一阶导数为增函数,判断为最小值;反之,某点一阶导数为0,二阶导数小于0,说明一阶导数为单调减函数,判断此点为最大值. 6.用图象法求极值 通过分析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找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作出其图象,由图象求极值。 7.几何作图法 研究复合场中的运动,可将重力和电场力合成后,建立直角坐标系,按等效重力场处理问题。 研究力和运动合成和分解中,可选择合适参考系,将速度及加速度合成,结合矢量三角形处理问题。 例1.木块以速度v 0=12m /s 沿光滑曲面滑行,上升到顶部水平的跳板后飞出,求跳板高度h 多大时, 木块飞行的水平距离s 最大?最大水平距离s 是多少?(g=10 m /s 2)。 解:2202121mv mgh mv =+, vt s =得:22022020)4()4(22)2(g v h g v g h gh v s --=-=

塑料瓶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另类利用

塑料瓶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另类利用 摘要利用各种低成本材料、废旧包装材料(如塑料瓶等)制作简易化学仪器和装置,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以及物质再利用的环保意识——绿色化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化学实验塑料瓶自制简易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意识。如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和小药瓶制作反应容器等[1]。 当前,绿色化学教育的实施,就是要求化学课程在内容选择,化学教学在过程设计,化学实验及教学活动在组织控制等方面贯穿绿色意识。利用各种简易,低成本材料或者废旧包装材料来制作各种化学仪器和装置,由于原料来源广泛,易得,费用很少,因此非常有利于化学活动课中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制作,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动手制作的能力,资源再利用的绿色环境保护意识,也可以使条件较差的学校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以下就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利用身边的塑料瓶等废旧材料自制了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分别予以介绍,请读者指正。 1 可乐瓶类的利用 聚酯塑料品种较多,市场上最常见易得的是可乐、雪碧、矿泉水灌装瓶(以下统称可乐瓶)。可乐瓶透明度高,机械强度较好,有良好的抗酸碱性,易于加工。但耐热性差,遇热立即变形收缩,高温易燃。因此,可乐瓶是制作简易非加热型化学器皿的良好材料。 1.1 制作药匙 将可乐瓶壁剪下成约长100~150 mm,宽30~40 mm的长条,压套在10 mm×150 mm的试管上,插入15 mm×250 mm的大试管中(如图1所示),在酒精灯上来回稍稍加热,冷却后将聚酯条和小试管抽出,用剪刀修剪已成型的聚酯条,最后形成一把药匙。

大学物理实验__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对”在题号前()中打√,“错”打×)(10分) ()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2、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 ()3、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4、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5、在验证焦耳定律实验中,量热器中发生的过程是近似绝热过程。 ()6、在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多个小钢球一起测质量,主要目的是减小随机误差。 ()7、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8、交换抵消法可以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对称测量法可以消除线性系统误差。()9、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10、用一级千分尺测量某一长度(Δ仪=0.004mm),单次测量结果为N=8.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为N=(8.000±0.004)mm。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2.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3.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4.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m/s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9.790±0.024m/s2、9.811±0.004m/s2、9.795±0.006m/s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准确度最高的是。 5.累加放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物理量,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仪器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及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摘要:物理学是实验性学科,而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介绍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蕴涵的实验方法,提出工科大学物理实验的新类型。并介绍相关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 正文: 一、大学物理实验方法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与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有关的基本实验方法,对提高科学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实验离不开测量,如何根据测量要求,设计实验途径,达到实验目的?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有许多实验方法或测量方法,就是同一量的测量、同一实验也会体现多种方法且各种方法又相互渗透和结合。实验方法如何分类并无硬性规定。下面总结几种常用的基本实验方法。 根据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比较法、放大法、平衡法、转换法、模拟法、干涉法、示踪法等。 (一)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原理,通过与标准对象或标准量进行比较来确定待测对象的特征或待测量数值的实验方法称为比较法。它是最普遍、最基本、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又分直接比较法、间接比较法和特征比较法。直接比较法是将被测量与同类物理量的标准量直接进行比较,直接读数直接得到测量数据。例如,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测量长度,用钟表测量时间。间接比较法是借助于一些中间量或将被测量进行某种变换,来间接实现比较测量的方法。例如,温度计测温度,电流表测电流,电位差计测电压,示波器上用李萨如图形测量未知信号频率等。特征比较法是通过与标准对象的特征进行比较来确定待测对象的特征的观测过程。例如,光谱实验就是通过光谱的比较来确定被测物体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 (二)放大法 由于被测量过小,用给定的某种仪器进行测量会造成很大的误差,甚至小到无法被实验者或仪器直接感觉和反应。此时可以先通过某种途径将被测量放大,然后再进行测量。放大被测量所用的原理和方法称为放大法。放大法分累计放大法、机械放大法、电磁放大法和光学放大法等。 1、累计放大法在被测物理量能够简单重叠的条件下,将它展延若干倍再进行测量的方法称为累计放大法。例如,在转动惯量的测量中用秒表测量三线摆的周期。

一、高考物理中的“八大”解题思想方法

第二部分应考技巧指导——超常发挥,决胜高考 一、高考物理中的“八大”解题思想方法 现如今,高考物理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其命题越加明显地渗透着对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考查。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物理习题浩如烟海,千变万化,我们若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思想,就如同在开启各式各样的“锁”时,找到了一把“多功能的钥匙”。 .估算法 半定量计算(估算)试题在近几年各地高考题中屡见不鲜,如2018年全国卷ⅡT15结合高空坠物情境估算冲击力。此类试题是对考生生活经验的考查,要求考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 【针对训练】 1.高空坠物极其危险。设想一个苹果从某人头部正上方45 m 高的楼上由静止落下,苹果与人头部的作用时间约为 4.5×10-4s,则头部受到的平均冲击力约为() A.1×102 N B.1×103 N C.1×104 N D.1×105 N 解析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则h=1 2gt 2,苹果从静止下落到与人头部作用的全 程根据动量定理有mgt-FΔt=0-0,其中Δt=4.5×10-4s,取g=10 m/s2,一个苹果的质量m≈150 g=0.15 kg,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F=1×104 N,选项C正确。 答案 C 2.如图1所示,某中学生在做引体向上运动,从双臂伸直到肩部与单杠同高度算1次,若他在1分钟内完成了10次,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 m,g取10 m/s2,则他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及相应的功率约为()

图1 A.200 J ,3 W B.2 000 J ,600 W C.2 000 J ,33 W D.4 000 J ,60 W 解析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他做引体向上运动,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 m ,单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W 1=mgh =50×10×0.4 J =200 J , 1分钟内完成了10次,则1分钟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 =10W 1=2 000 J ,相应 的功率约为P =W t =2 00060 W =33 W ,选项C 正确。 答案 C 3.(2019·山东日照模拟)2018年3月22日,一架中国国际航空CA103客机,从天津飞抵香港途中遭遇鸟击,飞机头部被撞穿一个直径约一平方米的大洞,雷达罩受损,所幸客机及时安全着陆,无人受伤。若飞机的速度为700 m/s ,小鸟在空中的飞行速度非常小,小鸟的质量为0.4 kg 。小鸟与飞机的碰撞时间为2.5× 10-4 s ,则飞机受到小鸟对它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约为( ) A.104 N B.105 N C.106 N D.107 N 解析 鸟与飞机撞击时系统动量守恒,以飞机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于鸟的质量远小于飞机的质量,鸟的初速度远小于飞机的速度,故鸟的初动量远小于飞机的动量,可以忽略不计,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碰撞后鸟与飞机的速度相等,为v ≈700 m/s ,对小鸟,由动量定理得F - t =m v -0,解得飞机对小鸟的平均作用 力为F -=m v t =0.4×7002.5×10-4 N =1.12×106 N ,接近106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飞机受到小鸟对它的平均作用力约为106 N ,选项C 正确。 答案 C 4.(2019·重庆七校联考)2018年2月7日凌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 成功通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创意饮料瓶 全国通用

综合实践活动《创意饮料瓶》教学设计 活动意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周围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废旧物品也随处可见,在吃完用完,往往是一扔了事,于是更加体现我园的特色,我想结合废旧塑料瓶来激发学生对废旧物品再生利用加以了解,还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和渗透,而且我们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变废为宝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启发学生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塑料瓶的可以变废为宝的意识。 2、利用塑料瓶组织和手工制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研究的兴趣。 3、学生学会的使用塑料瓶并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活动重难点: 学生学会的使用塑料瓶并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活动准备: 大量的塑料瓶,利用塑料瓶制作的作品,一封信,VCD光盘,彩色纸,卡纸,毛线,纸杯,瓶盖,各种形状的硬纸板等。记号笔,彩色笔,油画棒,剪刀,胶带等。 活动过程: 每课三分钟:《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一天就产生大约4亿千克的垃圾,一年全国就会产生2亿吨的垃圾,全世界每年约产生垃圾450亿吨,这么多的垃圾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严重地影响到我们这个美丽的生活环境,那么用什么方法处理这些垃圾更好呢?(进行垃圾分类)对,同学们真聪明,处理垃圾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垃圾分类 放视频《垃圾现状》。 看来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认识可真不少。现在我们进入下一轮比赛,抢答,以举手最快又最安静的小组先回答。答对一题可加两面小红旗,答错了就要去掉一面小红旗。请同学们准备。 1、西瓜皮是哪一种垃圾?(厨余垃圾)

2、旧衣服属于哪一种垃圾?(可回收物) 3、纸巾属于哪一种垃圾?(其他垃圾) 4、电池、打印墨盒、废旧灯管属于哪一种垃圾?(有害垃圾) 5、易拉罐、罐头盒对属于什么垃圾?(可回收物) 判断题: 1、生活垃圾分四类,它们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对) 2、报纸、书刊属于其他垃圾(错)。 3、废弃衣服属于可回收物。(对) 4、菜叶菜根属于其他垃圾。(错,是厨余垃圾) 5、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对)宣布获得胜利的小组。 四、小组讨论,商量进行垃圾分类的好点子。 导入今天新课,塑料瓶是哪类垃圾?我们可以怎样回收再利用? 新授: 一、初步尝试利用塑料瓶玩游戏。 孩子们我们到了请下车吧,老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份特殊的玩具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出示各种教玩具成品)玩一玩吧看看怎么玩。引导学生观察玩具是用塑料瓶制作的。 1、起初的这些塑料瓶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们你看到这些塑料瓶后是怎么想的,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废旧材料) 2、看谁玩的花样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塑料瓶的玩法。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塑料瓶来做什么游戏呢?现在让你们自己来试一试吧。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小朋友合作玩,看谁玩的花样多。 活动开始玩耍教师在一旁观察。 教师启发学生:能不能想出更有趣的玩法,小朋友也可以合作来玩。不断的启发学生大胆的进行创新的玩法。教师一般观察一边鼓励和引导。 教师:孩子们刚才你们想出这么玩法,那能不能用它来玩游戏呢? 二、看谁的手儿巧(课件) 1、出示神秘礼物,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卷与答案

二、判断题(“对”在题号前()中打√×)(10分) (√)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2、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3、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4、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7、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9、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10、用一级千分尺测量某一长度(Δ仪=0.004mm),单次测量结果为N=8.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为N=(8.000±0.004)mm。 三、简答题(共15分) 1.示波器实验中,(1)CH1(x)输入信号频率为50Hz,CH2(y)输入信号频率为100Hz;(2)CH1(x)输入信号频率为150Hz,CH2(y)输入信号频率为50Hz;画出这两种情况下,示波器上显示的李萨如图形。(8分)

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什么?(7分) 答:自变量应满足等间距变化的要求,且满足分组要求。(4分) 优点:充分利用数据;消除部分定值系统误差 四、计算题(20分,每题10分) 1、用1/50游标卡尺,测得某金属板的长和宽数据如下表所示,求金属板的面 解:(1)金属块长度平均值:)(02.10mm L = 长度不确定度: )(01.03/02.0mm u L == 金属块长度为:mm L 01.002.10±= %10.0=B (2分) (2)金属块宽度平均值:)(05.4mm d = 宽度不确定度: )(01.03/02.0mm u d == 金属块宽度是:mm d 01.005.4±= %20.0=B (2分) (3)面积最佳估计值:258.40mm d L S =?= 不确定度:2222222 221.0mm L d d s L s d L d L S =+=??? ????+??? ????=σσσσσ 相对百分误差:B =%100?S s σ=0.25% (4分) (4)结果表达:21.06.40mm S ±= B =0.25% (2分) 注:注意有效数字位数,有误者酌情扣 5、测量中的千分尺的零点误差属于已定系统误差;米尺刻度不均匀的误差属于未

物理实验模拟题及答案

物理实验模拟题及答案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 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2.用分度值为0.05的游标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 ) A.12.63mm B.12.64mm C. 12.60mm C.12.635mmb5E2RGbCAP 3.牛顿环测曲率半径实验中,观测到的同心干涉圆环的疏密分布是什 么< ) A.均匀分布 B. 从内到外逐渐变得稀疏 C.从内到外逐渐变得密集 D.无规律的 4.0.070的有效数字有< ) A.1位 B.2位 C.3 位 D.4位 5.某电流值的测量结果为I=(30.55±0.05>mA,则下面关于被测电流 的真值I0的哪种理解是正确的( >p1EanqFDPw (A> I0=30.55mA (B> I0=30.50mA或 I0=30.60mADXDiTa9E3d (C> 30.50mA I0也可能小于30.50mA

6.在分光计上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玻璃折射率时,最小偏向角等于<) A.棱镜顶角的一半 B.钠光谱线转折位置与垂直棱镜面的位置之间的夹角 C.钠光谱线转折位置与钠光入射谱线之间的夹角 D.垂直棱镜面的位置与钠光入射谱线之间的夹角 7.在测定金属丝的扬氏模量实验中,通常预先加1-2kg 负荷,目的是< ) A.消除磨擦力 B.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伸长过 程进行测量 C.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 D.使系统稳定,金属丝铅直 8.用单臂电桥测量电阻时,如果出现了下述情况,选出不能继续正常进行测量的情况< )。<多选) A.有一个桥臂电阻短路 B.电源正负极性接反了 C.有一个桥臂电阻开路 D.电源与检流计之接线位置 互换 9.在声速测量实验中,由函数发生器提供的超声波频率应该是< ) A.压电换能器的共振频率 B.示波器的共振频率 C.超声声速测定仪的共振频率 D.功率函数发生器的共振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