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也是临床最常见的非发酵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作为正常菌群在人体皮肤表面分离到,还可污染医疗器械甚至消毒液,从而导致医源性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点。下呼吸道是医院内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感染种类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感染和肺炎等,由多重耐药PA(multidrug resistant P aeruginosa,MDR-PA)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因此规范PA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一、微生物学特点 假单胞菌属为需氧、有鞭毛、无芽孢及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共同构成非发酵糖(Nonfermenters)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PA是假单胞菌的代表菌株,占所有假单胞菌感染的70%以上。PA呈球杆状或长丝状,宽约0.5~1.0 μm,长约1.5~3.0 μm,一端有单鞭毛,无芽孢,成双或短链排列。PA能产生多种色素,如绿脓素和荧光素等,专性需氧,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 二、流行病学 (一)流行状况 近年来,P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院内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国内已有多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PA感染的严重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显示,2012年综合性教学医院PA的分离率占所有分离菌的第5位,2005-2012年PA的分离率分别占革兰阴性菌的11.6%、14.1%、16.9%、16.4%、15.8%、14.8%、14.2%和14.0%,居第2~5位[1]。有13家教学医院参与的中国医院院内获得性细菌耐药性分析(CARES)结果显示,2009年和2011年PA在所有分离细菌中也是居第4位,分离率分别为10.8%和12.6%[2],且MDR-PA的比例高达12.7%。这一点在呼吸系统感染更为突出,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全国医院感染研究数据显示,PA 肺炎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1975-2003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PA比例从9.6%上升至18.1%,几乎翻了一倍[3]。一项大规模ICU感染病原学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PA是最常见的革兰阴性需氧菌,占23%(8 244/35 790),也是最常见的从呼吸道分离出的细菌(31.6%)[4]。美国一项关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PA分离率达9.3%。即便得到有效地治疗,PA导致的感染总病死率仍高达42.1%~87.0%,直接病死率为 32.0%~42.8%[5]。2005年胡必杰等[6]报道562例HAP中PA的分离率为18.6%,列第1位;我国近期进行的13家大型教学医院HAP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PA的分离率为20.9%,居第2位[7]。2011年CARES研究也证实HAP中PA的分离率为22.9%,居第2位[2]。二是PA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全球细菌耐药监测数据(SENTRY)显示PA在HAP致病原中居前几位,同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逐年升高[8]。中国CHINET 2005-2012年连续监测资料显示,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略呈下降趋势。如亚胺培南的年度耐药率分别为31.0%、42.8%、35.8%、30.5%、30.5%、30.8%、29.1%和29.1%,对美罗培南的年度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耐药机制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它可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铜绿假单胞菌容易出现耐药性,并且容易表达多种毒性因素,这一切使得现在临床上所用的治疗方法常常无效,本文针对这种状况,首先介绍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上引起的常见的感染和疾病,其次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机制,最后提出对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药物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毒性因素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它对健康的机体几乎不会引起感染,但是对免疫受损的机体可以引起严重的感染,免疫受损的机体包括囊性纤维化患者,癌症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严重烧伤病人[1]。由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使铜绿假单胞菌对许多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它可以产生各种灭活酶或修饰酶, 如内酰胺酶等; 菌体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逃避抗菌药物作用; 膜屏障与主动排外;形成生物保护膜等[4],来抵制抗生素的作用。这也是在临床上很棘手的问题,使铜绿假单胞菌不仅成为难以治疗的病原菌,也使其成为众多研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对象。首先来了解一下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常见的感染和疾病。 1、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常见的感染和疾病 在临床上发现呼吸科和烧伤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和检出率较高。 1.1铜绿假单胞菌相关性肺炎它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医院获得性肺炎(C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 AP),气管镜相关性肺炎,囊性纤维变性(CF)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以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由于其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 支气管清除能力减弱, 故能引起多种细菌的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COPD 病人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铜绿假单胞菌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重要的致病菌[10],Laura 的研究证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COPD病人的慢性感染[11]。 医院获得性肺炎(CAP) 铜绿假单胞菌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不常见,但在医院获得性肺炎(CAP)中较常见的病原菌之一[2]。CAP 是COPD 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近年来国内关于COPD 患者合并CAP 方面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同时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菌变迁和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等原因, 其致病菌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 而且随着时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也称绿脓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其他细菌强,在潮湿环境能长期生存,对干燥也有较强的抵抗力。 资料表明,水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联系紧密。医院内长期潮湿的地方及湿的物品是铜绿假单胞菌贮存的场所。水源污染主要来自人或动物排泄物、人肠道铜绿假单胞菌两个途径。铜绿假单胞菌在污染的水中可较长时间的存留,各种液体药剂,包括眼药水长期放置有可能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消毒剂、手术器械浸泡液都可能成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贮存场所。呼吸机湿化装置及导管可作为传播的直接媒介。 铜绿假单胞菌因其生物学特点,营养要求低,潮湿处易生长。大量资料表明医院内病人带菌率很高。人体本身是一个主要的铜绿假单胞菌贮存所,细菌主要存在人体较为潮湿的部位如腋下、会阴部、呼吸道和肠道等。本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气管切开和插管、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免疫力低下、静脉插管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易感染本菌,近年来住院患者感染的该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治疗上难度较大。 预防措施 1、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应实行接触隔离,住隔离病室,隔离标志明确、醒目,在隔离病房或者区域的入口处应配备手套、手消毒凝胶、隔离衣及外科口罩; 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3、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污物后均应洗手。洗手提倡采用流动水洗手,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用消毒凝胶消毒双手;医务人员如手皮肤有破损,不宜护理此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4、护士对患者导管的各项操作,应先从清洁的部位开始再到污染的部位,避免交叉污染,如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吸痰或雾化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等)时必须戴标准外科口罩,必要时带保护性眼罩; 5、进行床旁检查(如便携式照片、心电图、B超)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6、如患者需离开隔离病室到医技科室做检查,主管医生应先电话通知该诊疗科室或在检查单上标注患者感染情况,检查完毕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7、隔离病室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各类医疗器械、导管等应先行消毒处理,然后再清洁(洗)、消毒、灭菌; 8、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患者用过的所有敷料、导管等废物须置入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内、封口,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集中焚毁。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都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两者对所有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的多重耐药株,造成治疗的极大困难。2004 年5 月美国匹兹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为预防和 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本院细菌室收集的临床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共分离出98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以痰为主占73.5%(72/98),科室分布以内科系统(含重症监护病房)最多,占71.4%(70/98)。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90.8%、66.3%、52.0%、51.0%、50.0%、44.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随着分离率和耐药性的上升,应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工作,加强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或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或播散。 銅绿假单胞菌可正常寄居于人体皮肤、肠道和呼吸道,当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时,容易发生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体,可造成多种感染,是医院感染的条件致病菌[1]。特别是长期卧床、体质虚弱、气管切开、尿道插管、血管内导管插管、烧伤等更容易被感染。而且易产生变异珠对多种临床常用药物产生耐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了解其在临床感染中分布及耐药情况,帮助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指导。本文对本院分离的9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患者及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培养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98株,临床标本包括分泌物、痰、脓液、血液、尿液、穿刺液及其他标本等。1.2 菌株分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细菌分离培养[2],挑取可疑菌落涂片经革兰染色镜检,菌株分离所用培养基及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均由杭州天和生物研究所提供。 1.3 药敏试验方法采用K_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结果,包括敏感、耐药、中介三种报告方式,例如美洛培南抑菌圈27.5 mm、丁胺卡那霉素28 mm、环丙沙星30 mm等报告为敏感,丁胺卡那霉素16 mm、氨曲南18 mm报告为中敏,头孢他啶8 mm、哌拉西林12 mm报告为耐药。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为质控,每周进行1次。药敏纸片由杭州天和生物研究所提供。 2 结果 2.1 菌株分布9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液72株,占7 3.5%(72/98);分泌物8 株,占8.2%(8/98);脓液8株,占8.2%(8/98);穿刺液2珠,占2.0%(2/98);尿液2株,占2.0%(2/98);血液2株,占2.0%(2/98);其他标本4株,占 4.1%(4/98)。见表1。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百科名片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人类而言,属于条件致病菌。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肿瘤化疗、放射治疗等导致病人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或某些治疗操作后(气管切开、保留导尿管等)的病人易导致本菌感染,故认为该菌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编辑本段]病原 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在琼脂平板上能产生蓝绿色绿脓素,感染伤口时形成绿色脓液。本菌为无荚膜、无芽胞、能运动的革兰阴性菌,形态不一,成对排列或短链状,为专性需氧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0C,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在420C 时仍能生长,据此可与荧光假单胞菌等进行鉴别,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菌体0抗原有两种成分,一为内毒素蛋白,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另一为酯多糖,具有特异性,根据其结构可将铜绿假单胞菌分成12个血清型,此外还可利用噬菌体或铜绿假单胞菌素分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存,对紫外 线不敏感,湿热550C 1小时才被杀灭。 [编辑本段]流性病学 正常人皮肤,尤其潮湿部位如腋下、会阴部及耳道内,呼吸道和肠道均有该菌存在,但分离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在医院内发生,医院内多种设备及器械上均曾分离到本菌,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病人、病人与病人的接触也为传播途径之一。除院内感染外,铜绿假单胞菌还可引起与医院环境无关的感染,近年来对此已有更多的认识,它已成为足穿刺感染、心内膜炎、滥用药物所致的骨髓炎、眼部感染、新生儿感染性外耳炎、游泳池等引起的皮肤病的主要病原菌,亦是战伤感染的常见致病 菌。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的多种产物有致病性,其内毒素则在发病上无重要意义。其分泌的外毒素A(PEA)是最重要的致病、致死性物质,进入敏感细胞后被活化而发挥毒性作用,使哺乳动物的蛋白合成受阻并引起组织坏死,造成局部或全身疾病过程。动物模型表明:给动物注射外毒素A后可出现肝细胞坏死、肺出血、肾坏死及休克等,如果注射外毒素A抗体则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保护作用。铜绿假单胞菌尚能产生蛋白酶,有外毒素A及弹性蛋白酶同时存在时则毒力最大;胞外酶S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一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因素及耐药分析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因素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和特点,为临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梅里埃VITEC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出的95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5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来自患者的痰液标本占78.9%(75/95),其次是伤口表面分泌物,占10.5%(10/95)。感染因素与气管插管、深静脉插管、外伤创面等因素有关。药敏结果分析显示,PA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已达95.00%以上,对头孢他定的耐药率也已达到36.30%。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各种侵入性的导管和器械检查有关,因此,临床进行创伤治疗时,必须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进行连续的耐药监测和患者隔离,控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扩散和流行。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ection situation and feature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our hospital and to provided basis for clinical infection control.Methods BioMerieux VITEC2-Compact automatic microbiology analysis system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and to conduct the drug sensitive test.The drug resistance and clinical materials of 95 strain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eparated from clinical sample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analyzed.Results 78.9% (75/95)of the 95 strain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separated from sputum samples,followed by secretion of wounds (10.5%,10/95).Trachea intubation,deep venous cannula,and trauma wound were significant infection factors.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ug resistance of ceftriaxone was over 95.00%,and the resistance rate of ceftazidime was 36.30%.Conclusion Infec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related to various invasive catheters and instrumental examinations.Therefore,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effective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formulated to conduct continuous drug resistance monitoring and isolation of those infected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to control the spread and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Key words]Multi-drug resistant;Pseudomonas aeruginosa;Infection control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俗称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种医疗器械及导管表面,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使得PA产生多种耐药机制,出现大量的多重耐药菌株,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铜绿假单胞菌治疗策略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策略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常定植于正常人的呼吸道,皮肤粘膜以及医疗设备等处。当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接受吸氧、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铜绿假单胞菌大量繁殖,往往导致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因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及复发率高,故临床治疗较为困难。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建议应采取以预防为主,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及早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检测,避免大量和长期使用同一类型的抗菌药物,并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具体措施如下: 一、阻断病原菌播散 医院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病原菌监测,尤其将下列患者列为目标监测的重点:住在ICU、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导管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对目标监测患者进行主动筛查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定植患者。如:患者的呼吸道长期定植铜绿假单胞菌,到多家医院就诊导致其克隆传播,致使不同医院间存在同一克隆株的PA,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患者的监控,是控制克隆株播散的关键。有文献报导PA克隆朱主要在ICU病房流行,原因可能为ICU住院患者病情重、自身免疫力低下,多接受过侵入性治疗,因此,加强病区(尤其是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和监控工作,阻断外源性传播媒介,是有效控耐药PA在医院感染发生和流行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监测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及其敏感性

目前可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基本有六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另外多黏菌素类(如黏菌素,多黏菌素B)以及磺胺类(甲磺灭脓、磺胺嘧啶银)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局部感染的治疗。多黏菌素B也用于难治性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全身治疗。2011年中国C H IN E 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 药率最低,为14.3%,对头孢哌酮和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31.7%和38.9%,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9~30%,耐药率从低到高依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一舒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 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 (1)青霉素类药物包括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西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其中以哌拉西林最常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肺部感染。 (2)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匹胺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药物。头孢他啶是目前针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药物,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似,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联合治疗用药,头孢匹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相似或略优。 (3)碳毒霉烯类药物该类药物抗菌谱特别广,抗菌活性强。治疗PA感染应首选敏感药物碳青霉烯类,并且初始剂量宜大,以增强其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2848076.html,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 作者:胡慧玲等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第10期 【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某三甲医院分离的1003株铜绿假单胞菌株进行耐药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 XL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VITEK-2配套药敏卡片。结果:P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占74.88%,在20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小于30%从低到高依次为阿米卡星(2.4%)、妥布霉素(3.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9%)、庆大霉素(6.2%)、左旋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6.7%)、美洛培南 (7.8%)、亚胺培南(7.9%)、头孢吡肟(8.7%)、哌拉西林(9.8%)、头孢他啶 (11.7%)、氨曲南(21.2%)。2004-2007年与2012-2013年的PA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 【关键词】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耐药机制 中图分类号 R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069-0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3株菌株来源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送检标本。送检标本阳性分离率前五位依次为痰液(包括咽拭子,支气管灌洗液)、分泌物、体液、血、尿。 1.2 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 XL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VITEK-2配套药敏卡片。 1.3 质控操作 按全国检验操作规程及仪器操作说明书,美国CLSI药敏规则。质控菌株ACTT2785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研究新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研究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5-11-12T15:16:12.2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李海君 [导读] 重庆市潼南县人民医院 402660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临床应加强监控。 重庆市潼南县人民医院 402660 摘要: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因素,实验研究进展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了铜绿假单胞菌存在的严重耐药性及多药耐药性:易于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导致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遗传背景比较复杂,目前需要重点监控以CC244为代表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以防其在医院大规模暴发与流行;细菌耐药率变迁与某一类别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相关性;PAE不仅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在升高,对临床常用的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越来越高。医院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耐药性监测和医院感染的防治,结合药敏结果采用有效药物单一或联合、足量、足疗程治疗,以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所以,对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临床应加强监控。同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医院卫生条件,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交叉感染,提高诊疗操作的规范和安全,能够切实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因素;细菌耐药 [Abstract]This is a review of infection factors to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its advance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experimental study.And this paper performs a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s MDR(multi-drug resistance)which includes following characters.It is easy to obtain exogenous resistant genes which results to resistance to other antimicrobial drugs.And has complicated genetic background,the CC244 pseudomonas aeruginosa needs to be treated as key monitoring in case the large-scale outbreak and popular in hospital.Furthermore,bacterial resistance to change and a category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PEA continues raising not only in carbapenem,but also in other Clinical commonly used antimicrobial agents.Hospital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strengthen drug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then combine the drug susceptibility results to adopt full amount operative medicine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growth of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So clinic should enhance surveillance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 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At the same time,enhance the immunity of the patients,improve hospital hygiene,execute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system,use antimicrobial agents rationally,prevent cross infection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operation specification,with all these measures above done,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nosocomial infection could be reduced. [Keywords]Pseudomonas Aeruginosa,Infection Factors,Bacterial Resistance 铜绿假单胞菌(PAE)是最常见的引起严重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其引起的医院感染高达30%以上,而呼吸道感染率更高,居病原菌之首。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利用多种有机物作为养分,并能在低氧环境下生存和繁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该菌在医院内广泛定植于潮湿环境、物品表面、各类导管、开放的气道、患者及医务人员皮肤,常导致医院感染。 1 感染因素完整的皮肤粘膜是天然的屏障,故铜绿假单胞菌很少成为健康人的原发病原菌,但改变或损伤宿主正常的防御机制,如烧伤导致皮肤粘膜破坏、留置导尿、气管切开/插管,或免疫机制缺损如粒细胞缺乏、低蛋白血症等,应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常可导致皮肤、尿路、呼吸道等感染。烧伤焦痂、婴儿或儿童的皮肤、脐带和肠道、老年人的尿道等则是较常见的原发病灶或入侵门户。如果人体抵抗力降低或细菌毒力强,数量多,就可以在血中生长繁殖,发生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因素的较强抵抗力及对多种抗生素固有耐药,有助于该菌在医院环境中存活而引起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是呼吸道、伤口、尿道、血液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皮肤坏死出血性丘疹与糖尿病患者恶性外耳炎多由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医源性感染:手卫生依从性差、侵袭性操作、诊疗操作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环境卫生消毒未达标、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等,均是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 2 实验研究进展及预防控制措施 2.1 PAE细菌定植对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意义,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标本来源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以纯培养方式从正常无菌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要进行细菌鉴定和抗生素敏感试验,而从非无菌标本如无临床特征或无肺炎症状的患者气管内标本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即使是优势生长,也没有必要鉴定,因为 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常出现铜绿假单胞细菌定植[1]。 2.2 PAE耐药性研究 2.2.1 多药耐药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常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并且易于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导致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细菌对抗菌药物的大多数耐药机制均可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并且该菌中往往多种耐药机制并存,因而该菌常作为多重耐药菌的典型代表[2]。成功用于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干预措施包括:改进手卫生;应用接触隔离;主动筛查;员工教育培训;强化的环境清洁;医疗保健机构之间更好的多重耐药相关信息的沟通。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程,应以科学监测为基础,以现代管理为手段,以预防控制为目标,建立微生物室、医院感染科、临床科室同时联动机制,教育培训与质量控制干预相结合,才能达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最佳效果[3]。 2.2.2 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常见,并存在严重的耐药性及多药耐药性,其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各种灭活或修饰酶、菌体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膜屏障与主动外排、生物膜的形成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控制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泛滥,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控制三、四代头孢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每日查抗菌药物使用病例)。(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需由两名特殊抗菌药物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减少传播:每日LIS系统监测全院耐药菌产生,一旦发现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立即通知临床执行接触隔离:(1)将患者单间隔离。(2)病房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3)医务人员及护工、家属均严格执行手卫生,穿隔离衣。(4)诊疗用品单人单用。(5)加强环境清洁消毒,每日两次“84”消毒液进行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擦拭[4]。 2.2.3 铜绿假单胞菌呈现明显的固有耐药性,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原为敏感的抗生素也可以产生耐药,因此,初代敏感的菌株在治疗3-4天后,测试重复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是必要的。目前,对假单胞菌感染多采用联合治疗,如选用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一种氨基

铜绿假单胞菌1

1.简述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习称绿脓杆菌,为假单胞菌属菌种,广泛分布在土壤,水及空气中,故可通过环境和生产的各个环节污染药品,本菌是常见的化脓性感染菌,由于本菌对许多抗菌药物具有天然的耐药性,国内外药典均将铜绿假单胞菌列为检查项目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按增菌,分离、纯培养、革兰染色、镜检及生化试验等步骤进行检验。 2. 仪器、设备和用具(见大肠埃希菌2) 3. 试液、指示液 3.1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液。 3.2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3.3 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 3.4盐酸试液 3.5 氯仿(三氯甲烷) 4.培养基 4.1营养肉汤培养基。 4.2胆盐乳糖(BL)培养基。 4.3营养琼脂培养基。 4.4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 4.5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PDP琼脂)。 4.6明胶培养基。 4.7硝酸盐胨水培养基。 5.对照用菌液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少许,接种至5ml营养肉汤培养基内,于36℃±1℃培养18~24h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106,使对照菌加入量含10~100cfu/0.1ml,菌数测定在做阳性对照实验的同时用营养琼脂浇碟或平板涂布经培养后计数确定。 6.操作方法

6.1供试品的取样量(见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5.3)。 6.2供试液的制备:(见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7);(大肠埃希菌6.2)。 6.3增菌培养 取胆盐乳糖培养基2份,每份100 ml,1份加入1:10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或1ml)。另1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的稀释剂作阴性对照。于36℃±1℃培养18~24h(必要时可延至48 h)。阴性对照菌应无菌生长。 6.4分离培养 轻轻摇动上述增菌培养液,以接种环沾取1~2环培养液(如有菌膜应挑取之),划线接种于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琼脂平板,于36℃±1℃培养18~24h。铜绿假单胞菌在该培养基平板上的典型菌落为扁平、圆形或无定形、边缘不齐,光滑湿润,呈灰白色,周边略呈扩散现象,在菌落相邻处常有融合现象。菌落周围常有水溶性蓝绿色素扩散,使培养基显蓝绿色,但亦有不产色素的菌株。菌落还有粗糙型和粘液型等,应注意挑选。 6.5纯培养 供试品分离平板生长6.4所述典型菌落或呈疑似菌落时,以接种针轻轻接触单个菌落的表面中心,沾取培养物,应挑取2~3个疑似菌落,分别接种营养琼脂斜面,培养,作以下检查。 6.6革兰染色镜检(见SOP-UIS 08 00) 6.6.1革兰染色。 6.6.2镜检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为革半阴性、无芽孢杆菌,单个,成对或成短链排列。 6.7生化试验 用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做生化试验的阳性对照株。 6.7.1 氧化酶试验 取一小块白色洁净的滤纸置平皿内,以无菌玻璃棒挑取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少许,涂在滤纸上,随即滴加1滴新配制的1%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30s内,纸片上的培养物出现粉红色,逐渐变为紫红色,即为氧化酶试验阳性反应。若培养物不变色或仅显粉色为阴性反应。 6.7.2 绿脓菌素试验 取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PDP)斜面上,36℃±1℃培养24h后,观察斜面有无色素,如有色素,在试管内加氯仿3~5ml,以无菌玻棒搅碎培养基并充分振摇。使培养物中的色素完全萃取在氯仿液内。静置片刻,待氯仿分层,用吸管将氯仿移至另一试管中,加入盐酸试液(1mol/L)约1ml,振摇后静置片刻,如在盐酸液层内出现粉红色、即为阳性反应,无粉红色出现为阴性反应。本试验可用未接种的PDP琼脂培养基斜面作阴性对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情况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及耐药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09T09:44:38.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王石梅林玉玺[导读] 通过监测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得出结论 王石梅林玉玺(包头市第四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包头 014025)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0-0044-02 【摘要】目的通过监测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临床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得出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严重,加强抗生素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谱的监测,延缓细菌耐药株的产生与传播是医院各临床科室及感控科的重任。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合理用药 9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 铜绿假单胞菌的来源构成比% 从上表看出铜绿假单胞菌痰的分离最多,再者伤口感染较多,本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菌引起的感染病灶可导致血行散播,而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 讨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β-内酰胺酶介导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可诱导ampC头孢菌素酶,所以哌拉西林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在治疗由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感染中存在着危险性。亚胺培南无论对诱导或去阻遏表达的铜绿假单胞菌还是有抗菌活性。 铜绿假单胞菌还产生质粒介导酶,主要以PSE-1和PSE-4多见。最近,一些超广谱酶如PER-1,OXA-10,OXA-11 在临床上出现,PER-1可被克拉维酸抑制,后二种酶则不被抑制。需特别注意的是在铜绿假单胞菌中还发现了由可传递性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可引起该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除氨曲南以外的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很多感染发生在衰弱或免疫受损的住院病人身上,它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病原菌。囊性纤维病的后期铜绿假单胞菌性支气管炎常见,分离得到的菌株有粘液状菌落的形态学特征。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异常复杂,总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细菌产生抗菌活性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②细菌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DNA旋转酶等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逃避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③外膜通透性降低;④生物膜形成;⑤主动泵出系统等等。其中主动泵出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中起着主导作用。 实验证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以复合青霉素类、三或四代头孢菌素、三或四代喹诺酮类等药物为好。但临床抗感染的经验证明,单一抗生素对大多数G-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是不理想的,因其很快就会出现耐药株,从而导致治疗失败,故此CLSI 以及许多权威的专业人士早已主张联合用药。我院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采用联合用药。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03T16:04:13.65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樊剑吴稷高咏梅李敬梅刘云秀陈艳玲 [导读]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正常皮肤、肠道、呼吸道、医院病房及医疗器械等樊剑吴稷高咏梅李敬梅刘云秀陈艳玲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分离8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检出最高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分布最高为86.2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耐药率分别为50.00%、46.15%、45.45%,耐药率低的是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性分别是为18.42%、21.79%、21.79%、23.1%、25.7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感染;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8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59-02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正常皮肤、肠道、呼吸道、医院病房及医疗器械等,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因其易定植、易变异、以及多重耐药性的特征,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感染多见,由于该菌属有多重耐药性,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王以光等报道[1]铜绿假单胞菌对目前临床应用的100种抗生素均显示有抗药性,是新世纪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的3种细菌之一。为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我们对本地区2008年1月~12月本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80株铜绿假单胞菌在标本中的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来自我院2009年1月~ 12月临床送检标本,包括血、尿、痰及各种分泌物。 1.2菌株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英国Aris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配套鉴定及药敏板,药敏板完全符合NCCLS 标准。 1.3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1.4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细菌检出情况:共送检标本1985份,阳性标本703份,检出率为35.41%。在检出的703株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2.2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在送检标本中的分布情况见表1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

Journal of immunology,2004,172:4866-4874. [12]SHAYNOOR D,PASCALE C.Listeriolysin O:agenuine cytol-ysin optimized for an intracellular parasite[J].The Journal ofCell Biology,2002,156(6):943. [13]Aleksandra S,Helene M1Restricted translocation across thecell wallregulates secretion of the broad range phospholipasec Cof L isteriam onoeytogenes[J].J Bacteriol,2003,185:5953.[14]沈正达.细菌毒力岛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03,7(23):412. [15]Kendy KYW,Nancy EF1Anovel mutation within the centralListeriam onoeytogenes regulator PrfA that results in constitu-tive expression of virulence gene Poduets[J].J Bacteriol,2004,186:6265. [16]Angelika G,Mark DG,Darren EH1Requirement of the Listeriamonocy-togenes broad range phospholipase PC-PLC duing in-fection of human epithelial cells[J].J Bacteri-ol,2003,185:6295. [17]MoorsMA,Levitt B,Youngman P,et all Expression of listeriol-ysin O and ActA by intracellular and extraeellular Listeriamonocytogenes[J].Infect Immunol,1999,67:131. [18]GB/T 4789.30-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检验[s] [19]焦新安,范红杰,文其乙,等.单抗夹心ELISA检测李斯特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J].肉品卫生,1996,(6):1. [20]宋 农,李君文,王新为,等.胶体金探针制备及滴金免疫法检测产肠毒素金葡菌[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9):1143. [21]Feldsine PT,Lienau AH,Forcey RL,et a1.Assurance polyelonal enzymeimmunoassay for detec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 genes an d related Listeriaspecies in selected foods:collaborativestudy[J].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1997,80(4):775.[22]Feldsine PT,Lienan AH,Letmg SC,et al.Method extensionstudy to vali.date applicability of AOAC Official Method 996.14Assurance poly elonalenzy me immunoassay for detection ofListeria 1onocytogenes and relatedListeria spp.from envlrora-nental surfaces:collaborative study[J].Journalof AOAC Inter-national,2002,85(2):460. [23]Nog VK,Rudik,NATE R,et al.Application of 5’-NucleasePCR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purecultures,water,skim milk,and unpasteurized milk[J].Ap-plied and Environment Microbiology,2000,66(10):4266. [24]Choia SW,Hong BHC.Rapid enumera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milk using competitive PC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Food Mierobiology,2003,84(1):79. [25]Long F,Zhu XN,Zhang ZM,et al.Development of a quantitative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 using a live bacterium as in-ternal control for the detec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J].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8,62(4):374. [26]O'Connor L.Detection of Listezia monocytogenes using a PCR/DNA probe assay.M-ethods Mol Biol,2003,216:185-192.[27]Roger S,Sandra S,Marzena AZ1The V ITR technology for rap-id detec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other Listeria spp[J].Int J Food Microbiol,2003,89:287. (收稿日期:2012-02-24) 文章编号:1007-4287(2013)01-0199-03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 张 栩,盛传伦*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感染科,吉林长春13003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mginosa,PA)是一种致病力较低的革兰阴性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该菌存在。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只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能致病。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放射治疗等导致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可引起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感染;手术后或某些治疗操作后(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等)的病人也易罹患本菌感染,因此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但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抗药性强,近年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感染日益增多,耐药率不断增加,耐药谱广泛,为抗菌药物治疗带来极大挑战[1]。因此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相关研究可以为临床合理有效地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现将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流行状况及耐药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1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流行状况 — 9 9 1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1月 第17卷 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