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词解释集锦

中医名词解释集锦
中医名词解释集锦

四、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9、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寒实证。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15、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则热”。

16、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重阴必阳,是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17、重阳必阴,重阳,是指阳热盛极。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18、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9、阳损及阴:是指阳虚至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

20、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21、寒者热之:寒者,是指阴胜则寒的寒实证患者;热之,就是用温热药治疗。

22、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适用于虚热的治疗。

23、阳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虚寒症的治疗。

24、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25、五气:即是风、暑、湿、燥、寒五种自然气候变化。

26、五色:即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27、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

28、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29、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

30、五官:即目、舌、口、鼻、耳五种与五脏相连的感受器。“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31、五体:即筋、脉、肉、皮毛、骨五种形体。肝在体合筋,心在体合脉,脾在体合肉,肺在体合皮,肾在体合骨。

32、五液:即泪、汗、涎、涕、唾五种液体。“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33、相生:是指五行相生关系。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34、相克:是指五行相克关系。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35、相乘:乘,是指以强凌弱。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制另一行克制太过。

36、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即反克。

37、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

38、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等。

39、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等。

40、子盗母气:即子病犯母。

41、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虚证,可用补其母的方法治疗。如肝肾阴虚,用滋肾水以养肝木等。

42、实则泻其子:也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实证,可以用泻子的方法治疗。如心肝火旺,采用泻心法治疗。

43、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上亢之证。

44、益火补土: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45、培土生金: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46、金水相生:是滋养肺肾的方法。根据“金能生水,水能润金”的道理,用此法治疗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7、抑木扶土: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调理肝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48、培土制水: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聚为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救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之证。

49、佐金平木: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

50、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隶之证。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

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主要两个方面:(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成有机的整体;(2)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

的必要条件。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必然产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的反应。

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答: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全过程。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答: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孽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五行学说则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由于这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基本内容有四个:(1)阴阳对立制约。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2)阴阳互根互用。阳依存于阴,阴依存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为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之间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所谓“消长平衡”,即指阴阳之间的平衡,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相对的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前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一般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答:其意是指阴阳相互依存。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在外”。在外的功能(阳),是在内的物质(阴)运动的表现,故说阳为阴之使。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说阴为阳之守。张景岳说:“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

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答:“阳病治阴”的阳,是指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执证;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阴病治阳”中的阴病,是指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

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

答:因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故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五腑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五脏属阴,是与六腑属阳相对而言,心肺居上属阳,是以脾、肝、肾位于下部属阴相对而言。

8、简述五行的特性。. 答: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引伸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特性。引伸为具有湿热、升腾作用。土爱“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伸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伸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伸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作用。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如何?

答:五行生克乘侮,含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四个方面:

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的资生作用。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乘,即以强凌弱。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顺序与相克同。

相侮:侮,有这里是“反侮”,亦称“反克”。是指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顺序是相克关系的反向。

相生和相克属自然或人体生理正常的现象,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

答:(1)用于诊断方面:由于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异常变化,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所以,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诊断疾病,推断病情。

(2)用于治疗方面:一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关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控制疾病的传变。二是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二)论述题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例如阳邪致病,则是致阳偏盛的实热证。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阴胜阳寒”“阴胜则阳病”。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的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所以说“阳虚则寒”。若人体的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则出现阳相对偏亢的热象,所以说:“阴虚则热”。在阴阳偏衰的病者中,还会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证。此外,还有阴阳的转化,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尽管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但均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病理总纲。

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两方的相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衡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1)确定治疗原则:对阳偏胜的治疗,由于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治疗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若阳热盛损伤了阴液,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益阴之法。对阴偏胜的治疗,由于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治疗宜用湿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若阴寒盛损伤了阳气,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挟阳之法。因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的实证,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对阴偏衰的治疗,由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有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对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阴或阳的偏衰,即阴虚

或阳虚,为正气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为“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此外,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2)归纳药物的性能:阴阳学说也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来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寒凉为阴,温热为阳。五味:辛、甘、淡药为阳;酸、苦、咸药为阴。升降浮沉;升浮药为阳;沉降药为阴。

总之,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因疾病所致的阴阳失调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答: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脏配五行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肾(水)之精能化血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阳热能温运脾阳助运化;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肺(金)清肃下输水津于肾,以助肾水。这就是以五行相生来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另一方面,肺(金)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温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以五行相克来说明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答: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是母病及子,若肝病及肾,是子病犯母。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相侮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又称反侮。以金、木、土为例,肝火盛(木气有余)不仅可以对脾(土)克制太过,即木(肝)乘土(脾),又可影响及肺(金,称木侮金。

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时的相互传变,均可用五行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

四、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

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9、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寒实证。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15、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则热”。

16、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重阴必阳,是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17、重阳必阴,重阳,是指阳热盛极。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18、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9、阳损及阴:是指阳虚至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

20、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21、寒者热之:寒者,是指阴胜则寒的寒实证患者;热之,就是用温热药治疗。

22、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适用于虚热的治疗。

23、阳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虚寒症的治疗。

24、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25、五气:即是风、暑、湿、燥、寒五种自然气候变化。

26、五色:即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27、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

28、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29、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

30、五官:即目、舌、口、鼻、耳五种与五脏相连的感受器。“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31、五体:即筋、脉、肉、皮毛、骨五种形体。肝在体合筋,心在体合脉,脾在体合肉,肺在体合皮,肾在体合骨。

32、五液:即泪、汗、涎、涕、唾五种液体。“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33、相生:是指五行相生关系。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34、相克:是指五行相克关系。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35、相乘:乘,是指以强凌弱。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制另一行克制太过。

36、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即反克。

37、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

38、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等。

39、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等。

40、子盗母气:即子病犯母。

41、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虚证,可用补其母的方法治疗。如肝肾阴虚,用滋肾水以养肝木等。

42、实则泻其子:也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意思是指母子关系的实证,可以用泻子的方法治疗。如心肝火旺,采用泻心法治疗。

43、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上亢之证。

44、益火补土: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45、培土生金: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46、金水相生:是滋养肺肾的方法。根据“金能生水,水能润金”的道理,用此法治疗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7、抑木扶土: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调理肝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48、培土制水: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聚为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救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之证。

49、佐金平木: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

50、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隶之证。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

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主要两个方面:(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成有机的整体;(2)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必然产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的反应。

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答: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全过程。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答: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孽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五行学说则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由于这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基本内容有四个:(1)阴阳对立制约。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主要

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2)阴阳互根互用。阳依存于阴,阴依存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为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之间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所谓“消长平衡”,即指阴阳之间的平衡,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相对的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前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一般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答:其意是指阴阳相互依存。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在外”。在外的功能(阳),是在内的物质(阴)运动的表现,故说阳为阴之使。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说阴为阳之守。张景岳说:“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

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答:“阳病治阴”的阳,是指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执证;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阴病治阳”中的阴病,是指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

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

答:因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每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故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五腑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五脏属阴,是与六腑属阳相对而言,心肺居上属阳,是以脾、肝、肾位于下部属阴相对而言。

8、简述五行的特性。. 答: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引伸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特性。引伸为具有湿热、升腾作用。土爱“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伸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伸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伸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作用。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如何?

答:五行生克乘侮,含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四个方面:

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的资生作用。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乘,即以强凌弱。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顺序与相克同。

相侮:侮,有这里是“反侮”,亦称“反克”。是指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顺序是相克关系的反向。

相生和相克属自然或人体生理正常的现象,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

答:(1)用于诊断方面:由于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异常变化,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所以,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诊断疾病,推断病情。

(2)用于治疗方面:一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关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控制疾病的传变。二是根据相生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二)论述题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例如阳邪致病,则是致阳偏盛的实热证。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阴胜阳寒”“阴胜则阳病”。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的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所以说“阳虚则寒”。若人体的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则出现阳相对偏亢的热象,所以说:“阴虚则热”。在阴阳偏衰的病者中,还会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证。此外,还有阴阳的转化,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尽管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但均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病理总纲。

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两方的相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衡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1)确定治疗原则:对阳偏胜的治疗,由于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治疗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若阳热盛损伤了阴液,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益阴之法。对阴偏胜的治疗,由于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治疗宜用湿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若阴寒盛损伤了阳气,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挟阳之法。因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的实证,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对阴偏衰的治疗,由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有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对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阴或阳的偏衰,即阴虚或阳虚,为正气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为“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此外,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2)归纳药物的性能:阴阳学说也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来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寒凉为阴,温热为阳。五味:辛、甘、淡药为阳;酸、苦、咸药为阴。升降浮沉;升浮药为阳;沉降药为阴。

总之,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因疾病所致的阴阳失调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答: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五脏配五行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肾(水)之精能化血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阳热能温运脾阳助运化;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上充于肺;肺(金)清肃下输水津于肾,以助肾水。这就是以五行相生来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

另一方面,肺(金)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温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以五行相克来说明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答:五行学说不仅可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可以传至本脏,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是母病及子,若肝病及肾,是子病犯母。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相侮是相克的反向而致病,又称反侮。以金、木、土为例,肝火盛(木气有余)不仅可以对脾(土)克制太过,即木(肝)乘土(脾),又可影响及肺(金,称木侮金。

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时的相互传变,均可用五行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

四、名词术语解释

1、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3、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脏和奇恒之腑三类。

4、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5、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腑的合称。

6、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7、神:神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神,是指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狭义的神,即心所主的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8、血府:即血脉,简称为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

9、汗血同源: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

10、津血同源:由于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11、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

12、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和调节。指肺主呼吸,有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肺的宣发与肃降,有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作用。

13、肺主行水:人体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的关系。肺的肃降作用,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小便通利。所以说“肺主行水”。

14、肺为水之上源:由于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肾的生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而肺居上焦高位,肺气肃降,水液才能下输膀胱,故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

15、气门:即汗孔。因为汗孔除有排泄汗液作用外,还有宣肺气的作用,故中医把汗孔称作“气门”。

16、肺为娇脏,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称“娇脏”。

17、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向下

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18、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液,并将精液物质传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9、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在出生以后为后天。因为人在出生后,主要依赖脾胃从饮食物中消化吸收水谷精微输送到脏腑和人体各部分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20、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

21、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故称为“先天之精”。

22、后天之精:是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

23、天癸:是人体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故作“天癸”。

24、元阴,即肾阴。与元阳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

25、元阳,即肾阳。与元阴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

26、肾者,胃之关也。关,有出入所司之义。肾主二阴,肾气化则二阴通畅,若肾气不化,则二便不利,二便不利则胃上满,故曰肾者胃之关也。

27、髓海:即脑。因脊髓上通于脑,髓聚而成脑,故称脑为髓海。李时珍称“脑为元神之府”。

28、七冲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上口)、幽门(太仓下口)、阑门(大小肠会)、魄门(下极)

29、中精之府:即胆。《灵枢·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

30、水谷之海:即胃。因饮食入口,经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31、三焦气化:三焦有疏通水道,运化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32、心肾相交:中医理论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阴阳水火相互协调,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调。这就是“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

33、心肾不交:指心阳与肾阴生理关系失调的病变。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之间的生关系失去协调,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

34、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35、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肾气充盛,肺痰入之气方能肃降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36、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精能生血,血能化精,所以称“精血同源”。

37、水气凌心: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如肾阳虚水泛,水气上逆,见水肿、心悸等,称“水气凌心”。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

1、简述脏腑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的生理特点分为三类:(1)五脏,即心肝脾肺肾。(2)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3)奇恒之府,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五脏六腑各有何共同生理特点?

答: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是受纳和传化水谷。

3、简述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答: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的解剖知识,在形态学方面奠定了基础。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通过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中推出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4、心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其它功能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5、肺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其它功能有:上通喉咙,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液为涕,在志为忧。

6、脾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其它功能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体合肉,主肌肉四肢,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7、肝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其它功能有: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体合筋,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8、肾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和主纳气。其它功能有: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9、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

答:(1)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2)肺居上焦,肺气肃降将体内水液不断向下输送,经下焦肾和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为水之上源”。

10、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主有节奏呼吸,二是治理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11、为什么外邪侵袭首先犯肺?

答:因为“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皮毛是一身之表,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所以外邪侵犯皮毛,常影响及肺。又由于肺开窍于鼻,而与喉直接相通,因此,外邪从鼻喉而入,亦首先犯肺。

12、为什么某些失血证的治疗要从脾着手?

答:脾主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则气血充盈,而能摄血。对脾虚失去统血功能的出血,其治疗应从脾着手。

13、为什么脾病会致四肢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

答:脾在体合肉,主四肢。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若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

14、肝病为什么会影响脾胃功能?

答:因为肝的疏泄功能与脾胃的升降有密切的关系,肝的疏泄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与脾胃运化有关,故肝病疏泄异常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15、为什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答:肝在体合筋。筋即筋膜,主司肢体、关节运动。筋膜赖肝血的滋养,肝的阴血不足筋膜失养,可出现手足振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瘦等症,故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6、为什么治喘证有时要从肾入手?

答:喘证有虚实,实证为肺有实邪,虚证为肺肾虚。“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达于肾。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调匀,若肾虚摄纳无权,可出现呼吸表浅的喘证。对肾不纳气的喘证,治疗应从肾入手。

17、骨、髓、脑的发育及功能与肾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营养,肾主身之骨髓,肾中精气充盈才能充养骨髓。若肾中精气空虚,可致骨髓空虚,造成骨生长发育不良,或骨质脆弱。肾中精气盛衰也影响脊髓和脑髓、脊髓上通脑、髓聚而成脑,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足,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反之,肾精不足,则可致髓海的功能不足。

18、心与肺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反之,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正常的肺呼吸功能。联结心搏和肺呼吸之间的中心环节是宗气。宗气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

19、心与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心主血,脾生血、统血。脾气旺,则能生血、摄血、而心血充盈,血行脉中,不逸出脉外,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20、心与肝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足,行血功能正常,则肝有所藏,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亦有调畅情志的作用,心与肝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21、心与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心属火为阳,肾属水为阴,中医理论认为心火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调,称为“心肾相交”,即“水火相济”。

22、肺与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主要是气的生成和津液和输布代谢两个方面。气的生成主要依赖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肺与脾的功能健旺与否与机体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在津液的输布和代谢方面,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脾运化水液,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转输津液,散精于胸,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且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

23、肺与肝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两者相互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环节。

24、肝与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肝与脾的关系,首先表现为肝主疏泄和脾主运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依赖于肝的疏泄,肝疏泄正常,脾的运化才能健旺。

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亦有密切的关系,脾气健旺,生血有源,又能摄血,则肝有所藏。

25、脾与肾之间的生理关系怎样?

答: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的说法,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先后天的关系,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26、肺与大肠的生理关系如何?

答:肺与大肠的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的肃降作用,有助于大肠胃传导,大肠传导正常,亦有助于肃降。

27、肝与胆的生理关系如何?

答:胆与肝,其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依靠肝的疏泄功能,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谋虑与决断两者是密切联系的。

28、肾与膀胱的生理关系如何?

答: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有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心主神志?

答:心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所主司。“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单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心所藏的神指狭义之神,只有心功能正常,脏腑组织才能进行统一协调正常的生理活动,保持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振奋,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当心发生了病变,神志活动就会发生腑乱,常常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甚至谵妄、昏迷等神志失常的表现。

2、如何理解心主血脉?

答: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脏有推运全身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脏正常搏动依赖心气的推动,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循行周身而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当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往往表现为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当心发生了病变,亦常可客观地反映于面色和脉象的变化上。例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可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如心气血瘀滞,则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疼痛,脉象结、代、促、涩。所以说“心主血脉”。

3、如何理解肺主气?

答:肺主气,包括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有主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脏的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保证了体内气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由肺所主持调节。例如,宗气是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并通肺而敷布全身,以实现其生理功能,此外,卫气、营气、元气的敷布与运行均与肺的作用有关。当肺发生病变时,不仅会引起呼吸功能减弱,而且必然影响诸气的生成与敷布,致使呼吸无力、少气、气低、神疲乏力等气虚

的症状相继出现,一旦肺主气的功能失却,呼吸便会停止,一身之气亦无以生成并布散全身,各脏腑组织得不到气的温煦推动,它们的生理活动便无法维持,人的生命也就会停止。

4、如何理解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

答: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现于排出体内浊气,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于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排出汁液三个方面。肺有病变,即可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肺气失宣”的病理表现。肺主肃降,是指肺气还有向下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现于吸入自然界清气,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洁净三个方面。肺有病变,即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咳痰、咯血等“肺失肃降”的病理表现。故此,宣发与肃降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肺有病变,致使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发生上述“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于全身,且调节汗液的排泄;肃降,将水液不断下输,滋养全身,代谢后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功能正常则水道通调,功能减退,则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泛为肿。

5、如何理解脾主运化?

答: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它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是指对食物消化、吸收和传输,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后,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把精微转输布散至全身。只有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才能不断化生精、气、津液,才能使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而功能健旺。若运化水谷功能减退,则出现腹胀、便液、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脾失健运的病理表现。运化水液,是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在运化水谷时,对水谷精微中的多余水份,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尿排出、脾运化功能正常,则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运化功能异常,则水液停滞体内,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

6、如何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

答:由于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即具有主管消化饮食,使之变化生成水谷精微,以及运输水谷精微于全身的作用。饮食进入胃之后,吸收其有用的营养物质并使之转化为气、血、津液等,故脾还有“气血生化之源”之称。生化出的水谷精微还靠脾的运输布散周身,以营养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保证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可见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后天)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人赖以生长、生存的根本。而饮食水谷的运化是由脾(胃)所主管,故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7、肝与情志的关系如何?

答:人的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司之外,与肝的关系也有很密切,这是由于肝具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气血、调畅气机(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也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的功能,亦即具有促进与协调整个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这一作用表现于对人的情志活动的影响方面最为突出。当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人才能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可出现情志异常的现象。或见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愁善感,甚至闷闷欲哭等肝气郁结的症状;或见急燥易怒,失眠多梦,头胀头痛,甚至昏不识人等肝气上逆的症状。反过来,外界的精神刺激特别是抑郁恼怒,又常可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出现肝气郁结的病变,综上所述,可见肝与情志的关系的确十分密切。

8、肝与脾胃运化的关系如何?

答:肝的疏泄功能与脾胃的升降和运化密切相关,肝的疏泄,是脾胃升降和运化的重要条件。只有肝的疏泄正常,脾运化功能才能健旺。若肝的疏泄异常,不仅影响脾的升清,而且影响及胃的降浊功能。脾气不升,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食泄,胃浊不降而上逆,则呕逆喛气,在中则为脘腹胀疼痛。前者称肝气犯脾,后者称肝气犯胃。肝的疏泄助脾胃运化,还体现在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肝的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的分泌和排泄,有助脾胃的运化功能。若肝气郁结,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纳食不化等。综上所述,肝与脾的运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9、如何理解肝主藏血?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三者有何联系?

答: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并有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藏血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体内的循环血量,当人活动的时候,大量的血液运行五脏六腑的经脉之中,当人安静休息的时候,则大量的血液流归肝脏贮藏起来。如果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则常常出现各方面的病变。例如:肝血不足,可见两目昏花,雀盲(夜盲)、肢麻振颤、妇女月经量少等症状;若肝气逆乱,血随气逆,则可出现吐血、衄血、妇女血崩等肝不藏血的病变,若肝血瘀滞,则见胸胁刺痛,胁下瘀块、妇女痛经等。

正是由于心主脉,维持血脉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而脾统血,使血液潜行于血脉之内不致外溢,更加上肝藏血,能根据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对血液的需求,而恰当地调节着循环血量,保证了血液循环正常进行。所以说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三者在血液循环这一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10、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答:之所以说肾为先天之本,这是由于肾具有藏精的功能所决定的。精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化生。先天与后天之精皆藏于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人在出生之前,先天之精的存在已为后天之精摄取准备了物质基础,人出生之后,后天之精又不断供养先天之精,使之得到不断补充。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它是构成新一代形体的原始物质,包括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及其中的遗传基因。先天之精决定着后一代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若先天精气亏虚,则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小儿可见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体弱多病,成人常可出现过早衰老。可见人体出生之前(先天),便由先天肾精决定了他一生发育成长的好坏。而精藏于肾,肾中精气是产生生命构成人体。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是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而精的生理功能的发挥,全赖于肾,故说“肾为先天之本”。

11、试述肾中精气与肾阴、肾阳和各脏阴阳的关系?

答:肾中精气,是机体的生命之本,其生理效应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滋养和滋润作用的称为肾阴,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和肾阳,又称为元阴(真阴)和元阳(真阳),是机体各脏阴阳的根本,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护着各脏阴阳相对平衡。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如肾阴虚,可导致肝阴虚,心阴虚。肾阳虚,又可导致脾阳虚,心阳虚等。

12、为什么说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由于正常的水液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传输,肺的宣散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这通道,输送到全身,经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尿和气排出体外。肾中精气的气化,主宰着整个水液代谢,肺、脾等脏对津液的气化,均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的排泄,更是与肾中又

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3、怎样理解“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答:上焦主管敷布精微,营养周身。即通过心肺,将水谷精气——气、血、津液等,布散于全身以温养机体。《内经》将这一功能形容为“上焦如雾”。雾,是形容水谷精微弥漫的状态,中焦主管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即指脾胃消化饮食物,吸收精微,使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精的作用,《内经》将这一功能形容为“中焦如沤”。沤,就是形容水谷腐熟、变化时泡沫浮游的状态。下焦主管分别清浊、排泄糟粕。主要是指肾与膀胱的泌尿,以及大肠的排便作用。《内经》把这一作用形容为“下焦如渎”。渎,是沟渠、水道的意思,用来形容水浊不断下流向外排泄的状态。

14、怎样理解“六腑以通为用”?

答: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小肠,通过小肠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转输全身,其剩余的水分,吸收渗入膀胱,其浊者为糟粕,下达大肠。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燥化形成粪便排出。在饮食物消化吸收过程,还有赖于胆排出胆汗助消化,三焦是水谷之道路,三焦的气化,推动和支持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作,宜通不宜滞,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

15、肺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津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相互资生三个方面。在水液代谢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亦有赖肺的宜降和通调水道的作用。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而累及肾,可出现尿少,甚则水肿,若肾的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水泛为肿,也可导致肺失宣降的喘咳。在呼吸方面,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肾气充盛,肺吸入之气才能下纳于肾,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动则气喘等症。此外,肺肾阴液之间是相互资生的,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

16、肝肾关系的表现方面。

答: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在病理上,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

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上,如两者失调,可出现月经异常,或闭经,男子则遗精或阳强不能泄等。

17、脾与胃关系怎样?

答: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与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滋养全身。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才能完成对饮食物的传化过程。“太阴(脾)湿土得阳治运,阳明(胃)燥土得阴自安”。

在病理上,脾与胃常相互影响,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反之,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和运化功能,出现腹胀泄泻等。

四、名词解释

1、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活活动的原动力。

3、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4、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荣气”。

5、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具有保卫功能。

6、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7、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津液同气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8、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9、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

10、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失调的病理状态。

11、气滞: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12、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13、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14、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15、气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称气结或“气郁”。

16、气机不畅:由于某些原因,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

17、气为血之帅:是指气对血的作用具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的作用。

18、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

19、夺血者无汗:是指对于大失血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之。

20、夺汗者无血:是指对于多汗夺汗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再用破血、逐血之峻剂以治之。

21、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并且血和津液可以相互化生。

五、问答题(一)简述题

1、试述气、血、津液的概念。

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血,是指血液,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气的生成及其来源有哪几方面?

答: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3、试述元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

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4、试述宗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宗气的组成,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宗气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侯咽,故呼则出,吸则入”。下“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

5、试述营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

6、试述卫气的组成、分布与功能。

答:卫气的组成,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分布于脉外,它的特性是“慓悍滑利”。卫气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

7、血是怎样生成的?

答: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营气和津液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所以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此外,肾精也是生成血的物质基础,而营气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血液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而津液与血液之间,肾精与血液之间常常可以相互转化,津液可以转化为血液,肾精也可以转化为血液综上所述,血的来源有水谷精微、营气、津液和肾精四个方面,而主要的来源是脾胃中的水谷精微。

8、试述血的生理功能?

答:血的功能有以下两个方面:(1)营养和滋润全身,血液循行周身,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2)是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保证人体神志活动的正常。

9、简述气与血的关系。

答:气与血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气属于阳,血属于阴。《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简要地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差别,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具体地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四个方面的关系。

10、简述气与津液的关系。

答:气属阳,津液属阴。气和津液的关系与气与血的关系极其雷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不仅依附于血,且亦依附于津液,故津液亦是气的载体,具体地说气与津液之间存在着“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的关系。

11、如何理解“津血同源”?

答:由于血和津液,都是液态样的物质,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血和津液之间,常常可以相互化生。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所以说,“津血同源”。

12、怎样理解“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答“夺血者无汗”是指对于大失血患者(如衄家、亡血家等),不宜采用发汗法以治疗之;“夺汗者无血”是指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患者,不可再用破血、逐血之峻剂以治之。这是由于津血同源,失血过多时,可形成津液不足的病理现象,故不宜再用汗法;反之,津液大量损耗时,可致血脉空虚,故不宜再采用破血、逐血之剂以更损其血,而犯“虚虚”之戒。

二、论述题1、气的生理功能有哪几方面?

答: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1)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

(2)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着正常的循环运行。

(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变化。

2、血的循行与哪些脏腑有关?为什么?

答:血的循行与心、肺、脾、肝等脏器有密切的关系,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以供给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需要。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也是多个脏器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心气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只有心脏的搏动正常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肺朝百脉,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朝向汇聚于肺,而肺主气,“气为血帅”,通过肺气的作用,血液才能得以布散全身。除心肺的作用外,血液的循行,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的藏血功能的正常,只有脾气健旺,统血有权和肝有所藏,才能保证血液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行而不逸出脉外。另外,肝的正常疏泄,有助于气的调畅,从而使血液循行通畅流利,防止血疾产生。

3、试述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过程。

答: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即腐熟作用)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精微)于脾”而生成。津液的输布,依靠脾的“散精”转输,将精液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使津液输布全身,外达体表,下至肾与膀胱,同时通过肾的蒸腾气化,主水功能,使津液清者蒸腾上升、布散全身。津液的排泄,主要是依靠肺的宜发肃降以及肾气化升清降浊作用,使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尿液和随着呼吸排出的水气排出体外,可见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其维持代谢平衡,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与三焦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平衡作用。

4、试述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答: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是起着主要的调节平衡作用的。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即是《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的“为胃行其津液”脾胃是通过经脉,一方面将津液“以灌四旁”和全身,另一方面则将津液“上输于肺”。这两个方面统属于脾的“散精”功能。

中医名词解释集锦

四、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9、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寒实证。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15、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则热”。 16、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重阴必阳,是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17、重阳必阴,重阳,是指阳热盛极。重阳必阴,是阳极生阴,与热极生寒同义。 18、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9、阳损及阴:是指阳虚至一定程度,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 20、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21、寒者热之:寒者,是指阴胜则寒的寒实证患者;热之,就是用温热药治疗。 22、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适用于虚热的治疗。 23、阳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虚寒症的治疗。 24、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25、五气:即是风、暑、湿、燥、寒五种自然气候变化。 26、五色:即是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27、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 28、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29、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绪论(27个) 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瑭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又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类比。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又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15)反证:是以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16)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就是指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中医学的主导思想和基本特点之一。 17)天人相应:天指自然界,天人相应指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和适应关系。 18)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 19)病:即疾病。病是指特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20)症:包括病症与体征。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即病人的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变化。 21)证:即证候。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 22)辨证论治:辩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

中医学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2.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2.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 3.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4.阳虚则外寒: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 5.阴虚则内热: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 6.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7.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8.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9.阳虚外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 10.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 11.阴虚内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 12.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1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五行制化实质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14.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5.平肝和胃法: 又称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8.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9.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身体部位解 研究经穴之入手,必先明经之循行,明经之循行,必先知周身之名位,然后读各经循行之分野,可了然于胸中也。《医宗金鉴》注周身名位,录作参考。 头:头者,人之首也。凡物独出之首,皆名曰头。 脑:脑者,头骨髓也,俗名脑子。 巅:巅者,头顶也。头顶之骨,俗名天灵盖。 顖:xìn,顖亦作囟,巅前头骨也。小儿初生未阖名曰囟门,已阖名曰囟骨,即天灵盖后合之骨。 面:凡前曰面,凡后曰背,居头之前,故曰面也。 颜:颜者,眉目间名也。 额颅:额前发际之下,两眉之上名曰额。一曰颡者,亦额之谓也。 头角:额两旁棱处之骨也。 鬓骨:即两太阳之骨也。 目:目者,司视之窍也。 目胞:目胞者,一名目窠,一名目囊,即上下两目外卫之胞也。 目纲:目纲者,即上下目胞之两睑边,又名曰睫,司目之开阖也。 目内眦:目内眦(zì)者,乃近鼻之内眼角,以其大而圆,故又名大眦也。 目外眦:目外眦者,乃近鬓前之眼角也,以其小而尖,故称目锐眦也。 目珠:目珠者,目睛之俗名也。 目系:目系者,目睛入脑之系也。 目骨眶:目眶者,目窠四围之骨也。上曰眉棱骨,下即骨,骨之外即颧骨。 额:额者,鼻梁,即山根也。 鼻:鼻者,司臭之窍也。两孔之界骨,名曰鼻柱,下至鼻之尽处,名曰准头。 :zhuō,目之下眶骨,颧骨内下连上牙床者也。 頄;qiú,頄者, 内鼻旁,近生门牙之骨也。 颧:颧者,两旁之高起大骨也。

顑:kǎn,顑者,俗呼为腮。口旁颊前,肉之空软处也。 耳:耳者,司听之窍也。 蔽:蔽者,耳门也。 耳郭:耳郭者,耳轮也。 颊:jiá,颊者,耳前颧侧面两旁之称也。 曲颊:曲颊者,颊之骨也。曲如环形,受颊车骨尾之钩者也。 颊车:颊车者,下牙床骨也,总载诸齿,能咀食物,故名颊车。 人中:人中者,鼻柱之下,唇之上,穴名水沟。 口:口者,司言食之窍也。 唇:唇者,口端也。 吻:吻者,口之四周也。 颐:颐者,口角后,顑后下也。 颏:kē,颏者,口下唇末之处,俗名下巴壳也。 颔:hàn,颔者,颔下结喉上两侧内空软处也。 齿:齿者,口龈所生之骨也,俗名牙。有门牙、虎牙、槽牙、上下牙尽根之别。舌:舌者,司味之窍也。 舌本:舌本者,舌之根也。 颃颡:háng sǎng,颃颡者,口内之上二孔,司分气之窍也。 悬壅垂:悬壅垂者,张口视喉上似乳头之小舌也。 会厌:会厌者,覆喉管之上窍,似皮似膜,发声则开,咽食则闭,故为声音之户也。咽:咽者,饮食之路也,居喉之后。

中医内科重点 简答 名词解释

咳嗽病机和治则基本病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外感咳嗽为六淫邪气侵袭肺系,壅遏肺气,发生于肺.常以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病理因素为痰和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治疗分清邪正虚实.外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机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内多为邪实正虚.标实者祛邪止咳,本虚者扶正补虚.同时除直接治肺外,应该从整体出发治脾肝肾. 咳嗽之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痰多,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证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哮病之寒包热哮证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黄色,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边尖红,脉弦紧.证机: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治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肺痈病机病位在肺,病机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病理表现为邪盛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之象.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在于血瘀,血瘀则热聚,血败肉腐酿脓. 胸痹病因病机诊断依据病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病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肝脾肺肾,本虚标实:标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诊断依据:①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可缓解.②常 伴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候,可发生猝死.③多见于中年以上,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不寐之痰热扰心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暖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证机: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厥证的病理转归①阴阳气血相失,进而阴阳离绝,发展为一厥不复之死证;②阴阳气血失常,或为气血上逆,或为中气下陷,或气血痰浊内闭,气机逆乱而阴阳尚未离绝,气复返则生,气不复返则死;③表现为各种证候之间的转化,如气厥和血厥之实证常转化为气滞血瘀之证,失血致厥的血厥虚证,严重者转化为气随血脱之脱证. 痢疾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治法热痢清之,寒痢温

中医学名词解释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补法:以具有补养气、血、阴、阳等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 补气药:凡具补气功效,以补气为主要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 补血药:凡具补血功效,以补益血液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 补益药:凡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 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 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 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窍阻蔽所致夺血者无汗:是指治则而言。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失血的病人,其血耗津伤,汗源不足,不宜使用发汗以再耗其血的方法 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 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反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 肝脾不调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胸胁涨满窜痛、纳呆、腹痛肠鸣、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证候。1.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 肝气郁滞:肝失疏泄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纳呆腹胀,精神抑郁,或月经不调等,治以疏肝理气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 攻下药:味苦性寒,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及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称为攻下药,主要适用于热结便秘及火热上炎之里实热证 孤腑:是指三焦。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 固崩止带药:凡具有固崩止带功效,以固崩止带为主要作用,治疗崩漏带下的药物称为固崩止带药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寒下:以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药物,治疗里热积滞实证的方法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 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功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化痰止咳平喘:以具有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治疗咳嗽、哮喘的方法 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等证,虽见有其标证,如咳嗽等,亦应针对其肺肾阴虚之本来加以治疗 回阳救逆:以回阳救逆的药物,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的方法。 活血祛瘀: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瘀血阻滞病证的方法,如经闭、痛经、肿瘤、中风、外伤瘀痛等。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46453

中医重要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病因、性质、病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的这种认识与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3、辩证施护:就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就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4、同病异护:对同一疾病,根据其病程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证候给予不同的护理,称之为同病异护。 5、异病同护:对不同的病,由于其病机相同而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则采取同一种护理方法,称之为异病同护。 6、证:又称证候,它既不就是症状,也不就是病名,而就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就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 病:就是指有特定病因、发展形式、病机、发展规律与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7.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与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面、 8、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或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基本性质标志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识别标准。

9、五行学说:就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与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与资生的作用。 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与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 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就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的。 13.乘侮: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的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 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显于外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 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19、腑脏:就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20、神:(广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感冒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见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钳,心悸浮肿等症。 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证。 血证是指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病证。

中医学常考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论 1.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联系,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2.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或病 3.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4.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外的表象,以揣测分析及其内在变化的方法,又称以表知里 5.恒动观念恒动,即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意中医学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而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因此,摒弃一成不变.静止.僵化的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病证,病因不同,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7.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证,病因不同,各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8.疠气又称疫气.毒气.异气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传染性强一气一病的特点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1.气化泛指气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 2.形气转化概指有形之物转化为无形之气,或无形之气转化为有形之物;以及形与形,即不同事物之间的的相互转化 3.气是最基本的客观存在,是构成自然界万物最基础最原始的物质,古有元气原气之称又由于气是极精极微的肉眼所看不到的精粹物质,故又称精气 4.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5.阴阳偏盛包括阴偏盛和阳偏盛如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盛,多指阳邪偏盛,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阴盛,多指阴邪偏盛,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6.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指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如阳虚则外寒,是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出现的虚寒之象; 阴虚则内热,是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之象 7.阴阳互损一是指阴阳偏盛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致使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8.损其有余阴或阳的一方偏盛亢奋;但尚未损及对方,此为实证,即实则泻之当损其有余 9.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10.阴病治阳指阳虚不能制阴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治宜补阳以制阴 11.阳病治阴指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治宜补阴以制阳 12.五行制化制,制约克制的意思;化,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属于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13.相乘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4.抑木扶土又称平肝和胃法或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15.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16.子病及母即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 17.滋水涵木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9、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寒实证。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

中医重要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病因、性质、病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这种认识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3. 辩证施护: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4. 同病异护:对同一疾病,根据其病程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证候给予不同的护理,称之为同病异护。 5. 异病同护:对不同的病,由于其病机相同而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则采取同一种护理方法,称之为异病同护。 6.证:又称证候,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而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展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7.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面. 8.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或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基本性质标志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识别

标准。

9.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的。13.乘侮: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的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 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显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 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19.腑脏: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20. 神:(广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病因、性质、病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这种认识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3. 辩证施护: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4. 同病异护:对同一疾病,根据其病程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证候给予不同的护理,称之为同病异护。 5. 异病同护:对不同的病,由于其病机相同而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则采取同一种护理方法,称之为异病同护。 6.证:又称证候,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而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展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7.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面. 8.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或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基本性质标志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识别标准。

9.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的。13.乘侮: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的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 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显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 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19.腑脏: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20. 神:(广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癌症: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侵入,痰湿气淤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不寐: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鼻衄: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以鼻腔溢出者。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闭证:属实,骤起,邪气内闭清窍所致。临床以神智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为特点。喘症: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并可排除外伤所致者。 痴呆:多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的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功能减退性疾病。 癫狂:癫与狂,都是属于神智失常的疾病,皆因谈迷神窍、气机逆乱而致。(癫)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狂)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癫病: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致使痰气郁结,痰迷心窍,阴阳失调,精神失常所引起的精神病。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於,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 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 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痰淤阻结,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反胃: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 感冒: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鼓胀:因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临床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腹壁脉络暴露为特征,或有胁下或腹部痞块,四肢枯瘦等表现的病证。 关格:是指肾气衰惫,致使气化失常,关门不利,浊毒内蕴,损伤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临床出现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 汗症: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厥证:是由阴阳失调,气极逆乱所引起,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四肢厥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2、气机:气的运动。 3、津液:人体内一切正常体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解表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5、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每题2分,共10分) 1、麻黄: 发汗,平喘,利水。 2、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4、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5、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认为人体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宰,_____________为中心,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奇恒之腑形态上似_______,功能上似____________。 2、中药“四大热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升降浮沉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人体之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茵陈是治疗______________的要药;蒲公英是治疗______________的要药; 鱼腥草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金钱草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 8、活血祛瘀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 2、证 3、辨证治疗 4、同病异治 5、异病同治 6、阴阳 7、阴平阳秘 8、阴血 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 问答题 (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以下同) 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 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 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 (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以下同) 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 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 名词解释 1、藏象 2、藏象学说 3、脏腑 4、五脏 5、六腑 6、奇恒之府 7、神 8、血府 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问答题

中医名词解释

名词: 名词(英文Noun,简称n.),是词类的一种,属于实词。它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统一名称。它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在英语中,名词的格有3种:主格、宾格、所有格。其中个体名词表示某类人或东西中的个体,如girl(女孩)等;集体名词表示若干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如audience(观众,听众)等;物质名词表示无法分为个体的实物,如water水等;抽象名词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感情等抽象概念,如work(工作),happiness幸福等。对于普通名词来说,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

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